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请大臣吃饭,为什么刘伯温只是看到了桌上的杯子,就感叹君王要大开杀戒?

作者&投稿:敏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朱元璋请大臣吃饭,为什么刘伯温看到桌上的杯子,就感叹说帝王要大开杀戒?~

朱元璋在建立了明朝之后,也是为群臣设了一道“鸿门宴”,让开国大臣们都聚在这里,其中也有他的军师刘伯温。不过刘伯温注意到了一个细节,这些开国大臣们的杯子都是陶瓷杯,而其他人的杯子是金属的,他突然醒悟,陶瓷杯易碎,这就是在警告他们位高易折,也就是要处死他们。

朱元璋的君王位置是靠自己起义而来的,那么自然会担心坐不稳这个位置,所以他想到了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不过朱元璋的想法更为残忍,是直接处死他们,就看他们有没有这个眼色了。之后让手下的人准备了一场盛大的宴席,告诉他们这是为了庆祝明朝建立的,刘伯温也在这场宴会上。

其他的人并没有发现什么异样,觉得这顿饭是该吃的,然而刘伯温却觉得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于是他就开始细心观察这场宴会的特别之处。而他也成功观察到了,宴会上那些开国功臣的杯子是陶瓷做的,而其他普通的大臣杯子是金属做的,陶瓷虽然好看但是易碎,这不正好对应着位高易折嘛。

这下刘伯温知道了朱元璋的意思,于是请辞,说自己身体不舒服,希望能够回家静养,而且将自己手中的权力也交给了朱元璋。果不其然,朱元璋以各种不同的理由分别处死了开国功臣,而刘伯温就此逃过一劫。

封建制度大多建立在君权神授的思想基础之上,利用宗教建立等级关系,扩大自己的控制范围,在古代的时候,许多国家的君王都采用这种方式管理和巩固自己的统治范围。古代中国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但凡是在社会上,有一些脸面的人物都具有一定的家庭背景。




各个阶层之间的流动性也很差,一个家族好几辈子都固定在一个阶层是很常见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在短时间之内能够突破一个阶层,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明代朱元璋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从底层的乞丐,一路突破了阶层的限制,坐上了威严的皇帝,在历史上都非常的罕见。

与朱元璋相似情况的还有刘邦,但是刘邦的身份稍微比他强一点。朱元璋是一个非常残酷和多疑的人,他对百姓很好,但对仇人和他认为的敌人却是很严厉的。朱元璋自己后来也说,如果不是有这么好的元朝动乱的机会,自己也不会做皇帝,朱元璋也有着小农的思想。

在一次朱元璋邀请文武大臣们进宫吃饭的时候,其他人没有感觉到什么不一样,刘伯温看到了,有爵位的人用的是瓷器杯子,普通的大臣用的是金属的杯子。刘伯温这就明白了,这不就是当年赵匡胤用过的方法吗?让掌控国家权力的人主动交出自己的权力,不然的话就会大开杀戒。宴会之后,刘伯温就主动向朱元璋请辞。

“杯酒释兵权”这个典故谁都知道,只是大家没想到,当初人家宋太祖是明说的,而他们没想到当前这个主是不仅仅是想要他们的权,还要永绝后患。朱元璋的出身问题,也成就了他当上皇帝的性格与心机,小时候受的苦难太多,不想经历这多么波折到手的权力,轻易被别人夺去,在他心里觉得能有这个本领的人,就在眼前的这些大臣里。

在古代人的意识里,对于权力的传承都有这十分深固的观念,何况是像朱元璋这样从一个最下层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个老百姓,一步步的走到的权力的最高峰,可以说晚上睡不好吃香的问题不是说如何先治理好国家,而是如何才能使这个权力不断的传承下去,自己在世时可以震得住,这些为打天下流血无数的好兄弟,可他的儿孙有没有这个本领,不好说。


其实在这一场饭局上,是双方都太高估了自己,朱元璋觉得通过个饭局已经给他的兄弟们暗示的,十分清楚了,你们明白最好,就是把权力上交,你我都安稳的过日子,也许在这个饭局上有的人也好像有点明白,但是他们不相信,他们往日里口口声声说要同福贵的兄弟,现如今有大家有了福贵了不想同享。

再说了他们的当初,这帮弟兄里有几个是读过书的文化人,都是穷小子啊当初,而刘伯温就不同了,他可是军事啊,不仅仅是料事如神,也深知帝王之道,加上对朱元璋平日的了解,故此就明白那场饭局的真正意义也就不难了。



他知道朱元璋不仅仅是想要将权力从他们手中收回来,而且还想要把他们的命给拿掉。


所以他才由此感叹,为自己感叹。



 刘伯温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谋士,他也是最懂朱元璋的。


其实在此之前他已经猜到朱元璋要杀功臣,看到眼前一幕,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



刘伯温是看到了桌上的杯子和朱元璋宴席上的菜式,明白了朱元璋“狡兔死,走狗烹”的意图。

朱元璋邀请了所有人一起吃饭,这已经引起了刘伯温的疑心,然后他发现有爵位的大臣与普通的大臣用的杯子不一样,这是朱元璋在暗示有权力的人自己交出自己的权力


从各方面评价明太祖是不是好皇帝
朱元璋生于元朝天顺帝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丁丑时,排行第四。父亲朱五四(后改为世珍),母亲陈氏。祖居泗州盱眙(今江苏盱眙)。元天历元年(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今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朱元璋原名重八,后改为兴宗。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后改名为德裕,最后再改名为元璋,字...

朱元璋简介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朱元璋简介,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个人简历栏目。 朱元璋简介 公元1368年...明太祖。祖籍为江苏沛县,祖、父后定居濠州(今安徽凤阳)。朱元璋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

朱元章在朱标死后有没有哭过
朱标 , 朱元璋 的嫡长子,母亲是太祖高皇后马氏。 朱元璋 当吴王时就按照中国传统的封建继承秩序,选定 朱标 为自己的继承人,立为吴王世子,并且把饱学的豪儒宋濂指定为 朱标 的老师。自恨读书少的 朱元璋 要把太子培养成一位饱学之士,仁爱之君。一年冬天, 朱元璋 到郊区举行农业的祭祀仪式,命...

急求!!吴晗《朱元璋传》中的精彩文段。
'钱宰吓得出了一身汗,磕头谢罪。国子祭酒宋讷独坐生气,面有怒容。朝见时朱元璋问他昨天生什么气,宋讷大吃一惊,照实说了。元璋叫人把偷着给他画的像拿来看,他才明白。"从这段描述可以看出,朱元璋目的是利用特务网在大臣中构成一种威慑力量,使他们不敢背着他干有损于皇权的事。朱元璋的特...

明朝的胡惟庸怎么死的
朱元璋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汉族,姓朱,名元璋,原名重八,后更名兴宗,字国瑞,生于濠州钟离之东乡(今安徽省明光市赵府村跃龙冈)。俗称洪武帝、朱洪武,谥高皇帝,庙号太祖,其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朱元璋出身平民,早年参与元末起义,并通过连年征战,最终统一中国,建立中国历史...

明朝六科给事中是什么
1380年),元璋对明朝各大机构进行了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三大最高权力机构(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全部被裁撤,原先隶属于中书省的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直接置于皇帝监管之下,成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各部置尚书(正二品)一人,总管本部政务,下有左右侍郎(正三品)各一人,为尚书之...

一句话!朱元璋不再相信刘伯温了
朱元璋的第一谋士刘伯温早年深得朱元璋的信任,那么他为什么会失去信任,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刘伯温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但它可惜他的命运太悲惨了。淮西学派和董哲学派相互争斗。元元璋平定北元后,致力于人民的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朝廷内部斗争愈演愈烈,大臣们分成两派,一派是以李善长...

朱元璋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君主专制
朱元璋还让锦衣卫在朝廷上执行廷杖,有很多大臣惨死杖下。朱元璋派出大量名为“检校”的特务人员,暗中监视。但是到了晚年朱元璋逐步废除了锦衣卫及其特权,以及一些比较残酷的刑法来加强君主专制。扩展资料影响: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又置大理寺,长官为大理寺卿,“掌审诚平反刑狱之政令”。刑部、都察院、五军断事官所推...

朱元璋生平
于是便把21岁的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有了身份,便不能再用从前的小名重八了,于是就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国瑞。当时,在濠州...1370年,朱元璋接受大臣建议,鼓励开垦荒地,并下令:北方郡县荒芜田地,不限亩数,全部免三年租税。他还采取强制手段,把人多地少地区的农民迁往地广人稀的地区;...

乞丐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前言
朱元璋在位31年,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政策以缓和社会矛盾,如抗击外侵、革新政治、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等,强化中央集权。他的统治时期,虽然以严酷的手段如廷杖大臣、废相、设锦衣卫和大杀功臣著称,但也奠定了明朝君主专制的基础,被称为“洪武之治”。朱元璋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事迹被详细记录在本...

库尔勒市13024322875: 朱元璋为什么不重要刘伯温 -
丹烟思力: 以《明史》来论之,1建国后,后来刘伯温老婆病重刘伯温告老还乡,后来太祖皇帝多次给他封爵他都没有接受.2李善长辞去宰相职位后,朱元璋曾先后问他杨宪、汪广、故惟慵是否可以做宰相,而刘伯温全都否认了,后来太祖让他做宰相他推辞了,说自己疾恶如仇又不耐烦处理繁杂事务,后来推辞了.3刘伯温有先见之明,明白能与朱元璋同苦不能共甘,所以屡屡隐藏自己的能力、或推辞,后来的历史也证实了朱元璋确实不能共甘.

库尔勒市13024322875: 朱元璋借老婆生日,请大臣们吃饭,为什么只摆几个普通 -
丹烟思力: 当时因为常年战乱的缘故,再加上那个时候各地都在爆发着自然的灾害,因此粮食都非常的不够吃,百姓生活也比较艰苦.所以在朱元璋看到自己的大臣们每天都在大吃大喝的时候,就非常的生气. 在马皇后的宴席上只有几个普通的菜.朱元璋警告大臣说,今后在日常生活中,每天吃饭不可以超过四菜一汤,今天,皇后的这份宴席就是你们今后的标杆,如果谁违反了这个命令,那么就一定会遭到惩罚.

库尔勒市13024322875: 朱元璋和刘伯温是怎么认识的 -
丹烟思力: 至正二十年(1360)四月,朱元璋的部下胡大海攻下了处州,胡大海是一个爱惜人才的将领,他听说附近有几个隐士很有才能,便派人去请,所谓隐士,是指神龙见首不见尾,别人已经吃完午饭,他还在洗脸的那种人,未必真有本事,但不管如...

库尔勒市13024322875: 刘伯温尽志无悔的故事 -
丹烟思力: 一、刘伯温尽志无悔的故事 1360年(至正二十年),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任谋臣,展现一个非常成功的兵法家的才能.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

库尔勒市13024322875: 历史上刘伯温是怎么死的? -
丹烟思力: 刘伯温神机妙算,朱元璋怕他在乡野仍然对自己构成威胁,于是刘伯温就住在南京,在朱元璋眼皮子下生活,最后得病因郁闷而死.说他被胡惟庸害死,证据不够确凿.刘伯温多聪明,要真被害,他料事如神,早就算出来了.不信去看《烧饼歌》,让你叹为观止. 信不信由你......

库尔勒市13024322875: 刘伯温为什么没有当上开国宰相 -
丹烟思力: 刘伯温为何与宰相无缘?第一,刘伯温出山时,朱元璋已经在南京站稳了脚跟了,他的政权里已经有个“大能人”李善长,每当朱元璋忙于前线军事战务时,李善长十分称职地担当起后方总指挥的角色.不可否认,李善长的才能也是一流的,...

库尔勒市13024322875: 明朝刘伯温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有好多预言都成真了? -
丹烟思力: 刘伯温是元末明初的军事谋略家,他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使国家安定而驰名天下.

库尔勒市13024322875: 刘伯温怎么死的? -
丹烟思力: 因病去世 历史上的刘伯温是因病去世的.刘伯温是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本名刘基,字伯温.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下旬,刘基感染风寒去世,葬于乡中夏中之原.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浙...

库尔勒市13024322875: 孤灯人刘伯温是谁 -
丹烟思力: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文成,汉族,温州文成县南田人(旧属青田县).元末明初军事谋略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使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亮.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

库尔勒市13024322875: 千古奇人刘伯温究竟是怎么死的 -
丹烟思力: 刘伯温的死因,历来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说被丞相胡惟庸毒死;二说朱元璋是毒死刘伯温的主谋;三说系病死.其实从情理上思考,刘伯温当时已经患病,而且又不是当权派,朱元璋和胡惟庸又何必要多此一举?胡惟庸毒死了刘伯温的传闻之所以流行,完全是后来朱元璋为除掉胡惟庸,有意给其罗织了一条新罪名.但他没有想到,后世同情刘伯温遭遇的人,不以揪出胡惟庸为满足,又怀疑到他自己头上,这真是一种讽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