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宫里女性头饰一条穗子和两条穗子的区别

作者&投稿:辟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清朝女子头上带的旗头有何讲究?~

旗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节日、或祭祀祖先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装饰品,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之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们走起路来纤纤碎步,分外稳重、文雅。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即可。
入关前,满族妇女传统发式是辫发盘——髻,即将头发集于头顶,编成一条长辫,盘旋而上为盘。髻,这种发式简洁、利落,便于骑射远行,在野外宿营又可枕辫而眠。当时无论身份高低,贫富贵贱,发式比较雷同。入关后,由于清政府实行的“剃发留头”的剃发令只限男,不限女,因而许多民间传统的女子发式得以保留。
在满汉文化逐渐融合的基础上,满族女子发式被汉族女子所模仿;汉族女子发式也在不同程度上被满族女子所模仿,由此而形成满、汉族女子发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变风格,极大的丰富了满族妇女的头饰。
清代中期,满洲贵族妇女开始盛行"旗头",也叫"旗头板"、"大拉翅"。就是以头顶发髻为座,上面放置旗头。旗头和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差不多,是一种扁形的冠,里面有铁架支撑,外面用青绒或青素缎等制成,正面有各种珠宝首饰的装点,侧面悬挂流苏。旗头是由"两把头"发展而来的,由于是进关以后才流行起来的,所以,人们也把它叫"大京样"。
皇后、太皇太后、皇太后朝冠:冬用薰貂,夏以青绒为之,冠体为圆顶呈半圆坡状,周围有一道冠檐。 皇贵妃朝冠,形制与皇后朝冠相同,差别的只是7只金凤上没有猫睛石,翟鸟下所垂珠结不是五行二就,而是“三行二就”,三行共用珍珠192颗。 妃、嫔朝冠,顶都是二层而不是三层,每层承以金凤,妃冠顶上衔猫睛石。
这就是清朝满族女子起头的由来与讲究。

不是,在明代的时候,国家都规定了,普通百姓可以纺织,但是不能在平时带,只能在结婚时带,而且不能用金银制造。

普通宫女头上无流苏;
高等一点的宫女如女官带一个流苏;
宫妃一般按品级打扮,根据所要见的人不同,带不同式样的流苏。
如果对方的品级高于自己,自己的打扮就不能抢对方的风头,如果有皇帝在场,那么就没有品级高低的讲究。
皇子福晋与命妇进宫皆按品级打扮,正室一般是两侧流苏,侧室一般为单侧。

流苏本指用五彩丝线做成的穗子,在清代宫廷头饰中则是一种近似簪子,下垂珠穗的饰物。而古代首饰中的“步摇”一词更形象地定义了此种饰物——随着佩戴者行动,走一步摇一
下,充满了动感。
流苏是满族妇女十分喜爱的首饰,其造型近似簪头,但在簪头的顶端垂下几排珠穗,随人行动,摇曳不停,与古代八大类首饰中的步摇极为相像。步摇首饰始见汉代,最初只流行於汉代宫廷与贵族女人头上。何为步摇?“步摇者,贯以黄金珠玉,由钗垂下,步则摇之之意。”步摇属於汉代礼制首饰,其形制与质地都是等级与身份的象徵。

一种说法是没有强制要求,只是饰物随意就好;另一种说法是主:带2条,婢:带1条

流苏本指用五彩丝线做成的穗子,在清代宫廷头饰中则是一种近似簪子,下垂珠穗的饰物。而古代首饰中的“步摇”一词更形象地定义了此种饰物——随着佩戴者行动,走一步摇一下,充满了动感。

一种说法是:

没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就是一个头饰,可戴可不戴,凭自己喜好。有画像里可以看到,皇后常装也有不戴流苏的,比如孝全皇后,慈安太后的画像。慈禧是太后,照供唬垛舅艹矫讹蝎番莽片上她有时戴一侧有时就没有流苏。隆裕是皇后,珍妃是妃,她们的照片都带着单侧的流苏。由此可见,对于这类头饰并没有严格的规定。
另一种说法是:

宫里的妃嫔和王妃、福晋、皇后、格格都带旗冠,旗冠两侧都有流苏
只有宫女、女官是带单侧的流苏

宫女一条穗子(婢)
格格小主俩条穗子(主)

流苏没有等级上的区别,随便喜欢怎么戴


清朝宫中女人头上带的帽子上的花有什么用?
头花是簪发展而来的首饰,由花头和针梃两部分组成。由于满族妇女发式的演变,头上的发式越来越宽大,因此头花应运而生,成为覆盖面较大的头饰。头花大多采用珍珠、宝石等珍贵材料,因此在簪的基础上做了相应的改动,如在针梃顶端焊接一个十字形横托,作为头花的主体,并在四周装饰花草枝叶、鸟兽虫蝶等,...

宋代女子头饰:表现出女子对时尚的追求,同时还体现出了从众心理_百度知 ...
从这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张贵妃戴珍珠之类的装饰,宫中的人也甚少购买珍珠。因为珍珠的造价比较高,所以除了皇宫中这些身份地位比较高贵的人之外,很少有人可以消费得起,所以 最终导致珍珠的价格大减! 因此从这里便可以看出 宋代男性的审美观念对于女子发饰有着比较重大的影响。宋朝时期对于女子的妆发有...

清朝后妃着装和佩戴首饰的不同
清乾隆皇后朝褂 清代后妃服饰 清代乾隆皇后朝褂,样式为对襟、圆领、无袖、开气,通身绣金立龙纹,但纹样有几种不同样式,本图朝褂纹样为自上而下分四层以金锦沿边分隔,上层两肩前后各绣立龙一条,2层、3层、4层前后各绣立龙10条、12条、16条,总计78条,上层有珊瑚扣5粒。朝褂领后均垂有...

古代女子首饰:发簪、发钗与步摇,为何是女子美发的三大法宝?
至于装饰性更强的步摇,一开始与发簪相关联,是礼俗文化中的身份体现。随着 社会 风气的开明,它才逐渐下移到民间。当然,除了以上这三大法宝之外,古代女子的首饰还有其他种类。比如"胜",也是一种较为古老的头饰。如华胜、方胜、人胜等,分别都有各自独特的寓意。由此可见,古代女子的首饰...

我不想自己百度,就想送点分出去。介绍一下头发上的大板子。。详细的给...
於是一种覆盖面较大的头饰mm头花,便应运而生.头花大多由珍珠、宝石为原料,因此,需要一个稳定的依托,即在簪的基础上做了某些相应的改动.如在针梃的...燕子起飞,尾巴呈叉形的美丽形象,使宫中女子深受启发,於是纷纷以飞燕为式制造头钗.燕子的尾巴插在发髻上十分适宜,因此取名为玉燕钗.随著头钗的广泛使用,...

每个朝代女子衣服名字
篦,一种比梳子密的梳头工具,也指用篦梳头剔除头发中的污垢。唐李贺《秦宫》诗中提到了篦。梳,古代的梳子,从春秋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梳篦多以竹木为主要材料。梳篦在中国古代是人们必备的装饰品,尤其是妇女,她们经常使用梳子整理头发,随着时间的推移,插梳成为一种风气。古代妇女的头饰反映了当时的...

电视清朝宫廷剧中,达官贵人饰品含义是什么?指甲套又有什么含义?_百度...
如果有比较仔细的人会发现,现在电视剧中关于清朝宫廷剧的部分,无论是妃子、公主还是普通宫女,他们对饰品的追求远超其他朝代的女子,有五颜六色的布制饰品,也有缤纷夺目的金属制饰品。其中最受女子青睐的还属头饰,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清朝格格头戴炫丽的头饰,以金子作为头饰主体,再配上华丽的镂空花纹...

描写头饰的诗句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杜牧《阿房宫赋》 玉佩金钿随步动,云罗雾縠逐风轻。――长孙无忌 朝日照绮窗,佳人坐临镜。散黛恨犹轻,插钗嫌未正。同心勿遽游,幸得春妆竟。―...

满族头饰大拉翅的由来
入关后 由于在满汉文化逐渐融合的基础上,满族女子发式被汉族女子所模仿;汉族女子发式也在不同程度上被满族女子所模仿,由此而形成满、汉族女子发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变风格,极大的丰富了满族妇女的头饰艺术。其中主要的几种发式有“软翅头”、“两把头”、“一字头”、“架子头”、“大拉翅...

甄嬛传:青樱第一次入宫,宜修为何戴这样的头饰了?
青樱第1次入宫的时候是宜修为了三皇子选妃子的日子,所以她带了比较正式的头饰,以显示自己的重视。同时也是向其他妃子宣告自己的地位。

龙港区17513526874: 清朝女子头上带的旗头有何讲究? -
拔英卡铂: 旗头,主要指满族妇女的发式.满族已婚妇女的发式多是绾髻. 入关前,满族妇女传统发式是辫发盘——髻,即将头发集于头顶,编成一条长辫,盘旋而上为盘.髻,这种发式简洁、利落,便于骑射远行,在野外宿营又可枕辫而眠.当时无论...

龙港区17513526874: 清朝的一字头和小两把头怎么梳? -
拔英卡铂: 清朝的一字头是一些没有结婚的,年龄较小的女孩梳的,方法是: 就是将头发固定成一个一字型,然后摘下钿子这种抓髻式的发髻也可作家常打扮. 两把头则是把头发分成两部分,上面扎成高马尾,下面扎成低马尾 把高马尾分成两个小马尾...

龙港区17513526874: 为什么延禧攻略众妃嫔的头饰和别的宫斗剧不一样 -
拔英卡铂: 清朝后妃的旗头发式有“软翅头”、“两把头”、“一字头”、“架子头”、“大拉翅”、“燕尾”等等,其间名称不同,形式稍异. 一、“软翅头”、“小两把”和“两把头”(时间大约是从清前期到嘉庆时期) 1、软翅头 “两把头”是满...

龙港区17513526874: 清代旗头的穗穗叫什么 -
拔英卡铂: 这种发式清末流行於北京,而且越加越高,发展成类似后来“旗头板”的式样,并在正面饰以花朵,侧面悬挂流苏(线穗),所以东北一些地区叫“京样”或“宫装”

龙港区17513526874: 清朝后宫头饰
拔英卡铂: 贵妃头饰 这个叫钿子,一般嫔妃位分高了会戴这个,当时曹贵人也就是后来的襄嫔封嫔后第一次出现的也是这个,皇后基本上都戴钿子,比较华贵吧.后宫身份的象征

龙港区17513526874: 清代宫廷常见的钿子头是什么场合梳的发型 -
拔英卡铂: 清初时期,大典礼时后妃戴朝冠外,喜庆节日后妃要戴钿子. 随着满族妇女发式的不断复杂化,其头式也逐渐的多了起来.钿子头发式便是由两把头发展而来,因在髻中衬有架子取其形似,故称“钿子头”. “钿子头”是满族妇女出席隆重场...

龙港区17513526874: 清朝后宫头饰有什么等级制度吗?
拔英卡铂: 如果是满族女子的话,在成年之前(及笄)大部分是梳一个大辫子了事,及笄之后开始盘发.然后好像是在25岁以前是有刘海的,过了二十五就把刘海梳起来了,这个年龄我不是很确定.至于汉族女子的话应该和之前没有什么变化,甚至说满族的发饰受汉化很厉害.在宫廷里面宫、女在小、选入、宫之后按理应该是要剃,一次头的,之后才开始蓄发盘头,也不能带饰物.好像是康熙年间左右的时候妇女入宫开始梳小两把梳,这种发式比较低矮,后来发式还变化过一次越来越追求美丽.最后就是慈禧晚年的时候头发太短梳不起来,所以发明了旗头,大概就是这样,具体的还是建议你直接查下资料

龙港区17513526874: 清朝女性饰品有什么特征 -
拔英卡铂: 钿子分凤钿、满钿、半钿三种.其制以黑绒及缎条制成内胎,以银丝或铜丝之外,缀点翠,或穿珠之饰.”一般妇女多用铜丝或铁丝做成“头发撑子”,钿子有凤钿、满钿、半钿三种.钿子前如凤冠,后加覆箕,上穹下广;将头发分两缕缠绕其...

龙港区17513526874: 古代女子头饰的具体名称 -
拔英卡铂: 簪钗簪的本名称“笄”(《说文》:“笄,簪也.”)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可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在古代,汉族的结发方式,无论是辫发盘髻,还是束发着冠,均须以簪钗约束固定.女子年满十五岁时,如已许嫁,便将...

龙港区17513526874: 清朝时宫廷的女性头上戴的旗头的那些垂下来的东西 -
拔英卡铂: 流苏?步摇,古代妇女的流苏首饰.是附在簪、钗之上的一种金玉装饰,制作华丽.《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 不一定对,瞎猜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