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江浙人为下江人是眨义词吗?

作者&投稿:纪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学习古诗词~

古代诗词,言简意赅,几十个字就能讲述一个详尽的事情,有的还朗朗上口,使人容易记忆。写古诗词,看似艰难,实是容易,没有专门的入门指导,纵使“熟读唐诗三百首”,依然是“不会写诗”,也“不会吟”。建议从以下“三关”来进行写作。

押韵关:押韵,顾名思义,即使韵母相押,在同一首诗中,在双句句尾要用韵母相同的可归为一类的读音相近的字。特别在诗词中要求更严。而所为之韵又必须属于平声字一韵到底,或者仄声字一韵到底。

平仄关:平仄,即以诗中字的读音声调来分。古声韵难学,我们暂且不提。只读以普通话为基础的新声韵。平声字,也就是声调属于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的字;仄声字,也就是声调属于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的字。而律诗也就由这些平仄相间的句子组成。且有专门的格式。主要就是以下四种格式:


意境关:意境,又称境界,是诗歌艺术形象的专用名词,初源于佛教,指某种悟道的境地。六朝被借用于论诗,到唐朝皎然,司空图时,研究更深入,他们认为,意境不是客观的“物境”与主观的“情境”的简单相加,而是寓情于景,思与境谐。清末王国维是意境说的集大成者,他学贯中西,研究认为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基本因素,情景相融是意境的基本特征,我们写诗必须追求感情的真挚,形象的真实和语言的真切。并且王国维还把意境分为写境与造景,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要求人们要追求“语言明白如画,而言外有无穷之意”的艺术效果。


文字和音乐的世界最为纯洁,它可以安抚人们走累的心,让人们的灵魂找到停泊的地方。其实写诗词就是写人生,我们要多写诗词和学习诗词中文字语言,来陶冶性情,充实生活情趣。

学习古诗词是一个需要长时间进行的工作,我建议首先先背诵,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诹”,背诵可以提高底韵,而且能提高古文语感,多看看古文,比如说《史记》一系列的(如果底子不太牢固的,可以先从清朝的书读起),也会有帮助的,只要长期坚持会有进步的。
中学语文课本中选了许多古代诗词,目的是培养中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中学生怎样通过学习这些诗来获得这种能力呢?我认为应该多朗诵,朗诵是培养古代诗歌鉴赏能力的一个好办法。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诗大序》)这里的“嗟叹”“永歌”都涉及声音。诗人创作时,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由联想而化为具体的形象,诉诸声音,诉诸文字,然后流传。我们要领会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也只有通过朗诵去追溯,去再现。朗诵的速度要稍慢一些,要把自己领会到了的情感读出来。在朗诵的时候,有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要确切理解字、词、句的意义。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由语音、语法、词汇构成,词汇的意义尤为重要。读者如果不懂得诗人所用词语的意义,就不能理解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里的“坐”是“因为”的意思,“停下车来是因为欣赏枫林的晚景,那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红呢!”有人不明白“坐”的这个意义,理解成“坐在那里”,照坐立的“坐”去理解,就不符合诗人的原意,也就谈不上欣赏这句诗了。

第二,要了解诗的节奏。古诗词的节奏,与诗句的字数有密切的关系,汉语一个字代表一个音节,四言诗四个音节一句,五言诗五个音节一句,七言诗七个音节一句,每句的音节是固定的。但一句诗中的几个音节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组合着的,一般地说,两个两个地组合在一起,形成节奏,也叫音步。一般四言诗是两个音步(二、二),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五言诗是三个音步(二、二、一),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七言诗是四个音步(二、二、二、一),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词、曲的节奏规律也是这样。但是,划分诗句的节奏,还要注意上下词意的表达,不能把词割裂开了。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节奏就应该是“二、一、二”,而不是“二、二、一”。把诗句的节奏读出来了,诗的音乐美也就基本上读出来了。古诗词的格律很严,什么声调的字放在什么位置,哪一句和哪一句要押韵,都有规定,作诗词的人都按照规定去做,这样更能体现音律美,只是因为古今语音的变化,我们没有办法按照古代的语音去读它们了,有的押韵字,今天读起来也不那么合韵了。怎么办呢?我们照普通话语音去朗诵好了,不必勉强去寻求古音的读法。

第三,要感受诗的形象。朗诵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努力从语音所表达的意义中去捕捉诗行中的感情形象,去细致入微地感受它们。这里面,还要有联想,随着诗的内容和所表现的感情产生的联想,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重新体味,在感受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理解。这样,诗人倾泻在诗的字里行间的所有喜悦和忧伤,愤怒和悲哀,思念和憧憬,赞颂和谴责……都在诗的形象中显示出来,并且照映了自己生活的感受。到这个时候,读诗的人必定获得了美的享受。

鉴赏能力是从鉴赏实践中培养出来的。这实践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多读,多比较;另一方面是丰富的阅历和丰富的知识。每读完一首好诗,都要想一想,我从诗里感受到了什么?还可以与读这同一首诗的人讨论,听听别人的感受怎么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对自己鉴赏能力的提高是会有帮助的。

  此词汇实际存在时间相当久远,早在明代以前即已被国人广泛使用和接受。明代冯梦龙作品《警世通言》第39卷福禄寿三星度世,其中有“这船无人偷我的。多时捕鱼不曾失了船,今日却不见了这船!不是下江人偷去,还是上江人偷我的。”,“看那江对岸,万籁无声;下江一带,又无甚船只。”。由此可见下江与上江仅仅是一个地理范畴而已。本身并无任何贬义或褒义成分。[1]
  比如重庆。因为当时长江下游地区许多民众沿长江逃难至长江上游地区(尤以逃至当时国民政府战时陪都重庆为多),而被当地人称为“下江人”。由于当时下江移民逃难途中常一贫如洗,到达重庆后只能从事低贱的体力劳动或充当民夫,因此,下江人这个词汇在重庆民间通常含有贬义。
  每一地方所说的下江人的内含有所不同。
  在重庆、四川,下江人是对川外长江中下游一带外省人的称呼,是对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包括原属江苏的上海)乃至浙江、福建各省人的统称。有时也延伸指所有外省人,例如昔日西康省位于四川之上游,仍称下江人。在云南、贵州大致有相同的含义。在湖南、湖北,下江人是对长江下游一带外省人的称呼,包括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省。


关于辣椒的来历
辣椒原来生长在中南美洲热带地区。欧洲殖民主义到达美洲以后,辣椒1493年率先传入欧洲,大约1583年-1598年传入日本。传入我国的年代未见具体的记载,但是比较公认的中国最早关于辣椒的记载是明代高濂撰《遵生八笺》(1591年),曰:“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的描述。据此记载,...

驻马店市18520307658: 称江浙人为下江人是眨义词吗? -
阎固佐益: 此词汇实际存在时间相当久远,早在明代以前即已被国人广泛使用和接受.明代冯梦龙作品《警世通言》第39卷福禄寿三星度世,其中有“这船无人偷我的.多时捕鱼不曾失了船,今日却不见了这船!不是下江人偷去,还是上江人偷我的.”,...

驻马店市18520307658: 中秋除了吃月饼还吃什么? -
阎固佐益: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

驻马店市18520307658: 端午的由来 -
阎固佐益: 端午节 【端午节简介】 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夏历五月初五,也叫“端阳”、“蒲节”、“天中节”、“大长节”、“沐兰节”、“女儿节”、“小儿节”.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

驻马店市18520307658: 唐朝能吃到辣椒吗? -
阎固佐益: 唐朝能吃到辣椒并且辣不怕

驻马店市18520307658: 怎么快速记English单词和课文? -
阎固佐益: 你好.学习的本质是记忆.所学的知识记忆率高.学习效率就高.记忆这个东西.有很多方法和巧门.同时记忆力也可以提升.A.十种方法增强记忆力 一.多听音乐帮助记忆 保加利亚的拉扎诺夫博士.以

驻马店市18520307658: 太平天国攻取南京的年份与月份? -
阎固佐益: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述略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从广西出发,一路上粉碎敌人的堵截追剿,于1853年初到达武汉三镇.紧接着,50万起义大军水陆兼程,克九江,取安庆,下芜湖,顺江东下.陆军...

驻马店市18520307658: 端午节的来历lml -
阎固佐益: 纪念屈原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

驻马店市18520307658: 《春》阅读题 -
阎固佐益: 《春》阅读训练答案 Ⅰ答案 (一)1、C 2、上、下 色彩绚丽、香气浓郁 3、侧面写春花,用蜜蜂、蝴蝶的繁忙表现了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 4、(略) 5、“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一句就把花当作“人”来写...

驻马店市18520307658: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传说有哪些 -
阎固佐益: 端午节的由来: 1、纪念屈原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 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 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