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个佛法问题?

作者&投稿:成王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法问题佛法问题?~

我觉得要科学理解佛学。佛教讲因果学说,常人理解的是善恶有报。佛教中为什么有大量关于施舍的内容,比如修桥补路,给人方便等,是因为有福报,在不断奉献中培养自己的善念和心量,建立起正能量、正循环的命运。
具体又分法施、财施、无畏施三类。“法”狭义的讲就是佛学的内容,但广义的是讲“所有对人、对社会有益的知识和技能”,就是“方法”,所谓世间法。比如老师认认真真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师傅带徒弟等,还有我们的“百度知道”,解决别人生活中的疑难问题,也是“法施”,所以百度在这一个环节是做了善事,会有福报。但教人知识、解人疑难,一定要正确,如果目的不纯,给人错误的知识,误导别人,那就相反了。可见,你不必拘泥那些形式上的东西。弄不好,还会让人产生误解。
财施很容易理解,汶川地震,李嘉诚第一时间捐款救难,就是财施。
无畏施就是给人勇气,摆脱恐惧和危险,建立信心。所以你看很多正当的职业都在做这样的事情,高尚而光荣,都会有福报。
其实,你所想的事,很多寺庙都有,但他们并不讲高深的东西,而是印了一些小册子,比如“改善命运的原理与方法(一点一滴行正念、善念,一点一滴像拨草一样改掉自己的恶行和恶念等,使人生光明)”。

  三藏:经,律,论

  【十二部经】
  (术语)一切经分为十二种类之名。据智度论三十三之说,一、修多罗Sutra,此云契经。经典中直说法义之长行文也。契经者,犹言契于理契于机之经典。二、只夜Geya,译作应颂,又作重颂。应于前长行之文重宣其义者,即颂也。凡定字句之文体,谓为颂。三、伽陀Gatha,译作讽颂又作孤起颂。不依长行,直作偈颂之句者。如法句经是也。四、尼陀那Nidana,此译因缘。经中说见佛闻法因缘,及佛说法教化因缘之处。如诸经之序品,即因缘经也。五、伊帝目多Itivrtaka,此译本事。佛说弟子过去世因缘之经文。如法华经中药王菩萨本事品是也。六、阇多伽Jataka,此译本生。佛说自身过去世因缘之经文也。七、阿浮达摩Adbhuta-dharma,新云阿毗达磨。此译未曾有。记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之经文也。八、阿波陀那Avadana,此译譬喻。经中说譬喻之处也。九、优婆提舍Upadesa,此译论义。以法理论义问答之经文也。十、优陀那Udana,此译自说。无问者,佛自说之经文。如阿弥陀经是也。十一、毗佛略Vaipulya,此译方广。说方正广大之真理之经文也。十二、和伽罗Vyakarana,译授记。于菩萨授成佛之记之经文也。此十二部中修多罗与只夜及伽陀三者,为经文上之体裁。余九部从其经文所载之别事而立名。

  佛教中讲到相比较多,如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生相、住相、异相、灭相”等;有“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等;有“有相、知相、识相、缘相、增上相、因相、果相等。佛教中相的梵语为laks!an!a,是指物质的形相或状态之意,相是对于物质的性质、本体来说的,即指诸法之形像状态。


  佛教中的相有无、有区别。“无相”就是外离一切相意思,因为原始佛教是讲“无常”,“无我”,“无常”是说明世界上一起物质都是变化着的,没有永恒不变的物质。“无我”是就是连我自己的身体,也是五蕴和合的暂时现象,人的生、老、病、死也是变化的,就不能执着个我字,要无我,无我等于无相。所以要外离一切法相。如能在起心动念之中排除一切杂念并且不执着于一切法想而离相,这就是“无相”。“无相”也叫“实相般若”禅宗六祖慧能法师说:“外离一切相,是名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这就是法体的“实相般若”。《金刚经》上说:“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可见,无相即是实相。实相真如无相,佛性无相,自我本心也无相。只是你后天有个执着的我,才会生出种种烦恼、欢喜和痛苦。在智慧修养上离开了我才是“无相”,也就是“涅槃”,“涅槃”不是指人的生命结束,而是智慧修养上的升华,佛教讲是般若,即大智慧。所以在小乘佛教上讲就是三法印(无常、无我、涅槃),这就是“无相”的道理。





请教各位善知识几个有关佛法问题
1.因为袈裟人人都要争啊,达磨祖师早就说了,传到第六代不必传,且自古以来传这个袈裟为信物,都有生命的危险。所以五祖嘱咐六祖,不必再传。2玄奘大师所翻译的版本中略去了序分和流通分,只保留正宗分,用今天的话讲就是略去序文,略去后记,只保留正文部分。整部经文朗朗上口,简洁精要,是以心经...

佛教问题,知道的才回答
第一:依照佛陀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第二:我们凡夫很难从根本上来分别是否善智师,因为善智师,一切法任用无碍,但是有些却是逆我们的意识观念而行,凡夫容易排斥!但是邪师倒是容易辨别。一切贪着名利相的,色相的,贡高我慢的,等等,皆应远离!第五:不生亦不灭,不常亦...

请教佛友关于佛法中的几个问题
【我的回答】第八识中,没有善与恶。善恶都是方便而已。善,在另一个角度,也许是恶。第八识中只有因缘。有了因的存在,在有具足的条件--“缘”时,条件成熟,就结果。这也叫缘起缘灭。让你欢喜的,也许就是善。不欢喜,甚至是痛苦的,那就是恶。佛法让我们广结善缘。也就是只让善因结果。

佛法问题,比如一个犯罪团伙的大哥,他一生享福,没受报应。这是什么原因...
因为业果也是按顺序成熟显现的,是有时间顺序的,不是随机的,今天这个显现明天那个显现,另外业果的显现也是有条件的。庄稼先种的一般先熟,后种的后熟。业果也是如此。今生的恶业不是都会在今生报掉,现世报那是因为他有福才现世报,无福之人一定要让你积累到时间才狠狠地获报。能现世报还是你积德忏悔...

关于佛教的几个疑问
但吃蔬菜属于维持自己身命,而且蔬菜的生命会随着它的种子在来年延续,这本身无可非议,不吃蔬菜,难道活活饿死不成?那还出生干什么,更何谈修行了。而且吃素是梁武帝本着大乘菩萨道情怀所开创的,为汉传佛教所特有。而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还是吃三净肉的。这也有其原因,南传佛教保持佛陀住世是的风貌...

请教一个关于佛法的问题。。
你的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佛祖的确是讲了种种法门,而且是根据不同根器的众生说不同的解脱法门,所以才有大乘与小乘之别,所以才有84000法门之说。对于小乘根器的人说四圣谛、八正道法门,最后破除烦恼障取无余涅盘而解脱生死;对于大乘根器的人说六波罗蜜法门,最后断除所知障以及无明障取无住处涅盘...

净土问题回答
我们再回答一个问题,剩下不能回答的我们明天回答,再不能回答的就佛七的时候回答。最后一个问题: 8、修净土的佛弟子应该如何发愿?应该在净土先成佛再度众生,还是应该先从净土转到娑婆世界广度众生再成佛? 答:这等于是两个问题。第一个,修净土的应该如何发愿?修净土的人你心中只有两个愿望,只有两个愿望而已:第一...

请教 大家几个佛教小问题
1,无为舍:是舍弃一切对事相上的执着。2,善方便:善巧方便的方法,可以使众生理解,执行的,适合大众的方法,道理。3,修罗:是六道众生的一类,因为嗔恨心较重,我慢也比较严重(就是骄傲),但是因为常常做善事,所以就有一定的福报了,所以还是归类在善道里的。4,涅磐山:就是涅盘的一个比喻...

各位佛家的师兄好,我想问一个关于佛法的问题
一切世界不只是一切众生,一切世界包括一切物质世界及一切精神世界。而这里讲到的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都是相对的,这是六个大纲要。读经要细心,不可忽略过去。始终,这个世界如何开始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地球怎么来的?宇宙怎么开始的?地球何时毁灭?这些都是问题。生灭,世界上...

问个佛法专业问题。
有心与无心有何区别?光菩萨的四宏愿、六波罗密就是无人能及的。人舍你也舍,你的舍行不行?是深度问题,不是差别问题。佛说月光菩萨经中,月光菩萨,寿四万岁有天眼宿命通。身色端严。诸相具足。光明照耀。如天满月。所往之处。不假灯烛日月之明。故号月光。统领四洲六万八千国土。毅然舍头...

井冈山市15212163907: 问一个关于佛理的问题 -
云中重组: 阿弥陀佛!戒律都有开遮持犯之说.解决问题的根本是要靠智慧,而不是武力.所以有智慧的人不执着于“杀”相,杀而无杀.就如同一个故事所讲:佛门里有位他心通的比丘,觉之有位强盗将要把一船的人陷害致死,所以先下手杀了那强盗.在佛法里这就叫开戒,实际上他是救了所有人,那个强盗本来是要下地狱的罪也因此得以化解.动机是好的,结果也是好的,这个“杀”实在是功德利益之事啊!这确实需要冷静的思维,与高度的智慧,需要我们不断的修学啊!

井冈山市15212163907: 请教一个佛教问题 -
云中重组: 那这个问题是现在许多人都在辩论的一个问题.先要搞明白什么是“业力”.可以说“业力”就是“念力”,可以说“业”是行为,而“业力”是包括身、口、意三个方面的运动,所导致的种种后果.题外话:有种说法是众生的“第八识-阿赖...

井冈山市15212163907: 我想请教一个佛教问题,求人能解开我的心结 -
云中重组: 秋种一粒粟,春收万颗子.不要小看这秋天种的一粒种子,万法因缘果报,不可思议.今生能得人身,已属不易,能遇佛法的概率就更微小了.而能在少年时期就因缘巧合而信佛,那才是难中之难,无过此难.需要前世修多少辈子才有此福报!你虽然善根深厚至极,但毕竟还是年幼,虽能听闻正法,但佛法信解行证,还需要“解”,需要如理思维方可体察大乘佛法妙义.理解的越深入,修行就越有劲.你别着急,万法因缘生,今天之社会之所以如此,是众生共业所感,本没什么奇怪的.作为信佛之人,我们关注的不是去抱怨社会与他人,而是在世间积极修行弘法,利乐有情,庄严净土,否则要我们干嘛?我们岂能与那些无信仰之人一样,只知道怨天尤人吗?别急,慢慢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井冈山市15212163907: 问一个佛法心力的问题 -
云中重组: 求愿需要三种力,一种是你自己的愿望和决心,这是愿力;一种是佛菩萨的帮助,叫助力;还有一种是你命中的缘,也就是你说的注定.要三种力量一同作用,才能达成.

井冈山市15212163907: 关于佛学的几个问题 -
云中重组: 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 佛菩萨是没有办法安排任何人的,安排自己的永远都是你自己, 一是要看你的愿力,看你是如何发愿,另外就是看你的业力. 假如一个人不行善积德,破戒等等,这样的人是要下三恶道的, 但是这个人若是行善,守戒的...

井冈山市15212163907: 关于佛学的几个疑问 -
云中重组: 1,在佛的境界里面,因果律也是“空”,也就是在胜义谛的高度,因果也为空性;在菩萨、凡夫的境界里面,因果实有,也就是在世俗谛的高度,因果不空.所谓“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这句话实际上有问题,前半句是在胜义谛的高度说的...

井冈山市15212163907: 关于佛法的问题 -
云中重组: 单就事上来说,属于报身佛.神识,就是佛性.色身可灭,所以世尊也住世不超过这个数,离坏还早着了.在坏的阶段,会有三灾兴起(大火,或者大水、空的阶段都是不行的,在住世时,我们娑婆世界的人类寿命在100岁以下,那样又错了1、...

井冈山市15212163907: 请教各位善知识几个有关佛法问题 -
云中重组: 1.因为袈裟人人都要争啊,达磨祖师早就说了,传到第六代不必传,且自古以来传这个袈裟为信物,都有生命的危险.所以五祖嘱咐六祖,不必再传.2玄奘大师所翻译的版本中略去了序分和流通分,只保留正宗分,用今天的话讲就是略去序文,略去后记,只保留正文部分.整部经文朗朗上口,简洁精要,是以心经虽然有6种翻译,却惟独玄奘大师所翻译的最为人称道,没有序分自然就没有如是我闻.3律就是律宗,净就是净土宗,密就是密教真言宗

井冈山市15212163907: 请教一个佛学问题 -
云中重组: 您在读《成唯识论》?佩服.建议您去般若文海的基础佛理区看看http://bookgb.bfnn2.org/article_49.htm「缘」既然这么重要,为了让我们容易了解,佛经中为我们归纳了四类的缘,分别是「亲因缘」、「...

井冈山市15212163907: 关于佛教的一个问题 -
云中重组: 朋友你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是要辩证的看待.众生平等是大彻大悟的佛从自性本性中流露出来的.佛教是教导众生向善,获得人生价值.食宿一来身体健康,二来培养我们的慈悲心,第三可以不与众生结怨造业.当然有很多人还是会照常吃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