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的问题?

作者&投稿:季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明十三陵忌讳问题~

不能消恶意谤佛和出佛身血的罪…所谓恶意,就是了解佛教的前提下谤佛。被人蒙闭受人睃使的不算。

挖掘的入口在宝城东南方向的城墙上
登上明楼后沿着城墙向左,大约100米,就能看见城墙下部开了一个拱形豁口,那里就是开挖地点,也是四百年前万历帝后棺椁送入地宫的隧道口
砖隧道呈S型,先向明楼方向,在明楼后方拐弯向地宫正门
砖隧道入口跟城墙外的地面是水平的,砖隧道越向地宫方向,距地面越深,是个下坡道
在地宫正门,离宝城封土深27米
现在砖隧道已经被封,目前的入口是后修的,就是在地宫正门稍前,修建楼梯,直达地面,便于参观
1956年挖掘定陵地宫的时候,先挖开砖隧道,找到地宫正门方位,然后打开地宫正门进入地宫

十三陵大门(大宫门)不要票,大宫门到定陵大约8公里路程
大宫门往北1里是神路(石人石兽)要买票
目前开放三座陵墓:长陵(明成祖永乐皇帝)、昭陵(明穆宗隆庆皇帝)、定陵(明神宗万历皇帝)
参观哪座陵墓就在哪座陵墓门口买票
只有定陵挖掘了地下宫殿,其它陵墓只能参观地面建筑

明十三陵是位于北京西北约40多公里处的一个著名的陵墓区。这里青山环抱,风景美丽,在方圆约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里,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明代13个皇帝的陵墓,后人称为明十三陵。
....十三陵是明代皇陵,位于昌平县天寿山下的盆地中。其中包括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共13处,统称十三陵。
....十三陵广达40平方公里,建造用时长达200多年(1409-1644),工程极为浩大。陵区三面环山,蟒山、虎峪雄踞两侧;北京平原横陈于前。神路长达20余里。
十三座陵墓呈整体布局,各陵又自成体系。一般游人主要游览其中的两个陵墓,一个是建筑规格最宏伟的长陵,一个是将地下宫殿发掘出来的定陵。

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个封建皇帝的陵墓,
坐落在北京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距离北京约50公里,总面积120余平方公里.1961年,十三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德 永 景 长 献 庆 裕 茂 泰 康 定 昭 思

景区一览

长 陵
定 陵
居 庸 关
银 山 塔 林
神 路
昭 陵
未开放陵寝
永陵
裕陵
献陵
庆陵
茂陵
康陵
景陵
泰陵
德陵
思陵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机构简介 机构简介 主要领导 主要领导 管理业绩 管理业绩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古建文物保护 古建文物保护 古树文物保护 古树文物保护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文物鉴赏 文物鉴赏 古树鉴赏 古树鉴赏 文物修复成果 文物修复成果 明朝丧葬制度 明朝丧葬制度 陵寝建筑特点 陵寝建筑特点 明朝祭祀制度 明朝祭祀制度 明朝陵寝管理 明朝陵寝管理 陵寝研究 陵寝研究 长城文物研究 长城文物研究 宗教建筑文物 宗教建筑文物 重大历史事件 重大历史事件 民间故事传说 民间故事传说 十三陵史话传说 十三陵史话传说 居庸关史话传说 居庸关史话传说 银山塔林史话传说 银山塔林史话传说 十三陵大事记 十三陵大事记 史料记载 史料记载 历史文物研究 历史文物研究 史话传说 史话传说 十三陵的变迁 十三陵的变迁 旅游地图 旅游地图 乘车路线 乘车路线 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 购票说明 购票说明 旅游须知 旅游须知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论坛 论坛 邮箱 邮箱 相关下栽 相关下栽 网上调查 网上调查 首页 旅游指南 历史文化 文物保护 景区管理 景区动态 电子信箱

页面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景区一览->长陵

点击观看环视图片 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点击观看环视图片

墓主生平
(一)明成祖朱棣一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

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生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明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七日封燕王,十三年三月十一日,就藩北平。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七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永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征漠北,十八日病逝于榆木川,谥“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十二月十九日葬长陵。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成祖”。

朱棣在明代是个颇有作为的皇帝。文献记载,他“貌奇伟,美髭髯,智勇有大略”。早在当燕王时,就曾屡帅诸将出征,并节制沿边士马。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太祖朱元璋去世,因太子朱标早逝,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是个优柔寡断,缺少从政经验的年轻皇帝。朱元璋在世时,为了监视各地的将官,把军政大权牢靠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曾先后三次封建诸子,把23个亲儿子分封为亲王,驻全国各战略要地,并赋予了极大的军事指挥权。这些亲王在太祖死后,自恃尊属,多拥重兵而不法,尤其不把年轻的侄皇帝放在眼里。为此,建文帝采纳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的意见,采取了“削藩”措施。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八月到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建文帝先后削除了周、湘、齐、代、岷五个亲王的爵位。朱棣见削藩就要轮到自己头上,就一面称病,一面在北平招募武士,训练军马,准备起事。后来,燕山百户倪谅告发了朱棣的阴谋。建文帝下令削夺燕王爵位,拘捕燕王府所有官员。北平布政使张昺和都指挥使谢贵出动了驻扎在北平的所有军队,将燕王府团团围住。朱棣利用官兵不敢伤害自己的弱点,用诈降的计谋,把张、谢二人骗进王府杀死,遂率800守卫亲军杀出王府大门,以闪电战的方式迅速攻克九门,占领了北平城。并上书建文帝,说齐泰、黄子澄都是奸臣,他要遵照朱元璋所定的《祖训》中“朝无正臣,内有奸道,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的话,为朝廷铲除奸臣。又自称其师为“靖难”,意思是为皇帝解除危难。经过四年的激战,朱棣打败了建文帝,攻克了当时的都城南京。当朱棣率兵进城时,皇宫起火,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他在宫中与后妃自焚身死,也有人说他从地道跑出,出家当了和尚,远游滇、黔、巴、蜀。至今仍是明史的一桩疑案。

燕王朱棣在群臣的拥戴下,登上了皇帝宝座。第二年,改元“永乐”。朱棣即位后,为了避免藩王为争夺皇位而发动战乱,继续采取了削藩措施。先后把封在北方的诸王迁徙南方,并解除诸王军权,使军政大权完全归于皇帝。永乐十九年(1421年)他毅然将京师由南京迁至北京,使北京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使明王朝北部边塞的军事防御力量得到了有力的加强。
在发展对外交往和贸易上,他在永乐初年派遣“三保太监”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满载金银绸缎和瓷器等珍贵货物,远航西洋各国,换取海外奇珍,发展了中国与西洋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也提高了明王朝在世界的声望。

(二)仁孝文皇后徐氏

仁孝文皇后徐氏,洪武九年(1376年)册封为燕王妃,朱棣称帝册封为皇后。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四日去世,享年46岁。谥“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长陵玄宫落成,葬入陵园。

明长陵的陵宫建筑
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第一进院落,前设陵门一座。其制为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建筑,面阔显五间,檐下额枋、飞子、檐椽及单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构件;其下辟有三个红券门。陵门之前建有月台,左右建有随墙式角门(已拆除并封塞)。院内,明朝时建有神厨(居左)、神库(居右)各五间,神厨之前建有碑亭一座。神厨、神库均毁于清代中期,碑亭则保存至今。

第二进院落,前面设殿门一座,名为祾恩门。据《太常续考》等文献记载,天寿山诸陵陵殿名为“祾恩殿”,殿门名之为“祾恩门”,始于嘉靖十七年(1538年),是世宗朱厚熜亲易佳名。其中,“棱”字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字取“罔极之恩“意,长陵棱恩门,为单檐歇山顶形制,面阔五间(通阔31.44米),进深二间(通深14.37米),正脊顶部距地面高14.57米。檐下斗拱为单翘重昂七踩式,其平身科斗拱耍头的后尾作斜起的杆状,与宋清做法俱不相同。室内明间、次间各设板门一道,稍间封以墙体。其中明间板门之上安有华带式榜额,书“祾恩门”三金字。“稜”字系后世修葺时误写。门下承以旱白玉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其栏杆形制,为龙凤雕饰的望柱,和宝瓶、三幅云式的栏板。台基四角及各栏杆望柱之下,各设有排水用的石雕螭首(龙头)。台基前后则各设有三出踏跺式台阶。其中路台阶间的御路石上雕刻的浅浮雕图案十分精美:下面是海水江牙云腾浪涌,海水中宝山矗立,两匹海马跃出水面凌波奔驰;上面是两条矫健的巨龙在云海中升降飞腾,追逐火珠,呈现出一派波澜壮阔的雄伟景象。这些精美的石雕究竟出自何人之手,现在已无法查考。但北京市大兴县老君堂东曾出土明朝一位工部营缮所所副父亲的墓志。墓志中记载,墓主毛贵二有三个儿子。其第二子名叫毛荣,继承父业,擅长石雕技艺,在兄弟三人中他“尤有能名”,而且其技艺精湛,“超其朋俦”。永乐十一年随驾来北京,咸推其琢造精坚,俾之把总众役。十九年擢为工部营缮所丞。洪熙元年承命从事长陵,进授所副”。据墓志文可看出,毛荣不仅是个技艺超群的石雕艺人,而且因从事长陵营建有功而进授为工部营缮所所副。长陵精美的石雕刻或许与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祾恩门两侧还各有掖门一座,均作随墙式琉璃花门,门上的斗拱、额枋,门顶的瓦饰、椽飞均为黄绿琉璃件组装,在红墙的映衬下格外分明。

院内,北面正中位置建有高大巍峨的祾恩殿。这座大殿在明清两代,是用于供奉帝后神牌(牌位)和举行上陵祭祀活动的地方。

明朝从孝陵以后,陵寝祭殿有享殿、陵殿、献殿、寝殿、香殿等不同称呼。殿内日常陈设有神榻(灵座、龛帐)、帝后神牌、册宝、衣冠、御座、香案,以及各种乐器。朝延遣官致祭时,殿内再增置陈设祭品用的正案、从案、三牲案匣等。这些陈设说明,明朝陵殿具有供上陵朝拜举行大规模祭献活动,和平时司香火、四时供献、朔望朝陵等日常祭祀的双重功能。它兼有西汉陵寝寝殿、便殿或唐宋陵寝上下二宫祭祀用殿的功用长陵的这座祾恩殿,是明代帝陵中唯一保存至今的陵殿,堪称是我国古代木构建筑中的珍贵遗物,其珍贵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一是规模大,等级高。此殿制仿明代皇宫金銮殿(明代又称奉天殿、皇极殿)修建,面阔9间(66.56米),进深5间(29.12米),柱网总面积达1938平方米,是国内罕见的大型殿宇之一。殿顶为古建中等级最高的重檐庑殿式,覆以黄色琉璃瓦饰。正脊至台基地面高25.1米。上檐饰重翘重昂九踩斗拱,下檐饰单翘重昂七踩鎏金斗拱。六排柱前后廊式的柱网排列方式规整大方。殿内“金砖”铺地,殿下有3层汉白玉石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和一层小台基,总高3.215米。台基前出三层月台。每层月台前各设三出踏跺,古称“三出陛”。其中,中间一出踏跺的御路石雕由上、中、下三块组成:最下面的一块与祾恩门图案相同,上面的两块分别雕刻二龙戏珠图案。台基上三层汉白玉石栏杆形制也与祾恩门相同。此外,月台两侧还设有祭陵时供执事人员上下的旁出踏跺。台基之后也设有三出踏跺,其形制同月台前踏跺。
二是用材考究,此殿梁、柱、枋、檩、鎏金斗拱等大小木构件,均为名贵的优质楠木加工而成。各构件在殿内部分(除天花外)无油漆彩画,显得质朴无华。支撑殿宇的60根楠木大柱,用材粗壮,是世上不可多得的奇材佳木。特别是林立殿内的32根重檐金柱,高12.58米,底径均在一米上下。其中,明间中间的4根金柱最为粗壮。左一缝前金柱底径达1.124米,两人合抱,不能交手。文献记载,天寿山各陵及北京宫殿所用楠木,采自四川、湖广一带的深山密林之中。那里人迹不到,“毒蛇鸷兽出人山中,蜘蛛大如车轮,垂丝如幻絙,罥虎豹食之。采者以天子之命,谕祭山神,纵火焚林,然后敢入”。伐倒的楠木,也往往是“一木初卧,千夫难移”,明万历年间,四川一带有“入山一千(人),出山五百(人)”的谚语。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四十六记明代运图,自蜀运木有“山川险恶”、“跋踄艰危”、“蛇虎纵横”、“采运困顿”、“飞桥度险”、“悬木吊崖”、“天车越涧”、“巨浸飘流”等险恶经历。而结筏水运时,每筏运木604根要用竹4405根,此外,还配有运夫四十人,自蜀至京,不下万里,其运送周期通常都在三年左右。由此可知,明朝时采伐楠木确实十分艰难。而一木至京,费银竟达万两。

三是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我国的古建技术,宋代有《营造法式》,清代有《工部工程做法则例》,都是官修的建筑工程用书。但处于宋、清两代之间的元、明两代却都没有官修建筑用读书。因此,元明二代遗留下来的古建,就成为建筑史学界研究元明两代建筑法式、特点的基本素材。特别是像长陵祾恩殿这样的高等级的明代官式建筑,更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这座大殿从结构上看,属叠梁式构架体系,不推山。宋元时期的叉手、托脚等构件已不采用,宋元时期的襻间斗拱也按照“檩、垫、彷”的组合方式由垫板代替。整体结构更趋简化,节点更趋牢固。由于梁的外端做成巨大的耍头伸出斗失之外,柱头科斗拱的机能发生了变化。但如果挑檐檩因受力向下弯曲,平身科斗拱仍能起到悬挑的作用。平身科斗拱的形制采用了宋元两代都没有的落金式鎏金斗拱。斗拱后尾部分均呈30°角斜向上伸,真假昂并用.
祾恩殿的左右两翼,明朝时曾建有左右配殿(又作“廊庑”)各十五间,清代中叶毁坏并拆除。配殿之前各建有神帛炉一座,至今保存完好。其制均由黄、绿琉璃件组装而成,小巧玲珑。炉顶为单檐歇山式,炉身正面为四扇假棱花槅扇,正中辟券门,门内为小室,用于焚烧祭祀所用的神吊和祝版。

第三进院落,前设红券门制如陵门,为陵寝第三重门。院内沿中轴线方向建有两柱牌楼门和石几筵。

长陵神帛炉
两柱牌楼门,为柱出头式牌坊,又称棂星门。其两石柱,截面作方形,顶部各雕一坐龙(两龙相对),前后戗抱鼓石。柱间木构部分仍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时仿景陵制增构。其制,单檐一间,黄琉璃瓦顶,两山面各置博缝板,檩枋之下置重翘五踩品字斗拱六攒,其里外拽的拱头、耍头均作三幅云形式。斗拱之下依次安装平板枋、大额枋、花板、小额枋、门框、上槛(安装门簪四枚)、余塞等构件。

两柱牌楼门后为石几筵。它由石供案和五件雕刻精致的石供器组成。石供案,须弥座形制。其上下枋均浮雕串枝花卉,上下枭刻仰俯莲瓣,束腰部分刻椀花结带图案,四角雕刻玛瑙柱之形。案体规整大方,基本完好。案上五供器俱全。中间的石香炉,作三足鼎形,炉身和炉盖各用一整石雕成。炉身部分腹部圆浑,三足外侧各雕云纹饕餮。炉耳、炉沿则分雕回纹图案;炉盖,底径大小同炉沿,顶圆,下雕一周海水江牙图案,上雕云纹及一头部前探的盘龙。烛台,形状略似古祭器中的“豆”,烛盘下雕仰莲瓣一周,下雕云纹。花瓶,小口大腹,两耳各雕衔环。
陵园的宝城建筑构成了“后圆”部分。其前部与第三进院落相接,形成一个整体。宝城,明代文献中又作“宝山城”,因城内覆盖玄宫(墓室)的封土称为“宝山”而得名。从外观上看,它就像一个封闭的圆形城堡,城高7.3米,外侧雉堞(垛口)林立,内侧置宇墙,中为马道,宽1.9米。宝城周长约2华里。宝城之内是埋葬帝后的玄宫(墓室)建筑,上面堆满封土,中央部分隆起,像一座小山陵,故称“宝山”。我国古代的陵冢,秦、汉以来,多作覆斗形状,其周围的陵墙平面也作方形,而明朝的帝陵,自南京孝陵始,则创制为圆形的陵冢,外护以圆形宝城墙的制度。

这座明楼,明朝及清初时曾是前、后、左、右四面对称设置红券门,不仅楼体外檐斗拱系木结构,内部也都是木质的梁架结构,因此《帝陵图说》有“栋梁楠梗”的记载。但因多年失修,到了清朝中期,明十三陵的明楼凡“搁架木植者皆糟朽坍卸”,所以,乾隆五十年(1785年)修缮各陵明楼时,管工的大臣们特向乾隆皇帝上奏说:“今若就其形势仍用木植修换,恐难持久”,并提出各陵明楼的修复,应按照永定二陵明楼的起券方式,“一律改发石券”。
长陵明楼在该次修缮中,因此改变了结构。首先,明楼内砌起了石券顶,楼顶因此变成了砖砌的实心顶结构,其次,左右两个红券门亦用砖封死,故此,现在前后券门通畅如故。而明楼的外观则形制基本如旧其中,上下檐四面均各显三间,上檐饰单翘重昂七踩斗拱,下檐饰重昂五踩斗拱,斗拱后尾均砌于砖体内。明楼的上下两檐之间,在南面一侧有华带式木榜额,书“长陵”两金字,亦仍如明朝旧制。楼内正中立有“圣号碑”。碑制为龙首方趺,篆额“大明”,下刻“成祖文皇帝之陵”七个径尺楷书大字。其中,“成祖”,是朱棣的庙号;“文”是朱棣的谥号(寓意“经纬天地”),文字旧时泥金,碑身用朱漆阑画云气,故又有“朱石碑”的俗称。

Copyright 2004 MingTom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浏览器使用IE 5.0以上版本
admin@mingtombs.com

不知道


明十三陵的风水这么好,明朝为啥不到三百年就亡国了?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明朝的衰亡归结于明十三陵的风水问题,而是应该从多方面探究其失败的原因。其实,纵观明朝的统治者,不管是开国皇帝朱元璋,还是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在执政期间,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社会矛盾。所以,即使明十三陵的风水再好,即使崇祯皇帝再勤奋,也无法扭转明朝衰败的局面...

十三陵的问题
那是前些年才人工造的景观 不是古代留下来的 与明十三陵的历史没有任何关系 没看到也没什么遗憾

北京十三陵墓
[1]2015年10月,国家旅游局暗访检查,明十三陵景区的主要存在外围欺客宰客现象严重,无明码标价;卫生情况差,景区垃圾裸露多,地面污物清扫不及时;游览设施不足,游客中心功能不全等问题,对景区给予严重警告,并公开通报,给予6个月时间整改。交通线路 选择自驾车游览十三陵景区,请从北三环马甸桥驶入京昌...

关于明十三陵忌讳问题
不能消恶意谤佛和出佛身血的罪…所谓恶意,就是了解佛教的前提下谤佛。被人蒙闭受人睃使的不算。

为什么十三陵不能拍照?
首先不拍照是对先人的尊重,有一个说法就是死去的人是不能打扰的,不能让死去的人还得不到安定。科学的讲诉是,拍照产生的灯光很容易对陵墓内部发生变化,还有有传言说,拍照之后影子会留在十三陵里,也就会引发生病的现象。风水迷信上讲千万不要以风景名胜中的陵墓为背景拍照尤其是下午三点以后,没准...

十三陵有什么好玩的
问题一:明十三陵好玩吗 我本人比较喜欢考古,历史,古建筑……这方面的知识,所以本人非常喜欢十三陵这种地方。说是十三陵,但事实上去定陵(万历皇帝)和长陵(永乐皇帝)的比较多,定陵是去看地下的地宫,长陵是去看地上的建筑,长陵的地上宫殿都是用金丝楠木建成的。福里展览了很多珍宝,全是从定陵地宫出土的,帝后冠……...

明朝皇帝陵墓提问:关于明朝皇帝16人陵墓
看完后。我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北京明朝十三陵。自朱元璋儿子。也就是朱咏文的叔叔夺位后。建文帝朱永文逃跑自四川。叔叔朱棣(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建造紫禁城。明朝在北京统治历史正式开始。朱棣以来。明朝除朱元璋。朱永文2帝。埋葬点不在北京十三陵。北京十三陵共葬13位明朝皇帝。就是13个皇帝墓。那加上十三陵的...

一直有一个费解问题:为什莫清陵全被盗光,而明十三陵一座都没被盗过呢...
十三陵不是没有盗过,定陵已经在建国后被发掘过,只是因为技术的原因所以对其他的陵墓暂时不予发掘而已。

明十三陵“无字碑”的由来?
检查诸书,唯徐乾学《读礼通考》载,唐乾陵有大碑,无一字,不知何谓?而明诸陵效之,竟以为例,实不可解也。”针对这个谜团,当年乾隆皇帝没有解出时间延展到现在,如今这个问题已并非不解之谜了。相关研究明十三陵的专家学者解释,这事儿还要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说起。作为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到明十三陵旅游度假需要注意什么
3.有问题,找游客中心。游客中心为您提供以下服务:1、咨询服务;2、设备出租:轮椅、担架、拐杖、童车、童床、玩具、雨伞;3、免费服务:资料发放、针线缝补、冷热水饮用、失物招领;4、商务服务:电话、传真、非处方药(有偿)。游十三陵禁忌:不要以风景名胜中的陵墓为背景合影。如北京十三陵等,请勿...

九台市15727681558: 关于明代十三陵疑问昨天走遍了每个陵墓,发现每个明代皇帝墓前(我说的是十三陵啊)前都有一个石头龟(象是龟不过应该不是)背上驮一个很大的石碑.... -
仝姚甘露:[答案] 明十三陵有一个怪现象,这就是除思陵外,明十三陵中的其他十二陵虽然都是明朝时建造的,但是每座陵都有一座当时没有镌刻文字的石碑,人们称之为“无字碑”. 这些石碑为什么当时不刻文字呢?历史文献没有详细记载其原因.清朝乾隆皇帝觉得...

九台市15727681558: 明十三陵是指哪十三陵?分别分布在何处? -
仝姚甘露:[答案]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东、西、北三面环山,是世界上保存较为完整和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陵区面积约120平方公里.群山之内,各陵均依山面水而建,布局庄重和谐.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建于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

九台市15727681558: 据说明十三陵的挖掘是由于政治原因,并导致了挖掘不善,毁坏了许多文物.这是真的吗? -
仝姚甘露: 对明十三陵的发掘以长陵(永乐的陵,十三陵中最大的)为主,肯定是有政治原因的,但不一定是最主要的.为了积累经验就先挖了定陵...

九台市15727681558: 北京明十三陵(关于北京明十三陵的基本详情介绍)
仝姚甘露: 1、北京十三陵长陵是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墓葬群的其中一座陵墓,是十三陵之首,也是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2、长陵是永乐皇帝建北京皇宫(的第三年(公元1409年)自建的“寿宫”,规模宏大,用料严格考究,施工精细,工程浩繁,营建时日旷久,是一座具有明朝鲜明特色的陵墓.

九台市15727681558: 明十三陵从古至今遭到了哪些破坏? -
仝姚甘露: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

九台市15727681558: 明十三陵的问题 -
仝姚甘露: 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九台市15727681558: 十三陵是谁的墓地(十三陵介绍)
仝姚甘露: 1、明十三陵按照长陵、仙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的顺序修建,其中最著名的是长陵和定陵.2、长陵建于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年),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朱迪的陵墓,也是最早、最大的明十三陵.3、高耸的明楼是长陵的象征.本文,十三陵是谁的墓地,十三陵介绍到此就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台市15727681558: 明十三陵在明朝时受到怎样的保护比如我从鸟瞰图上得知三面都是山,那么军队是只看守门还是连山一起看守啊, -
仝姚甘露:[答案] 平民百姓不许靠近,通过时要绕道走.山上一草一木皆受保护,不得砍伐,否则以破坏皇陵罪论处,大明律法还是相当残酷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