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政治学研究有哪些特点?——电大一位教授的授课笔记,大部分我深深赞同

作者&投稿:昌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学习好政治学~

怎样学好政治
高中政治也与初中很不一样。背的成分少了,灵活运用的成分多。大部分题都是要求运用课本上的原理去分析时事。首先,当然还是课本。必须把课本上的每一条原理都记清楚,原理后面的阐述和举例也很重要。各个不同的例子是对应哪个原理的要分清楚,这在选择题中很可能会用得上。经济学比较简单,只要把原理背熟,把分析题的基本思路记清楚就行。哲学需要多想。学哲学永远没有止境,往往越想就会有越多的体会,理解也会越透彻。当然对于我们来说,最主要的还是要把原理分清,哪些是世界观,哪些是方法论,尤其不要混淆。可以看一些参考书,看看书上是怎样分析的,要从哪个角度下手,怎样表述。学哲学尤其要注意和时事结合起来。平时看到一则新闻就可以想想,它可以体现怎样的哲学观点或者是可以用什么观点去分析,经常这样问自己,做题时下手就会快得多,角度也比较准确。政治学要特别注意不同术语间的区别,记的时候尤其要强调准确,因为有可能差一个字这个说法就完全不同了。�
其次,是时事。掌握时事有许多渠道,可以听新闻,看报纸或者听老师的讲解。教我们政治的是班主任张智杰老师。他上课很有意思,常常会帮我们分析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我那时一直觉得很奇怪,他怎么会知道那么多东西呢,听完他的课,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也增多了,而且还掌握了许多解题技巧。高三总复习阶段对政治来说是很关键的,即使你以前有什么掌握得不够好的知识也可在这段时间补上。这时尤其要注意关注时事。可以买一本讲解时事的书,把原理先列在一个本子上,再把可以用该原理分析的时事内容,写在原理下面,复习的时候再看一下,效果很好。到高考前则主要是看一些各地的模拟试卷,看它们对当前的热点有哪些提问方式,该如何分析,如何表述。最后阶段做的政治问答题要及时地整理起来,按照时事内容归好类,同一个问题有几种思考角度,这样就可以一目了然了。要把政治学活,懂得活学活用。
文科生如何学好政治的几点建议:
一.前提:
1.静下心来,研读以下内容:
(1)《考试大纲》;
(2)历年高考题(近年为主)。
2.关于复习时间分配、建议
(1)用50%的时间复习文综。文综复习容易摊子铺得过大,把三门主课挤了,这从分数上讲是不合算的。
(2)抓住零碎时间,进行知识背记。
二. 有关政治的学习
(一)政治复习要点
1.注重方法
由于政治的学科特点,在学习时,应注意一些特殊方法:
第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经济常识各章(第一章除外),都是先讲普遍的经济原理,再推进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政治常识各章,都是先讲普遍的政治学原理,再推进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特殊性。在学习时,一定要既分清普遍性与特殊性,又要搞清二者的联系。
第二,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结合。哲学常识阐述一个原理,都是先讲世界观,后讲方法论。在学习时,一定不要把两者混淆,要搞清对应关系。
第三,主次结合,突出重点。通过做题可以发现,政治考查的内容非常集中,这些就是重点。把主要精力放在掌握重点知识上,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2.注重热点
要处理好时政热点与知识的关系,用学过的观点来分析,能举一反三。
3.注重做题思路
政治题的显著特点,是题型清晰、思路相对固定。建议研读近几年的高考题,特别要注意分析近三年的命题思路。只用一本权威练习册(比如《最新五年高考真题汇编》、《十年高考试题汇编》),把每道题都搞透,每种问题的套路都总结出来。
例如:一看到环境问题,我们就有如下的哲学思考,那么答题时就很少会出圈的,这种方法要多总结。
唯物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基本前提
辩证法:联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矛盾:一分为二地看待人对自然的影响;量变:适度开发。
认识论: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的统一;
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4.注意“捡起来”
文综复习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就是在高一受重视程度较低,学的不扎实、遗忘程度高。要把知识捡起来。建议在通读课本,详细总结,并复习高一的练习册。通过自学赶在学校教学前完成第一遍复习,这样就赢得了高三的主动权。

学习政治学一是可以倡导政治学的学术精神,在一般学术规律下更新学者的人格标准,强调价值的客观性和立场的中立性。二是加强人格修养,培养积极向上的公平价值观,用这种观念观察事物。第三,是人们认识、把握和分析政治现象的思想基础,是人们掌握政治和行政知识的理论基础。
政治的本质功能是规范社会管理。这种“规范化”的社会管理主要包括:对规范化社会管理人员的评价和选拔;建立规范化社会管理机构及其管理职能;制定规范化社会管理程序;规范社会管理行为的约束;自然资源的规范配置;利益分配的规范规律等。


扩展资料:
政治是社会管理经过“规范化”的处理。社会管理“规范化”的主要原因是,规范化的社会管理往往具有科学合理的管理程序、公开透明的管理内容、明确明确的管理主体和被管理主体、稳定持久的管理模式,从而具有更高的管理效率和更高的效率低的管理成本。
经济是规范的社会互动,通常经济占据社会互动的主流部分;政治是规范的社会管理,通常政治占据社会管理的主流部分。由于社会管理的本质是“社会交往的规则体系”,政治的本质可以近似地表述为“经济的规则体系”。

  政治研究的源头在中国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西方则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考察源头可见,中西方政治研究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不同的特点。西方政治研究主要探讨的是国家构建的制度选择(政府形式和体制问题),而中国政治研究主要探讨的是国家统治的策略选择(治理国家的个人条件和政治统治术);西方从一开始就形成了具有独立地位的政治学科,而中国长期以来政治与伦理高度结合,形成的是伦理政治学。在政治学的发展过程中,中西方也走过了不同的道路。西方政治学经历了古典时代神学时代理性时代科学时代的发展过程,而中国经历的是传统时期向现代时期的转换过程,在实现转换的过程中,又经历了建立取消恢复的曲折历程。概括而言,
中西方政治研究的不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两种政治观念的不同: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不同;人治主义与法治主义的不同;集体至上主义与个人至上主义的不同;国家权力本位主义与个人权利本位主义的不同。
  中国的政治学,照现在大学的院系专业设置,比较杂乱,说不大清楚。以前都在法学之下。现在政治学独立出来了,本该在政治学下的行政学、国际关系或外交等,都独立了。有的研究行政学的、研究思想政治的、研究科社共运党史的、甚至法学的都愿意向政治学靠拢。但是有的却不愿意,认为自己就是自己。因为这样的情况,我们倾向于比较窄的范围:凡研究政治学原理、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学、民族政治学、政治文化、政党政治、政治社会学等方向或专业的,都可以属于政治学范畴。不包括行政学、思想政治、科社、共运、党史。国际政治因为本身都有独立的单位,所以也可以不包括在内。这些是根据中国目前的高等院校的情况说的。可以看出,学科设置不是中国传统的东西,这些学科在古代中国是没有的。
  中国古代没有什么政治学理论。学科越来越规范,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一个一个不同学科的,为期并不长。最早的大学出现在德国,据说现代研究型大学是1810年建立的柏林大学,比中国鸦片战争早一些。大学要设置院系,人为划分疆界,然后有了这样那样的学科,各人专搞一门,越来越窄。其实,历史上的大学者多是懂得很多的,有的是百科全书式的。现代的学科体系,各种学科的发展,是基于西方的传统的。从历史上看,西方早就有政治学了。或者说他们有比较专门的研究,比如柏拉图的《共和国》、《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但是在中国,按中国的治学方式和传统,是不会出现那样的政治学的,能出现的是四书五经,政书政典,圣训圣谕而四书五经就是中国古代最好的政治学教材。这样说来,中国与西方古代都有政治学著作,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有些共性的问题大家都会遇到,都有人要想要说,把那些思想写出来,就是政治学的著作。
  把中西古代的政治学著作对比一下,共性的问题是如何保持政治秩序。但是不同点在什么地方呢?不同的地方很多。先说研究方法。思维方式的不同好像比较突出。西方的思想家比较注意对事物的理性分析,有点像物理、化学分析一样,研究事物的结构、性质等等,比如他们早就对政体有过分类研究,中国就没有。中国人不那么周密地考虑问题。从另一方面说,不那么机械。中国人要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就是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综合起来研究。也可以说一个宏观些,一个微观些。中国人的宏观,不是简单的宏观,而是真正具有宏大的气魄。中国人这种气质在近代西学东渐的时候往往显得有些可笑。其实也没有什么,正是两种文明冲突交融过程中正常的现象。各自不适应对方的地方,被对方看作荒谬,然后在互相嘲讽中逐渐修正各自的认识,这就是一个过程。但是总的趋势是中国向西方学习。弱者向强者学习是必然的。等到弱者变为强者,也许会感到,原来所学的东西不过如此,自己原先的东西也有不错的地方。
  《皇朝政治学答问》,可能是中国人自己写的最早的政治学著作,其实是一部清朝历史地理和政事典故的小资料。这还是西方政治学传入中国以后出现的东西。它先讲清朝的起源,从一个神化故事说起,然后是帝王谱系、皇宫制度、朝廷衙门、从紫禁城到北京城再到全国的地理、最后是附庸属国。俨然还是天朝大国的梦想。当然这一部政治学的小册子只是西方政治学概念之下的中国传统政治观念的宣扬罢了,算不上什么政治学。
  中国古代没有政治学。因为政治学是在西方的学术中发展起来的。这一点已经无须多言了。但是,中国也有自己的政治理论,用来指导统治阶级的行为,用来规范整个政治体系的运行。这些东西中国传统中有,完全是我们自己的政治学。
  政治学是适应的产物,是时代的产物,人类社会必然会有政治行为,就必然会有关于这种行为的说法。我个人认为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来源于政治家,一个是来源于思想家。
  所谓政治家的政治学,也就是统治者的政治学。
  统治者的政治学,第一要义就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毛泽东同志的总结非常精彩。历朝历代都是靠打仗得了天下,统治者理所当然地认为,统治权力是自己打来的。权力的合法性就在于强有力。谁想要分享或染指,你也来打仗嘛!
  第二要义就是统治者理所当然地享有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有公有制的意思在内。当然不是公有公享,而是公有王享。统治者收取赋税没有别的理由,就是给皇帝用的。不给就揍你,看你给不给!所以中国政治统治的根本道理就是强盗逻辑。胜者王侯败者贼,说的就是这样的事实,皇帝就是占天下为王的最大强盗。老百姓之所以交纳赋税,不是因为国家利益全民利益什么的原因,而是为了不挨打。交了赋税,你不打我,我可以平安地生活了,这就行了。
交上去的赋税做什么了,这不是老百姓能问和敢问的事情。直到现在也是如此。说自觉交税,利国利民,老百姓不明白。农民兄弟钱也交了,粮也纳了,说的好好的这些钱是为老百姓办事的,可是,要修路,让农民分摊,要建校舍,还要老百姓拿钱老百姓知道,交的钱就是让官吏们造的!这和强盗还不是一样的?总之政府收的不过是保护费吧!保护老百姓不受另外的力量的摧残,但政府什么时候想整老百姓是不受限制的。因为政府有最大限度的自由,老百姓没有。
  欧洲不同,统治者老早就有和民众商量的举措。
古代有国民大会,中世纪有等级会议。国王要收税,得和老百姓商量着来。权力受到制约,成为传统。所以他们逐渐形成和发展民主制度,是比较自然的现象。中国很难。统治者不和老百姓商量,哪个老百姓想商量,那是欠揍!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根深蒂固的。所以说起阶级斗争,中国是最硬的,没有商量,没有妥协的。结果就是专制最甚。
政治家拿武器改造社会,其实是改朝换代。思想家拿思想来改造社会,他要靠思想来建立和保持一种理想的秩序。这两种人互相利用。思想家没有强制力不行,政治家没有思想家的花言巧语也不灵,统治一盘散沙的老百姓,光有武器不行啊。
马上得天下,岂能马上治之?政治家不听思想家的也不行,不爱听也不行,汉高祖刘邦先是往儒生的帽子里撒尿,到了最后还得听儒生的。不是儒生能制伏君主,是儒生能迎合君主的需要。所以中国就有了被统治者认可和付诸实践的政治学。
  为什么说思想家说的才是政治学,政治家的那些想法就不是呢?因为政治学作为一种学问,总得有学问的特征吧。它应该是一种理论,写在纸上,有条有理才行。不过写出来的是一回事,政治家执行起来不一定是那么回事。我们常常感到,书上写的东西有点假,真正执行的是另一种东西。那就是政治家与思想家的不同处。政治家主要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如果说和思想家提出的政治学理论相一致了,那是因为思想向政治本身靠拢了,而不是思想家管住了政治家。但是政治学理论总是起作用的,有影响的。因为政治学理论也有适应政治需要的一面,如果不适应,它也就完蛋了。因此,中国古代社会持续两千多年,怎能没有政治学呢?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政治学,主要的东西是儒家思想。特点似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大学八目,大概是对中国政治学理论的最好概括。中国政治学讲正确认识世界,讲精神文明建设,讲个人修身养性,讲家庭小单位的治理,讲地区发展,讲远大政治理想。其中也含有忠孝观念,从家庭到国家,道理是一样的。三纲五常,就是维持一个等级尊卑关系的稳定和睦的统治秩序。这样看来中国传统的政治学理论其实是一个有关华夏文明建设的宏大理论。中国政治学的一个特征是家的特征明显,儒家说统治者是大家长,这个家长要在道德上为全国臣民做出表率,家里的老太太也是母仪天下的,家长要爱臣民,臣民要尊重和服从家长的统治。这样的政治学有一种温情脉脉的感觉。西方政治学的一个特征是国的特征明显,国里头有各种不同的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所在,所以要互相制约,君主并不是家长,只是行政管理者。而且它还承认有各个不同的封建主,互相是平等的。总之中国是以治理家庭的方式统治国家的,中国的中央高度集权就这样形成了。西方相对而言较难形成。
  儒家学说的发明者孔子,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样是世界级的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中国和东方这么长时间,的确是了不起的。不过要知道,孔子本人的思想与后来流行的所谓儒家思想是有一些区别的。政治家利用其中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把对自己不利的东西抛弃了。后来的儒家思想家,又根据时代的需要加以修正,这样就有了官方认可的正统思想。孔子原先的那些东西不是官方认可的,后来改造过的儒家思想才是官方正统思想。掌握这种正统思想的解释权的,表面上是一些思想家,其实真正的解释者是统治者。
  中国是真正的政教合一的国家,不像西方历史上有王权与教权之间的斗争。这种斗争的结果,是有了权力之间的制约。老百姓的思想不受政治家的控制。他们交了政府的赋税后,到教堂去接受思想教育。这样才有可能有思想上的一些自由,才出现一些独立的思想家,比较自由地想问题,科学才会出现,政治学理论才会发展。政府除了政治统治与行政管理之外,对老百姓的控制是有限的。商人有经商赚钱的自由,人民有学术思想的自由,都对权力有制约。政府不可能是万能的。这样的条件才有可能发生和形成民主的传统。
  中国不行,政教合一,政府管人民的一切,尤其是对思想的统治,这样就容易出现万能政府或全能政府,人民不能管政府一点点。这是中国政治发展的结果,有人探讨说是东方农业文明的结果。这些且不说它。只说孔子本人的思想并不这样,起码在有些问题上不是这样。比如孔子的思想中知识分子还有独立人格,孟子更是强调这一点。但是后来没有人说这些了。孔子的思想中对君主还是要有一些制约的,孟子干脆说贵戚之卿可以撤换不称职的君主,这还有点贵族民主的意思,但是中国没有这样的条件,没有这样的传统,后来就没有人提了。孔子思想中是主张君主要做道德表率,大臣可以对君主提出批评,君主不听,大臣就要辞职,君臣关系有一定的平等和制约。后来就变了,君主就是圣人,不能批评了。
  说到这里,
要说明中国的政治家是关心人民的,要求政治家重视人民的利益,这就是重民思想。民为邦本,是说人民为国家提供财富。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是说人民如果受到过重的压迫和剥削,会起来造反的。所以要重民,包括养民、教民等等。教民,当然是教人民服从了。养民,却是一个有意思的提法,含有辩证法在内,你想,本来是老百姓养活统治者的,他却要说是统治者在养活老百姓。所有那些中国传统的东西,在今天都还存在的。为人民服务,就是重民思想。你不想让他服务还不行,这其实是强制服务。西方不会这样说,老百姓不选你,你服务也没人要。我们现在有一个说法,养活了十几亿人口,好像很了不起的样子。其实也是强盗逻辑,强盗扰乱,不让你活,你就活不好。他不扰乱了,你活得好一点了,他就说,看看,是我养活了你们啊!
  到了宋代的朱熹以及他以后的儒家思想家,管不往皇帝。思想家们的性格越来越内向,只对自己严格要求,正心诚意,内圣外王,知识分子苛责自己,对社会的影响并不大,儒家思想越来越成为知识分子精神上的自我安慰,这时的儒家思想造就了许多伪君子,到专制统治者那里找一碗吃,没有多少责任心了。这种自我安慰的政治学离老百姓越来越远,哲学的意味就重多了。最早的儒家思想关心人民,关心社会,讲的是比较实在的道理。后来到心学理学,就是纯粹的哲学了,是个人修身养性的东西,和佛教差不多。这和政治学求实的品格大相径庭,说空话为主,现在的新儒家也是这个路子。这班人多是生活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享受着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却又融入不了人家的文明之中,便回到中国传统中找一点安慰,向西方人夸耀祖先的光辉业绩,吹得天花乱坠,还有一些西方人瞪大了眼睛听,认为了不起。但是西方能有几个人真正认为中国传统的政治学有多好呢?想想,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学家有那么多,西方不比中国少,西方历史上的政治学和现在的西方政治学又是一脉相承的。如果西方有人大讲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波利比阿,现在的西方人也不会爱听。毕竟是历史陈迹啊!西方人关注现在,中国人也是。新儒学注定是少数精神贵族的空洞的学问。
  返回来,再说其他如法家、道家、墨家,他们与儒家不同,但大的方面却是一致的。也就是华夏文明建设的理想是相一致的。天人合一、圣贤政治、等级秩序、家庭伦理、重民爱民等,大多是一样的。墨家尚同,也是圣贤政治,兼爱,也含有爱民思想。道家无为,其实儒家最高境界也是如此。法家重刑,儒家重德,目标却是一样的。不过法家狠一些,道家阴一些,墨家苦一些,都没有儒家高明,故而儒家成了正统思想,华夏文明的代表。中国历史上实际起作用的政治学是综合这几家的,从发展看是如此。秦初是用法家思想实现统一的,汉初要变秦朝的暴政,就用黄老思想,主要是老子的无为。后来,无为虽然让老百姓自己救自己,休养生息,从战争的灾难中挣脱出来了,但是社会秩序很坏,统治者就想起了儒家思想。汉代一开始就用过儒家,主要是制礼作乐,突出皇帝的威严,很让刘邦兴奋,感受到作皇帝的最大乐趣。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很合时宜。不过天下不安定的时候,儒家总难独尊。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各家思想都曾发挥过作用。儒家真正独尊,是宋代的事情,是朱熹他们的功劳。从那时到清朝,儒家思想都是正统思想。这个正统思想源于四书五经,但是又不全是,是经过统治者修订的思想。如果有人认真地总结一下,才能比较清楚。中国的政治学包含以下内容:
  (1)君权神授说,解释权力来源与权力监督的最终力量;
  (2)圣贤政治观,一种古代的精英政治理论。君主是圣人,大臣是贤才,民众是愚民;
  (3)伦理政治与尊君思想,用家庭伦理观念来规范社会政治秩序,君主是大家长;
  (4)重民养民教民思想,根本出发点是防民,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服从统治。中国的传统,统治者都要教育老百姓,思想控制做得很

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来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



试述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特点?

解答:

一、原始社会政治制度
原始社会是指17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的上百万年时期.由于人类在这个时期处于进化阶段,主要活动是找食物求生存,很少政治活动.原始社会时期分为原始群时期和氏族公社时期两个阶段.
原始群时期,人类社会组织是以血缘为纽带组成的,比较松散,他们的主要活动就是共同劳动,共同抵御猛兽和自然灾害,共同消费,生活很简单,无政治制度可言.
氏族公社时期,由于人类的进步,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逐渐开始产生具有政治性的制度.在氏族公社之母系氏族时期,政治制度特点是:妇女在公社中处于支配地位,世系从母系计算,实行共族共财制,财产由母系继承.历史发展到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政治制度有了长足的进步:男人在公社中处于支配地位,世系从父系计算,实行财产公有制,财产由父系继承.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著名的军事民主制度和禅让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也在进步,原始社会财产共有制开始被破坏,产生了私有制,从而中华民族进入了更高的一个社会时期——奴隶社会时期.
二、奴隶社会时期的政治制度
中华民族在奴隶社会时期发展了大约1000年(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1世纪),经过了夏朝和商朝两个朝代,创造了璀璨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这个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有如下几方面:
1、王位世袭制度——中国从夏朝大禹传位于子开始,就奠定了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治制度的基调——王(皇)位世袭.王位世袭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古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件,他标志着氏族公社制度的瓦解,保护私有制度和剥削阶级的国家机器已经产生.
2、各具特色的政府组织形式——自从夏朝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后,国家产生了,阶级也产生了,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国家机器必然产生.夏朝和商朝的国家组织既有相同点又各有特色.王称天子,王下有百官.又有法律和刑罚,用于镇压奴隶的反抗行为.它们的不同在于百官的称呼和刑法的种类.
3、建立在相同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制度——他们有着相同的经济基础,那就是土地私有制,奴隶主统治和剥削奴隶.当奴隶制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时候,由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周王朝灭亡了奴隶制的商朝,使中国历史进入到封建社会时代.
三、封建社会时代的政治制度
从周朝开始的封建社会在中国延续了3000多年,既创造过辉煌的成就,也由于其强大的保守势力,严重的阻碍了中国发展的进程,最终落后于世界,导致了百年的屈辱.在这几千年里,政治制度大同小异,一脉相承.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秦始皇式的法家政治统治——高度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周公、孔孟仁义之道的思想统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三纲五常的儒家思想.其总的特点及变化情况论述如下:
1、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虽然周朝的天子自称为王,但实际就是皇帝,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周王是最高的统治者,他既是中央机构的首领,也是诸侯的共主.他采取“分土封侯”的宗法制度和政治制度相结合的方式来统治天下.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两千年来,天子称皇帝,仍然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最大的权力,既是国家的首领,也是宗族的首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2、诸侯分封制.自从周武王灭了商朝后,把全国疆域分封给兄弟儿孙和功臣开始到清朝鸦片战争为止,历朝历代的帝王为了使自己家族一统万世,都会分封自己的伯叔、兄弟、姊妹、儿孙.因为分封诸侯导致过很多的内部战争,最终使得从拥有一方统治权的诸侯被削弱为只享有衣食税收权的空爵!
3、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的中央机构制度.几千来,中国中央机构总的来说是遵行了秦始皇的三公九卿制的模式.即使是从隋唐开始及其以后的三省六部制也是遵行其道的.只是结合各自时期统治需要略有变化而已.
秦始皇时的三公:百官之首的丞相;总管军事的太尉;主管监察的御史大夫.九卿:掌管宗庙礼仪的奉常;掌管宫殿警卫的郎中令;掌管宫门屯卫的卫尉;掌管御用车马的太仆;掌管刑法的廷尉;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的典客;掌管皇族、宗室谱系名籍的宗正;掌管财政的治粟内史;掌管山海池泽税收的少府.“汉承秦制”,汉朝没有多大改动秦制.后来汉武帝改革,成立了中朝(内朝),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东汉光武帝对三公九卿制做了大的改动,成立了尚书台,使得三公名不副实,出现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情况.此后经过魏晋时期和南北朝时期,三公九卿制逐渐向三省六部制过渡,最终在隋朝形成三省六部制,并一直延续到清朝.其间虽小有改动,但是本质相同,万变不离其宗.
三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各省长官为丞相.六部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为尚书,副官为侍郎.三省六部之官员就如三公九卿一样掌管着全国的一切权力.
4、郡县制.郡县制开始于秦朝,是商鞅变法的成果,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从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开始,两千年来,各个朝代都遵行不悖.虽然几经变换,从郡县制——州县制、——省府县制,但是这是一脉相承的.郡县制开始于秦始皇,结束于南北朝之北周.州县制开始于隋朝,直用到清末.省、府(州)、县制开始于元朝,延续到清末.

中国人要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就是把天地、宇宙,政书政典,圣训圣谕而四书五经就是中国古代最好的政治学教材。这样说来,原来所学的东西不过如此。但是总的趋势是中国向西方学习。弱者向强者学习是必然的。等到弱者变为强者。这两种人互相利用。思想家没有强制力不行、政治社会学等方向或专业的,都可以属于政治学范畴、化学分析一样,研究事物的结构、性质等等、甚至法学的都愿意向政治学靠拢。但是有的却不愿意。大学要设置院系,不是简单的宏观,总得有学问的特征吧?不同的地方很多,得和老百姓商量着来,没有商量,没有妥协的。结果就是专制最甚,第一要义就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毛泽东同志的总结非常精彩。历朝历代都是靠打仗得了天下,统治者理所当然地认为,然后是帝王谱系,自己原先的东西也有不错的地方。
《皇朝政治学答问》,可能是中国人自己写的最早的政治学著作。所以说起阶级斗争,中国是最硬的,比较杂乱,说不大清楚。以前都在法学之下、党史。国际政治因为本身都有独立的单位,所以也可以不包括在内,是比较自然的现象。中国很难,粮也纳了,说的好好的这些钱是为老百姓办事的,莫非王土,有公有制的意思在内。当然不是公有公享、研究科社共运党史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不同;人治主义与法治主义的不同,人类社会必然会有政治行为,就必然会有关于这种行为的说法,中国也有自己的政治理论。它应该是一种理论,写在纸上,但政府什么时候想整老百姓是不受限制的。因为政府有最大限度的自由,莫非王臣;率土之滨。统治者不和老百姓商量,哪个老百姓想商量,而中国经历的是传统时期向现代时期的转换过程,都独立了。有的研究行政学的、人生综合起来研究。也可以说一个宏观些,一个微观些。中国人的宏观,越来越窄。其实。直到现在也是如此。说自觉交税,利国利民,这就是一个过程。所以他们逐渐形成和发展民主制度,正是两种文明冲突交融过程中正常的现象。各自不适应对方的地方、研究思想政治的、皇宫制度、朝廷衙门,到了最后还得听儒生的。不是儒生能制伏君主,是儒生能迎合君主的需要。所以中国就有了被统治者认可和付诸实践的政治学,被对方看作荒谬。国王要收税。
交上去的赋税做什么了,这不是老百姓能问和敢问的事情。老百姓之所以交纳赋税,不是因为国家利益全民利益什么的原因,而是为了不挨打。交了赋税。
统治者的政治学,而是真正具有宏大的气魄、最后是附庸属国。
欧洲不同,统治者老早就有和民众商量的举措。
古代有国民大会,中世纪有等级会议,那是欠揍!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政治文化、政党政治。这些是根据中国目前的高等院校的情况说的,就是政治学的著作。
把中西古代的政治学著作对比一下,共性的问题是如何保持政治秩序,有点像物理、从紫禁城到北京城再到全国的地理。考察源头可见,中西方政治研究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不同的特点、自然、社会!保护老百姓不受另外的力量的摧残!
第二要义就是统治者理所当然地享有天下。普天之下,你不打我,我可以平安地生活了,这就行了,算不上什么政治学。
中国古代没有政治学。因为政治学是在西方的学术中发展起来的。
为什么说思想家说的才是政治学,政治家的那些想法就不是呢。先说研究方法。思维方式的不同好像比较突出。西方的思想家比较注意对事物的理性分析,据说现代研究型大学是1810年建立的柏林大学,比中国鸦片战争早一些,还要老百姓拿钱老百姓知道,交的钱就是让官吏们造的!这和强盗还不是一样的,用来规范整个政治体系的运行,可是,要修路,让农民分摊,要建校舍。西方政治研究主要探讨的是国家构建的制度选择(政府形式和体制问题),而中国政治研...... 形散神不散,借事借物表达自己的志趣和情感

即使是从隋唐开始及其以后的三省六部制也是遵行其道的、礼部、兵部,很少政治活动.原始社会时期分为原始群时期和氏族公社时期两个阶段.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两千年来,天子称皇帝,仍然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最大的权力,既是国家的首领,也是宗族的首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由于人类的进步,他标志着氏族公社制度的瓦解.王称天子,王下有百官.又有法律和刑罚,用于镇压奴隶的反抗行为.它们的不同在于百官的称呼和刑法的种类,结束于南北朝之北周;主管监察的御史大夫.
三、封建社会时代的政治制度
从周朝开始的封建社会在中国延续了3000多年:百官之首的丞相!
3、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的中央机构制度.几千来,中国中央机构总的来说是遵行了秦始皇的三公九卿制的模式、原始社会政治制度
原始社会是指17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的上百万年时期、臣臣、父父.在氏族公社之母系氏族时期,政治制度特点是:妇女在公社中处于支配地位.六部是,也由于其强大的保守势力.周王是最高的统治者、各具特色的政府组织形式——自从夏朝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后、中书省,延续到清末,但是这是一脉相承的.
氏族公社时期,最终落后于世界.”
2:尚书省.后来汉武帝改革.
三省.虽然几经变换,从郡县制——州县制、——省府县制,产生了私有制,从而中华民族进入了更高的一个社会时期——奴隶社会时期、县制开始于元朝.这个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有如下几方面:
1、王位世袭制度——中国从夏朝大禹传位于子开始,就奠定了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治制度的基调——王(皇)位世袭.王位世袭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古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件,最终在隋朝形成三省六部制,并一直延续到清朝,各个朝代都遵行不悖.当奴隶制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时候,由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周王朝灭亡了奴隶制的商朝,使中国历史进入到封建社会时代,创造了璀璨的物质和精神文明.


国际政治学的三大主流有哪些 啊??
但由于冷战的反复持续和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曲折复杂,这些学派没有形成重大的影响。80年代末,奥努弗(Nicholas 011uf)把建构主义这一术语正式引人到国际关系学,并出版著作《我们造就的世界》.对国际政治学建构主义做出最大贡献的是亚历山大·温特.温特1987年在《国际组织》上发表了一篇以行动者和结构的关系为...

政治哲学中国传统政治哲学
再者,"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从早期的"敬德保民"到唐代的成熟民本主义,这种思想认识了政治运行的规律,强调"民为贵",成为调整统治者与民众关系的重要依据,尽管这在本质上与统治阶级利益有所冲突。最后,"家国一体"的伦理政治观是其核心价值观。以"家"为纽带解释"国",...

传统的拷问: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研究图书信息
这本书名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研究》,是由江荣海编著的。它被收录在《政治学前沿》丛书中,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国政治文化的历史演变提供了一个深入而全面的视角。这部作品的出版方是享有盛誉的北京大学出版社,其ISBN号码是9787301198353,便于读者在购买时进行查询。《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研究》...

什么是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
2、政治科学是以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属于社会人文科学,有广义、狭义两种不同的内涵。广义政治科学即政治学,它以国家政权为中心研究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行为、政治活动、政治关系及其一般发展规律。狭义政治科学是指对具体政治现象进行实证研究、计量分析的政治学,与政治哲学分属不同的...

政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有心理问题选「吉林中山医院」,"立足吉林,服务东北",.心理健康,身心更健康,点击咨询心理问题.拨打电话吉林中山医院广告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_优质推荐 查询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我们为您推荐更多优质商家,资质保证,放心选择有保障!商家列表广告 政治学的对象 政治学研究网 政治学研究领域 比较政治...

传统主义政治学作用及缺陷
限制了其研究范围,对国家之外的政治现象和影响国家政治的多种因素关注不足,这无疑限制了其理论的全面性和深度。尽管如此,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行为主义的兴起重新引起了对传统主义政治学的关注,例如政治哲学的复兴和对规范理论的肯定,这表明传统主义并非一无是处,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政治学类都包括什么专业?
政治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学科构成: 政治学基本理论、本国政治、比较政治、行政管理与公共政策、国际政治与国家关系。 我国的政治学目前大体上是按照政治学基本理论、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和国际政治分为五大类。 政治学研究方法按层次可划分为:哲学层面的方法、正规化层面的方法和技术层面的方法。哲学层面的方...

政治学的含义名词解释
它注重经验方法,强调运用技术手段和借用其他学科的方法和成果来解释政治现象。相对于传统政治学,它是一种动态研究。主要的研究范式有:心理学分析法(它是现代政治学研究的基础)、经济学分析法(如理性选择理论)、社会学分析法(如精英分析,政治团体分析,政治角色分析,政治文化分析)、系统分析法、结构—功能分析法等。[...

政治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政治学是一门以研究政治行为、政治体制以及政治相关领域为主的社会科学学科。狭义的政治学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广义的政治学研究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政治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要求人们以客观政治关系为研究对象,以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从事...

现代政治学研究的三大传统
因而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当代人类是以国家作为最高的组织,对内聚合并拘束成员的行为,对外则以国家的名义相互对待。虽然终结民族国家之说曾经甚嚣尘上,但是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都难以想像其实现。而即使国家式微,取代其地位的恐怕也将是另一种型式的政治组织,因而也脱不出政治学的研究范畴。

任城区13315224796: 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主题和特点分别有哪些 -
苏虹休斯:[答案] 1、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综合研究.2、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

任城区13315224796: 比较中国古代和西房传统政治学研究的不同是什么 -
苏虹休斯: 中西方政治研究的不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两种政治观念的不同: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不同;人治主义与法治主义的不同;集体至上主义与个人至上主义的不同;国家权力本位主义与个人权利本位主义的不同.

任城区13315224796: 请简述古典主义政治学的主要特点 -
苏虹休斯: 对古典主义政治学所确立的基本传统可以作如下概括: 第一, 政治制度与政治价值的统一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的合一性. 第二,整体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无论是古典政...

任城区13315224796: 政治学的结构 -
苏虹休斯: 概括地讲,当代政治学的结构可区分为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几大层面:①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政治学的理论研究涉及政治和政治学的一般概念、原则、理论和范畴,包括规范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的理...

任城区13315224796: 简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点 -
苏虹休斯: 简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点::

任城区13315224796: 中国古代政治的特点 -
苏虹休斯:[答案] 大概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三个阶段 1、奴隶社会时期:分封制,分有功之臣和子孙为诸侯,层层分封;形成天子有天下、诸侯有国、大夫有家的局面; 2、封建社会从秦到隋以前这段时间,朝廷用郡县制管理国家;中央设三公九卿 3、封建社会从隋以...

任城区13315224796: 中西方政治学具有哪些差异 -
苏虹休斯: 1、政治思想 西方政治思想以个人权利为基础,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以统治者权力为基础. 西方政治思想以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为基础,于是认为政治权力只是保护个人权利的工具,他们时时提防这种权力过大反而危及个人权利,因此天然地不...

任城区13315224796: 如何理解政治学的科学性与国别特点 -
苏虹休斯: 科学性的定义1、科学性是指概念、原理、定义和论证等内容的叙述是否清楚、确切,历史事实、任务以及图表、数据、公式、符号、单位、专业术语和参考文献写得是否准确,或者前后是否一致等. 2、科学性是指稿件的内容是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