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孙中山的历史功劳?

作者&投稿:孛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评价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一、关于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爆发时,毛泽东18岁,他曾是这个革命运动的参加者。“我本人也曾经参加了这次革命,当了一名战士,吃七块二。”[1]但从现有资料看,毛泽东对辛亥革命第一次作出具有独特看法的评价,是在他成为激进民主主义者并接受五四运动洗礼之后。1919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湘江评论》连载毛泽东的《民众的大联合》一文。文中对辛亥革命作了生动的描述。指出,辛亥革命使人们有了“一层觉悟”,这就是“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人们应该有话敢说,有事敢做。同时又指出,虽然辛亥革命所持之“主义”,是为一般民众所赞成的,但革命行动本身,却缺乏广大民众的参与,没有建立起“民众的大联合”。这是毛泽东对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局限的最早的说明。这里表达的基本观点,同他后来的论述是一脉相承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为了给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以正确的指导,国共两党领导人都把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作为革命理论建设的重要课题。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宣言中,对革命不久就“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的问题,作了自我检讨。

[2]陈独秀写了《辛亥革命与国民党》、《二十七年以来国民运动中所得教训》等文章,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毛泽东则在1925年冬写出《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一文,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作了更深刻的探寻。该文指出:辛亥年的革命,虽然其本质应该是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然因当时多数党员还没看清此点,革命的口号变成简单的“排满”,党的组织和内容是极其简单,作战的队伍是极其孤弱。这是因为当时还没有有组织的工农群众;当时国内还没有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国际的局面是几个强国霸占了全世界,没有被压迫阶级革命的联合,中国革命没有国际援助。

[3]这就从革命目标和口号的局限、革命政党的不成熟、革命队伍的孤弱、国际环境的不利等多方面,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作了说明。当大革命掀起高潮,农民群众日益显示革命主力军作用时,毛泽东进一步从有没有广大农民的拥护和参加这一根本点上,指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1926年夏,毛泽东在他主办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讲授农民问题时说:辛亥革命没有提出农民的要求和需要,没有为农民而奋斗,未得三万万二千万之农民来帮助和拥护,所以革命遭到失败,政权落于军阀之手.

1: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光辉旗帜。他系统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并为之奋斗了终生。先生刚强不屈,连遗言都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2、推翻封建帝制,捍卫共和制度。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先生最大的历史功绩。为了维护之后的共和,从护法到北伐,孙中山先生时刻都没有停歇。
3、孙中山先生晚年更加进步,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成立,直接推动了国内第一次革命高潮的来临。他对三民主义作新的解释,成为了国共合作的基础。在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政府支持下,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孙中山与工农日益接近,他参加工农群众的集会,称赞工农是革命的先锋和基础,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
分析孙中山个人的时候(分析别的历史人物也一样),要注意:
1:孙中山先生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受当时的时代束缚。我们不能用现代的标准去要求人家,也不能用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标准去衡量他。
2、孙中山先生推翻的封建专制制度,并不是封建制度整体。封建制度是随着封建土地制度的消失而彻底消失的。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封建专制制度灭亡了,但是中国的封建势力仍然在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1952年,中国才完全了土地改革。

孙中山是中国庞大的民主反动的先行者,为改造中国耗尽终身的肉体,在历史上树立了不可磨灭的勋绩。他所指导的辛亥反动引发了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性剧变,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树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布《中华民国暂时约法》,保卫民主共和,促成国共协作,对中国和世界反动产生极端深远的影响,成为20世纪中国站在时期前列的第一位伟人,是亚洲醒悟的先驱。你也可以使用101教育ppt的课件功能里面有详细的详细的解答。

结束了中国五千年的封建统治,建立共和。


请用一句话对孙中山做一简要评价
高度地评价了孙中山的一生。他说“孙中山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强调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孙中山是一个谦虚的人。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又从他注意研究...

如何评价孙中山的一生
事件后来被称为“伦敦蒙难记”(Kidnapped in London,又译作“伦敦被难记”),孙中山被邀以英文写作出书,描述其遭遇,亦因此事而名声大噪。 1897年,孙中山经加拿大,转往日本。先结识宫崎寅藏、平山周,二人后来成为孙中山的长期支持者;透过宫崎及平山,孙中山再结识日本军政、帮会中人,包括犬养毅、大隈重信、山田良...

孙中山的革命历程
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的孙中山先生,后来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之下也吸取了辛亥革命的失败教训,勇敢地走上了同共产党、同工农、同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合作的道路。就这样辛亥革命作为一个转折点出现在历史潮流中,不管人们对它作何评价,辛亥革命英雄们的事业,已经由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了。我...

走向共和中孙中山的作为政治人物的三个特点
孙中山被肯定的重要一点是奠定了“革命党”发展的基础,他是国民党的创始人之一,共产党创建初期也得到他的扶持。两党在重要政治场合都悬挂他的画像,而且是唯一都被两党高调肯定的历史人物。孙中山力主把中国建设成民主自由的共和国,这也成了两党的目标,是符合了人民的意愿。既然是人民的追求,提出这个目标并没有什么...

孙中山是什么人物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1]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

对于孙中山的那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政治品格,我们应该怎么看?
历史是客观的,但叙述的人却是主观的,因此在评价一个人时,只要有根有据,即时存在一定的主观偏向性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像楼上两位那样根本不是从孙中山其人其事出发,仅仅是人云亦云的空谈,实在没什么意义。这里我简单介绍几个背景问题,孰是孰非大家自己去思考。 第一个问题,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简历
1919年的五四运动极大地鼓舞了孙中山,他高度评价和支持学生运动。孙中山于1920年开始接触苏联人民。1921年12月,在桂林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商谈建立革命党和革命武装力量。1922年4月,他会见了苏联驻俄罗斯全权代表1919年8月,孙中山委派胡、廖等人在沪创办建设杂志,大力宣传民主革命理论。10月,宣布中国革命党改组为...

怎样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6.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决不能主观臆断,空穴来风。也就是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给予评价。 下面我们以评价曹操为例加以说明: 一是要注意区分文学作品的曹操形象与历史中真实的曹操。文学作品中,由于受到“忠奸论”与“正统”(正名)思想影响,将曹操丑化,评为乱世奸雄。

有关诡辩的历史故事
提问的意思是说,学习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革命事迹之后,应当怎样来评价孙中山这个历史人物;而在学生回答中的“认识”一词,指的是“亲眼见到”或“亲自交往过”。回答的意思是说,我从来没有亲眼见到孙中山。显然,学生的回答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如果是由于功课没有学好而故意地这样回答,就是地道的诡辩。面条我没...

如何正确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
如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 评价历史人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要正确处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要明确以下四点: 首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其次是“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时势”; 再次要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同当时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之间的联系; 最后还要确定历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