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后写的第一首诗是什么转发到腾讯微博 | 分类:中国文学 - 修改

作者&投稿:汝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文学怎样分类?~

1.诗歌
诗歌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诗歌可分为若干类别。按国别分,可分为中国诗歌和外国诗歌;中国诗歌按时代分,可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中国古代.诗歌按体例分,分为诗、词、曲;中国古代的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词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l字以上);(1997年全国已考)元曲可分为小令和套数(又叫套曲);新诗又可分为自由诗和用旧形式写成的新诗。2.小说
小说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小说分为不同的类别:按篇幅及其容量分,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按内容分可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按写作体例分,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等。按语言形式分,可分为文言小说、白话小说等。
3.散文散文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含义。现代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古代散文是指除韵文以外的所有文体。甲.现代散文现代散文主要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兼有抒情、议论成分的散文,称为叙事散文,它包括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回忆录、游记等,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抒情散文是指以表现对生活的感受、抒发思想感情为主的散文,如朱自清的《绿》、《春》等;议论散文是以议论、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文学性的散文,杂文、小品文都属于此类,如《文学和出汗》、《为自己减刑》等。乙.古代散文古代散文的外延是相当广的概念,赋、骈文、辩、说、论、奏议、序跋、赠序、铭、祭文、杂记、童话、民间故事、寓言、传说、传奇等,都属于散文的一类。4.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这里所说的戏剧实际上是剧本,即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一种文体。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体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可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和舞剧(如舞剧《红色娘子军》)。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可分为独幕剧(如丁西林的《一只马蜂》)、多幕剧(如曹禺的《雷雨》)。按题材反映的时代分,分为历史尉(如郭沫若的《屈原》)、现代剧(如丁毅、贺敬之的《白毛女》)。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分为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

四言古诗:
诗是传统文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诗歌起源于《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一。
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以楚国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出了新的一种诗歌体裁。
古乐府诗:
乐府诗汉代官方设立的音乐机关,负责采集民间歌辞入乐。魏晋时期,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五言古诗:
到汉魏时期,出现五言古诗。它没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长短,不讲平仄,用韵也相当自由,但每句五个字的句式却是固定不变的。
七言古诗:
七言诗是以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为主的诗歌形式。到唐代,七言诗形式才真正繁荣起来。
律诗绝句:
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律诗讲究声律、对仗,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词:
词是传统文学最特殊的存在形式。词原本是配以乐曲用来歌唱的歌辞,后渐渐与音乐分离,独立成一种文学形式。词有词牌名,词牌名即是曲调的名字,后来成为词体格式的名称。不同词牌名代表着不同的填词格式,包括字数、韵律、句数等。
曲:
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
散文:
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等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
赋是一种介于诗、文之间的重要文体。注重铺叙和形容,在语言上讲究词藻的华美。

扩展资料:
小说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真正成为文体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
魏晋时期出现志人、志怪小说,如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到唐代,出现唐传奇,相对于志人志怪小说,篇幅变长,内容更加丰富,情节也更加曲折。元稹的《莺莺传》,李朝威的《柳毅传》等。
小说的高峰时期是明清两朝。出现影响深远的四大奇书、四大名著。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四大奇书),以及清朝的《红楼梦》。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中国古代文学主要类型有哪些?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李白“骇骥筋力成,意在万里外。” 于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途中,他写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出三峡后,李白首先漫游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当时正是开元盛世,国家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景象,李白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对前途充满了信心。那时的人,要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通常是走科举考试的道路。此外,还有一条“终南捷径”,即通过求仙访道的隐居生活,扩大影响,引起朝廷重视,也可能被召去做官。李白豪放不羁,又抱负很大,自视甚高,不愿走科举道路,所以选择了一终南捷径。 为此,李白在江陵拜访了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并写了一篇《大鹏赋》,用寓言形式记叙这次会晤。此赋通过“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的大鹏形象,抒写了他远大的抱负。 ------------满意我的回答请采纳+小红花,如果有个赞会更好,谢谢。
求采纳


李白的生平事迹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乘舟沿江出峡,渐行渐远,家乡的山峦逐渐隐没不可辨认了,只有从三峡流出的水仍跟随着他,推送着他的行舟,把他要送到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城市中去。 太白作清平调图 让李白想不到的是在江陵会有一次不平凡的会见,他居然见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行路难(其一)》教案及知识点
开元十二年(724)秋,24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开家乡,开始了他的漫游的生活。他曾于(730)年来到长安,广为交游,希望得到王公大人的荐引,实现自己怀才报国的志向,却未能如愿以偿,只得怏怏离去。沿黄河东下,先后漫游了江夏、洛阳、太原等地。后又漫游河南、淮南及湘、鄂一带,北登泰山,南至杭州、会稽...

李白文言文简介
辞亲远游 1. 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二十四岁。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 2. 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3. 开元十四年(726年),李白二十六岁。春往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秋,病卧扬州。冬,离扬州北游汝州(今河南省临...

万古之大风流——诗仙李白
开元十三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启了自己那崎岖坎坷的事业路。并在次年,拜见并结识了自己仰慕许久的前辈——孟浩然,孟浩然亦是性情中人,见李白才华横溢,且与自己习性相同,欣然与李白相伴游历。月余,孟浩然辞行前往广陵,李白心有不舍,但为展己身之抱负而不得不忍痛洒泪分别。并作诗《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的详细介绍?急!!!
辞亲远游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二十四岁。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4] 开元十四年(726年),李白二十六岁。春往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秋,病卧扬州。冬,离扬州北游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至...

简短的李白故事
二、 仗剑远游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 李白出蜀,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他乘舟沿江出峡, 渐行渐远, 家乡的山峦逐渐隐没不可辨认了, 只有从三峡流出的水仍跟随着他, 推送着他的行舟, 把他要送到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城市中去. 1·江陵幸遇司马祯 李白没有想到在江陵会有一次不平凡的会见, 他居然...

关于李白的历史故事
关于李白的历史小故事 1、铁杵磨成针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

李白的资料
二、 仗剑远游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 李白出蜀,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他乘舟沿江出峡, 渐行渐远, 家乡的山峦逐渐隐没不可辨认了, 只有从三峡流出的水仍跟随着他, 推送着他的行舟, 把他要送到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城市中去. 1·江陵幸遇司马祯 李白没有想到在江陵会有一次不平凡的会见, 他居然...

以具体诗歌为例,说明李白受到屈原或楚辞的影响有多少。
开元十二年,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出三峡,在江陵遇到道士司马承祯。后者夸他“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大鹏赋序》)。之后,李白又与道士元丹丘结识,成为密友。他们游过许多著名道观,与许多著名道士交往,谈玄论禅。其间,李白多次隐居学道,直到天宝初由玄宗妹妹,女道士持盈法师推荐被玄宗召入宫廷。天宝...

李白关于峨眉山的诗句 李白描写峨眉山的诗句
这首诗,是表白诗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始,当在李白24岁时所作。古老对此诗在艺术上造诣评价极高。全诗仅28字,竟五用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硖、渝州。真所谓天巧浑成,毫无迹痕,不愧为千古绝唱。 在诗中即有“峨眉山月”、 “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水”地名景物的描述,又有“发清溪”、“向三...

钦州市13587979154: 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后写的第一首诗是什么 -
主汪补肾:[答案]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钦州市13587979154: 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后写的第一首诗是什么转发到腾讯微博 | 分类:中国文学 - 修改 -
主汪补肾:[答案]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李白“骇骥筋力成,意在万里外.” 于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途中,他写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出三峡后,李白首先...

钦州市13587979154: 李白的生平经历详细 -
主汪补肾:[答案] 年少有为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与韩... 辞亲远游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乘舟沿江出峡,渐行渐远,家乡的山峦逐渐隐...

钦州市13587979154: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诗出自李白的哪首诗 -
主汪补肾:[答案]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初居安陆时所作.出川未久,刚刚结束江南吴越之游的李白,这时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两人一见... 李白二十岁后遍游蜀中名山,二十五岁又“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足迹几遍中国东南,江汉平原的辽远壮阔,江南山水的纤...

钦州市13587979154: 孤帆远影碧空尽未见长江天际流表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主汪补肾:[答案] 该句出自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词赏析这... 李白二十岁后遍游蜀中名山,二十五岁又“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足迹几遍中国东南,江汉平原的辽远壮阔,江南山水的...

钦州市13587979154: 李白去安陆写了哪些诗 -
主汪补肾: 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李白在安陆创作的诗歌代表性的有两首,分别如下: 一、《山中》: 1、山中 唐·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2、创作过程: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27岁的...

钦州市13587979154: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全首诗的意思. -
主汪补肾:[答案] 《峨眉山月歌》,七言绝句,唐代李白诗作,诗云:“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

钦州市13587979154: 描写一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主汪补肾:[答案] 该句出自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词赏析 ... 李白二十岁后遍游蜀中名山,二十五岁又“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足迹几遍中国东南,江汉平原的辽远壮阔,江南山水的纤...

钦州市13587979154: 李白的侠客行写于何时?
主汪补肾: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李白“骇骥筋力成,意在万里外.”于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途中,他写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

钦州市13587979154: 谁家玉笛暗飞伤,散入春风满洛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人情?加问题表达怎样的故事?关键词是(…)! -
主汪补肾:[答案] 不知道你的这首诗是不是稍作了修改,原是李白的《春夜洛城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仙李白从二十四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开四川之后,便浪迹天涯,四海为家了,直到他六十二岁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