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文明礼仪的历史典故

作者&投稿:谭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文明礼仪的历史典故~

程门立雪的典故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

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人们就往往引用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

襄阳市地处湖北省北部,居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中游,秦岭大巴山余脉,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和汽车工业基地,鄂、豫、渝、陕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其地理范围为:北纬31°14′~32°37′,东经110°45′~113°43′。 汉江:发源地在陕西宁强县,汇入口在汉阳入长江,全长1542公里,流域面积为15900平方公里,其中河道占地面积1116.25平方公里。 襄阳主要旅游景点:古隆中风景名胜区(AAAA级)、襄阳古城墙、仲宣楼、米公祠(AAA级)、夫人城、习家池、广德寺、锦绣园(AA级)、鹿门寺国家森林公园、襄阳王府绿影壁(A级)、五道峡风景区(AA级)、水镜庄风景区(AAA级)、鱼泉河漂流、南河小三峡景区(AAA级)、白水寺风景区(AA级)、熊河风景区(AA级)、九道河漂流、承恩寺、龙王峡漂流、白竹园寺风景区、张自忠将军纪念馆(A级)、唐梓山、薤山旅游度假区(AAA级)、野花谷、香水河风景区(A级)、汤池峡温泉(AA级)。 古隆中 襄阳古隆中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以西13公里的西山环拱之中。据《舆地志》记载:“隆中者,空中也。行其上空空然有声。”隆中因此而名之。历史上著名的刘备三顾茅庐的史事和兴汉蓝图“隆中对策”都发生在这里。境内有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襄樊学院。隆中名景(17张) 古隆中是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代(17——27岁)隐居的地方。诸葛亮抱膝高吟躬耕陇亩长达10年之久。诸葛亮本是山东琅琊人(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沂蒙老区),幼年失去了双亲,17岁随叔父来到襄阳隆中,躬耕苦读,留意世事,被称为“卧龙”。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全面分析了当时三分天下的局势,提出了一统天下的谋略,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现在的古隆中是一个以诸葛亮故居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在鄂西北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市区和襄州、南漳、谷城三区县交界处,总面积209平方公里,包括古隆中、水镜庄、承恩寺、七里山、鹤子川等五大景区。主景区古隆中位于襄阳城西十三公里处,自然景色优美,人文景观丰富。 1994年经国务院审定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经国务院审定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评为全国首批4A级风景旅游区。核心景区古隆中位于襄阳城西13公里处,公元197年-207年诸葛亮在此躬耕隐居十年。西晋时期已有纪念性建筑,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明代已形成“隆中十景”:三顾堂、躬耕田、小虹桥、野云庵、六角井、老龙洞、梁父岩、抱膝石、古柏亭、半月溪。 襄阳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这里是炎帝神农氏、汉水女神等神话传说的重要发源地和汉光武帝刘秀的诞生地,有造型奇特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多宝佛塔,有号称“华夏第一城池”全国最宽的护城河。诸葛亮在襄阳隆中躬耕10年,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襄阳既是群雄逐鹿的古战场,也是历史文人骚客荟萃之地,孕育了楚国诗人宋玉、战国时期政治家伍子胥,唐代诗人杜审言、孟浩然、张继和宋代书画家米芾等文人名士,留下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历史贤达雅士的足迹和传颂千古的诗章。李白在《襄阳曲》一诗中写道:“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堤。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 襄阳电视台联系方式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檀溪路369号广电中心(邮政编码:441021 )机构设置 办公室:3571463 工 会:3568572 总编室:3564900 新闻中心:3566733 社教中心:3567111 文体中心:3568757 广告中心:3567986 制作中心:3567656 技术中心:3567709 网络中心:3569722 襄樊周刊编辑部:3566203 微波站:3567593 其实关于襄阳市百度百科有很详细的介绍: 我只是摘找了一些你要的,你可以到里面看。。望采纳啊~~.

(1)孔融让梨 :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2) 曾子避席 :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程门立雪的典故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

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人们就往往引用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


关于礼貌的古典故事
古代关于礼仪的小故事(要简短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礼仪之邦”,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在我国有着极为深厚而丰富的底蕴背景。有关礼仪的故事,可谓斗量车载。 由此可见,重视礼仪,无论对于个人或者国家,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1、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

讲礼貌的历史小故事
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只要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象“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一样对待你。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三个关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的小故事吧:古时候牛皋向一位老大爷吼叫着问路,这位老大爷不但没给他指路,还骂他是个“冒失鬼”。过了一会儿,岳飞也来到这里...

有关文明礼仪的历史典故
程门立雪的典故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

中华文明礼仪的历史
中华文明礼仪的历史: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是人们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中国人素以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

关于文明礼仪历史故事?
文明礼仪故事--千里送鹅毛\\x0d\\x0a“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x0d\\x0a\\x0d\\x0a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

生活中有关礼仪的故事有哪些
⑻ 有关于文明礼仪的历史故事 程门立雪”这抄个故事,说的袭是宋代学者 杨时 和 游酢 向 程颢 程颐 拜师求教的事儿。 二程 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 朱熹 继承和发展,世称“ 程朱学派 ”。 杨时 、 游酢 ,向 二程 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 程颢 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

关于文明懂礼貌的成语或古诗
文明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是使人在他纯粹的物质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国能够达到的范围内成为...跟礼貌有关的诗词有很多,其中不乏经典和绝妙之处,以下是关于月的诗词的精选,是历朝历代比较好的跟礼貌

关于文明的故事三十字
一 求文明礼仪的历史故事(用简洁语言叙写≤30字) 程门立雪 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二 关于文明的故事 我国是世界是著名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悠久的礼仪传统。从古到今,代代相传。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仪也不断发展,...

关于古代礼的历史故事
礼仪 是根据 人际交往 中必须要学习的一项文明技能,中国被成为礼仪之邦,对于一些 文化 礼节有中比较严苛的指标和准则。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古代礼的 历史 故事 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古人礼仪故事:廉蔺交欢 蔺相如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他很有见识和才能。在“完璧归赵”、“渑池相会”两次外交斗...

我国古代有关文明礼仪的历史故事
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

惠水县19198973718: 用简略的语言写一个有关文明礼仪的历史故事 -
进显俊宁:[答案]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

惠水县19198973718: 关于文明礼仪的历史典故 -
进显俊宁: 程门立雪的典故“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

惠水县19198973718: 有关文明礼仪的历史故事要简单概括.急 -
进显俊宁:[答案] 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

惠水县19198973718: 文明礼仪的历史故事 -
进显俊宁:[答案] 孝传五世 在中国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中有一则“孝传五世”的故事.据称,宋朝浙江瑞安府永嘉县,有个姓陈、名侃、字君和的人,因事亲至孝,名遍四方.他奉侍双亲,温顺孝敬,从来不让父母心中有忧虑之念.偶遇父母有病...

惠水县19198973718: 有关于古今中外的文明礼仪的故事谁有? -
进显俊宁:[答案] 文明礼仪故事--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

惠水县19198973718: 中国古代 一些关于礼仪方面的典故不要张良拜师 孔融让梨 千里送鹅毛 -
进显俊宁:[答案] 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 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文明礼仪小故事 说话文明,举止文雅,是中华民族...

惠水县19198973718: 有关文明礼仪的历史故事 -
进显俊宁: \“曾子避席”源自《孝经》,为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曾子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尊师重道,颇得孔子真传.\“避席”就是离开坐席的意思.春秋时期,当老师单独教导一位学生时,为了表示对老师的尊重,这位学生会起身,离开坐席,走到老师面前,恭敬地听老师说话.曾子的做法恰恰表现出他是一个讲礼仪、敬师长的人.后来,这个故事也被记载到《孝经》中,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惠水县19198973718: 关于文明礼仪的历史故事,简短 -
进显俊宁: 孔融让梨

惠水县19198973718: 文明礼仪的故事 -
进显俊宁: 1,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

惠水县19198973718: 文明礼仪历史小故事 -
进显俊宁: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