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作者&投稿:茅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语10则给我们的启示~

《论语十则》选取了《论语》中十段内容,每一段都给人以不同的启示,这里所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
温故而知新是指,能够通过对已知事物的了解和掌握,去认识和判断新的事物。能够温故而知新,说明这个人是有思想、有方法的,做到了学而思、思而学。“温故”不是复读或者复述已经学到的内容,而是对已学知识的思考,同时又在思考中探寻了解新的知识,思想认识不断发展和提高所以才能“知新”。这样的人当然也会将自己的思想认识发扬出来,不论是否收徒当老师,都能起到老师的作用。而对于那些能够做到温故知新的人,应当将其作为老师来对待,好好地向他们学习的。当然如果自己能够做到这点,那么自己也可以发挥老师的作用。能够温故而知新,说明这个人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和方法。而一个有思想、有方法,不断回顾与思考,能够将自己的思想认识发扬出来的人,其在品质方面应当不是问题了。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不要不懂装懂。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第六则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思想修养。
第七则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就要全身心的投入。
第九则是学习态度,强调要惜时而学。
第十则是学习方法,强调“思不如学”。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做人要全面发展呢?这里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作用,他说:“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即:诗歌可以振奋人的精神,礼节可以坚定人的情操,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事业的成功。所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论语》给我们的启示

——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缊,不亦君子乎?”这是两千五百年前,圣人孔老夫子编写的《论语》中的一句千古名句。

人们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么,这部影响中国盛世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启示呢?我在《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书中把人分成了两种:君子和小人。君子的内心是坦荡无私的,能做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者不忧”是指不被种种忧虑所所压垮。“智者不惑”是指不被多元化的选择所迷惑。“勇者不惧”是指遇到危险,不惊慌失措,而是勇敢地面对它,这就是内心的勇敢。而小人却正好相反,不仁慈、不勇敢、没有大智慧。所以人们常常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有君子和小人之分。君子之学是为了自己内心的坦荡;而小人之学,只是为了获取利益,能立足于这个世界中。我发现,许许多多的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考个重点学校、上个重点班,左上一个补习班,右上一个辅导班,让孩子忙得不亦乐乎。这难道不是小人之学吗?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更浪费金钱,这种“素质教育”和孔老夫子提倡的君子之学不正是背道而驰吗?

另外,“君子易事而难悦也,小人难事而易悦也。”君子做事很麻力,质量也很好,但你很难取悦他;而小人做事很草率,但别人很容易取悦他。俗话说得好:“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所以,交个君子做朋友也很好哦!

让我们在《论语》的引导下,做个堂堂正正的君子,向美好的未来前进吧!


成语“凿壁偷光”讲述的是什么故事?该故事可以给予我们启发?
回家在桌旁的墙壁上凿了一个洞,邻居家晚上的烛火透过这个小洞映照进来了一束光芒,匡衡因此废寝忘食地开始读书,最终把借来的书全部读完了,此后成了一代名家。这个故事给人的启示就是,无论身处怎样困难的境地,都应抱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坚持自己心中的追求,最后才能改变现状,得到自己想要的未...

酒池肉林 道路以目 烽火戏诸侯这几个成语,典故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作为国家的统治者要仁政,要为人民排忧解难,疏导积怨,要守信,不要愚弄人民。否则便会引起民愤,带来国家灭亡之灾

倾听鸟语这个阅读短文作者发出了怎样的呼吁给你怎样的启示?_百度...
作者发出了保护鸟类的呼吁,给我带来了要爱护鸟类的启示,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倾听鸟语》为人教社同名图书中的短文。保护鸟类,有利于物种的保护,因为有一种生物灭绝,就会牵连它所在的食物链的生bai物以及周围的环境。某些动物的灭绝可能发生连锁反应,其他动物跟到灭绝。尤其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有着重要...

曹知悫文言文翻译
2. 曹知悫的命运给了我们怎样的启发 命运测试评述简论: 暗示健康、生活是否顺利为: 成功运被压抑,不易成功,有突发灾祸,并有招致脑溢血、心脏病的危险。(凶) 1、总论:性急而主动,一生辛勤劳碌,可博得暂时性的成功,无奈中途有灾难,而造成不幸,但且勿自暴自弃,中年后还有成功机会,挽回信誉和事业。慎防意外灾厄...

离群索居这个成语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离群索居】【解释】:索:孤单。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出自】:《礼记·檀弓上》:“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示例】:~,日对古人,研精覃思,宁无心得,未若取径乎此之捷而适也。◎清·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动物 【启示】...

《论语十二章》中的成语给我们什么启示?
《论语十二章》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另外,还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世的原则等论述。《论语十二章》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

《南辕北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南辕北辙 nán yuán běi zhé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成语故事。解释: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现常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在要做一件事之前要找对方向,如果用错了方法或者背道而驰,尽管你多努力也是徒劳无功,更会离我们原来的目的越行越远。成语故事为:魏王想攻打赵国,季梁...

按图索骥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启发是要注重实践。把癞蛤蟆误认为千里马,这是寓言作者的夸张。但是,在学习和工作中,死板的教条、死生搬硬套,墨守成规,以致闹出笑话、造成损失,确实屡见不鲜。前人传下来的书本知识,要认真学习,谦虚继承。但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加以验证,牢牢把握和发展。这是正确的态度。“按图索骥”这句...

“学海无涯”和“学无止境”这两个成语给我们的启示是:①一个人应当...
A 试题分析:学海无涯、学无止境,是说学习没有尽头,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①②正确;③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该题是考查学生对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的理解。题目中成语的意思比较容易理解,难度较小。

黑马和白马这则寓言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黑马和白马这则寓言是一篇寓有人生哲理的寓言。给了我的启发是外貌真的不是最重要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故事情节:大白马生下小黑马的事实,竟令人类和动物都产生了错觉,有了错觉,就有了和自己的审美取向产生了偏差,这很有反讽的幽默. 不过,作家用大白马的话及时地给予了解释:“黑,又有什么关系呢...

抚宁县17830517380: 论语在哪些方面给人以启示 -
凭录参松: 做学问方面给人的启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又:朝闻道,夕死可也.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又: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教书育人方面给人的启示:把握质疑时机.打铁要看准火候,教学要抓住契机.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又: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抚宁县17830517380: 读了《论语》,给我最大的启发是: -
凭录参松:[答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解读]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

抚宁县17830517380: 论语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
凭录参松:[答案] 《论语》给我们的启示——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缊,不亦君子乎?”这是两千五百年前,圣人孔老夫子编写的《论语》中的一句千古名句.书中把人分成了两种:君子...

抚宁县17830517380: 论语对自己的启发 -
凭录参松: 《论语》告诉我们太多为人处世的原则和道理,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真的非常值得一看.

抚宁县17830517380: 论语10则给我们的启示 -
凭录参松: 《论语十则》选取了《论语》中十段内容,每一段都给人以不同的启示,这里所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 温故而知新是指,能够通过对已知事物的了解和掌握,去认识和判断新的事物.能够温故而知新,说明这个人是有...

抚宁县17830517380: 论语十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
凭录参松:[答案]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不要不懂装懂. 第五则是学习...

抚宁县17830517380: 《论语》十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示? -
凭录参松:[答案]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讲解〕... 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从《论语·宪问》中“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这句话,...

抚宁县17830517380: 在做人方面,我们可以从《论语十则》中获得哪些启示? -
凭录参松:[答案] 《论语十则》告诉我们,在学习方面一定要能下定决心,持之以恒;要能不断创新,推陈出新;要坚持温习学过的知识;学习还要多思考,用心去领会;学习要能向他人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在做人方面要能不断反省自己,保持自己的优点,看到自...

抚宁县17830517380: 从论语十二章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
凭录参松:[答案] 《论语十二章》选取了《论语》的十二则不同内容,给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来说,这句话语言很浅显,道理很深刻.常人的学习都是追求知识的了解和技能的掌握,而不愿意深入领会其中的...

抚宁县17830517380: 你对论语的理解与受到的启发 -
凭录参松: 你好,我是一个古文学不太懂的人,但我想给您的问题做一个回答,如果您认为满意的话,请您及时采纳!最近去山东游了一次孔庙、孔府、孔林!确实感觉文化气息很浓,论语是一本集成著作,非孔子一人完成.对于论语的思想,我认为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