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2种动物的资料(包括形态、结构特点、生活习性、食性、运动方式、呼吸方式)

作者&投稿:崇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3种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生活习性,食性,运动方式,呼吸方式~

鲫鱼, 又称鲋鱼,鲫瓜子,鲫皮子,肚米鱼 鲫鱼(鲤科)Carassius auratus [地方名]草鱼板子、喜头鱼、鲫瓜子、鲋鱼、鲫拐子、朝鱼、刀子鱼、鲫壳子、金鱼(江苏金坛)。 [形态特征]一般体长15~20厘米。体侧扁而高,体较厚,腹部圆。头短小,吻钝。无须。鳃耙长,鳃丝细长。下咽齿一行,扁片形。鳞片大。侧线微弯。背鳍长,外缘较平直。背鳍、臀鳍第3根硬刺较强,后缘有锯齿。胸鳍末端可达腹鳍起点。尾鳍深叉形。一般体背面灰黑色,腹面银灰色,各鳍条灰白色。因生长水域不同,体色深浅有差异。 腹部背部是白黑的,背部是黑的.天敌从水上方往下看,由于黑色的鱼背和河底淤泥同色,故难被发现;天敌若从水下方往上看,由于白色鱼肚和天颜色差不多,故也难被发现;经常看到有些文章里形容清晨时分“东方泛起了鱼肚白”,就是这个道理。属于保护色。 [产地、产季]全国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产,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鲫鱼最肥美。鲫鱼属鲤形目、鲤科、鲫属。江苏、浙江一带称河鲫鱼,东北称鲫瓜子,湖北称洗头鱼等。鲫鱼分布很广,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鲫鱼的适应性非常强,不论是深水或浅水、流水或静水、高温水(32℃)或低温水(0℃)均能生存。即使在pH:9的强碱性水域,盐度高达4.5%的达里湖,仍然能生长繁殖。 [编辑本段]鲫鱼的生活习性 鲫鱼是杂食性鱼,但成鱼主要以植物性食料为主。因为植物性饲料在水体中蕴藏丰富,品种每繁多,供采食的面广。维管束水草的茎,叶,芽和果实是鲫鱼爱食之物,在生有菱和藕的高等水生植物的水域,鲫鱼最能获得各种丰富的营养物质。硅藻和一些状藻类也是鲫鱼的食物,小虾,蚯蚓,幼螺,昆虫等它们也很爱吃。 [1] 鲫鱼采食时间,依季节不同而不同。春季为采食旺季,昼夜均在不断地采食;夏季采食时间为早,晚和夜间;秋季全天采食;冬季则在中午前后采食。 生活在江河流动水里的鲫鱼,喜欢群集而行。有时顺水,有时逆水,到水草丰茂的浅滩,河湾,沟汊,芦苇丛中寻食,产卵;遇到水流缓慢或静止不动,具有丰富饵料的场所,它们就暂栖息下来。 生活在湖泊和大型水库中的鲫鱼,也是择食而居。尤其在较浅的水生植物丛生地,更是它们的集中地,即使到了冬季,它们贪恋草根,多数也不游到无草的深水处过冬。 生活在小型河流和池塘中的鲫鱼,它们是遇流即行,无流即止,择食而居。冬季多潜入水底深处越冬。 狐, 四肢短小,尾长,多毛而蓬松,显得更为粗大。共有13种,分布于欧,亚及北美等地。是重要的毛皮兽。我国主要有赤狐,分布全国大陆。沙狐分布新疆、内蒙、青海、甘肃、西藏等地,体色沙黄或黄褐。藏狐分布我国西部,毛绒特别厚密。狐属主要以兔、鼠类等小型动物为食。 其它重要种类,除南美狐,属8种外,尚有北极狐属,貉属,仅貉一种,分布于亚洲,我国从黑龙江至云南各地都有,杂食,食物包括鼠类、各种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植物果实、红薯、豆类等,植物性食物比重超过50%。貉毛绒丰厚,为重要毛皮兽之一。北极狐,夏毛青灰色,冬毛除鼻端和尾尖黑色外,全身纯白。脚狐分布非洲和亚洲西南部,耳壳特大。豺,它是一类集群围猎的动物,往往捕杀比自身大得多的兽类,在我国南方常围猎鹿和毛冠鹿,有时攻击野猪、鬣羚,甚至金钱豹,象水牛那样的大家畜也是它的猎食对象。豺的毛皮经济价值不高,很少猎取,客观上保护了这种动物,加剧对一些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珍贵兽类的危害。大耳狐分布于非洲。 生长在沙漠地带的沙漠狐,是世界上最小的狐狸。沙漠狐体长约三十到四十厘米,尾长十八到三十厘米。沙漠狐长着圆圆的脸,一双机灵的大眼睛,体态非常轻盈灵巧。 沙漠狐又称耳郭狐,这是因为它的耳朵异乎寻常的大。沙漠狐的耳朵长达十五厘米,比大耳狐的耳朵还要大。从它的耳朵与身躯的比例来说,沙漠狐的耳朵在食肉动物中可以说是最大的了。沙漠狐的这双大招风耳是它的散热器,这是它适应沙漠地区炎热气候的需要。同时,这双大耳朵还能够对周围的微小声响作出反应,它能够分辨出声波的微弱差异。沙漠狐的大耳朵总是面向着发出声音的方向,让声音同时传送到两耳。 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不仅耳朵较短小,尾巴和四肢也比较短小。这种尽量减小体表面积的形态特征,有利于防止热量过分散失,是和寒冷的环境相适应的。相反,生活在非洲沙漠的大耳狐能够通过较大的耳朵和其他器官,及时散失体内大量的热量,适应炎热的生活环境 树袋熊 又名考拉却属于有袋目。 树袋熊生活在澳大利亚,是澳大利亚奇特的珍贵原始树栖动物,属哺乳类中的有袋目树袋熊科。世界仅分布在澳洲的东部昆士兰州、新南威尔斯和维多利亚地区低海拔、不密集的桉树林中。1798年一位探险家在澳洲布鲁山脉首次发现,在19世纪初树袋熊遭到捕杀出口,数量由百万只锐减至一千多只,澳洲政府于是立法保护,澳洲的树袋熊保护区有公立也有私立,私立的罗帕恩公园,在1970年-1976年曾饲养过白树袋熊。 树袋熊-历史考究 四千五百万年以前,在澳洲大陆脱离南极板块,逐渐向北漂移的时候,考拉或类似考拉的动物就已经首先开始进化了。目前的化石证明,二千五百万年前,类似考拉的动物就已经存在于澳洲大陆上。在漂移的过程中,气候开始剧烈变化,澳洲大陆变得越来越干燥,桉树、橡胶树等植物也开始改变并进化,而考拉则开始变得依赖于这些植物,20世纪40年代,考拉曾被认为灭绝。 树袋熊 一般认为,土著居民于6万年前甚至更早就已经来到了澳洲大陆。如同其它澳洲动物一样,考拉,也成为土著文化与文明中许多神话与传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考拉虽然一直是土著居民的一项重要食物来源,可是,这并不妨碍它们繁荣昌盛。 1788年,欧洲人第一次登上澳洲大陆以后,John Price成为第一个记录考拉这种动物的欧洲人。他在进入悉尼附近的Blue Mountains时详细地描述了考拉。1816年,考拉第一次有了学名“phascolarctos cinereus”,意即为“灰袋熊”。后来,人们发现,考拉根本就不是熊,于是,一个哺乳动物研究小组的成员将考拉叫做“marsupials”(意为 “有袋类动物”),即刚出生的幼兽发育并不完全且需要在育儿袋中继续发育的动物。现在,诸如考拉之类的大多数有袋类动物均分布于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在澳洲的土著语言中,考拉意即为“不喝水”,尽管澳洲的方言多种多样。在不同版本的殖民资料中,考拉曾被记录为多个不同的格式,如cullewine, koolewong, colo, colah, koolah, kaola, koala, karbor, boorabee, 和 goribun等等。 树袋熊-天敌 树袋熊在生活中有几个天敌,其中之一是澳大利亚犬(dingoes),当树袋熊为了要从一棵树到另一棵而在地上行走时,不论是成年还是小树袋熊,都有可能受到澳大利亚犬的伤害;而小树袋熊有时则会受到老鹰(wedge-tailed eagles)及猫头鹰的攻击;其他像是野生的猫、狗以及狐狸,也都是树袋熊的天敌之一。但现在树袋熊受到人类道路、交通的影响,使得栖息地的减少,这也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敌人。 树袋熊-繁育 在澳大利亚,考拉的繁殖季节为8月至次年2月,期间,雄性考拉的活动会更旺盛,并更频繁地发出比平时更高的吼叫声。年轻的考拉离开母考拉开始独立生活时也会如此。如果考拉生活在偏远地带或靠近主要公路,那么,这将预示着,这期间也是考拉护理人员最忙碌的时段,因为考拉过路时,会因为遭遇车祸及狗攻击等等因素而增大受伤与疾病的机会。 树袋熊繁衍后代 雌性考拉一般3—4岁时开始繁殖,通常一年只繁殖一只小仔。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野生雌性考拉每年都会繁殖,有些雌性考拉每2-3年才会繁殖一次,这主要取决于雌性考拉的年龄和栖息环境的质量状况。平均起来,野生雌性考拉的寿命大约为12岁,这就意味着,一只雌性考拉一生中仅能繁殖5-6只小考拉。 考拉的怀孕期仅为35天,出生时,小考拉才2厘米长,不到1克重,没有毛发、视力与听力,看起来象一只粉红色的软糖。出生后,小考拉会在完全没有母亲帮助的情况下,凭着自己发育良好地嗅觉与触觉能力、强壮的前肢和爪、以及先天具有的方向感,独立自主地爬到母亲腹部的育儿袋中。一旦安全地抵达育儿袋,小考拉会紧紧地含住2个乳头中的一个,从而保证小考拉生长所需的食物来源。同时,母考拉会收缩育儿袋的肌肉,以免小考拉从育儿袋中跌落。 在头6、7个月的时间里,小考拉只吃母乳,且从不钻出育儿袋,期间,小考拉的眼睛、耳朵和皮毛等等会慢慢地得到发育。大约22周龄时,小考拉才睁开眼睛,并从育儿袋中钻出脑袋,窥视外面的世界。22-30周龄时,母考拉会从肓肠中排出一种半流质的软质食物让小考拉采食。这种食物非常重要,不但非常柔软,易于小考拉采食,而且营养丰富,含有较多水分和微生物,易于消化和吸收。这种食物将伴随着小考拉度过从母乳到采食桉树叶的这段重要的过渡时期,直到小考拉可以完全地采食桉树叶为止,就象人类婴孩在吃固体食物之前,会吃一段时间的粥状的半流质食物一样。 考拉从育儿袋口探出身体,采食母考拉从肓肠排出的半流质软食时,会将袋口拉伸以至朝向后方。所以,母考拉的育儿袋口是向下开口或向后开口的说法,严格来讲,并不准确。小考拉采食半流质食物期间,会逐渐爬出育儿袋口,直至完全地躺在母考拉的腹部进行采食,最后终于开始采食新鲜的桉树叶并爬到母考拉的背部生活。当然,小考拉也会继续从育儿袋中取食母乳,直至1岁左右。但是,小考拉的身体越来越大,再也不能将头部伸进育儿袋中,于是,母考拉的奶头会伸长,并突出于开放的袋口。小考拉会继续与母考拉一起生活,直至下一胎的小考拉出生为止。这时,小考拉就不得不离开母亲,寻找属于自己的领域。如果母考拉不是每年都繁殖的话,那么,小考拉会与母亲一起生活更长时间,当然,小考拉成活的机会也就越大。 通常,雌性考拉的寿命会比雄性考拉更长,因为,雄性考拉常会在争夺配偶的打斗中受伤,也因为需要维护更大的领域不得不移动更大的距离而冒着更大的车祸与被狗等动物咬死咬伤的风险,占用更大的贫瘠土壤桉树林时也是如此。使用考拉的平均年龄数据较易令人产生误解,因为有些考拉的寿命长不过几星期或几个月,而有些考拉则能终老一生。生活在安静环境中的考拉寿命会比生活在城市郊区的更长。一些对成年雄性考拉的平均寿命估计为10年,但是,一些分散于高速公路或住宅区边缘的亚成年考拉的平均寿命却只有2-3岁。 树袋熊-疾病 树袋熊容易感染到数种不同的疾病,常见的两种像是结膜炎、湿屁股,是种肾脏和泌尿系统的疾病,其他还有呼吸系统的感染、一种头骨的疾病以及寄生虫等等。而衣原体细茵常被认为是导至树袋熊生病的主要原因,专家们正持续地在研究它和树袋熊族群们的关系。而可以发现的是树袋熊在人群拥挤或是食物供给量不足的地方生活时,会比较容易感染疾病。 树袋熊-生理功能 树袋熊 考拉仅以采食澳大利亚的桉树叶为生,而桉树叶含纤维特别高、营养却特别低,而且对其它动物来说,还具有很大的毒性。为了适应这一低营养的食物,长期以来,考拉进化出了一套非常完善的系统与机制。考拉的新陈代谢非常缓慢,从而保证食物可以长时间地停留在考拉的消化系统中,并最大程度地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而这种非常低下缓慢的新陈代谢活动,同时也让考拉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省能量,保存体力。 考拉的消化系统也尤其适应这些含有有毒化学物质的桉树叶。一般认为,这些毒素是桉树为了防止食叶动物采食树叶而产生的,而且桉树生长的土地越贫瘠,产生的毒素就越多,这也可能是考拉只吃少数几种桉树叶、有时甚至竭力避免生活在某些桉树林的原因之一。 考拉有一个特别的消化纤维的器官----盲肠。其它动物,例如人类,也具有肓肠,但与考拉长达2米的肓肠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肓肠中数以百万计的微生物,将食物中的纤维分解成考拉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尽管如此,考拉所吃进的食物中,也只有25%被消化吸收。一只考拉每天大约采食200—500克的桉树叶,考拉的牙齿也非常适合于处理这些特殊的食物。尖利的长门齿负责从树上夹住桉树叶,而臼齿则负责剪切并磨碎。门齿与臼齿间的缝隙地带,可以让考拉的舌头高效地嘴里搅拌混和食物团。考拉对食物非常挑剔、甚至有些偏执。在澳大利亚,桉树的种类超过600种,但考拉却只对其中的极少数种类感兴趣。在有些地区,考拉甚至只吃一种桉树叶,多时也不过2、3种。当然,也有一些其它种类的树叶,包括非桉树类植物,偶尔也被考拉极少量的采食,或被用来当作坐垫或睡垫。

熊猫的外貌:
大熊猫(英文名称:Giant pand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熊猫的生活习性:
行为特点: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
大熊猫最可爱的特点是它那胖嘟嘟的身体和他那内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这是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里面,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天敌,没必要行动很快。但是,正是它这种慢吞吞的动作使它能够保存能量,以适应低能量的食物。它们有时候也会爬树侦察情况,逃避入侵者,或是打盹。
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
通常情况下,大熊猫性情总是十分温顺,初次见人,常用前掌蒙面,或把头低下,不露真容。它们很少主动地攻击其他动物或人,在野外偶然相遇时,总是采用回避的方式。但一旦当上了妈妈,其小宝贝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即便是关怀看望,也会惹怒母亲大动肝火,张牙舞爪,动手动脚。
有时它们还爱作一些修饰及其他一些求适活动。可以象猫一样把身体伸直,前是伸开,后半身抬起,让身躯灵活舒展,或睡醒以后,前肢直伸打哈欠。如果被水沾湿或过河涉水后,也可以象狗一样把身上的水抖掉。
在野外,大熊猫通常在发情季节发生冲突,特别是当三到四只雄性追求一只发情的雌性时。有时候,雌性和雄性也会发生争斗。在动物园,它们的争斗通常是因为水,食物或某只大熊猫占据了好的地盘。
气味标记:
对大熊猫种群来说,可以看见的信号对它们来是毫无意义的,它们的圆脸缺乏表情,尾巴很短,没有冠部或棕毛来展开,耳朵可以竖起放下但也不够灵活。这都是因为熊猫常年生活在高山上茂密的薄雾弥漫的竹林里面、看不见彼此而造成的。
大熊猫大多数的交流都是通过留在栖息地的气味标记来实现的。当它们想见面的时候,通常是发情季节,就会通过气味标记找到彼此。一旦它们见面以后,就转为声音交流。大熊猫依靠它们丰富的“语言”来表达从多情到生气的情绪。
大熊猫用气味来标记领土是它们在竹林里保持和平的秘诀。大熊猫将肛周腺体的分泌物涂在柱子,树桩,墙上,地上以及它们经常经过的地方。这些气味标记能让它们互相回避或聚到一起。
在非发情季节的时候,一闻到陌生熊猫的气味它们就会走开。发情季节的时候,一只雌性大熊猫的气味可能就表示她已经做好交配的准备,并且希望吸引雄性前来。
大熊猫有好几种做标记的方式。它们经常用尿液,或尿液和肛周腺分泌物的混合来做标记。当它们做标记的时候,它们会晃动头部,嘴巴半张。做了标记以后,它们会在做标记的地方剥掉树皮,或留下抓痕,以引起其他熊猫的注意。
食性食物:
大熊猫的食性是其最为奇特和有趣的习性之一,因为它几乎完全靠吃竹子为生,在野外自然采食的50多种植物中,竹类就占一半以上,而且占全年食物量的99%,其中最喜欢吃的有大箭竹、华西箭竹等7种。
虽然随着食性的转变,一些器官也起了相应的变化,特别是牙齿,它的臼齿非常发达,是食肉目动物中最强大的,构造较为复杂,接近于杂食性兽类,裂齿的分化不明显,犬齿和前臼齿发达,没有齿槽间隙。上门齿呈弧形排列,下门齿呈一横列,第二对下门齿位置常靠后,似乎形成双列,这种现象在老龄个体的头骨上较为明显
它的前掌上的5个带爪的趾是并生的,此外还有一个第六指,即从腕骨上长出一个强大的籽骨,起着“大拇指”的作用,这个“大拇指”可以与其他5指配合,就能很好地握住竹子,甚至抓东西、爬树等。
但它却还保留着食肉动物的那种较为简单的消化道,没有食草动物所具有的专门用于储存食物的复杂的胃和巨大的盲肠,肠胃中也没有用于把植物中的纤维素发酵成能吸收的营养物质的共生细菌或纤毛虫。为了获得所需的营养,唯一的办法就是快吃快拉、随吃随拉。
一只体重100公斤的成年大熊猫,在春天每天要花12~16小时,吃掉10~18千克的竹叶和竹秆,或者30~38千克的新鲜竹笋,同时排出10 多千克粪便,才能维持新陈代谢的平衡。
大熊猫的食物营养低劣,不能有过多的能量贮存。为了保存能量,必须控制能量消耗过大的活动。因此,它喜欢在平缓的地方行走,避免爬坡。平时也只在一个小范围里活动,利用气味、声音等传递信息,相互之间并不直接接触。大熊猫除吃竹子外,也吃一些杂草等其他植物,但吃进的量极少。
此外,它也并非真正的“和尚”,遇到机会,也要开一次“荤”,恢复一下其祖先的本性。例如在它的栖息地内分布着一种害鼠,名叫竹鼠,俗称“竹溜子”,专吃箭竹的地下根,使箭竹枯死。但它的肉却是鲜嫩可口,营养丰富,正象当地的一句俗话中所说的:“天上的斑鸠,地上的竹溜”。
大熊猫有一套巧妙的办法来对付竹鼠,一旦闻到它的气味,或者发现其踪迹,很快就能找到它的洞穴,然后便用嘴向洞里喷气,并用前爪使劲拍打,迫使竹鼠慌忙出逃,大熊猫则乘机一跃而上,用前爪按住,撕去鼠皮,尽食其肉。如果竹鼠不出洞,大熊猫就会来个挖洞抄家,直到将其捕获。
大熊猫虽然也具有食肉动物吃肉的潜力,但它很少捕食动物或动物的尸体,这并不是它不喜欢吃肉,而是缺少机会。因为在大熊猫的分布区里,大型的食肉兽很少,没有多少残尸剩首供它食用。
如果它自己经常去捕捉鼠类等小动物,所得到的营养却常常不足以抵偿消耗掉的能量。因此,大熊猫只能偶尔吃到一点肉食,大部分时间则按部就班地依靠竹子维持生命,成为一辈子循规蹈距、依竹而生的动物。

拓展资料:熊猫的特点:
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00~1800mm,尾长100~120mm。体重80~120kg,最重可达180kg,饲养的熊猫略重,一般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但黑非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秦岭地区的个体偏大,体毛粗糙,腹毛略呈棕色色泽。
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相对锋利的爪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有利于大熊猫能快速爬上高大的乔木。
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身体不同部分的皮肤厚度也不一样,体背部厚于腹侧,体外侧厚于体内侧,皮肤的平均厚度约为5毫米,并且色白而富有弹性和韧性。
大熊猫的视觉极不发达。这是由于大熊猫长期生活于密密的竹林里,光线很暗,障碍物又多,致使其目光变得十分短浅。此外由于它的瞳孔像猫一样是纵裂的。因此,当夜幕降临的傍晚,它们还能活动

鲫鱼:又称鲋鱼,鲫瓜子,鲫皮子,肚米鱼   鲫鱼(鲤科)Carassius auratus   [地方名]草鱼板子、喜头鱼、鲫瓜子、鲋鱼、鲫拐子、朝鱼、刀子鱼、鲫壳子、金鱼(江苏金坛)。   [形态特征]一般体长15~20厘米。体侧扁而高,体较厚,腹部圆。头短小,吻钝。无须。鳃耙长,鳃丝细长。下咽齿一行,扁片形。鳞片大。侧线微弯。背鳍长,外缘较平直。背鳍、臀鳍第3根硬刺较强,后缘有锯齿。胸鳍末端可达腹鳍起点。尾鳍深叉形。一般体背面灰黑色,腹面银灰色,各鳍条灰白色。因生长水域不同,体色深浅有差异。   腹部背部是白黑的,背部是黑的.天敌从水上方往下看,由于黑色的鱼背和河底淤泥同色,故难被发现;天敌若从水下方往上看,由于白色鱼肚和天颜色差不多,故也难被发现;经常看到有些文章里形容清晨时分“东方泛起了鱼肚白”,就是这个道理。属于保护色。   [产地、产季]全国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产,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鲫鱼最肥美。鲫鱼属鲤形目、鲤科、鲫属。江苏、浙江一带称河鲫鱼,东北称鲫瓜子,湖北称洗头鱼等。鲫鱼分布很广,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鲫鱼的适应性非常强,不论是深水或浅水、流水或静水、高温水(32℃)或低温水(0℃)均能生存。即使在pH:9的强碱性水域,盐度高达4.5%的达里湖,仍然能生长繁殖。 [编辑本段]鲫鱼的生活习性  鲫鱼是杂食性鱼,但成鱼主要以植物性食料为主。因为植物性饲料在水体中蕴藏丰富,品种每繁多,供采食的面广。维管束水草的茎,叶,芽和果实是鲫鱼爱食之物,在生有菱和藕的高等水生植物的水域,鲫鱼最能获得各种丰富的营养物质。硅藻和一些状藻类也是鲫鱼的食物,小虾,蚯蚓,幼螺,昆虫等它们也很爱吃。   [1] 鲫鱼采食时间,依季节不同而不同。春季为采食旺季,昼夜均在不断地采食;夏季采食时间为早,晚和夜间;秋季全天采食;冬季则在中午前后采食。   生活在江河流动水里的鲫鱼,喜欢群集而行。有时顺水,有时逆水,到水草丰茂的浅滩,河湾,沟汊,芦苇丛中寻食,产卵;遇到水流缓慢或静止不动,具有丰富饵料的场所,它们就暂栖息下来。   生活在湖泊和大型水库中的鲫鱼,也是择食而居。尤其在较浅的水生植物丛生地,更是它们的集中地,即使到了冬季,它们贪恋草根,多数也不游到无草的深水处过冬。   生活在小型河流和池塘中的鲫鱼,它们是遇流即行,无流即止,择食而居。冬季多潜入水底深处越冬。
狐:四肢短小,尾长,多毛而蓬松,显得更为粗大。共有13种,分布于欧,亚及北美等地。是重要的毛皮兽。我国主要有赤狐,分布全国大陆。沙狐分布新疆、内蒙、青海、甘肃、西藏等地,体色沙黄或黄褐。藏狐分布我国西部,毛绒特别厚密。狐属主要以兔、鼠类等小型动物为食。  其它重要种类,除南美狐,属8种外,尚有北极狐属,貉属,仅貉一种,分布于亚洲,我国从黑龙江至云南各地都有,杂食,食物包括鼠类、各种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植物果实、红薯、豆类等,植物性食物比重超过50%。貉毛绒丰厚,为重要毛皮兽之一。北极狐,夏毛青灰色,冬毛除鼻端和尾尖黑色外,全身纯白。脚狐分布非洲和亚洲西南部,耳壳特大。豺,它是一类集群围猎的动物,往往捕杀比自身大得多的兽类,在我国南方常围猎鹿和毛冠鹿,有时攻击野猪、鬣羚,甚至金钱豹,象水牛那样的大家畜也是它的猎食对象。豺的毛皮经济价值不高,很少猎取,客观上保护了这种动物,加剧对一些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珍贵兽类的危害。大耳狐分布于非洲。  生长在沙漠地带的沙漠狐,是世界上最小的狐狸。沙漠狐体长约三十到四十厘米,尾长十八到三十厘米。沙漠狐长着圆圆的脸,一双机灵的大眼睛,体态非常轻盈灵巧。  沙漠狐又称耳郭狐,这是因为它的耳朵异乎寻常的大。沙漠狐的耳朵长达十五厘米,比大耳狐的耳朵还要大。从它的耳朵与身躯的比例来说,沙漠狐的耳朵在食肉动物中可以说是最大的了。沙漠狐的这双大招风耳是它的散热器,这是它适应沙漠地区炎热气候的需要。同时,这双大耳朵还能够对周围的微小声响作出反应,它能够分辨出声波的微弱差异。沙漠狐的大耳朵总是面向着发出声音的方向,让声音同时传送到两耳。  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不仅耳朵较短小,尾巴和四肢也比较短小。这种尽量减小体表面积的形态特征,有利于防止热量过分散失,是和寒冷的环境相适应的。相反,生活在非洲沙漠的大耳狐能够通过较大的耳朵和其他器官,及时散失体内大量的热量,适应炎热的生活环境


相关动物的资料
蜈蚣是典型的肉食动物,食性广杂,特别喜食各种昆虫及它们的卵、蛹、幼体等,同时还吃蠕虫、蚯蚓、蜗牛及各种畜禽、水产动物的肉、内脏、血、软骨等,也吃水果皮、土豆、胡萝卜、嫩菜等,其它如牛奶、面包等也可作蜈蚣的食物。 4、刺猬的生活习性 刺猬的适应性很强,对环境要求不严。但刺猬有喜静怕光,昼伏夜出的...

有关动物的资料
北京动物园1951年开始饲养展出,1964年繁殖成功。为中国Ⅰ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长鼻目本目曾有6科,其中5科已灭绝,仅余象科1科2属2种动物。本目动物特征一如其名,鼻子长,鼻端生有指状突,能捡拾细小物品。象科 象科包括2属2种动物,即亚洲象和非洲象。象是现存...

有关动物的资料!(急用)
鱼类在脊椎动物中种数最多,现存种类约2万种。鱼类富有营养价值,肉味鲜美,除食用外,还可以提供各种工业原料。 给你一个台湾网站的资料,别计较其中的个别用词: 由於熊猫属猫科,故称为“猫熊”应该是绝对合乎学理的,然而,它老家中国大陆的13亿人,郤偏偏要叫它“熊猫”。原来,民国29年在重庆举办的动物标本展览会,...

关于大象的资料
大象是哺乳纲动物。大象的寿命很长,是一般能活到70岁左右,它在10岁到15岁性成熟,怀孕期长达22个月。大象分布极广,大约在四千万年以前,除了大洋洲和南极洲以外,各洲都有它的足迹,然而现在主要有亚洲象和非洲象两大类。大象的主要外部特征为柔韧而肌肉发达的长鼻和扇大的耳朵,具缠卷的功能,...

有关动物的资料
动物是自然界生物中的一类,主要包括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等,约一百三十万种。根据zoo3权威推崇出的最新动物定义为:自身无法合成有机物,须以动植物或微生物为营养,以进行或维持生命活动的生物。动物的概念动物是生物界中的一大类。

动物的资料
2个回答 #热议# 该不该让孩子很早学习人情世故?匿名用户 2016-08-29 展开全部 动物的概念动物是生物界中的一大类。一般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以有机物(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为食料,因此具有与植物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进行摄食、消化、吸收、呼吸、循环、排泄、感觉、运动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动物百科】灰冠鹤
灰冠鹤(Balearica regulorum)是鹤科、冠鹤属动物,又称东非冠鹤,是一种小型鹤类。它的头体高100-110厘米,翼展180-200厘米,体重3-4千克。 它具有瘦长挺立的双腿,伸展自如的长颈,优美动人的体态,大有超凡脱俗之气概。它因其蓬松的羽毛,笔直的气管,精巧的冠羽,华美的面部斑纹而称戴冕鹤。 本文将从形态特征、栖息...

戈壁滩有什么动物
动物多种多样,有诸如野骆驼、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詹兰羚羊和捷尔伦羚(dzeren)一类的大哺乳动物。普尔热瓦尔斯基氏野马曾分布于荒漠西部地区,在野外可能已经灭绝。齧齿类动物包括旱獭与囊鼠,还有爬虫类。1、野生双峰驼 野生双峰驼为骆驼科、骆驼属、双峰驼下的一个亚种。头体长3.2-3.5米...

什么动物的血液是蓝色的
鲎,是海洋中一种的节肢动物,最大的有60厘米长。一般生活在海底的泥沙当中,主要吃一些蠕虫和没有壳的软体动物。从外表上看,鲎的整个身体像个瓢,全身棕褐色,灰不溜逑的,惟独有一个长长的,好像剑一样的尾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其实,鲎的身体仔细看可以分为头胸部、腹部和剑尾三部分。2、...

关于鲸鱼的资料!!!
鲸分为两类,一类是须鲸,一类是齿鲸。鲸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包含了大约98种生活在海洋、河流中的胎生哺乳动物。中国海域就有30余种。鲸的所有种类中除几种生活在淡水外,其他均栖息于海洋 。鲸本身定义比较模糊,鲸可以包含所有鲸类,还有特定科的鲸类。鲸中还包括所有...

昆都仑区15286176473: 求2种动物的资料(包括形态、结构特点、生活习性、食性、运动方式、呼吸方式) -
帅兔唐林: 鲫鱼:又称鲋鱼,鲫瓜子,鲫皮子,肚米鱼 鲫鱼(鲤科)Carassius auratus [地方名]草鱼板子、喜头鱼、鲫瓜子、鲋鱼、鲫拐子、朝鱼、刀子鱼、鲫壳子、金鱼(江苏金坛). [形态特征]一般体长15~20厘米.体侧扁而高,体较厚,腹部圆....

昆都仑区15286176473: 列举两种低等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
帅兔唐林: 低等动物有很多,眼虫,水螅,海葵,海月水母,海蜇,珊瑚虫等等 那就举两个吧 水螅,属于腔肠动物,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它的身体几乎透明,长约1厘米,一端附着在水草等物体上,另一端有口,利用触手捕获猎物 蚯蚓,雨后,蚯蚓通常会出现在潮湿的土地上爬行,身体也很细长,昼伏夜出,躯体很灵活,有环带和体节,分的出前端和后端,有发达的肌肉利于爬行,体表湿润

昆都仑区15286176473: 求兔子的资料(简单的,外形、生活习性、活动特点)急急急 -
帅兔唐林: 兔子 兔,俗称兔子,是哺乳类兔形目兔科、草食性脊椎动物.兔子是哺乳类兔形目、草食性脊椎动物、哺乳动物.头部略像鼠,耳朵根据品种不同有大有小,上唇中间分裂,非常可爱,尾巴和脚一样长而且向上翘,前肢比后肢短,善于跳跃,跑...

昆都仑区15286176473: 观察一种动物并写出它的生活习性以及形态结构特点 -
帅兔唐林: 人,哺乳高级动物,恒温.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学名为Homo sapiens Linnaeus),也称高等动物,拥有高度发展的大脑.精神层面上,人被描述为能够使用各种灵魂的概念,在宗教中这些灵魂被认为与神圣的...

昆都仑区15286176473: 两析动物有哪些? -
帅兔唐林: 水陆两栖动物主要有如下几种: 1、两栖动物.如:青蛙、蟾蜍等. 特征: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几乎完全不同,如:蝌蚪与青蛙);用肺呼吸,皮肤作为辅助呼吸器官;卵生,体外受精(蝾螈除外). 2、部分爬行类.如:海龟、鳄鱼等. 特征:体被有鳞或甲,可防止水分的蒸发,也有一定的保护自己的功能. 3、部分哺乳类.如企鹅等. 特征:胎生、哺乳等特点.

昆都仑区15286176473: 急求一种动物的特点,资料 -
帅兔唐林: 日本沼虾 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软甲纲动物,外部特征:20体节,分头胸腹,头6体节胸8体节愈合,具头胸甲,除尾节各节均具一对附肢具额剑.体壁和肌肉:外骨骼由几丁质蛋白质钙盐,可提取甲壳素,在虾的色素细胞中存在有虾青素(类胡...

昆都仑区15286176473: 求动物—海龟的资料—大象的资料 - 梅花鹿的资料—河马的资料 -
帅兔唐林: 海龟的资料: 爬行纲,海龟科.长可达1米多.头顶有一对前额鳞.四肢如桨,前肢长于后肢,内侧指、趾各有一爪.头、颈和四肢不能缩入甲内.主要以海藻为食.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到陆地上产卵,孵出幼体.肉可食,脂肪...

昆都仑区15286176473: 各种动物的资料 -
帅兔唐林: 鸟类:属于脊椎动物亚门.鸟类具有许多适应飞翔生活的身体构造特征:全身披羽毛,保持体温,前肢变成翅,胸肌发达,绝大多数善飞.躯体呈流线型,能减少飞行阻力.骨骼坚硬而轻,空腔内贮有空气,可增加浮力,减轻体重.肺较发达...

昆都仑区15286176473: 动物类的简介? -
帅兔唐林: 动物种类动物是生物的一个主要类群,称为动物界(Animalia).它们能够对环境作出反应并移动,捕食其他生物.以现在遗传学的研究结果来看,动物的祖先应是来源于多种原生生物的集合,然后发生细胞分化.而不是来自一个多核原核生物...

昆都仑区15286176473: 关于动物的资料 -
帅兔唐林: 兔是一种胆小的动物,突然喧闹声、生人和陌生动物,如猫狗 等都使它惊慌失措.在饲养管理中,应尽量避免引起兔子惊慌的声响,同时要禁止陌生人和猫狗等进入兔舍.家兔的听觉锐敏,嗅觉敏感,但它胆小怕惊而善跑.骤惊-当有突然响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