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是什么

作者&投稿:沙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幼儿攻击性行为~

第一,攻击性行为比较频繁。幼儿期的孩子喜欢和同伴交往,但是又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经验,所以表现出为抢玩具或其他物品而出现攻击性行为。

第二,更多的是依靠身体多,而不是语言

所以说身体多余言语。那小的时候我们可能看别人有玩具,伸手就它抢过来,抢不过我就打你,慢慢长大了,当把你玩具抢过来的时候,哼,大笨蛋,再也不和你玩了,这又是什么?

第三,工具性转向了敌意性。慢慢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单指向抢夺物品,言语上有了一定发展。出现了人身攻击,比如起外号。

第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大家来说一说,喜欢打闹的孩子中,究竟是男孩多还是女孩多?答案当然是男孩子多。从性别上来看,男孩好冲动,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查表明,男孩子发生的频率要高于女孩。所有说这就是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如何对待宝宝攻击性行为

第一,多鼓励孩子的亲善行为。人们往往认为,对孩子的攻击性进行惩罚是有效的,但实际上,对孩子的惩罚,如打孩子、骂孩子,这些做法本身就是一种攻击行为,非但不能改正孩子的缺点,反而为他提供了模仿对象,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多鼓励孩子的亲善行为,如分享、合作,帮助别人等,才是消除孩子攻击性的好办法。

第二,如果孩子让小伙伴受了委屈,家长应当对受害的一方表示关心和同情。这对孩子来说,是父母对他的一种无声的批评,可能比把孩子痛斥一番还要有效。

攻击性行为频繁,不会用语言攻击,使用的是肢体攻击,从工具性的攻击到敌意性的攻击,具有目的性,非常明确。遇到儿童有攻击性的行为,一定要及时的制止,把儿童带离有攻击性发生的环境,给儿童做正确的引导,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让儿童养成活泼开朗的个性。

特点:攻击性频繁,有专门的对象,经常使用肢体攻击,破坏力很强学前儿童有叛逆期,这个时期在读幼儿园时,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行为特点分为,频繁性的攻击性行为,如果只是偶尔有攻击性行为,可以理解为是防卫别人的侵犯,长期都是攻击性行为,就可以判断为本身就具备攻击性行为。学前儿童具有攻击性行为,有专门的对象,比如男生欺负女生,女生欺负女生,每个班级总有那么一两个特立独行的。喜欢用肢体进行攻击,破坏能力非常强,班级里经常有小朋友被这些攻击性行为的小孩所欺负。

应对措施当看到学前儿童具有攻击性行为时,一定要及时制止,把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带离这个环境。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老师,都要及时的制止孩子的行为,并且指出他这个行为是错误的,进行及时的教育和引导。要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让孩子尤其是性格孤僻的学前儿童,融入大家的集体生活中来,这样才能一点点改掉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鼓励和培养学前儿童,养成活泼开朗的个性,多和心态好,阳光,团结友爱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要及时找到儿童家长,家长和老师一起努力,改掉孩子具有攻击性的行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孩子的教育,我们应该是持续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这样才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益处。

孩子有攻击性行为怎么办 上海杨浦中心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翁晖亮 佳佳和莎莎正在画画,佳佳缺一支红色的蜡笔,看见莎莎笔盒里有一支,伸手就去拿,嘴里还说:“这是我的。”莎莎不肯给他,佳佳气得把莎莎画画的东西全扔掉,还用脚去踢莎莎。 佳佳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在儿童心理学上称为儿童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是指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儿童攻击行为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或玩具)等。儿童的攻击行为一般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总体来说,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 攻击行为会妨碍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如果攻击行为延续至青年和成年,就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社交困难。另外,攻击行为与犯罪有一定关联。心理学研究表明:70%的少年暴力罪犯在儿童期就被认定为有攻击行为。也就是说,从小攻击性强的孩子,如果不注意克服和制止,长大后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因此,如果孩子经常出现攻击性较强的行为时,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及早予以矫治。 攻击行为的原因 遗传因素 有些攻击性强的儿童可能存在某些微小的基因缺陷。 家庭因素 有些家长惯于用暴力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结果孩子也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其他儿童,表现出攻击行为。如有的家长只要孩子做错事,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他一顿。孩子挨打以后,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绪一旦“转稼”到别的人身上,就易找别人出气,逐渐形成攻击行为。又如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如果有人欺侮你,你要狠狠地揍他。”在大人的纵容下,孩子容易发生攻击行为。 环境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攻击是观察学习的结果。由于儿童模仿性强,是非辨别能力差,因此,孩子很容易模仿其周围的人或是影视镜头里人物的攻击行为。有资料表明,经常看暴力影视的儿童,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如果儿童经常看暴力影视片、武打片,玩暴力电子游戏,会使孩子的攻击性心理得到加强。 值得指出的是,如果一个孩子在偶然几次的攻击行为后,得到了“便宜”,尝到了“好处”,其攻击行为的欲望会有所增强。若再受到其他孩子的赞许,其攻击行为就会日益加重。 攻击行为的对策 1.创造不利于攻击行为的环境 实践证明,生活在一个有良好家庭气氛、有充裕玩耍时间以及有多种多样玩具环境中的孩子,攻击行为会明显减少。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玩耍时间和玩具,不让孩子看有暴力镜头的电影、电视,不让孩子玩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不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语言。 2.去除攻击行为的奖励物 如果孩子打了人家长不制止,打人就成为攻击行为的“奖励物”,使孩子觉得打人并没有什么不对,以后还可以去打别人。所以,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家长要及时处理,使孩子认识到什么行为是错的,应该怎样做才对。 3.教孩子懂得宣泄情感 烦恼、挫折、愤怒是容易引起攻击行为的情感,因此要教会孩子懂得宣泄自己的感情,把自己的烦恼、愤怒宣泄出来。 4.培养孩子丰富的情感 有些孩子见到小动物,会去虐待它,以发泄内心的愤怒。家长可以让孩子通过饲养小动物来养成孩子的爱怜之心。这种鼓励亲善行为的方法,是纠正孩子攻击行为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5.对孩子的攻击行为“冷处理” 所谓“冷处理”,就是在一段时间里不理他,用这种方法来“惩罚”他的攻击行为,如把孩子关在房间里,让他思过、反省,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不会向孩子提供呵斥、打骂的攻击原型。如果把这种方法与鼓励亲善行为的方法配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6.引导孩子进行移情换位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攻击者在看到受害者明显痛苦时,往往会停止攻击。然而,攻击性很强的人则不然,他们会继续攻击受害者。这是因为他们缺乏移情技能,不会同情受害者。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告诉孩子,攻击行为会给别人带来痛苦,导致严重后果。再让孩子换个位置想想,如果你是受害者,那么,你将会有怎样的感觉和心情呢?让孩子从本质上消除攻击行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7.家长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 家长必须注意自身修养,不要因自己对某些事情不顺心而在孩子面前毫无顾忌地攻击别人。夫妻之间要避免争吵打骂,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幼儿攻击行为产生的社会认知因素主要有哪些
从动机上看,可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分为两类:一类称作工具性攻击行为,如在“娃娃家”玩游戏时看到同伴抱着会眨眼的布娃娃,也想抱,便去争抢。在这里,攻击行为是指并不带有伤害的动机,而只是通过攻击性行为达到占有某种资源(如玩具、食品)的目的的行为。另一类称为敌意性攻击行为,如故意抓伤小朋友的脸、破坏别人...

攻击性社会行为是什么
1. 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性行为,是指个体有意伤害他人身体与精神,这种行为超出了社会规范所允许的范围。2. 攻击性行为在儿童中相对常见,它对儿童的人格和品质产生消极影响。3. 研究表明,儿童期的攻击行为通常与学业问题有关,包括当前和未来的学业问题。攻击性儿童往往缺乏有效的学习技能,例如保持...

攻击性行为包括哪些
攻击性行为主要包括言语攻击、行为攻击和情绪攻击。一、言语攻击 言语攻击是一种通过口头语言对他人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负面评价或攻击的行为。这种攻击可能表现为侮辱、嘲笑、嘲讽、威胁、恶意流言或脏话等。言语攻击常常伤害他人的自尊心和感情,导致受害者产生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二、行为攻击 行为攻击是指通过...

《妈妈的心灵课》读书笔记二十:孩子的攻击行为
极度自我控制也会导致一些棘手的事,其中之一就是,一个连苍蝇都不忍伤害的乖孩子,有可能时不时地出现攻击性感受和行为的爆发,比如暴怒发作,或者更加狠毒的行为,而这对任何人都没有积极意义,尤其是对孩子自己,之后他甚至可能不记得发生了什么。对此,父母能做的就是想办法挺过这种糟糕的发作期,并且寄希望于随着孩子的...

简述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1)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在幼儿早期,争吵、骂人、破坏、发脾气等攻击性行为就有所表现,男孩发生的次数比女孩多。到了幼儿期,这种性别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得越来越明显。4岁前,男孩和女孩发生踢打、哭叫的次数大致相同,但是,4岁以后,男孩更具有攻击性。(2)攻击方式的变化。攻击行为的方式随...

什么是儿童攻击性人格
1.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定义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指在儿童发展阶段出现的一种侵犯性行为,这种行为可能会对他人造成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2. 攻击性行为的分类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冲动型和预谋型。3. 冲动型攻击性行为 冲动型攻击性行为是儿童由于情绪失控,无计划地对他人、事物采取攻击...

什么是幼儿攻击性行为
第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大家来说一说,喜欢打闹的孩子中,究竟是男孩多还是女孩多?答案当然是男孩子多。从性别上来看,男孩好冲动,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查表明,男孩子发生的频率要高于女孩。所有说这就是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如何对待宝宝攻击性行为 第一,多鼓励孩子的亲善行为。人们往往认为,对...

攻击性行为的攻击性行为的类型
而攻击性行为就不幸地成为了孩子们努力达到目标的附产品。 儿童表现出敌意性攻击时会体验到满足,因为看到别人身体或心理受到了伤害(Shaffer,2000)。他们的伤害性行为或言语是有目的的攻击,是为了报复先前的侮辱或伤害,或者他们只是做他们想做的事,而使别人受到伤害。由于具有深思熟虑的特点,敌意性攻击与其它类型的攻击...

什么是攻击性行为,有哪两种形式?常见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常见的就是言语攻击也叫做人身攻击,就是骂你脏话,一种的话就是持武器或者肢体攻击性行为,这种行为情节严重需要负法律责任

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攻击性行为的特点:故意性、伤害性、暴力性、破坏性。1、故意性:攻击性行为是故意实施的,行为人明知其行为会对他人造成伤害,但仍然故意进行。这种行为具有明显的主观恶意。2、伤害性:攻击性行为的主要目的是对他人造成身体、心理或财产上的伤害。这种伤害可能表现为身体受伤、心理创伤、财产损失等。3、...

和平区19220074103: 幼儿攻击行为的特点是什么呢?
利万脑安: 幼儿攻击行为的特点 1、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为:为了争抢玩具和其他物品而进行直接争抢,或破坏玩具或物品.另外活动空间狭窄、游戏材料不足也是引起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 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比如,一但他们所要玩的玩具被别人拿走,他们立刻就会产生敌意,并用抓、打、咬的方式来抢夺玩具,而并不是用言语来攻击对方. 3、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有研究表明,攻击性行为倾向与雄性激素水平有关,所以,通常男孩比女孩的攻击性行为多,这是生理因素造成的.

和平区19220074103: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概述有哪些?
利万脑安: 给孩子提供宣泄渠道当孩子有攻击性情绪和行为时,实施攻击性行为可以降低其情绪强度,减少再次攻击的机会,这就是宣泄,可以提供如下渠道:1绘画

和平区19220074103: 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幼儿园时主要表现是什么?
利万脑安: 幼儿园时主要表现为吵架、打架等身体上的攻击,稍大一些的孩子更多的是采用语言攻击,谩骂、诋毁,故意给对方造成心理伤害等

和平区19220074103: 攻击性行为有哪些表现?
利万脑安: 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侵犯他人身体,踢、打、抓、咬 他人;二是毁坏物品.撕、扔、踩东西.三是言语攻击,如通过讥笑、讽刺、 谩骂、起外号等方式对他人进行欺侮.攻击性行为男孩多于女孩.

和平区19220074103: 孩子的好斗及攻击性行为有哪些表现?
利万脑安: 障碍表现 孩子1周岁的时候,攻击性行为(多为不适应的行为)或好斗行为(随时准备侵犯别人)便开始萌芽,4~6岁时增强,学龄时期则更为强烈. 学龄前儿童的好斗行为主要有以下表现. 吵闹,并经常失去控制. 总和大人纠缠. 不听大人的话. 经常有意或无意惹别人生气(拿走或撞倒别人的东西、折磨和推撞别人). 经常冒犯别人. 推卸责任. 容易发怒. 狂暴. 记恨. 说脏话. 将东西据为已有(有偷盗倾向). 撒谎. 折磨动物. 如果有6~9种以上行为出现,且持续数月,可称为行为障碍,至少是行为异常.

和平区19220074103: 幼儿攻击性行为如何分?幼儿攻击性行为如何分类
利万脑安: 一种是敌意的攻击性行为,以伤害他人以别人痛而开心.另一种是溺爱,久而久之,儿童形成了习惯不管遇到什么事从不会从自身找原因!在与他人相处时不合自己心意而攻击他人

和平区19220074103: 孩子发生攻击性行为是什么表现?
利万脑安: 多表现为:打人、骂人、抢东西等,攻击分为暴力攻击和语言攻击

和平区19220074103: 如何理解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 -
利万脑安: 儿童的攻击性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心理学中把攻击性定义为他人不愿接受的出于故意或工具性目的的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语言伤害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攻击性行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身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