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举几个历史上以三寸不烂之舌说退百万雄兵的例子

作者&投稿:上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知道一些以进为退的历史例子?~

杨延昭就是杨六郎是杨家将第二代,叫杨六郎并不是说他是第六个儿子。而是辽人迷信,相信天上北斗七星中,第六颗星是专克辽国的,因为杨延昭对于辽人很有威慑力,辽人以为他是那第六颗星转世,因此称他为杨六郎。而且据史所载,杨延昭应为长子。(这就更说明上述之历史啦) 3.杨延玉也就是电视里的七郎,确实是战死了。事情是这样的,雍熙三年,宋太宗派出三路大军征讨辽国,其中潘美(就是潘仁美)为西路军主将,杨业为副将。本来一切蛮顺利的,后来宋太宗命令各路人马班师,后又命潘美等率领大军将收复四州的民众迁移到内地。当时,辽国十余万大军已经反击,攻破了寰州。辽军兵力占有很大的优势,杨业等人的任务只是迁移民众,不需要与敌人决战。他就跟潘美说不要恋战保完全之测,可护军王铣和刘文裕却不以为然,非要与辽国正面交锋,并且以怯敌嘲笑杨业。杨业力争不果只好冒险出战,他和潘美做了约定,让潘美在要道陈家谷部署步兵强弩接应。结果杨业战败力战数日,转战到陈家谷,没有看到接应的人马,非常悲愤,再率领部下力战。杨业身受几十处伤,左右殆尽,仍手刃敌军数十百人,杨业筋疲力尽,战马又受了重伤,最后为辽军生擒。在此期间杨延玉战死

蔺相如:顾全大局,三寸不烂之舌胜于百万雄师,智勇双全,心胸宽广 廉颇:知错就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一个英勇善战的将军,都为国家的利益着想~

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士烛之武,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退百万雄兵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喝退曹操大军

烛之武退秦师苏秦说服六国合纵抗秦墨子使楚。。。

墨子使楚,烛之武退秦师,郦食奇说齐

诸葛亮 说服东吴不伐蜀 而是连蜀抗吴

韩信就是一个


鼎言的意思?
此举意义深远,文化内涵丰厚。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中国青铜器历经20多个世纪的发展衍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初期:夏代——由于铜的冶炼工艺尚不成熟...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

历史上有名的马 刀枪 剑都有哪些
历史上有名的马 刀枪 剑都有哪些 最好顺便把年代也写上... 最好顺便把年代也写上 展开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生活中有哪些成瘾食物? ...刀背随刃而曲,两侧有两条血槽及两条纹波形指甲印花纹,刃异常犀利,柄长三寸至四寸,用两片木料,牛角或兽骨夹制而成,以销钉固定。 上古三苗九藜部落联盟...

历史上的碗口粗枪杆和八十斤大锤,并不稀奇吗?
至于碗口粗的枪杆,这就是个笼统的说法了,大海碗是碗,小茶碗也是碗,南方的小饭碗,比酒盅也大不了多少。北方人到南方吃饭,首先要小心别把饭碗吞进去。即使是中原地区常用的三寸饭碗,也没多大,三寸直径的枪杆,握在小鲜肉的小拳拳里,肯定是不行的,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古代名将之所以能成为名将,...

名人在冷嘲热讽中成长的故事。
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刘邦采纳韩信“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汉书·韩信传》),对楚实施...韩信谢绝说:“我奉事项王多年,官不过是个郎中,位不过执戟之士。我的话没人听,我的计谋没人用,...

历史上王朗是什么样的?真是厚颜无耻之人?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建立魏国,王朗又以军祭酒身份领魏郡太守。后历任少府、奉常、大理。从此之后王朗也开始投身表现对曹魏忠诚的大流中,他不仅多次上表曹操、曹丕劝进。更在建兴元年时给诸葛亮写了封劝说蜀汉政权称藩于魏的书信,可惜的是历史上没有骂死司徒王朗的名场面。太和二年,公元228年,...

元朝资料!
与大多数中国封建王朝相比较,蒙元时期思想文化观念有两个特点是十分显著的:其一是兼容,其二是“不尚虚文”。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元朝的文化环境表现出兼容务实的特征。 蒙元王朝的文化兼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没有从官方角度提出“避讳”制度的王朝;它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思想文化禁锢制度最...

三国演义中的二十篇经典小故事
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

勤学文言文故事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遂以为上客。 译文 秦兵围困邯郸的时候,赵国派遣...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毛遂(我)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

风流人物作文
更让我痛心的是历史没有逃出“中原代有英雄出,各苦生民数十年”的恶性循环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我给天下百姓特别是川中百姓多带来了几十年的战乱!希望我能入而不能出的教训能给后代的“英雄们”以启示,不要逆天命而行,徒使天下生灵涂炭!知我罪我,任由后人吧!乃作歌曰: 油尽灯枯兮吾将亡,蓦然回首兮...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名刀
上面几位的所谓十大名刀都只是虚构而已中国历史名刀二刀:指雌雄两把古代名刀。《古今刀剑录》:"后燕...《太平御览·兵部·刀》:"(素质)长四尺三寸,重二斤九两。"桂溪刀:古代名刀。黄庭坚:"我有桂溪刀...步战用刀。又名金背大环刀。其刀背厚,刀头宽大,刀体重。刀背上有五至九个小孔,孔内有空穿铜环...

阳城县18652255129: 在中国历史中关于三寸不烂之舌胜于百万雄狮的历史故事 -
张熊水杨: 在中来国历史上,三寸不烂之舌的故事主角是毛遂.语出《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自传》:平原君亦自以为bai不善相士,谓:“毛先生一至楚du,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zhi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dao胜不敢复相士.”遂以毛遂为上客.

阳城县18652255129: 谁是“三寸不烂之舌”第一人? -
张熊水杨: “三寸不烂之舌”语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先生”就是指的毛遂. 公元前257年,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请求援兵,同时缔结联合抗秦的盟约.平原君决定带20...

阳城县18652255129: 找古今中外关于口才的典故.急!急!急! -
张熊水杨: 三寸不烂之舌典故: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大体上是平原君被攻,手下都吓得不得了,只有毛遂挺身而出,自荐前往敌军,说服了敌人撤军)舌战群儒诸葛...

阳城县18652255129: 三寸不烂之舌中“三寸不烂”有何典故 -
张熊水杨: 对烛之武的评价,烛之武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爱国义士.他在说秦伯之前,只是郑国的一个圉政,小小的养马官,有着怀才不遇的愤怨,但在郑国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只身去说秦伯,足见其义.勇.说秦伯时,他只字不提郑国利益,而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分析亡郑对晋有利,而存郑对秦有利.晓之以理,动之以利,运用智慧最终解了郑国的危难.所以说他是一个有义有勇有智谋的爱国之士.正所谓: 危难之时挺身行, 宝刀未老入敌营. 但凭三寸不烂舌, 说退秦师留美名

阳城县18652255129: 你知道哪些以口服人,以口才取胜的故事 -
张熊水杨: 1、晏子使楚的故事2、毛遂自荐 帮助赵国的平原君去楚国谈判获得成功,回国后受到平原君的表扬.平原君说,本人手下智囊人士上千,少也有几百,都不如老毛.结论是:“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给予高度评价,立马提拔毛遂为一级智囊人物3、才辩无双 洹畔苏秦登台拜相4、舌战群儒 诸葛孔明联吴抗曹5、舌灿莲花 高僧佛图澄宣佛法(感觉这个是最为经典的,呵呵) 还有太多了,不过这几个是我较为印象深刻的,五千年历史文化长河中有太多这样的故事了,就不一一列举了 如果帮到你,还请点赞,以资鼓励,谢谢了

阳城县18652255129: 宁死不屈的事例 -
张熊水杨: 周昌,西汉大臣,又一次觐见,看见刘邦正在搂着戚夫人,边跑出去.刘邦追上并骑到他的脖子,问:“我是什么样的君王?”,他回答说“桀纣一样的君主.”刘邦从此对他有所忌惮,后来在废太子的事件上,也坚决与刘邦争论.“期期艾艾...

阳城县18652255129: 三寸不烂之舌是说谁 -
张熊水杨: 三寸不烂之舌是说(毛遂)

阳城县18652255129: 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这句话是谁说的? -
张熊水杨: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平原君

阳城县18652255129: 三寸不烂之舌是什么意思?
张熊水杨: “三寸不烂之舌”比喻人能说会辩的口才.这个词语最早用来形容毛遂,《史记•平原君虞 卿列传》中有:“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公元前257年,秦...

阳城县18652255129: 春秋战国时期关于“士”这一阶级的故事有哪些? -
张熊水杨: 春秋战国时期养士成风: 一、以四大公子为首(皆门客过千)1.平原君门客四千: a.毛遂:毛遂自荐-- “公等碌碌,因人成事”“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胜于百万之师”由毛遂而来的成语就有N个b.公孙龙:白马非马--"平原君好士,食客常...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