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意境是什么?

作者&投稿:柳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逍遥游》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意境是什么?~

《逍遥游》 【题解】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第二部分至“窅然丧其天下焉”,紧承上一部分进一步阐述,说明“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余下为第三部分,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当作有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旨趣。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原文】 北冥有鱼①,其名曰鲲②。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南冥者,天池也⑦。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野马也(13),尘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6)?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17),则芥为之舟(18);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19)。而后乃今培风(20),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21),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22):“我决起而飞(23),抢榆枋(24),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2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6)?”适莽苍者(27),三飡而反(28),腹犹果然(29);适百里者,宿舂粮(30);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31)?小知不及大知(32),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33),蟪蛄不知春秋(34),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35),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36),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37)。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38),众人匹之(39),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40):“穷发之北有冥海者(41),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42),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43),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44),绝云气(45),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46):‘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47),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48)。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49)。 故夫知效一官(50)、行比一乡(51)、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52),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53)。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54),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55),定乎内外之分(56),辩乎荣辱之境(57),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58)。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59),泠然善也(60),旬有五日而后反(61)。彼于致福者(62),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63)。若夫乘天地之正(64),而御六气之辩(65),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66)?故曰:至人无己(67),神人无功(68),圣人无名(69)。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庄子生活的年代, 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其时周王朝名存实亡, 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 战争也空前残酷。庄周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及统治者深为不满, 时时进行尖锐的批判, 发出沉痛的抗议。一方面“窃钩者诛, 窃国者为诸侯” (《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羞与为伍, 但另一方面, “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史记 �6�1 老子伯夷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他无力改变现实, 心有不甘, 所以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 在绝对的自由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这种情况下, 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逍遥游》居《庄子 �6�1 内篇》之首, 是阐发庄子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观点的著名篇章。可以说《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纲领。就艺术特色来看, 也可称为庄子的代表作。其文雄放、奇幻, 足以显示庄子的思想和文章所特有的风格。“开宗不了逍遥字, 空读南华三十篇”(马叙伦《为〈庄子义证〉成率题绝句》), 可见《逍遥游》在《庄子》一书中的重要性。 正确理解《逍遥游》篇旨是把握庄子其人其书的一个关键。本文从《逍遥游》中的正言、正论出发,认为郭象所提取的“有待”与“无待”两个概念是该篇的思想核心;并通过历代学者关于鹏、晏鸟关系看法的述评,说明了庄子塑造这两个寓言形象的真正意义和作用。关键词有待无己无待《庄子·逍遥游》,自晋人郭象以来,众注家莫不把它的篇旨看作是论“逍遥”,并且以“逍遥游”作为庄子人生追求的理想境界,这一点几乎没有异议,但在关于何为“逍遥”,怎样才能“逍遥”的问题上,出现了种种分歧,从而影响到对该篇思想意义及有关问题的正确理解。所以如此,除了庄子语文形式上的参差淑诡,也有论者方法上的“以自为方”。笔者以为,要在从庄文本身的正言庄语出发,通过对概念的分析,来把握贯穿全篇的主旨。一《逍遥游》篇有两个最重要的概念,即“有待”与“无待”,这是郭象据原文“犹有所待”和“恶乎待哉”两句,在注文中明确提出来的。这也是郭象在庄学研究中的一大贡献。所谓“有待”,就是有所依赖、有所对待,是指人的某种愿望、要求的实现要受到一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谓“无待”,即无所依赖、无所对待,是指人的思想、行为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庄子认为,“有待”是造成人生不能自由的根本原因,摆脱有待,达到无待,才能实现自由,即获得逍遥游,逍遥游也就是无待的自由境界。怎样才能摆脱有待,达到无待呢?庄子强调,根本的一点是要认识到,不是外在的客观条件或必然性束缚了人的自由,而是人们自己的主观认识、自己的思想束缚了自己,不知道“以道观物”、“道通为一”的道理;如果能从主观上齐同万物,忘却外在的一切差别,也就无所不适、无所对待了。庄子进而提出了最彻底的“无己”的方法,即从精神上超脱一切自然和社会的限制,泯灭物我的对立,忘记一切,直到忘记自己。无己而后无所待。《逍遥游》云:“圣人无己。”“圣人”就是庄子理想中的逍遥人格形象,其根本特征便是“无己”。能做到“无己”,就不会计较外在的功名利禄,不会在乎自己的存亡得失,自然是无待逍遥。晋人支遁说:“夫逍遥者,明至人之心也。” 认为逍遥就是说明圣人无己的精神境界。支氏为佛门弟子,然此说未必是以佛解庄,而是深得庄子之心的。以“有待”和“无待”两个核心概念来把握《逍遥游》篇旨,前人已有较为深入的论述,如晋人郭象、清人王夫之,今人关锋、王树森等。这里再作两点补充说明:其一,“有待”和“无待”是该篇唯一从正面提出的两个思想概念。

【《逍遥游》中庄子诗意的人生境界】:
“逍遥游”是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庄子学说的最高理想。对于人生哲学问题庄子主张采取一种逍遥自适的生活态度。《逍遥游》一文通过极富诗意的隐喻来说明人如何看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位,使人心灵达到纯洁的境地,从而达到“圣人”、“神人”、“至人”的境界。先看“逍遥”二字,“逍遥”有行动自如、无所拘束、自由自在等含义。“逍遥”是本文的要旨,全篇文章就是对这种境界的赞美。可以说,追求逍遥是庄子思想的一个根本方面。他认为: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就能与天地混同一体,敖游在绝对的自由之中。但要做到这一点,却必须摆脱外在世界的束缚,不但自己不能参与到名利的争夺之中,而且还必须对外在世界毫无用处,这才能不受外界的干扰和侵害。所以庄子所极力描绘的逍遥也不仅是行动上如何自由无碍,更重要的是人心如何超越是非、万物、物我之间的界限,实现“心的自由”,这才是真正的逍遥游。“逍遥”既是心灵的逍遥,亦可以说是人心所达到的某种境界。

在《逍遥游》开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开篇一个“北”字,而第一段结末:“南冥者,天池也。”在北是北海,在南是天池,读者的视线在开篇第一段便介于南北两极,首先达到视野上的“逍遥”。《逍遥游》在开篇的内容也展示了一幅逍遥的图景,通过描述了鲲与鹏,且重述的方式是借助《谐》的记述。“齐谐者,志怪者也。”《谐》的记载似乎增强了鲲与鹏的可信度,但读者同时也被提醒,鲲与鹏的故事或者只是一个寓言。而寓言的意义在于,一切或许只是虚构,而虚构,又可以无所限制,由此进一步令人跨向逍遥之境。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庄子首先描述了那么一个庞然大物,其大是世间万物所无可比拟的,这就突出了鹏的与众不同。“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鹏的南徙声势浩大,这也让蜩与学鸠困惑不解,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在这里,我觉得是比喻了两种人,大鹏活动的世界是一个广阔无穷、气势磅礴的世界,这是“至人”的象征。小的则是蜩与学鸠,只会在树枝上飞行,如井底之蛙,目光狭窄,流连于功名利禄当中。对此,庄子评价道:“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褒鹏而贬二虫,但庄子之意并不在此。“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圆南。”鹏上九万里,须“搏扶摇而上”。大鹏高飞,是逍遥的,但鹏之逍遥,其实是风之逍遥,即只是顺乎自然性的“有待逍遥”而已。在讲述鹏之后,庄子进一步阐述其消遥的思想,那就是“有待”与“无待”的问题。所谓“有待”,就是有所依赖,是指人的某种愿望、要求的实现要受到一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谓“无待”,即无所依赖,是指人的思想、行为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

第三段所举的宋荣子,“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宋荣子已达到了不为物喜,不为己悲的境界,像他这样的人世上并不多,但是在庄子眼中,宋荣子“犹有未树也”。然后是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这样的飘然境界能到达的人是更少了,然则庄子认为他还是“犹有所待者也”。在庄子看来,“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方为无待,至此也就是无己、无功、无名的状态。这样才是至上之人。庄子认为,“有待”是造成人生不能自由的根本原因,摆脱有待,达到无待,才能实现自由,即获得逍遥游。
接着,在第三段第四段庄子给我们讲了两个小故事:

尧要让天下给许由,理由是:“夫子立而天下治”,而许由却答道:“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在许由眼中,君主只是一个名字而已,正如鹪鹩只不过占一枝之地,给它整片森林也无可用,偃鼠不过饮满腹之水,给它一河的水也不会喝更多,把天下赠予许由对他而言却是一点用处都没有。许由的淡薄名利正是庄子所推崇的,恰然自得无欲无求地生活,其它的一切对他毫不重要。肩吾与连叔谈话,提到一个神人,其“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这一神人其实就是庄子所认为的逍遥的最高代表,不食人间烟火,身处万物之上。“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就连他的尘垢批糠也可以造就尧舜这些大贤,能达到此种境地,他又怎么会把身外之物当一回事呢?

纵观《逍遥游》,结合《庄子》我觉得“无功”、“无名”、“无己”可以有如下解析:
所谓“无功”,就是无为“不以物为事”实际上是要消除人们求取功利的贪欲。庄子认为:“以物为事”与“以天下为事”一样,会使人产生无穷的烦恼,甚至会丧命。
所谓“无名”,就是“不以天下为事”,要消除人们求取名望声誉的贪欲。庄于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而一味求名好胜,就会和别人发生矛盾,在相互争夺中就会丧失道德,就会招来杀身之祸。所以要“无为谋府,无为事任”,破除一切功利欲念。

所谓“无己”,就是忘掉自己形式的存在,从而使精神彻底解脱出来。

“无己”是庄子在“无名”、“无功”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身心矛盾而提出的主张。这样,人的精神就可以“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了。

结合庄子写《逍遥游》的心绪,要做到“无名”“无功”“无己”,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实现逍遥,庄子提出的精神修养方法就是无欲、去智、养“道”。

首先,恬淡无欲。庄子认为“其奢欲深者,其天机浅”。无欲对于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乃至一个人的整个生活都是极其重要的。去除“奢欲”,才有心境的宁静,才能有无待、无畏、无患的精神境界。

其次,去知与故。知,知识,智巧;故,作为。也就是说,要保持心的虚静,要“反智”、“黜聪明”。在庄子看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认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认识,必然会疲惫不堪,自然也就没有逍遥与自由可言了,所以要“去知与故”,摈弃智巧作为,“无名”“无己”,因任自然,使自己与自然保持和谐一致的关系,以养成一种淡泊的心境,使精神从功名利禄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再次,“道”是庄子推崇的精神修养方法。庄子把"道"作为人存在于自然的最高形式并加以推崇,他认为对于"道"的追求,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庄子认为:没有思索、没有考虑才能够懂得道;没有安处、没有行动方才能够符合道;没有依存、没有方法才能够获得道。“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所以修养心志的人能忘记形骸,调养身心的人能够忘却利禄,得道的人能够忘却心机与才智。庄子的“道”,一方面是精神冲击个人形体,另一方面是精神从知觉的感性世界中脱离、净化出来,进入无古今、无死生的超越感知的境界,追求物我交融的心态。

《逍遥游》 【题解】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第二部分至“窅然丧其天下焉”,紧承上一部分进一步阐述,说明“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余下为第三部分,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当作有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旨趣。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原文】 北冥有鱼①,其名曰鲲②。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南冥者,天池也⑦。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野马也(13),尘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6)?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17),则芥为之舟(18);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19)。而后乃今培风(20),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21),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22):“我决起而飞(23),抢榆枋(24),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2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6)?”适莽苍者(27),三飡而反(28),腹犹果然(29);适百里者,宿舂粮(30);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31)?小知不及大知(32),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33),蟪蛄不知春秋(34),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35),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36),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37)。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38),众人匹之(39),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40):“穷发之北有冥海者(41),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42),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43),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44),绝云气(45),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46):‘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47),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48)。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49)。 故夫知效一官(50)、行比一乡(51)、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52),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53)。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54),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55),定乎内外之分(56),辩乎荣辱之境(57),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58)。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59),泠然善也(60),旬有五日而后反(61)。彼于致福者(62),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63)。若夫乘天地之正(64),而御六气之辩(65),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66)?故曰:至人无己(67),神人无功(68),圣人无名(69)。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庄子生活的年代, 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其时周王朝名存实亡, 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 战争也空前残酷。庄周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及统治者深为不满, 时时进行尖锐的批判, 发出沉痛的抗议。一方面“窃钩者诛, 窃国者为诸侯” (《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羞与为伍, 但另一方面, “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史记 �6�1 老子伯夷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他无力改变现实, 心有不甘, 所以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 在绝对的自由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这种情况下, 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逍遥游》居《庄子 �6�1 内篇》之首, 是阐发庄子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观点的著名篇章。可以说《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纲领。就艺术特色来看, 也可称为庄子的代表作。其文雄放、奇幻, 足以显示庄子的思想和文章所特有的风格。“开宗不了逍遥字, 空读南华三十篇”(马叙伦《为〈庄子义证〉成率题绝句》), 可见《逍遥游》在《庄子》一书中的重要性。 正确理解《逍遥游》篇旨是把握庄子其人其书的一个关键。本文从《逍遥游》中的正言、正论出发,认为郭象所提取的“有待”与“无待”两个概念是该篇的思想核心;并通过历代学者关于鹏、晏鸟关系看法的述评,说明了庄子塑造这两个寓言形象的真正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有待无己无待《庄子·逍遥游》,自晋人郭象以来,众注家莫不把它的篇旨看作是论“逍遥”,并且以“逍遥游”作为庄子人生追求的理想境界,这一点几乎没有异议,但在关于何为“逍遥”,怎样才能“逍遥”的问题上,出现了种种分歧,从而影响到对该篇思想意义及有关问题的正确理解。所以如此,除了庄子语文形式上的参差淑诡,也有论者方法上的“以自为方”。 笔者以为,要在从庄文本身的正言庄语出发,通过对概念的分析,来把握贯穿全篇的主旨。一《逍遥游》篇有两个最重要的概念,即“有待”与“无待”,这是郭象据原文“犹有所待”和“恶乎待哉”两句,在注文中明确提出来的。这也是郭象在庄学研究中的一大贡献。 所谓“有待”,就是有所依赖、有所对待,是指人的某种愿望、要求的实现要受到一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谓“无待”,即无所依赖、无所对待,是指人的思想、行为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 庄子认为,“有待”是造成人生不能自由的根本原因,摆脱有待,达到无待,才能实现自由,即获得逍遥游,逍遥游也就是无待的自由境界。怎样才能摆脱有待,达到无待呢?庄子强调,根本的一点是要认识到,不是外在的客观条件或必然性束缚了人的自由,而是人们自己的主观认识、自己的思想束缚了自己,不知道“以道观物”、“道通为一”的道理;如果能从主观上齐同万物,忘却外在的一切差别,也就无所不适、无所对待了。庄子进而提出了最彻底的“无己”的方法,即从精神上超脱一切自然和社会的限制,泯灭物我的对立,忘记一切,直到忘记自己。无己而后无所待。《逍遥游》云:“圣人无己。” “圣人”就是庄子理想中的逍遥人格形象,其根本特征便是“无己”。能做到“无己”,就不会计较外在的功名利禄,不会在乎自己的存亡得失,自然是无待逍遥。晋人支遁说:“夫逍遥者,明至人之心也。” 认为逍遥就是说明圣人无己的精神境界。支氏为佛门弟子,然此说未必是以佛解庄,而是深得庄子之心的。 以“有待”和“无待”两个核心概念来把握《逍遥游》篇旨,前人已有较为深入的论述,如晋人郭象、清人王夫之,今人关锋、王树森等。这里再作两点补充说明:其一,“有待”和“无待”是该篇唯一从正面提出的两个思想概念。


逍遥游的主要内容
”到近郊去的人,晚餐前就可以返回,肚子还没饿,不需要干粮;到百里之外去,晚上就要准备第二天的干粮;到千里之外去,就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来准备粮食。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当然不懂得这些道理,小不点理解不了大块头,寿命短的理解不了寿命长的。此文出自战国时期·庄周《逍遥游》...

去以六月息者也 翻译
译文:《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时,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鹏鸟奋起而飞,旋转扶摇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乘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逍遥游》思想内容:《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集中代表了庄子的哲学思想。“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是...

是鸟也的是什么意思
译文: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作品赏析:《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集中代表了庄子的哲学思想。“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是庄子人生论的核心内容。“逍遥游”是指“无所...

庄子逍遥游各段段意
《逍遥游》赏析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 第二部分至“窅然丧其天下焉”...

关于庄子逍遥游的主题
逍遥游的主题内容为: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逍遥游》是集中代表庄子哲学思想的一篇杰作。在构思上采用了文学上的形象思维的写作手法,运用大量的浅近的寓言、神话、对话,文姿多彩。想象像匹...

庄子内篇每一骗的主旨和线索,还有内容寓意,艺术特色
《逍遥游》线索在于第一段: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表现庄子的“无为”像鲲和鹏 《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所有精华集中于:“昔者庄周梦为胡蝶,...

经典图读·庄子本书目录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周的著作,其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对后世影响深远。全书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大部分,共计三十三篇。内篇,是《庄子》的核心部分,共七篇。第一篇《逍遥游》以“逍遥游”为主题,探讨了自由自在、超越世俗的境界。第二篇《齐物论》提出了“齐物论”的哲学观点,认为...

鉴赏文《逍遥游》?
逍遥游 逍遥游为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庄子学说的最高理想。它是庄子书中的第一篇文章,是庄子哲学的第一个重要观念-就是对于人生哲学的问题,主张采取一个逍遥自适的生活态度。关于逍遥二字,历来有许多解释:顾同柏说:「逍者,销也;遥者,远也。」「逍」就是人生取向往「消」的路上走,...

庄子《逍遥游》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此文中心思想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集中代表了庄子的哲学思想。“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是庄子人生论的核心内容。“逍遥游”是指对世俗之物无所依赖,与自然化而为一,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地游于世间。“逍遥”,在庄子这里是指人超越了世俗观念及其价值的...

《逍遥游》最新txt全集下载
逍遥游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绝壁荒凉,山崖凄寂,孤坟残败,冷月孤寒,叹息之声,在夜风中飘渺而虚幻,仿佛在这绝壁荒崖,冰冷月下,已传了千年,传了万载,方随山风而来,耳衅乍响。一人独立崖顶风满袖,眼前是万丈绝壁,身旁是凄凉孤坟,头顶是寂寞寒月,夜风来...

綦江县17250882070: 《逍遥游》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意境是什么? -
戢虎嘉诺:[答案] 《逍遥游》 【题解】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

綦江县17250882070: 庄子的《逍遥游》体现的是什么思想 -
戢虎嘉诺: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

綦江县17250882070: 庄子《逍遥游》 主旨及评价? -
戢虎嘉诺: 《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第一篇,它的中心思想是说: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逍遥游》很能代表...

綦江县17250882070: 逍遥游 ,庄子.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戢虎嘉诺:[答案]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

綦江县17250882070: 逍遥游赏析以及思想 -
戢虎嘉诺: 正确理解《逍遥游》篇旨是把握庄子其人其书的一个关键.本文从《逍遥游》中的正言、正论出发,认为郭象所提取的“有待”与“无待”两个概念是该篇的思想核心;并通过历代学者关于鹏、晏鸟关系看法的述评,说明了庄子塑造这两个寓言...

綦江县17250882070: 庄子的《逍遥游》体现的是什么思想请各位多多指教, -
戢虎嘉诺:[答案]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

綦江县17250882070: 逍遥游中心思想是什么?庄子的逍遥游、主要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啊? -
戢虎嘉诺:[答案] 庄子的逍遥游实质是自由主义洒脱精神. 与西方的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相一致. 比黑格尔要强的是自由主义的实践论,也是我们中国人喜欢回归自然,对田园生活的那份农家情感,对返朴归真后心灵的那份宁静与轻松. 庄子并不是虚言于外表的语言争论...

綦江县17250882070: 简述《庄子·逍遥游》的思想内容 -
戢虎嘉诺:[答案] 逍遥,不是任性,不是随意,是随顺事物自然的规律,凭借其势而自然运行.讲的是物适其性,没有什么谁更好、谁更差的区分,所以,大鹏的自然就是逍遥,麻雀的自在也是逍遥,不是说大鹏鸟要比麻雀如何如何,只是自己在自己的环境...

綦江县17250882070: 如何理解庄子的逍遥游所表达的思想? -
戢虎嘉诺:[答案] 我们试著从庄子的思想来探讨追究,知道所谓逍遥游的境界,也就是想在无限生的痛苦与现实的凄楚中,追求自己能够超脱而出,拥有一个自由而快乐的境界,培育一个属於灵性的、而且充满无限自然和谐的广大精神世界.所以庄子在他的著作中把逍...

綦江县17250882070: 庄子《逍遥游》中的思想是什么? -
戢虎嘉诺:[答案] 《逍遥游》后说“逍遥” ——《逍遥游》备课札记 庄子的《逍遥游》一文的关键在于“逍遥”二字.抓住了“逍遥”二字,就抓住了阅读理解这篇文章的核心.下面想就此谈几点看法,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 怎样才算“逍遥”?像大鹏鸟那样“水击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