朱元璋养子都有哪些。在历史上有哪些表现

作者&投稿:野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朱元璋养子都有哪些。在历史上有哪些表现~

李文忠,是朱元璋大姐的儿子,小名保儿,12岁时母亲死了,不久元末农民起义发生,保儿跟父亲李贞东奔西走。至正十四年(1354)李贞听说朱元璋在滁阳领兵,带着保儿投薄颉螓舅舅,朱元璋除亲侄子朱文正之外,没有其他亲人,见到姐夫和外甥抱头痛哭,那时还没有儿子,就把保儿养为己子,按照朱文正的排行,取名朱文忠,请文士教他文化,又让他学习兵法。保儿学习认真,一次朱元璋拿着他写的文章说:我家的文忠有卿士才,不过这时需要的是马上功夫。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令文忠从军打仗,这时他19岁(傅惟麟《明书·歧阳王李文忠世家》)。文忠是义子、外甥双重身份,与朱元璋的关系在义子中最亲近。沐英,定远人,父亲早逝,跟从寡母生活,8岁时母亲又亡故,成了流浪儿。朱元璋行军打仗,遇到了他,收交马皇后抚养,成为义子。他因年龄小,连父母姓氏都不知道,朱元璋给他取名文英,小名大概叫“周”,别人称呼他为“周舍”(《明书·黔宁王沐英世家》)。18岁上,朱元璋命他随军打仗,用为帐前都尉,侍奉于帷幄之中。清上官周《明太祖功臣图》中沐英画像何文辉,滁州人,至正十三年(1353)朱元璋攻下滁州,何文辉14岁,收养为子,易姓朱,人称为“道舍”,后被任用为天宁翼元帅,镇守宁国(《明史·何文辉传》)。徐司马,扬州人,9岁成为孤儿,约在至正十四年(1354)被朱元璋收为义子,改姓朱,小名马儿,年事稍长,在朱元璋身边服务,后出为总制,随从常遇春镇守婺州(《明史·徐司马传》)。平安,其父平定官至济宁卫指挥佥事,在攻打元大都战役中牺牲。朱元璋于平定在世时就把平安收为养子,改姓朱。平定死后,让他去袭父职(《明史·平安传》)。朱元璋有义子二十多个,上述之外,知道名字的还有朱文刚(柴舍)、朱文逊、金刚奴、真章等人。朱文刚和真章随同耿再成镇守处州,至正二十二年(1362)当地发生叛乱,文刚与再成均战死。金刚奴镇守过衢州,朱文逊在太平战死。朱元璋收养的义子,都是没有成年的;大多是孤儿,然而也有父母在世的;大多数非亲非故,是邂逅相遇而收留的;都改为朱姓,在元璋家中生活,受马皇后照料。朱元璋见到的孤儿多了,收养沐英等人,是看到他们“材勇”资质,认为有培养前途,才特别垂青的。外姓义子在朱家,与元璋夫妇及他们的亲生儿子朱标等人,以父子、母子、兄弟关系相处,建立起一家人的感情。在朱家,对义子,不管是父母兄弟,以小名相称,显示亲热,如朱元璋给在河南练兵的宋国公冯胜诏书,讲汴梁上空有“星变”,要严密注意政局的稳定,并要他通知河南都指挥使徐司马——“并以此语马儿知之”。对外人尚呼徐司马的小名,朱和冯是同辈人,称呼“马儿”,表示以父辈呼唤子侄。又如朱棣靖难起兵时,平安受建文帝之命率兵北征,屡败朱棣,后被朱棣俘虏,留在北京,永乐七年(1409)朱棣北巡,见平安名字,说:“平保儿尚在耶?”他们是仇敌,但仍呼平安小名,因他们间长期的义兄弟关系,习惯这种称呼,这里面就包含一定的感情成分。朱元璋不仅与义子有感情,对他们的儿子也有家人之情,表现之一是给他们起名字,如李文忠的三个儿子景隆、增枝、芳英的名字均为朱元璋所取(《明史·李文忠传》)。称帝后的朱元璋对义子、孙长期以家里人对待,洪武十八年(1385)将要任命沐英长子沐春为后军都督府佥事,按规定这类任用先要作一段时间的代理,然后才能实授,但是朱元璋说:那孩子是我家人,不要试用,于是给了他实职(《明史·沐春传》)。朱家人生活在一起不可避免地会有矛盾,义子出去做官,也会有不如老人家心意的地方,所以朱元璋看到不高兴的事情,要加以惩处。太子朱标与义兄弟相处很好,一旦获知乃父不满意哪位义兄,就告诉母亲,马皇后即出面劝解,无非是说孩子们没有坏心眼,有失误教导一番也就可以了,不要把事情弄大(《明史·兴宗孝康皇帝》)。有马后、太子的居间调停,朱元璋的义子在洪武朝的屡兴大狱中倒都没有涉及到,只有徐司马的两个儿子被列进兰玉党,遭到惩处,但这时徐已死,马后、太子也在此前亡故,没有有力的亲人加以劝谏了。义子对朱家也是眷念的,其中以沐英的表现最明显。当马皇后死时,沐英伤心痛哭,直到咯出血来。他与太子关系更好,当从南京传来太子噩耗,急出病来,不久死在云南任所,时朱元璋在政治上对义子非常信任,开始派他们出去做官,多是做一个大将的助手,既让他们历练取得功名,又有监视主官的作用。朱元璋对他们最放心,如洪武十四年(1381)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兰玉为副将军,马皇后多次向朱元璋称道沐英的才能,朱元璋也用他为副将军。云南平定后,傅、兰都调回内地,独留沐英镇守云南,其原因诚如朱元璋在其回京述职时抚着他的肩所说的:“使我高枕无南顾忧者,汝英也。”(《明史·沐春传》)信得过他,知道他不会离心离德,不会反叛。元璋收养那么多义男,目的是找帮手,建立自己的势力集团和政权。他在从事反元活动时既无根基,又缺亲属的援助,自己的儿子尚未出生和生后幼稚,只好用抚养义子的办法,以名义上的血缘关系作为笼络人的手段。他的目的是达到了。朱元璋在养子有了功名后,就让他们独立生活,恢复原姓。在复姓时,朱元璋要说明收养真相。如对沐英,朱元璋问:朱文英,你究竟是谁的儿子?沐英回答是皇上的孩子。朱元璋反复地问,沐英就是这一句话,随后朱元璋才说明他的来历。沐英感动得哭了,说“沐陛下母后圣恩如天地”,元璋因为这句话,赐他姓沐,从文英名中取一字叫“英”,这就是沐英赐姓名的由来。沐英虽不姓朱了,但更感激朱元璋(《明书·沐英传》)。收养义子的习惯,历史上早就存在,不待朱元璋创造。曹操的父亲曹嵩,原来是夏侯氏之子,为宦官曹腾的养子,才改姓曹氏,这个养子故事是大家所熟知的。创业者收养子,盛行于唐末五代,如后梁太祖朱温养康勤为子,易姓名为朱友文,封为博王,官东京留守(《旧五代史·朱友文传》)。后唐明宗李嗣源,是太祖李克用的养子,唐庄宗被害,乃入宫即皇帝位。他的义男李从珂起兵反对他的亲子唐闵帝,做了皇帝,成为唐末帝。有意思的是李从珂登基前,用皇太后的名义下令说:“皇长子潞王从珂,位居冢嗣,德茂冲天,乃武乃文,惟忠惟孝。”(《旧五代史·唐末帝纪》)居然以明宗嫡长子自视,用以说明他继位的合法性,在此倒不分真假子男了。其他如周太祖郭威养子柴荣,后来嗣位为周世宗。李昪以吴国大丞相、东海王徐温养子的身份而继义父之后执掌吴国政事,终于取代吴政权而建立南唐,尊徐温为义祖。大体上讲,历史上宦官和军人爱收养义男,平民中也有这样的人,但不像宦官、军人那样显著。宦官不能生育,又有财产要传递,只好养义子,同时在能干政的时候,需要帮手,广收假子,帮手就有了来路。平民收养义子,多半是因没有子嗣,或者希望有个子息,先抱养一个假子以图吉利。创业者养义子的现象,清代学者赵翼早注意到了,他在《廿二史札记》卷三十二特写了《明初多养异姓为子》一条。他讲养假子的原因是:“盖群雄角立时,部下多易于去就,惟抚之为家人父子,则有名分以相维,恩谊以相浃,久之亦遂成骨肉之亲,以之守边御敌,较诸将帅尤可信也。”他说得很对,创业者就是用家人亲属的感情联络人,用父子的名分约束人,故能起到增加政治势力的作用。不过我们也应看到,养子与义父母长期相处,能够建立融洽的深厚的感情。家人父子之情的产生,不一定要有血缘关系,人们共同生活,相互关照,相互了解,就会产生感情,会为对方的美德、成就而高兴而自豪,对对方的弱点、失误,知道发生的原因,容易谅解,这就是感情起的作用。义父子关系有时比亲父子关系还好,义父对义子的抚育,并非是分内的事情,义父子关系确立后,对义子原来的生活或者有所改善,或者有所抬举——提高社会地位,义子对此会产生感恩思想,希望加以报答,这样双方会感情笃厚,以至超过父子的血缘亲情。有的亲生儿子会认为父亲的抚养是应当的,倒难于产生深厚的感情,这就是血缘亲情抵不过恩养感情了。所以我们说异姓家人相处得好,胜于亲骨肉。一个家庭,如果是异姓人的聚合,应当在增进血缘感情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人和人之间的相互照顾、尊重、爱护的感情,建立美满幸福的生活。社会应当鼓励异姓亲情的发展,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朱元璋有义子二十多个,以为将帅之储备,或为监军。皆看中其忠诚度。朱元璋亦不例外。其义子多为文字辈。如朱文英(即沐英)、朱文忠(即李文忠)、朱文辉(即何文辉)等等。比较有名的有:

李文忠,是朱元璋大姐的儿子,小名保儿,12岁时母亲死了,不久元末农民起义发生,保儿跟父亲李贞东奔西走。至正十四年(1354)李贞听说朱元璋在滁阳领兵,带着保儿投奔他舅舅,朱元璋除亲侄子朱文正之外,没有其他亲人,见到姐夫和外甥抱头痛哭,那时还没有儿子,就把保儿养为己子,按照朱文正的排行,取名朱文忠,请文士教他文化,又让他学习兵法。保儿学习认真,一次朱元璋拿着他写的文章说:我家的文忠有卿士才,不过这时需要的是马上功夫。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令文忠从军打仗,这时他19岁。文忠是义子、外甥双重身份,与朱元璋的关系在义子中最亲近。

沐英,定远人,父亲早逝,跟从寡母生活,8岁时母亲又亡故,成了流浪儿。 朱元璋行军打仗,遇到了他,收交马皇后抚养,成为义子。他因年龄小,连父母姓氏都不知道,朱元璋给他取名文英,小名大概叫“周”,别人称呼他为“周舍”。 18岁上,朱元璋命他随军打仗,用为帐前都尉,侍奉于帷幄之中。

何文辉,滁州人,至正十三年(1353)朱元璋攻下滁州,何文辉14岁,收养为子,易姓朱,人称为“道舍”,后被任用为天宁翼元帅,镇守宁国。

徐司马,扬州人,9岁成为孤儿,约在至正十四年(1354)被朱元璋收为义子,改姓朱,小名马儿,年事稍长,在朱元璋身边服务,后出为总制,随从常遇春镇守婺州。

平安,其父平定官至济宁卫指挥佥事,在攻打元大都战役中牺牲。朱元璋于平定在世时就把平安收为养子,改姓朱。平定死后,让他去袭父职。

知道名字的还有朱文刚(柴舍)、朱文逊、金刚奴、真章等人。朱文刚和真章随同耿再成镇守处州,至正二十二年(1362)当地发生叛乱,文刚与再成均战死。金刚奴镇守过衢州,朱文逊在太平战死。

朱元璋收养的义子,都是没有成年的;大多是孤儿,然而也有父母在世的;大多数非亲非故,是邂逅相遇而收留的;都改为朱姓,在元璋家中生活,受马皇后照料。朱元璋见到的孤儿多了,收养沐英等人,是看到他们“材勇”资质,认为有培养前途,才特别垂青的。

李文忠,是朱元璋大姐的儿子,小名保儿,12岁时母亲死了,不久元末农民起义发生,保儿跟父亲李贞东奔西走。至正十四年(1354)李贞听说朱元璋在滁阳领兵,带着保儿投薄颉螓舅舅,朱元璋除亲侄子朱文正之外,没有其他亲人,见到姐夫和外甥抱头痛哭,那时还没有儿子,就把保儿养为己子,按照朱文正的排行,取名朱文忠,请文士教他文化,又让他学习兵法。保儿学习认真,一次朱元璋拿着他写的文章说:我家的文忠有卿士才,不过这时需要的是马上功夫。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令文忠从军打仗,这时他19岁(傅惟麟《明书·歧阳王李文忠世家》)。文忠是义子、外甥双重身份,与朱元璋的关系在义子中最亲近。 沐英,定远人,父亲早逝,跟从寡母生活,8岁时母亲又亡故,成了流浪儿。 朱元璋行军打仗,遇到了他,收交马皇后抚养,成为义子。他因年龄小,连父母姓氏都不知道,朱元璋给他取名文英,小名大概叫“周”,别人称呼他为“周舍”(《明书·黔宁王沐英世家》)。18岁上,朱元璋命他随军打仗,用为帐前都尉,侍奉于帷幄之中。 清上官周《明太祖功臣图》中沐英画像何文辉,滁州人,至正十三年(1353)朱元璋攻下滁州,何文辉14岁,收养为子,易姓朱,人称为“道舍”,后被任用为天宁翼元帅,镇守宁国(《明史·何文辉传》)。 徐司马,扬州人,9岁成为孤儿,约在至正十四年(1354)被朱元璋收为义子,改姓朱,小名马儿,年事稍长,在朱元璋身边服务,后出为总制,随从常遇春镇守婺州(《明史·徐司马传》)。 平安,其父平定官至济宁卫指挥佥事,在攻打元大都战役中牺牲。朱元璋于平定在世时就把平安收为养子,改姓朱。平定死后,让他去袭父职(《明史·平安传》)。 朱元璋有义子二十多个,上述之外,知道名字的还有朱文刚(柴舍)、朱文逊、金刚奴、真章等人。朱文刚和真章随同耿再成镇守处州,至正二十二年(1362)当地发生叛乱,文刚与再成均战死。金刚奴镇守过衢州,朱文逊在太平战死。 朱元璋收养的义子,都是没有成年的;大多是孤儿,然而也有父母在世的;大多数非亲非故,是邂逅相遇而收留的;都改为朱姓,在元璋家中生活,受马皇后照料。朱元璋见到的孤儿多了,收养沐英等人,是看到他们“材勇”资质,认为有培养前途,才特别垂青的。 外姓义子在朱家,与元璋夫妇及他们的亲生儿子朱标等人,以父子、母子、兄弟关系相处,建立起一家人的感情。在朱家,对义子,不管是父母兄弟,以小名相称,显示亲热,如朱元璋给在河南练兵的宋国公冯胜诏书,讲汴梁上空有“星变”,要严密注意政局的稳定,并要他通知河南都指挥使徐司马——“并以此语马儿知之”。对外人尚呼徐司马的小名,朱和冯是同辈人,称呼“马儿”,表示以父辈呼唤子侄。又如朱棣靖难起兵时,平安受建文帝之命率兵北征,屡败朱棣,后被朱棣俘虏,留在北京,永乐七年(1409)朱棣北巡,见平安名字,说:“平保儿尚在耶?”他们是仇敌,但仍呼平安小名,因他们间长期的义兄弟关系,习惯这种称呼,这里面就包含一定的感情成分。朱元璋不仅与义子有感情,对他们的儿子也有家人之情,表现之一是给他们起名字,如李文忠的三个儿子景隆、增枝、芳英的名字均为朱元璋所取(《明史·李文忠传》)。 称帝后的朱元璋对义子、孙长期以家里人对待,洪武十八年(1385)将要任命沐英长子沐春为后军都督府佥事,按规定这类任用先要作一段时间的代理,然后才能实授,但是朱元璋说:那孩子是我家人,不要试用,于是给了他实职(《明史·沐春传》)。朱家人生活在一起不可避免地会有矛盾,义子出去做官,也会有不如老人家心意的地方,所以朱元璋看到不高兴的事情,要加以惩处。太子朱标与义兄弟相处很好,一旦获知乃父不满意哪位义兄,就告诉母亲,马皇后即出面劝解,无非是说孩子们没有坏心眼,有失误教导一番也就可以了,不要把事情弄大(《明史·兴宗孝康皇帝》)。有马后、太子的居间调停,朱元璋的义子在洪武朝的屡兴大狱中倒都没有涉及到,只有徐司马的两个儿子被列进兰玉党,遭到惩处,但这时徐已死,马后、太子也在此前亡故,没有有力的亲人加以劝谏了。义子对朱家也是眷念的,其中以沐英的表现最明显。当马皇后死时,沐英伤心痛哭,直到咯出血来。他与太子关系更好,当从南京传来太子噩耗,急出病来,不久死在云南任所,时朱元璋在政治上对义子非常信任,开始派他们出去做官,多是做一个大将的助手,既让他们历练取得功名,又有监视主官的作用。朱元璋对他们最放心,如洪武十四年(1381)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兰玉为副将军,马皇后多次向朱元璋称道沐英的才能,朱元璋也用他为副将军。云南平定后,傅、兰都调回内地,独留沐英镇守云南,其原因诚如朱元璋在其回京述职时抚着他的肩所说的:“使我高枕无南顾忧者,汝英也。”(《明史·沐春传》)信得过他,知道他不会离心离德,不会反叛。元璋收养那么多义男,目的是找帮手,建立自己的势力集团和政权。他在从事反元活动时既无根基,又缺亲属的援助,自己的儿子尚未出生和生后幼稚,只好用抚养义子的办法,以名义上的血缘关系作为笼络人的手段。他的目的是达到了。 朱元璋在养子有了功名后,就让他们独立生活,恢复原姓。在复姓时,朱元璋要说明收养真相。如对沐英,朱元璋问:朱文英,你究竟是谁的儿子?沐英回答是皇上的孩子。朱元璋反复地问,沐英就是这一句话,随后朱元璋才说明他的来历。沐英感动得哭了,说“沐陛下母后圣恩如天地”,元璋因为这句话,赐他姓沐,从文英名中取一字叫“英”,这就是沐英赐姓名的由来。沐英虽不姓朱了,但更感激朱元璋(《明书·沐英传》)。 收养义子的习惯,历史上早就存在,不待朱元璋创造。曹操的父亲曹嵩,原来是夏侯氏之子,为宦官曹腾的养子,才改姓曹氏,这个养子故事是大家所熟知的。创业者收养子,盛行于唐末五代,如后梁太祖朱温养康勤为子,易姓名为朱友文,封为博王,官东京留守(《旧五代史·朱友文传》)。后唐明宗李嗣源,是太祖李克用的养子,唐庄宗被害,乃入宫即皇帝位。他的义男李从珂起兵反对他的亲子唐闵帝,做了皇帝,成为唐末帝。有意思的是李从珂登基前,用皇太后的名义下令说:“皇长子潞王从珂,位居冢嗣,德茂冲天,乃武乃文,惟忠惟孝。”(《旧五代史·唐末帝纪》)居然以明宗嫡长子自视,用以说明他继位的合法性,在此倒不分真假子男了。其他如周太祖郭威养子柴荣,后来嗣位为周世宗。李昪以吴国大丞相、东海王徐温养子的身份而继义父之后执掌吴国政事,终于取代吴政权而建立南唐,尊徐温为义祖。大体上讲,历史上宦官和军人爱收养义男,平民中也有这样的人,但不像宦官、军人那样显著。宦官不能生育,又有财产要传递,只好养义子,同时在能干政的时候,需要帮手,广收假子,帮手就有了来路。平民收养义子,多半是因没有子嗣,或者希望有个子息,先抱养一个假子以图吉利。 创业者养义子的现象,清代学者赵翼早注意到了,他在《廿二史札记》卷三十二特写了《明初多养异姓为子》一条。他讲养假子的原因是:“盖群雄角立时,部下多易于去就,惟抚之为家人父子,则有名分以相维,恩谊以相浃,久之亦遂成骨肉之亲,以之守边御敌,较诸将帅尤可信也。”他说得很对,创业者就是用家人亲属的感情联络人,用父子的名分约束人,故能起到增加政治势力的作用。 不过我们也应看到,养子与义父母长期相处,能够建立融洽的深厚的感情。家人父子之情的产生,不一定要有血缘关系,人们共同生活,相互关照,相互了解,就会产生感情,会为对方的美德、成就而高兴而自豪,对对方的弱点、失误,知道发生的原因,容易谅解,这就是感情起的作用。义父子关系有时比亲父子关系还好,义父对义子的抚育,并非是分内的事情,义父子关系确立后,对义子原来的生活或者有所改善,或者有所抬举——提高社会地位,义子对此会产生感恩思想,希望加以报答,这样双方会感情笃厚,以至超过父子的血缘亲情。有的亲生儿子会认为父亲的抚养是应当的,倒难于产生深厚的感情,这就是血缘亲情抵不过恩养感情了。所以我们说异姓家人相处得好,胜于亲骨肉。一个家庭,如果是异姓人的聚合,应当在增进血缘感情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人和人之间的相互照顾、尊重、爱护的感情,建立美满幸福的生活。社会应当鼓励异姓亲情的发展,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朱元璋简历
当时郭子兴有一养女,是其至交马公的女儿。马公死后,他最小的女儿便由郭子兴收养。此时,郭子兴见朱元璋是个人才,对自己的事业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于是便把21岁的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有了身份,便不能再用从前的小名重八了,于是就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国瑞。 当时,在濠州城中,...

朱元璋的简介
当时郭子兴有一养女,是其至交马公的女儿。马公死后,他最小的女儿便由郭子兴收养。此时,郭子兴见朱元璋是个人才,对自己的事业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于是便把21岁的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有了身份,便不能再用从前的小名重八了,于是就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国瑞。 当时,在濠州城中,红巾...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建立明朝前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马公死后,他最小的女儿便由郭子兴收养。郭子兴见朱元璋是个人才,于是便把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朱元璋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国瑞。 当时的濠州城中,红巾军有五个元帅。郭子兴一派,孙德崖与其他三个元帅一派,两派之间矛盾重重。这年九月,徐州红巾军主将芝麻李被元军杀害,其部将彭大和...

朱元璋的简介
当时郭子兴有一养女,是其至交马公的女儿。马公死后,他最小的女儿便由郭子兴收养。此时,郭子兴见朱元璋是个人才,对自己的事业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于是便把21岁的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有了身份,便不能再用从前的小名重八了,于是就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国瑞。 当时,在濠州城中,...

朱元璋的主要事迹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17岁的时候家里人都死了,去皇觉寺里当了和尚,红进军农民起义爆发,投靠郭子兴,一路征战,继承了郭子兴的兵马,伺候南征北战,在元顺帝二十八年称帝。

中国历史英雄
当时郭子兴有一养女,是其至交马公的女儿。马公死后,他最小的女儿便由郭子兴收养。此时,郭子兴见朱元璋是个人才,对自己的事业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于是便把21岁的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有了身份,便不能再用从前的小名重八了,于是就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国瑞。 当时,在濠州城中,...

朱元璋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马公死后,他最小的女儿便由郭子兴收养。此时,郭子兴见朱元璋是个人才,于是便把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58] 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朱元璋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国瑞[59] 。[60] 当时,在濠州城中,红巾军有五个元帅。郭子兴一派,孙德崖与其他三个元帅一派,两派之间矛盾重重。这年九月,徐州红巾军主将芝麻...

朱元璋是怎么发迹的???
郭子兴也把他视作心腹知己,有重要事情总是和朱元璋商量。 当时郭子兴有一养女,是其至交马公的女儿。马公死后,他最小的女儿便由郭子兴收养。此时,郭子兴见朱元璋是个人才,于是便把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朱元璋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国瑞 。当时,在濠州城中,红巾军有五个元帅。郭子...

朱元璋活了几岁
当时郭子兴有一养女,是其至交马公的女儿。马公死后,他最小的女儿便由郭子兴收养。此时,郭子兴见朱元璋是个人才,对自己的事业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于是便把21岁的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有了身份,便不能再用从前的小名重八了,于是就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国瑞。 当时,在濠州城中,红巾...

朱元璋的主要历史活动是什么?
郭子兴也把他视作心腹知己,有重要事情总是和朱元璋商量 。[56-57] 当时郭子兴有一养女[58] ,是其至交马公的女儿。马公死后,他最小的女儿便由郭子兴收养。此时,郭子兴见朱元璋是个人才,于是便把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59] 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朱元璋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国瑞[60] 。[61] 当时...

吉林市18682448728: 朱元璋的养子是? -
别味益祺: 朱元璋有义子二十多个,以为将帅之储备,或为监军.皆看中其忠诚度.朱元璋亦不例外.其义子多为文字辈.如朱文英(即沐英)、朱文忠(即李文忠)、朱文辉(即何文辉)等等.比较有名的有:李文忠,是朱元璋大姐的儿子,小名保儿...

吉林市18682448728: 朱元璋有哪些后妃以及子女? -
别味益祺: 概有20个左右,比较出名的有孝慈高皇后(马皇后)孙贵妃,李淑妃,郭宁妃.有记载的还有胡充妃,郭惠妃,胡顺妃,韩妃,余妃,杨妃,周妃,赵贵妃,李贤妃,刘惠妃,葛丽妃,肃王朱楧母郜氏,郑安妃,高丽妃韩氏,据考证还有蒙古硕...

吉林市18682448728: 有谁知道朱元璋有过兵权的子孙都有哪些吗(成祖朱棣除外) -
别味益祺: 最起码一点朱元璋在北方沿线封的晋王,秦王,燕王,宁王都有兵权,因为他们都需要抗击蒙古的骚扰.而这几个分别是是朱元璋的2子,3子,4子和16子,可见朱元璋对北方边疆的重视.而且根据明朝规定,诸王的亲军按例可有3000人.

吉林市18682448728: 明朝皇帝朱元璋儿子都叫什么名?
别味益祺: 明朝皇帝朱元璋儿子分别叫:长子朱标(懿文太子)、次子朱樉(秦愍王)、三子朱棡(晋恭王)、四子朱棣(明成祖)、五子朱橚(周定王)、六子朱桢(楚昭王)、七子朱榑(齐王)、八子朱梓(潭王)九子朱杞(赵王)、十子朱檀(鲁荒...

吉林市18682448728: 朱八八都有哪些干儿子们? -
别味益祺: 朱元璋收养的义子,见诸史册的不下十余人,如沐英、李文忠、平安、何文辉、朱文刚、朱文逊、徐司马、真童、金刚奴等等.

吉林市18682448728: 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儿子都叫什么 -
别味益祺: 二十六子 高皇后生太子标、秦王樉、晋王

吉林市18682448728: 朱元璋有几个儿子?
别味益祺: 子: 朱标,长子,懿文太子(孝慈高皇后出) 朱樉,次子,秦愍王(孝慈高皇后出) 朱棡,三子,晋恭王(孝慈高皇后出) 朱棣,四子,明成祖(硕妃出,但自称孝慈高皇后出) 朱橚,五子,周定王(孝慈高皇后出) 朱桢,六子,楚昭王(...

吉林市18682448728: 明朝付有德南征意义重大,当时十大指挥是哪些人? -
别味益祺: 明朝付有德南征的十大指挥是: 1、征南将军颍国公傅友德:明朝开国名将.汉族,宿州相城人(今安徽淮北),迁居砀山(今属安徽).元末参加刘福通义军,随李喜喜入蜀.后率部归朱元璋,从偏裨升为大将. 至正二十七年从徐达北上伐元...

吉林市18682448728: 刘伯温被传为神一样的人物,他到底有什么非凡的政绩功劳?
别味益祺: 刘基,字伯温,是辅佐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建立大明王朝的第一谋士,被后人称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伟人.民间对刘伯温非常敬仰,遂留下一大批纪念刘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