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内阁制度特点哪三无?

作者&投稿:宇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代内阁制度的发展、特点和影响~

发展:
永乐中期以后,内阁职权渐重,兼管六部尚书,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后明宣宗朱瞻基时期,权力开始上升(三杨辅政)。
形成了更为完善的政务流程: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
仁宗朱高炽时,明仁宗因杨士奇、杨荣等为东宫旧臣,升杨士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杨荣为太常卿兼谨身殿大学士,之后杨士奇、杨荣等人均兼有尚书职位,虽然身居内阁,其头衔均以尚书为尊。自此,内阁权力加重,逐渐受到重视。
明代宗朱祁钰的景泰年间,王文以左都御史进吏部尚书后进入内阁,自此之后,诰敕房、制敕房俱设中书舍人,六部承奉意旨,内阁权力更大。虽有明英宗朱祁镇的正统末年的反复,可到成化年、弘治之际,内阁在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
正德年间,明武宗朱厚照所行之事被认为多荒谬不经。可也有有杨廷和等阁老撑着,未成大乱。明世宗朱厚璁的嘉靖时,改华盖殿为中极殿,谨身殿为建极殿,将大学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书之前,地位大大提高。
明代之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到嘉靖二十一年,权臣严嵩任武英殿大学士后,专擅朝政二十余年,内阁的权力已经完全与从前的宰相一样了。
特点:
1、形成时期长,而且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从永乐开始,历代皇帝都在不同程度上寄大政于内阁,皇帝“其不接见臣下而能统治天下者,以有阁臣票拟故耳”。
但是,他们谁也不敢担当违反祖制的罪名,谁也不愿从已经取得彻底胜利的皇权中,又拿出一部分给阁臣分享。所以内阁进展缓慢,而且始终未能成为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2、内阁与皇权矛盾重重,又始终屈服在皇权的重压下。
阁臣与皇帝矛盾,除了反映为封还诏旨一类以外,很多反映为阁臣在中叶以后不断提出辞职。皇权与内阁矛盾,亦反映为明代阁臣善终者少,有政绩的不多。明代内阁权力不稳定,虽然有严嵩,张居正之显赫,但他们一是乘皇帝静摄而代行皇权。
一般阁臣来说,由于基本上都是文学侍从之臣出身,入阁后权力之大小,只决定于票拟被采用的情况,所以呈现为不稳定,没有保障,没有连续性。
影响:
明朝内阁制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内阁制度随着皇权的高度强化而建立,权利的来源,由君主所授予,对君权的制约作用有限。事无大小,内阁都要秉承君主的旨意行事,遂成为君主加强专制的工具,因此明代的君主专制比前代尤甚,助长了君主专制。

历史发展
建文四年(1402年)八月,朱棣派翰林院官员解缙、胡广、杨荣等七人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渐有“内阁”之称。起初,内阁诸辅臣虽有位次先后,但地位相近,职权也没有明显差异。后来,阁臣逐渐分化,“三杨”和陈循相继在内阁中拥有了相对特殊的地位。
大致到天顺、成化年间李贤为首席辅臣期间,“首辅”产生并逐渐制度化。到嘉靖年间,在谕旨、诏令中,明世宗首次正式使用首辅、元辅、首臣、首相等对首席内阁大学士加以称呼。
嘉靖、隆庆至万历初年,内阁首辅权力较重。在内阁中,他们趋于专断票拟,不仅主稿,而且不容其他阁臣置喙;在内阁外,他们对六部的影响力也较为强大。
与此同时,张璁、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相继围绕首辅之位展开激烈争夺。至张居正,内阁首辅的权力达到顶峰,一方面他是内阁的长官,阁僚则降为首辅的属员;另一方面,部院员缺,特别是吏、兵二部尚书的推用,实际也均由张居正决定。
张居正死后,内阁首辅的权力在皇帝的不信任、内阁与六部的斗争以及宦官权力再次膨胀的情况下走向衰落。包括内阁首辅在内的内阁大臣大都碌碌无为,浮沉守位,没有再出现此前一类”权臣“。

内阁是明代中央辅政体制重要而又特殊的一个环节。它在洪武和永乐时期出现雏形,在英宗正统年间基本形成定制。成化、弘治年间,内阁一度受到抑制,但在嘉靖年间和万历时又相继出现“权相”。明代内阁的沉浮凸现出明皇权的加强,它与司礼监一起形成了明代中央行政决策的双轨制。明代内阁的概况。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因为胡惟庸事件而废去有千多年历史的宰相制度,由皇帝亲自处理全国政策。九月,设春夏秋冬四辅官,位在左右都督之下,尚书之上。每月分上、中、下三旬,由四辅官邢明依次轮值,备皇帝顾问,就皇帝交办之奏疏,提出意见,供皇帝裁决。当时内外奏疏和一切政务,直接由皇帝处理,遇大事大疑,皇帝同臣下一起“朝堂论政”,面奏取旨。故四辅官虽设,而其官不备,亦不关政本。十五年七月,废除四辅官。九月,又仿宋制设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数人,官秩仅五品,为皇帝侍从顾问,无所掌印信,在翰林院履任支捧,此即内阁之滥筋。成祖即位,于当年(1403年)八月和九月,特简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人文渊阁当直,参与机密重务。因文渊阁地处内廷,阁臣又常侍皇帝于殿阁之下,故称内阁。

无丞相,无中书省,无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根据材料一说出明朝内阁制有何特点
(1) 根据材料一说出明朝内阁制有何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有何特点?(2分)答案 内阁特点:非法定行政决策机构,只供顾问;(2分)演变特点:君主专制逐步加强(空前强化或削弱相权,加强皇权)(2分)

明朝内阁制的特点和实质是什么?
君主专制的加强的产物,皇权政治的派生物。明朝内阁制的特点:人员由皇帝任命,属于废丞相的产物,不参与国家决策。初期,明朝内阁只有拟票权没有决策权;中期,明朝内阁权利急速扩大,在张居正时代达到顶峰,权利在六部之上,内阁首辅成为实际上的丞相;后期,自张居正死后,历代内阁首辅吸取教训不敢揽权,有...

内阁制度特点
1、行政、立法合一,而非明显之三权分立,而且无总统制式的制衡机制。2、国家元首与行政首长分由两人担任。因为历史传统与个别制度差异,其名称并不固定。国家元首有的称之为国王,有的称为总统,至于行政首长则多称之为首相或总理。3、行政首长的产生是建立在议会的同意之上,并对议会负责。行政首长及阁...

明代内阁的主要特点及其政治影响
同时,外部压力如外族入侵、地方割据势力崛起等也使内阁难以有效应对。此外,内阁大学士的选拔和任用方式存在问题,如依赖皇帝个人喜好等,这影响了内阁的决策质量和效果。总的来说,明代内阁在明代政治制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特点和政治影响体现了封建专制制度下辅政机构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尽管内阁制度存在...

清朝内阁制制的特点
特点:1、形成时期长,而且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2、内阁与皇权矛盾重重,又始终屈服在皇权的重压下。3、内阁受制于司礼监,矛盾深刻,但又不得不走司礼监的路子。4、内阁与六部经常互争雄长,矛盾重重。5、内阁中矛盾激烈。采纳 清朝内阁制度是清朝时期实行的内阁...

明朝内阁与清朝军机处设置的背景,时间,特点
明朝内阁 时间:1402年 背景:从侄子手里夺过皇位的明成祖为了巩固权力,成立内阁 特点: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古文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权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批红 军机处 时间:1729年 背景:因用兵西北,以内阁...

明朝内阁制的特点是什么?明代内阁的设立实质说明了什么?
明朝的内阁制真正建立是在明成祖朱棣时期.明宣宗时期形成了更为完善的政务流程: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

清朝内阁制制的特点
特点:1. 清朝内阁制度的形成过程漫长,且从未获得法定地位,始终不是正式的中央行政机构。2. 内阁与皇权之间存在深刻矛盾,但在皇权的压力下始终屈服。3. 内阁受到司礼监的制约,内部矛盾严重,但又不得不依赖司礼监的途径。4. 内阁与六部之间经常争夺权力,关系紧张。5. 内阁内部矛盾激烈,时常引发冲突...

...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制有什么本质区别_百 ...
明朝特点:1. 形成时期长,而且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2. 内阁与皇权矛盾重重,又始终屈服在皇权的重压下 英国议会最大特点:议会至上 明内阁和英内阁本质区别:一个是封建社会产物,一个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物

北洋政府的内阁制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北洋政府的内阁制具有以下鲜明特点:1. 名义上的内阁制度,但实际上缺乏内阁的责任制。这意味着内阁成员对于政策的执行和结果不负直接责任,导致决策与执行之间的脱节。2. 内阁成员的更迭异常频繁,缺乏稳定的更替机制。北洋政府时期,内阁总理和成员的更换往往与政治斗争和权力斗争密切相关,而非基于政策成效...

道外区19770781624: 概述明朝内阁制度的特点 -
大季肢锯叶:[答案] 1.形成时期长,而且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但体系完整,模式固定.2.内阁与皇权矛盾重重,又始终屈服在皇权的重压下.3.内阁受制于司礼监,矛盾深刻,但又不得不走司礼监的路子.4.内阁与六部经常互争雄长...

道外区19770781624: 如何理解明代内阁制度的特点与影响 -
大季肢锯叶: 1,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2,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的作用.

道外区19770781624: 明朝内阁有什么特点?急用!!...
大季肢锯叶: 1,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2,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的作用.

道外区19770781624: 明朝内阁制的特点和实质是什么?
大季肢锯叶: 特点:人员有皇帝任命,属于废丞相的产物,不参与国家决策《前期》 实质:君主专制的加强的产物.皇权政治的派生物.

道外区19770781624: 明代内阁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
大季肢锯叶: 明太祖废除宰相.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大学士均因有太子经师的恩情,而得以累加至太子三孤身份,地位日益受尊崇.宣宗时期,朝廷事无大小,宣宗均悉数谘询大学士杨士奇的看法而决定.虽然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召见时得以参与各部事宜,然而其还远不如杨士奇等内阁成员得以亲自接见.

道外区19770781624: 根据材料一说出明朝内阁制有何特点 -
大季肢锯叶: (1) 根据材料一说出明朝内阁制有何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有何特点?(2分) 答案 内阁特点:非法定行政决策机构,只供顾问;(2分)演变特点:君主专制逐步加强(空前强化或削弱相权,加强皇权)(2分)

道外区19770781624: 明朝的内阁的特点是什么 ,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制有什么本质区别 -
大季肢锯叶: 明朝特点: 1. 形成时期长,而且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2. 内阁与皇权矛盾重重,又始终屈服在皇权的重压下 英国议会最大特点:议会至上 明内阁和英内阁本质区别:一个是封建社会产物,一个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物

道外区19770781624: 明朝政治制度的最显著特点有哪些 -
大季肢锯叶: 第一,内阁拥有“票拟”之权.这就使它对天子权利的限定,超越了过来的宰相.第二,由于票拟是下达天子诏令的正常途径,以是明代内阁限定天子滥动手诏、中旨的妥协,愈加制度化,第三,和内阁相共同,另有六科给事中也在制度上间接起着限定皇权的作用.

道外区19770781624: 1.明朝内阁制度设置的原因2.明朝内阁的主要职权特点3.比较明朝内阁制度与英国内阁制度的主要不同
大季肢锯叶: 朱元璋废除丞相,但由于太多的政务忙不过来,因此设置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内阁职权仍相当于丞相.不同点在于,明朝内阁是皇帝的办事机构,听命于皇帝,皇权至上.而英国的内阁全权处理国家政务,对议会负责.君主没有权力.

道外区19770781624: 关于明朝的内阁制它的性质、特点和权力的变化.只要它的性质、特点 -
大季肢锯叶:[答案] 性质:原来属于皇帝的智囊团兼秘书,后期属于丞相的替代品(明朝自朱元璋起不设丞相该职位)特点:总揆中央六部并且直接向皇帝负责,对下面上的奏折有票拟权(对事件处理提出处理意见),并有对皇帝旨意的封驳权(即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