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南怀瑾讲禅内容提要

作者&投稿:邬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禅,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人生之路,其中禅语、禅思、禅事、禅诗,蕴含着深邃的人生智慧。它能净化心灵,提升人格魅力,强化内心的力量,让人的心灵之门在顿悟中豁然开朗,仿佛被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让人豁然开朗。


台湾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学识渊博,不仅阅读广泛,更亲身实践,他以深厚的儒释道三家学识,融汇了诸子百家的智慧,站在生命的最高层面和国学的巅峰。他的讲解独具一格,生动幽默,深入浅出,将禅的深奥理论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如满天繁花,洒向世间每一个渴望理解的角落。阅读他的讲禅内容,如同沙滩上寻觅,可能发现那些深藏的宝贵珍珠,从而领悟禅的奥妙,那份喜悦是无法言表的。


扩展资料

身处凡尘俗世,聆听怀瑾妙语,回转众生百态,摘得方外禅心。  当下无贪便是禅,当下无嗔便是禅,当下无痴便是禅,无下无疑便是禅。  禅不是释放,禅不是能量,禅不是冲动;禅只是无奇,禅只是看破,禅只是放下。  南怀瑾先生指出,在自然天地之间,禅机妙意无处不在。一粒沙尘中包涵一方世界,一朵野花中蕴藏一个天堂。无论行云流水,无论永恒宇宙,禅无处不在,获得禅心的唯一妙境,唯有“平常”二字。




佛是无所不知吗南怀瑾讲的什么
佛不是无所不知。南怀瑾讲的是佛祖无所不晓而非无所不知,佛祖只是比普通人拥有更加深入、客观的洞察和认知能力。佛祖能够通过内心的修行、开悟和觉醒,超越了生命形态的限制和束缚,并且凭借深入的直觉和智慧,具备了超越常人的认知和领悟能力。佛祖不是万物所知的神灵,而是通过内心的冥想、禅修等方法...

南怀瑾老师开示:什么是真正的自己
南怀瑾老师开示:什么是真正的自己 佛又说在《楞严经》上说,障碍还给墙壁,光明还给太阳这八个现象都还完了,有一个还不掉的,比如我们生病,知道痛苦,哪里难过,知道痛苦,痛苦还给身体,我知道痛苦的,朱医师讲一定是脑的反应,那我又归还给脑,能够知道脑有反应的那个东西是还不掉的,还到哪里去...

南怀瑾老师:这几个与生俱来的去不掉,说自己在修行是自欺欺人
慢就是我,我们常听见别人讲口头禅,或听到街上发脾气的人骂一句“格老子”,这句“格老子”就是我慢。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觉的自己了不起,每个人都很佩服自己。但是又比不上人家。自卑与自傲其实是一体的两面,同样一个东西。一个人既无自卑感,也不会傲慢,那是非常平实自在。众生的我慢与生俱来,一个人如果能...

谁能告诉我 南怀瑾老师的禅 是怎样做的 能不能具体一点 主要是心法...
南师最重要的佛学方面的著作是《如何修证佛法》,如果你想学佛,建议先从这个书看起,如果这个书能看的下去,再谈禅吧。还有你说的心法,其实很简单,买一本国家出的小学生思想品德课本,看看里面的内容做到没有,没有的话就练习去做,克服现实给你的困难,坚持下去。哪天一心不乱了,心法就是如此了...

十六特胜--南怀瑾老师讲述《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知息长短,我只讲了几个,这个里头包括很多内容,详细你们去看《达摩禅经》。这是吩咐你们注意,要自己用功去体会,不是讲空洞的理论,千万不要妄语骗人,骗人要下地狱的,那是千生万劫地狱果报啊! 然后“知息遍身”,你到知息长短以后,就“知息遍身”了,全身都在呼吸。你们修持到达这个定境的时候,鼻子的呼吸已经不...

南怀瑾:十方佛菩萨是靠什么降伏其心的
向道济世的大菩提心一起,念兹在兹,即是清净波罗蜜,所谓“初发心即成正等正觉”,自度度他,何患不迅速成办。 整理自《南怀瑾老师讲宗镜录》《南禅七日》《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南怀瑾:凡夫的快感都在下部,这里真打通了才能得大乐,日夜在快乐中_百 ...
道家讲有形的工夫,就是禅定工夫。还精到补脑,最后脑打开了,有形的,没有淫欲,没有漏丹了,得大乐。这个时候你打起坐来,两个腿通到脑,全身统统是快乐,快感就是舒服的,没有这里酸痛,那里麻胀,这里难受,那里不畅,而总是那么快乐。所以到达这个境界,不肯下座。依大乘菩萨戒,这是犯戒的,叫“耽着禅乐”,贪图...

南怀瑾先生书里的佛学故事之一:破山海明禅师
     ——南怀瑾《人生的起点和终站》第五讲 使尽浑身解数,三年未能悟道。又以七天为期,生死置之度外,入了人境双亡的境界,也还不是道。破山海明禅师最后以何悟道?敢在悬崖边发这样的决心:悟不悟,性命在今日。那得道也只是迟早的事。这不是以身殉法,这是发大愿,自有...

南怀瑾 118 净业是什么(见道,南师讲于1981年,64岁)
说到神通,人们往往误解其神秘莫测,其实,神通是精神超越的体现,是与宇宙法则相融的智慧。若佛的神通无所不在,我们却视而不见,是因为自我的障碍让我们无法触及。净业的成就,需要法眼清明,心净如镜。南怀瑾先生提醒我们,听经不只是耳朵的聆听,更需要文字般若的开启,从经文的字里行间汲取智慧,只有...

南怀瑾修行智慧五十句精句
整理自《南禅七日》--- 普通人修行学佛,需要什么条件?修行要先修“资粮位”——两个资本,一个是有福报、福德资粮,另一个是智慧资粮。资就是资本,粮就是粮食。有福报没有智慧,有智慧没有福报,都没有资格学佛修行。福德、福报的资粮很难得,佛说的“暇满之身难得”,难得有空闲的时间。...

黟县19531684422: 南怀瑾的《禅与道概论》 -
苏忠盖天: 很多人认为中国的佛家丶道家没有人情味,是出世的哲学.其实佛道家不是不讲人情.在下浅浅研习一些佛家,看了些佛经.开始也是觉得伤感出世,但到了后来才发现,佛家是非常入世的.只不过它的修炼方法,是以出世为起点.最后还是要...

黟县19531684422: 南怀瑾师:禅宗常教“离心意识参” 心意识三怎么讲 -
苏忠盖天: 离心意识参,是参禅用功时,要用直心体悟,不能用思量心、不能用分别心,要破除妄想执着来用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扫三心,非四相.真无我相,才会与道相合.

黟县19531684422: 佛经中过去 现在 未来是怎么安立的 -
苏忠盖天: 参考一: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 佛自己提出来心的问题,由眼见到心.他的结论一切都不是心,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之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所以“过去心酣盯丰故莶嘎奉霜斧睛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参考二:《虚云老和尚云居山结夏安居开示》:修行办道,无非调停动静而已,动静如法,随心所安,动静不如法,被境所迁.

黟县19531684422: 南怀瑾:什么是成佛的第一因
苏忠盖天: 《南怀瑾圆觉经略说》第一章文殊师利菩萨 什么是成佛的本起因地?如何发起清净心?发了清净心有何好处?如何不堕入邪见?什么是无明?什么是空?无明妄想如何断?什么是成佛的第一步?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

黟县19531684422: 如何修证佛法南怀瑾txt -
苏忠盖天: 《如何修证佛法》作者:南怀瑾内容简介 佛教将“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称之为“三学”,认为一切法门尽摄于此,应当精勤修学.这中间,戒、定属于修行实践,慧属于教理思维.

黟县19531684422: 坐禅忘了出定会怎么样? -
苏忠盖天: 南怀瑾老师讲过这种情况 我们人,当然在“五趣杂居地”以内的.当然有眼睛、耳朵、鼻子(呼吸),鼻、舌前五识都有.如果到了初禅的境界,初禅就是“二地”了,超过了“五趣杂居地”到了se界天的初禅天了.这个时候,鼻识、舌识两...

黟县19531684422: 南怀瑾:十方佛菩萨是靠什么降伏其心的 -
苏忠盖天: 南怀瑾:十方佛菩萨是靠什么降伏其心的《金刚经》上“善护念”三个字,鸠摩罗什不晓得用了多少智慧翻译的.后来禅宗兴盛以后,有一位在家居士,学问很好,要注解《思益经》,去见南阳忠国师.南阳忠国师说:好呀!你学问好,可以...

黟县19531684422: 南怀瑾是如何处理人生中的顺境与逆境的 -
苏忠盖天: 南怀瑾说:人生要有“三得”:一是沉得住气,二是弯得下腰,三是抬得起头.沉得住气,是睿智的彰显,是理智的沉淀,是成熟的标志.弯得下腰,就是做人要低调谦卑,海纳百川,能屈能伸.抬得起头,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中,都要保持一种乐观进取的心态.

黟县19531684422: 智随法师答:念佛总有杂念怎么办 -
苏忠盖天: 心念耳闻,自念自听 不随念转,不随境迁 对杂念,不理不睬,只顾念佛.下面摘录一篇文章作为参考:《南怀瑾:念佛人,点根蜡烛看看——但持正念 莫问黑烟》选自《定慧初修》我常引用佛国禅师描写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其中两句偈...

黟县19531684422: 南怀瑾:这句话念它三年,包你会成道 这篇文章出自哪里 -
苏忠盖天: 南怀瑾先生指出的学佛经典:(一)【经部】大般若经 大涅磐经 华严经 金刚经 心经 维摩诘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胜曼夫人经 大宝积经 法华经 楞严经 圆觉经 (注:最好是不同法师的讲纪或浅释) (二)【律部】 四分律(小乘) 菩萨戒(大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