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诗三首》是哪三首

作者&投稿:蔺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一必修2《诗三首》原文是什么?~

1、涉江采芙蓉
两汉:佚名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两心相爱却要分隔两地不能在一起,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2、短歌行
两汉: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的岁月有多少。好比晨露转瞬即逝,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心中的忧愁却难以遗忘。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豪饮美酒。有学识的才子们啊,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在原野吃着艾蒿。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
心中深深的忧思,喷涌而出不能停止。远方宾客穿越纵横交错的田路,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重温那往日的恩情。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3、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
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错误的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
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
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短歌行》
此诗的写作时间并不确定,一说赤壁之战之前,二说赤壁之战之后。第一种说法以章回小说为据,不可靠。第二种说法也无史政。所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尚无定论。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最初的古辞已经失传。乐府里收集的同名有24首,最早的是曹操的这首。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任官十三年,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公元405年(义熙元年),即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本诗就是其中一首。
这首诗最突出的是写景,描写园田风光运用白描手法远近景相交,有声有色,其次,诗中多处运用对偶句,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涉江采芙蓉》
这是反映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当作于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两汉时期,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但大多无处施展才华,这些宦途失意的游学的士子在宦途无望、朋友道绝的孤单失意中,自然会苦苦地怀念故乡和亲人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写别的情诗。在古代封建社会里,生活是很简单的,最密切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夫妻朋友关系,由于战争、徭役和仕宦,这种亲密关系往往长期被截断。更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书信无法往来,相隔两地音信全无,就成为许多人私生活中最伤心的事。

梅岭三章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


一、评点

1936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旗旗十万斩阎罗。

首章追忆往昔,从先死者发想,创业未成,死而不已。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境界与此类似。革命浪漫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气概在此处体现得淋漓尽致。

诗前小序,交待写作背景及缘由。

“旋围解”说明小序是补写的。

首章首句设问,总领全篇。次章头悬国门,末章取义成仁,皆由“断头”二字起。

“创业”一句回首平生,表情无限。此二句实写,以下转为虚写。

“旌旗”借指部队,“阎罗”借指反动势力。此二句表现了“视死如归”的气概,死了斗志犹存,其精神足以惊天也,泣鬼神。“斩”字力度强,速度快,有居高临下的气势,声调猛烈高亢,笔力千钧。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次章面对当日,叮咛后死者:奋勇杀敌。与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异曲同工。

“烽烟”借指战争。

“此头须向国门悬”一句引用汪精卫《狱中杂感》成句。头悬国门用春秋吴将伍子胥眼悬国门之典故,意为死不瞑目。忠诚可鉴。

“飞来”,轻快,欢欣,联翩而至。纸钱祭死者原为具民族色彩的行为方式。以捷报当纸钱来抒写将军的愿望,壮而不悲。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末章思绪驰向未来,宣言甘为信仰献身,预言革命必将胜利。此章与裴多菲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相得益彰,可互为参照进行阅读。

主动献身,心无贰志。

“血雨腥风”借喻战争,与前两章“百战多”“烽烟正十年”相呼应。“应有涯”表明对战争的态度:“应该结束了。”

“取义成仁”,语出《论语》:“杀身以成仁。”《孟子》:“舍生而取义。”最后一句勾勒革命胜利后的美景,是向往,亦是“取义成仁”的必然结果。

二、郭沫若曾赠陈毅诗曰:“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陈毅同志在最艰难、最困苦、“虑不得脱”的生死关头写的这组绝命诗,以其崇高思想、炽热激情和从容不迫的气度。证明郭沫若的赞誉并不为过。诗中所体现出的为信仰而献身的从容与豪迈令人仰之弥高。

三、这三首七绝,格律是固有的,意境是崭新的,语言修辞则是文言和白话相融合,是以旧式抒写现代革命情怀的成功范例。

在语言上,发挥诗重想象和幻想的特点,赋予旧诗新鲜的含义,这种语言上“旧瓶装新酒”的方式使诗意更为新奇、生动。例如,表达“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一思想用了“去泉台”“招旧部”“斩阎罗”几种说法,较之直接表述,有以下好处:

(一)直观性。它将抽象的观念化作具体的形象,使人感到鲜明生动,印象深刻。

(二)含蓄性。阎罗是人人知晓、人人憎恨的阴间暴君,拿来影射世上反动势力的首领,耐人寻味。

(三)深刻性。通过革命将土英魂共斩阎罗的哀思妙想,表现鞠躬尽瘁,死而不已(比死而更深一层)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这是直说其事和空讲道理所达不到的境界。


在此我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起到帮助,也希望您能采纳我的意见,谢谢。

陈毅《梅岭三章》
《梅岭三章》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苏区坚持斗争的红24师和地方武装共1.6万人,遭到敌人残酷围剿,大部损失.何叔衡、毛泽覃等党和红军的高级干部在突围中牺牲,瞿秋白和刘伯坚被俘后遇害.敌人占领中央苏区后,残酷杀戮革命干部和群众.据有的材料说,瑞金被杀达12万人,宁都被杀绝的有8300多户,闽西被杀绝的有4万多户.
突围出来的少数部队会同地方武装和敌人打起了游击,项英、陈毅经过转战,于1935年2月来到了位于赣南的油山地区和梅岭,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青山巍巍,绿水长流;古道悠悠,雄关屹立
梅关,位于大庾岭(今江西大余)海拔七八百米高处的巅峰.唐开元四年,左拾遗张九龄奉诏开凿岭南驿道,以连结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推进岭南经济、文化发展.3年功成后,两侧植梅,梅关因此得名.当年古驿道上“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因此有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美称.唐代诗人杜牧《过华清宫绝句》诗中有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那岭南的荔枝就是通过这条驿道,由飞骑日夜兼程至长安,而色味不变.
1934年10月31日,8万多参加长征的红军大部队突破封锁后,经由此关,折而向西,直逼湘粤边境.陈毅因为在兴国老营盘战斗中负重伤,未能参加长征,于是在粤赣边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其中多次往返穿越梅岭.
这里号称“千峰转不尽,十里万重山”,树木遮天蔽日,漫山遍野,山中有洞,洞洞相连,便于部队隐蔽,保存实力.项英、陈毅确定了“依靠群众,坚持斗争,积蓄力量,创造条件,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行动方针,开始了在赣粤边界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游击生活.
“天将晓,队员醒来早.露侵衣被夏犹寒,树间唧唧鸣知了.满身沾野草.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陈毅元帅一篇《赣南游击词》,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当年红军在艰苦环境下的斗争生活.
1936年冬,陈毅旧部下陈海叛变,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引诱陈毅等同志下山.陈毅不知是计,一大早来到县城,当他们距离交通站只有三四十米远时发现了危险,最后在一妇女的帮助下撤回梅岭,潜伏莽丛间20多天.敌人因搜捕不到,恼羞成怒放火烧山.因担心不能脱险,陈毅危机时刻写下豪气冲天的《梅岭三章》藏于棉衣内层.
在以后的峥嵘岁月里,陈毅与《梅岭三章》诗词为伴,将革命进行到底.但《梅岭三章》诗词能有幸与后人见面,其夫人张茜当记一功.
1940年,盘踞苏北的国民党顽固派制造摩擦,同年十月,蒋介石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妄图消灭新四军.此时,著名的黄桥战役开始了.国民党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和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调兵三万,齐头进攻黄桥.新四军为了生存和抗日,只好被迫应战,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我军顽强反击,予敌军以重大杀伤.正当前线决战时,敌方配合八十九军作战的保安四旅一部百余人,在战场上溃退下来,不辨方向,一直冲到距陈毅指挥部200米处,而新四军当时全军出击,总部已无保卫部队.得到好消息的李守维,叫嚣要“活捉陈毅”.面对窘境,陈毅一面从容自若地立即组织机关工勤人员迎击敌军,一面命令其新婚妻子张茜,把所有文件立即烧掉,以防落入敌军手中.做机要秘书的张茜,一边烧文件一边看文件的内容.当看到《梅岭三章》诗稿时,张茜犹豫了,她浮想联翩陈毅在南方三年游击战的烽火岁月,深谙陈毅一生与诗歌结下不解之缘,于心不忍,便问:“老总,诗稿也要烧掉吗? ”陈毅说统统烧掉.张茜对《梅岭三章》爱不释手,又问: “老总,我替您保存诗稿吧?!”陈毅不作声了.《梅岭三章》就这样被张茜“救”了下来.由于陈、粟反复谋划,部署周密,相机反击,结果,新四军以五千人战胜了敌人三万兵,创造了军史上的一个奇迹.


最近版本的上海语文H版教材高中六册目录
二十六 汉魏六朝诗三首 长歌行………汉乐府 赠从弟………刘桢 读《山海经》………陶渊明 二十七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韩愈 二十八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 二十九 志未酬………梁启超 三十 唐宋诗四首 望蓟门………韩愈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岑参 致酒行………李贺 暑旱苦热………王令 三十一 送...

2014广东高考文言文
《阿房宫赋》(杜牧) 13.《岳阳楼记》(范仲淹) 14.《醉翁亭记》(欧阳修)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赤壁赋》(苏轼) 17.《爱莲说》(周敦颐) 18.《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二.诗词曲(42首) 1.《关雎》(《诗经》) 2.《蒹葭》(《诗经》) 3.《氓》(《诗经》) 4.《离骚》(节选)(...

上海二期课改 高中语文6册书本的完整目录
——评安妮·弗兰克著《安妮的日记》……… 迈耶·莱文 二十四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野 夫 二十五 近代中国人在鲁滨孙身上寻找什么………邹振环 第五单元 二十六 汉魏六朝诗三首 长歌行………汉乐府 赠从弟………刘 桢 读山海经………陶渊明 二十七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祖 咏 二十八 上枢密韩太尉...

人教版语文7、8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文 +七年级下册的
25 杜甫诗三首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

写一首周恩来的自创诗歌
春日偶成》(二首)是迄今见到的周恩来最早的诗作,诗曰:“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这两首诗发表在1914年10月《敬业》杂志创刊号上,周恩来时年16岁。送蓬仙兄返里有感 (一)相逢萍水亦前缘,负笈津门岂偶然。扪...

表达哀悼的诗句有哪些?
(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是苏轼为悼念毅然随自己贬谪岭南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词中所描写的惠州梅花,实为朝云美丽的姿容和高洁的人品的化身。)3、《遣悲怀三首·其三》唐代:元稹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

整整八年用文言文
杜甫诗三首(望岳 春望 石壕吏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游记) 湖心亭看雪 诗四首 课外古诗词全要 下册: 21课《与朱元思书》 24可《送东阳马生序》 25课里的五首诗词,是必须要背下来的。 26课《小石潭记》 27课《岳阳楼记》 30课诗五首也是必须要背下来的。 课后古诗词也要背,要默写...

<<己亥杂诗>>译文
129. 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舟中读陶潜,诗三首。)130. 陶潜酷似卧龙豪(语意本辛弃疾),万古浔阳松菊高。 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 131. 陶潜磊落性情温,冥报因他一饭恩。颇觉少陵诗吻薄,但言朝叩富儿门。 132. 将左晨星一炬存,鱼龙光怪百千吞。

戊午甲寅辛丑甲午,戊午年是哪一年
另一件内容是苏轼《望湖楼》诗三首,款字写道:“书苏诗,不觉袭其笔意”,时间要早上五年。历代很多文人,内心对于苏轼天然就有一种向往和崇拜。台静农的作品,落笔险峻,古拙遒劲,点画如刀切玉,利落有神,结字奇崛,笔意高古,有一种冷逸孤傲的韵味。台静农是近当代书家中,学倪元璐而能自出机杼的代表人物。学养深厚...

廖匡图的廖氏宗族
尔雅文化出品)廖氏先世居河南洛阳,唐贞观庚子年(公元640年)廖崇德任虔化(今宁都)县令,后即定居宁都,廖匡图、廖凝都是其后裔。二人都以诗闻名,匡图有诗二集传世,凝也有诗七卷。《全唐诗》录匡图诗四首,录凝诗三首,俱端正凝重,有萧飒摇落气象,和纷乱的世事相应。匡图《永州江干感兴》...

湛江市17171536092: 陈毅诗有哪些? -
素怪齐墩: 梅岭三章 陈毅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馀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

湛江市17171536092: 阅读分析1936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20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1.这是陈毅同志《梅岭三章》诗前的________.2.从中我们... -
素怪齐墩:[选项] A. 红军大部队赶来援助,得以打退敌人进攻,梅山解围; B. 敌人多次搜山,一无所获,只好撤走了之,梅山解围; C. “西安事变”发生,敌人内部慌忙,顾不了梅山. D. 红军留守打游击的队伍,日益壮大,敌人不敢进攻.

湛江市17171536092: 陈毅《梅岭三章》在哪儿写的?
素怪齐墩: 位 置梅岭(今赣州市大余县)《梅岭三章》是1936年冬天陈毅在梅岭被国民党四十六师围困时写下的三首诗.陈毅虽然处在危难之际,但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却矢志不移.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后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艰苦创业,勇往直前,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梅岭三章》诗碑现建于大余县梅关乡梅山村黄坑北侧山坡上.广东南雄梅关古驿道的中段旁也立有一块《梅岭三章》手迹诗碑.

湛江市17171536092: 梅岭三章陈毅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断头今日意如何?南国烽烟正十年, 投身革命即... -
素怪齐墩:[选项] A. 断头/今日意/如何 B. 创业/艰难/百战多 C. 此去/泉台/招/旧部 D. 旌旗十万/斩/阎罗

湛江市17171536092: 《梅岭三章》断头今日意如何?这句在诗中起了怎样的作用为什么 -
素怪齐墩: 《梅岭三章》也是陈毅在生死存亡之关头所写下的一曲气壮山河的无产阶级正气歌.这是由三首七言绝句构成的一组诗.三首诗虽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可单独成篇示人,但在基本题旨上又具有内在统一性,它们从不同侧面表现了作者坚定革命的信念及甘愿为人类美好事业献身的革命生死观.二首诗都以小序中虑不得脱四字自然生发出来,以断头为基本意象,但显示出的却无一丝一毫悲切伤感的情调,而是一派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的慷慨豪壮之气.吟咏之际,不觉使人热血沸腾,斗志倍增.第一章着重表现作者对革命事业生死不渝的坚贞气节.断头今日意如何?诗一开篇就径直将死亡问题提了出来,以如何面对断头之危自问,这充分显示出陈毅勇于面对死亡的英雄无畏气概.

湛江市17171536092: 查找古诗分类帮我找一下古诗分类;例如描写花的古诗都有哪些?……这些古诗分类都要个3首或4首 -
素怪齐墩:[答案]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

湛江市17171536092: 陈毅的诗我要一收陈毅的登大YU岭,YU字我不记得了,各位,急需啊
素怪齐墩: 岭三章》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