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唐宋诗词中的异文现象

作者&投稿:解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谈谈你对唐宋诗词的见解~

唐诗、宋词是我国传统文学艺苑中的两朵最美的奇葩.个人认为,他有以下优点,适合也值得大家去学习:
第一,总体看,他们篇幅短、韵律强,读之朗朗上口,词句优美,比之长篇大论的古文来说,她更易于现代人接受,更能让人陶醉,而且读之品之是一种享受;
第二,自古以来的说法是“诗言志”,词发展成熟后也可以言志了,那么古人的智慧、古人的情感、古人的哲学观等等,也都毫不保留地融入到了诗词之中,我们品味诗词,可以学习古人,增长智慧;
第三,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是一脉相承的,作为现代人的我们,不能不了解我们的前辈的生活,从古诗词中,我们可以积累更多的历史知识、民族风俗,比如读怀古作品、读节令作品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华;
第四,因为古诗词的语言最凝练,所以作者们在遣词造句上用的功夫更多,可谓字字珠玑.长时间学习诗词,可以增加自身语言的文采和底蕴,有助于文学素养的提升;
第五,诗从诗经开始,发展到唐代最成熟,是黄金时期.词代唐末产生,到宋代为鼎盛.所以要看诗词,首选唐诗宋词,这是最精华的部分.

宋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重要阶段,具有不同唐诗的独特风貌,形成可与唐诗抗衡的独立壁垒,对后代诗史发生了广泛的影响。有宋三百一十九年,产生了众多诗人和大量诗篇。如果将流传至今的宋诗全部收集起来,在数量上要远远超过《全唐诗》其中名篇佳构多不胜数,流派之多,亦为前代所少有。

对于宋诗这样一宗包罗宏富的文化遗产,究竟如何评价,自南宋时起,即产生了毁誉皆然不同的议论。明清以来,诗坛上便形成尊宋贬宋两派之争。前人对唐宋诗的比较:

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
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风骨,故瘦劲。
唐诗如芍药海棠,秾华繁彩/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
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
唐诗善摅情,以韵味胜/宋诗工言理,以意趣胜。唐诗较浑厚,宋诗工委曲。唐人豪迈者,宋人欲变之以幽峭。
-------------------------------------------------------------------------------------
宋诗的四个时期,八个阶段。
(一)北宋前期,即从开国到英宗末。
第一阶段是太祖,太宗,真宗三朝,诗坛主要承袭唐风,以王禹偁为代表的一派学白居易,以九僧为代表的一派学贾岛,西昆则学李商隐。

第二阶段为仁宗,英宗两朝,主要以苏,梅,欧为代表,他们反对西昆,致力于诗风改革。

(二)北宋后期,神宗初到北宋末。

第一阶段是神宗,哲宗时期,以王安石,苏轼为代表形成了“荆公体”东坡体“诗歌创造出现高潮。
第二阶段是哲宗,徽宗,钦宗时期,出现”山谷体“和江西诗派,成为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

(三)南宋前期,即从南宋初到宁宗开禧末。

第一阶段是高宗朝,诗坛风气是宗法江西而又想补救江西流弊,重要诗人有吕本中,陈与义,曾巩等。
第二阶段是孝宗光宗时期,以尤,杨,范,陆四大家为代表,出现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局面。

(四)南宋后期,即从宁宗嘉定初到南宋么
第一阶段为宁宗,理宗时期,诗坛风气是以仿效晚唐的贾岛,姚合,来矫江西诗派之弊代表者是”江西四灵“和继之而起的江湖诗派,刘克庄是其中声望较高者。

第二阶段是从度宗宋亡前后,代表作家为文天祥,谢翱,林景熙,郑思肖,汪元量等,他们从四灵江湖诗人的写个人琐细感受,变而为写斗争经历和麦秀黍离之思,为宋末诗坛增添了光彩。

---------------------------------------------------------------------------------------------------

词兴起于晚唐,发展于五代,繁荣于北宋,派生于南宋。
自唐五代到北宋有一个历史现象:词的风格很相像,个人的作品相像到可以互”乱楮叶“(语出《韩非子喻老》比喻模仿逼真),一个人的词掉在别人的集子里,简直不能分辨出来。他们可以统统归到花间派里。

改变从苏轼开始,但远没有达到改变词坛风气的状况。只能说写了【少许】与别的词人不同的作品。可以说,在北宋词的宝库中,苏东坡贡献了一些与众不同的作品,至于”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则是信口开河了,东坡乐府三百四十多首中,专写女性美的不下五十多首,而集中最多的是宋送别朋友。应酬官场的近百首小令几乎每一首都要称赞女舞伎,所以在东坡全部词作中不洗”绮罗香泽“的超过一半以上。苏轼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增加了前人只用以写诗的文人情感那是对的。

题外话:豪放”婉约“在北宋词坛的当时并没有这些标签

异文本是版本学、校勘学的研究对象,致力训诂的学者也研究异文,于是就有了异文印证。笔者有鉴于异文印证的不科学性,自拟“异文引导”一词。异文印证和异文引导是借助异文材料来进行训诂的两种方法。

[B]一、异 文[/B]

(一)何谓异文?

异文既是文字学的术语,又是版本学、校勘学的术语。作为前者,它与“正字”相对而言,是通假字和异体字的统称;作为后者,它既是指同一书的不同版本之间,某书的某章节、某句与他处所引该章节、该句之间,在本应相同的字句上出现差异这样的一种现象,也是指差异的各方。严格地说,异文应是指偏离著作原貌的一方,而保留著作原貌的一方应称作“正文”。但在实际运用中,没有出现“正文”的说法,相异的各方都叫异文,甲是乙的异文;同时,乙是甲的异文。本文所要论述的就是这种意义上的异文。

(二)异文举隅

异文情形极为繁杂。现以《全唐诗》(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六册所载异文情况为例加以分类说明。

1.无意致异。异文一方能贯通文义而另一方不能贯通。

(1)因形似致异:韦应物《游龙门香山泉》:“羽觞自成(一本作伐)玩,永日亦延趣。”刘湾《出塞曲》:“汗马牧(一本作败)秋月,疲卒卧霜风。”“伐”、“败”不能贯通文义,分别为“成”、“牧”的形误。

(2)因音同音近致异:岑参《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世人学舞只是舞,恣(一本作姿)态岂能得如此!”韦应物《凌雾行》:“才看含鬓白,稍视(一本作似)沾衣密。”“恣”、“似”在句中不通,分别为“姿”、“视”的音误(“恣”也可能是“姿”的形误。)

(3)因其他原因致异:韦应物《昙智禅师院》:“高年不复出,门径(一作援)众草生。”又《寄职方刘郎中》:“端服光朝次,群烈慕(一作器)英声。”“援”、“器”在句中不通,是误字。至于致误原因,则难以考辨,或由于传抄、翻印时涉上下文某字而误,或由于原本字迹坏损不能辨认而依稀描摹而误,或由于用心不专、心有所思即随手书之而误。

以上异文或由形近、音同音近造成;或由其他原因造成,都属于无意致异,是传抄翻刻者在无意中造成的。

2.有意致异。异文双方在句中都能贯通文义。

(1)异文双方义同义近: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投鞭(一作策)可填江。”张谓《送青龙一公》:“圣朝须助理(一作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一作千尺)冰,愁云黪淡万里凝。”造成同近义异文的原因,可能是传抄翻刻者出于修辞上的考虑而改,也可能是不明古义、方言词义而妄改,也可能是出于社会原因(如避讳)而改,也可能是作文字游戏而改。

(2)异文双方同音近音通用

同近音通用究其实也是因音同音近而误,也即写别字。但因为它冲破了字形的束缚,合乎语言发展趋势,所以为语言学界所认可。同近音通用与因音同音近而误的区别是:前者已普遍运用;后者则为个别人的偶然失误,不具普遍性。下面是同近音通用造成的异文:

岑参《叹白发》:“白发生偏速,交(教)人不奈何。”按:“教”有使义,义正相合;“交”是“教”的同近音通用字。交作教用,在敦煌变文、唐宋诗词、元明戏曲中习见,仅《诗词曲语辞汇释》“教(一)”条就举有十例。

岑参《寄青城龙溪奂道人》:“五岳之丈人,西望青瞢瞢(一作懵懵)。”按:“青瞢瞢”是一个“单音节形容词+叠音词”结构,其中的叠音词意义较虚,同一词可以有多种文字形式,各种字形之间声音相同或相近。

(3)异文双方义异: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明朝挂帆席,树叶落(一作正)纷纷。”韦应物《送别覃孝廉》:“家住青山下,门前芳草(一作流水)多。”造成这类异文的原因相当复杂。从修辞上考虑觉得原版本某词未惬人意而改;不明语法而改;不明古义、方言义而改,或者认为原版本的古语太古奥,方言词太粗鄙,而用当时通语改之,都可能是原因之一。

[B]二、异文印证和异文引导[/B]

(一)何谓异文印证、异文引导?

异文印证是在训释词义时用异文来印证释义的正确性的方法。方法的运用由来已久,而名称则出自近人张相。张相在《诗词曲语辞汇释·叙言》中列举“假定字义”五法,第五叫“比照意义”,又细分为六法,其五为:“有以异文印证者。同是一书,版本不同,某字一作某,往往可得佳证。”(这里“以异文印证”五字连读,今人沿用时则省为“异文印证”四字。)

顾名思义,异文印证是先假定某一字的意义,然后用它的异文来“印证”这一假定的正确性。然而从《汇释》正文的大量用例中,却可窥见作者在运用异文印证时,有两个不同的思维过程:

1.发现某些句子中的某个字(或字的组合)——甲是生僻字,或者虽是常见字,但凭原义在句中不能贯通文义,于是就给它假定一义,但还不是很有把握。后又发现甲与另一个字(或字的组合)——乙发生异文现象,而乙的意义恰恰与他给甲假定的意义相同。于是就把甲与乙发生异文这一事实作为给甲立新义的证据。

2.发现某些句子中的甲是生僻字,或虽是常见字,但凭原义不能贯通文义,百思而不得其解。后又发现甲与乙发生异文现象,而乙的意义却能贯通文义,于是就假定甲具有与乙相同的意义,再用这个意义来解释一系列句子中的甲,发现都能贯通文义,因而就断定这些句子中的甲都具有与乙相同的意义。

第一种“异文印证”是先假定字义,尔后发现异文,用来印证。这是名副其实的异文印证。在第二种“异文印证”中,异文不是用来印证,而是用来引导,所以应该叫“异文引导”。

以上两个思维过程是从《汇释》的用例中紬绎出来的。由于张相不是根据思维过程,而是根据全书体例安排行文次序的,所以有很多用例是难以辨别究竟是异文印证,还是异文引导的。下面的两个用例由于用了关键性的词语,向我们透示了著者的思维过程。

一个是异文印证的例子:《汇释》卷六“圈圚”条:“圈圚,犹云圈套也……亦作圈围……巾箱本《琵琶记》二十五:‘折摸你是怎生俌俏的,也落在我圈围。’亦作圈[衤贵]。同上《琵琶记》文,凌刻臞仙本作‘遮莫你怎生逋峭的,也落在我圈[衤贵]’……陈眉公本作‘也落在我圈套’。可证圈[衤贵]与圈套同义。”著者先假定“圈[衤贵]”为圈套之义,后正好发现“圈[衤贵]”与“圈套”异文,于是就用这个异文现象来印证这个假定的意义。这个思维过程是“可证”这个词语启示的。

另一个是异文引导的例子:《汇释》卷五“逼逻”条:“……巾箱本《琵琶记》十九:‘只得逼逻几口淡饭;奴家自把细米皮糠逼逻吃,苟延残喘。’又二十:‘这是谷中膜、米上皮,将来逼逻堪疗饥。’上列《琵琶记》各逼逻字,凌刻臞仙本均作饆饠,陈眉公本于逼逻堪疗饥句,作饆饠堪疗饥,而逼逻几口淡饭句,则作安排一口淡饭。从知逼逻即安排之义,而凡逼逻字均可以安排释之也。”著者先发现“逼逻”与“安排”发生异文现象,而“安排”的意义恰恰能贯通文义,于是就假定“逼逻”与“安排”同义。再用这个意义来解释其他句子中的“逼逻”(例略)都能贯通文义,因而就断定这些句子中的“逼逻”都是“安排”的意思。

(二)异文印证的前提和条件

上文的分析告诉我们:异文印证必须具备一个前提——异文双方必定具有同义近义(包括同音近音通用)的关系。但从本文第一节对异文情况的归纳可知:在我们没有认请异文双方的词义,或者只认请了其中一方的词义时,任何一对异文都可能具有如下所示的各种关系中的任何一种关系:
[color=#F8F8FF]-----------[/color](1)一方能贯通文义,[color=#F8F8FF]-------[/color]1因形近而误
[color=#F0FFFF]--------------[/color]另一方不能[color=#F0FFFF]-------------[/color]2因音同音近而误
[color=#F0FFFF]-------------[/color](无意致异)[color=#F0FFFF]--------------[/color]3因其他原因而误
异文情况
[color=#F0FFFF]-----------[/color](2)双方皆能[color=#F0FFFF]---------------[/color]1双方义同义近
[color=#F0FFFF]--------------[/color]贯通文义[color=#F0FFFF]---------------[/color]2双方同近音通用
[color=#F0FFFF]-------------[/color](有意致异)[color=#F0FFFF]--------------[/color]3双方义异

因此,当一对异文(其中一方的词义尚未认清)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是不能贸然断定它们具有同近义(包括同近音通用)的关系的,从而,异文印证的前提也就不具备了。

当然,问题没有这么简单,从张相运用异文印证的大量用例中,我们发现:异文印证的运用在实际上是有条件限制的,这就是:

1.在发现甲、乙异文前,给甲假定的新义在一系列的句子中都能贯通文义;

2.发现异文后,异文乙的意义恰恰跟给甲假定的新义相同或相近;

3.因此,异文乙可以代替甲进入一系列的句子。

根据这样的限制条件,我们首先可以把无意致异这一大类异文排除出去,因为这一类异文是在无意中形成的,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其中的异文乙不能代替甲进入任何一个句子。这样,无意致异的异文就不能用来印证。

把“无意致异”这一大类排除以后,就剩下“有意致异”这一大类了。在这个大类的三个小类中,“双方义同义近”和“双方同近音通用”这两个小类符合运用异文印证的限制条件,因为其中的异文乙可以代替甲进入一系列句子。

至于“双方义异”这一小类,看起来似乎不符合条件,因为其中的异文乙(如“正”、“流水”)只能代替甲(如“落”、“芳草”)进入一个句子,而不能进入一系列句子。因此,这一小类异文似乎也应受到排除。

这样,当我们用限制条件,把“无意致异”这一大类和“双方义异”这一小类排除出去以后,似乎就剩下“双方义同义近”和“双方同近音通用”这两小类了,反过来说,也即,如果一对异文符合这个限制条件——“异文乙可以代替甲进入一系列句子”,那么,异文双方就似乎具有义同义近(或同近音通用)的关系,从而,异文印证的前提似乎就具备了。

然而,问题就在这儿产生!

(三)异文印证的疏漏和弊端

问题在于:在有意致异的第三种异文——双方义异的异文中,并非全都不符合限制条件。

让我们分析三对异文:

1.肯——岂异文:朝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肯”一本作“岂”。)按:“肯”是能愿动词,“岂”是反诘副词,双方义异。那么“岂”能否代替“肯”进入一系列句子呢?下面的例句作出了肯定的回答:1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诗:“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2王维《老将行》:“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3杨万里《寄周舍人子充》诗:“省斋先生太高寒,肯将好诗博好官!” ①这三个例子中的“肯”都可用“岂”代替。

这样的异文是怎么产生的?很可能是因为传抄翻刻者不明特殊句法而以意妄改所造成。在古代诗词中,反诘句固然可以借助反诘副词(如“岂”、“讵”)来表示反诘语气,如杜甫《徐卿二子歌》:“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者,名位岂肯卑微休!”朱庆余《和秋园》诗:“深斋常独处,讵肯厌秋声!”但由于诗词对字数的限制,有时不用反诘副词,也同样表达反诘语气。如杜甫《兵车行》诗:“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白居易《忆江南》词:“能不忆江南!”翻译成现代汉语,一般可以加上反诘副词(如“难道”)而成:“您难道没有听说……!”“难道能不思忆江南!”但这并不意味着原句中的“不”、“能”变成了反诘副词。“不”仍是否定副词,“能”仍是能愿动词。反诘语气是由整首诗词的语境规定,并由整个句子表示出来,而不是由“不”、“能”单独显示的。同样,“肯将衰朽惜残年!”固然可以翻译成:“难道肯因为身体衰弱而爱惜残年的生命(从而退避畏缩而不挺身而出吗)!”但“肯”仍是能愿动词,并没有变为反诘副词。

传抄翻刻者不明此例,径将“肯”字改为“岂”字,殊不知用“岂”字固然可以贯通文意,但与用“肯”字在文势、语气上大异其趣。韩愈在这首诗中表露了自己的矛盾心情:一方面对朝廷怀着耿耿忠心;一方面又因朝廷的不察己情而深为痛心。全诗笼罩着一种哀怨悱恻但又忠心不泯的委婉的情调。用“肯”字正合全诗情调,而用“岂”字则显得过于愤激、斩截。

2.何——不异文:《大戴礼·哀公问于孔子篇》:“孔子曰:邱也小人,何足以知礼?”《礼记·哀公问篇》“何”作“不”。《左传·昭公元年》:“卫齐子曰:苟或知之,虽忧何害?”《汉书·五行志中之上》作“虽忧不害”。杜甫《去蜀》诗:“安危大臣在,何必泪长流!”“何”一本作“不”。②“何”与“不”三次发生异文。它们都能贯通文义,因此可以互相代替对方进入这三个句子。但它们构成的句式各不相同。“何”是疑问词,构成疑问句(包括反诘句);“不”是否定词,在这三例中构成表否定的陈述句。在这三例中,三个疑问句是用反诘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态度,因此与三个否定陈述句在深层结构里表示的基本意义是一致的。“何必泪长流”在基本意义上等于“不必泪长流”,但是它们有两个区别:1感情色彩和修辞效果迥异:反诘句表示强烈的感情色彩,很有气势;而陈述句则语气平淡。2在表层结构上,毕竟属于两种结构方式,其中的疑问词“何”与否定词“不”毫无共同之点,不能划上等号。

而传抄、翻刻者或者由于不明这种语法现象,或者出于修辞上的考虑,把原本中的“何”改为“不”,或者反过来把原本中的“不”改为“何”,从而造成这样的异文。

3.何——无异文:《诗·小雅·谷风》:“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徐干《中论·修本篇》引作“何草不死,何木不萎!”陶潜《示周掾祖谢》:“相去不寻常,道路邈何因。”“何”一作“无”。又《联句》:“虽欲腾九万,扶摇竟何力!”“何”一本作“无”。杜甫《不寐》:“桃源何处求?”“何”一本作“无”。杜甫《江村》:“多病所须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一本作“无”。又《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四:“词赋工无益。”“无”一作“何”。③包佶《戏题诸判官厅壁》:“六十老翁无所取,二三君子不相遗。”“无”一作“何”。④以上“何”与“无”发生异文,可以在句中互相替代。“何”是疑问词,“无”是否定词,各自构成疑问句和否定句。它们在深层结构上的一致和在表层结构上的区别,它们发生异文的原因,均与上文所分析的“何”——“不”异文一样。

通过这三对异文的分析,我们得到这样的结论:在“有意致异”的“双方义异”的异文中,也有一些是异文乙可以代替甲进入一系列句子的。这样一来,符合“异文乙可以代替甲进入一系列句子”的条件的异文就不仅仅是“双方同近义”和“双方同近音通用”两种了,从而,异文印证的前提就被有力地摧垮了。

然而,在符合限制条件的异文中,毕竟以同近义和同近音通用为多,而这就使异文带有很强的迷惑性,以至于像裴学海、张相和徐仁甫这样造诣很深的学者都不免因此而失误。张相在《诗词曲语辞汇释》中解释“肯,犹岂也”,就是受了韩愈诗“肯”、“岂”异文的迷惑;裴学海在《古书虚字集释》,徐仁甫在《广释词》中断定“何,犹不也;何,犹无也”,则是受了“何”与“不”、“何”与“无”多次异文的迷惑。下面再举一例:《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六“早晚”条,给“早晚”立有五个义项,第一为:“犹云何日也,此多指将来而言。”第二至第四个义项也都与时间有关。第五个义项却是:“犹云那得或何曾也,此殆从何日之义转变而来。”下引四个书证:“拾得诗:‘个个入地狱,早晚出头时!’早晚一作那得,早晚即那得也。贯休《大驾西幸秋日闻雷》诗:‘黎庶何由泰,銮舆早晚回!’此亦那得义,故与何由作对;若作何日解,义自可通,然不对劲。白居易《和行简望郡南山》诗:‘反照前山云树明,从君苦道似华清;试听肠断巴猿叫,早晚骊山有此声!’言那得有此声也,亦犹言何曾有此声也。柳永《剔银灯》词:‘艳杏夭桃,垂杨芳草,各斗雨膏烟腻如斯佳致,早晚是读书天气?……’言何曾是读书天气。”

按:“早晚”是表示时间的词,有“何日”、“何时”之意,可对将来而言,也可对过去而言。“何曾”这个时间词,则仅对过去而言。“何曾”代替“早晚”进入以上四个例句,仅能贯通后两例,而用“何日”代替则都能贯通。至于“那得”则不表时间,代进例一是哪儿得到之意;代进例二、例三是“哪儿能”之意,从“早晚”一词不可能引申出“那得”的这两个意义。而且,“那得”不能代进例四。因此,“早晚”不能解释成“那得”。

张相之所以要给“早晚”立“那得”的义项,主要就是因为拾得诗中“早晚”与“那得”发生异文,而“那得”似乎更顺当一些。其实,作“何时”解的“早晚”在“早晚出头时?”中照样说得通,这是一个以没有系词的判断句的形式出现的疑问句,“早晚”是主语,“出头时”是体词性谓语。翻译成普通话即为:“何时是出头时!”在深层结构里,它表示的是否定的判断:“永无出头之时!”可见,异文的双方都说得通。不过就拾得的全部诗作而言,以作“那得出头时?”更符合作者的语言习惯。⑤这样,我们就应该在两者中挑选“那得”,而不应该给“早晚”增立“那得”的义项。

(四)用异文引导代异文印证

异文印证的疏漏和弊端已如上述,因此,异文印证不能作为训释词义的科学方法。笔者主张用异文引导代替异文印证。笔者所主张的异文引导与异文印证具有重要的区别:

1.异文印证把异文现象的发现作为释义过程的依据和终点;而异文引导则将它作为出发点。2.异文印证在印证时是认定“异文双方一定具有同近义(或同近音通用)的关系”的;而异文引导在引导时则是先假定“异文双方可能具有同近义(或同近音通用)的关系”。至于这个假定是否正确,还要把它放到众多的句子中进行检验。检验时要结合词义变化规律、语法结构的特点、修辞上的特殊要求、方言俗语的特性等等进行细致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这个假定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正确的予以肯定,错误的则予以否定。

异文引导能给我们训释词义带来方便:有异文引导时,我们进行的是定向思维:甲是否确实具有与乙相同的这个意义?没有异文引导时,我们进行的是泛向思维:甲具有什么意义?无疑,定向思维要比泛向思维简捷,尤其是当甲的词义非常费解时更为明显。但是,异文引导也可能将我们引入歧途,所以,必须予以严格的检验。

[B]注释[/B]:
① 韩、李、王、杨诗均转引自《诗词曲语辞汇释》“肯(一)”条。
② 以上三例转引自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和徐仁甫《广释词》。
③ 以上六例转引自徐仁甫《广释词》。
④ 引自《全唐诗》第六册。
⑤ 拾得诗中有如下诗句可作参证:“更得出头时,换却汝衣服。”“死去入地狱,未有出头辰。”见《全唐诗》卷807。

[B]感谢[/B]:

异文既是文字学的术语,又是版本学、校勘学的术语。作为前者,它与“正字”相对而言,是通假字和异体字的统称;作为后者,它既是指同一书的不同版本之间,某书的某章节、某句与他处所引该章节、该句之间,在本应相同的字句上出现差异这样的一种现象,也是指差异的各方。严格地说,异文应是指偏离著作原貌的一方,而保留著作原貌的一方应称作“正文”。但在实际运用中,没有出现“正文”的说法,相异的各方都叫异文,甲是乙的异文;同时,乙是甲的异文。本文所要论述的就是这种意义上的异文。


唐宋文人在精神信仰和文化内核的异同
使得宋代与前代相比,文人意识更为自觉,他们的文化创造活动,也因此渗透着更为强烈的文人气息,他们创造出来的宋代主流文化(如理学、诗、词、文、赋、书、画甚至文人生活等)呈现出浓郁的精致、高雅、含蓄、内省的审美趋势。笔者采用拟人的说法,可以从唐诗宋词中看到唐宋文人性格的一个侧面:据“一时代...

汉魏南北朝、隋朝、唐朝、宋代边塞诗的艺术风格有什么不同
00 文中首先对边塞诗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在对边塞诗词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对唐宋边塞诗的概念进行了界定。00 接着论述了唐宋边塞诗词的相同点:一、饱经边患的历史背景。二、大同小异的战争题材,即:1、描写边塞风光。2、描写边塞生活。3、描写边塞战争。4、描写边塞壮志。5、描写边塞忧思。6...

古代诗歌的意象有哪些
唐宋两代是诗词高度繁荣的时期,而“芳草”意象的内蕴也在这一时期得到最为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如孟浩然《留别王维》:“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苏轼《蝶恋花》:“天涯何处无芳草。”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高中必修一至五,唐宋诗词和唐宋八大家中文言文中出现的奇和迁字,要解 ...
既其女迁。——《诗·小雅·巷伯》出自幽谷,迁于乔马。——《诗·小雅·伐木》3. 又如:迁莺(指迁升飞翔的黄莺。喻登第)4. 晋升或调动 [promote]帝迁明德。——《诗·大雅·皇矣》迁至栘中。——《汉书·李广苏建传》迁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迁我如振落叶。——崔铣《记王忠...

为什么当今的诗词远远比不上唐宋诗词?
唐诗宋词在唐宋时期可不像现在是所谓的高雅艺术,而是通俗文学。最简单的例子,宋词宗师级人物柳永,长期混迹于青楼,所写的宋词都是青楼女子传唱。所以这不是什么上层人物的特有文化现象,所以说唐诗宋词和现在的流行音乐一样。那么现在的人是更愿意听流行音乐呢还是舞文弄墨吟诗作对呢?所以很明显,在没...

到底什么是国学麻烦告诉我
如果不懂经学,不明小学,便无法与国学结缘。而决不是背几首唐诗,念几篇古文,看过《三国演义》,读过《红楼梦》,就可以沾边国学。但一般人士接触“六艺”,可以从《论语》和《孟子》入手,因为《语》、《孟》是“六艺”的“通行本”,不难阅读的。至于古诗文词,那是另外的修养,兹不具论。

唐宋诗词名句鉴赏的名句赏析
唐宋诗词名句鉴赏的名句赏析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该不该让孩子很早学习人情世故?E_小丶倽° 2016-05-18 知道答主 回答量:82 采纳率...——辛弃疾《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14.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

意象之美!古诗中最常见的花草是什么?
唐宋两代是诗词高度繁荣的时期,而“芳草”意象的内蕴也在这一时期得到最为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如孟浩然《留别王维》:“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苏轼《蝶恋花》:“天涯何处无芳草。”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

推荐几篇例举和分析古诗词,评论诗词的散文。 如《乡土情结》,《思乡...
古诗文中留有许多记载,如“关山梦魂长,鱼雁音尘少”、“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等,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诗中也有“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的句子。因为传说古代剖鲤鱼时,看见鱼肚里有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

论中国古代送别诗
在送别诗里也有不同的表现。如上两首,同为李白一人所作,前者不着一字愁绪,却大气地表达了对友对人生的感悟,后者则满含同情和抚慰,由此可以解释你所提出的意境、时代背景、艺术水平的问题--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至于唐宋诗词中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个人感觉唐人多放达,宋人多沉郁,宋人送别诗...

三台县13256339075: 唐代诗歌与宋代诗歌的差异性表现是什么 -
澹郊布特: 唐宋诗词的最大区别,是朝代所带来的不同感悟.中国历史上兴盛的是汉代及唐代. 因此,一般唐代诗人抒发的是赞美亦或是归隐生活的恬适(也有比较例外的:可能是不得志,不被重用.) 不过相比下,逆境中的宋代,诗人们大多是抒发自己爱国之情,就如文天祥呀.可能有一种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哀. 至于在体例上的不同,那也是必然的.文体也是在不断进步的.不过,我觉得,一切都因基于诗人的不同感慨.时代造就诗人,而诗人映射了那个时代历史,多少掺杂着一些自我的思想感情. 希望回答能帮助到你一些.

三台县13256339075: 比较唐诗与宋词的相同不同 -
澹郊布特: 简单地说,唐诗除古风外,一般每一句字数相等,排列整齐 而宋词每一句长短不一,错落有致,被称为长短句 唐诗一般不合乐歌唱 而宋词都是有现成曲谱或自创曲谱填写,可以歌唱

三台县13256339075: 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中,双峰并持的是 -
澹郊布特: 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和历史地位唐诗和宋诗,是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 宋以后的诗歌,虽然也有所发展,但大体上没能超出唐宋诗的风格范围.元、明、清的诗坛上有时宗唐,有时宗宋,或同时有人宗唐,有人宗宋.甚至在一个人的...

三台县13256339075: 唐宋诗人的某些诗词为什么能反映出当时的物候现象?请举两例加以说明. -
澹郊布特: 苏轼的《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中的每句都在描写这春江晚春的景象,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了春天那生机盎然的气息,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物候现象. 李珣的《浣溪沙》 红藕花香到槛频,可堪闲忆似花人,旧欢如梦绝音尘. 翠叠画屏山隐隐,冷浦纹覃水潾潾,断魂何处一蝉新. 词中的“红藕花香”,“翠”“蝉”等景色反映出了当时的物候现象.荷花开在夏天,尤其是盛夏时节. 唐诗宋词一般都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反映当时的物候现象.

三台县13256339075: 唐宋诗歌有啥区别? -
澹郊布特: 基本上宋诗、唐诗虽是各富风采,但因为宋人以诗馀(词)为先,诗反而成为配角了,因此唐诗不仅数量上胜过宋诗,在素材上也多于宋诗.宋诗有以下特色:1.从艺术旨趣和风格看,宋诗主要向理想、显露和精细方面发展,这是宋诗较精之...

三台县13256339075: 唐诗和宋诗怎么区别? -
澹郊布特: 1、和音乐的关系的差异 诗体和词体的文学特征有着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们就以格律诗和词的对比来说明诗体和词体文学特征的差异.首先,诗词和音乐的关系是不同的.中国古典诗歌从一开始就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

三台县13256339075: 倚栏,凭栏的含义和使用特点 -
澹郊布特: 唐宋诗词中常有“倚栏”之举,“凭栏”之叹.可以说倚栏杆是宋词最常见的意象之一.相比唐诗的登高而言,宋词多“凭栏”,且几乎每个词人都有过凭栏之叹.为什么呢?我想原因有二:从内容上看,宋代词人在面临繁盛的唐诗后,他们选...

三台县13256339075: 词的特点(形式上:押韵,字数等) -
澹郊布特: 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它的严格的格律和在形式上的种种特点,都是由音乐的要求而规定的.词和诗在形式上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1)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如《菩萨蛮》、《水调歌头》、《沁园春》等...

三台县13256339075: 唐宋诗词鉴赏 -
澹郊布特: 一、对字、词意的理解,要把握字词本意和蕴含意如:1995年高考对李清照的《如梦令》鉴赏的AB选项(“浓睡不消残酒”、“应是绿肥红瘦”);1997年对刘禹锡的《望洞庭》和雍陶的《题君山》进行鉴赏的第一题的ABCD选项(“湖广秋...

三台县13256339075: 比较唐诗和宋词的特点
澹郊布特: “诗中有画”是诗词创作的高境界,也是诗词评论中常用的褒扬之辞.这里的诗中这“画”大体上蕴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形体,二是色彩.李清照照词《醉花阴》中“人比黄花瘦”之句,以人比黄花,不但有形,而且有色,既描绘了憔悴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