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祟焕:明朝最后的救命稻草读后感

作者&投稿:扈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房屋起名~

锦衣居:高官归家,名人雅士。
康乐园: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感觉
翠竹轩:竹轩,给人格调高雅的感觉。
泊舟里:寓意家是港湾,让漂泊的人停靠。
尚德院:君子,文人。
品茗阁:潇洒人生,坐看清风流水。

姓名:郭展冰
五行分别是:木火水
笔画分别是:15 10 6
天格.人格.地格.总格.外格数分别:16(土) 25(土) 16(土) 31(木) 7(金)
总评数理得分:96 分

详细解说如下:

天格数理 16(土)[又称先格,是祖先留下来的,对人生影响不大],暗示:
(厚重)厚重载德,安富尊荣,财官双美,功成名就。 (吉)

人格数理 25(土)[又称主格,是姓名的中心点,主管人一生命运],暗示:
(荣俊)资性英敏,才能奇特,克服傲慢,尚可成功。 (半吉)
性情表面温和而个性倔强,喜好面子,做事过多考虑自己的身份和举止。比较注重心计,事事讲求十全十美。注意:当达不到自己的企求和理想时不要产生不满的情绪。此格之人凡事宜守为安,不要好高骛远。

地格数理 16(土)[又称前运,是前半生的命运,会影响中年以前],暗示:
(厚重)厚重载德,安富尊荣,财官双美,功成名就。 (吉)

总格数理 31(木)[又称后运,是后半生的命运,影响中年到老年],暗示:
(春日花开)智勇得志,博得名利,统领众人,繁荣富贵。 (吉)

外格数理 7(金)[又称灵运,主管命运之灵力、社交能力和智慧],暗示:
(七政之数)七政之数,精悍严谨,天赋之力,吉星照耀。 (吉)

天、人、地三才 6 5 6(土土土)暗示健康、生活是否顺利为:
此配置成功运佳,并得平安之境遇。其人有时生性硬滞,表现阴郁,对人易亲热也易疏远。(吉)
1、总论:运势较好,平安之配置,障碍较少,因不能机变活用,财运只能缓缓而来,如能积极奋斗,可加速成功发展。
2、性格:个性比较中厚,比较正直,有时缺少通融性,不耐吃苦烦重的工作,有眼高手低的倾向,容易放弃好机会,辛勤中得财。
3、意志:意志坚定,但缺乏果断力,耐性不佳,处事有虎头蛇尾之象。
4、事业:如为薪水阶级或从事较稳定的生意适合,不适合投机事业或意外之财无缘。
5、家庭:生活平顺,家内和睦,大致幸福。
6、婚姻:男娶健康平和之妻,婚后和睦相处;女嫁温和固执之夫,婚后也能圆满。
7、子女:男孩多于女孩,个个健康活泼又有责任感,与父母能同心协力。
8、社交:为人老实而安份守法,社交能力和人缘还算可以,要树产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9、精神:有知足而乐观的个性,注意人为因素招惹的麻烦、受骗烦闷之事。
10、财运:财运比较平淡,能平稳过日,不要贪求物质享受。
11、健康:健康平安,注意泌尿系统、胃肠、妇人病等。
12、老运:比较勤劳,子女贤孝,注意调节好心境。

人格与外格(五七)搭配,暗示人际关系、社交能力、事业等信息为:
不轻易妥协,能接受别人的批评,但在以后的行动中依然如故,无法改变。活动力强。能和气从事者,可获得大发展。 (大吉)

更多信息:

人格数理 25 暗示性格为:
心多洗练,容易亲近,温和沉着,有雅量,对人有同情心,荣誉心强。属于能享受家庭幸福的命运。其内心有刚毅心肠,却不显于外表。有易亲近的一面,又有易疏冷的缺点,其嫉妒心稍强。

人格与天格搭配(五六)暗示成功运:
大体上能够平安顺利、幸福。(上)

人格与地格搭配(五六)暗示基础运:
性格稳重,成功迟缓,总体能够成功幸福。 (上)

人格或地格中有3、13、16、21、23、31、33、41等首领诱导之数(智仁勇德全备,能领导众人)。

人格或地格中有15、16、23、24、32、33、41、42等财运诱导之数(多钱财,富贵)。

地格数有 5、6、11、13、15、16、24、32、35,德行优良,助夫爱子。

本作文是关于高中高三3150字的作文,题目为:《作文:袁崇焕,明朝最后的救命稻草》,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中国的封建王朝,缺什么也不缺冤案。
  轮到袁崇焕喊冤时,情况有点倒霉。他才死,明朝就灭亡了,没了平反的主,跟谁喊去?
  再者,通敌卖国的罪名固然冤枉,可有两条罪,袁崇焕倒受之无愧。第一条,在崇祯皇帝面前夸下“五年复辽”的海口,够浪漫,够气魄,也够他渎职罪名成立了。第二条,拿着尚方宝剑,砍了同样有尚方宝剑的毛文龙的脑袋,大伙踊跃地歌颂道:督师好胆量。背过身就咬牙:好你个专权的袁崇焕呀!
  有了这层底子,被袁崇焕打得七荤八素的皇太极,长辫子一摸,计上心头。他亲自操刀,连夜赶工,做了双“小鞋”给袁崇焕穿。于是,公元1630年深秋,袁崇焕被押上刑场,千刀万剐的“磔”刑,老百姓蜂拥而来,争抢卖国贼的肉,一边生吃,一边痛骂。
  北京城出现了历史上最悲惨的一幕,“反间计”用到了历史上最成功的地步。
   一个书生去带兵
要是广东东莞的客家人看到袁崇焕被行刑的惨状,一定捶胸顿足。在故乡人的眼里,袁崇焕又热情、又大胆、又爱读书,人称“三好学生”。
  1598年,“三好学生”小袁十四岁了,是骡子是马,出去遛遛就知道,父亲便领着他去广西看望做生意的祖父。
  巧了,广西正在考童子试。
  小袁同学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管三七二十一,决意参加。祖父便找到熟悉的乡绅,办了一张暂住证,让他冒籍应试,果然一考就过,补为弟子员。小袁同学尝到了“高考移民”的甜头,干脆拿着广西藤县的学籍,又中了举人,在读书入仕的康庄大道上虎虎前行,pk掉众多学友,顺利晋级殿试。万历皇帝的大殿上,论一篇,策一道,他写得花团锦簇,当即高中皇榜,授职福建邵武县。
  新科进士,正欲做春风得意状,领命而去,却猛听朝臣惊呼:皇师在辽东战败了!
五万精兵,尽丧后金努尔哈赤的铁蹄之下!
  这就是震惊朝野的萨尔浒之败。
  这也是唤醒袁崇焕的一声惨呼。儒装欲裂,热血欲出,书生袁崇焕已死,大将袁崇焕当立。此时,他正好三十五岁。
  赴东南基层就职的袁崇焕,常务工作是平反冤狱、公平税捐、奖掖侠义。他主抓工作是退伍军人和转业军官,专门打听辽东战事。休闲活动是举头看地图,低头思孙武。三年以后,也就是1622年,一届任满,北京要召集县级官员“朝觐”了,其实也就是听听述职报告,决定任免提拔。谁料袁崇焕功夫全在述职外,他一骑出关,勘察地形,回来后掷地有声:给我兵马粮草,我一人可守山海关。
  正值努尔哈赤攻陷沈阳、辽阳之时,满朝文武畏缩惧战。袁崇焕,一介知县,口出豪言,顿时成为黑暗中的一道火光,风雨后的一道虹霓,令御史汪日彩、侯恂、前辽东经略使熊廷弼、兵部尚书孙承宗刮目相看。天启皇帝破格提拔他为兵部主事,不久,就升他为山东按察司佥事、山海关监军,并下拨二十万两白银用来扩充兵源。
  从来都是书生入仕,袁崇焕却迈出了他书生领兵的步伐。
  出关前,他去拜访了战败后“革职”在家的辽东经略使熊廷弼,熊廷弼试探地问:“袁公准备在山海关采取什么策略?”袁崇焕胸有成竹地答道:“主守而后战!
”久经沙场的熊廷弼一听,刮目相看。
  不错,守,守住了明王朝残烛般的生命,守来了袁崇焕军事生涯的辉煌。一场场浴血奋战,就在坚守中来临了。
   一战打死努尔哈赤
第一个军事任务,是到山海关外三十五里的广宁监军。
  袁崇焕身体素质好,“本钱”充足,所以接令后一刻不停,星夜兼程,凌晨入城,看得驻地官兵们一愣一愣地回不过神。
  更回不过神的事还在后头,袁崇焕和顶头上司王在晋吵架了。他要守关,就得推进防守线,总不成就在自家薄门板前守着吧?三十五里哪够,起码得向北二百里,到宁远去。这一架吵得皇帝头大,派了自己老师孙承宗巡边,接任经略使,按照袁崇焕的方略营筑宁远城。
  这个书生果然韬略超群。为了稳固边防,袁崇焕采取“以辽土养辽人、以辽人守辽土”的政策。他清退了原来从河南、山东和西北等地抽调来的轮戍兵士,让他们纳银代役以作军费,并把省下来的粮饷供给精锐之师。同时,袁崇焕鼓励当地百姓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政策一出,立竿见影,被后金政权蚕食的土地重新回到明朝的控制中。一个以宁远城为中心,以周边城堡为纽带的新防御体系初步形成。
  可惜,和谐军营没保持多久。由于党争,孙承宗被太监头子魏忠贤拉下了马,接替他的高第只愿躲在关内消极防守。袁崇焕的宁远城成了孤岛,努尔哈赤发出了奸笑:“一个小小的宁远城,我用靴尖也能把它踢倒。”
  他真的能吗?
  袁崇焕的答案是,拿一万人狠踹努尔哈赤十万人!
  1626年正月,第一场硬仗开始了。袁崇焕先定军心,把库存白银全放到城上,凡勇敢退敌者,赏银;凡临阵退缩者,立斩。后出良策,用火炮掩护,城上弓箭齐发,城下挑石固墙。火光之中,一枚不长眼的炮石,和努尔哈赤来了个亲密接触,一代天骄的大汗就此负伤,憋屈了几个月,亡了。这可是明军自与后金动兵以来第一次大胜仗,也是强悍的努尔哈赤起兵以来唯一的败绩。
  宁远大捷,明朝高兴得要晕过去了,原来八旗不是不可战胜的,原来神话也可以由我们创造。“来人!
给袁大将军升官——辽东巡抚,总揽关外防务。”
  然而,努尔哈赤走了,皇太极来了,他为父报仇,撇开宁远,重兵围锦州,要打第二场硬仗。
  袁崇焕一看,笑了:这种招数,千八百年前咱就取好名字了,叫“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皇太极呀皇太极,你怎能干低估我智商的事情呢?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意在宁远?
  于是,袁崇焕依然坚守不发,以逸待劳,只派了四千精骑,就扰乱了皇太极的后方。皇太极前面攻不下锦州,后面稳不住阵脚,只好杀了“回马枪”强攻宁远。结果自然和他父亲一样,败在袁崇焕的坚城利炮下。
  宁锦大捷了。
  这是明朝军事上的又一次重大胜利,意味着找到了瓦解骑兵进攻的有效方法。尽管在魏忠贤“坐视锦州于不顾”的诬陷下,袁崇焕被迫回乡赋闲了,但他的个人声望,已达到顶峰。连八旗都承认,“议战守,自崇焕始”。
   一刀砍了大将
斗转星移,天不变,皇上在变。没几个月,崇祯皇帝上台了。少年天子第一件事,召回了袁崇焕,就问一个问题:你老老实实告诉我,辽东还守不守得住?我这皇帝板凳还坐不坐得稳?
袁崇焕张口就答:五年复辽。
  崇祯大喜过望,好好好,只要你能收复辽东,你要钱要官,要啥有啥。从今以后,你就是兵部尚书、右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了,官名太长?没关系,一句话:有困难,找崇焕。
  两君臣,一问一答,十分顺溜。一旁的给事中许誉卿却听出了冷汗。怎么算计,五年收复辽东,人才物力财力都安排不过来。袁崇焕无所谓地笑笑:“我看皇上对辽东战事如此急躁,就姑且允诺五年复辽,安慰安慰他罢了。”
  许誉卿面无人色。好家伙,怪不得这么顺溜,臣轻率,君急迫,如此绝配,那就等着绝杀吧。
  回到山海关之后,袁崇焕对待本职工作,还是竭尽全力的。但是,性格中的缺陷也越明显。早在和皇帝老师、知遇恩公孙承宗合作时,他发现一军官虚报士兵的人数,就砍了人家脑袋,活活气坏了孙承宗。你一个监军,谁给了你生杀大权?袁崇焕自知理亏,身子是趴下去谢罪了,心里可没当一回事。
  这种处理军务中的独断与自负,终于随着袁崇焕权力的增大,走到了擅杀毛文龙的地步。
  此时的袁崇焕觉得,辽东东江总兵毛文龙,在他蛋糕上划了一道,割据地方。他要统一军权,就容不得这粒沙子。于是,袁崇焕以阅兵为名,手持尚方宝剑,逮捕同时拥有尚方宝剑的毛文龙,当众宣布他的十二条罪状,将其“咔嚓”了。
  百姓议论、大臣非议,都在其次,关键是,崇祯皇帝“骇然”了。
  在已经恶化的君臣关系中,袁崇焕迎来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战:北京保卫战。
  公元1629年,崇祯二年,十一月,皇太极吸取了宁锦之战的教训,绕开了袁崇焕的防线,从遵化长驱直入,陈兵北京广渠门下。
  袁崇焕这个时候,也不知是不是真急昏了头,他带着自己的铁骑,跟着皇太极后面跑进了关,一路都没有布置阻击,丢掉了三河、香河、
顺义等北京近郊县,直接跑到广渠门前,才和皇太极对上阵。
  这一来问题大了。没有勤王圣旨,你带兵进京干吗?要造反吗?就是不造反,也是纵敌深入了!
  严寒的北京冬季里,袁崇焕领九千兵,在广渠门对抗皇太极十万大军。战争,不可谓不惨烈;胜利,不可谓不悲壮。但,一步错,步步错,还来不及体味京师得保的狂喜,一轮残阳,已映出了紫禁城如血的朱批:逮捕袁崇焕。
  此时,战场上早输得没脾气的皇太极,把握住了最后机会。
  他叫了北京保卫战中俘虏的两个太监,上演了最古老的招降和反间之计。
  一切都是那么老套。两个太监逃回宫里,向崇祯帝报告:“皇太极的军队之所以能成功入关直逼京师,是袁崇焕放纵所致,后来皇太极主动撤回关内,也是与袁崇焕密谋的欲擒故纵之计。此前,袁崇焕诛杀毛文龙也是为了削弱明朝在辽东的防御能力。袁崇焕已经向后金投降了。”
  拙劣的谎言,却碰上了深深猜忌的皇帝,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在被关押了八九个月之后,崇祯皇帝下令,对袁崇焕处以极刑。
  最悲哀的一幕来临了。英雄临刑,自误误人。在百姓唾弃中死去,才是袁崇焕最大、最无法申诉的冤屈。
  明史就这样怆然落幕了。“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中国的王朝,缺什么也不缺冤案。
  轮到袁崇焕喊冤时,情况有点倒霉。他才死,明朝就亡了,没了平反的主,跟谁喊去?
  再者,通敌卖国的罪名固然冤枉,可有两条罪,袁崇焕倒受之无愧。第一条,在崇祯皇帝面前夸下“五年复辽”的海口,够浪漫,够气魄,也够他渎职罪名成立了。第二条,拿着尚方宝剑,砍了同样有尚方宝剑的毛文龙的脑袋,大伙踊跃地歌颂道:督师好胆量;背过身就咬牙:好你个专权的袁崇焕呀!
  有了这层底子,被袁崇焕打得七荤八素的皇太极,长辫子一摸,计上心头。他亲自操刀,连夜赶工,做了双“小鞋”给袁崇焕穿。于是,公元1630年深秋,袁崇焕被押上刑场,千刀万剐的“磔”刑,老百姓蜂拥而来,争抢卖国贼的肉,一边生吃,一边痛骂。
  北京城出现了历史上最悲惨的一幕,“反间计”用到了历史上最成功的地步。
  一个书生去带兵
  要是广东东莞的客家人看到袁崇焕被行刑的惨状,一定捶胸顿足。在故乡人的眼里,袁崇焕又热情、又大胆、又爱读书,人称“三好学生”。
  1598年,“三好学生”小袁14岁了,是骡子是马,出去溜溜就知道,父亲便领着他去广西看望做生意的祖父。
  巧了,广西正在考童子试。
  小袁同学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管三七二十一,决意参加。祖父便找到熟悉的乡绅,办了一张暂住证,让他冒籍应试,果然一考就过,补为弟子员。小袁同学尝到了高考移民的甜头,干脆拿着广西藤县的学籍,又中了举人,在读书入仕的康庄大道上虎虎前行,PK掉众多学友,顺利晋级殿试。万历皇帝的大殿上,论一篇,策一道,他写得花团锦簇,当即高中皇榜,授职福建邵武县。
  新科进士,正欲做春风得意状,领命而去,却猛听朝臣惊呼:皇师在辽东战败了!五万精兵,尽丧后金努尔哈赤的铁蹄下!
  这就是震惊朝野的萨尔浒之败。
  这也是唤醒袁崇焕的一声惨呼。儒装欲裂,热血欲出,书生袁崇焕已死,大将袁崇焕当立。此时,他正好35岁。
  赴东南基层就职的袁崇焕县长,常务工作是平反冤狱、公平税捐、奖掖侠义。他主抓工作是退伍军人和转业军官,专门打听辽东战事。休闲活动是举头看地图,低头思孙武。3年以后,也就是1622年,一届任满,北京要召集县级官员“朝觐”了,其实也就是听听述职报告,决定任免提拔。谁料袁崇焕功夫全在述职外,他一骑出关,勘察地形,回来后掷地有声:给我兵马粮草,我一人可守山海关。
  正值努尔哈赤攻陷沈阳、辽阳之时,满朝文武畏缩惧战。袁崇焕,一介知县,口出豪言,顿时成为黑暗中的一道火光,风雨后的一道虹霓,令御史汪日彩、侯恂、前辽东总督熊廷弼、兵部尚书孙承宗刮目相看。天启皇帝破格提拔他为兵部主事,不久,就升为山东按察司佥事、山海关监军,并下拨20万两白银用来扩充兵源。
  从来都是书生入仕,袁崇焕却迈出了他书生领兵的步伐。
  出关前,他去拜访了战败后“革职”在家的辽东经略使熊廷弼,熊廷弼试探地问:“袁公准备在山海关采取什么策略?”袁崇焕胸有成竹地答道:“主守而后战!”久经沙场的熊廷弼一听,刮目相看:姓袁的这小子,别看他又黑又瘦、芝麻点大的官,他可是老夫“主守而后战”策略的知己。
  不错,守,守住了明王朝残烛般的生命,守来了袁崇焕军事生涯的辉煌。一场场浴血奋战,就在坚守中来临了。
  一战打死努尔哈赤
  第一个军事任务,是到山海关外35里的广宁监军。
  袁崇焕身体素质好,“本钱”充足,所以接令后一刻不停,星夜兼程,凌晨入城,看得驻地官兵们一愣一愣地回不过神。
  更回不过神的事还在后头,袁崇焕和顶头上司王在晋吵架了。他要守关,就得推进防守线,总不成就在自家薄门板前守着吧?35里哪够,起码得向北200里,到宁远去。这一架吵得皇帝头大,派了自己老师孙承宗巡边,接任经略使,按照袁崇焕的方略营筑宁远城。
  这个书生果然韬略超群。为了稳固边防,袁崇焕采取“以辽土养辽人、以辽人守辽土”的政策。他清退了原来从河南、山东和西北等地抽调来的轮戍军兵,让他们纳银代役以作军费,并把省下来的粮饷供给精锐军兵。同时,袁崇焕鼓励当地百姓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政策一出,立竿见影,被后金政权蚕食的土地重新回到明朝的控制中。一个以宁远城为中心,以周边城堡为纽带的新防御体系初具规模。
  可惜,和谐军营没保持多久。由于党争,孙承宗被太监头子魏忠贤拉下了马,接替他的高第只愿躲在关内消极防守。袁崇焕的宁远城成了孤岛,努尔哈赤发出了奸笑:“一个小小的宁远城,我用靴尖也能把它踢倒”。
  他真的能吗?
  袁崇焕的答案是,拿一万人狠踹努尔哈赤十万人!
  1626年正月,第一场硬仗开始了。袁崇焕先定军心,把库存白银全放到城上,凡勇敢退敌者,赏银,凡临阵退缩者,立斩。后出良策,用火炮掩护,城上弓箭齐发,城下挑石固墙。火光之中,一枚不长眼的炮石,和努尔哈赤来了个第一次亲密接触,一代天骄的大汗就此负伤,憋屈了几个月,亡了。这可是明军自与后金动兵以来第一次大胜仗,也是强悍的努尔哈赤起兵以来唯一的败绩。
  宁远大捷,明朝高兴得要晕过去了,原来八旗不是不可战胜的,原来神话也可以由我们创造。“来人!给袁大将军升官——辽东巡抚,总揽关外防务。”
  然而,努尔哈赤走了,皇太极来了,他为父报仇,撇开宁远,重兵围锦州,要打第二场硬仗。
  袁崇焕一看,笑了:这种招数,千八百年前咱就取好名字了,叫“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皇太极呀皇太极,你怎能干低估我智商的事情呢?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意在宁远?
  于是,袁崇焕依然坚守不发,以逸待劳,只派了4000精骑,就扰乱了皇太极的后方。皇太极前面攻不下锦州,后面稳不住阵脚,只好杀了“回马枪”强打宁远。结果自然和他父亲一样,败在袁崇焕的坚城利炮下。
  宁锦大捷了。
  这是明朝军事上的又一次重大胜利,意味着找到了瓦解骑兵进攻的有效方法。尽管在魏忠贤“坐视锦州于不顾”的诬陷下,袁崇焕被迫回乡赋闲了,但他的个人声望,已达到顶峰。连八旗都承认,“议战守,自崇焕始”。
  一刀砍了大将
  斗转星移,天不变,皇上在变。没几个月,崇祯皇帝上台了。少年天子第一件事,召回了袁崇焕,就问一个问题:你老老实实告诉我,辽东还守不守得住,我这皇帝板凳还坐不坐得稳。
  袁崇焕张口就答:五年复辽。
  崇祯大喜过望,好好好,只要你能收复辽东,你要钱要官,要啥有啥。从今以后,你就是兵部尚书、右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了,官名太长?没关系,一句话:有困难,找崇焕。
  两君臣,一问一答,十分顺溜。一旁的给事中许誉卿却听出了冷汗。怎么算计,五年收复辽东,人才物力财力都安排不过来。袁宗焕无所谓地笑笑:“我看皇上对辽东战事如此急躁,就姑且允诺五年复辽,安慰安慰他罢了”。
  许誉卿面无人色。好家伙,怪不得这么顺溜,臣轻率,君急迫,如此绝配,那就等着绝杀吧。
  回到山海关之后,袁崇焕对待本职工作,还是竭尽全力的。但是,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官名越啰嗦,性格中的缺陷就越明显。想他袁崇焕,从读书开始,哪一步不是冒险、冲动而一往无前的?早在和皇帝老师、知遇恩公孙承宗合作时,他发现一军官虚报士兵的人数,就砍了人家脑袋,活活气坏了孙承宗。你一个监军,谁给了你生杀大权?袁崇焕自知理亏,身子是趴下去谢罪了,心里可没当一回事。
  这种处理军务中的独断与自负,终于随着袁崇焕权力的增大,走到了擅杀毛文龙的地步。
  此时的袁崇焕觉得,辽东东江总兵毛文龙,在他蛋糕上划了一道,割据地方。他要统一军权,就容不得这粒沙子。于是,袁崇焕以阅兵为名,手持尚方宝剑,逮捕同时拥有尚方宝剑的毛文龙,当众宣布他的12条罪状,将其“咔嚓”了。
  以莫须有的罪名诛杀大将,是袁崇焕复出辽东的一个重要败笔,从此他的声望就成了股票熊市,蹭蹭下跌。百姓议论、大臣非议,都在其次,关键是,崇祯皇帝“骇然”了。
  在已经恶化的君臣关系中,袁崇焕迎来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战:北京保卫战。
  公元1629年,崇祯二年,十一月,皇太极吸取了宁锦之战的教训,绕开了袁崇焕的防线,从遵化长驱直入,陈兵北京广渠门下。
  袁崇焕这个时候,也不知是不是真急昏了头,他带着自己的铁骑,跟着皇太极后面跑进了关,一路都没有布置阻击,丢掉了三河、香河、顺义等北京近郊县,直接跑到广渠门前,才和皇太极对上阵。
  这一来问题大了。没有勤王圣旨,你带兵进京干吗?要造反吗?就是不造反,也是纵敌深入了!
  严寒的北京冬季里,袁崇焕领九千兵,在广渠门对抗皇太极十万大军。战争,不可谓不惨烈;胜利,不可谓不悲壮。但,一步错,步步错,还来不及体味京师得保的狂喜,一轮残阳,已映出了紫禁城如血的朱批:逮捕袁崇焕。
  此时,战场上早输得没脾气的皇太极,把握住了最后机会。
  他叫了北京保卫战中俘虏的两个太监,上演了最古老的招降和反间之计。
  一切都是那么老套。两个太监逃回宫里,向崇祯帝报告:“皇太极的军队之所以能成功入关直逼京师,是袁崇焕放纵所致,后来皇太极主动撤回关内,也是与袁崇焕密谋的欲擒故纵之计。此前,袁崇焕诛杀毛文龙也是为了削弱明朝在辽东的防御能力。袁崇焕已经向后金投降了。”
  拙劣的谎言,却碰上了深深猜忌的皇帝,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在被关押了八九个月之后,崇祯皇帝下令,对袁崇焕处以极刑。
  最悲哀的一幕来临了。英雄临刑,自误误人。在百姓唾弃中死去,才是袁崇焕最大、最无法申诉的冤屈。
  明史就这样怆然落幕了。“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中国的王朝,缺什么也不缺冤案。
  轮到袁崇焕喊冤时,情况有点倒霉。他才死,明朝就亡了,没了平反的主,跟谁喊去?
  再者,通敌卖国的罪名固然冤枉,可有两条罪,袁崇焕倒受之无愧。第一条,在崇祯皇帝面前夸下“五年复辽”的海口,够浪漫,够气魄,也够他渎职罪名成立了。第二条,拿着尚方宝剑,砍了同样有尚方宝剑的毛文龙的脑袋,大伙踊跃地歌颂道:督师好胆量;背过身就咬牙:好你个专权的袁崇焕呀!
  有了这层底子,被袁崇焕打得七荤八素的皇太极,长辫子一摸,计上心头。他亲自操刀,连夜赶工,做了双“小鞋”给袁崇焕穿。于是,公元1630年深秋,袁崇焕被押上刑场,千刀万剐的“磔”刑,老百姓蜂拥而来,争抢卖国贼的肉,一边生吃,一边痛骂。
  北京城出现了历史上最悲惨的一幕,“反间计”用到了历史上最成功的地步。
  一个书生去带兵
  要是广东东莞的客家人看到袁崇焕被行刑的惨状,一定捶胸顿足。在故乡人的眼里,袁崇焕又热情、又大胆、又爱读书,人称“三好学生”。
  1598年,“三好学生”小袁14岁了,是骡子是马,出去溜溜就知道,父亲便领着他去广西看望做生意的祖父。
  巧了,广西正在考童子试。
  小袁同学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管三七二十一,决意参加。祖父便找到熟悉的乡绅,办了一张暂住证,让他冒籍应试,果然一考就过,补为弟子员。小袁同学尝到了高考移民的甜头,干脆拿着广西藤县的学籍,又中了举人,在读书入仕的康庄大道上虎虎前行,PK掉众多学友,顺利晋级殿试。万历皇帝的大殿上,论一篇,策一道,他写得花团锦簇,当即高中皇榜,授职福建邵武县。
  新科进士,正欲做春风得意状,领命而去,却猛听朝臣惊呼:皇师在辽东战败了!五万精兵,尽丧后金努尔哈赤的铁蹄下!
  这就是震惊朝野的萨尔浒之败。
  这也是唤醒袁崇焕的一声惨呼。儒装欲裂,热血欲出,书生袁崇焕已死,大将袁崇焕当立。此时,他正好35岁。
  赴东南基层就职的袁崇焕县长,常务工作是平反冤狱、公平税捐、奖掖侠义。他主抓工作是退伍军人和转业军官,专门打听辽东战事。休闲活动是举头看地图,低头思孙武。3年以后,也就是1622年,一届任满,北京要召集县级官员“朝觐”了,其实也就是听听述职报告,决定任免提拔。谁料袁崇焕功夫全在述职外,他一骑出关,勘察地形,回来后掷地有声:给我兵马粮草,我一人可守山海关。
  正值努尔哈赤攻陷沈阳、辽阳之时,满朝文武畏缩惧战。袁崇焕,一介知县,口出豪言,顿时成为黑暗中的一道火光,风雨后的一道虹霓,令御史汪日彩、侯恂、前辽东总督熊廷弼、兵部尚书孙承宗刮目相看。天启皇帝破格提拔他为兵部主事,不久,就升为山东按察司佥事、山海关监军,并下拨20万两白银用来扩充兵源。
  从来都是书生入仕,袁崇焕却迈出了他书生领兵的步伐。
  出关前,他去拜访了战败后“革职”在家的辽东经略使熊廷弼,熊廷弼试探地问:“袁公准备在山海关采取什么策略?”袁崇焕胸有成竹地答道:“主守而后战!”久经沙场的熊廷弼一听,刮目相看:姓袁的这小子,别看他又黑又瘦、芝麻点大的官,他可是老夫“主守而后战”策略的知己。
  不错,守,守住了明王朝残烛般的生命,守来了袁崇焕军事生涯的辉煌。一场场浴血奋战,就在坚守中来临了。
  一战打死努尔哈赤
  第一个军事任务,是到山海关外35里的广宁监军。
  袁崇焕身体素质好,“本钱”充足,所以接令后一刻不停,星夜兼程,凌晨入城,看得驻地官兵们一愣一愣地回不过神。
  更回不过神的事还在后头,袁崇焕和顶头上司王在晋吵架了。他要守关,就得推进防守线,总不成就在自家薄门板前守着吧?35里哪够,起码得向北200里,到宁远去。这一架吵得皇帝头大,派了自己老师孙承宗巡边,接任经略使,按照袁崇焕的方略营筑宁远城。
  这个书生果然韬略超群。为了稳固边防,袁崇焕采取“以辽土养辽人、以辽人守辽土”的政策。他清退了原来从河南、山东和西北等地抽调来的轮戍军兵,让他们纳银代役以作军费,并把省下来的粮饷供给精锐军兵。同时,袁崇焕鼓励当地百姓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政策一出,立竿见影,被后金政权蚕食的土地重新回到明朝的控制中。一个以宁远城为中心,以周边城堡为纽带的新防御体系初具规模。
  可惜,和谐军营没保持多久。由于党争,孙承宗被太监头子魏忠贤拉下了马,接替他的高第只愿躲在关内消极防守。袁崇焕的宁远城成了孤岛,努尔哈赤发出了奸笑:“一个小小的宁远城,我用靴尖也能把它踢倒”。
  他真的能吗?
  袁崇焕的答案是,拿一万人狠踹努尔哈赤十万人!
  1626年正月,第一场硬仗开始了。袁崇焕先定军心,把库存白银全放到城上,凡勇敢退敌者,赏银,凡临阵退缩者,立斩。后出良策,用火炮掩护,城上弓箭齐发,城下挑石固墙。火光之中,一枚不长眼的炮石,和努尔哈赤来了个第一次亲密接触,一代天骄的大汗就此负伤,憋屈了几个月,亡了。这可是明军自与后金动兵以来第一次大胜仗,也是强悍的努尔哈赤起兵以来唯一的败绩。
  宁远大捷,明朝高兴得要晕过去了,原来八旗不是不可战胜的,原来神话也可以由我们创造。“来人!给袁大将军升官——辽东巡抚,总揽关外防务。”
  然而,努尔哈赤走了,皇太极来了,他为父报仇,撇开宁远,重兵围锦州,要打第二场硬仗。
  袁崇焕一看,笑了:这种招数,千八百年前咱就取好名字了,叫“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皇太极呀皇太极,你怎能干低估我智商的事情呢?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意在宁远?
  于是,袁崇焕依然坚守不发,以逸待劳,只派了4000精骑,就扰乱了皇太极的后方。皇太极前面攻不下锦州,后面稳不住阵脚,只好杀了“回马枪”强打宁远。结果自然和他父亲一样,败在袁崇焕的坚城利炮下。
  宁锦大捷了。
  这是明朝军事上的又一次重大胜利,意味着找到了瓦解骑兵进攻的有效方法。尽管在魏忠贤“坐视锦州于不顾”的诬陷下,袁崇焕被迫回乡赋闲了,但他的个人声望,已达到顶峰。连八旗都承认,“议战守,自崇焕始”。
  一刀砍了大将
  斗转星移,天不变,皇上在变。没几个月,崇祯皇帝上台了。少年天子第一件事,召回了袁崇焕,就问一个问题:你老老实实告诉我,辽东还守不守得住,我这皇帝板凳还坐不坐得稳。
  袁崇焕张口就答:五年复辽。
  崇祯大喜过望,好好好,只要你能收复辽东,你要钱要官,要啥有啥。从今以后,你就是兵部尚书、右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了,官名太长?没关系,一句话:有困难,找崇焕。
  两君臣,一问一答,十分顺溜。一旁的给事中许誉卿却听出了冷汗。怎么算计,五年收复辽东,人才物力财力都安排不过来。袁宗焕无所谓地笑笑:“我看皇上对辽东战事如此急躁,就姑且允诺五年复辽,安慰安慰他罢了”。
  许誉卿面无人色。好家伙,怪不得这么顺溜,臣轻率,君急迫,如此绝配,那就等着绝杀吧。
  回到山海关之后,袁崇焕对待本职工作,还是竭尽全力的。但是,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官名越啰嗦,性格中的缺陷就越明显。想他袁崇焕,从读书开始,哪一步不是冒险、冲动而一往无前的?早在和皇帝老师、知遇恩公孙承宗合作时,他发现一军官虚报士兵的人数,就砍了人家脑袋,活活气坏了孙承宗。你一个监军,谁给了你生杀大权?袁崇焕自知理亏,身子是趴下去谢罪了,心里可没当一回事。
  这种处理军务中的独断与自负,终于随着袁崇焕权力的增大,走到了擅杀毛文龙的地步。
  此时的袁崇焕觉得,辽东东江总兵毛文龙,在他蛋糕上划了一道,割据地方。他要统一军权,就容不得这粒沙子。于是,袁崇焕以阅兵为名,手持尚方宝剑,逮捕同时拥有尚方宝剑的毛文龙,当众宣布他的12条罪状,将其“咔嚓”了。
  以莫须有的罪名诛杀大将,是袁崇焕复出辽东的一个重要败笔,从此他的声望就成了股票熊市,蹭蹭下跌。百姓议论、大臣非议,都在其次,关键是,崇祯皇帝“骇然”了。
  在已经恶化的君臣关系中,袁崇焕迎来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战:北京保卫战。
  公元1629年,崇祯二年,十一月,皇太极吸取了宁锦之战的教训,绕开了袁崇焕的防线,从遵化长驱直入,陈兵北京广渠门下。
  袁崇焕这个时候,也不知是不是真急昏了头,他带着自己的铁骑,跟着皇太极后面跑进了关,一路都没有布置阻击,丢掉了三河、香河、顺义等北京近郊县,直接跑到广渠门前,才和皇太极对上阵。
  这一来问题大了。没有勤王圣旨,你带兵进京干吗?要造反吗?就是不造反,也是纵敌深入了!
  严寒的北京冬季里,袁崇焕领九千兵,在广渠门对抗皇太极十万大军。战争,不可谓不惨烈;胜利,不可谓不悲壮。但,一步错,步步错,还来不及体味京师得保的狂喜,一轮残阳,已映出了紫禁城如血的朱批:逮捕袁崇焕。
  此时,战场上早输得没脾气的皇太极,把握住了最后机会。
  他叫了北京保卫战中俘虏的两个太监,上演了最古老的招降和反间之计。
  一切都是那么老套。两个太监逃回宫里,向崇祯帝报告:“皇太极的军队之所以能成功入关直逼京师,是袁崇焕放纵所致,后来皇太极主动撤回关内,也是与袁崇焕密谋的欲擒故纵之计。此前,袁崇焕诛杀毛文龙也是为了削弱明朝在辽东的防御能力。袁崇焕已经向后金投降了。”
  拙劣的谎言,却碰上了深深猜忌的皇帝,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在被关押了八九个月之后,崇祯皇帝下令,对袁崇焕处以极刑。
  最悲哀的一幕来临了。英雄临刑,自误误人。在百姓唾弃中死去,才是袁崇焕最大、最无法申诉的冤屈。
  明史就这样怆然落幕了。“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关于袁崇焕与洪承畴的详细资料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号自如。“焕”,是火光,是明亮显赫、光彩辉煌;“素”是直率的质朴,是自然的本性。他大火熊熊般的一生,我行我素的性格,挥洒自如的作风,的确是人如其名。这样的性格,和他所生长的那不幸的时代构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古希腊英雄拚命挣扎奋斗,终于敌不过命运的力量而垮了下来。打击...

明朝的原崇焕的真正死因是啥?
袁崇焕(1584—1630)明朝名将,原为一介书生,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 万历四十五年努尔哈赤起兵攻明,逼近山海关。天启二年(1622年),明军广宁大败,13万大军全军覆没,40多座城失守,明朝边关岌岌可危。 就在这一年,袁崇焕挺身而出,投笔从戎。出镇山海关。四年之后,努尔哈赤率兵十三万,攻打孤立...

历史上的袁崇焕,真的有去矫诏斩杀毛文龙吗?
后金认为毛无用,就不在理会了,所以毛的疏言在四月份时明显转软,但没用了,【同时也很清楚的表明,袁崇焕杀毛根本不用矫诏】。袁崇焕二次上任后,先是收拾阉党留下的烂摊子,然后从蒙古购得六万余匹战马,使辽东战马达到八万余匹,建了五十个骑营,开始大力整训关宁铁骑,可以说忙的很,一时没顾...

明朝大将毛文龙其人?是否因飞扬跋扈被崇焕所杀?
袁崇焕回到宁远后,立即将斩杀毛文龙一事详细奏报崇祯帝,阐明这么做的理由,最后说:“但文龙大帅,非臣所得擅诛。便宜专杀,臣不觉身蹈之。然苟利封疆,臣死不避,实万不得已也。谨据实奏闻,席藁待诛,惟皇上斧钺之,天下是非之。臣临奏不胜战惧惶悚之至。缘系云云,谨题请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

脱使士伍一朝脱巾而呼,臣虽万死,不能禁其离心,如国事何 翻译
祟焕捕得,锻炼之,令诬服与父文龙谋叛。盖欲借以解己擅杀罪。承禄取纸笔,大书“岳家父子”四字。人皆悲愤,崇焕亦变色,已竟杀之。于是皮岛诸将士共棺殓公,载柩东北去。柩至海中不肯行,船反逆而西流。诸将士无如何,乃共拜之,而浮诸海,相率东北去,皮岛墟矣。失左臂自此始。徐泉一复...

我想知道,崇祯登皇帝基前5年到明朝灭亡的历史
崇祯皇帝在还没登基前由大太监魏忠贤专政,后被崇祯帝所除 崇祯帝初期励精图治,当时我国南海海域倭寇横行,北方女真族(后为满族)侵犯,内有各地起义反抗腐朽的统治阶级崇祯帝重用袁承焕等忠臣义士,对抗外敌,只可惜明朝已是山河日下,民不聊生,并非年轻的皇帝可以改变的,以至崇祯压力很大加上他本性多疑...

深圳石岩到东莞石碣镇祟焕路18号天悦酒店怎么坐车
在石岩坐车到龙华车站,到“龙华车站”里面坐车到“东莞汽车客运东站”,在车站内乘坐“63路”到“水南脉洲路口站"下车,下车后走过对面,然后向走大概50米就看见。

好对联及赏析50字左右
丽日焕天文。 松竹梅岁寒三友; 桃李杏春风一家。 破千年旧俗; 立一代新风。 聚来千亩雪; 化作万家春。 若能杯水如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此联陈述了春秋时俞伯牙在龟山鼓琴与钟子期交为知音的故事。上联写泊牙鼓琴时,忽而“志在高山”,忽而“志在流水”,意指情...

作文《过年的习俗》
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隔年饭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

崇霞宝塔祟霞白塔
崇霞白塔,这座具有历史价值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四川省苍溪县城东侧的武当山侧峰宝塔山。宝塔山海拔约500米,被茂密的林木环绕,赋予了它独特的自然风貌。白塔建于明朝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呈楼阁式六棱形,每层边宽3.3米,总高度接近25米,共九层,每层都设有龛像和壁窗。值得注意的是,...

龙胜各族自治县13444756545: 明朝第一名将袁崇焕为什么含冤而死?
福畏锐宁: 袁崇焕(1584—1630年),字元素,号自如,广东东莞桑园客家人,广西梧州 府藤... 兵毛文龙作战不力,虚报军功,不服从袁祟焕的指挥. 袁崇焕使用尚方剑,把毛 文龙...

龙胜各族自治县13444756545: 阳光总在风雨后的作文 -
福畏锐宁: 阳光总在风雨后作文 简介:阳光总在风雨后,大事小事,好事坏事,都会转变,这叫做:柳暗花明.阳光总在风雨后.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班上的两位同学在吵架,俩人吵呀吵,吵了老半天也分出谁对谁错.这时,矮个子大胖子李良握紧拳头,...

龙胜各族自治县13444756545: 陪伴是最美的行囊为题的作文八百字 -
福畏锐宁: 自信是最亮丽的风景线; 自信是最准确的航标;自信是最好的指南针;自信是最美的行囊. 记得那一次运动会,天晴得像一张蓝纸,几片薄薄的白云,像被阳光晒化了似的,随风缓缓浮游着.而我,就前几秒还趴在窗户上看比赛,这一秒却被...

龙胜各族自治县13444756545: 有谁能详细介绍一下民族英雄袁崇焕?
福畏锐宁: 吾粤崎岖岭表,数千年来,与中原之关系甚浅薄.若夫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 告天,起兵攻明,压垮大明帝国这一头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来了. 而腐朽的大明...

龙胜各族自治县13444756545: 袁崇焕的死罪过在谁? -
福畏锐宁: 崇祯皇帝

龙胜各族自治县13444756545: 明末总督袁崇焕是个怎样的人?求真相!!
福畏锐宁: 袁崇焕本是五品官,后来被天启帝的老师孙承宗提拔,调往辽东前线.天启朝时,取得“宁远大捷”,但受魏忠贤排挤,忿然辞官.到了崇祯时期,官做到“蓟辽总督”,崇祯赏赐尚方宝剑等物,前往辽东实行他的“五年复辽”的计划.但是期间他自作主张杀了总兵毛文龙,还派使者去清军吊丧,多尔衮进军北京,他也未能成功阻止等等一系列事件,再加上他手握重兵,使本已敏感多疑的崇祯更是不满,又逢皇太极来个“反奸记”,终于崇祯在平台召对时将其逮捕入狱,后惨遭磔刑而死.袁不是武将,但熟知用兵方略,敢做敢当,像吴三桂,祖大寿,洪承畴都是誓死效忠与他

龙胜各族自治县13444756545: 孤独的重量 作文 -
福畏锐宁:[答案] 思念着一去不返的时光,那曾属于快乐的童贞岁月.每逢回头看过去,伤感惆怅总会莫名其妙的涌上心头.黯然失色的生活一天重复着一天,我不知所措的紧紧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那是我对这个世界仅存的一丁点留恋和不舍.生命的意义为何?...

龙胜各族自治县13444756545: 不完美的她穆莲生经历了什么
福畏锐宁: 《不完美的她》穆莲生一直在被母亲的男朋友尚武虐待.她的继父尚武一直没有和她... 直到她的母亲穆静遇到了尚武之后,就把尚武当成了救命稻草,她贪图尚武带给自己...

龙胜各族自治县13444756545: 成功的改革对社会的发展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历史上的商鞅变法对当今社?
福畏锐宁: 1、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赐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稍微改改.2、贵族、新兴地主当然是不支持,...

龙胜各族自治县13444756545: 读后感英文翻译成中文 -
福畏锐宁: 我汉语太差了,请好心人帮忙把我用英语写的东西翻译成汉语吧.谢谢.是作业.《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写的是一个印度男孩派的故事.他和一直孟加拉虎被困在一条救生船上,漂流着穿越了太平洋.那天晚上暴雨大作,派的好奇心驱使他来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