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冬至的区别

作者&投稿:赤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冬至和夏至分别有啥含义~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代表着炎热的夏天即将到来,这一天白天最长,夜晚最短。冬至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代表着数九寒冬即将来临,天气非常寒冷,这一天夜最长,昼最短。
炎热的时期即将到来。 到了夏至,夏天基本上就过了一半,到了这个时候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虽然夏至很热,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家要做好预防准备。
好多的人都分不清楚这两个节气的意思,其实这二者很好区分,一个是在炎热的6月,一个是在寒冷的12月,正好相隔了半年的时间,气温也是冰火两重天。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
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夏至来临的时候没有什么具体的习俗,但是有些人在这一天会熬一些绿豆汤来解暑,它是炎炎夏季最重要的解暑利器。但是冬至这一天就不同了,它有传统的食物来纪念,那就是饺子。
到了这一天北方每家每户都会吃上一顿热腾腾的饺子,南方会吃上一碗香甜的汤圆,以此来表示合家团圆之意。
无论是夏至还是冬至都是二十四节气中两个最极端的节气,但这两个节气一定要跟立夏和立冬区分开来,因为它们所代表的意义大不相同。

扩展资料:
夏至养生:
1、多吃苦味食物
夏季阳气盛于外。从夏至开始,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所以,在夏至后,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补。 《吕氏春秋·尽数篇》指出:“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
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勿过咸、过甜,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
2、运动时要防止中暑
夏季炎热,要尤其注意中暑的情况。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如要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湖边、公园等空气新鲜的地方。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
3、赤膊露背不可取
夏天出汗较多,因此不少人偏爱露背装、露脐装,认为这样更加的凉爽。但这样这样很容易让人体受凉,影响到脾胃,出现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痛状,更可能引起痛经、月经紊乱及宫寒不孕等疾病。 天气炎热,首先做好避暑 夏至之后,
4、天气逐渐炎热,首先要做好避暑
外出时,要根据自己的体力决定行程长短,不要过度疲劳,否则,抗暑能力会下降。医生建议,出门要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做好防晒措施,戴上透气、散热及通风性能好的凉帽。
打上太阳伞,涂防晒霜等。在家中,还可以准备一些防暑药物,比如消暑平肝的菊花,清火的金银花、荷叶、桑叶、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等。
5、“晚睡”早起,中午最好补个觉
在中医养生理论中,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要顺应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专家介绍,春夏季节,自然界阳气处于升发状态,人体的阳气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应该保持一个充沛的状态。
但在养阳的同时,还得兼顾养阴,这样才能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状态,避免三伏天出现阴虚的问题。 固阳养阴,一个很好的做法是晚睡早起,中午补觉。当然,这里说的晚睡并不是熬夜,只是适当晚睡而已。
6、运动不宜大汗,提倡每天温水洗澡
运动调养,是各个节气养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夏至时节,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最好选择空气新鲜的地方,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
锻炼身体最好以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项目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如果运动过激,会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易损阳气。
建议:运动之后,出汗过多,可适当饮用淡盐水或绿豆盐水汤,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症、黄汗等多种疾病。
7、少吃冷食
频繁地进食各种冷冻饮品、冰镇瓜果、雪糕、冰淇淋等寒凉食物,就会使胃部受到强冷刺激而造成胃部急剧冷缩,胃部需要的气血急剧增加,心脏和脾脏调动大量的血温热肠胃。
经常如此,不仅脾胃受损,心脏也跟着受累。体内寒湿加重,水湿、废物和毒素又无法及时、顺畅地排出体外,身体免疫力下降。同时还会引发毒素堆积,导致颜面生暗疮、长色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夏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冬至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古时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自古就有在夏至拜神祭祖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太阳运行至黄经90°时为夏至交节点,一般在公历6月21~22日交节。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
夏至是一年里太阳最偏北的一天,是太阳北行的极致。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北纬23°26')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减短。夏至日过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也开始逐日降低。同时,夏至到来后,夜空星象也逐渐变成夏季星空。

由来: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夏至,是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夏至这天,白天最长,夜间最短。代表的寓意是炎热将至的意思,它的气候特点就是暴雨、梅雨天气,高温桑拿等。
在公元前七世纪,先人们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据《恪遵宪度抄本》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日夏至。至者,极也。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夏至的名字,只是代表夏至这一天这个节气, 表示炎热的夏天即将来临的意思。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 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在北京地区,白昼的时长长达15个小时左右。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它是整个夏季中白天时间最长而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一般是6月21-22日。
夏至后,每天白天的时间逐渐缩短。天文学家称,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夏至之后北半球白昼时数逐渐减少,同时夏至到来之后,夜空星象也逐渐变成夏季星空。
古有“夏至大烂,梅雨当饭”一说,夏至时节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期,也正是江淮一带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也是指夏至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也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夏至过后,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日,最不能少的就是那一碗细水长流的“夏至面”。夏至面是汉族风俗,现在已流行于全国大部地区。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有记载“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
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夏至虽不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但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人们从夏至开始改变饮食,以热量低、便于制作、清凉的食品为主要饮食,面条通常为一般家庭的首选。所以,夏至面也叫做“入伏面”。”
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腻,要多吃杂粮已寒其体,不可过吃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也要适量,不可过多,以免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热化生风,激发疗疮之疾。

夏至和冬至的时间不同、气候特点不同以及风俗活动不同

1、时间不同

夏至是每年6月20日或21日或22日,冬至是每年公历12月21或22或23日。

2、气候特点不同

夏至的气候是暴雨、梅雨天气,高温,潮湿,而冬至的气候是暴雪、低温。


3、风俗活动不同

夏至的风俗是祭神祀祖、消夏避伏。夏至时值农作物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汉《周礼·春官》有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冬至的风俗是享祀先祖,办宴席。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28〃44),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我们一般将一年划分成这样的四季:春,3到5月;夏,6到8月;秋,9到12月;冬,12到2月。所以,如果说夏至日是夏季也是比较合理的。



冬至是时年八节之一,古时民间有在“八节”拜神祭祖的习俗。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

夏至是一年里太阳最偏北的一天,是太阳北行的极致。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北纬23°26')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减短。

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夏至日过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也开始逐日降低。同时,夏至到来后,夜空星象也逐渐变成夏季星空。



【夏至节气】 夏至(summer solstice)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28〃44),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南方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
冬至(Winter Solstice)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1],也是我国汉族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 夏至 定义:二十四节气之第十节气,在6月21日或22日;表示炎热将至,该日昼最长,夜最短


冬至与夏至的区别是什么?
冬至是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夏至是白昼最长黑夜最短。1、冬至: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大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2、夏至:夏至是太阳北行的极致,这天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此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夏至这天北半球北...

夏至和冬至是什么意思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日,最不能少的就是那一碗细水长流的“夏至面”。夏至面是汉族风俗,现在已流行于全国大部地区。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有记载“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夏至虽不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但表示炎热的...

怎么分辨是夏至,冬至,秋分,春分
夏至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南移,直至秋分到赤道。秋分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继续南移,直至冬至到南回归线。冬至 ,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此后北移,又在春至回到赤道。 如此周而复始回归运动,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也约是365.2422天,称为一个回归年。

冬至和夏至有什么区别
1. 夏至和冬至的时间差异显著,夏至通常发生在公历的6月20日至22日之间,而冬至则落在公历的12月21日至23日。2. 两个节气在气候特点上也存在明显区别。夏至期间,常见的气候特征包括暴雨、梅雨季节、高温和湿润。冬至则以低温为主要气候特征。

如何区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春分3月21日直射: 赤道 夏至6月22日 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度26分)秋分9月23日直射:赤道 冬至12月22日直射: 南回归线(南纬23度26分)1、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3月20或21日。 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都一样长 2、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

冬至的“至”是什么意思?
冬至是什么意思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区别是什么
冬至 冬至(公历12月21-23日交节),斗指子,寒冷的冬天来临。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季节变迁的其中一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冬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冬至点),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

冬至和夏至的区别在哪里?
2. 地球的自转轴与黄道面并非形成垂直的90度角,而是倾斜23.5度。这一倾斜导致:- 在6月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的北回归线正上方,使得北半球接受到的阳光最多,从而进入夏季。与此同时,南半球则经历冬季。- 到了12月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半球的南回归线正上方,使得南半球接受到的阳光最多,进入...

冬至和夏至分别代表什么?
冬至至长夏至至短的意思是:冬至这一天夜间最长白天最短,因此过了冬至,白天就一天比一天长,这就是“冬至至长”,意思是过了冬至,白天就开始变长了。还有,夏至这一天夜间最短白天最长,因此过完夏至,白天就一天比一天短,就是“夏至至短”的意思。还有一种意思是冬至这天日影最长。所以是“冬至至...

冬至和夏至有什么区别
1.时间不同,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第十个节气,主要为每年公历的6月20日-22日;而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第二十二节气,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2.气候特点不同,夏至的气候特点是暴雨、梅雨天、高温、潮湿;而冬至的气候特点为低温

清流县13691441141: 夏至和冬至有什么区别? -
房德罗立: 冷和热

清流县13691441141: 如何区分那个是冬至那个是夏至. 明白后必采纳. -
房德罗立: 当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出现极昼,南极出现极夜.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出现极夜,南极出现极昼.

清流县13691441141: 冬至和夏至分别有啥含义 -
房德罗立: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

清流县13691441141: 夏至 冬至昼夜长度的原因及区别. -
房德罗立:[答案] 原因是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季节性的移动.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冬季反之.而夏至,地球运动到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慢,北半球昼长夜短的情况持续时间更长....

清流县13691441141: 如何判断夏至和冬至 -
房德罗立: 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中间隔最长的是夏至,最短的是冬至.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

清流县13691441141: 如何区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
房德罗立: 一年中,太阳分别在南回归线、赤道和北回归线的日子.一般来说,春分是3.21,夏至是6.22,秋分是9.23,冬至是12.22.春分和秋分时,太阳在赤道,在这时到达黄径180.夏至时太阳位于北回归线,冬至位于南回归线.

清流县13691441141: 夏至 冬至昼夜长度的原因及区别. -
房德罗立: 原因是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季节性的移动.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冬季反之.而夏至,地球运动到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慢,北半球昼长夜短的情况持续时间更长.反之,冬季,地球运动到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快,南半球昼长夜短的情况持续的时间相对北半球会更短一些.

清流县13691441141: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是怎么划分的 -
房德罗立: 春分和秋分因太阳直射赤道而定,夏至因直射北回归线而定,冬至因直射南回归线而定.

清流县13691441141: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分和至的意思
房德罗立: 1、春分: “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 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2、秋分: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

清流县13691441141: 夏至与冬至的特点 -
房德罗立: 夏至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北极圈以北极昼.冬至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低,北极圈以北极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