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盛事的演绎贞观事史事 阐发人文精神

作者&投稿:姜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历程及其核心~

起源:古西腊先哲以人为本的探索人生 复兴:文艺复兴中的思想巨人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发展:宗教改革的“因信称义”“先定论”使人获得精神自由,人文思想进一步发展 成熟:启蒙运动思想家高举理性旗帜,西方人文思想达到新高度 核心——理性主义

人文
【词语】:人文

【注音】:rén wén

【释义】:1.指礼乐教化。。 2.泛指各种文化现象。 3.人事。指人世间事。 4.习俗,人情。


我国的教育,由于专业分得太细,太早;急于培养有用之材,忽视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加之传授为主,内化不足,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知识,技术或艺术,但往往知识狭窄,能力畸形,缺乏较深厚的素养,特别是作为现代人的综合素养。其中,尤其是人文素养。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科学、艺术、人文。科学追求的是真,给人以理性,科学使人理智;艺术追求的是美,给人以感性,艺术让人富有激情;人文追求的是善,给人以悟性,人文中的信仰使人虔诚。科学强调客观规律,艺术更注重主观情感;科学讲的是理性,艺术更富于情感;“科学就是根据事物的普遍性处理事物的特殊性。艺术则是根据事物的特殊性去处理事物的普遍性。”人文则既有深刻的理性思考,又有深厚的情感魅力。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没有科学,也不能没有艺术,更不能没有人文。所以,我们也可以把人的综合素养概括为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
当我们谈到教育的时候,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非教育工作者,都有一个同感,我们的教育太缺乏人文了。甚至我们谈到今天的社会的时候,也觉得我们今天的社会太缺乏人文。
是的,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需要知识,需要技术,需要艺术,但是尤其更需要人文。
那末什么是人文?科学与人文是什么关系?社会科学是不是人文?文学艺术是不是人文?在今天的社会,我们看到,不仅理工科的学生,往往有知识,缺人文,社会学科的,甚至学文学艺术的学生也往往有知识、有艺术,缺人文!
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比如我国《辞海》中就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我们知道,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符号是文化的基础,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而规范,包括习惯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则是文化主要内容。“各种”文化现象,显然就包括了先进的和落后的,科学的和愚昧的,优秀的和次劣的,健康的和病态的。
那么,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文,或人文精神,或人文思想,重视人文教育,这里的人文,显然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而且,其核心是指先进的价值观,其主要内容则是指先进的规范,对于社会而言,尤其是先进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于社会成员而言尤其是先进的道德和习惯规范,对于青少年来说,首先体现在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从文艺复兴的历史看,人文应该是重视人的文化。
平时,我们习惯地把理科和工科以外的学科称为人文学科。其实并不准确。
知识大体可以分为科学和技术,文学和艺术,哲学和宗教等三个大的部分。科学包括数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是讲客观,讲规律,讲理性的。文学和艺术则主要是讲主观,讲情感,讲感性的。哲学和宗教,应该说主要就是讲人文。而且,这种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大量的渗透在文学和艺术之中,甚至大量的产生于文学和艺术之中,也渗透在社会科学之中。所以,人们往往把文学和艺术,甚至社会科学,看成是人文学科。其实人文精神也渗透在自然科学和技术之中。这里的关键是,渗透还是不渗透,渗透多少,这就同一个国家的文化、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不渗透,这样的社会科学,甚至这样的文学和艺术,也是没有人文的,至少是缺乏人文的。事实上,文学和艺术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形式和内容。这里的内容,应该是人文的。但是,在有的社会、有的时期,它也可能是缺人文,不人文,甚至是反人文的。哲学总该是人文的了。但是如果哲学只讲方法论,甚至只讲“斗争的哲学”,那它也是不人文,甚至反人文的。又比如,医学,以人为对象,本来就始于人文,充满着人文。但是,当人们把它看成一种治疗“技术”的时候,往往反而缺乏人文了。所以,我们常常说,有的人有知识无文化,或者说,有艺术无文化,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里的文化指的就是文化中的先进部分、核心部分,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文。
又回到这个问题上了:说得具体点,什么是人文?
从概念上讲,可以这样认为,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
人文,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基因,作为一种朴素的习惯和意识,古已有之,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但是,作为一种社会潮流,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即更多的人、更大的人群共同具有并更为稳定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则始于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于17、18世纪的约翰•洛克、亚当•斯密和法国启蒙运动,以及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时期,反思于19、20世纪初的马克思、尼采、罗素所处的反思期,发展于20世纪中后期的现代时期。在发展期,联合国的两个人权宣言则是人文走向法制化、国际化的标志,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则是现代人文思想最杰出的代表。
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首先是人文革命——文艺复兴 ,科学革命——近代科学诞生。并诞生两大观念:人文观念——尊重人;科学观念——尊重规律。紧接着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又经历了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和电子时代等三个阶段。人类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遗憾的是,在这几次伟大的变革中,中华民族始终沉睡不醒。更糟糕的是,一觉醒来的时候,我们又往往把世界的一系列伟大变革,人类的许多共同文明成果,特别是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的伟大成果,误认为是资产阶级的,或资本主义的,长期加以否定、拒绝和抵制,极大地增加了我们转变过程中的阻力,也给我们民族历史进程留下许多空白和断层。更遗憾的是,这些误解、空白和断层长期内化在我们的教育之中,使我们的教育常常处于尴尬的地步,进而增加了我们理解现代社会文明进程的难度。我们醒来,却没有醒正。
现在,又发生一场新的革命:信息化、知识化、民主化、全球化。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社会本身都在发生根本的改变。人从过去的工具人,经济人,发展到现代的社会人,文化人。人的价值得到充分承认,人与人的相互交流与认同得到更好的实现,自信、平等和价值感等现代国民素质得到更广泛的提升。
前面已经提到,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文,只的是先进文化中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
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人类关怀、生命关怀。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在人世间的各种权利,只有人权是天赋的,生来具有的,不可剥夺,也不可代替的。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人利益,包括物质的利益和精神的利益。
人文,首先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同时,也是一种制度,一种法律。人文思想是人文制度的理论基础,而人文制度又是人文思想的实现,人文思想的制度化,法律化。
人权观念的诞生以及人权的法制化、人权法的国际化、全球化,是人文真正确立的标志,是人文思想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
作为现代人文思想,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人本观念”,即“人本位”。人是社会的中心,人是衡量社会的尺度,“本位”者,标准也,人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从君王为标准,到人为标准,或者说,从“君本位”到“人本位”是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革命,是人类价值观的一次伟大转变,是约翰•洛克寻求社会规律的第一个伟大的发现。改变标准的人,才是伟大的人。
约翰•洛克用了《政府论》的整个上篇,差不多100页的笔墨,以详尽的事实,犀利的逻辑,打破了桎梏人类几千年的传统观念:“君权神授”。正如哥白尼、牛顿把颠倒了的“地心说”颠倒过来,建立了“日心说”一样,洛克则把颠倒的“君本位”颠倒过来,建立了“人本位”的伟大学说。从此,确立现代人文思想的核心内容。
顺便说一句,洛克打破“君本位”,建立“人本位”,即人权思想的锐利武器,就是理性。洛克比牛顿大十来岁,但是他是牛顿的好朋友,莫逆之交。他深受牛顿的思想影响。牛顿是近代科学的集大成者,近代科学的诞生,给人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观念:规律意思和理性思维。洛克想,自然界如此有规律,有秩序,人类社会是不是也有它自身的规律呢?“人本位”就是他研究人类社会规律的第一个伟大发现。
由此可见,洛克在科学和人文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科学为人文提供了理性的武器,而人文又为科学提供了发展的方向:科学始终造福于人类,而不要给人类造成伤害。
第二,“个人观念”,即承认和尊重个人的哲学观念,是针对“君王主义”或“君本位”而言的。君王们,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君王们,总是打着“国家”“天下”“组织”“集体”之名,行专制主义之实。所以,“个人观念”也是针对专制主义而言的。是保护个人,反对专制的,特别是反对专制主义利用“国家”、“集体”、“组织”的名义侵犯个人的权利。在这里,对于专制主义而言,个人是神圣的,是伟大的,是不容侵犯的。在约翰•洛克们眼里,“人权”包括三个相关联的基本思想:第一,人权就是指个人的权利。第二是人权是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三者不可分离的权利,“不可分离”,也就是三种权利一个也不能少,只讲生存权,不讲自由权,岂不成为动物保护法了,第三,人权是不可代替的,也是不可代表的,属于个人自己的权利,而且是天赋的权利,生而有之的权利。
人权是天赋的,是原生的,是生而有之的。而政府的权利,是人们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的人权,自愿联合起来,授予的,是后天的,而且人民如果认为必要,比如人权得不到这个政府的保护的时候,可以随时收回政府的权力。“个人观念”,就是个人是根本,个人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及其这种权利能否得到保护,是衡量一切,包括组织、社会、尤其是政府的根本。孰轻孰重,孰本孰末,在一些国家,把它搞颠倒了。所以,个人的权利,常常并且是轻易的被剥夺了,还误认为是“顾全大局”,“牺牲小我”,是讲“道德”。结果,代表“大局”、“大我”的政府,政府官员,就可以堂而皇之、肆无忌惮的去“代表”他人的利益。结果,腐败成风,民无宁时。
“个人观念”说得再简单一点,就是个人重于政府,人权大于主权。“个人观念”是约翰•洛克的第二个伟大发现。我们需要来一次启蒙教育。
尊重个人,首先指的是国家,政府,那些有权力的机构,要尊重个人。有权力的机构尊重无权力的个人,这是人文思想的基点,也是民主政治的基点,同时,尊重个人,是尊重“每一个人”。作为个人,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他人,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尊重自己,也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尊重他人。正因为要尊重个人,所以任何人决不能损害他人的个人利益。“个人观念”,是一个神圣的、伟大的哲学观念。“个人观念”是同专制主义作斗争的伟大武器,所以为专制主义所不容。同时,“个人观念”也是道德的源泉。所以,提倡个人观念的国家,反而道德状况比提倡集体主义的国家更好些。因为“个人观念”告诉人们,自己有个人利益,要理直气壮的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不容别人侵犯;同样,别人——和自己一样——也有自己的个人利益,所以,任何时候,决不损害他人的个人利益。于是,“保护自己,不损害他人”就形成了社会的力量,社会的道德基础。
第三,“自由观念”,即“政府的唯一宗旨是保护个人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也是,或者说,首先是针对政府而言的,是针对有权力的机构而言的。人权是唯一天赋的、根本的权利。政府的权力是选民赋予的,其唯一宗旨,就是保护人的自由。当人民的自由得不到保护的时候,政府的权力就应当被取消,所以叫“人本位”,人,人的自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人的权利中,自由是最宝贵的,也是头等重要的。“自由观念”,首先也是针对政府而言的,规定了政府的唯一宗旨,就是保护人的自由。什么样的政府才能保护人自由呢?约翰•洛克及其后来的继承者们进一步指出,只有人民选举的政府,只有三权分立的政府,只有实行轮换制的政府,只有实行新闻自由的政府,也就是由“选举制”、“分权制衡制”、“轮换制”、“新闻自由制”构成的民主政府,才能成为保护人的自由的政府。
约翰•洛克们的伟大在于,不仅提出了伟大的观念,而且进一步提出了实现这种观念的制度保证,他们的伟大还在于,开创了治理社会的新理念:不是靠口号,不是靠提法,而是靠制度,靠一种相互制约的制度,靠一种人民能真正制约政府的制度。
“自由观念”,同时是指“每个人”的自由,只有尊重他人的自由,才能有自己的自由,争取自己的自由,决不损害他人的自由。怎样识别、判断是否损害了他人的自由呢?人类找到一个最好的方法:制定规则。制定以保护人的自由为宗旨的规则。这就是现代法制的基本观念,规则是保护人的自由的。于是,作为个人,违背规则也就是损害了他人的自由,就需要付出代价,受到惩罚。作为个人,遵守规则就是尊重他人的自由,也是尊重自己的自由。于是,规则意识,就成为自由国家国民的基本素养。所以,自由主义,决不像有些人歪曲的那样,为所欲为,无法无天。
可见,“自由观念”既是反对专制主义的有力武器,也同样是社会良好道德的哲学基础。
科学与人文--现代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象征。




人文主义
【词语】:人文主义

【注音】:rén wén zhǔ yì

【释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


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一种世界观。人文主义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对人文主义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容忍、无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原则。

现代的人文主义开始于启蒙运动,在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被看做是不依靠宗教来回答道德问题的答案。在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中,超自然的解释一般被忽略,人们将这种人文主义也称为“世俗人文主义”。

在各个主要的宗教中也有人文主义,在这里一般人文主义与该宗教的信仰和传统相结合。

也有的人文主义运动认为人有参加仪式和规则的需要并组织一定的团体来满足人的这种需要。

人文主义作为历史概念

在欧洲历史和哲学史中,人文主义主要被用来描述14到16世纪间较中世纪比较先进的思想。一般来说今天历史学家将这段时间里文化和社会上的变化称为文艺复兴,而将教育上的变化运动称为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这个词实际上很晚才出现,它来自与拉丁文中的humanitas,古罗马作家西塞罗就已经使用过这个词了。德国启蒙运动时代的哲学家将人类统称为Humanität,当时的人文主义者称他们自己为humanista。

而Humanism这个词却一直到1808年才出现。

定义

人文主义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因为许多不同的人称自己或被称为人文主义者,而他们的世界观以及他们对人的观念可能很不相同。有些人文主义观念互相之间非常矛盾。在自由民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和新教或天主教的思想学派中都有人文主义的派别。甚至古罗马的时候就已经有今天可以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想流式。那时的人文主义当然与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非常不一样。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和弗里德里希·席勒的人文主义往往被称为历史主义,而威廉·冯·洪堡的人文主义则与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完全不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被看作是思想的根本,而在洪堡的时期科学被看作思想的根本。




人文学


人文学一词在中国是20世纪初从英文翻译过来,是为探讨人类情感、道德和理智的各门学科总称。有时被称为“人文科学”。

——京剧《贞观盛事》编剧概谈
戴英禄 梁 波
1998年,应上海朋友的盛情邀约,我们开始筹谋编创一部表现盛唐时期太宗李世民和魏征的京剧剧本。
在那之前,我国戏剧舞台曾经上演过表现这一对君臣的力作。
一个敢谏的贤臣, 一个敢听的明君,重新搬出这一重大历史题材,从何处着手,如何选取新的角度,开掘新的立意,成为创作伊始思索和商讨的中心课题。
重新研读史料,寻获了破解难题的蹊径。
贞观盛世,曾经开释三千宫女,这件盛唐往事,尘封于故纸堆中,却蕴涵着可以深入开掘的思想内涵。
此意经过讨论,取得共识,集思广益之后,开始谋篇……
京剧《贞观盛事》的剧本创作,经历了漫长的时日,集纳了多位朋友的智慧,几易其稿,在排练和演出期间,不断修改加工,方得渐趋完善,渐显隆型。
回味剧本创作过程,有几点体会,略述如下。
(一)追寻历史踪迹 勾勒盛世君臣
历史剧,应该尊重历史。《贞观盛事》遵循历史本事,追寻历史人物的踪迹,塑造戏剧舞台人物形像。
盛唐贞观年间,太宗皇帝李世民励精图治,胸襟宽广,善纳逆耳忠言,曾采纳谏议大夫魏征等重臣许多利民兴国的明智建策,不断兴利除弊,革故鼎新,逐渐形成府库充盈,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
魏征自幼饱览诸子经典,儒家立国安邦的“民本”思想对他影响很深。他以隋朝灭亡为鉴,在《谏太宗十思疏》里,引荀况“载舟覆舟”之语,将君与民比作船和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曾奏称: “ 国以民为本,君以信为本。国不可一日一时无民,君不可一言一事无信。”
李世民与魏征的关系,是君臣,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是诤友。 魏征辅佐唐太宗17年间,以“犯颜直谏”而闻名。史书称“徵状貌不逾中人,有志胆,每犯颜进谏,虽逢帝甚怒,神色不徙,而天子亦为霁威。”唐太宗曾说魏征“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征犯颜切谏, 每不许我为非。”一次在与群臣欢宴时, 李世民说:“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间并草昧,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为国家长利,征而已。虽古名臣,亦何以加!”亲解佩刃,以赐两人。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当中,李世民和魏征的故事,给人以启迪和警策。
把握李世民与魏征的基本思想性格,以及他们之间的特殊关系,成为塑造这两个人物艺术形象的基础与前提。
(二)遴选中心事件 筹谋戏剧架构
史料所载李世民与魏征之间的故事甚多,选择哪件事作为剧本的中心事件,关乎剧本的矛盾设置,主题开掘与人物塑造。
史籍记载着一件有趣的事:
《新唐书·本纪第二》太宗:郑仁基息女美而才,皇后建请为充华,典册具。或言许聘矣。徵谏曰:“陛下处台榭,则欲民有楝宇;食膏粱,则欲民有饱适;顾嫔御,则欲民有室家。今郑已约昏,陛下取之,岂为人父母意!”帝痛自咎,即诏停册。
《贞观政要·直谏(附)》有更翔实的记载。
这个事件颇有故事性,且能构成李世民与魏征之间的戏剧矛盾。几经研究,为使戏剧冲突曲折有趣,我们将选纳郑仁基之女(戏中取名月娟)的过失移栽在国舅长孙无忌身上。(其实历史上的长孙无忌是个很有才干的人,出于戏的需要,实在是委屈了他。好在历史剧并不可当作信史研读。)
剧中第二场,魏征奉旨出巡,发现各地官员中,奢靡之风渐盛,不法扰民之事时有发生。此时隋朝旧臣郑仁基怒气冲冲来见,说道国舅长孙无忌将一名西域绝色女子,作为打马球的赌注“输”与李世民,长孙无忌则欲强娶郑女月娟。
矛盾由此一触而发,剧情由此蓄势渐进, 问题摆在魏征面前,需要看他的胆量和智慧了。
第三场魏征巧借国舅开筵之际,向李世民举荐郑仁基,使月娟等有机会当面向皇帝陈情,令长孙无忌妄念落空。
第四场,次日早朝,魏征再次奏本,指陈时弊,直言谏诤,要求李世民释放后宫宫女,为群臣作出戒绝奢靡的表率。在长孙无忌等大臣煽惑下,李世民一时怒起,对魏征大发雷霆。矛盾激化,剧情掀起狂波巨澜……
(三)铺衍故事情节 深化主题内涵
《新唐书·本纪第二》太宗:武德九年八月“癸酉,放宫女三千余人。”
上阳白发宫女,封建时期历朝历代皆有。释放三千宫女的善举,却极少见。
剧中,设计了一位“红颜暗老白发新”的宫女苌娥,在宫外一直等她盼她的卖炭哥,以及众多的宫女。剧情由月娟事件,联系到第一场赛马球时被做为“赌注”的西域女子,联系到锁闭深宫多年的宫女苌娥,引发到释放三千宫女。
全剧结尾,当众多宫女从深深的宫门内一拥而出欢腾作舞的时候,当卖炭哥赶着牛车接回苌娥缓缓而行的时候,当西域女子被放归乘着骆驼冉冉离去的时候,群情欢愉,人心大快,成就了王朝盛世当中传为千古佳话的一桩盛事。
由开释月娟而渐次扩及到释放宫女,由此逐步深入地阐发了以民为本,看重人性,特别是看重女性人格的人文主题内涵。
(四)营造荣华场面 渲染盛世氛围
表现大唐盛世风韵, 营造荣华戏剧场面,成为必要的表现手段。开场的皇宫马球对垒赛事, 纵马穿梭,挥干劲击,以巍峨的楼阁衬托,以鼎沸的人声渲染,气势恢弘,场面热烈,给人以盛世欢歌的感受。李世民在这样的氛围中跃马出场,展示出马上天子的奕奕丰姿。场面中穿插着西域女子骑骆驼的过场,环立着服饰奇异的各方使节,点缀着作为礼品相赠的“六骏”三彩陶马,传送着大唐盛世的强劲信息,同时为剧情的发展暗做铺垫,埋下伏笔。第三场长孙无忌府邸的富丽堂皇,歌舞的雍容华贵,点染豪门的权势与奢靡。后宫大内宫女如云迎候皇帝,最后宫门打开宫女拥出的场面渲染,既是历史的艺术再现,又直接揭示着主题内涵。
(五)设置抒情意境 展示人物内心
第二场魏征出场,设置在屋宇简朴,梨花盛放的宅院当中,与夫人品尝他自己酿造的翠涛美酒。这种环境,点染了魏征的朴实家风,同时又生机盎然。他与夫人的唱,恬淡平易,亲切自然。史载魏征终生倡导俭约,并且身体力行。他官居高位,却家无正厅。魏征还是个运用“大宛之法”酿酒的好手,唐太宗对魏征的酒十分赏识,曾写诗加以赞美。
第四场皇宫内苑 晨曦初照,剧中为李世民安排了静场的大段唱,展示他的帝王心境与盛世情怀。他有些志得意满,为后面魏征犯颜直谏时他的暴怒做了反衬和铺垫。
第五场结尾,由深宫大内转为第六场的梨花庭院, 两个环境衔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共同的戏剧心里空间,李世民与魏征在月儿如钩的境域之下,抒发各自的情怀,两人的情绪是经过金殿上一场激烈争辩之后沉静下来的反思,反躬自问之后体谅对方,情景交融,心境相通,是疾风暴雨之后的云蒸霞蔚,为后面李世民亲访魏征陋宅做了铺垫与准备。两人再见面时的由拘谨到融洽,由嘿嘿讪笑到纵情大笑,便有了足够的感情预示和心里根据。随后魏征搬出由他奉命主编的《隋书》,李世民发出“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寇;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的感慨,并责成魏征撰写释放宫女的昭命,君臣之间的尖锐冲突到此完全化解,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就此完成。
上海京剧院长期活跃于上海特有的人文环境,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将《贞观盛事》打造成艺术精品,令我们感佩与敬重。参与这样一个艺术群体的创作,也是我们十分珍视的一件幸事。剧本尚存的某些不足,有待方家指正,来日继续加工。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4.“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出演京剧《贞观盛事》中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角色是:( ) A.程咬金 B.李世民 C.魏征 D.秦叔宝 5.右图所示是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生产工具,唐朝农民用它( ) A.灌溉田地 B.耕种田地 C.鼓风冶铁 D.纺织丝绸 6.隋唐时期...

关栋天大事记
2004年,关栋天不仅参与了春节戏曲晚会,还出席了《贞观盛事》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庆祝活动。2004年5月10日,上海京剧院的“2004京剧万里行”活动启动,关栋天作为重要成员参与其中。2005年,上海京剧院庆祝建院50年的演出中,关栋天再次登台献艺。2005年12月,关栋天参与了第五届中国金唱片奖的揭晓...

孙正阳的获奖情况
以《贞观盛事》中的长孙无忌一角获“上海宝钢高雅艺术演员奖”,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

李崇善人物简介
29《贞观盛事》夏慧华30《廉吏于成龙》尚长荣,关栋天2005年11月19日,农历乙酉年十月十八日,19时30分:庆祝中国京剧院建院50周年剧目展演第二十三天为庆祝中国京剧院建院50周年,全院在北京举行剧目展演。第二十三天由中国京剧院火丁工作室在中国京剧院实验剧场演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演出没有使用胸部麦克风。演出剧目《...

“贞观”的“观”怎么读
前不久,电视上热播历史连续剧《贞观盛事》.剧中人都把唐太宗年号“贞观”的“观”字念成平声的guon.有作者撰文指出:这个音念错了,应当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贞观”条的注释,读成去声gudn.这样的意见有没有道理?两种读法究竟谁是谁非?下面让我根据有关的文献资料,对“贞观”一词的语源及其音义的...

熊明霞艺术经历
她的嗓音圆润动听,扮相娇媚,擅长歌舞,技艺精湛,常在《百花赠剑》、《双射雁》、《断桥》等传统剧目以及新编京剧《盘丝洞》、《红灯记》中演绎,如《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等剧目也参与了排演。自幼受到爷爷熊绥芝老先生的影响,熊明霞对京剧有着深厚的热爱。尽管儿时的梦想是成为幼儿园老师或...

萧润年的代表剧目
擅演剧目为《群英会》、《九龙杯》、《卖马》、《女起解》等传统戏,曾先后在《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等新创剧目以及现代戏《智取威虎山》、《映山红》中塑造了许多新的舞台艺术形象,广受赞誉。特别是《贞观盛事》里老太监的形象,融忠厚、善良、机敏于一身。剧中大段念白情感准确,神完气足,...

董德光是什么职业
《贞观盛事》(上海京剧院)《华子良》(天津京剧院)《胭脂河》(南京市京剧团)《洛神赋》(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瘦马御史》(中国京剧院)优秀保留剧目创新奖《金·断·雷》(天津青年京剧团)《膏药章》(湖北省京剧院)优秀剧目奖《完颜金娜》(黑龙江省京剧院)《沧海忠魂》(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玄高献牛》(吉林...

谈谈您对当代舞台艺术观察与思考?
尤其是京剧《贞观盛事》的唱腔,在反二黄慢板和原板基础上,创新了既不局促也不拖沓的反二黄中板“月儿如钩”,而且是在声部上极难处理的生和净的二重唱,不但出色完成了人物的塑造、情节的转换,而且形成新的可以传唱的经典。富有创新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与时俱进的创作品格,推进了艺术的发展和...

以戏代药辑六
音乐剧《闹钟》带来别样的听觉享受,昆剧《唐太宗》则用传统剧目演绎帝王的传奇。《琵琶行》与古典剧目的结合,展现了古典与现代的交融。"唐镜"之名,可见《贞观盛事》的观赏札记中,历史与艺术的辉映。黄梅戏艺术片《龙女》的首映,无疑为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视觉盛宴。最后的后记,或许是这部作品的总结,...

大连市15172866964: 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
夕泥舒瑞: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间段之一,而贞观无疑是这个朝代最为恢弘灿烂的一道盛世之光.提到大唐,提到贞观,我们总是会想起玉辇纵横、金鞭络绎的长安城,想...

大连市15172866964: 什么是贞观盛世?
夕泥舒瑞: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

大连市15172866964: 唐太宗说的以古为镜出于哪本书? -
夕泥舒瑞: 这就是他自己第一次说的. 《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以古为镜”,十分关注历代兴亡,尤其注意“前王得失”.贞观三年,太宗奖励凉州都督李大亮敢于...

大连市15172866964: 在京剧《贞观盛事》中著名京剧艺术家尚长荣扮演了一个耿直进谏的名臣,他扮演的角色是() A. 房玄龄 B. 杜如晦 C .魏征 D. 狄仁杰 -
夕泥舒瑞:[答案] C

大连市15172866964: 书写—— 半命题作文,700字 要原创 -
夕泥舒瑞: 读书生活快乐多------------ 读书,乃人生一大乐事也.我从小酷爱读书,读着读着,心就像长了彩色的翅膀,飞向那无边无际的天空.我喜欢不同书中,不同的人物和不同的故事.我喜欢天真烂漫的海蒂和那迷人的阿尔卑斯山;我喜欢调皮捣蛋的...

大连市15172866964: 推荐一点京剧老生的名家名段 -
夕泥舒瑞: 关栋天-贞观盛事-物华锦绣映春光关栋天-贞观盛事-国运昌盛福无限 见彩马犹见六骏面关栋天-贞观盛事-鱼水相交君与臣关栋天-贞观盛事-紫癜开宸阙朗霞光千丈关栋天-贞观盛事-今日里虽未逢典...

大连市15172866964: 以“采纳”为话题的800字左右的作文 -
夕泥舒瑞: 善纳,善治百花之所以艳丽多姿,是因为有春雨的陪伴,洗 刷它们的心灵;树木之所以高以参天,是因为有阳光 的照耀,给予他们温暖;人们之所以不断进步,是因 为有挫折的存在,鞭策人们前进;国家之所以兴旺发 达,是因为有治国之君...

大连市15172866964: 求: 京剧唱段,《贞观盛世》月儿如钩~~~~~~~~~唱词! -
夕泥舒瑞: 京剧《贞观盛事》选段“月儿如钩遥挂长天”演唱:尚长荣 饰演 魏征;关栋天 饰演 李世民[李世民吟唱]月儿如钩,遥挂长天.清辉流泻,下照无眠.我将我心寄明月,...

大连市15172866964: 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在京剧《贞观盛世》中常扮演耿直进谏的名臣,尚长荣扮演的角色是 [ ] -
夕泥舒瑞: C

大连市15172866964: 大家帮个忙!速度点1小时之内回复! 1、 文言文《贞观政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
夕泥舒瑞: 《贞观政要》写作的目的:让国君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 晏子的真正用意: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骏马,平常放在宫中饲养.一天,这匹骏马无缘无故突然死了.唐太宗大怒,要杀那养马的宫人.皇后劝谏说:“从前齐景公因为马死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