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投稿:寸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东方市铁路中学语文组吴小清 【摘要】 近一段时期以来,语文界谈论最多的话题是关于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新课程背景下,究竟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我们的课堂应摆正语文教学心态,有效的设计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活动,关注内容的合宜性,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参与,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才能把课上得有魅力,上出优质高效的语文课,让语文走出现实泥沼。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当下语文教育陷入一种低效,被遗忘的境地,被多数学生无辜地视为众多学科中的“鸡肋”。众所周知,学生语文整体素质提高,主要依赖平时积累,厚积薄发,循序渐进。因付出的热情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回报,再加上社会普遍功利意识负面作用的影响,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语文没有了情趣、文学、审美、情感的“追求”,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由于学科特点,高考语文成绩得高分不易,语文在考试中争不了更多考分,不如学数理化学科见效,而真正热爱的语文学生不多,难于持之于恒坚守,导致高中语文学习在学生心理上的地位堪忧,语文课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衍生出当前语文教育教学突出的弊端现状: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差,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如何改变现状,让学生重新热爱和审视这门母语,这是摆在当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一个现实难题。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高中语文教学走出尴尬的一条途径。 有效课堂教学是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高效率地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的教学过程。那么到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一、共同预习,教师静心阅读裁剪教材,让学生温书明确方向我们老师明白,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主体是学生,引导是老师,倘若不属于学生,课堂与老师则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在课堂上,不是要求学生来适应老师,而是现在我们要去适应学生,服务于学生的学,老师的教学行为取决于学生的学习需要。这就要求,老师要融入学生的学习之中,体验洞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情,以学定教。备教案,备学生,备学情,做到心中有数。备教材,就要用活教材,整合资源,创生开放性的语文课程。我们知道,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我们的教学应该跳出教材,对教材做灵活变通的重组或增删。可以在宏观上驾驭课程,构建自己的阅读教学系列,写作教学系列。还可以选用文化内涵丰富、深厚的文章或文学作品,从课内联系拓展到课外,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一个语文教师自身语文素养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影响,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最基本的保障。把新课标落实到实处,首先要做的是静下心来多读点书,多点文化沉淀,超于教材的分析、教法的选择,而有了一股风力气势,抓得住学生,吸引的了学生,然后才能谈得上真正有效。当然,教师也要给学生一个方向,课前也要做好必要的准备。我一般会在上新课前,参考教材与教辅,依据我教学设计,抛出课文的重难点,提出一二个大问题,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先走一步。避免课堂变成教师一言堂,让学生能够和教师一起合作探究。二、大局着意,教学目标与环节相辅相生,让学生渐次有整体感自身准备好,备好学生之前,一堂优质有效课还得在大局上有重高屋建瓴把握,设计好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整体感,渐次形成作品和学科的系统。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所要达到的标准、规定和设想它在指引教学方向,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激励学生学习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定向的作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应围绕目标进行。可事实并非如此,很多时候,仅仅作为一种形式,与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成两张皮,形同虚设。犹记第一次公开课,我上的《短歌行》,本设计重点是诵读并想象诗歌的画面,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慷慨胸怀,这设计本来很好,后来我却在诵读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延展,为了追求课堂的风趣变成天南地北,不着边际的“侃大山”,甚至为了取悦学生和增加表演性质而“大放羊”。这在目标中根本没有涉及,况且后面还有很多诗歌分析,关键句子分析,由此耽误。结果这些沦为低效的废话,浪费学生的时间,耽误了其他目标的完成。所以教师当讲则讲,一篇文章可以讲解的内容很多,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确本篇文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如果要几课时教完,每一课时都要相对独立完整,有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有自成体系的教学内容,有完整有致的教学流程,做到有的放矢,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而学生呢,才有实实在在的知能收益。那种兴之所至的即兴发挥不宜做作,不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整体的才能牵一发动全身,提纲挈领。一个单元、一篇课文、一节课,都有其系统和结构,我们要做的是通过每一节课,帮助学生去梳理建构知识的内在层次和逻辑感,确立整体感。完善全面的语文能力建构,避免出现残缺,支离的、随意的、功利性的教学环节,让教学目标与教学环节不脱节,做到相辅相成,提高有效性。“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三、问于当问,问题设计相机穿插课堂,让学生进入文本要领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态,一个最重要的有效方法就是如何进行问题设计。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挑战性问题就是有效问题,能够迅速引起学生思考,回答,能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激活课堂,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而无效的问题一易重复,令人生厌;二易主次部分,无效、零碎、突不出重点;三易学生来不及思考,没办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没有悬念和情趣,胡乱设疑。本人在引导学生鉴赏鲁讯先生的《祝福》时,可考虑提出系列问题:① 祥林嫂叫什么名字?小说中有没有写到鲁镇的人们对她的称呼?(大家都叫她祥林嫂,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课文中有哪些动词形象地凸现出祥林嫂的坎坷经历与悲惨遭遇?请大家找出并作简要分析;② 祥林嫂的婆婆要“嫁”她是关心她的个人生活吗?这种“嫁”实际上与“卖”差不多,大家再找找,课文中还有能反映祥林嫂的命运的动词吗?祥林嫂总是在失去丈夫之后就失去了家,这反映出一个什么问题?祥林嫂为什么要捐钱呢?她真的有罪吗?她捐的钱赎了罪吗?祥林嫂不是改嫁给了贺老六,为什么没有改称“贺大嫂或老六嫂”而始终称为祥林嫂,是鲁迅先生的疏漏?还是他的有意之笔?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最后的命运是怎样的呢?……通过创设如上系列“小步距”问题富有激活性,积极引导学生谈看法、摆见解,给学生充分考虑的时间与遐想的空间,引导学生相互启发,寻求言之有理的见解。如上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会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学生通过自读质疑、小组讨论分析解疑等方式,充分发挥其学习自主性、积极性,自觉走进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真正实现读文—品文—赏文。在教授《沁园春·雪》下阕中我设计了一下几个问题:⑴ 下阕中提高的英雄人物有什么共性?⑵对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毛泽东用了一个怎样的字对他们做了总评价?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评价?⑶ 你认为谁是真正的英雄?请说出你的理由。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相悦以解”、“从容尽其声”,还可以让学生迅速理解文章的重、难点,并能从对文章的实际探究中,悟到阅读文本的要领,举一反三,跨进阅读文章的大门,形成较强的感悟能力,建立阅读方法,培养了浓厚的探究思考的兴趣,课堂教学目标完成自然事倍功半。四、教学环节、交互激发,引导合作,让学生由内而外感悟《新课标》“教学建议”一节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还是看教师的引导,引导艺术是否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思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能产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并升华新的认知。初为人师那会,上过一些“受益一生”的公开课,那次笑容满面、声情并茂,开始学生确实被我吸引住了。课堂依然在延续,教师严格操作教案上事先设计好的步骤,站在讲台上讲得滔滔不绝,可能是担心教学内容完成不了,有些问题就自问自答了。此时,我往学生当中看去,发现学生那股新鲜劲已经过了,课堂气氛也沉闷了许多。学生们有的看窗外,有的在下面相互议论着什么,有的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突然,下课铃声响了,我从教师的脸上看到了沮丧。这时,一位教师走上去安慰说:“你的教案设计的很好,上课的思路也很清晰,是学生没有跟上你的思路。”是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吗?听到这话,我沉思了很久,心里在想:课堂教学活动,是谁服务谁?是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吗?还是老师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跟上学生思维呢?这就要求,老师要融入学生的学习之中,体验洞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该导向时导向,该启发时启发,该设疑时设疑,该鼓励时鼓励,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学势”而导,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在课堂上不能只注自己是怎样教的,更要关注学生的学的过程中是怎样想的。从中去发现学生好的想法和错误想法,及时进行引导,这样才能取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我们在处理思考这一环节,我们有时不自觉给了学生偷懒的机会,。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举手回答,两三个学生回答不出来,老师就自己讲解。在整二个探讨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可以偷懒,只要有学生回答正确,问题就会被认可。至于其余的学生真会还是假会,就不得而知了。再比如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往往是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探究价值的问题都要让学生去探索讨论。在探索过程中,没有具体的要求、提示和指导,探究方式由学生自己挑,喜欢怎样就怎样;一旦发现时间很多,就让学生“充分”探索来拖延时间;一旦发现时间不够,就匆匆走过场,往往是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探索就已终止。进行小组合作时,也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整个教室就沸腾起来。但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有些学习小组的学生抢着各说各的发现,人人都急于表述自己的思想,结果导致谁也不在倾听;有些学习小组中,发表意见者往往只是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常常会为某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而其他学生则端端正正的坐着,一言不发,冷眼观战,还有的甚至做起与课堂无关的事。长此下去,必然课堂涣散,难有学习效果。如果换种解决 方式,这种现象就会被杜绝。教师将课前精心设计的问题投影在黑板上,每个学生将思考的结果写在课堂笔记本上,小组内交流、探索,定下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小组解决不了的,师生再共同解决,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是旁观者、更不要做局外人。教师有学生有合作学习中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欲望。探究合作要有问题空间。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及时了解合作的情况,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地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引导。这样学生不仅被引入文本之中,自然兴致高涨,参与的愿望也非常强烈。教师真倾心语文,真爱学生,真受到课文中优美的景物、高洁的思想,精辟的文理,珠玑的语言的感染,必然精神抖擞,真情真意伴随语言流淌,叩击学生的心扉,弹奏出学生的心灵之音,而教师的语言是否简洁,清晰,声音高低是否适中,是否富有幽默感等等都是对教学有效性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行者常至,为者常成,语文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课堂教学回归到自身,与教师的设计和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只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语文素养,了解学生,爱护学生,摆正语文教学心态,有效的设计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活动,关注内容的合宜性,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参与,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才能把课上得有魅力,上出优质高效的语文课,让语文走出现实泥沼。 参考文献:1、 朱永新教授《我的教育理想》江苏教育出版社2、 钟启泉等编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3、 高万祥《语文的诗意》 教育科学出版社4、 薛贵亮《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浅说》《中学语文》2005年10期5、 焦名海 《语文“生命” 课堂的建构》中学语文教学 2003年7期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形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育观念仍然占据着课堂:一方面由于课堂效益低下,教学质量不高;另一方面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为了弥补课堂效益的不足,课外加班加点的现象更为突出;加之新颁布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对旧大纲作了较大的改革和调整,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大大增加.那么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总结如下:一、创设乐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构造奇境、趣境来创设乐学情境.奇境:好奇心可以使学生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求欲望.趣境: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是推动、激励学生进行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在课堂上经常引入一些生动的小故事就会使学生觉得趣味横生.二、运用几何画板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几何画板”是美国Key Curricu lum Press公司研制的优秀教育软件.它是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推广使用的软件之一,“几何画板”大大地超越了传统黑板的作用,它打破了数学研究只需一张纸、一支笔,数学教学只需一支粉笔、一张嘴和一块黑板的模式,它为教...... (本文共计1页) [继续阅读本文] 赞

东方市铁路中学语文组吴小清 【摘要】 近一段时期以来,语文界谈论最多的话题是关于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新课程背景下,究竟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我们的课堂应摆正语文教学心态,有效的设计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活动,关注内容的合宜性,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参与,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才能把课上得有魅力,上出优质高效的语文课,让语文走出现实泥沼。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当下语文教育陷入一种低效,被遗忘的境地,被多数学生无辜地视为众多学科中的“鸡肋”。众所周知,学生语文整体素质提高,主要依赖平时积累,厚积薄发,循序渐进。因付出的热情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回报,再加上社会普遍功利意识负面作用的影响,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语文没有了情趣、文学、审美、情感的“追求”,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由于学科特点,高考语文成绩得高分不易,语文在考试中争不了更多考分,不如学数理化学科见效,而真正热爱的语文学生不多,难于持之于恒坚守,导致高中语文学习在学生心理上的地位堪忧,语文课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衍生出当前语文教育教学突出的弊端现状: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差,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如何改变现状,让学生重新热爱和审视这门母语,这是摆在当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一个现实难题。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高中语文教学走出尴尬的一条途径。 有效课堂教学是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高效率地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的教学过程。那么到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一、共同预习,教师静心阅读裁剪教材,让学生温书明确方向我们老师明白,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主体是学生,引导是老师,倘若不属于学生,课堂与老师则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在课堂上,不是要求学生来适应老师,而是现在我们要去适应学生,服务于学生的学,老师的教学行为取决于学生的学习需要。这就要求,老师要融入学生的学习之中,体验洞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情,以学定教。备教案,备学生,备学情,做到心中有数。备教材,就要用活教材,整合资源,创生开放性的语文课程。我们知道,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我们的教学应该跳出教材,对教材做灵活变通的重组或增删。可以在宏观上驾驭课程,构建自己的阅读教学系列,写作教学系列。还可以选用文化内涵丰富、深厚的文章或文学作品,从课内联系拓展到课外,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一个语文教师自身语文素养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影响,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最基本的保障。把新课标落实到实处,首先要做的是静下心来多读点书,多点文化沉淀,超于教材的分析、教法的选择,而有了一股风力气势,抓得住学生,吸引的了学生,然后才能谈得上真正有效。当然,教师也要给学生一个方向,课前也要做好必要的准备。我一般会在上新课前,参考教材与教辅,依据我教学设计,抛出课文的重难点,提出一二个大问题,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先走一步。避免课堂变成教师一言堂,让学生能够和教师一起合作探究。二、大局着意,教学目标与环节相辅相生,让学生渐次有整体感自身准备好,备好学生之前,一堂优质有效课还得在大局上有重高屋建瓴把握,设计好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整体感,渐次形成作品和学科的系统。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所要达到的标准、规定和设想它在指引教学方向,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激励学生学习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定向的作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应围绕目标进行。可事实并非如此,很多时候,仅仅作为一种形式,与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成两张皮,形同虚设。犹记第一次公开课,我上的《短歌行》,本设计重点是诵读并想象诗歌的画面,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慷慨胸怀,这设计本来很好,后来我却在诵读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延展,为了追求课堂的风趣变成天南地北,不着边际的“侃大山”,甚至为了取悦学生和增加表演性质而“大放羊”。这在目标中根本没有涉及,况且后面还有很多诗歌分析,关键句子分析,由此耽误。结果这些沦为低效的废话,浪费学生的时间,耽误了其他目标的完成。所以教师当讲则讲,一篇文章可以讲解的内容很多,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确本篇文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如果要几课时教完,每一课时都要相对独立完整,有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有自成体系的教学内容,有完整有致的教学流程,做到有的放矢,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而学生呢,才有实实在在的知能收益。那种兴之所至的即兴发挥不宜做作,不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整体的才能牵一发动全身,提纲挈领。一个单元、一篇课文、一节课,都有其系统和结构,我们要做的是通过每一节课,帮助学生去梳理建构知识的内在层次和逻辑感,确立整体感。完善全面的语文能力建构,避免出现残缺,支离的、随意的、功利性的教学环节,让教学目标与教学环节不脱节,做到相辅相成,提高有效性。“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三、问于当问,问题设计相机穿插课堂,让学生进入文本要领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态,一个最重要的有效方法就是如何进行问题设计。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挑战性问题就是有效问题,能够迅速引起学生思考,回答,能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激活课堂,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而无效的问题一易重复,令人生厌;二易主次部分,无效、零碎、突不出重点;三易学生来不及思考,没办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没有悬念和情趣,胡乱设疑。本人在引导学生鉴赏鲁讯先生的《祝福》时,可考虑提出系列问题:① 祥林嫂叫什么名字?小说中有没有写到鲁镇的人们对她的称呼?(大家都叫她祥林嫂,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课文中有哪些动词形象地凸现出祥林嫂的坎坷经历与悲惨遭遇?请大家找出并作简要分析;② 祥林嫂的婆婆要“嫁”她是关心她的个人生活吗?这种“嫁”实际上与“卖”差不多,大家再找找,课文中还有能反映祥林嫂的命运的动词吗?祥林嫂总是在失去丈夫之后就失去了家,这反映出一个什么问题?祥林嫂为什么要捐钱呢?她真的有罪吗?她捐的钱赎了罪吗?祥林嫂不是改嫁给了贺老六,为什么没有改称“贺大嫂或老六嫂”而始终称为祥林嫂,是鲁迅先生的疏漏?还是他的有意之笔?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最后的命运是怎样的呢?……通过创设如上系列“小步距”问题富有激活性,积极引导学生谈看法、摆见解,给学生充分考虑的时间与遐想的空间,引导学生相互启发,寻求言之有理的见解。如上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会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学生通过自读质疑、小组讨论分析解疑等方式,充分发挥其学习自主性、积极性,自觉走进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真正实现读文—品文—赏文。在教授《沁园春·雪》下阕中我设计了一下几个问题:⑴ 下阕中提高的英雄人物有什么共性?⑵对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毛泽东用了一个怎样的字对他们做了总评价?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评价?⑶ 你认为谁是真正的英雄?请说出你的理由。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相悦以解”、“从容尽其声”,还可以让学生迅速理解文章的重、难点,并能从对文章的实际探究中,悟到阅读文本的要领,举一反三,跨进阅读文章的大门,形成较强的感悟能力,建立阅读方法,培养了浓厚的探究思考的兴趣,课堂教学目标完成自然事倍功半。四、教学环节、交互激发,引导合作,让学生由内而外感悟《新课标》“教学建议”一节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还是看教师的引导,引导艺术是否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思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能产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并升华新的认知。初为人师那会,上过一些“受益一生”的公开课,那次笑容满面、声情并茂,开始学生确实被我吸引住了。课堂依然在延续,教师严格操作教案上事先设计好的步骤,站在讲台上讲得滔滔不绝,可能是担心教学内容完成不了,有些问题就自问自答了。此时,我往学生当中看去,发现学生那股新鲜劲已经过了,课堂气氛也沉闷了许多。学生们有的看窗外,有的在下面相互议论着什么,有的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突然,下课铃声响了,我从教师的脸上看到了沮丧。这时,一位教师走上去安慰说:“你的教案设计的很好,上课的思路也很清晰,是学生没有跟上你的思路。”是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吗?听到这话,我沉思了很久,心里在想:课堂教学活动,是谁服务谁?是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吗?还是老师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跟上学生思维呢?这就要求,老师要融入学生的学习之中,体验洞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该导向时导向,该启发时启发,该设疑时设疑,该鼓励时鼓励,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学势”而导,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在课堂上不能只注自己是怎样教的,更要关注学生的学的过程中是怎样想的。从中去发现学生好的想法和错误想法,及时进行引导,这样才能取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我们在处理思考这一环节,我们有时不自觉给了学生偷懒的机会,。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举手回答,两三个学生回答不出来,老师就自己讲解。在整二个探讨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可以偷懒,只要有学生回答正确,问题就会被认可。至于其余的学生真会还是假会,就不得而知了。再比如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往往是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探究价值的问题都要让学生去探索讨论。在探索过程中,没有具体的要求、提示和指导,探究方式由学生自己挑,喜欢怎样就怎样;一旦发现时间很多,就让学生“充分”探索来拖延时间;一旦发现时间不够,就匆匆走过场,往往是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探索就已终止。进行小组合作时,也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整个教室就沸腾起来。但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有些学习小组的学生抢着各说各的发现,人人都急于表述自己的思想,结果导致谁也不在倾听;有些学习小组中,发表意见者往往只是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常常会为某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而其他学生则端端正正的坐着,一言不发,冷眼观战,还有的甚至做起与课堂无关的事。长此下去,必然课堂涣散,难有学习效果。如果换种解决 方式,这种现象就会被杜绝。教师将课前精心设计的问题投影在黑板上,每个学生将思考的结果写在课堂笔记本上,小组内交流、探索,定下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小组解决不了的,师生再共同解决,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是旁观者、更不要做局外人。教师有学生有合作学习中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欲望。探究合作要有问题空间。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及时了解合作的情况,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地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引导。这样学生不仅被引入文本之中,自然兴致高涨,参与的愿望也非常强烈。教师真倾心语文,真爱学生,真受到课文中优美的景物、高洁的思想,精辟的文理,珠玑的语言的感染,必然精神抖擞,真情真意伴随语言流淌,叩击学生的心扉,弹奏出学生的心灵之音,而教师的语言是否简洁,清晰,声音高低是否适中,是否富有幽默感等等都是对教学有效性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行者常至,为者常成,语文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课堂教学回归到自身,与教师的设计和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只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语文素养,了解学生,爱护学生,摆正语文教学心态,有效的设计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活动,关注内容的合宜性,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参与,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才能把课上得有魅力,上出优质高效的语文课,让语文走出现实泥沼。 参考文献:1、 朱永新教授《我的教育理想》江苏教育出版社2、 钟启泉等编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3、 高万祥《语文的诗意》 教育科学出版社4、 薛贵亮《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浅说》《中学语文》2005年10期5、 焦名海 《语文“生命” 课堂的建构》中学语文教学 2003年7期


简述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新观念。
二、教师观 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课程构成与建构的参与者、创造者和批判者,要求教师在学生学习和纷繁复杂的世界与火热的时代生活之间建立起血肉的联系,要求教师育人的工作,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种极为专业化的要求下教师势必自觉地实现自身角色定位的转变。三、教学观 对于教学...

简述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答案要点】(1)全面发展的教学观。教学重结论更要重过程;教学关注学科更要关注人。(2)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三新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怎样的?
三新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指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一、新课程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实践体验,培养他们...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应开放,留心处处皆语文,强调学科的交叉渗透。因此关注体验学校生活是学习积累的捷径。如,结合“名著欣赏”课,指导同学们自编自演,先由同学们讨论、确定剧本的主题、内容、人物,然后再分工协作准备资料,丰满人物形象和相关情景;再由同学们分头执笔写出自己负责的章节或片断,在试演...

谈新课程背景下怎样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谈新课程背景下怎样进行课堂教学评价什么样的课是好课,什么样的课是差课,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般标准是什么,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评价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一、看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是个内涵丰富的范畴,它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即普通话,教学语言...

新课程改革,在此背景下,我们要如何做一名好教师?
新课标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传递者,教参的复述人,教学是教与学双方的交往、互动,师生之间要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参与、平等对待、加强合作。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阐述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教师的角色定位及素养结构。作为一名...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进行备课?
教师备课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这些:1.研究课程标准。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2.研究教材。特别是要认真钻研教科书,理清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各维目标在教科书中的具体体现,准确理解重点、难点,确定教学的关键,制定切实可行的三维目标。3.研究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想状况...

浅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教师必须接受新的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教师观。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教育工作。2、新课程改革挑战教师知识结构。新课程结构更多地体现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课程内容强调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因此,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需要各方面的知识。只...

您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应采取哪些途径提升教学质量?
您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应采取哪些途径提升教学质量?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可乐树,是什么树?panzhifeng1972 2011-12-06 知道答主 回答量: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61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一、优质教育需要精细化的教学管理 对于一所正在发展中的学校,制约教学质量高低的...

如何理解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7.如何理解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同时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构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体现了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 统工程。 一、实现课程功能...

新巴尔虎右旗19299546708: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让课堂有效? -
斐真醋氨:[答案]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普及推广,探讨如何开展英语课堂教学,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促进中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县级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着手出发,结合新课程下的有效教学理念和看法,提出了新课程下县级高中...

新巴尔虎右旗19299546708: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斐真醋氨: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形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育观念仍然占据着课堂:一方面由于课堂效益低下,教学质量不高;另一方面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为了弥补课堂效益的不足,课外加班...

新巴尔虎右旗19299546708: 怎样在新课程理念下提高教学效果 -
斐真醋氨: 怎样在新课程理念下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物理教学是物理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

新巴尔虎右旗19299546708: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效率 -
斐真醋氨: 不论是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还是在新课改环境下,高中课程的教学都存在一个教学效果的有效性问题,对于课程教学的目的最终都会归结到高效课堂的构建上.作为高中数学课程的老师,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更新教学观念,...

新巴尔虎右旗19299546708: 浅谈新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
斐真醋氨: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仙人指路教师如何提高自身课堂教学能力 大家都知道,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主题是教师,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的努力来实现,教师是课程...

新巴尔虎右旗19299546708: 如何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 -
斐真醋氨: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的语文教学应秉持着“吸引学生走进课堂,带领学生进入课本,引导学生探究创新”的原则,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教师提问;学生;自主学习;有效课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中国教育课程改革已逐步进入学校内部的教学活动中,其中课堂教学领域的改革备受关注.(剩余1719字)

新巴尔虎右旗19299546708: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过关宝典 -
斐真醋氨: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实施,实施的主要环节是教学.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最终是在课堂,而课堂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实施. 教育前辈们常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故在地理(必修二)模块的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

新巴尔虎右旗19299546708: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农村薄弱学校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看法 -
斐真醋氨: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农村薄弱学校 三亚市荔枝沟中学 罗永华 一、规范常规教学过程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 一抓备课.为了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把自己备课与定期的科组集体备课活动结合起来,既备一节课,也要备一章书,把...

新巴尔虎右旗19299546708: 如何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 -
斐真醋氨: 教育为本,质量为魂,教育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是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教学质量由课程、教学与管理三大因素决定.课程反映学校生活的丰富性,即学生能从学校里得到什么;教学是形成质量的具体过程,主要...

新巴尔虎右旗19299546708: 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 -
斐真醋氨:[答案] 一、教师眼中不能没有学生———备学生. 要备教材,这一点大多数教师都能做到,但备课要备学生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做... 总之,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始终追求的最理想效果.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