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科举制的知识点(全)

作者&投稿:将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一些科举考试的相关知识~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a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国子监jian】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A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考查的是有关科举制产生的知识点。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开始于隋,而以隋炀帝开设进士科为标志,科举制正式产生。唐朝是科举制发展阶段,明朝是科举制的变化阶段,清朝是科举制的衰败、废止阶段。故选A。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制包括哪些制度?
古代科举考试分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六个等级。第一级县试,更像是扫盲,毕业者为童生。第二级府试,恭喜小学毕业,还是童生。第三级院试,现在你可以参加第三级院试考试了,考上了,恭喜,你就是光荣的秀才了,可以免你自己一人税赋劳役了,对于大部分读书人他们大多一辈子就止步于此了...

古代科举制的解说
科举制极大程度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

科举制度对我国历史的推进至关重要,科举制度经历了哪些时期?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通过科举制选拔人才较为公平公正,这个制度在我国古代时期为国家选拔了大批国家栋梁。现在给大家讲述一下科举制的发展历程以及科举制度经历过的朝代。隋朝时隋文帝为了国家选拔人才采取了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后隋炀帝继位,到了这个时期,隋炀帝有设置了进士科...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总结
时人曾说:“言其重要,直无异于古之废封建、开阡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作为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开始于隋朝。在此之前,官员、人才的选拔经历过养士、军功、血统、门第、举荐、九品中正等各种制度,但这些制度弊端重重。科举制的发明,最大限度摒除了权力的干扰,保证了官员选拔的公正...

我想问一下关于历史课上的科举制的问题
清清于顺治二年(1645)实行科举取士。其制既承明制,又有所发展,是科举制的最完备的形式,包括有文科、武科、制科和翻译科。 ①文科考试。分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 童试,为最初级的考试。清代的学校,和明代一样是科举的必由之路。府、州、县学的学生,称为生员。未取得生员资格的知识分子,不论年龄大小,...

科举制 含义
超绝等伦”“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等4科举人。大业年间,隋炀帝还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1]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

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极大程度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知识...

科举制的发展过程
科举制历经了以下四个阶段:1、科举制的创立:隋朝 (1)背景: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为改变此弊端,隋朝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2)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 ...

试述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的过程及有关规定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与察举制,宋代的科举制,明清科举制归纳总结
隋王朝虽然是个短命的王朝,但是却是一个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有作为的王朝。它不仅结 束了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国家统一,开凿了贯 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而且废除了以门第取士的九品中正制,代之以科举制,加强了皇权。 �唐代科举制的实施(1)唐...

乐都县18726778803: 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謇吕丽益: 科举制度的内容和形式: 从隋朝开始,各朝科举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化.从各个朝代... 策问 策问,即议论.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

乐都县18726778803: 求我国古代的科举的详细制度?
謇吕丽益: 中国的科举制度,大约滥觞于隋代,历经唐 宋、元各朝发展,乃成为国家取士用人的... 但社会上一些与科举有关的名词,仍常挂在人们的嘴边,甚至习俗上也会受到若干影...

乐都县18726778803: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一项怎样的制度?
謇吕丽益: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 统一后,隋文帝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 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 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

乐都县18726778803: 古代科举考试的顺序是什么,古代科举制度等级表格
謇吕丽益: 科举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是中国最早的“高考”.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 ...

乐都县18726778803: 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易考考点解析
謇吕丽益: 高考是比知识、比能力、比心理、比信心、比体力的一场综合考试.高考是汇百万人参加的一次练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高考考生必看的知识点的梳理,希望对您有所...

乐都县18726778803: 科举制度是如何产生的
謇吕丽益: 科举造就了中国的读书人群体.他们的性格就成了中国人性格的集中体现.中国人性格中,忧国忧民的士大夫精神,蔑视其他行业的崇尚读书观念,宁可个人奋斗而不求集体解放的个人主义观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宗族观念,当官以求富贵的官本位观念,都与科举制度密不可分.可以称之为“科举性格”.这种性格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

乐都县18726778803: 科举制度的利弊是什么?
謇吕丽益: 作为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余年,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举制度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得到了隋唐...

乐都县18726778803: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什么时期形成唐朝科举制度有什么变化答?我国古代科
謇吕丽益: 隋朝.隋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 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

乐都县18726778803: 关于科举的疑问谢谢请问生员秀才监生荫生举人进士翰林庶吉士..等是
謇吕丽益: 一、我国的科举制始于隋、发于宋、盛于明、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各个朝代不尽相同. 二、科举考试分四级: 1、童试: 每年一次,应考者为儒童或童生.考试地...

乐都县18726778803: 最早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是怎样记录的?
謇吕丽益: 是隋朝文帝时创立的.科 举,就是由封建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这种作法,也叫开科 取士.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将选官权力 收归中央.规定各州每年以文章华美为标准选拔三人,荐给朝廷.后又命令京官五品以上,地方 官总管.剌史等以“志行修谨”(有才)、“清平干 济”(有德)二科荐举人才-隋炀帝杨广即位后, 又创量了进士科,国家用考试的方法以才取人,考取的就可以到中央或地方政府中作官,这就是 我国科举制度的开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