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 竭泽而渔 译文

作者&投稿:职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竭泽而渔古文和译文~

原文是: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译文:抽干湖水来捕鱼,怎么可能捕不到? 但是明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怎么可能打不到? 但是明年就没有野兽了。欺骗人的方法,纵然现在可以不告诉别人,以后也不告诉别人,那么这就不是一个能长久的方法了。注解:  释“竭” 上文“竭泽而渔”中的“竭”,指“干涸”,这里是使动用法,句意为使池水干涸而捕鱼。又,“地震,山崩川竭”,意为因为地震,山崩塌,河流干涸。它还指“尽”,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力竭而毙”,意为精力用尽而倒下。
出自:《吕氏春秋·卷十四·义赏》本意:把湖水排干来捕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看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吕氏春秋》)

掏干了湖水来捕鱼,怎么能捕不到? 但是明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林薮的草木来打猎,怎么能打不到? 但是明年就没有野兽了。
薮: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泽。 田:同“畋”,打猎。

【译文】(摘自人教版高一语文教师用书)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减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耽误它的生产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 “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课文助读资料 一、孟子的仁政思想 1.民本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2.邦国的主权在民。 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梁惠王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与也。”(《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君王不嗜杀戮,那么,天下没有不愿意把政权交给这个君王的人。万章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说:“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万章问:“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孟子说:“天与之。”又说:“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孟子·万章上》) 是说尧把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天又把舜公开介绍给百姓,百姓接受了。于是舜就做了天子。虽然在孟子看来,归根到底天有决定权,但是天还是把事情告诉百姓,百姓同意,舜才作了天子。透过孟子说法的唯心论雾障,我们可以看到,在孟子看来,一个政权的建立是要通过百姓认可的。历史学家范文澜称这种思想为“敬天保民”,是有一定道理的。 3.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还有,齐宣王问孟子:“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回答:“于传有之。”齐宣王问:“臣弑其君,可乎?”孟子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在孟子看来,国君对臣民不仁,臣民对国君也可不义;国君既“贼仁”,又“贼义”,则臣民就可以诛此独夫,这是合情合理的。这一点,比起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4.政事以民为归宿。 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孟子·梁惠王上》)那么,“地方百里而可以王”。虽然孟子的主张归根到底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权利,但是,在战国时代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5.用人以民意为准。 孟子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离娄上》)又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孟子·梁惠王下》)孟子主张选拔某些人,革除某些人,杀掉某些人,光听左右大臣及诸大夫的话不行,应以“国人”的意见为出发点,这种观点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6.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孟子主张君王应做到“不扰民”,反复强调“不违农时”“勿夺其时”的重要性;又分析君与民的相互关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君王只有“与民同乐”,才可以“王天下”。 7.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认为有小勇,有大勇。“文王一怒而安天下”,这是大勇,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齐宣王又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孟子说:“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称赞周初古公父带着他的妻子姜氏到岐山之下,并说:“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下》) 8.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这种思想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成语: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成语解释: 竭:使……干涸;渔:打鱼。烧毁森林捕捉野兽,排干湖水去捕捉鱼。比喻只顾眼前的利益,无止境地索取而不留余地。
成语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钻燧取火,构木为台,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竭泽而渔
成语解释: 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成语:涸泽而渔,焚林而猎
成语解释: 涸:使水干枯;泽:聚水的洼地;焚:烧毁。把池水戽干来捕鱼,将林地烧毁来打猎。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成语出处: 《文子·上仁》:“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延津县15655435799: 竭泽而渔这篇文言文翻译 -
仪屈富山:[答案] 第二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怎么可能打不到? 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欺骗和作假的方法,即使今天侥幸有用,以后不会有第二次了,这不是长久的方法.

延津县15655435799: 竭泽而渔古文和译文给一下竭泽而渔的古文和译文 -
仪屈富山:[答案] 原文是: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译文:抽干湖水来捕鱼,怎么可能捕不到? 但是明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怎么可能打不到? 但是明年就没有野兽...

延津县15655435799: 竭泽而渔 译文 -
仪屈富山: 原文: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出处 译文:池水干涸而捕鱼,怎么可能捕不到, 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怎么可能打不到? 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欺骗和作假的方法,即使现在侥幸有用,以后却不会再有第二次了,所以这不是长久的方法.

延津县15655435799: 竭泽而渔原文 -
仪屈富山:[答案] 原文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出处 《吕氏春秋•卷十四•义赏》 注释 竭:使.干涸 渔:捕鱼 明年:第二年 焚:用火烧 薮(sǒu):指草野 田:通“...

延津县15655435799: 竭泽而渔的故事 我要古文.最好多一点! -
仪屈富山:[答案] 竭泽而渔 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文言知识释“竭” 上文“竭泽而渔”中的“竭”,指“干涸”,这里是使动用法,句意为使池水干涸而捕鱼.又,“地震,山崩川竭”,意为因为地震,山崩塌,河流干涸.它还指“尽”,...

延津县15655435799: 竭泽而渔故事的文言文 -
仪屈富山:[答案] 原文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译文使河流干涸而捕鱼,难道会没有收获吗, 但第二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难道会没有收获吗? ...

延津县15655435799: "竭泽而渔"是什么意思? -
仪屈富山: 竭泽而渔,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成语,讲的是把湖水排干来捕鱼.鱼倒是全捕着了,但湖水排干了,就再也不会有鱼了.它告诉我们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如果违反自然界的规律,急功近利,过度索取,看似取之不尽的资源就会用尽.

延津县15655435799: 请解释此文言文: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出自《吕氏春秋》 -
仪屈富山:[答案] 抽干湖水来捕鱼,怎么可能捕不到?但是明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怎么可能打不到?但是明年就没有野兽了.

延津县15655435799: 竭泽而渔的词语原文 -
仪屈富山: 原文: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来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来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译文:使河流干涸而捕鱼,难道会没有收获吗, 但第二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难道会没有收获吗? 但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用欺骗和作假的方法,即使如今有用,以后却不会再有第二次了,这不是长久之计.

延津县15655435799: 谁能详细解释 竭泽而渔 是啥意思? -
仪屈富山: 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fén lín ér tián,jié zé ér yú 〖解释〗竭:使……干涸;渔:打鱼.烧毁森林捕捉野兽,排干湖水去捕捉鱼.比喻只顾眼前的利益,无止境地索取而不留余地. 〖出处〗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钻燧取火,构木为台,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