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老辈教导小辈的故事

作者&投稿:本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2个长辈教导晚辈的故事~

张良(?—前186年),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 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

李苦禅先生(一八九八至一九八三),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李燕是他的儿子。在李苦禅的苦心教育下,李燕在画坛脱颖而出,也颇有造诣。 “人无品格,下笔无方”
李燕子承父业,也迷上了绘画,李苦禅便经常对儿子说:“人,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无品格,下笔无方。秦桧并非无才,他书法相当不错,只因人格恶劣,遂令百代世人切齿痛恨,见其手迹无不撕碎如厕或立时焚之。据说留其书不祥,会招祸殃,实则是憎恶其人,自不会美其作品了”。
  李苦禅自己说到做到,率先示范。一九三七年北京沦陷了,伪“新民会”妄图拉拢社会名流为其装点门面,派人来请李苦禅“出山”:“您要答应了,有您的官做,后头跟个挎匣子(枪)的,比县长还神气哩!”李苦禅不为所动,凛然拒绝。此后,他断然辞去教学职务,以卖画为生。
  父亲的言行,儿了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化为行动。“文革”结束后,有天,李苦禅叫来儿子,说有关部门通知前往认领散乱的查抄物品。他对儿子再三叮嘱:“上次叶浅予和陆鸿年把错领的那些东西都退给咱们了。这正是看人心眼儿的时候,咱们要错领了,也要不人家啊!”也正让李苦禅说着了,在李燕领到的“杂画一批”中发现,一卷二十件黄宾虹未装裱之作,上有二三件书有李可柒的上款。李燕遵未嘱,当即交还工作人员,并立即通知李查柒。李可柒见心爱之物璧还,喜不自胜。李苦禅听说后,也非常高兴。当时在场的友人开玩笑说:“何不趁此跟那位李先生讨幅牛?”原来李可染画牛是出了名的。但李苦禅连连说:“物归原主是做可!”李苦禅逝世后,李燕曾在《风雨砚边录──李苦禅及其艺术》一书中详细谈到此事。由此可见,父亲的品格教育对他的影响之深。
“干艺术是苦事”李苦禅教育儿子从艺,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他对儿子说:“干艺术是苦事,喜欢养尊处优不行。古来多少有成就的文化人都是穷出身,怕苦,是不出来的。”接着,他结合自己从艺过程,说:“我有个好条件──出身苦,又不怕苦。当年,我每每出去画画,一画就是整天,带块干粮,再向老农要根大葱,就算一顿饭啦!”在父亲的教导下,李燕不怕风吹日晒,不畏爬山涉水,长期坚持野外写生。

1、文舒戒子

东汉末年人王昶,字文舒。他给自己的四个儿子起名叫“深、沉、沦、湛”,并写信告诫他们:“我之所以给你们起这样的名字,是想让你们顾名思义,不要违背我的初衷。任何事情成得快,灭亡也快;成事晚,就稳妥些,能善终。

屈是为了伸,忍让是有德行的表现,暂时的弱是为了今后更强。能这样做的,很少有不达目的的。假如不达目的地,就要及时隐退而求保全自身。古语说,救寒莫过于厚重的皮衣,阻止别人诽谤不如自省自己,这实在是至理名言啊!”

2、陈毅孝敬父母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

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

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

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儿女学习效仿。

3、程门立雪

宋朝的杨时非常喜爱学习。一个下雪天的中午,他和同学一起去找理学家程颐老师求教。程老师正在睡午觉,他俩就站在门外等候。

雪越下越大,为不打扰老师,仍耐心地等候在门外。老师醒了。发现杨时俩人站在雪地里,忙叫他们进屋来,杨时赶忙向老师行礼、请教。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学识渊博,但从不自满。

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其一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4、孔融让梨

在我国流传甚广、家喻户晓的《三字经》中,有“融四岁,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的韵文

。孔融四岁那年,正在院中玩耍的孔融兄弟几个,面对父亲刚买来的梨子,哥哥让孔融先拿,而孔融却拣了个最小的。父亲问孔融为什么这样做,孔融回答说:“哥哥比我大,应该吃大的;我年纪小,就该吃小的。”

父亲不禁为儿子的谦让懂事高兴,却又故意问道:“可你还有个小弟弟,为何不把最小的梨留给他呢?”孔融则答:“我比弟弟大,哥哥应该让弟弟,所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5、华罗庚的故事

1796年的一天,德国歌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很有数学天赋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

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青年做着做着,感到越来越吃力。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见我每天的题目都做的很顺利,这次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

但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青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现有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有什么帮助。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寻求答案。

终于,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见到导师时,青年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导师接过青年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

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激动不已的导师,回答道:“当然,但是,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个通宵才做出来。”导师请青年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叫青年当着他的面做一个正17边形。

青年很快地做出了一个正17边形。导师激动地对青年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 

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



1、 康侯训侄:宋代经学家胡安国,字康侯。有个侄子胡寅,小时候顽劣难教,胡安国将其关在空阁楼中长达一年,胡寅便在阁楼木板上刻了许多人物形象。胡安国又将千卷书籍放在阁楼中,一年后胡寅将这些书读得烂熟。后来进士及第,还做到起居郎这样的大官。
2、 良弼课儿:余良弼,字岩起,号龙山(生卒不详),顺昌县人。宋建炎二年(1128)中进士,任枢密院计议官,后出任漳、泉二州(今福建省属)通判。良弼一生勤学,聚书万卷,读后还写有序言,以教导子孙。著有《龙山文集》。教子很严,曾作《 教儿诗》:
白发无凭吾老矣,青春不再汝知乎。
年将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
幸有明窗并净几,何劳凿壁与编蒲。
功成欲自殊头角,记取韩公训阿符。
3、 安石求师: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他要求儿子元泽的老师必须是博学名士。有人认为他过于苛求,他正色答道:“谁都知道先入为主的道理,启蒙老师好坏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和学业至关重要。”
4、 文舒戒子:东汉末年人王昶,字文舒。他给自己的四个儿子起名叫“深、沉、沦、湛”,并写信告诫他们:“我之所以给你们起这样的名字,是想让你们顾名思义,不要违背我的初衷。任何事情成得快,灭亡也快;成事晚,就稳妥些,能善终。屈是为了伸,忍让是有德行的表现,暂时的弱是为了今后更强。能这样做的,很少有不达目的的。假如不达目的地,就要及时隐退而求保全自身。古语说,救寒莫过于厚重的皮衣,阻止别人诽谤不如自省自己,这实在是至理名言啊!”

中华名人经典读书故事:《凿壁借光》




为什么农历的七月十五叫做鬼节?
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包括出嫁的女儿及女婿、外孙,另过的儿子及媳妇、孙子等等),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

千字文全文。
原文:天地玄黄 (tiān dì xuán huáng),宇宙洪荒 (yǔ zhòu hóng huāng)。日月盈昃 (rì yuè yíng zè),辰宿列张 (chén xiù liè zhāng)。寒来暑往 (hán lái shǔ wǎng),秋收冬藏 (qiū shōu dōng cáng)。闰余成岁 (rùn yú chéng suì), 律吕调阳 (l...

中元节有哪些说法
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包括出嫁的女儿及女婿、外孙,另过的儿子及媳妇、孙子等等),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

中元节的活动及传说
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包括出嫁的女儿及女婿、外孙,另过的儿子及媳妇、孙子等等),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

文言文白话文夹叙自我介绍
“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 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三人行,...毕生来少名侠佚事,未得大师青睐,无缘受美人之福,亦无红粉知己一人,是故名号向不为江湖流传,自是名不见经传,不似诸位名震武林,我等小辈,真未堪法眼。

怎么样才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小时候的我,面对长辈们的知识渊博和趣味理念一系列教导或讲诉,我报以敬佩也向往着我也能成为知识渊博的厉害人。长大后,面对关心且有距离、为你好且尊重你选择的长辈们,我一向觉得好相处更甚朋友。面对幼童时期的小辈,长辈只需要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好,把故事理念人文地理讲的动听有趣,最好能接得住...

感谢的话语 暖心简短
在我们一生中,会有很多人以不同的角色陪着我们,有父母、老师、朋友等等,那我们应该对她们说些什么才能表示我们对她们的感谢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举一些例子,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一、感谢父母的话 1、感谢父母对我的敦敦教诲,耐心教导,无微不至的关心,你们陪我长大,我陪你们变老。 2、你们为我们付出的一切都...

爱自己的孩子爱别人的孩子文言文
整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币簿褪前...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鬼节千万不能做六件事
根据家庭实有人数,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面,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形,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 七月半鬼节的忌讳 七月十五本是民间祭祖的日子,后...

中元节是七月十五还是七月十四?禁忌是什么?
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包括出嫁的女儿及女婿、外孙,另过的儿子及媳妇、孙子等等),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5531352661: 古代伟人的父母教育孩子的事例 -
堂筠唯松:[答案] 王羲之教子习书法 尤克勤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5531352661: 名人的教育故事 -
堂筠唯松: 清道光二十五年,七岁的小武训,父亲已经去世,跟着母亲要饭,虽受尽折磨,却渴望能够念书.他拿着辛苦卖艺挣来的200文钱,跑进一家私塾,跪在地上求老师收下他,结果在众人的笑骂中被赶了出来.不久母亲也死去了,他被一位善良的...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5531352661: 中外名人父母教育他们成材的小故事
堂筠唯松: 岳飞母亲给他的孩子刺字:忠心报国 牛顿母亲把学校认为痴呆的孩子当成伟大的人,并教育他,最终成为世界聪明人并是伟大发明家.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5531352661: 康侯训侄,良弼课儿.文舒戒子,安石求师.这四句说了四位名人教育子孙后代的故事,他们分的教育方法是请简写 -
堂筠唯松:[答案] 1.注入式教育方法.康侯训侄 【吕注】:康侯训侄:入胡安国,字康侯.他的侄儿胡寅,少架黔难制,胡安国闭之空阁,置书干卷于其上.年余,胡寅悉成诵不遗一卷,遂中进士,累迁起居郎.2.启发式教育方法.良弼课儿:南宋进士余良...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5531352661: 古人以行动教育人的故事 -
堂筠唯松: 1、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现在有时用来指父母用心良苦,竭尽全力培养孩子.2、李白“铁棒磨成针”的故事: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5531352661: 求关于古今中外名人教育儿女的典故 -
堂筠唯松: 岳母刺字 阎若璩口吃成大器.著名的考据学家阎若璩小时候是个口吃的孩子,常受到大家的嘲笑和欺负,在母亲和老师的鼓励下,阎若璩凭着勤能补拙的精神,刻苦读书,付出别人几倍的努力,赶上了正常的同学,此后,阎若璩仍旧凭着这股好...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5531352661: 名人故事30字 -
堂筠唯松: 1、司马光警枕励志: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5531352661: 名人母亲教育子女的故事 -
堂筠唯松: 孟母三迁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5531352661: 举出两位名人的母亲教育子女的故事
堂筠唯松: 孟母三迁、岳母为儿子刺“精忠报国”四个字在背脊.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5531352661: 来帮帮忙…求几个名人教育故事 -
堂筠唯松: 一个1周岁左右的小男孩,被年轻的妈妈带到公园玩耍.到了有十几个阶梯的台阶下,小男孩挣脱开妈妈的手,准备自己爬上去.当爬上两个台阶时,他感到台阶很高,回头瞅一眼妈妈,妈妈并没有伸手去扶他的意思,只是眼睛里充满了慈爱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