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五常出自于哪本书?

作者&投稿:齐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纲五常出自哪里,完整的话是?~

《白虎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
《论衡·问孔》:“五常之道,仁、义、智、信也。”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同时用于一处,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求全责备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亦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三纲皆取于阴阳之道。具体地说,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他看来,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从宋代朱熹开始,三纲五常联用。
三纲五常观念,为封建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维护和提倡。它们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原则和观念,被写进封建家族的族谱中,起着规范、禁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2000多年来,它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国民性。当然,这种思想在一定时期也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作用

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名教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即名份,教即教化,名教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等级制度。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求全责备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亦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三纲皆取于阴阳之道。具体地说,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他看来,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从宋代朱熹开始,三纲五常联用。

《白虎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汉·王充《论衡·问孔》:“五常之道,仁、义、智、信也。”

原话是《三字经》里的

《礼纬·含文嘉》云: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矣。
至于五常,爱之仁,正之义,君之礼,哲思智,情同信,春生化万物而成仁,秋刚正利收而为义,礼是形式,智为思想,信是保证。
(1)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常又称“五典”,即五种行为规则。语出《尚书·泰誓下》:“狎辱五常”。
[唐]孔颖达疏云:“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2)五常:据说指“五伦”,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
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三纲五常是谁提出的
1、董仲舒在先秦儒家“五伦”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三纲五常论。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2、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

三纲五常是由谁提出的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

三纲五常是谁提出的
“三纲五常”是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出自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

三纲五常的形成与发展
三纲、五常两词,出自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贵阳而贱阴”的阳...

三纲五常论是谁提出的?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

“三纲五常”是董仲舒新儒学的重要内容,它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核心...
【答案】:B 本题主要考查“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出自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br][\/br]A项正确。“智”属于“五常”。[br][\/br]B项错误。“利”不属于“五常”。C项正确。“礼”属于...

我国古人所说的“三纲五常”,其中“五常”具体是指什么呢?
三纲五常出自西汉董仲舒编写的《春秋繁露》一书。最早起源于孔子,孔子的儒家学说以仁爱治天下,曾提出了君臣、父子、仁义礼智等有关的伦理观念,孟子也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规范,最后董仲舒按照”贵阳而贱阴“的理论,对”五伦“又做了延展,最终提出了...

三纲五常是谁提出的
三纲五常里的三钢,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它出自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其中的三纲对应了忠、孝、节,臣要忠于君,子要孝于父,妻要守节于夫。而五常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三纲五常是中国宗法社会最基本...

三纲五常四维八德十义什么书
《春秋繁露》。三纲五常四维八德十义出自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三纲五常四维八德十义是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提出了的理论。“三纲五常四维八德十义”体现了整个封建统治的各种关系,成为封建立法的指导思想,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控制人们思想、防止人民“犯上作乱”的思想武器。

三纲五常谁概括出来的!
三纲、五常两词,出自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贵阳而贱阴”的阳...

建邺区13251664363: “三纲五常”出自哪里?有什么含义?
扈振复方: 我们经常说的“三纲五常”其实是由“三纲”和“五常”两个词合成而来.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就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

建邺区13251664363: 儒家的“三纲五常”是什么?
扈振复方: 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最早渊源于孔子.何晏在《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建邺区13251664363: 三纲五常的出处是什么?
扈振复方: [出处]《论语•为 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 集解引汉•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 也. ”

建邺区13251664363: 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出自哪里 -
扈振复方: 三纲、五常两词,出自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

建邺区13251664363: 三纲五常是谁提出的 -
扈振复方: 演变董仲舒的“五伦”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

建邺区13251664363: 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扈振复方: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信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

建邺区13251664363: 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它是由谁提出的?
扈振复方: 董仲舒.三纲五常出自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最早渊源于孔子,董仲舒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

建邺区13251664363: 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具体内容,又是谁提出来的?
扈振复方: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

建邺区13251664363: 什么是三纲五常 -
扈振复方: “三纲五常”(Confulegalistic Hierarchical Ethical Order)(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最早渊源于孔子.何晏在《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中集解:“马融...

建邺区13251664363: 三纲五常 -
扈振复方: 首先最早提出三纲的不是儒家,而是法家,出自出自《韩非子·忠孝》: “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天下治;三者逆,天下乱.” 其次儒家对三纲完整的阐述是: “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