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游戏理论有哪些

作者&投稿:店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经典的游戏理论有哪些~

认知发展学派游戏理论的贡献
从认知发展角度考察儿童游戏
强调活动的重要性
强调儿童游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结构
强调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
冲击了传统的游戏与学习相对立的观点

游戏理论由心理学家威廉·斯蒂芬森提出的一套新异的媒介观。斯蒂芬森集中探讨了传播的游戏性质。他先将人类的所有行为分成工作与游戏两种。他说:“工作是对付现实,是谋生,是有产品的。相反,游戏基本上是没有产品的除非是提供自我满足。” [1] 与此相应,他又分出两种传播:一种是工作性传播,比如下达命令;另一种是游戏性传播,比如相聚闲聊。
定义编辑
游戏理论的内容是指与其把媒介当成工具,不如把它视为玩具,人们摆弄媒介与其说是出于功利的考虑,不如说是为着游戏的目的。
内容编辑
在《传播的游戏论》一书中,斯蒂芬森集中探讨了传播的游戏性质。他先将人类的所有行为分成工作与游戏两种。他说:“工作是对付现实,是谋生,是有产品的。相反,游戏基本上是没有产品的除非是提供自我满足。” [1] 与此相应,他又分出两种传播:一种是工作性传播,比如下达命令;另一种是游戏性传播,比如相聚闲聊。工作性传播由于带有任务的成分在内,对参与传播者的身心来讲是不愉快的,所以斯蒂芬森供工作性传播为”传播—不快“(communication-unpleasure)。相反,游戏性传播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目的,仅仅是寻开心,对参与者来说总是轻松愉快的,所以斯蒂芬森称游戏性传播为”传播—愉快“(communication-pleasure)。斯蒂芬森把大众传播视为游戏性的传播,即人们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就像儿童玩过家家一样,主要在于消遣娱乐,以便把自身从成人化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斯蒂芬森的这一新奇理论,揭示了媒介另外一种重要而一直被忽略的性质,诚如施拉姆所言:”人们一旦接触了这种构想高超的理论之后,就再也不可能忽视传播的玩耍—愉快因素的重要意义。“
研究编辑
威廉斯蒂芬森是出生于英国的美籍物理学家、心理学家兼传播学家。他青年时代的主要研究兴趣在物理学领域,但正是由于量子物理学的深刻影响使得他逐步将研究兴趣从物理学领域转向了研究人类主观心理世界的心理学领域,这是其学术生涯的第一次重大转向;斯蒂芬森于1935年在《自然》杂志上宣布发现了一种可将人类主观性进行操作性测量的Q方法的诞生,而一场围绕心理研究方法的论争却因为二战的爆发而被迫搁浅;战后,斯蒂芬森以英军驻印度准将的身份光荣退役并在英国学界有过短暂地复归,但复归不久他便渡海赴美,加盟了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也就是在芝加哥他出版了令其威名远播的《行为研究:Q技术及其方法论》;7年后,斯蒂芬森却选择弃学从商,加盟了一家广告公司并担任广告研究总监,尽管他在广告界硕果累累,但不久他又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特聘教授身份在学界复出,而这次复出便成为其学术生涯的第二次重大转向:从心理学界转向传播学界。
1958年,斯蒂芬森初入传播学界就对主流学界死盯着宏大的媒介效果研究不放表示质疑,他对于学界忽略娱乐与大众媒介的关系也困惑不解。鉴于此,随后斯蒂芬森针对这一缺陷相继在《新闻阅读的鲁登尼克理论》一文及《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在斯蒂芬森看来,与其将媒介视作功利性的工具,倒不如将它视作是自我取悦的玩具。他在《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一书中指出:“大众传播之最妙者,当是允许阅者沉浸于主观性游戏之中者。”
意义与不足编辑
斯蒂芬森的游戏论很有独到之处,不过未免矫枉过正。他把传播的游戏性、媒介的玩具化过分夸大,使之超出正常的界限。媒介诚然有玩具的意味而不纯属工具,大众传播确有游戏的成分而不仅是工作。但是,从总体上看媒介还是工作性的而不是游戏性的,大众传播还是功利性的行为而不是玩耍性的活动

(一)剩余精力说
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思想家席勒和英国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其主要观点是:游戏是由于机体内剩余的精力需要发泄而产生的,生物保护自己生存的精力除了维持正常生活外,还有剩余过剩的精力必须寻找方法消耗它,而游戏是剩余精力加以释放的最好形式、剩余精力愈多,游戏就愈多。斯宾塞认为,活动是动物与人的普遍倾向。但是,动物所从事的活动的性质,随它们在种系演化的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等级的不同而不同。低等动物,把时间和精力全部用于生存活动上。它们不停地忙于寻找食物,逃避敌人,建筑巢穴,以及为下一代准备食宿。除生存之外,它们没有力量来游戏。低等动物用于维持生命的精力较多,剩余精力较少,所以没有游戏或很少有游戏。高等动物用于维持生命的精力相对少,剩余的精力多,就有较多的游戏。这种思想最早出现在席勒的《美育教育书简》一书:“当狮子不受饥饿所迫,无须和其他野兽搏斗时,它的剩余精力就为本身开辟了一个对象,它使雄壮的吼声响彻荒野,它旺盛的精力就在这无目的的使用中得到了享受”。小动物和人类的幼儿,由于对自己的生存还没有承担责任,因此,他们的全部精力都是“剩余的”,这种剩余精力通过游戏被消耗掉。
(二)松弛说
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托扎鲁斯。其主要观点是:游戏不是发泄精力,而是松弛、恢复精力的一种方式。艰苦的脑力劳动使人身心疲劳,这种疲劳需要一定的休息和睡眠才能消除,然而只有当人解除紧张状态时,才可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游戏和娱乐活动可使机体解除紧张状态,具有一种恢复精力、增进健康的机能,所以人需要游戏。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的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他们举出不少成年动物游戏的例子。对于成年动物来说,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他们还指出,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如河马喜欢玩从水下吹起浮在水面上的树叶的游戏,渡鸦喜欢玩从雪坡上滑梯的游戏等:这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是为厂“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这种“自我娱乐”的天性越强:游戏正是这种自我娱乐的集中表现。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自我保护。因而,不仅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需要游戏,以上假说可以称为“白娱说”。
(三)复演说
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其主要观点是: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幼儿身上的复演。不同年龄的幼儿复演祖先不同形式的本能活动,复演史前的人类祖先到现代人进化的各个发展阶段。他认为人类的文化经验是可以遗传的,游戏中的所有态度和动作都是遗传下来的,如幼儿爬树、摇树是重复类人猿在树上的活动;而玩打猎、捕鱼、搭房子则是重复原始人的活动等:幼儿就是要在游戏中根除“史前状态的动物残余”,让个体摆脱原始的、不必要的本能动作,为当代复杂的活动做准备。


下列属于国外学前游戏研究中经典游戏理论的是( )。
下列属于国外学前游戏研究中经典游戏理论的是( )。A.剩余精力说 B.生活预备说 C.成熟说 D.生长说 E.复演说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国外学前游戏研究中经典游戏理论有:(1)剩余精力说;(2)生活预备说;(3)成熟说;(4)生长说;(5)复演说。参见教材P253-...

经典游戏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诺伯特·维纳、约翰·纳什、约翰·海萨尼等。1、诺伯特·维纳,美国应用数学家,1948年出版了他的奠基性著作《控制论》,标志着这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的诞生。2、约翰·纳什,美国数学家,提出纳什均衡的概念和均衡存在定理,该定理在非合作博弈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3、约翰·海萨尼,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不...

什么是剩余精力说?什么是松弛说?
剩余精力说和松弛说是经典游戏理论中的两个主要观点。它们在主要内容、强调点和看法上有所不同。1. 主要内容的不同:- 剩余精力说:这一理论认为,生物体具有维持自身生存的能力,随着生物体的进化,这种能力变得更强。因此,高等生物,特别是儿童,会通过游戏这种无目的的活动来消耗多余的精力。- 松弛...

经典游戏论有哪些相似点和区别点?
剩余精力说和松弛说的相同点是都属于经典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区别为:主要内容不同、强调不同、认为不同。一、主要内容不同 1、剩余精力说:剩余精力说的主要内容为生物体都有维持自己的生存能力,生物体进化所得到的越高级,这种能力越强。2、松弛说:松弛说的主要内容为游戏不是剩余精力的发泄,而...

经典的游戏理论主要解释的是什么
游戏理论是由心理学家威廉·斯蒂芬森提出的一套新异的媒介观,观点是把媒介当做玩具。斯蒂芬森集中探讨了传播的游戏性质。他先将人类的所有行为分成工作与游戏两种。他说:“工作是对付现实,是谋生,是有产品的。相反,游戏基本上是没有产品的除非是提供自我满足。”与此相应,他又分出两种传播:一种是...

荷兰生物学家科登代克提出了什么理论
回答:早在20世纪初,传统的经典游戏理论大行其道之时,以荷兰生物学家拜敦代克(F.Buytendijk)为代表根据心理动力理论建构起来的游戏成熟说,虽然没能最终走出游戏生物说的窠臼,但已初现出摆脱过去单纯地视游戏为一种本能的、生理的机能的游戏发生学模式的意向。主要论点:认为游戏是儿童操作某些物品以进行活...

经典游戏理论的代表人物有谁
这个理论的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维果茨基。1、皮亚杰:皮亚杰是游戏理论中的大师,皮亚杰的理论对游戏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基础,可以帮助儿童在玩耍中探索世界、理解和掌握知识。2、维果茨基:维果茨基则强调游戏的社会性,维果茨基认为游戏是儿童与社会互动的一种方式,通过...

经典游戏理论流派和现代游戏理论流派中的理论给你们的游戏观带来了什么...
赫尔巴特主义教学论赫尔巴特主义教学理论是一种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流派。常被人称为“传统教育”教学理论,创始人主要是赫尔巴特,发展者主要是他的学生齐勒(Ziller, J., 1817-1882)和赖因(Rein,W.,1847-1929)。

试对比分析现代三大派别游戏理论的共同点与差异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游戏的动机是唯乐原则,游戏的时期是短暂的。2、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3、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4、游戏的唤醒理论。另一个新的分析学科是流形上的分析,一般认为它在20世纪中期才形成独立分支。它研究定义在流形上的函数,而流形上一般没有统一坐标。只在每点存在与...

试分析经典游戏理论的优缺点
第四:游戏画面,是否具有足够的特色,有吸引力。第五:游戏系统,是否围绕游戏的类型和模式进行设定,主次是否分明,系统是否足够完善。第六:游戏数值,数值是否平衡,是否有足够让用户清晰了解并掌握的途径。游戏理论 游戏理论由心理学家威廉·斯蒂芬森提出的一套新异的媒介观。斯蒂芬森集中探讨了传播的游戏...

张店区13664511212: 经典的游戏理论有哪些 -
释司金裕: 复演说 娱乐说 成熟轮 生活准备论

张店区13664511212: 试对比分析现代三大派别游戏理论的共同点与差异 -
释司金裕: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游戏的动机是唯乐原则,游戏的时期是短暂的2、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3、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4、游戏的唤醒理论

张店区13664511212: 幼儿期的幼儿游戏是什么?
释司金裕: 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儿童的主导活动对其心理发展的内容和性质具有决定性意义.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如下:第一,幼儿的...

张店区13664511212: 荷兰生物学家科登代克提出了什么理论 -
释司金裕: 早在20世纪初,传统的经典游戏理论大行其道之时,以荷兰生物学家拜敦代克(F.Buytendijk)为代表根据心理动力理论建构起来的游戏成熟说,虽然没能最终走出游戏生物说的窠臼,但已初现出摆脱过去单纯地视游戏为一种本能的、生理的机...

张店区13664511212: 当代游戏理论与早期游戏理论的最大不同 -
释司金裕: 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他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游戏发生说的贡献在于突出了艺术的无功利性,但是把艺术的起源归于游戏又过于简单化. 科学分支:写满公式的纸. 在分析科学的众多经典分支或分析科学各学科的经典部分中,数学分析、单复函数理论和实函数理论具有基本性质,它全面研究函数的基本状态.此外,它的大多数分支机构主要从一个方面处理功能.例如,调和分析侧重于用傅里叶级数(或傅里叶变换)表示函数,并使用这种表示来研究函数的性质.这是研究函数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其思想和方法在数学的许多分支中得到了应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