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苏轼的一部作品,越短越好,附加赏析

作者&投稿:裔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0首古诗赏析,越短的越好~

梅 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解说]
  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早发白帝城
李 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1.白帝: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处长江上游。
  2.江陵:湖北省江陵县,处长江中游。
  3.啼:叫。
  [简析]
  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七言绝句。
  公元758年春,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事被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省西部),行至白帝城才得赦免。在返回江陵途中,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朝辞白帝彩云间”,首句写诗人的回想,点出开船的时间是早晨,地点是白帝城。“彩云间”是写白帝城的高。彩云缭绕与诗人遇赦的喜悦之情十分和谐。 “千里江陵一日还”,次句写诗人的意愿,形容船行之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达。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了长江一泻千里之势,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四句形象地描绘轻舟快驶的情形。“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岸猿猴的叫声还没停止,可那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了千山万岭。这两句诗人先写猿声,继写轻舟,用一个“已”字把“啼不住”和“过万重山”联结起来,借猿声回响衬托轻舟的快捷,这种修辞手法是十分巧妙的。诗人急欲东归的心情,洋溢于诗的明快的节奏之中。
  全诗写景抒情,写的是轻捷明快之景,抒的是轻快愉悦之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注释]
  1.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今译]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
  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解说]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其一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
  1.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
  2.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遮:遮盖,掩盖。
  3.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
  4.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
  [解说]
 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
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
辙合称“三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其二
苏轼
放生鱼鳖逐人来,
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
风船解与月徘徊。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还有晴。
  [注释]
  1. 竹枝词:巴渝(今四川省重庆市)一带的民歌。歌词杂咏当地风物和男女爱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一优美的民间文学形式,曾引起一些诗人爱好并仿制。刘禹锡仿作的《竹枝词》现存十一首。
  2. 晴:与“情”同音,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表面上说天气,实际上是说这歌声好像“无情”,又好像“有情”,难以捉摸。
  [简析]
  这首诗摹拟民间情歌的手法,写一位初恋少女听到情人的歌声时乍疑乍喜的复杂心情。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即景起兴。这是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江边杨柳依依,柳条轻拂着水面;江中流水平缓,水平如镜。
  次句“闻郎江上唱歌声”叙事。在这动人情思的环境中,这位少女忽然听到了江面上飘来的声声小伙子的歌声。这歌声就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江水,溅起一圈圈涟漪一般,牵动了姑娘的感情波澜。
  三、四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写姑娘听到歌声后的心理活动。她心中早就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还没有明确表态。今天从他的歌声中多少听出了点情意,于是她觉得:这个人的心就像捉摸不定的天气一样,说它是晴天吧,西边却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却又出着太阳。“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句,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
  这首诗语言平易,诗意清新,情调淳朴,历来受到读者喜爱。竹里馆
王维
独 坐 幽 篁 里,
弹 琴 复 长 啸。
深 林 人 不 知,
明 月 来 相 照。
  [注释]
  1. 幽篁:深密的竹林。篁:竹林。
  2. 长啸:撮口出声叫啸。啸声清越而舒长,所以叫长啸。
  [今译]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一边弹着琴一边又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
  皎洁的月亮从空中映照。
  [解说]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作者简介]
  郑燮(音谢)(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省兴化县)人,清代著名书画家。赠汪伦
李 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1.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
  2.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简析]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有几回闻?
  [注释]:
  1. 花卿:即花敬定,唐朝武将,曾平定段子璋之乱。杜甫《戏作花卿歌》“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即此花卿。卿:尊称。
  2. 锦城:四川省成都市。丝管:弦乐器,管乐器,此代音乐。纷纷:繁多而纷乱。此处应是“繁盛”意。
  3. 半入江风半入云:乐声随江风飘散,飘到江上,飘入云层。“半入”并非各半。
  4. 天上有:以仙乐比之。
  5. 几回闻:听到几回。意思是说人间很少听到。
  [解说]
  这首诗前二句写成都音乐繁盛,日日奏个不停,乐声到处飘传。后二句一转,说此种音乐只有天上才有,人间难以听到,从而赞美了成都音乐的高超优美。对于音乐名曲,后人常引用此二句加以称赞。小说《彩云归》中,当秀兰唱了他丈夫入选的曲子后,陶冶之说:“今夜是珠联璧合,叫人一曲难忘!咳!难怪古人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了!”已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1.这是《已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九州:中国。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依靠。
  4.喑(yī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究:终究、毕竟。
  5.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擞:振作精神。
  6.降:降生。
  [解说]
  “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1. 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2. 白鹭:一种水鸟。
  3.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4. 箬笠:竹叶编的笠帽。
  5. 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简析]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诗人张志和,唐朝金华人。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父生活来表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剌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诗是长庆三或四年春(823-824)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人们就会联想到苏轼诗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读了白居易这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宜笑的西施的面影,更加感到东坡这比喻的确切.
乐天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孤山寺北贾亭西”.孤山在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耸立,上有孤山寺,是湖中登览胜地,也是全湖一个特出的标志.贾亭在当时也是西湖名胜.有了第一句的叙述,这第二句的“水面”,自然指的是西湖湖面了.秋冬水落,春水新涨,在水色天光的混茫中,太空里舒卷起重重叠叠的白云,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了一片,故曰“云脚低”.“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接下两句,从莺莺燕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莺是歌手,它歌唱着江南的旖旎春光;燕是候鸟,春天又从北国飞来.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在这里,诗人对周遭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而他的用笔,则是细致入微的.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因为这还是初春季节.这样,“早莺”的“早”和“新燕”的“新”就在意义上互相生发,把两者联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因为是“早莺”,所以抢着向阳的暖树,来试它滴溜的歌喉;因为是“新燕”,所以当它啄泥衔草,营建新巢的时候,就会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为人传诵,正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这诗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似.
诗的前四句写湖上春光,范围上宽广的,它从“孤山”一句生发出来;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归结到“白沙堤”.前面先点明环境,然后写景;后面先写景,然后点明环境.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回到点,中间的转换,不见痕迹.结构之妙,诚如薛雪所指出:乐天诗“章法变化,条理井然”(《一瓢诗话》).这种“章法”上的“变化”,往往寓诸浑成的笔意之中;倘不细心体察,是难以看出它的“条理”的.
“乱花”“浅草”一联,写的虽也是一般春景,然而它和“白沙堤”却有紧密的联系:春天,西湖哪儿都是绿毯般的嫩草;可是这平坦修长的白沙堤,游人来往最为频繁.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连歌姬舞妓也都喜爱骑马.诗用“没马蹄”来形容这嫩绿的浅草,正是眼前现成景色.
“初平”、“几处”、“谁家”、“渐欲”、“才能”这些词语的运用,在全诗写景句中贯串成一条线索,把早春的西湖点染成半面轻匀的钱塘苏小小.可是这蓬蓬勃勃的春意,正在急剧发展之中.从“乱花渐欲迷人眼”这一联里,透露出另一个消息:很快地就会姹紫嫣红开遍,湖上镜台里即将出现浓妆艳抹的西施.
方东树说这诗“象中有兴,有人在,不比死句.”(《续昭昧詹言》)这是一首写景诗,它的妙处,不在于穷形尽象的工致刻画,而在于即景寓情,写出了融和骀宕的春意,写出了自然之美所给予诗人的集中而饱满的感受.所谓“象中有兴,有人在”;所谓“随物赋形,所在充满”(王若虚《滹南诗话》),是应该从这个意义去理解的. (马茂元)

饮湖①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②晴方好③,
山色空蒙④雨亦⑤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⑥,
淡妆⑦浓抹⑧总相宜⑨。[1]
2注释译文
注释
①饮湖:在西湖上饮酒。
②潋滟: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好:正好。
④空蒙:形容细雨迷茫的样子。
⑤亦:也。
⑥西子: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
⑦淡妆:淡雅朴素的妆饰。
⑧浓抹:浓艳华丽的打扮。抹,涂脂抹粉。
⑨相宜:合适、适宜。[1]
译文
晴天的西湖波光粼粼多么美好,烟雨蒙蒙的景致也很奇妙。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相宜。[1]
3创作背景
本文出自《四部丛刊》影宋本《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十。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2]
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为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则是从这首小诗而来。[2]
苏轼于神宗熙宁四年元七年(公元1071-1074)在杭州任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西湖,在杭州市西,周长十五.一公里,三面环山,东侧是冲积平原。湖中有苏堤、白堤,分水为里湖、外湖、后湖,以十景驰名中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即因苏轼而来。他在杭州任官其间,疏导了

饮湖上初晴后雨
西湖,灌溉了民田千顷,并筑堤防洪,当地人即称之为「苏堤」。这一首作于熙宁六年(公元1073),是他题咏西湖的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2]
4作品赏析
诗句赏析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3]

饮湖上初晴后雨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不管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4]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也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4]
诗人在饮酒时同时享受了西湖的两种风光——晴、雨,于是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推出西湖的雨中之美和天然姿态。[3]
作品鉴赏
前幅句间工于对仗,首句写水光、晴日,次句写山色、雨天,显示出一种对称美。句

饮湖上初晴后雨
中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水光潋滟”、“山色空蒙”描其态,“晴方好”、“雨亦奇”抒其情;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5]
后幅的形象比喻和总体评价更是喻人之所不能喻,道人之所未能道;诗人苏轼跨越人与物的界线,把西施不同打扮与西湖的不同风光联系起来,西湖正是这样一位美人,湖光、山色、晴天、雨中都“总相宜”,各有一番风韵。诗人苏轼借寻常事作惊人语的艺术技巧,实是变平凡为新颖,化腐朽为神奇。[5]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也表达了作者喜爱西湖。[3]
5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花,烟雨暗十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断火试断茶,诗酒趁年华。

词的上片写密州春景。词前两句写登台前所见春色——“春未老”,以拟人的手法写仲春的富盛,含意亲切;“风细柳斜斜”,似一特写镜头,细腻地描绘出季节的特征。“斜斜”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柳条垂垂,随风摇荡的风姿。后三句再写登亭后眺望的景色,词人为眼前的春色所触动,情兴盎然地登上超然亭去欣赏全城的春景,只见“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壕”,指护城河,半沟碧绿的春水环城绕墙,满城娇红的鲜花相映绽放,好一幅艳丽夺目的春光图!“烟雨暗千家”,进一步勾画出千家万户笼罩在烟雨迷蒙之中的朦胧意境,既紧紧扣住春天特有的景象,又暗伏着深沉的意蕴,为下片抒情作好铺垫。

  下片抒乡思之情。词人登高望远,触景生情,眼前花红柳绿满全城、轻烟细雨暗千家的景象,寒食、清明时节的传统风俗,勾起了词人思乡的情思,强化了欲归不得归的感慨和叹息。


苏轼的主要作品
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苏轼生平】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阴差阳错...

苏轼晚年作品(1094年后的)并能表现他晚年心态的
《和陶诗》是苏轼晚年一部很重要的著作。人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苏轼《自述》)苏轼和遍陶渊明的诗。自己也很满意。他说:“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和陶诗》始作于扬州,完...

《人间值得》:放下人生多余的行囊,才会得到幸福
在这一年里,苏轼缔造了一个神话:①《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②《黄州寒食帖》③《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④《前赤壁赋》⑤《后赤壁赋》⑥《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当中任何一部作品,都足以让苏轼屹立于文人之巅。为什么他可以在同一年里取得这么多辉煌的成就? 因为苏轼一直无法忘记自己的政治理想,可是如今的...

苏轼的主要作品
词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望江南·春未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书法作品:《中山松醪赋》、《洞庭春色赋》、《人来得书帖》等。1、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译文...

苏轼有什么作品?
苏轼的词具有很强的艺术创造性。他拓展词的题材,提高词的意境,把诗文革新运动扩展到词的领域中,形成豪迈奔放、浪漫自信的艺术特征。其中最能代表苏词风格的作品是《水调歌头.中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前首词里,作者从幻想琼楼玉宇的“高处不胜寒",转向现实,转向对人间生活寄予热爱;后一首词描写了赤壁战场...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什么比较有名的画?最擅长画什么?
苏轼有一部著名的作品叫《古木怪石图》,图中完美的展示出了书法的特点,苏轼用下笔快、下笔有力的方式画出了枯木。运用巧妙的手法和墨结合在一起,画出了怪石。但是这个特点并不是苏轼本人发现的,而是黄庭坚看了之后才提出来的。苏轼作画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苏轼画出来的画特别丑,不是画整体...

从《前赤壁赋》看苏轼的儒系道家思想
正如苏轼的另一部作品《水调歌头》中所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他的思想情感并没有如同道家般一昧的消沉低迷,而是如涅槃而生的凤凰一样即使面对困境也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而这样积极阔达的人生观是苏轼将儒道两家思想糅合后合理运用得到的。“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拨开云雾见天日,这句古诗是什么意思
“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意思是在拨开一切的乌云之后就能看到太阳。比喻通过不懈努力去冲破黑暗就可以见到光明。是指能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看到黑暗后的黎明,看到希望和胜利。“拨开云雾见天日”是一种坚持和永不放弃的积极乐观的精神。只有坚持到底的人才能等到拨云见日的一天,告诉人们要坚持到底。

苏轼传记哪个版本好
2. 《苏东坡传》:这是由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所著的传记,以严谨、客观的态度还原了苏轼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该传记在历史性和学术性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3. 《苏东坡全集》:这是一部完整的苏轼作品集,包含了苏轼的诗歌、散文、书法、绘画等各方面的作品。该全集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为读者提供了更全面...

苏轼在黄州时期的作品
年代:【宋】 作者:【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 该词是苏轼1082年春任黄州团练副使时作的一首记游词。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年代:【宋】 作者:【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

响水县18470533198: 求苏轼的一部作品,越短越好,附加赏析 -
独盛盐酸: 饮湖①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②晴方好③,山色空蒙④雨亦⑤奇.欲把西湖比西子⑥,淡妆⑦浓抹⑧总相宜⑨.[1]2注释译文 注释 ①饮湖:在西湖上饮酒.②潋滟: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③方好:正好.④空蒙:形容细雨迷茫的样子...

响水县18470533198: 谁有?苏轼的诗.
独盛盐酸: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向被认为是最能代表苏词风格的作品.前一首词从幻想天堂的不胜寂寞凄冷,转向寄情于人间的天长地久.后一首借赤壁旧址的壮观景象、古人的英雄气概抒发诗人的豪情壮志.这两首...

响水县18470533198: 苏轼的短诗 -
独盛盐酸: 初入庐山 苏轼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无人识故侯. 登庐山怀李十使君渤 苏轼 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 平湖浸...

响水县18470533198: 求苏轼《中秋作》的赏析 -
独盛盐酸: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释 [注释](1)银汉:即银河.玉盘:指月亮. [译文]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

响水县18470533198: 苏轼的代表作品 -
独盛盐酸: 苏轼是宋代最著名的作家,诗、词、文皆独步一时,尤以词贡献最大,他突破了词为“艳科”的旧框子,始创了豪放派.晁补之谓苏轼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内缚不住者”.他的豪放词中最具代表的两首是和,全词如下:念奴娇 赤壁怀古...

响水县18470533198: 求苏轼的十首宋词代表作? -
独盛盐酸: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①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②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③.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

响水县18470533198: 苏东坡的诗词作品介绍几部? -
独盛盐酸: 苏轼篇——《水调歌头》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浣溪沙》 苏轼——《定风坡》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行质夫杨花词》 苏轼——《蝶恋花》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醉书》(其二)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苏轼——《澄迈驿通潮阁二首》之一 苏轼——《阮郎归》 苏轼——《哨遍》 苏轼——《行香子》 苏轼——《永遇东》 苏轼——《洞仙歌》 苏轼——《卜算子》 苏轼——《永遇乐》 苏轼——《洞仙歌》

响水县18470533198: 写一篇苏轼作品欣赏 -
独盛盐酸: 永遇乐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苏轼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

响水县18470533198: 苏轼的诗有哪些 -
独盛盐酸: 1、《念奴娇 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2、《浣溪沙》 宋·苏轼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 3、《浣溪沙》初中 宋·苏轼 簌...

响水县18470533198: 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 -
独盛盐酸: 《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江城子·密州出猎》这几首都可以是苏轼代表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