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祁镇与朱祁钰是怎样的皇帝?历史评价如何?

作者&投稿:种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朝皇帝朱祁钰和朱祁镇~

二者同父异母的兄弟,朱祁镇年长朱祁钰,英宗朱祁镇远征瓦剌在土木堡被俘,在北京城监国的弟弟朱祁钰在于谦等的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登基是为代宗,断绝瓦剌企图挟持皇帝要挟大明,在北京一战之后,瓦剌兵败,送回了英宗,但朱祁钰不愿退位,尊其为太上皇,并将其软禁,七年之后,朱祁钰钰病重,朱祁镇在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辄,太常卿许彬、左副都御史徐有贞以及原王振门下太监曹吉祥等人的拥戴下动”夺门之变“,又叫南宫复辟

朱瞻基是个不偏心的好父亲。儿子就两个,两个儿子都当了皇帝。别人是兄终弟及,他们却有点不同。兄长正当壮年,弟弟却继承了皇位。这两兄弟就是朱祁镇和朱祁钰。这两皇帝的故事,还得从朱祁镇年幼时说起。

他们的爹朱瞻基求子路上艰难,多年未有子嗣。1427年孙氏生朱祁镇,次年母凭子贵孙氏册封为皇后。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驾崩,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朱祁镇继位。
第一次继位称帝,年仅九岁,年号正统。正统早期还是不错的,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把持,贤臣“三杨”辅政。
三杨辅政
“三杨辅政”中的“三杨”指的是杨士奇、杨荣、杨溥,这三位都是明仁宗朱高炽做太子时的东宫旧臣,在朱高炽与朱高煦争夺皇位的斗争中,立下重要功勋,故深得仁宗、宣宗父子的信任,长期担任阁臣,三人皆历仕五朝。为“仁宣之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正是在“三杨辅政”时期,凭借三人在文臣中超绝的声望,以及两代帝王的特别信任,内阁地位迅速提高,阁臣品秩提升,获得了“票拟”权,虽无宰相之名,而行宰相之实,俨然凌驾于六部之上,论权柄之重,六部尚书已不比阁臣。
杨士奇是“三杨”中最为重要的人物,他历任建文、永乐、仁、宣及正统五朝,长期把持内阁。在宣宗皇帝驾崩时,当时尚为太子的正统皇帝时年九岁,而杨士奇已经是古稀高龄,主少臣疑,作为一个身历五朝的勋臣股肱,杨士奇率群臣于文华殿谒见太子,口称万岁,以安群臣之心。可惜正统九年,杨士奇去世。
另二杨是杨溥与杨荣。都已年迈。
随之,张氏驾崩,三杨去世,朱祁镇开始放飞自我,宠信太监王振。
2宦官王振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事情还得从王振发迹说起。王振是蔚州人,曾经读过书,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原本他也想担任学官,可是家道艰难,生活难以为继。当时明成祖下旨,“许学官考蒲乏功绩者,审有子嗣,愿自净身入宫中训女官辈”,于是王振选择自宫,进入明朝皇宫之中。
由于朱元璋的规定,所以明朝的宦官都是什么文化的人,当过学官的王振显得鹤立鸡群,因此引起了皇帝的注意。明宣宗在位时,派王振负责教导太子朱祁镇。王振很聪明,每天都能哄得太子十分开心,因此得到朱祁镇的喜爱。
明宣宗去世时,太子也就8、9岁,一个幼子更加依赖王振。不过当时明英宗的祖母太皇太后张氏尚在,她还能压制着王振,有事没事叫去骂一顿。几年后张氏病逝,担任司礼监太监的王振,真正开始展示他的“才华”。
王振专权期间,做了不少坏事,那些凡是不迎合他的,都被他赶出朝廷,贬到地方,他还将朱元璋设立的那块禁止宦官专权的铁牌毁掉。明英宗对他可是言听计从、信任有加。“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就是此人。

3土木堡之变
蒙古骑兵在也先的带领下,对大明朝发起挑战。警报传来,朝廷震惊了!年轻的皇帝却很激动,太监王振也很激动。终于可以建功立业了。于是他怂恿皇帝御驾亲征。也许正值青春叛逆时期,尽管大臣们都反对,但是皇帝还是一意孤行,带着大太监王振,还有朝廷的文武百官和号称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走到半道上,发现蒙古军队实力还是很强的,
还是赶紧撤吧。王振不肯错过如此大好的光宗耀祖先生机会,于是,他想了一个很馊的主意,带皇帝家去他家看看。这皇帝要是去了,祖坟冒不得冒青烟嘛。
这么荒唐的事情,皇帝居然答应了。于是,大军调转方向,奔蔚县去了。
走到半道,王振又觉得:如果这几十万人去他们家。会把庄稼都踩坏了,老百姓会骂他。
于是,又劝说,皇上别去了。以后再找机会。
大军走到土木堡这个地方,被蒙古人追上了。结果,年轻的皇帝朱祁镇,成了蒙古人的俘虏。
皇帝被俘,群臣愤怒。找到这个罪魁祸首。明朝将军樊忠高呼:“吾为天下诛此贼!”然后用大锤将王振击杀。土木堡之变后,景泰帝即位。
4朱祁钰即位
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朝堂之上人心惶惶。明朝陷入空前危机。孙太后果断摈弃了部分朝臣的南逃主张,采纳了兵部侍郎于谦等主战派的意见。国无君主不利于政令、军令的推行及人心的稳定。
朝堂之上于谦用其浑厚的嗓音说道:“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
郕王生母吴氏,本是明宣宗之叔朱高煦的妾侍,明宣宗杀叔后占有了吴氏,私生一子,即朱祁钰。因此母子长期隐藏宫外,至宣宗死前才得到承认。本来朱祁钰只想做个无忧无虑的王爷,对帝位本不存奢望。
朱祁钰起初是不愿意接手这个烫手的“皇位”。于谦又正声道:“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朱祁钰从了。遥尊英宗为太上皇帝,改元景泰。
景泰帝朱祁钰他任人为贤,对王振的党羽进行打击,王振的侄子王山被凌迟处死,“族属无少长皆斩”,其他家族成员也遭到流放。
重用忠臣于谦。励精图治,选将练兵,击退了瓦剌的入侵,使得江山社稷转危为安,又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使当时明朝社会由乱而治渐开中兴,可谓英明之主。
5太上皇回朝
京都保卫战取得胜利后,瓦剌的也先三天两头派人和谈,王直多次请求皇帝迎回太上皇。朱祁钰当时就不乐意了,坐上了宝座,如何愿意下来。
然而再不愿意,“太上皇”毕竟是明朝的“太上皇”在外族那里始终不合适。1450年,宣称北狩一年的明英宗终于回家了。景泰帝无意归还皇位,“太上皇”的车驾直接被开往南宫禁地,开始长达七年的囚徒生涯。
朱祁钰虽然贵为天子,然而太子却不是自己亲生的。权利这东西一旦沾上了就放不下来。
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他决定背负天下骂名废掉原太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问题是,英宗的儿子朱见深当了太子后并没啥大的过错,想要废掉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于是景泰帝就先赐给诸大臣黄金白银,想借他们的口说出来,但最后还是没人说。
景泰时有个俗语,说“满朝升保傅,一部两尚书,侍郎都御史,多似柳穿鱼”,就是说景帝大量封官,笼络臣下的事实。
几经周折,景泰三年五月,代宗终于将侄儿朱见深废为沂王,将自己唯一的儿子朱见济立为太子了。
事与愿违,新太子才立了几个月,就得重病死了。这可是景泰帝当时唯一的儿子,对景泰帝打击可想而知。不仅斩断了他所有的希望和念想,让他陷入了绝望的境地。
6夺门之变
景泰八年正月,景帝病重不能临朝。大将石亨伙同都督张軏(yuè)、太监曹吉祥等密谋发动政变。
十六日夜,徐有贞、石亨等率领千余兵将毁墙破门入南宫,拥立英宗复归皇位。
英宗复位后,立即废景泰帝为郕王,软禁于西宫,一月后,景泰帝病逝。
英宗赐谥号“郕戾王”,并不许葬入皇陵。可见英宗对他弟之恨有多深。
7念念不忘
明英宗复辟后,对王振依然念念不忘,他下诏追复王振的官职,还命人“刻木为振形,招魂葬之”。北京的智化寺是王振所建,明英宗下诏,在寺内为王振建立旌忠祠,而且塑像祭祀,还书写碑文,为王振歌功颂德。王振死后的待遇,俨然如同他是为明朝殉国的英雄一般
朱祁镇对王振是“真爱”,忘记了亲葬大明几十万精锐之人是谁,又是谁造成自己被俘的耻辱。复位后不但不给王振定罪,既然还想给他立祠!这也只有昏君才能干这事了。
再多说一句,朱祁镇复辟之后还特地为太师也先在京城修庙祈福,屠戮大明子民无数的瓦剌太师也先,居然能在京师立庙,也是千古奇观!
8忠臣于谦被诛
于谦的贡献和地位在历史上早就有定论了,是绝对的忠臣和国之柱石,这点朱祁镇心里比谁都清楚,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必须要杀于谦,理由很简单,为了皇位的正统性。
于谦正是当年将朱祁钰推上皇位的主导者,如果他不死的话,那也就代表着朱祁镇是认可于谦当年推举朱祁钰是正当的,那么也就是否认了自己现在夺位的正当性,这自然是不行的。

还有一个原因就要关系到明朝的几个政治势力了,正是因为明朝的土木之变,让朝廷中的两大势力损失惨重,这两个势力就是武将集团和宦官集团,而这个时候由于打退了瓦剌的进攻,文官集团已经有了占据上风的势头了,而且还稳稳的压制了其他两个阵营的实力。
所以才会出现武将和宦官联合在一起扶立朱祁镇复位的事情了,而这场政变针对的就是当时的文官团体,而于谦正是他们的代表人物。结局可想而知了。
综上所述,这两位是怎样的皇帝应该很明朗了。

古语有云:“一山不容二虎”,一国也不能有二君。在一个朝廷中,若是同时存在两位皇帝,那会闹出天大的笑话。

但是在我国历史上的明朝时期,就存在过一朝同时有两位皇帝的情况,也就是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时期。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要从“土木堡之变”说起,正统年间,北方的瓦刺开始侵扰明朝的边疆。

当时明朝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而年仅二十几岁的朱祁镇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加上宦臣王振的怂恿,朱祁镇便决定亲自出征,不管朝中大臣如何反对他都听不进。

果不其然,朱祁镇在土木堡战败被俘。而古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孙太后与朝中大臣便拥护朱祁钰为皇帝,是为“景泰帝”。

然而朱祁镇只是被俘而非被废,这样从名分上说,明朝就有了朱祁镇和朱祁钰两个皇帝。而瓦刺那边呢?本来是想以朱祁镇作为谈判条件的,谁知道明朝干脆换了个皇帝。八年后,明代宗病重以至于不理朝政,整个皇宫人心惶惶。景泰八年正月十六日夜,大内太监曹吉祥、武清侯石亨、太常卿许彬等朝中大臣率领亲兵、家丁等数千余人发动“夺门之变”。

他们的目的便是帮助朱祁镇复辟,重新夺回皇位,虽遭抵抗但最终还是成功了。朱祁镇上位后又是抓捕当初拥护朱祁钰之臣,又是改年号。

然而他却唯独没有在成功复辟的当天废除朱祁钰皇帝的称号,直到半个月后的二月初一,朱祁镇才下旨“废帝为郕王,迁西内”。不久后,朱祁钰暴毙而亡。

由于把持朝政的需要,我们能够理解在朱祁镇被瓦刺俘虏时,为什么需要第二位皇帝朱祁钰,严格来说并不算一朝二帝,毕竟做决策的还是朱祁钰。



明朝朱祁镇与朱祁钰是怎样的皇帝?历史评价如何?



朱瞻基是个不偏心的好父亲。儿子就两个,两个儿子都当了皇帝。别人是兄终弟及,他们却有点不同。兄长正当壮年,弟弟却继承了皇位。这两兄弟就是朱祁镇和朱祁钰。这两皇帝的故事,还得从朱祁镇年幼时说起。他们的爹朱瞻基求子路上艰难,多年未有子嗣。1427年孙氏生朱祁镇,次年母凭子贵孙氏册封为皇后。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驾崩,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朱祁镇继位。第一次继位称帝,年仅九岁,年号正统。正统早期还是不错的,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把持,贤臣“三杨”辅政。

  1. 三杨辅政

“三杨辅政”中的“三杨”指的是杨士奇、杨荣、杨溥,这三位都是明仁宗朱高炽做太子时的东宫旧臣,在朱高炽与朱高煦争夺皇位的斗争中,立下重要功勋,故深得仁宗、宣宗父子的信任,长期担任阁臣,三人皆历仕五朝。为“仁宣之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正是在“三杨辅政”时期,凭借三人在文臣中超绝的声望,以及两代帝王的特别信任,内阁地位迅速提高,阁臣品秩提升,获得了“票拟”权,虽无宰相之名,而行宰相之实,俨然凌驾于六部之上,论权柄之重,六部尚书已不比阁臣。

杨士奇是“三杨”中最为重要的人物,他历任建文、永乐、仁、宣及正统五朝,长期把持内阁。在宣宗皇帝驾崩时,当时尚为太子的正统皇帝时年九岁,而杨士奇已经是古稀高龄,主少臣疑,作为一个身历五朝的勋臣股肱,杨士奇率群臣于文华殿谒见太子,口称万岁,以安群臣之心。可惜正统九年,杨士奇去世。另二杨是杨溥与杨荣。都已年迈。随之,张氏驾崩,三杨去世,朱祁镇开始放飞自我,宠信太监王振。

2宦官王振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事情还得从王振发迹说起。王振是蔚州人,曾经读过书,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原本他也想担任学官,可是家道艰难,生活难以为继。当时明成祖下旨,“许学官考蒲乏功绩者,审有子嗣,愿自净身入宫中训女官辈”,于是王振选择自宫,进入明朝皇宫之中。由于朱元璋的规定,所以明朝的宦官都是什么文化的人,当过学官的王振显得鹤立鸡群,因此引起了皇帝的注意。明宣宗在位时,派王振负责教导太子朱祁镇。王振很聪明,每天都能哄得太子十分开心,因此得到朱祁镇的喜爱

明宣宗去世时,太子也就8、9岁,一个幼子更加依赖王振。不过当时明英宗的祖母太皇太后张氏尚在,她还能压制着王振,有事没事叫去骂一顿。几年后张氏病逝,担任司礼监太监的王振,真正开始展示他的“才华”。王振专权期间,做了不少坏事,那些凡是不迎合他的,都被他赶出朝廷,贬到地方,他还将朱元璋设立的那块禁止宦官专权的铁牌毁掉。明英宗对他可是言听计从、信任有加。“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就是此人。

3土木堡之变

蒙古骑兵在也先的带领下,对大明朝发起挑战。警报传来,朝廷震惊了!年轻的皇帝却很激动,太监王振也很激动。终于可以建功立业了。于是他怂恿皇帝御驾亲征。也许正值青春叛逆时期,尽管大臣们都反对,但是皇帝还是一意孤行,带着大太监王振,还有朝廷的文武百官和号称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发了。走到半道上,发现蒙古军队实力还是很强的,还是赶紧撤吧。王振不肯错过如此大好的光宗耀祖先生机会,于是,他想了一个很馊的主意,带皇帝家去他家看看。这皇帝要是去了,祖坟冒不得冒青烟嘛。

这么荒唐的事情,皇帝居然答应了。于是,大军调转方向,奔蔚县去了。走到半道,王振又觉得:如果这几十万人去他们家。会把庄稼都踩坏了,老百姓会骂他。于是,又劝说,皇上别去了。以后再找机会。大军走到土木堡这个地方,被蒙古人追上了。结果,年轻的皇帝朱祁镇,成了蒙古人的俘虏。皇帝被俘,群臣愤怒。找到这个罪魁祸首。明朝将军樊忠高呼:“吾为天下诛此贼!”然后用大锤将王振击杀。土木堡之变后,景泰帝即位。

4朱祁钰即位

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朝堂之上人心惶惶。明朝陷入空前危机。孙太后果断摈弃了部分朝臣的南逃主张,采纳了兵部侍郎于谦等主战派的意见。国无君主不利于政令、军令的推行及人心的稳定。朝堂之上于谦用其浑厚的嗓音说道:“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郕王生母吴氏,本是明宣宗之叔朱高煦的妾侍,明宣宗杀叔后占有了吴氏,私生一子,即朱祁钰。因此母子长期隐藏宫外,至宣宗死前才得到承认。本来朱祁钰只想做个无忧无虑的王爷,对帝位本不存奢望。

朱祁钰起初是不愿意接手这个烫手的“皇位”。于谦又正声道:“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朱祁钰从了。遥尊英宗为太上皇帝,改元景泰。景泰帝朱祁钰他任人为贤,对王振的党羽进行打击,王振的侄子王山被凌迟处死,“族属无少长皆斩”,其他家族成员也遭到流放。重用忠臣于谦。励精图治,选将练兵,击退了瓦剌的入侵,使得江山社稷转危为安,又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使当时明朝社会由乱而治渐开中兴,可谓英明之主。

5太上皇回朝

京都保卫战取得胜利后,瓦剌的也先三天两头派人和谈,王直多次请求皇帝迎回太上皇。朱祁钰当时就不乐意了,坐上了宝座,如何愿意下来。然而再不愿意,“太上皇”毕竟是明朝的“太上皇”在外族那里始终不合适。1450年,宣称北狩一年的明英宗终于回家了。景泰帝无意归还皇位,“太上皇”的车驾直接被开往南宫禁地,开始长达七年的囚徒生涯。朱祁钰虽然贵为天子,然而太子却不是自己亲生的。权利这东西一旦沾上了就放不下来。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他决定背负天下骂名废掉原太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问题是,英宗的儿子朱见深当了太子后并没啥大的过错,想要废掉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景泰帝就先赐给诸大臣黄金白银,想借他们的口说出来,但最后还是没人说。景泰时有个俗语,说“满朝升保傅,一部两尚书,侍郎都御史,多似柳穿鱼”,就是说景帝大量封官,笼络臣下的事实。几经周折,景泰三年五月,代宗终于将侄儿朱见深废为沂王,将自己唯一的儿子朱见济立为太子了。事与愿违,新太子才立了几个月,就得重病死了。这可是景泰帝当时唯一的儿子,对景泰帝打击可想而知。不仅斩断了他所有的希望和念想,让他陷入了绝望的境地。

6夺门之变

景泰八年正月,景帝病重不能临朝。大将石亨伙同都督张軏(yuè)、太监曹吉祥等密谋发动政变。十六日夜,徐有贞、石亨等率领千余兵将毁墙破门入南宫,拥立英宗复归皇位。英宗复位后,立即废景泰帝为郕王,软禁于西宫,一月后,景泰帝病逝。英宗赐谥号“郕戾王”,并不许葬入皇陵。可见英宗对他弟之恨有多深。

7念念不忘

明英宗复辟后,对王振依然念念不忘,他下诏追复王振的官职,还命人“刻木为振形,招魂葬之”。北京的智化寺是王振所建,明英宗下诏,在寺内为王振建立旌忠祠,而且塑像祭祀,还书写碑文,为王振歌功颂德。王振死后的待遇,俨然如同他是为明朝殉国的英雄一般朱祁镇对王振是“真爱”,忘记了亲葬大明几十万精锐之人是谁,又是谁造成自己被俘的耻辱。复位后不但不给王振定罪,既然还想给他立祠!这也只有昏君才能干这事了。

再多说一句,朱祁镇复辟之后还特地为太师也先在京城修庙祈福,屠戮大明子民无数的瓦剌太师也先,居然能在京师立庙,也是千古奇观!

8忠臣于谦被诛

于谦的贡献和地位在历史上早就有定论了,是绝对的忠臣和国之柱石,这点朱祁镇心里比谁都清楚,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必须要杀于谦,理由很简单,为了皇位的正统性。于谦正是当年将朱祁钰推上皇位的主导者,如果他不死的话,那也就代表着朱祁镇是认可于谦当年推举朱祁钰是正当的,那么也就是否认了自己现在夺位的正当性,这自然是不行的。还有一个原因就要关系到明朝的几个政治势力了,正是因为明朝的土木之变,让朝廷中的两大势力损失惨重,这两个势力就是武将集团和宦官集团,而这个时候由于打退了瓦剌的进攻,文官集团已经有了占据上风的势头了,而且还稳稳的压制了其他两个阵营的实力。

所以才会出现武将和宦官联合在一起扶立朱祁镇复位的事情了,而这场政变针对的就是当时的文官团体,而于谦正是他们的代表人物。结局可想而知了。


2

朱祁镇和朱祁钰都曾是大明王朝的两任皇帝,他们虽然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两。但为了皇位的争夺,兄弟两最终反目成仇。二次登上皇位的朱祁镇剥夺了兄弟朱祁钰皇帝的称号,直到朱祁镇儿子上位皇帝,才恢复了自己叔叔朱祁钰的皇帝称号。朱祁镇是大明朝第六位皇帝,这哥们儿在位期间没有什么大的作为,相反倒是宠信太监王振,导致宦官专权挡道。著名的土木堡事件就是皇帝朱祁镇盲目听从太监王振的建议,亲自出征蒙古瓦剌部。悲剧的是非但没有打败瓦剌,而且损兵折将,最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皇帝朱祁镇被蒙古瓦剌给生擒活捉了。

有道是国家不可一日无君,朱祁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走马上任,被朝臣推举为大明王朝第七位皇帝。上任之后的朱祁钰力挽狂澜,坚守北京,拒绝南迁,重用少保于谦等贤良志士守卫北京城,最终击败瓦剌对北京的进攻,使得北京城转危为安。朱祁钰在任期间,能够知人善任,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都做出显著贡献。一代明君名副其实。可惜的是最后朱祁镇借助旧臣势力发动夺门之变,成功复辟,二次坐上皇帝宝座。朱祁钰不久病逝。

二次出任皇帝的朱祁镇不但杀害了少保于谦,而且对景泰时期老臣大肆迫害。重用曹吉祥,石亨等人。即使二次登基,依然没有新的建树,反而使得景泰时期恢复的国力损失殆尽。

3

整个大明王朝中,兄弟二人组先后当皇帝的比任何一个王朝都多, 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然而其他都是和平让位,只有大明朱家朱祁钰和朱祁镇两兄弟,却是掀起了腥风血雨。

一、客观的功过是非

朱祁镇是为英宗皇帝,这个英字颇有讽刺意味。因为这位皇帝确实是一位“英豪”,率领大明王朝的精锐一鼓作气前去“天子守国门”,但他作为君王,却并没有死社稷的勇气,不但百家,而且沦为了囚徒,饱受凌辱。这位九岁登基的孩童皇帝 ,长期处在极为压抑的环境下,朝政由张氏决断,成长由制度规范,他在失去本该拥有的快乐中成长起来,而这种从小培养出来的压抑感,使得其在当政之后开战了大肆的报复。而这一切,就奠定了英宗早年的当政基础,也成为了历史评价英宗朱祁镇的关键点之一。

瓦剌部的再次入侵,成为了点燃英宗心性火药桶的一根火柴,面对入侵,愿意我行我素的英宗皇帝和王振一唱一和,全面准备进入御驾亲征状态。历史上评价他宠幸宦官,这的确是一个皇帝最大的污点,但他是孩童皇帝,自小身边就是宦官内侍,如何不培养出信任呢?但这一切造成了他的失误,葬送了皇位。朱祁钰,这位堪称大起大落的代宗皇帝,一个代字变充分彰显了其一生,代坐皇位是他的人生巅峰。朱祁镇在外,朝中无人主政,而瓦剌部全面进军,跨越长城兵临城下,随时都有亡国危险之时,朱祁钰登台,这位本是太平王爷的监国之人,摇身一变成为了皇帝。

二,可怜的皇帝

就当时而言,土木之变和夺门之变构成了英代二朝的重大事件,其他事件都被这两件事关皇帝的大事所遮盖。朱祁钰和朱祁镇的历史评价,也在这两件事当中形成。朱祁镇以夺门登基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明皇帝,成为了能够得到自己认可的皇帝。因为在这之前他对皇帝职业无动于衷,但失去远比得到更能教育人,于是这位皇帝真正意义上登上了大明的舞台。至于朱祁钰,只能说他是一位苦命的大明藩王,被无端卷入这场权力的游戏当中,又无奈被时局所抛弃。他刚拔上井研看了一眼,却又被朱祁镇给蹬了下去,在解决了大明王朝存亡危机之后,悄然退场。

4

随着《大明风华》的热播,明朝前期的几个皇帝又“火”了一把,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也火了一把。朱祁镇和朱祁钰都是明宣宗的儿子,而且明宣宗只有两个儿子。两个人都当过皇帝,明英宗两段皇帝生涯中间为明代宗。明英宗与明代宗的较量中,最后占据优势的明英宗,明代宗只是如流星一样在天空一闪而过。

明英宗是明宣宗的嫡长子,也是孙太后的儿子,他的出身绝对比明代宗要好。如果没有什么机缘巧合,明代宗永远不可能成为皇帝。土木之变中,明英宗兵败被俘,明朝处于危亡之中。朱祁钰在于谦、孙太后等人的支持下登上皇帝宝座,并打赢了北京保卫战。瓦剌为了离间明朝,将明英宗放回。明代宗并没有将皇位还给了明英宗,而是将其软禁。七年之后,夺宫之变中明英宗复辟,明代宗退位。此后明英宗又当了八年皇帝。明英宗和明代宗是什么样的皇帝呢?

明代宗的功绩和历史评价要好于明英宗。明代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皇帝。军事上,明代宗和于谦打赢了北京保卫战,使得明朝转危为安。明代宗设立兵器“准样图”,明朝武器和发放有了标准。政治上,针对明朝内忧又外患的境况,采用积极合理的措施,巩固明朝江山。明代宗革新吏治,重用于谦、商辂等贤臣。明代宗吸收王振乱政的教训,着力限制宦官,清除宦官势力。明代宗善于纳谏,积极招纳贤能之士。明英宗时期的一些弊政基本上得到了缓解,明朝出现复苏迹象。

经济上,明代宗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适当减免老百姓的税赋负担,赈济老百姓、安抚流民。明代宗还特别重视治理水患,水患得到一定缓解。明代宗本人注意节俭,注意减免宫廷开支。明朝经济有了一定复苏。由于明代宗的励精图治,明朝的恢复了国力,朝鲜、安南、暹罗等国纷纷来朝。明英宗比明代宗要差很多。

明英宗时期 明朝由盛转衰。明英宗在三杨的辅佐之下有一定成就。明英宗掌权之后,开始重用宦官王振。王振专权,明朝太监左右朝政。王振专权之后,朝政日益败坏。瓦剌大军打来之时,明英宗在王振的怂恿下决定御驾亲征。王振为了私欲,耽误了撤军行程,结果在土木堡被也先大军包围。土木之变明朝精锐军队几乎全军覆灭,永乐年间的重臣也基本上损失殆尽,明朝几十年的积蓄也大大消耗。

明英宗第二次当皇帝之后也没有多大进步,尤其是对待明代宗的态度非常令人心寒。明英宗将明代宗迫害致死,处死了对明朝有大功的于谦等人。明代宗一朝的势力基本上被清除殆尽。明英宗再一次登基之后,比第一次有所改善。但是比起明代宗还有一定差距。明英宗废除了宫妃殉葬制度,被认为是一项德政。

历史上,对于明英宗和明代宗两位皇帝的评价也不一样。总得来说,历史对明代宗的评价好于明英宗。

景帝当倥偬之时,奉命居摄,旋王大位以系人心,事之权而得其正者也。笃任贤能,励精政治,强寇深入而宗社乂安,再造之绩良云伟矣。而乃汲汲易储,南内深锢,朝谒不许,恩谊恝然。终于舆疾斋宫,小人乘间窃发,事起仓猝,不克以令名终,惜夫!

英宗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大臣如三杨、胡濙、张辅,皆累朝勋旧,受遗辅政,纲纪未弛。独以王振擅权开衅,遂至乘舆播迁。乃复辟而后,犹追念不巳,抑何其感溺之深也。前后在位二十四年,无甚稗政。至于上恭让后谥,释建庶人之系,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5

明英宗朱祁镇是个荒唐昏庸且无能的皇帝,而他的弟弟景泰帝朱祁钰则是拯救大明于危难之际的皇帝。前一阶段热播的《大明风华》,再次将明朝的历史带入大众的视野。《大明风华》刻画了多位明朝初年的皇帝形象,其中就包括了明英宗朱祁镇和景泰帝朱祁钰这对兄弟。关于朱祁镇其人,可以说是堪称无能昏庸吧。土木之变是他的锅,这点怎么洗地都甩不掉。在土木之变后,朱祁镇的所作所为,也同样是厚颜无耻。朱祁镇借助夺门之变再次上台后,他的“政绩”包括:

清洗了于谦、王文、范广、商辂、王纮等诸多忠臣,恢复王振的命运,重用曹吉祥、徐有贞这些奸臣,对喀喇沁的蒙古领主孛来忍气吞声等,足以证明这就是个垃圾皇帝。至于景泰帝朱祁钰,则是一位拯救大明朝于危难之际的皇帝。朱祁钰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重用于谦,保护了北京城的安危。这是需要一定政治勇气的。在当时,南迁的声音骤起,如果朱祁钰扛不住真的南迁了,那么华北地区就会再次落入蒙古人手中,等于是白送。如果是昏庸无能的朱祁镇在台上,没准事情真的会向这个方向发展,等到明朝的自然是万劫不复的命运。

总而言之,朱祁钰最大的失误是没有狠心除掉朱祁镇,给了奸臣和他东山再起的机会。

然明英宗朱祁镇差点断送了明朝江山,其弟朱祁钰临危继位,力挽狂澜,保住了明朝江山社稷,为中兴之君。英宗趁朱祁钰病重时,其儿子朱见济又死了,发动了夺门之变,南宫复位成功。后来让英宗的太子朱见深继承了皇位,为明宪宗。




女医明妃传:朱祁镇朱祁钰什么关系
朱祁镇、朱祁钰是兄弟,朱祁镇(1427—1464),即明英宗,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朱祁钰(1428年—1457年3月23日),即明代宗,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贤妃吴氏,明朝第七位皇帝,在位时间1449年―1457年,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正统十四年...

朱祁钰与朱祁镇谁当了皇帝
朱祁镇与朱祁钰分别是明宣宗皇帝朱瞻基的长子和次子。在朱瞻基去世之后朱祁镇顺利的成了皇帝,史称明英宗。朱祁镇九岁登基,登基之后大权掌握在皇太后张氏和朝中几位大臣手中,当时的经济得到发展。朱祁镇宠信太监王振,听信教唆率领50万大军到前线,临行前朱祁镇也知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深...

朱祁钰和朱祁镇关系
朱祁钰和朱祁镇兄弟关系。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朱祁镇和朱祁钰,两位都是明朝的皇帝,都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钰是朱祁镇的弟弟,土木之变发生后,他在于谦等人支持下做了皇帝。此后,打赢了北京保卫战。夺门之变后,本就病重的他被废了。

朱祁钰和朱祁镇是什么关系
朱祁镇和朱祁钰,两位都是明朝的皇帝,都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儿子,明英宗朱祁镇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明代宗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朱祁镇的母亲是孝恭章皇后孙氏,而朱祁钰的母亲是贤妃吴氏,这两位就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大家如何看待朱祁镇和朱祁钰两兄弟的情谊变化?
朱祁镇和朱祁钰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土木堡之变前朱祁镇贵为皇帝,而朱祁钰也是亲王之尊,两人关系颇为融洽。然而一场土木堡之变令朱祁镇朱祁钰两兄弟的关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当土木堡战败英宗被俘的消息传来时,京师一片哗然,朝中有大臣甚至建议迁都南京,可以想象当时的形势是很危急的。就在这群龙无...

朱祁钰为什么没杀死朱祁镇?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朱祁钰没有杀死朱祁镇是因为不能杀,朱祁镇是朱祁钰的亲哥哥。朱祁镇出生于1427年,是明朝的第六任皇帝,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出生于1428年。朱瞻基驾崩之后把皇位传给了只有九岁的朱祁镇。朱祁镇年幼,由太皇太后张氏垂帘听政,朱祁镇的身边有一位太监王振。这个太监不是什么...

朱祁镇与朱祁钰是亲兄弟,为何会反目成仇?
除了待遇不错外,其实朱祁镇对朱祁钰还是很信任的,在朱祁镇御驾亲征之前,任命朱祁钰监国,将处理朝政的大权交给了他。虽是因为太子年纪小,无法处理政事,但也不是没有其他的办法。所以朱祁镇与朱祁钰之间除了感情不错之外,还有一份信任。这么比较起来的话,其实朱祁镇兄弟俩的感情似乎要更好一些。而...

朱祁钰和朱祁镇关系
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男,汉族,明朝第六位(1435-1449年)和第八任(1457-1464年)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母为孝恭章皇后孙氏,朱祁钰和朱祁镇是亲兄弟,只相差一岁,都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儿子。明景帝朱祁钰(1428年9月11日-1457年3月14日)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年九月...

朱祁钰的才能不在朱祁镇之下,为何最后他却没能一直坐稳皇位?
朱祁镇和朱祁钰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朱祁钰少年时期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只不过朱祁镇是嫡长子,按照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的'嫡长子继承制,皇位是由朱祁镇继承。朱祁镇又是个少年,难免好大喜功,长大之后非常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和父亲朱瞻基一样做个有军功的君王。所以他固执己见,带着几十万大军“亲征...

朱祁钰和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虽然是亲兄弟,但是在明英宗朱祁镇被迎回以后,明代宗朱祁钰并没有将皇位还给明英宗朱祁镇,而是将明英宗朱祁镇给软禁起来了,明代宗朱祁钰还废掉了明英宗朱祁镇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让自己的儿子当了太子,所以说他们兄弟二人也是因为皇位而反目成仇的。首先,明英宗朱祁钰本身就是喜欢带兵...

堆龙德庆县13554737749: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
丙崔新立: 朱祁钰朱祁钰好,自古明君第一条就是任用贤明,朱祁钰临危登基,重用于谦,以两万守军抵御也先数十万大军,取得北京保卫战胜利,后励精图治,政治清明.宣德十年...

堆龙德庆县13554737749: 明朝统治中国多少年.共有几代皇帝.顺序是怎样的? -
丙崔新立:[答案] 明朝(1368年-1644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十七朝,国祚276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明朝帝王:姓名 庙号 谥号 年号 陵墓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字国瑞 太祖 高皇帝 洪武(1368年——1398...

堆龙德庆县13554737749: 朱瞻基下一个皇帝是谁?
丙崔新立: 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两次在位).第一次继位称帝,年仅九岁,年号正统.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诚孝...

堆龙德庆县13554737749: 夺门之变功臣们的下场(夺门之变三人组的下场)
丙崔新立: 朱祁镇是大明唯一一位做过俘虏的皇帝,他在土门堡之战中,率领几十万明军惨败给了瓦剌大军,导致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等人战死,...

堆龙德庆县13554737749: 朱祁镇跟朱祁钰是亲兄弟吗 -
丙崔新立: 朱祁镇跟朱祁钰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镇(1427-1464),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谥曰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裕陵.

堆龙德庆县13554737749: 明朝皇帝顺序表
丙崔新立: 1、明太祖朱元璋:也称洪武皇帝. 2、恭闵帝朱允炆:也称建文帝,朱元璋的孙子, 3、明成祖朱棣:朱元璋第四子,也称永乐皇帝. 4、明仁宗朱高炽:成祖长子,在位时间只有一年 5、明宣宗朱瞻基:仁宗长子,一个守成之主,和他老爸一样...

堆龙德庆县13554737749: 朱祁镇当了几年皇帝? -
丙崔新立: 明英宗(1427~1464)即朱祁镇.中国明代皇帝 .明宣宗长子.宣德十年(1435)正月即位,时年九岁.改明年为正统元年.公元朱祁镇1436-1449年第一次在位.初,大事权归太皇太后张氏(明仁宗皇后),以累朝元老杨士奇、杨荣、杨溥...

堆龙德庆县13554737749: 明代宗朱祁钰有几个子女结局是什么
丙崔新立: 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1428年—1457年),汉族,明宣宗朱瞻基第二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1457年在位).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明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