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简介

作者&投稿:冶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帮我介绍一下司马迁~

  司马迁的生平和著作
  司马迁(前145—87?),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司马谈有广博的学问修养,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又曾为文“论六家之要旨”,批评了儒、墨、名、法和阴阳五家,而完全肯定地赞扬了道家,这说明他是深受当时流行的黄老思想的影响的。司马谈在这篇论文中所表现的明晰的思想和批判精神,无疑给司马迁后来为先秦诸子作传以良好的启示,而且对司马迁的思想、人格和治学态度也必然有影响。汉武帝即位后,司马谈做了太史令,为了供职的方便,他移家长安。在此以前,司马迁“耕牧河山之阳”,即帮助家人做些农业劳动,同时大概已学习了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随父到长安后,他又学习了“古文”(如《说文》的“籀文”和“古文”等),并向当时经学大师董仲舒学习公羊派《春秋》,向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这些对年轻的司马迁都有很深的影响。
  司马迁在二十岁那一年开始了漫游生活。这就是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说的:“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规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乙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归后“仕为郎中”;又“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以后又因侍从武帝巡狩、封禅,游历了更多的地方。这些实践活动丰富了司马迁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扩大了司马迁的胸襟和眼界,更重要的是使他接触到广大人民的经济生活,体会到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这对他后来著作《史记》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东巡,封禅泰山。封建统治阶级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盛典,司马谈因病留在洛阳,未能参加,又急又气,生命危在旦夕。这时司马迁适从西南回来,他就把自己著述历史的理想和愿望遗留给司马迁,司马迁流涕说:“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三年后,司马迁继任为太史令,他以极大的热情来对待自己的职务,“绝宾客之知,亡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并开始在“金匮石室”即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历史资料。这样经过了四、五年的准备,在太初元年(前104),他主持了改秦汉以来的颛顼历为夏历的工作后,就开始了继承《春秋》的著作事业,即正式写作《史记》,实践他父亲论载天下之文的遗志。这年司马迁是四十二岁。
  正当司马迁专心著述的时候,巨大的灾难降临在他的头上。天汉二年(前99)李陵抗击匈奴,兵败投降,朝廷震惊。司马迁认为李陵投降出于一时无奈,必将寻找机会报答汉朝。正好武帝问他对此事的看法,他就把他的想法向武帝说了。武帝因而大怒,以为这是替李陵游说,并借以打击贰师将军李广利。司马迁就这样得了罪,并在天汉三年下“蚕室”,受“腐刑”。这是对他极大的摧残和耻辱。他想到了死,但又想到著述还没有完成,不应轻于一死。他终于从“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乙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周文王被关在羑里,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后来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 ”等先圣先贤的遭遇中看到自己的出路,于是“就极刑而无愠色”,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自己著作的宏愿。出狱后,司马迁升为中书令,名义虽比太史令为高,但只是“埽除之隶”、“闺合之臣”,与宦者无异,因而更容易唤起他被损害、被污辱的记忆,他“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但他的著作事业却从这里得到了更大的力量,并在《史记》若干篇幅中流露了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愤怒和不平。到了太始四年(前93),司马迁在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信中说:“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可见《史记》一书这时已基本完成了。从此以后,他的事迹就不可考,大概卒于武帝末年。他的一生大约与武帝相始终。
  司马迁接受了儒家的思想,自觉地继承孔子的事业,把自己的著作看成是第二部《春秋》。但他并不承认儒家的独尊地位,他还同时接受了各家特别是道家的影响。他的思想中有唯物主义因素和批判精神,特别由于自身的遭遇,更增加了他的反抗性。班彪、班固父子指责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力而羞贫贱”,这正说明了司马迁的思想比他的许多同时代人站得更高,而为一些封建正统文人所无法理解。我们今天正是从这些封建正统文人的指责中,看到了司马迁进步思想的重要方面。
  《史记》是我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历史学方面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本纪”除《秦本纪》外,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它们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与后世的专门科学史相近;“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少数列传则是叙述国外和国内少数民族君长统治的历史。《史记》就是通过这样五种不同的体例和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补充而构成了完整的体系。它的记事,上自黄帝,下至武帝太初(前104—101)年间,全面地叙述了我国上古至汉初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
  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汉书•艺文志》还著录赋八篇,今仅存《悲士不遇赋》一篇和有名的《报任安书》。《报任安书》表白了他为了完成自己的著述而决心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也是一篇饱含感情的杰出散文。《悲士不遇赋》也是晚年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受腐刑后和不甘于“没世无闻”的愤激情绪。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纪传体通史。


  司马迁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执掌天时星历,记录、搜集保存典籍文献的一个史官。史官无权无势,无名无利,他因罪得罪了汉武帝,在死刑和宫刑之间他选择了一个男人最为耻辱的宫刑,包羞忍耻活了下来。后来呢,他又充当了本应该由太监来充当的一个官,也就是中书令。当中书令的时候,他为官又不能推贤进士,也就是说并不是个好官。但是就是这位司马迁,撰写了中华文化史上一部宏伟的巨著《史记》。这部《史记》影响了,并且继续影响着中国文化和社会生活,司马迁是不是一位英雄?如何评价他的人格?司马迁有着怎样的传奇的人生?他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究竟在哪里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我们将沿着司马迁生命的轨迹走进这位历史文化名人的精神世界,来解读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历史之谜。

  我想分四个问题讲一讲,第一个问题谈的是二十漫游,二十岁的一次漫游。司马迁字子长,生于公元前145年,出生地在龙门,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韩城县。据司马迁自己说,他少年时期曾经“耕牧河山之阳”,也就是说他儿童时期曾经在家乡从事过一些农业劳动。后来他的父亲司马谈到长安做了太史令,司马迁随父亲也到了长安,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刻苦读书,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他拜了很多名师做老师。司马迁的家族,就是他这个家族,世代都是史官,而作为史官,他有责任来记载帝王圣贤的言行,也有责任来搜集整理天下的遗文古事,更有责任通过叙事论人而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借鉴。那么他的父亲司马谈就有志于整理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试图撰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著。就是写一部史书,从他父亲开始就已有这么一个理想,他的父亲做太史令之后,就开始搜集阅读史料,为修史做准备。但是司马谈感到自己年事已高,要独立地修成一部史著,无论是时间、无论是精力,还是才学知识都还不够,所以司马谈寄厚望于他的儿子司马迁,希望他能够早日参与其事,最终实现这样一个宏愿。

  于是,他让儿子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开始行万里路,他要求他儿子来进行一次为期两年多的一次全国的漫游。所以我这里要介绍司马迁的漫游,于是司马迁从20岁开始,就做了一次漫游,司马迁是为写《史记》做准备的一次实地考察,他亲自采访,获得了许多第一手材料,保证了《史记》的真实性和科学性。那么他这个漫游,也是《史记》实录精神的一种具体体现。

  我举几个例子,比如说他漫游到汨罗江畔,在汨罗江畔,在当年屈原投江自沉的地方,他高声朗诵着屈原的诗,他痛哭流涕,所以他写《屈原列传》写得那么有感情,他是亲自去考察过,他是在学习屈原的基础上来写屈原的。比方说,在韩信的故乡淮阴,他也搜集了许多有关韩信的故事,你比如说他亲自去问别人,说当年韩信受胯下之辱,这大家知道,这个典故,韩信为什么能够受胯下之辱而不发怒?而不愿意去做出非法的事来,忍了。韩信那么高的个子,从一个流氓两个腿之间爬过去,如果按照他的个性,一刀就把他杀了。但是如果把他杀了,后来还能够建功立业吗?韩信后来帮助刘邦推翻了秦王朝,建立了西汉,封王封个侯,回了故乡,韩信自己说,如果当初我把你杀了,我就没后来的建功立业,所以小不忍则乱大谋。

  再比如说在曲阜他去瞻仰了孔子的墓,还和孔子故乡的一些儒生在一起揽衣挽袖、一步一揖,学骑马、学射箭,学行古礼,以此表达他对孔子的纪念,高山仰止,对孔子的纪念。

  再比如讲,在孟尝君的故乡薛城,他走乡串巷,考察民风,而且他考察这个地方的民风跟当年孟尝君好客养士有什么关系,所以他走一路、考察一路,可以这样说,司马迁在漫游的旅程中,不放过任何一个了解历史的人,不放过任何一个存留于人们口碑上的故事,获得了许许多多从古籍当中所得不到的历史材料,同时他深入民间,广泛地接触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使得他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认识逐渐深入。

  此外他遍历名山大川,饱览了祖国山河的壮美,陶冶了性情,从而也提高了他的文学的表现力,所以我要讲司马迁这的这次漫游,正是司马迁走向成功的极为坚实的一步,是非常典型的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第二件事情,就是李陵之祸。就是司马迁因为受李陵事件的影响,而被下到牢里边去了,所谓“李陵之祸”。司马迁22岁漫游回来以后,22岁就开始做官,但是做的是一个郎中,郎中是什么,就是“掌守门户,出充车骑”,就是皇帝的一个侍从。一直到38岁的时候,他才继承他父亲的职位,就是他父亲去世以后,他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做了太史令。从做太史令那天开始,他就开始《史记》的资料准备和撰写工作,38岁一直当太史令,然后就开始写《史记》。

  正当司马迁专心著述,专心写《史记》的时候,巨大的灾难降临到他的头上,我刚才讲了,一部文学史,就是文人的辛酸史,文人的不幸才给我们文学史上留下了这么伟大的作品。在汉武帝天汉二年,也就是公元前99年,司马迁47岁。这一年的秋天,匈奴发动了对汉朝的进攻,汉武帝就任命他的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为主帅去抗击匈奴,而要李陵,李陵是什么人物呢?就是汉代另外一个很有名的人物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这个人心劲很高,他提出来,我带一支军队,五千人,我要横行匈奴。名将之后很有气魄,汉武帝看他如此有勇气,于是就给他五千精兵,这五千精兵都是五千荆楚壮士,非常勇敢、非常能打仗,李陵开到前线去,到前线去以后,跟匈奴打仗,连打了几仗,连打连胜,消灭了几倍于他的匈奴敌人。

  当李陵打胜仗的消息不断传到朝廷的时候,汉武帝非常高兴。看着汉武帝高兴,那么周围大臣都纷纷祝贺汉武帝,哎呀!陛下得此良将,李陵不愧是名将之后,都恭贺汉武帝。但李陵毕竟带的是五千人,寡不敌众,而且后来匈奴以为这就是汉朝的主力军,整个匈奴把军队都拉来对付李陵,最后李陵终于敌众我寡,打了几次仗以后,最后战败被俘了。李陵被俘虏之后,汉武帝非常生气,挫败了我大汉王朝的军威,挫动了我的国威,很恼火,很生气,而这些大臣朝廷大臣们,看着汉武帝生气,于是又转过来纷纷来咒骂李陵,说李陵本来就不是个好东西,李陵本来就不是个好人,就纷纷骂李陵。

  结果有一次在朝廷议事的时候,史官不是陪侍在旁边吗?汉武帝就问司马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司马迁就说了一番话,是替李陵辩护,好!这就惹恼了汉武帝,于是司马迁被定了一个什么罪呢?“诬罔主上”。就是攻击诬蔑咒骂皇上,于是把司马迁打入大牢,司马迁这样得罪了汉武帝,开始司马迁并没有定为死罪,大概过了将近一年,半年多到一年的时间,一直没有李陵消息,汉武帝就想派人打听李陵被俘虏以后,究竟是投降了?还是现在情况怎么样呢?就派一个人叫公孙敖到匈奴去打听李陵的消息,公孙敖在匈奴那个地方转了几个月,始终没有得到李陵的准确的消息,到底李陵现在怎么样了?是死了?还是活了?是投降了?还是干什么去了?不知道。后来听信一个传言,说李陵正在某处帮助匈奴训练军队,他得不到别的准确消息,于是带着这个消息回来告诉汉武帝,说李陵在那里帮助匈奴训练军队,汉武帝大怒,这就是叛徒,你被俘虏还不说,你现在帮助匈奴训练军队打我们,于是李陵被诛灭九族,那么司马迁就被定为死罪。司马迁是为李陵辩护,因此我的结论是:在李陵事件当中,司马迁只是尽到了一个史官直言的职责。司马迁如果不说话什么都没有,皇上问我,我不说,或者跟其他大臣一样,也把李陵骂一通,他什么事都没有,他不过是尽到了一个史官坦诚说自己意见,也许这个意见可能错,但是这个史官该说真话,所以坦诚直言的职责,他因此而蒙冤下狱,甚至被判了死刑,死罪,那么这正是封建统治者的专横。

  关于司马迁生平第三件事情,就是“痛下蚕室”,司马迁以诬罔主上而被定为死罪,那么按照汉朝的刑法呢,死罪犯人有两种方法可以免死:一就是缴纳五十万钱,二是接受宫刑。司马迁作为史官,家境清贫,再加上下到死牢里面去,人们逃避惟恐不及,谁还去资助他钱呢?就算借得到钱,也没有人敢借给他,自己拿不出来,也没有人借,所以无法筹措那五十万。因此,司马迁要想活命,只能接受宫刑,什么叫宫刑呢?宫刑就是施刑于男人的下身,而且接受这种刑法的人,他畏冷怕风,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因此在施刑的牢房当中必须保暖,就好像民间养蚕的屋子一样,所以,受宫刑也叫下蚕室。司马迁对此事来说,去死和接受宫刑更容易接受的是什么?是死。司马迁并不怕死,因为他知道,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他自己的话了,那么他认为,即使是奴隶,即使是婢妾在受到侮辱的时候,也知道以死来摆脱,何况我司马迁。自己是一个深明是非的史官,我难道不懂得羞辱的活着比死还可耻吗?难道还怕死吗?但是司马迁不能够选择死,这是因为他不能让《史记》的写作半途而废,因为这是继承祖业实现父亲遗愿的大事,如果自己死去,他将以何种面目去见九泉下的先人呢?而作为一位史官,没有留下半点文字,如何向后人交代?再说,如果他选择自杀,或者是被杀,人们并不会把他看做是殉节,而只会认为他智尽无能,或者是罪大恶极,死有余辜。在这种情况下死,那就是轻于鸿毛了。那么惟一的选择就是接受宫刑,在这时候司马迁想到了,古代的周文王、孔子、屈原、孙膑、吕不韦、韩非子等这样一些圣贤,他们都是在逆境当中坚韧不拔,最后都完成了轰动天下的文化巨著。于是司马迁为了保存自己以完成撰写《史记》的大业,决定自请宫刑,减死一等,我愿意接受宫刑,免死。

  司马迁终于被处以宫刑,他前后在狱中呆了三年,他隐忍苟活,在狱中还坚持写《史记》,大概是在汉武帝太始元年,也就是公元前96年,司马迁50岁的时候,他出狱了,47岁被打到牢中,50岁出狱,出了狱以后做了中书令,中书令的职务是“领赞尚书,出入奏事”,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各部的尚书有什么表,有什么奏章呈现给皇上,把皇上有什么圣旨,旨意,传达给大臣们。但这个职务一般是由宦官来担任的,现在司马迁担任这个职务,也就是说汉武帝实际上把他看作一个宦官,实际上是以一个宦官的身份在朝廷做官。司马迁是为了做官活下来的吗?不是!所以他对中书令,对朝廷的事务没有兴趣,出狱以后的司马迁,须发脱落、形容枯槁、弱不禁风,他经常是精神恍惚,他自己在《报任安书》里边这样写到,他说我“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他说我动不动人精神恍惚,不知道怎么回事,或者走着走着,哎呀!我怎么走到这儿来了,人处在一种恍惚状态,心里面经常忍受着痛苦的煎熬和无限的愤恨。他想到他受宫刑,想到是作为一个男人接受最耻辱的刑罚,侮辱祖先,所以这是奇耻大辱。“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什么意思?想到我司马迁受了这种刑罚,我一想到冷汗直冒,经常是汗湿衣裳,衣裳都湿透了。可以看到此时司马迁这种精神状态,而且由于古代这种被阉割的人,历来被人们所鄙视,为人所不耻,所以司马迁被视作是“无行之人”。常常遭到诽谤和中伤,他的好朋友任安也不理解他,任安写信给他,劝他要谨慎地待人接物,要以推举贤能引荐人才为己任,实际上是委婉地批评他,你做官不谨慎,你做官不推举贤能,你不引荐人才,你是个默默无语,没有什么创见,没有什么创新,没有什么主见的中书令。连朋友都不理解他,其实出狱之后,司马迁在精神上是十分痛苦的,我们刚才讲到,经常是恍恍惚惚的,经常走着走着不知道走到这个地方来干什么。但是一提到《史记》,一写《史记》他清醒了,只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支持着他,那就是著书的事业,可以说司马迁为《史记》而活着,为《史记》而奋斗。

  在汉武帝太始四年,也就是公元前93年11月,司马迁给他的朋友任安写了一封信,这就是著名的《报任安书》,在这封信里面他详细地申诉了自己对李陵事件的看法,以及接受宫刑前后的心态。他为什么接受这个刑罚,接受这个刑罚之后,他又是一种什么心态,也就是我刚才讲这些,也是这封信里面他跟他朋友诉说的。而且在这封信里面,最后他郑重的宣布《史记》一百三十篇完成了。

  司马迁用生命写成的《史记》原来准备是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也就是司马迁原来写《史记》,并不是要公开,这个书准备藏之名山的,特别在他写书过程中遭受那么多经历,那么多挫折,那么多磨难,所以这部书他是准备藏之名山,这是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面说的,那么司马迁《史记》写成之后,他传给谁了呢?在司马迁死后,他的家人把《史记》转移藏匿在他女儿家中,现在的人所看到的史料很少谈到司马迁的亲属,关于司马迁的材料很少,一个就是《报任安书》,再就是《史记》有个《太史公自序》,再就是后来《汉书》上有个《司马迁传》,《司马迁传》基本上是抄他的《太史公自序》,所以司马迁的直接史料是非常少的。但是司马迁有一个女儿,而且女儿所嫁的丈夫,叫杨敞,这是有史可据的,杨敞在汉昭帝时期,还曾经官至宰相。杨敞有两个儿子,也就是司马迁的女儿给杨家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名叫杨忠,小儿子名叫杨恽。杨恽呢,自幼聪颖好学,他的母亲也就是司马迁的女儿把自己珍藏着的并且深爱着的这个《史记》,拿出来给他读。杨恽初读此书,便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住了,爱不释手,一字字、一篇篇,非常用心地把它读完了。杨恽成年之后,还把它读了好几遍,每读一遍总是热泪盈眶,扼腕叹息。在汉宣帝的时候,杨恽被封为平通侯,那么这时候他看到当时朝政清明,想到他的外祖父司马迁这部巨著正是重见天日的时候,于是上书汉宣帝,把《史记》献了出来,从此天下人得以共读这部伟大的史著。

  一部《史记》经历了多少磨难多少坎坷,司马迁《史记》完成了,完成之后呢?历史上再也找不到司马迁的消息,司马迁是怎么死的呢?这就是我谈的第四个问题,神秘之死。自从司马迁写完《报任安书》之后,人们便再也不知道他的消息,历史的记载在这里留下了一页空白,后人只能从一些零星的,甚至互相有些矛盾的一些传说当中,一些不完全的资料当中,去揣测司马迁后来的结局。我搜集些资料,我认为司马迁后来结局有四种可能。第一、司马迁可能是自杀身亡。《史记》完稿之后,生命对于司马迁而言,已经无足轻重了,特别是受宫刑之后,人们对他所谓贪生怕死的误解该是洗刷时候了。我司马迁是不是个贪生怕死的人,那么基于这些,他可能自杀,我是从《报任安书》分析出来的。也就是说,司马迁有自杀的这种意图,从《报任安书》里面已经可以透露出不少信息了,你们想一想,司马迁当时给任安写信的时候,当时任安在狱中,后来任安被处死了,司马迁给任安回信,任安写信给司马迁,是在下狱之前,他一直没有时间给他回信,后来任安在狱中,要把汉武帝杀了的时候,他匆忙写这封信给他,写那么长,为什么写这么长,任安因为受了一个案子的牵连,正在狱中羁押在牢中,而且随时可能行刑处斩,司马迁为什么要对一个快要死的人,写下如此长篇,而又悲愤激昂的书信呢?他又为什么要在信中反复诉说自己忍受不了腐刑之后的这种耻辱呢?他又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时机和对象来宣告《史记》一百三十篇完成呢?他又为什么在信中大谈“人故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且在信里面说,“要死之日,然后是非乃定”。他说一个人生前你不要说我是和非,人生的是非留在身后,一个人等死后的若干年,人们才能给他论定是非,那就是说我司马迁究竟是个什么人,留待后人评价,现在你们怎么攻击我,怎么瞧不起我都可以,死后你们来看我是个什么人。我这个信把我的心情、我的想法、事实经过,我都讲清楚了,所以《报任安书》也许就是一封遗书。

  第二种可能,司马迁受任安这个案子的牵连,被汉武帝下令腰斩于市。当时宫廷里面有一场斗争,那么任安牵涉进去了,而当司马迁辗转托人把他的《报任安书》送到狱中以后,任安已经被腰斩了。任安腰斩以后,狱吏在抄检狱室的时候发现了司马迁的信,于是便呈奏给汉武帝,信里面是非常愤慨地表达对汉武帝的不满,那么汉武帝读罢,看到信里面那么多怨愤之词,勃然大怒,再加上有人趁机诬告司马迁和任安是同党,他们俩是好朋友嘛,于是汉武帝便下令把司马迁打入天牢,随后腰斩于市。那么这样看来,似乎是《报任安书》惹的祸,其实司马迁何以不知道《报任安书》会带来什么结果呢,司马迁并非不知道任安作为死囚犯,可能终生读不到这封信,司马迁也并非不知道这封信可能成为一封公开信,因为自己在信中所发泄的不满会招致灾祸,这点司马迁是非常清楚的。但是他不能不说,因为当他完成了《史记》的伟大的著述以后,灾祸对于他而言已经是无足轻重了,况且他选择这样一个与他患难与共的朋友写信的这种方式,选择给朋友写信,而且向世人公布《史记》的完成,这本身就是一种抗争,也是对朋友甚至对朋友死后的灵魂是一种极大的安慰。

  第三种可能司马迁再次下狱之后,随同长安狱中的罪犯,无辜地被集体处死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据《汉书·宣帝纪》记载,当《报任安书》被汉武帝知道之后,汉武帝看到信中有很多怨言,于是便下诏把司马迁逮捕了,并且叫御史台论罪,就是说并没有判死罪、论罪。就在论他的罪这个期间,不久汉武帝病重,那么有巫师就给他算风水,然后巫师告诉汉武帝,说长安监狱当中有天子气冲撞了圣上,究竟是谁呢?不知道,于是汉武帝下令把狱中所有的囚犯,无论轻重一律处死。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曾经一次把长安城的犯人全部杀了,所以司马迁就这样集体地无辜地被杀了,一代史家就这样死于非命,这是第三种可能。

  第四种可能司马迁寿终正寝,其实关于司马迁是被杀,史料还不能够充分地予以证实,说司马迁是自杀,也不过是一种推测。在史料不足的情况下,我们还只能够把他看成是正常病故,司马迁大概活了60岁,司马迁死了,在《史记》完成之后,他悄然无声地离开人世了,他以生命的终结换来了《史记》的诞生,他的死留下一个历史之谜,他的著作却竖立起一块历史的丰碑。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近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民国,鲁迅)。司马迁是西汉夏阳龙门人。夏阳,县名,今韩城,靠近龙门。所以司马迁自称“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龙门,龙门山,很有名气。传说大禹曾在龙门开山治水。龙门山的南面是黄河。司马迁的家正好在黄河、龙门之间。当地名胜古迹很多。司马迁从小在饱览山河名胜的同时,也有机会听到许多历史传说和故事。
司马迁生卒年代,史无明文。近人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认为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大约卒于汉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享年60岁。据说司马迁家自唐虞至周,都是世代相传的历史家和天文家。司马错是秦惠王时伐蜀的名将,司马昌是秦始皇的铁官,到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又做汉武帝的太史令,恢复了祖传的史官恒业。
司马迁的少年时代,“耕牧河山之阳”。司马迁在这“山环水带,嵌镶蜿蜒”(《韩城县志序》)的自然环境里成长,既被山川的清淑之气所陶冶,又对民间生活有一定体验。
十岁,司马迁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得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家学渊源既深,复从名师受业,启发诱导,获益不浅。这个时候,正当汉王朝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候,张骞奉使通西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汉武帝设立乐府……;也是司马迁在京城里丰富见闻,热情迸发的时候。
大约二十岁,司马迁开始外出游历——“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回到长安以后,做了皇帝的近侍郎中,随汉武帝到过平凉、崆峒,又奉使巴蜀,他到得最南边是昆明。
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举行大规模的巡行封禅,步骑十八万,旌旗千余里,浩浩荡荡。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史官,本应从行,但病死在洛阳。司马迁接受了父亲的遗志,赶到泰山,参加封禅,随后沿着东海,绕道长城塞外回到长安。

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马迁三十八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所藏的一切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的机会,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等到太初元年(前104年),我国第一部历书《太初历》完成,他就动手编写《史记》。
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出塞攻打匈奴战败被俘,司马迁替李陵说了几句解释的话,触怒了汉武帝,把他投下监狱,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以宫刑。宫刑是个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亲友。司马迁在狱中,又备受凌辱,“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司马迁《报任安书》)几乎断送了性命。他本想一死,但想到自己多年搜集资料,要写部有关历史书的夙愿,因此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希图出现一线转机。
太始元年(前96年)汉武帝改元大赦天下。这时司马迁五十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尊宠任职”,但是,他还是专心致志写他的书。直到征和二年(前91年)全书完成,共得130篇,52万余言。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字子长,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官至太史令,其间遭阉刑。中华民族忍辱负重、越挫越勇性格的代表。代表著作《史记》,鲁迅评价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十大名篇
梁启超指定的史记十大名篇
大江东去 楚王流芳——《项羽本纪》
礼贤下士 威服九州——《信陵君列传》
文武双雄 英风伟概——《廉颇蔺相如列传》
功成不居 不屈权贵——《鲁仲连邹阳列传》
旷世奇才 悲凉收场——《淮阴侯列传》
官场显形 栩栩如生——《魏其武安侯列传》
戎马一生 终难封侯——《李将军列传》
汉匈和亲 文化交融——《匈奴列传》
商道货殖 安邦定国——《货殖列传》
史公记史 千古传颂——《太史公自序》
史记共130篇

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司马迁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或公元前135年~?),西汉时期著名历史学家,左冯翊夏阳(现在的中国中西不陕西韩城西南)人。他出生的年代有两种说法,死去的年代没有详细记载。司马迁10岁的时候就开始勤奋学习古书,还向董仲舒等大学者虚心请教。后来,他到南方旅游,走遍了江淮地区和中原大地,在当地考察风俗,搜集民间的历史传说。在他做了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和皇家图籍后,有机会读了很多的书。

司马迁的主要成绩是写了《史记》,后来因为给投降匈奴的李陵将军辩护,被抓入监狱,被处以宫刑,就是古代去掉生殖器的一种残酷的刑罚。

出狱后,司马迁忍辱负重,继续写书,终于完成这部历史名著,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史记》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文学成就也很高,所以有的学者也说他是文学家。

西汉伟大史学家。


董仲舒简介是怎么样的?
大史学家司马迁也曾师从董仲舒,《史记》中对董仲舒的《春秋》之学多所阐发;也正是受孔子困厄著《春秋》、左丘失明著《左传》事迹的鼓舞,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发愤撰著《史记》这部千古名著。另一方面,董仲舒又谨慎地观察现实,潜心地研讨百家学说,特别是深研汉初以来一直占统治地位的黄老之学。他要构建一个前所...

...公安派的传统那公安派的传统是什么意思?还请介绍袁牧
公安派重视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袁宏道曾自叙以《打枣竿》等民歌时调为诗,使他“诗眼大开,诗肠大阔,诗集大饶”,认为当时闾里妇孺所唱的《擘破玉》《打枣竿》之类,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又赞扬《水浒传》比《史记》更为奇变,相形之下便觉得“六经非至文,马迁失组练”(《听朱生说水浒传》)...

晏子的简介
蜗牛的趣味名人

清朝篆刻家、书法家邓石如简介,篆书作品有《张子西铭》等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这副署为“题碧山书屋”的门联,为清代中叶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邓石如撰并书。此联气势恢弘,构思奇特,有如南朝文论家刘勰所说的“视通万里”“思接千载”之神奇。 上联摄景,五彩纷吴;下联取文,绮章叠秀。上...

古诗锦云川的作者简介和诗意谁知道?
等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在他主持下,整修了西安碑林、华岳庙,翻修了史马迁祠,修缮了苏东坡祠,重建了西安灞桥等。他留下的著作还有其主编的《经训堂丛书》,所撰的有《灵岩山人诗集》、《灵岩山人文集》、《中州金石志》、《河间书画录》、《晋书地理志校注》、《山海经新校注》等。

袁宏道的简介 给我 急需 作业!!!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主帅,袁宗道二弟,袁中道二哥。袁宏道与其兄袁中道、弟袁宗道合称为“公安三袁”。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今属湖北)人。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他曾辞去吴县...

求身残志坚的名人简介
马迁简介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

求身残志坚的名人简介
回答:马迁简介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

思马迁的简介或资料!
司马迁 (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

身残志坚的名人以及他的简介
八十年代的“中国保尔”张海迪 80年代,一个光辉的名字--张海迪,在神州大地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张海迪的事迹到处传颂,海迪精神到处弘扬。这位三分之二躯体失去知觉而不向命运之神屈服的姑娘轮椅上唱出了高昂激越的生命之歌,被誉为“当代保尔”、“80年代的新雷锋”。张海迪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

杞县18879671741: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 搜狗百科
牛克茵福: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

杞县18879671741: 司马迁简介及代表作 -
牛克茵福:[答案]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前90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李陵之事有所辩解,受腐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

杞县18879671741: 司马迁简介20字
牛克茵福: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前86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李陵之事有所辩解,受腐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

杞县18879671741: 司马迁的简介30~60字左右 -
牛克茵福: 司马迁,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著有《史记》.

杞县18879671741: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介绍 -
牛克茵福:[答案] 司马迁简介司马迁(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

杞县18879671741: 司马迁介绍 -
牛克茵福: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前90年),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他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20岁那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后来回到长安,做了郎中.郎中...

杞县18879671741: 司马迁的简介 -
牛克茵福: 司马迁(前145—约前87),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出身史学世家,父亲司马谈官至太史令.司马迁十岁时随父到长安,先后拜学于董仲舒和孔安国.二十岁开始游历名山大川,继父亲太史令的职位后,又随汉武帝到泰山、...

杞县18879671741: 司马迁简介 -
牛克茵福: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市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归来后,初仕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汉武帝元封八年(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对历法进行改革.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前91年完成《史记》.

杞县18879671741: 有没有司马迁的介绍?150字左右? -
牛克茵福: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影响巨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