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第一课《消息二则》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本课用的是第三人称,怎么解,求助

作者&投稿:从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消息二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飞天凌空一着惊海天等如何分为五类?~

消息:《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特写:《“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通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新闻评论:《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写文章各有什么好处?
叙述人称指作者叙述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就是故事是由谁讲的,故事里发生的事是谁亲眼看到的,或者是谁想的。根据作者与所叙述对象的关系,叙述的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也有第二人称。在小说中,作者还可以通过小说中人物的眼睛和心理来叙述事件,如卡夫卡的《变形记》叙述公司秘书主任到格里高尔家,作者就是从格里高尔的心理角度叙述的。这样写,避免了小说写作上的单一呆板,人物感受也更为真切。
下面着重说说三种叙述人称的表达作用。每一种叙述人称都有其局限性,下面所谈主要是其优点。
第一人称叙述,即叙述者以当事人口吻来进行叙述。叙述者叙述的事件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听、所感。阅读时要注意,“我”并不是作者本人,而只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这个角色有时指作者自己,如《故都的秋》中的“我”就是郁达夫本人;有时指作品中的主人公,如鲁迅的《一件小事》中的“我”——车夫;有时指所叙述事件的见证人、次要人物,如鲁迅的《孔已己》的“我”——酒店里的小学徒;有时指全文的线索人物,如《祝福》中的“我”,祥林嫂的故事通过“我”贯穿起来。第一人称叙述的优点是,便于作者抒发自己或人物的思想情感,有如袒露胸怀,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如《孔乙己》通过小学徒“我”的眼光看孔乙己的命运和其他人物的嘴脸,从而展现孔乙己命运的可悲和世态的炎凉。以“我”为见证人,就比用第三人称叙述更为真实地揭示人物的性格、遭际和命运。
第三人称叙述,即叙述者站在第三者的旁观角度,把“他”或“他们”的经历或事件的发展变化呈现在读者面前。采用这种人称叙述,叙述者无所不知,事件的来龙去脉,人物的内心秘密等等,叙述者都了如指掌。《阿Q正传》《边城》采用了这种角度。它的优点是,所叙述的人物和事件可以不受特定的时空的限制,叙述者如冷眼旁观,反映的生活面极为宽广。   
因为这两种叙述方法各有长短,为了发挥各自的优势,文章常常交叉采用两种不同的叙述人称。使用第一人称的,往往穿插第三人称的转述,以进一步扩大表现的时空领域;使用第三人称的,则常常夹杂进人物的独白、对话等,从而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人称交叉叙述的方法,可以扬长补短,使叙述的对象得到全方位、立体化的表现。   
第二人称叙述,即作品通篇只以“你”为视角叙述。但这种视角的作品少之又少,大量的作品只是一个人称而不是叙述人称。这里必须区分一下人称与叙述人称。两者并不是一回事。人称指人物的一般代称,如你、我、他;而叙述人称指作者叙述的观察点、立足点。从叙述者、读者和被叙述者三者间的关系分析,作家很难站在“你”或“你们”的角度进行叙述,绝大多数文章中的“你”或“你们”常常是指文章的读者或被叙述对象,也就是人称称谓。如2006年广州一模卷所选的安勇的《烟囱里的兄弟》的第二人称,就是称谓被叙述对象——小说中的麻雀——的。第二人称叙述的优点是,缩短作者和读者,或者“我”与被叙述者之间的距离,有如促膝谈心,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从而增加作品的感染力。   
下面再说说叙述人称或者人物称谓的变换。叙述人称可以在第一和第三人称之间互相变换,也可以在叙述者和作品中人物之间互相变换,其好处已在前文说过,不再赘述。人物称谓的变换也就是在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之间互相变换,例子见文章开头2000年高考全国卷考题的第二问。对人称变换原因的分析要视具体的语境而定,对变换人称好处的分析则可以参考叙述视角的相关说明。

由于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作者才能这样全方位地表现主题。但是,第三人称也有局限性,它不如第一人称那样使读者感到亲切。

为了弥补第三人称叙述的不足,有些作者便发挥文章中人物对话或独白的作用,通过他们的口,讲出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或心理活动等。如《谁是最可爱的人》里防空洞中战士的对话,就很真切地展示了战士的内心世界,让人有亲切感。

当然,在某些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将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混合起来的叙述方法——平时用第三人称叙述,而到了关键的内心描写的时候就转用第一人称叙述。

基本信息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017年秋季修订版)新选入的课文,由卫东参与朗读。

这篇课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地点等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



由于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作者才能这样全方位地表现主题。但是,第三人称也有局限性,它不如第一人称那样使读者感到亲切。为了弥补第三人称叙述的不足,有些作者便发挥文章中人物对话或独白的作用,通过他们的口,讲出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或心理活动等。如《谁是最可爱的人》里防空洞中战士的对话,就很真切地展示了战士的内心世界,让人有亲切感。

当然,在某些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将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混合起来的叙述方法——平时用第三人称叙述,而到了关键的内心描写的时候就转用第一人称叙述。

扩展资料

《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第一课《消息二则》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本课用的是第三人称
用第一人称要看场合的呀,灵活运用呀
而且要看作者的写作习惯和心情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是什么体裁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是属于通讯体裁,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地点等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首句为新闻的导语部分,交代了事件的几个要素:人物、时间、...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地点
斯德哥尔摩。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是1901年12月10日,地点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人物是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诺贝尔奖是指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奖项,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和文学奖。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主体部分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主体详写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略写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还略写了资金来源等。因为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相关基本资料整篇新闻需要报道的重点,详细获奖者能够更好的突出中心;而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地点并不是新闻的重点,只需明确清楚,不需要交代的十分...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属于什么体裁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是属于通讯体裁。1、原文: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今年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

从《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文的主体部分获取了哪些信息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体部分获取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略写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还略写了资金来源等。这篇课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同时也明确了颁奖...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六要素概括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六要素概括:1、时间:1901年12月。2、地点:斯德哥尔摩。3、人物:瑞典学院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成员、法国诗人苏利—普吕多姆。4、原因: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中,法国诗人普吕多姆以其诗作因其“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结晶的实证”而获奖。5、事件:举行盛大...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作者从哪些方面详细介绍了诺贝尔的获奖者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主体详写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略写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还略写了资金来源等。因为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相关基本资料整篇新闻需要报道的重点,详细获奖者能够更好的突出中心;而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地点并不是新闻的重点,只需明确清楚,不需要交代的十分...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的导语讲了哪些内容,主体讲了哪些内容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导语讲了:颁奖的时间,颁发者和颁奖机构以及诺贝尔奖设立的奖项。主体讲了: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所获奖项;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是分离的。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结语有什么作用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结语作用如下:1.交代了新闻背景;2.进一步介绍了诺贝尔奖奖金的来源;3.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与奖项评议权的分离;4.加深了读者对诺贝尔奖的理解和认识;5.增强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首届诺贝尔奖颁篇幅是什么
通讯新闻体裁。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工程师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在1900年创立的。《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以通讯新闻题载作为篇幅,该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

灯塔市17281471010: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分别是什么?首届诺贝
时马甘思: 时间:1901年12月10日; 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灯塔市17281471010: 屏息敛声什么意思释义
时马甘思: 屏息敛íniǎhēn同“敛声屏息”,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周立波... 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法抵挡.第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颁发:公布;发布.2.遗嘱...

灯塔市17281471010: 消息二则课文里的成语和词语有哪些 -
时马甘思: 摧枯拉朽,风平浪静,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灯塔市17281471010: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时马甘思: 应该是表明作者的主观倾向吧

灯塔市17281471010: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时马甘思: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从中获得的信息有:1)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所获奖项;2)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3)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4)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是分离的.

灯塔市17281471010: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为什么要写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再写颁奖机构,时?
时马甘思: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为什么要写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再写颁奖机构,时间,地点,这是因为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这些情况是整篇新闻要报道的重点,能更好地突出中心,所以要一一列举先写.而其他方面,如颁奖机构、时间、地点和资金来源不是新闻的重点,所以后写,这样安排详略能更好地突出中心.

灯塔市17281471010: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上学吧
时马甘思: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引用诺贝尔的话起的作用是:表明诺贝尔奖 评审的公平公 正,表达作者对诺贝尔的敬意,期待诺贝尔奖在人类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