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太史慈是怎么死的?

作者&投稿:营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时期吴将太史慈是怎么死的?~

《三国演义》中太史慈是战死。见小说第五十三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太史慈在合肥与张辽交战时中伏身亡。
人物简介
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东汉末年名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磐,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逝世,死前说道:“丈夫生世,当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吴书》,《三国演义》为“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讫而亡,年四十一岁。

太史慈之死:太史慈,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以孝、信、义见称。太史慈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是个真正的神射手。自少已十分好学,后担任本郡奏曹史。当时本郡与本州之间有嫌隙纠纷,是非曲直不能分,而结案的判决多以先让有司(掌刑赏之官吏)知事者较有利。
  其时本州的奏章已先发去有司处,郡守恐怕落后不利,于是求取可为使者的人。太史慈时年二十一岁,被选为使,乃日夜兼程取道,抵达洛阳,先到公车门前等候,待见州吏亦至,才开始求通上章。
  太史慈假意问州吏道:“君也是前来欲求通章的吗?”州吏答道:“是的。”太史慈又问:“奏章在哪里?”州吏道:“在车上。”太史慈便说:“奏章题署之处确然无误吗?可否取来一视。”州吏殊不知太史慈乃是东莱人,便取出奏章相与。谁知太史慈先已藏刀于怀,取过州章,便提刀截而毁之。
 州吏大惊高呼,叫道:“有人毁坏我的奏章!”太史慈便将州吏带至车间,跟他说道:“假使你没有取出奏章给我,我也不能将其损坏,我们的吉凶祸福恐怕都会相等无免,不见得只有我独受此罪。与其坐而待毙,不若我们俱同出走逃亡,至少可以保存性命,也不必无谓受刑。”州吏疑惑地问:“你为本郡而毁坏我的奏章,已经成功,怎堋也要逃亡?”太史慈便答:“我初时受本郡所遣,只是负责来视察你们的州章是否已经上通而已。但我所做的事却太过激烈,以致损毁公章。如今即使见还,恐怕亦会因此见受谴责刑罚,因此希望一起逃去。
 州吏相信太史慈所言,乃于即日俱逃。但太史慈与州吏出城后,却潜遁回城通传郡章,完成使命。州家知其事,再遣另一吏员往洛阳通章,但有司却以先得郡章的原因,不复查察此案,于是州家受其短。太史慈由是知名于世,但他亦成为州家所仇视的人物,为免受到无妄之灾,乃避居于辽东。
  当时有刘表从子刘磐,十分骁勇,数度作寇于艾、西安诸县。孙策于是分海昏、建昌作左右共六县,并以太史慈为建昌都尉,兼治海昏,并督诸将共拒刘磐。刘磐自此绝迹不复为寇。
  太史慈的射术确是史上有名的。他跟从孙策讨伐麻保贼,有一贼于屯里城楼上毁骂孙策军,并以手挽著楼棼(城楼上的柱子),太史慈便引弓射之,箭矢更然贯穿手腕,更反牢牢钉在楼棼上,围外万人无不称善。曹操闻其威名,向太史慈寄了一封书信,以箧封之,内无多物,而放了少量当归,寓意太史慈应当向其投诚,其见重如此。
 后来孙权统事,以太史慈能克制刘磐,遂委以南方诸大事。于建安十一年卒,享年四十一岁。太史慈临亡之时,叹息道:“大丈夫生于世上,应当带著三尺长剑,以升于天子阶堂。如今所志未从,奈何却要死啊!”孙权知道慈死,十分悼惜。子太史亨嗣任,享字元复,历尚书、吴郡太守。官至越骑校尉。

  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逝世,死前说道:“丈夫生世,当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吴书》,《三国演义》为“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讫而亡,年四十一岁。
  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东汉末年武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磐,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



姓名:太史慈
字号:子义
东莱黄人

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年轻时受母亲之命救援北海孔融的危机。后为刘繇效力,曾与孙策交手数次,并夺下头盔,后因刘繇为孙策所败被俘。孙策爱才而拜慈为折冲中郎将。刘繇病逝后,其部下数万兵卒皆无所依。太史慈遂向孙策自请前往收其兵,并履诺如期回返,平定了刘盘之乱。于建安十一年,跟随孙权进攻合淝时战死。

演义里太史慈是死在合肥之战的,而正史上,太史慈在赤壁之战前就已经病逝了。遗言与演义里相同。)

吴建昌都尉。少好学,仕郡奏曹史。会郡与州有隙,曲直未分,以先闻者为善。时州章已去,郡守恐后之,求可使者。慈年二十一,以选行,因坏章,由是知名,而为州家所疾,恐受其祸,乃避之辽东。北海相孔融闻而奇之,数遣人讯问其母,并致饷遗。时融以黄巾寇暴,出屯都昌,为贼管亥所围。慈乃突围求救于刘备,解围。扬州刺史刘繇与慈同郡,慈自辽东还,未与相见,暂渡江到曲阿见繇,未去,会孙策至。繇轻慈,不用之。时独与一骑卒遇策。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於是解散。慈当与繇俱奔豫章,而遁於芜湖,亡入山中,称丹杨太守。策躬自攻讨,遂见囚执,以礼降。即署门下督,还吴授兵,拜折冲中郎将。后刘繇亡於豫章,士众万馀人未有所附,策命慈往抚安焉。刘磐骁勇,数为寇於艾、西安诸县。策以慈为建昌都尉,治海昬,并督诸将拒磐。磐绝迹不复为寇。慈猿臂善射,曹公闻其名,遗慈书,以箧封之,发省无所道,而但贮当归。孙权统事,以慈能制磐,遂委南方之事。年四十一,建安十一年卒。

吴将。慈忠义,北海孔融敬之,黄巾贼管亥围北海,慈助融抗之,为融结刘备,大败贼众。后归扬州刺史刘繇,於神亭同一小将斗孙策十三骑,更支身与策大战,奋勇莫当。后繇败死,策擒慈,慕其高义,求为其将,慈降。慈招谕繇残军归,守言应诺,恪遵信义,始终如一,弭息诽论。自此慈为孙氏大将,慈助其扫荡江东。后孙权领事,委以重任。群英会上,周瑜付剑与慈为监酒,赤壁战中,权用慈为先锋。后於合肥城中伏,为张辽所遣弓弩兵射至重伤,回营发遗世之言,不治身死,寿止四十一岁。


三国时期吴将太史慈是怎么死的?
三国里太史慈可算一员猛将,可惜不得善终,事情原委是这样的:太史慈派一名奸细插入张辽军中,不料被张辽捉住,张辽使反间计,反诱太史慈袭营,谁料想四下里伏兵暗箭齐发,太史慈身中数箭,众将拼死杀出重围,回到营中,太史慈自觉性命不久,于是发出一番:“大丈夫生于乱世...”云云的感慨,遂撒手人寰...

演义中太史慈是被张辽射死的,正史上也是这样吗?
太史慈武艺高强,最精彩的一战,是曾和小霸王孙策大战,不分胜负。当时太史慈身边只有一个骑兵,而孙策身边有十三员大将,都是韩当和黄盖这样的大将,但是,太史慈毫不畏惧。《三国志 太史慈传》记载:时独与一骑卒遇策。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

三国时期吴国最厉害的五个大将是谁呢??
第一个是太史慈。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东汉末年名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孙权统事后,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建安十一年,太史慈逝世。第二个,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东汉末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黄盖为人严肃,善于...

三国人物太史慈字什么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人。太史慈身高七尺七寸,也就是接近1米81,嘴、鬓角以及两颊上的胡须长得十分漂亮,他有一双猿猴般的臂膀,特别善于射箭,弦响之后没有不射中目标的。太史慈年轻时好学,任郡奏曹史。一年,青州的州府与其下属的东莱郡郡府有矛盾,谁对谁错还没有分清楚,只是谁先汇报朝廷,...

太史慈简介三国时孙权手下大将太史慈的生平
太史慈有7英尺7英寸长,很漂亮,留着胡子。他是一个真正的神枪手,射击技术好,台词生动。他从小好学,后来做了县令,充分发挥了曹的历史作用。当时郡与州之间争斗激烈,总督先设署更有利。当时国家的皇位已经先送到部里了,领导怕落后不利,就找了个能当使者的人。21岁的太史慈被选为大使。他日夜...

求三国人物太史慈的资料?
太史慈毫不畏惧,拍马冲锋,正跟孙策相对,孙策一枪刺中太史慈的战马,太史慈顺势揪住孙策,二人一起滚落下马,孙策夺得太史慈后肩的手戟,太史慈也夺得孙策的头盔,继续激烈搏斗。正当二人生死拼搏之时,双方救援的部队同时赶到,于是,孙策和太史慈各自撤回营地。此战,二人英勇搏战的精神为后世人称道。太史慈跟刘繇逃奔豫章时,...

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太史慈
年少时,太史慈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智慧与胆识。在郡中担任奏曹史,面对复杂的官场斗争,他以机智赢得了先机。面对州官欲抢先上报的危机,他设计欺骗州官一同逃走,然后在半路将其撇下,果断递上郡守的奏章,这使得他被北海相孔融视为奇才。孔融,那个让梨的名士,对太史慈的母亲关怀备至。当黄巾军围困都昌...

三国中谁的字是子义?
太史慈。太史慈,字子义,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以孝、信、义见称。太史慈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是个真正的神射手。自少已十分好学,后担任本郡奏曹史。当时本郡与本州之间有嫌隙纠纷,是非曲直不能分,而结案的判决多以先让有司(掌刑赏之官吏)知事者较有利。建安十一年(...

三国太史慈的性格是怎样的
太史慈的性格:忠义,诚信,有胆有识。孙策说过:太史子义,青州名士,以信义为先,终不欺策。太史子义虽气勇有胆烈,然非纵横之人。其心有士谟,志经道义,贵重然诺,一以意许知己,死亡不相负。从中可以看出太史慈的性格特点。太史慈生平简介如下: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

三国名将太史慈的故事有哪些?历史上是如何评价太史慈的?
太史慈便将州吏带至车间,跟他说道:“假使你没有取出奏章给我,我也不能将其损坏,我们的吉凶祸福恐怕都会相等无免,不见得只有我独受此罪。与其坐而待毙,不若我们俱同出走逃亡,至少可以保存性命,也不必无谓受刑。”州吏疑惑地问:“你为本郡而毁坏我的奏章,已经成功,怎堋也要逃亡?”太史慈便答:“我初时受本...

马山县17674695560: 三国时期的太史慈是怎么死的? -
盍皇苯丁: 三国里太史慈可算一员猛将,可惜不得善终,事情原委是这样的:太史慈派一名奸细插入张辽军中,不料被张辽捉住,张辽使反间计,反诱太史慈袭营,谁料想四下里伏兵暗箭齐发,太史慈身中数箭,众将拼死杀出重围,回到营中,太史慈自觉性命不久,于是发出一番:“大丈夫生于乱世...”云云的感慨,遂撒手人寰,呜呼哀哉去也! 简单的说:由于过于勇猛,中了张辽的计,死于乱箭之中

马山县17674695560: 吴国名将太史慈是怎么死的?
盍皇苯丁: 三国演义里是说被张辽部队射杀,回营后发遗誓后死亡,但太史慈在正史上是病死的.死亡时才41岁.还有什么不懂的三国问题可以来问我

马山县17674695560: 三国时期的太史慈是怎么死的?同上
盍皇苯丁: 演义里太史慈是死在合肥之战的,而正史上,太史慈在赤壁之战前就已经病逝了.遗言与演义里相同.)吴建昌都尉.少好学,仕郡奏曹史.会郡与州有隙,曲直未分,以...

马山县17674695560: 太史慈是怎么牺牲的请详细回答
盍皇苯丁: 孙权攻打合肥时中箭而死..以为自己的计谋得逞(派内奸戈定去与张辽养马后槽城里应外合)结果被张辽及时发现,交战时中箭回营死了 三国演义片段如下 太史慈见城...

马山县17674695560: <<三国演义>>中东吴大将太史慈是怎么死的? -
盍皇苯丁: 战死的 是在孙权攻打合肥时,久攻不下 周俞派太史慈为先锋去助孙权时与曹操大将曹仁斗时被杀.

马山县17674695560: 东吴名将黄盖、太史慈、甘宁、凌统、周泰怎么死的? -
盍皇苯丁: 黄盖升为偏将军后,病死于任内(公元215年或更早). 太史慈于206年病亡,享年四十一岁. 甘宁于220年病亡. 凌统于237年【一说217年】病亡. 周泰于黄武年间(222年-229年)病亡.

马山县17674695560: 《三国演义》里,马超和太史慈是怎么死的?
盍皇苯丁: 演义中说他是在诸葛亮讨伐南中后和北伐中原前去世的,推测一下大概是建安五年或者六年的事儿,但是历史上他死的非常早,章武二年就死了,当时他只有四十七岁

马山县17674695560: 三国中太史慈、吕布、张角,分别怎么死的 -
盍皇苯丁: 太史慈偷袭张辽大营失败,浑身重伤,不治身亡,吕布白门楼被俘,被杀,张角自然死亡,后来黄巾失败被鞭尸

马山县17674695560: 太史慈怎么死的? -
盍皇苯丁: 太史慈(166-206),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东汉末年武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繇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逝世,死前说道:“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讫而亡,年四十一岁.于赤壁之战前病逝,死时才四十一岁.

马山县17674695560: 正史中太史慈怎么死的? -
盍皇苯丁: 《江表传》又曰:「孙策问太史慈道:『闻知卿昔日为郡太守劫州章,赴助于孔文举(融),请援于刘玄德(备),都是有烈义的行为,真是天下间的智士,但所托却未得其人.射钩斩袪,古人不嫌(管仲原是齐公子纠的属下,曾引弓射中公子...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