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金乡的历史

作者&投稿:虿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苍南金乡的历史~

  金乡远古时称瀛州。 瀛洲系三国时代周瑜训练水军的“横屿船屯”范围之内,属“回浦地”。“小金乡”浮起于唐末。250年后,南宋高宗赵构建炎三年(1129),建置了金舟乡,隶属于平阳县。至于为什么叫金舟乡,有人说是金舟乡从海面浮起时,有沉船之骸附金银珠宝;有人认为是因为金舟乡南面有金字山和复船山,各取一字而得名。从涌泉寺的兴衰、黄泥岙的石马、石翁仲陪葬饰物及梅岭的摩崖石刻,可知唐末至宋期间已商贾云集,逐渐繁荣。
  洪武十七年(1384)明太祖朱元璋命信国公汤和在金舟乡置卫筑城,改称金乡卫。明代的金乡卫,统率平阳县所有的水陆关寨,南至蒲门、壮士千户所;北至沙园(现属瑞安)、宁村(现属于瓯海)、海安(现属乐清)千户所。
  金乡卫共设十一寨、十五堠。
  十一寨为:庙后寨、屿门寨、巴艚寨、大岙寨、炎亭寨、大镬寨、小镬寨、石塘寨、石坪寨、大渔寨、小渔寨。
  十五堠为:半塘堠、尖山堠、白崎堠、马迹堠、凤凰堠、猴头堠、上洋堠、毕湾堠、东冈堠、岭门堠、东山堠、蒙湾堠、兰头堠、巴艚山堠、奠山堠。
  堠下还有许多墩。 如现存的大烟墩山古烟墩,位于大渔镇小岙村墩山巅,海拔约250米系明代抗倭的报警设施,占地面积100平方米,高约7米,极目海天,颇为壮观。现保存基本完整,是明代抗倭斗争的珍贵实物。1988年列为苍南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金乡卫城墙周长9里30步,计1420余丈,墙高1.9丈,趾厚2丈,堞1650口,窝铺43座。有城门四座,东,迎旭门;南,靖海门;西,来爽门;北,望京门。各设城楼。水门原有四座,现剩两座。城体结构用不规则条石垒迭,内夯黄土和砾石。因历史变故,今仅存部分城基、北、西城门和南、西水门及西水门之上的魁星阁。城墙外有完整的30至50米宽的护城河围绕。城内小河通过水门与护城河相通。护城河上有吊桥。
  卫城内卫厅前面有广济大仓和小仓,计廒二十余间,收支卫所俸粮。卫厅在卫山(即狮山)上,设有了望台,既远眺海防,又近廒仓。仓前仓后还设土地庙,意为土地公公保佑仓储大事,平安无恙。
  (2)八卦乾坤布局
  信国公汤和设计的卫城有两大特点:一是军卫化;二是按刘基建南京紫禁城设计的“八卦乾坤布局。”
  八卦中有“一卦六爻”,从北而南东西方向平行排列。金乡现称的第八巷为六爻中之初爻,第三巷为六爻中之上爻。爻有连续或断开。连为阳爻,断为阴爻。巷的建筑有续有断,阴阳相间,与卦中之阴爻阳爻对应。六爻组成了六十四卦中的一卦。根据《易经》取象比类手法,可以了解到刘基设卫的宗旨。譬如,如是《晋》卦,讲的是战备战术的问题。但由于年代久湮,世事沧桑,现已无法辨认哪一巷是属于阴或阳,所以也无法断定六爻巷当初是属于哪一卦,但卫城是八卦乾坤布局则是肯定无疑的。
  按六爻巷:金乡该只有六条巷,为何有八条呢?事实上是六爻巷加马巷、牛巷(另称 墨林巷)。这两巷是建城以后的事,牛巷为戍卒进卫后,屠宰牛羊之处;马巷是将士砺兵秣马之场所,或为马厩之所在。牛巷与横街头平行,自鲤河街至天灯巷;马巷地址在文昌阁西首。至于现在民间称的南门第一、第二巷那是民国以后的事,以前并无此巷。四城门的命名也有文王后天八卦的痕迹:如震为东、为春,五行属木,日出东南隅,所以东城门为迎旭门。兑为西,为悦、为秋五行属金,所以西城门为来爽门。至于北望京门、南靖海门分明又渗入了后人的主观意识。
  卫城除四门外,分别在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设四水门,构成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卦八门九宫格局。如西南方为死门,即现在甘溪义冢地之方位,是古代沙场遗址。此处是置敌于死地的最佳位置。如倭寇从大渔、小渔方向来犯金乡,守城将士从南门出击,必将倭寇直逼到甘溪沙场。此处两面环山别无它路,必将敌置于死地;如倭寇往西逃窜,那就将其诱入腹地,成了瓮中之鳖。
  卫城东北、西北,八卦中属生门与开门,正北为休门。因金乡北门外至巴艚、麦城,当时是一马平川,正是我军将士休养生息的好地方。现在是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江南百姓赖以生存的一片沃土,子孙代代生生息息繁衍于这片故土上。
  以此看来,当时在金乡置卫,选择如此符合八门九宫格局的地理位置,不能不说是匠 心独俱。
  朱洪武建国后的定国方针是刘基的“高筑墙、广积粮、稳称霸”九字战略国策,也是朱元璋命令汤和“并海置卫”,在全国沿海置五十九卫的历史背景。南京紫禁城的布城格局与金乡的格局如出一辙,也就是刘基的八卦城格局。南京有“玄武门”、“玄武湖”,就是采用八卦中的“青龙、朱雀、白虎、玄武”作为城门称谓的命名方式。
  所以,金乡“掘田河”已巳年改建成池,金乡中学教师夏守安命名为“坎池”也是取八卦中“南离北坎”之义,又暗含消防之意,亦遵循了金乡是八卦城的宗旨。
  与其说,金乡的布城格局是出乎阴阳风水的需要,还不如说是出于刘基的军事防卫之必要。六爻巷,严格地说,当时是六排军营,不为居民而设。阴阳爻,间隔断续,是军营的内部通道,便于相互接应,巷阔仅二、三米,两匹马不能并行而驰。这种布局最适合于巷战,可攻易守。一旦城门失守,还可利用自己熟悉地形与敌人展开搏斗,使敌人进入迷魂阵中。金乡卫的最中心为大仓桥和小仓桥。是部队屯积军粮之所在。三国曹操皆将粮草屯积在重兵把守之中。大仓桥、小仓桥的屯粮方式正是借鉴于这种军事策略。出于刘基的用兵之道,建城前为了运输储粮的需要,早于1384年就把南运河从河头延伸到金乡的大仓桥,现在大仓桥的桥石(洪武十七年建)、西水门的魁星阁,以及其他遗迹都可作历史的见证。
  鲤河的设计不是为了排污,而是出于运粮的需要。当时四城门的吊桥在军事危急时是 吊起不通的。粮草主要是通过水门运到卫城腹地屯积。
  七水井也是出于军需。不单是解决平时饮水,主要是防止在被围困的紧急情况下军民没有断水之虞,所以水井的挖掘都选于狮山之阳,便于城墙上守卫战士的饮用。诸多方面的考虑皆出于军事需要。汤和设卫于金乡可见刘基之用心。
  补充回答: 金乡由来  晋、唐时期(317-907),黄河中、下游不少人避战祸、逃灾荒南下。偏于东南海隅的梅峰、瀛洲,气候温和,一些北来的人民。定居下来,以渔樵为业。他们或居于山地,或栖于海岛,他们是开发金乡的祖先。
  金乡的历史,习惯上从宋、元讲起。这是因为唐末浮起了“小金乡”,金乡才有迹可寻踪,而且,宋、元以来,有文献可孝:既有古建筑,又有昔贤才,还有人物风貌,已经在华夏占有一席之地。历史上的金乡,是以人活动业绩而载入史册的。
  金乡历史发展的关键,是置卫筑需洪武二十年。军卫的官兵都是世袭的,驻戎金乡卫,带家眷入迁安家,凭官发“卫谱”文件取得“卫籍”,以后称为“卫族”。明初卫族计十六姓,十九系,四百十二户,二千人。至明末,子孙繁衍,卫城居民保持着一千户左右。经过陈仓起义和顺治迁界,卫族大批迁徙或死灾祸,展界复井后,非卫族进城杂居,原卫族已成少数。卫族与非卫族共同生活在这场面土地上,发展种植业,从事农耕;发民渔业,向东海捕涝;发展文化,哺育乡贤邑才……金乡右史的点点滴滴,无一不是是金乡人的创造。
  金乡人源于黄河流域,是炎黄子孙。金乡人的创造,不仅仅是贡献于金乡的。
  唐代的“灵峰凌云寺”,北宋神宗的“梅峰涌泉寺”,北宋哲宗的“元佑桥”,唐宋间的小口、大渔南北交通港口,南宋金舟乡的“淘金热”,南宋孝宋“乌屿陡门和“阴均埭”,宋高宗时代的坊下兄弟状元,元仁宗时代的诗人陈高及“瀛洲三杰”,元顺帝的“雪苍道人陈文口,明成祖时代的建筑大师张殿元,明万右时代元戎陈寅,清初举义旗的陈仓,反禁海锁国的蔡牵妈……金乡人创造的文明史,是贡献于孕育金乡人的祖国的。
  以抗倭镇载入史册的金乡,古城池固然有不少磨灭的功绩,但主要是抗倭将士和人民的功勋。金乡人在温长的抗倭征程中,生产不停,战斗不息,使这块神圣疆土屹立于东海之滨,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右史,并且,曲折而艰难地,不断而向前地发展着金乡史,使它进入崭新的今天,留迎向灿烂的明天,金乡人是无愧于伟大的中华民族的。

金乡远古时称瀛州。 瀛洲系三国时代周瑜训练水军的“横屿船屯”范围之内,属“回浦地”。“小金乡”浮起于唐末。250年后,南宋高宗赵构建炎三年(1129),建置了金舟乡,隶属于平阳县。至于为什么叫金舟乡,有人说是金舟乡从海面浮起时,有沉船之骸附金银珠宝;有人认为是因为金舟乡南面有金字山和复船山,各取一字而得名。从涌泉寺的兴衰、黄泥岙的石马、石翁仲陪葬饰物及梅岭的摩崖石刻,可知唐末至宋期间已商贾云集,逐渐繁荣。
洪武十七年(1384)明太祖朱元璋命信国公汤和在金舟乡置卫筑城,改称金乡卫。明代的金乡卫,统率平阳县所有的水陆关寨,南至蒲门、壮士千户所;北至沙园(现属瑞安)、宁村(现属于瓯海)、海安(现属乐清)千户所。
金乡卫共设十一寨、十五堠。
十一寨为:庙后寨、屿门寨、巴艚寨、大岙寨、炎亭寨、大镬寨、小镬寨、石塘寨、石坪寨、大渔寨、小渔寨。
十五堠为:半塘堠、尖山堠、白崎堠、马迹堠、凤凰堠、猴头堠、上洋堠、毕湾堠、东冈堠、岭门堠、东山堠、蒙湾堠、兰头堠、巴艚山堠、奠山堠。
堠下还有许多墩。 如现存的大烟墩山古烟墩,位于大渔镇小岙村墩山巅,海拔约250米系明代抗倭的报警设施,占地面积100平方米,高约7米,极目海天,颇为壮观。现保存基本完整,是明代抗倭斗争的珍贵实物。1988年列为苍南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金乡卫城墙周长9里30步,计1420余丈,墙高1.9丈,趾厚2丈,堞1650口,窝铺43座。有城门四座,东,迎旭门;南,靖海门;西,来爽门;北,望京门。各设城楼。水门原有四座,现剩两座。城体结构用不规则条石垒迭,内夯黄土和砾石。因历史变故,今仅存部分城基、北、西城门和南、西水门及西水门之上的魁星阁。城墙外有完整的30至50米宽的护城河围绕。城内小河通过水门与护城河相通。护城河上有吊桥。
卫城内卫厅前面有广济大仓和小仓,计廒二十余间,收支卫所俸粮。卫厅在卫山(即狮山)上,设有了望台,既远眺海防,又近廒仓。仓前仓后还设土地庙,意为土地公公保佑仓储大事,平安无恙。 (2)八卦乾坤布局
信国公汤和设计的卫城有两大特点:一是军卫化;二是按刘基建南京紫禁城设计的“八卦乾坤布局。”
八卦中有“一卦六爻”,从北而南东西方向平行排列。金乡现称的第八巷为六爻中之初爻,第三巷为六爻中之上爻。爻有连续或断开。连为阳爻,断为阴爻。巷的建筑有续有断,阴阳相间,与卦中之阴爻阳爻对应。六爻组成了六十四卦中的一卦。根据《易经》取象比类手法,可以了解到刘基设卫的宗旨。譬如,如是《晋》卦,讲的是战备战术的问题。但由于年代久湮,世事沧桑,现已无法辨认哪一巷是属于阴或阳,所以也无法断定六爻巷当初是属于哪一卦,但卫城是八卦乾坤布局则是肯定无疑的。
按六爻巷:金乡该只有六条巷,为何有八条呢?事实上是六爻巷加马巷、牛巷(另称 墨林巷)。这两巷是建城以后的事,牛巷为戍卒进卫后,屠宰牛羊之处;马巷是将士砺兵秣马之场所,或为马厩之所在。牛巷与横街头平行,自鲤河街至天灯巷;马巷地址在文昌阁西首。至于现在民间称的南门第一、第二巷那是民国以后的事,以前并无此巷。四城门的命名也有文王后天八卦的痕迹:如震为东、为春,五行属木,日出东南隅,所以东城门为迎旭门。兑为西,为悦、为秋五行属金,所以西城门为来爽门。至于北望京门、南靖海门分明又渗入了后人的主观意识。
卫城除四门外,分别在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设四水门,构成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卦八门九宫格局。如西南方为死门,即现在甘溪义冢地之方位,是古代沙场遗址。此处是置敌于死地的最佳位置。如倭寇从大渔、小渔方向来犯金乡,守城将士从南门出击,必将倭寇直逼到甘溪沙场。此处两面环山别无它路,必将敌置于死地;如倭寇往西逃窜,那就将其诱入腹地,成了瓮中之鳖。
卫城东北、西北,八卦中属生门与开门,正北为休门。因金乡北门外至巴艚、麦城,当时是一马平川,正是我军将士休养生息的好地方。现在是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江南百姓赖以生存的一片沃土,子孙代代生生息息繁衍于这片故土上。
以此看来,当时在金乡置卫,选择如此符合八门九宫格局的地理位置,不能不说是匠 心独俱。
朱洪武建国后的定国方针是刘基的“高筑墙、广积粮、稳称霸”九字战略国策,也是朱元璋命令汤和“并海置卫”,在全国沿海置五十九卫的历史背景。南京紫禁城的布城格局与金乡的格局如出一辙,也就是刘基的八卦城格局。南京有“玄武门”、“玄武湖”,就是采用八卦中的“青龙、朱雀、白虎、玄武”作为城门称谓的命名方式。
所以,金乡“掘田河”已巳年改建成池,金乡中学教师夏守安命名为“坎池”也是取八卦中“南离北坎”之义,又暗含消防之意,亦遵循了金乡是八卦城的宗旨。
与其说,金乡的布城格局是出乎阴阳风水的需要,还不如说是出于刘基的军事防卫之必要。六爻巷,严格地说,当时是六排军营,不为居民而设。阴阳爻,间隔断续,是军营的内部通道,便于相互接应,巷阔仅二、三米,两匹马不能并行而驰。这种布局最适合于巷战,可攻易守。一旦城门失守,还可利用自己熟悉地形与敌人展开搏斗,使敌人进入迷魂阵中。金乡卫的最中心为大仓桥和小仓桥。是部队屯积军粮之所在。三国曹操皆将粮草屯积在重兵把守之中。大仓桥、小仓桥的屯粮方式正是借鉴于这种军事策略。出于刘基的用兵之道,建城前为了运输储粮的需要,早于1384年就把南运河从河头延伸到金乡的大仓桥,现在大仓桥的桥石(洪武十七年建)、西水门的魁星阁,以及其他遗迹都可作历史的见证。
鲤河的设计不是为了排污,而是出于运粮的需要。当时四城门的吊桥在军事危急时是 吊起不通的。粮草主要是通过水门运到卫城腹地屯积。
七水井也是出于军需。不单是解决平时饮水,主要是防止在被围困的紧急情况下军民没有断水之虞,所以水井的挖掘都选于狮山之阳,便于城墙上守卫战士的饮用。诸多方面的考虑皆出于军事需要。汤和设卫于金乡可见刘基之用心。

苍南金乡历史:

金乡镇,现属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据苍南县志记载,今之苍南,春秋时为东越瓯人地。战国时,先属越,后属楚。秦时隶属闽中部。汉代至晋康前,先后属闽越国、东海王辖地及回浦、章安、康宁、罗阳、安阳、安固等县。太康四年(283)后,除很短时间属安固、永嘉外,均属平阳县。平阳初名始阳,后曾称横阳,梁乾化四年(914)改名平阳。

明洪武二十年(1387)筑成城垣,置金乡卫,为浙南海防要地,下辖蒲门、壮士、沙园3个所。金乡镇名,最早见于明隆庆(1567-1572)《平阳县志》。清顺治十八年(1661),金乡等沿海居民内迁十余里。康熙九年(1670)复金乡界,居民陆迁回。宣统三年(1911),易名金镇乡。民国二十一年(1932),称金乡镇。民国二十四年(1935)属第四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6月属江南区,民国二十九年属宜山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属江南区,1950年5月属金乡区。1958年3月称管理区,同年9月改称大队,属金乡人民公社。1962年1月易名人民公社,属金乡区。1984年2月,建立金乡镇,辖大渔、石砰、炎亭、湖里、老城、郊外6乡。1985年2月属金乡区。1987年2月,为县直属镇,辖湖里、老城、郊外3个办事处。2005年辖城区、郊外、老城、湖里4个办事处,61个行政村。全镇总户数20022户,73105人。
2011年,撤销炎亭镇、大渔镇、石砰乡建制,其行政区域并入金乡镇。调整后,金乡镇辖7个居民区、79个行政村。镇政府本驻迎旭路,后因建造原因部分迁至五一村。

金乡濒海,远古时,这里是一片海洋。后随海岸线的外移,逐浮出水面,首先浮出水面的是瀛岭(今狮山)。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筑城时发现的一块碑碣中有“大地原从海上来”之谶语,也准确而艺术地道出了自然界沧海桑田之变迁。

金乡古称瀛州,瀛洲系三国时代周瑜训练水军的“横屿船屯”范围之内,属“回浦地”。“小金乡”浮起于唐末。250年后,南宋高宗赵构建炎三年(1129),建置了金舟乡,隶属于平阳县。至于为什么叫金舟乡,有人说是金舟乡从海面浮起时,有沉船之骸附金银珠宝;有人认为是因为金舟乡南面有金字山和复船山,各取一字而得名。从涌泉寺的兴衰、黄泥岙的石马、石翁仲陪葬饰物及梅岭的摩崖石刻,可知唐末至宋期间已商贾云集,逐渐繁荣。金乡地域在三国时期,隶属“罗阳县”。清光绪廿年(1894),云岩乡鲸头村村民在山麓挖掘墓圹时发现“朱曼妻地莂”,石质,刻有文字。“莂”就是“契约”和“合同”的古代用语,也就是朱曼买地安葬亡妻的地契。朱曼是晋咸康四年(294)的立节都尉,可以推断他当时是驻在鲸头本附近的的。鲸头离金乡不过30多里地,可见晋时,这一带地方已有人居住。此外,1997年6月调查发现了钱库镇桐桥村有古代石棚墓群。石棚墓又称支石墓,普遍出现在新石器晚期至铁器时代早期。这就佐证了远在商周之前,已有先民在江南一带生息,繁衍,把金乡周边地区的历史向古代远溯了上千年。至于现在的金乡城内,那时是否时有海水冲击或者时不时地被淹没,无文字可考。

至陈后主祯明年间(587——589),金乡北郊灵峰建有“金鳌寺”,俗名外寺,是金乡有文字可考的最早寺院;据乾隆年间县志记载,唐咸通年间(860——874)在灵峰建凌云寺(俗称东寺)。始建于北宋元丰二年(1079)的金乡梅峰涌泉寺和“四顾屏尼庵”,据传,历史上曾有过“一千和尚、八百尼姑”的鼎盛而名闻遐迩,后在清顺治时焚毁于一旦。近期为保护历史文物,已予以重新修建。在迁移古代墓圹时,发现被烧的尸骨,可作为“焚毁于一旦”之物证。可见金乡周围地势较高的一些地区在商、周至晋、南北朝、隋、唐时,就陆续有人居住,至宋代已相当繁荣了。梅峰古道上的马相公摩崖石刻确凿地证明了那时有众多商贾过往。

北宋时,县以下置乡、都。从北宋末至南宋金石文字等有关著述,已见“金舟乡”,隶属于平阳县,是为“金乡”之名由来之始。至于为何叫“金舟乡”,据说是金乡地域从海面浮起时,有沉船之骸附金银珠宝;也有人猜度是“金舟乡”南面有金字山和复船山,各取一字而得名。

明洪武二十年(1387),明太祖朱元璋为抗御倭寇侵扰,命信国公汤和在金舟乡置卫筑城,改称金乡卫。清顺治十八年(1661),朝廷实行“禁海迁界”政策,金乡蒲门一带居民内迁十里,扦木为界,界外沿海房屋全部烧毁,居民一律从界外迁至界内。被迁之处,哀鸿遍野,渔盐之利尽失。康熙九年(1670),朝廷下令“展界”,恢复金乡等界外地,并称金乡卫为“金乡寨”。后至清道光年间,有李庚的“金镇图记”。可见在清代时,并无“金乡镇”的名称。

民国时,始有“金乡镇”之称谓,一直延续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基本不变。1981年,“平阳县”析县,新建“苍南县”,金乡镇隶属“苍南县”。
金乡镇自北至东至南至西依次有巴艚、炎亭、石砰、大渔、小渔诸多渔港。鳗苗、对虾、鲥鱼、蝤蛑、黄花鱼、梭子蟹等,应有尽有,以至于最名贵的黄唇鱼(俗称黄干)也时有在菜市场出现(现在已极罕见)。海涂还有蛏子、花蛤、跳鱼、岩奶、黄泥螺等鲜活味美的海产品。“涂头跳鱼烧菜干”“清水蝤蛑爬菜篮”等顺口民言,是海产品丰盛的真实写照。
金乡是抗倭的历史名城。虽然,抗倭战争的高潮掀起于明代中叶的嘉靖年间,其代表人物为戚继光。而序幕则在明代初叶的洪武年间,其代表人物即为汤和。汤和早于戚继光160余年。
抗倭,这是一场经历了几个世纪的长期战争,是我国历史上一件不可忽视的大事。
从十四世纪到十七世纪,在日本国内混战中失败的武士沦为海盗,他们在一部分封建主与寺院大地主的支持下,勾结我国的土豪、流氓、海盗,频频进行走私劫掠,成为我国沿海人民的一大祸害。
从史书上看,早在明代初年即有倭寇来犯的记载,明代中叶尤甚,其中嘉靖三十一年以后三、四年间,江浙军民被杀害的达数十万人。沿海地区以江苏、浙江、福建受害最烈,波及山东、广东。
面对着倭寇的侵犯,沿海军民奋起抗倭,演出了一幕幕威武悲壮的活剧,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
明代初年,对于外敌的入侵,在朝廷上层人物中,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出于民族大义,坚决予以抵御,例如汤和。另一种则企图利用外部的敌对势力,为一己的私利和政治阴谋服务,当时的左丞相胡惟庸就是一例。胡惟庸引狼入室的可耻行径,更加衬托出汤和抗倭的凛然正气。
信国公汤和设计并监督建成的金乡卫城有两大特点:一是军卫化;二是按刘基建南京紫禁城的“八卦乾坤布局。”
朱洪武建国后的定国方针是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战略国策,也是朱元璋命令汤和“并海置卫”,在浙江沿海置五十九卫的历史背景。南京紫禁城的布城格局与金乡的格局如出一辙,也就是刘基的八卦城格局。南京有“玄武门”、“玄武湖”,就是采用八卦中的“青龙、朱雀、白虎、玄武”作为城门称谓的命名方式。
所以,金乡“掘田河”已巳年改建成池,金乡中学教师夏守安命名为“坎池”,也是取八卦中“南离北坎”之义,又暗含消防之意,亦遵循了金乡是八卦城的宗旨。

古镇金乡,自明洪武二十年(1387)建城称卫以来,至今已六百余年。历经时世变乱,清代顺治年间的十里迁界,卫城曾成为一片榛莽之地。后康熙时“展界”重建,主建筑逐渐恢复。
洪武十七年(1384)明太祖朱元璋命信国公汤和在金舟乡置卫筑城,改称金乡卫。明代的金乡卫,统率平阳县所有的水陆关寨,南至蒲门、壮士千户所;北至沙园(现属瑞安)、宁村(现属于瓯海)、海安(现属乐清)千户所。
金乡卫共设十一寨、十五堠。
十一寨为:庙后寨、屿门寨、巴艚寨、大岙寨、炎亭寨、大镬寨、小镬寨、石塘寨、石坪寨、大渔寨、小渔寨。
十五堠为:半塘堠、尖山堠、白崎堠、马迹堠、凤凰堠、猴头堠、上洋堠、毕湾堠、东冈堠、岭门堠、东山堠、蒙湾堠、兰头堠、巴艚山堠、奠山堠。
堠下还有许多墩。 如现存的大烟墩山古烟墩,位于大渔镇小岙村墩山巅,海拔约250米系明代抗倭的报警设施,占地面积100平方米,高约7米,极目海天,颇为壮观。现保存基本完整,是明代抗倭斗争的珍贵实物。1988年列为苍南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金乡卫城墙周长9里30步,计1420余丈,墙高1.9丈,趾厚2丈,堞1650口,窝铺43座。有城门四座,东,迎旭门;南,靖海门;西,来爽门;北,望京门。各设城楼。水门原有四座,现剩两座。城体结构用不规则条石垒迭,内夯黄土和砾石。因历史变故,今仅存部分城基、北、西城门和南、西水门及西水门之上的魁星阁。城墙外有完整的30至50米宽的护城河围绕。城内小河通过水门与护城河相通。护城河上有吊桥。
卫城内卫厅前面有广济大仓和小仓,计廒二十余间,收支卫所俸粮。卫厅在卫山(即狮山)上,设有了望台,既远眺海防,又近廒仓。仓前仓后还设土地庙,意为土地公公保佑仓储大事,平安无恙。

从金舟乡始,至金乡建卫,有数百年的历史。建卫筑城至今又有600多年的历史。十里迁界,“渔盐之利尽失”,对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破坏作用。康熙九年“展界”后,金乡人民逐渐恢复生计,主要从事于农业、商业、手工业和渔业。
在农业方面,宋元的自然灾害,或大风雨、或大水海溢,人们与自然界的抗争,集中在筑堤埭、建陡门上。
南宋孝淳熙八年(1181),金舟乡廿二都夏口林仲彝主持兴建“乌屿陡门”,这是有志可考的最早陡门,地点在灵峰东北、马鞍山以南的乌屿山麓。并有铭文镌刻于乌屿山岩石上:“陵谷变迁、沧海桑田;人用智力,复归其天。潴之为渊,决之为川;泽润斯民,于斯万年。”二十七年之后,县令汪季良偕同林仲彝之子林居雅,兴筑著名的阴均陡门,影响更为久远。当地人为了纪念他们,建“阴匀庙”、立汪季良像以奉祀。
林居雅继承父愿,舍己居筑堤,防盐潮水涝,为耕耘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城墙建成后的600多历史中,金乡很长一段时间,是个以农业为基础,“工农商学兵”皆有的城镇。城内的农民的其本良田均在城外四周,但由于人多地少,所以城内居民,除了务农,还有不少从事其他行业。

金乡远古时称瀛州。 瀛洲系三国时代周瑜训练水军的“横屿船屯”范围之内,属“回浦地”。“小金乡”浮起于唐末。250年后,南宋高宗赵构建炎三年(1129),建置了金舟乡,隶属于平阳县。至于为什么叫金舟乡,有人说是金舟乡从海面浮起时,有沉船之骸附金银珠宝;有人认为是因为金舟乡南面有金字山和复船山,各取一字而得名。从涌泉寺的兴衰、黄泥岙的石马、石翁仲陪葬饰物及梅岭的摩崖石刻,可知唐末至宋期间已商贾云集,逐渐繁荣。
洪武十七年(1384)明太祖朱元璋命信国公汤和在金舟乡置卫筑城,改称金乡卫。明代的金乡卫,统率平阳县所有的水陆关寨,南至蒲门、壮士千户所;北至沙园(现属瑞安)、宁村(现属于瓯海)、海安(现属乐清)千户所。
金乡卫共设十一寨、十五堠。
十一寨为:庙后寨、屿门寨、巴艚寨、大岙寨、炎亭寨、大镬寨、小镬寨、石塘寨、石坪寨、大渔寨、小渔寨。
十五堠为:半塘堠、尖山堠、白崎堠、马迹堠、凤凰堠、猴头堠、上洋堠、毕湾堠、东冈堠、岭门堠、东山堠、蒙湾堠、兰头堠、巴艚山堠、奠山堠。
堠下还有许多墩。 如现存的大烟墩山古烟墩,位于大渔镇小岙村墩山巅,海拔约250米系明代抗倭的报警设施,占地面积100平方米,高约7米,极目海天,颇为壮观。现保存基本完整,是明代抗倭斗争的珍贵实物。1988年列为苍南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金乡卫城墙周长9里30步,计1420余丈,墙高1.9丈,趾厚2丈,堞1650口,窝铺43座。有城门四座,东,迎旭门;南,靖海门;西,来爽门;北,望京门。各设城楼。水门原有四座,现剩两座。城体结构用不规则条石垒迭,内夯黄土和砾石。因历史变故,今仅存部分城基、北、西城门和南、西水门及西水门之上的魁星阁。城墙外有完整的30至50米宽的护城河围绕。城内小河通过水门与护城河相通。护城河上有吊桥。
卫城内卫厅前面有广济大仓和小仓,计廒二十余间,收支卫所俸粮。卫厅在卫山(即狮山)上,设有了望台,既远眺海防,又近廒仓。仓前仓后还设土地庙,意为土地公公保佑仓储大事,平安无恙。 (2)八卦乾坤布局
信国公汤和设计的卫城有两大特点:一是军卫化;二是按刘基建南京紫禁城设计的“八卦乾坤布局。”
八卦中有“一卦六爻”,从北而南东西方向平行排列。金乡现称的第八巷为六爻中之初爻,第三巷为六爻中之上爻。爻有连续或断开。连为阳爻,断为阴爻。巷的建筑有续有断,阴阳相间,与卦中之阴爻阳爻对应。六爻组成了六十四卦中的一卦。根据《易经》取象比类手法,可以了解到刘基设卫的宗旨。譬如,如是《晋》卦,讲的是战备战术的问题。但由于年代久湮,世事沧桑,现已无法辨认哪一巷是属于阴或阳,所以也无法断定六爻巷当初是属于哪一卦,但卫城是八卦乾坤布局则是肯定无疑的。
按六爻巷:金乡该只有六条巷,为何有八条呢?事实上是六爻巷加马巷、牛巷(另称 墨林巷)。这两巷是建城以后的事,牛巷为戍卒进卫后,屠宰牛羊之处;马巷是将士砺兵秣马之场所,或为马厩之所在。牛巷与横街头平行,自鲤河街至天灯巷;马巷地址在文昌阁西首。至于现在民间称的南门第一、第二巷那是民国以后的事,以前并无此巷。四城门的命名也有文王后天八卦的痕迹:如震为东、为春,五行属木,日出东南隅,所以东城门为迎旭门。兑为西,为悦、为秋五行属金,所以西城门为来爽门。至于北望京门、南靖海门分明又渗入了后人的主观意识。
卫城除四门外,分别在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设四水门,构成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卦八门九宫格局。如西南方为死门,即现在甘溪义冢地之方位,是古代沙场遗址。此处是置敌于死地的最佳位置。如倭寇从大渔、小渔方向来犯金乡,守城将士从南门出击,必将倭寇直逼到甘溪沙场。此处两面环山别无它路,必将敌置于死地;如倭寇往西逃窜,那就将其诱入腹地,成了瓮中之鳖。
卫城东北、西北,八卦中属生门与开门,正北为休门。因金乡北门外至巴艚、麦城,当时是一马平川,正是我军将士休养生息的好地方。现在是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江南百姓赖以生存的一片沃土,子孙代代生生息息繁衍于这片故土上。
以此看来,当时在金乡置卫,选择如此符合八门九宫格局的地理位置,不能不说是匠 心独俱。
朱洪武建国后的定国方针是刘基的“高筑墙、广积粮、稳称霸”九字战略国策,也是朱元璋命令汤和“并海置卫”,在全国沿海置五十九卫的历史背景。南京紫禁城的布城格局与金乡的格局如出一辙,也就是刘基的八卦城格局。南京有“玄武门”、“玄武湖”,就是采用八卦中的“青龙、朱雀、白虎、玄武”作为城门称谓的命名方式。
所以,金乡“掘田河”已巳年改建成池,金乡中学教师夏守安命名为“坎池”也是取八卦中“南离北坎”之义,又暗含消防之意,亦遵循了金乡是八卦城的宗旨。
与其说,金乡的布城格局是出乎阴阳风水的需要,还不如说是出于刘基的军事防卫之必要。六爻巷,严格地说,当时是六排军营,不为居民而设。阴阳爻,间隔断续,是军营的内部通道,便于相互接应,巷阔仅二、三米,两匹马不能并行而驰。这种布局最适合于巷战,可攻易守。一旦城门失守,还可利用自己熟悉地形与敌人展开搏斗,使敌人进入迷魂阵中。金乡卫的最中心为大仓桥和小仓桥。是部队屯积军粮之所在。三国曹操皆将粮草屯积在重兵把守之中。大仓桥、小仓桥的屯粮方式正是借鉴于这种军事策略。出于刘基的用兵之道,建城前为了运输储粮的需要,早于1384年就把南运河从河头延伸到金乡的大仓桥,现在大仓桥的桥石(洪武十七年建)、西水门的魁星阁,以及其他遗迹都可作历史的见证。
鲤河的设计不是为了排污,而是出于运粮的需要。当时四城门的吊桥在军事危急时是 吊起不通的。粮草主要是通过水门运到卫城腹地屯积。
七水井也是出于军需。不单是解决平时饮水,主要是防止在被围困的紧急情况下军民没有断水之虞,所以水井的挖掘都选于狮山之阳,便于城墙上守卫战士的饮用。诸多方面的考虑皆出于军事需要。汤和设卫于金乡可见刘基之用心。


安化有哪些乡镇
18个镇、5个乡:东坪镇、清塘铺镇、梅城镇、仙溪镇、大福镇、长塘镇、羊角塘镇、冷市镇、小淹镇、江南镇、柘溪镇、马路口镇、奎溪镇、烟溪镇、渠江镇、平口镇、乐安镇、滔溪镇、高明乡、龙塘乡、田庄乡、南金乡、古楼乡。1、东坪镇 东坪镇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位于雪峰山脉北麓,资水中游...

南金乡下辖村
南金乡是一个行政区域,由多个村庄组成,这些村庄各有其特色和名字。首先,有龙眼村,这个名字可能源于此地盛产龙眼的特色。接下来是南金村,名字简洁明了,可能是以乡名来命名。包台村和连湾村,这两个名字透出乡村的宁静与田园风光。江田村和伏坡村,前者可能是因村庄临近江边,后者可能暗示着村庄地势...

安化县有多少个乡多少个村
2014年,安化县辖18个镇、5个乡:东坪镇、清塘铺镇、梅城镇、仙溪镇、大福镇、长塘镇、羊角塘镇、冷市镇、小淹镇、江南镇、柘溪镇、马路口镇、奎溪镇、烟溪镇、渠江镇、平口镇、乐安镇、滔溪镇、高明乡、龙塘乡、田庄乡、南金乡、古楼乡等。安化位于资水中游,湘中偏北,雪峰山北段主干带,东...

历史中魏赵齐秦燕楚是现在哪些地方
秦兼并六国后的疆域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 秦朝初立便北击匈奴收河套,又派遣屠睢率领50万秦军平定百越,疆域面积迅速扩展,达340万平方公里左右,全盛疆域东起辽东、西抵高原、南据岭南、北达阴山,为西汉巩固汉地奠定基础。燕国的疆域,主要包括冀北、今北京地区和辽宁西部的大凌河流域。楚国疆土西起...

湖南省新化县有几个镇
白溪古有“小南京”现今有“湘中首尔”之美誉;古镇八景中外知名,白溪豆腐名震天下,白溪的革命家、名人、歌手、企业家和作家更是数不胜数。白溪东临圳上镇,西接琅塘镇、荣华乡, 南毗孟公镇、油溪乡、吉庆镇,北部大熊山与南金乡相连。白溪全镇下辖5个管区(乡、群工办)以及43个行政村(社区)...

黑金茶是什么茶叶?
将军岩位于南金乡将军村境内,有巨石高约30米,旁有石盔、石印,下有养马栏,威武雄壮。三面环水,云影天光。传说是“将军坐水口,必有大富贵”,故称“将军岩”。原将军公社由此得名,此两地中间地方盛产一种野生茶叶(黑金茶),其茶叶品质一品,叶大 汁满味香,价格一品,超过黄金故名黑金...

湖南有什么好吃的?冬天
湖南特产:湖南农林特产丰富多彩,主要有湘莲、湘茶、油茶、辣椒、苎麻、柑桔、湘黄鸡、 溆浦鹅、宁乡猪、湖粉、湖南米粉等。湘莲是湖南有3000多年历史的著名特产,富含淀粉、 蛋白质、脂肪、胡罗卜素和无机盐,有补脾、养心、涩肠、固精功效,是湖南重要出口物 资,产量向居全国首位。湖南几乎所有市县都产茶,是中国四...

安化县有多少个乡多少个村
2014年,安化县辖18个镇、5个乡:东坪镇、清塘铺镇、梅城镇、仙溪镇、大福镇、长塘镇、羊角塘镇、冷市镇、小淹镇、江南镇、柘溪镇、马路口镇、奎溪镇、烟溪镇、渠江镇、平口镇、乐安镇、滔溪镇、高明乡、龙塘乡、田庄乡、南金乡、古楼乡等。安化位于资水中游,湘中偏北,雪峰山北段主干带,东...

湖南特产
湖南酱板鸭是湖南一绝名菜,是经三十多种名贵中药浸泡,10余种香料、经过风干、烤制等15道工序精致而成,成品色泽深红,皮肉酥香,酱香浓郁,滋味悠长。火宫殿臭豆腐。火宫殿的臭豆腐是用优质浏阳豆豉加冬笋、香菇、曲酒等煮制的卤水点成的,炸好的臭豆腐外脆里嫩,再浇上辣椒油、香油、酱油等调料,...

盈江县15044457317: 金乡镇在哪里? -
关沫特尔: 金乡镇位于苍南县县城东部23公里处,北与舥艚镇交界,东依炎亭镇,东南与石砰乡接址,南连大渔镇43.55平方公里.金乡镇,现属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据苍南县志记载,今之苍南,春秋时为东越瓯人地.战国时,先属越,后属楚.秦时...

盈江县15044457317: 苍南县名称来源? -
关沫特尔: 1981年以前平阳当时很大(县人口全国第三),交通等不是很方便,再加上方言很多影响了平阳,尤其是南部(现在的苍南)的发展,于是就有了分县.把灵溪、矾山、马站、金乡、钱库、宜山、桥墩等7个区,加上县属矾山镇划分为一个县.这个县有7个区、1个县属镇,72个公社,952个大队,8267个生产队,214443户,922051人,集体耕地面积447445亩.县城拟设灵溪镇(因该镇处于浙闽公路干线上,为我县一交通枢纽),县名拟为“苍南县”(因该县处于玉苍山以南).

盈江县15044457317: 温州市苍南有多少个乡镇吗? -
关沫特尔:温州市苍南县辖10个镇、2个民族乡.10个镇为:灵溪镇、龙港镇、宜山镇、钱库镇、藻溪镇、桥墩镇、金乡镇、矾山镇、赤溪镇、马站镇;2个民族乡为:凤阳畲族乡、岱岭畲族乡.苍南县位于中国浙江省的最南端,隶属于浙江省温州市,为温州市下辖六县之一.因地处玉苍山之南,取县名为苍南.东与东南濒临东海,西南毗连福建省福鼎市,西邻泰顺县,北与平阳、文成两县接壤.苍南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7.9℃.

盈江县15044457317: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镇属于什么地形 -
关沫特尔: 属于平原为主的地形. 金乡镇位于浙南东部,濒临东海湾,西北接连山区陆地.金乡扼浙闽边陲,东经120度36分,北纬27度26分,明代金乡卫管辖的海岸线长达200多公里.距全国闻名新建农民城——龙港近20公里,有途径钱库、宜山的老公路和一条宽30多米现代化的龙金大道;距苍南县城灵溪23.3公里,距温州市区80公里. 金乡镇位于苍南县县城东部23公里处,北与舥艚社区交界,东依炎亭社区,东南与石砰乡接址,南连大渔镇43.55平方公里.

盈江县15044457317: 金乡有什么特点 -
关沫特尔: 在山东省鲁西南平原腹地,有一片881平方公里美丽富饶的土地,这就是驰名中外的大蒜之乡金乡县.重利仪、崇勤劳的金乡人民培育了堪称中华之冠的金乡大蒜,金乡大蒜也给金乡人民带来了富裕. 金乡县位于东经116度、北纬34度.金乡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远在氏族社会,金乡是有仍氏(缗姓)聚居的地方.夏商时代为有缗国.春秋战国时代为宋国之缗邑.秦朝设郡县,金乡县境内为东缗、昌邑、爰三县,属砀郡.西汉更名为金乡县至今.金乡县隶属孔孟之乡的济宁市,地处风光秀丽的微山湖畔.7

盈江县15044457317: 温州苍南金乡以前是个什么地方 -
关沫特尔: 造假的地方~~~~

盈江县15044457317: 温州的发展与历史 -
关沫特尔:概述 温州位于中国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是浙江省下属的地级市,为沿海港口城市,简称瓯,别称鹿城.拥有面积11784平方千米,辖海域11000平方千米. 中国双拥模范城 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

盈江县15044457317: 请问金乡人和金乡话的由来 -
关沫特尔: 金乡话,其语系与周边地区相比具有显著特点,成为一个独特的"方言岛",受到语言学家、民俗学家的普遍关注.据当地方志和民间传说,金乡话与当年戚家军有关.明代嘉靖年间,金乡是朝廷在沿海设立的诸多军事卫所之一,建有城垣,戚继光派戚家军驻守金乡卫城,城内居民全部迁出,改驻明军.浙江倭患基本肃清后,这部分戚家军受命在金乡屯田,娶妻生子,勤劳耕作,成为现在金乡人的祖先.由于这些军士原籍浙北一带(金华、义乌),所操方言属北部吴语,居住地又相当集中,因此虽历经数百年,金乡城内居民使用的语言仍保持着北部吴语的特点.现在的金乡话语系,实际上是当年戚家军留驻官兵所用的北部吴语与官话、苍南方言长期混用而形成的结合体.

盈江县15044457317: 全国最富的镇内有温州市苍南县金乡镇吗? -
关沫特尔: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金乡曾经是全国前几.后来呵呵了

盈江县15044457317: 温州苍南有什么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作文3多个字三年级 -
关沫特尔: 金乡卫和蒲壮所城是不错的题材,可以参考下百度百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