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形成的自然原因有哪些,越多越好

作者&投稿:超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湿地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湿地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如果从广义来说,海岸和河口的潮间带、湖泊边缘的浅水地带、河川行水区附近,都是水分充足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形成湿地的地方。
在这些区域里,有的是因为大自然的地理变化,有的是因为人类的开发等外力介入,促成了湿地的诞生。
自然界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经由漫长的地理变化过程,造就出了许多特殊的地理景观,天然湿地也是这种作用下的产物。最多的湿地出现在河流出海口或河流经过的沿岸,宽广的出海口因为长年淤积而产生泥滩地。
在大陆棚边缘因为潮汐涨退的缘故,有的也会形成滩地。在河口海岸生长的红树林具有阻挡泥沙的功能,所以也会造成湿地生态,而海岸漂沙围成的潟湖,以及隆起的珊瑚礁、裙礁、堡礁、潮地等,都是形成湿地的原因。
在平原及高山上,同样会因为这种不同因素的积水现象,孕育出各种湿地。例如海水倒灌之后造成海岸边较低地层的积水,老年期的河水改道,旧有河道残留大量积水,内陆的湖泊经过长年的淤沙,或高山冰水退去之后会有大量积水而形成泥滩地,都是形成湿地的天然力量。

形成原因: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浅水覆盖的土地。其类型多样。因而成因也多样。一般来说。是因蒸发量小于降水量。且地势较低平。排水不畅。除此之外。热带地区还因降水丰富。排水不畅形成湿地。(如印尼)高原地区还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冰川融水较多而地表水较丰富、且冻土广布而水难以下渗。于易积水的低洼处易形成湿地。(如青藏高原)高纬度地区还因气温较低冻土广布而水难以下渗。并且气温低蒸发弱。地势地平排水不畅。也易形成湿地、(如东北三江湿地)作用:一)提供水源:湿地常常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源。溪流、河流、池塘、湖泊中都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水。其它湿地,如泥炭沼泽森林可以成为浅水水井的水源。 (二)补充地下水:我们平时所用的水有很多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而湿地可以为地下蓄水层补充水源。从湿地到蓄水层的水可以成为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又可以为周围地区的工农生产提供水源。如果湿地受到破坏或消失,就无法为地下蓄水层供水,地下水资源就会减少。 (三)调节流量,控制洪水:湿地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均匀地把径流放出,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因此保护湿地就是保护天然储水系统。 (四)保护堤岸,防风:湿地中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些湿地植被可以抵御海浪、台风和风暴的冲击力,防止对海岸的侵蚀,同时它们的根系可以固定、稳定堤岸和海岸,保护沿海工农业生产。如果没有湿地,海岸和河流堤岸就会遭到海浪的破坏。 (五)清除和转化毒物和杂质:湿地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此外,一些湿地植物像芦苇、水湖莲能有效地吸收有毒物质。再现实生活中,不少湿地可以用做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地,这一过程能够提高水的质量,有益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六)保留营养物质:流水流经湿地时,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被湿地植被吸收,或者积累在湿地泥层之中,净化了下游水源。湿地中的营养物质养育了鱼虾、树林、野生动物和湿地农作物。 (七)防止盐水入侵:沼泽、河流、小溪等湿地向外流出的淡水限制了海水的回灌,延安植被也有助于防止潮水流入河流。但是如果过多抽取或排干湿地,破坏植被,淡水流量就会减少,海水可大量入侵河流,减少了人们生活、工农业生产及生态系统的淡水供应。 (八)提供可利用的资源:湿地可以给我们多种多样的产物,包括木材、药材、动物皮革、肉蛋、鱼虾、牧草、水果、芦苇等,还可以提供水电、泥炭薪柴等多种能源利用。 (九)保持小气候:湿地可以影响小气候。湿地水份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气,然后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影响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 (十)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湿地是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徒、越冬的场所,其中有许多是珍稀、濒危物种。 (十一)航运:湿地的开阔水域为航运提供了条件,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沿海沿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依赖于此。 (十二)旅游休闲: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蕴涵着丰富秀丽的自然风光,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地方。 (十三)教育和科研价值:复杂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群落、珍贵的濒危物种等,在自然科学教育和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湿地还保留了具有宝贵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址,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419865.html?si=1

1、太阳辐射弱,降水多,蒸发量少。

2、地势低洼,有利于水流汇集。

3、冻土广遍,不利于水流下渗。

由于湿地是陆地与水体的过渡地带,因此它同时兼具丰富的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形成了其它任何单一生态系统都无法比拟的天然基因库和独特的生物环境,特殊的土壤和气候提供了复杂且完备的动植物群落,它对于保护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难以替代的生态价值。

扩展资料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着很多湿地的特征植物。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

湿地强大的的生态净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在人口爆炸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20世纪中后期大量湿地被改造成农田,加上过度的资源开发和污染,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小,湿地物种受到严重破坏。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据资料统计,全世界共有自然湿地855.8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6.4%。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湿地



形成原因: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浅水覆盖的土地。其类型多样。因而成因也多样。一般来说。是因蒸发量小于降水量。且地势较低平。排水不畅。除此之外。热带地区还因降水丰富。排水不畅形成湿地。(如印尼)高原地区还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冰川融水较多而地表水较丰富、且冻土广布而水难以下渗。于易积水的低洼处易形成湿地。(如青藏高原)高纬度地区还因气温较低冻土广布而水难以下渗。并且气温低蒸发弱。地势地平排水不畅。也易形成湿地、(如东北三江湿地)作用:一)提供水源:湿地常常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源。溪流、河流、池塘、湖泊中都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水。其它湿地,如泥炭沼泽森林可以成为浅水水井的水源。 (二)补充地下水:我们平时所用的水有很多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而湿地可以为地下蓄水层补充水源。从湿地到蓄水层的水可以成为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又可以为周围地区的工农生产提供水源。如果湿地受到破坏或消失,就无法为地下蓄水层供水,地下水资源就会减少。 (三)调节流量,控制洪水:湿地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均匀地把径流放出,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因此保护湿地就是保护天然储水系统。 (四)保护堤岸,防风:湿地中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些湿地植被可以抵御海浪、台风和风暴的冲击力,防止对海岸的侵蚀,同时它们的根系可以固定、稳定堤岸和海岸,保护沿海工农业生产。如果没有湿地,海岸和河流堤岸就会遭到海浪的破坏。 (五)清除和转化毒物和杂质:湿地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此外,一些湿地植物像芦苇、水湖莲能有效地吸收有毒物质。再现实生活中,不少湿地可以用做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地,这一过程能够提高水的质量,有益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六)保留营养物质:流水流经湿地时,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被湿地植被吸收,或者积累在湿地泥层之中,净化了下游水源。湿地中的营养物质养育了鱼虾、树林、野生动物和湿地农作物。 (七)防止盐水入侵:沼泽、河流、小溪等湿地向外流出的淡水限制了海水的回灌,延安植被也有助于防止潮水流入河流。但是如果过多抽取或排干湿地,破坏植被,淡水流量就会减少,海水可大量入侵河流,减少了人们生活、工农业生产及生态系统的淡水供应。 (八)提供可利用的资源:湿地可以给我们多种多样的产物,包括木材、药材、动物皮革、肉蛋、鱼虾、牧草、水果、芦苇等,还可以提供水电、泥炭薪柴等多种能源利用。 (九)保持小气候:湿地可以影响小气候。湿地水份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气,然后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影响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 (十)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湿地是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徒、越冬的场所,其中有许多是珍稀、濒危物种。 (十一)航运:湿地的开阔水域为航运提供了条件,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沿海沿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依赖于此。 (十二)旅游休闲: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蕴涵着丰富秀丽的自然风光,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地方。 (十三)教育和科研价值:复杂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群落、珍贵的濒危物种等,在自然科学教育和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湿地还保留了具有宝贵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址,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419865.html?si=1

1.地势低洼,利于积水。
2.蒸发量小于降水量
3.高寒地区冻土广布,不利于河流下渗
4.低纬地区受低气压影响盛行对流雨降水多


天和地是怎么形成的?
天的形成是空气自身的密度涨落等对阳光的散射形成。地的形成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范围内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1、天,地球的大气层,通常看起来是蓝色的。19世纪中叶,英国物理学家泰德·索尔认为,短波蓝光很容易被悬浮在空气中的粒子阻挡,散射到四方体上,这在...

地貌形成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分别有哪些
(1)自然因素有构造运动与地貌发育、气候、岩性、生物 ;(2)人为因素有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 。

地球是怎么形成的?
第一种说法是,地球是一团热质冷却固结而成的,冷却的次序是先外后里。在这样的冷却过程中,地球体积逐渐缩小,以致首先形成一个壳子,且到处发生褶皱、断j裂,因而引起地壳运动。这就像一个瘦子穿上胖子的衣服易发生褶皱那样,地壳是定型,而其内部却在不断收缩,由于外大内小,地壳不可避免地要打褶。

土壤的形成原因
土壤的形成原因是风化作用。风化作用导致岩石破碎,理化性质被改变,形成了结构疏松的风化壳,其上部可称为土壤母质。土壤是在气候、母质、植被(生物)、地形、时间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其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作用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壤。气候的影响主要是指温度和降水。影响岩石风化和成土过程,土壤中...

地貌形成的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分别有哪些?
地貌是内、外地质营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力地质作用是地球内部深处物质运动引起的地壳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断裂活动和岩浆运动,它们是造成地表主要地形起伏的动因;外力地质作用是太阳能引起的流水、冰川和风力等对地表的剥蚀与堆积作用,其作用趋势是“削高补低”向减小地势起伏,使其往接近海洋水平面的方向...

土地是怎么形成的
成土因素学说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 ①土壤是一种独立的自然体,它是在各种成土因素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②对于土壤的形成来说,各种成土因素具有同等重要性和相互不可替代性。其中生物起着主导作用。土壤是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下,活有机体作用于成土母质而形成的。 母质因素 (1)土壤形成的...

地形的发展和成因
地形的发展过程是受地质作用和地质结构两个因素控制的。这些因素叫做造地形因素(地形形成因素或地形发展因素)。 地壳和地球内部的物质,首先是地壳物质的更新和转变过程,叫做地质作用。地质作用包括发生于地球物质内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过程。这些作用在改造地球物质的过程中,同时也改造了由这种地球物质所组成的地球的表...

土是怎么形成的
土壤的形成:岩石经过风化形成成土母质(在此过程中少量的矿物质被释放)。成土母质因为积累了有机物和养分使得有低等的植物在成土母质上着身形成了原始土壤(在此过程中有机物更加丰富,并且形成了腐殖质)。原始土壤的形成使得高等的植物着身形成了成熟土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土壤。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

地球不同的地貌是怎么形成的呢?
内力和外力是两个针锋相对的作用力。如果内力作用占优势,就会在地表形成广阔的陆地和海洋以及高耸的山地和凹陷的盆地,使得地面起伏不平。换句话说,内力是在大刀阔斧地改造着地貌。而外力,则像一个极有耐心的工匠,不断地通过风吹、日晒、雨淋等等方式精心地雕刻地貌:先是使岩石层发生崩裂和分解,形成...

大地是怎么形成的
高起来的地区变成陆地。原始地球 原始海洋 原始地球:大约在50亿年前的原始地球,天空烈日似火,电击雷轰;地面熔岩滚滚,火山喷发。这种自然现象成了生命起源的"催生婆"。巨大的热能,促使原始地球各种物质激烈地运动和变化,孕育着生机。原始海洋:原始地球由于不断散热,灼热的表面逐渐冷却下来,原来从...

安远县17379969229: 湿地形成的自然原因有哪些,越多越好 -
计舒哌拉: 形成原因: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浅水覆盖的土地.其类型多样.因而成因也多样.一般来说.是因蒸发量小于降水量.且地势较低平.排水不畅.除此之外.热带地区还因降水丰富.排水不畅形成湿地.(如印尼)高原地区还因海拔高气...

安远县17379969229: 各地区湿地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
计舒哌拉: 水分状况是沼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气候和地貌条件直接或间接决定了地表水的数量和分布.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空气湿度大,于是在一些平坦的低地上和第四纪冰川作用形成的湖区(如北美、北欧、西欧)和低地或新构造运动缓...

安远县17379969229: 湿地形成的原因 -
计舒哌拉: 湿地的形成 湿地形成的原因很多,广义来说,海岸和河口的潮间带、湖泊边缘的浅水地带、河川行水区附近,都是水分充足的地方,当然最常看到湿地.在这些区域里,有的是因为大自然的地理变化,有的是因为人类的开发等外力介入,促成了...

安远县17379969229: ②湿地是如何形成的呢 -
计舒哌拉: 湿地形成的原因及类型繁多,沿海湿地是因海洋潮汐导致的周期泛滥所形成,如:沿海沼泽、泥质滩地、红树林沼泽等;许多高纬度的内陆湿地则是冬季及春季的河水泛滥所形成.淡水沼泽、池塘、灌木沼泽、落叶森林低地、森林沼泽、泥炭沼泽、以及含盐分或高酸硷值的沼泽及池塘等,则可能因暴风雨、地下水的渗流或其它自然因素而形成.

安远县17379969229: 形成湿地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计舒哌拉: 有很多的绿色植物和水分充足.这些还有环境来配合.

安远县17379969229: 湿地形成原因,分条,要精 -
计舒哌拉: 湿地的水文条件是湿地属性的决定性因素.水的来源(如降水,地下水,潮汐,河流,湖泊等),水深,水流方式,以及淹水的持续期和频率决定了湿地的多样性.水对湿地土壤的发育有深刻的影响.湿地土壤通常称为湿土或水成土(Hydric ...

安远县17379969229: 沼泽(湿地)的自然因素有哪些?(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物)
计舒哌拉: 地势低平; 气候寒冷,蒸发量小;有凌汛现象,河水泛出,水量较大,易形成沼泽

安远县17379969229: 我国三江平原有广泛的湿地分布,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计舒哌拉:[答案] 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气温低,蒸发弱 3地下有冻土层,水下渗少

安远县17379969229: 哪些湿地为自然湿地 - 形成湿地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计舒哌拉: 以三江平原的沼泽地为例,湿地形成条件是,在湿润地区,降水较为丰沛,或气温较低,蒸发微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表有多条径流汇集.地下有隔水层或冻土,不利于地表水下渗.

安远县17379969229: 湿地是怎么形成的?
计舒哌拉: 历史上自然形成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