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臾却入海门去什么意思 须臾却入海门去翻译

作者&投稿:夏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须臾却入海门去什么意思

意思: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该句出自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作的《浪淘沙九首》其七,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潮。钱塘江八月涨潮,潮水遇到障碍碰撞出响声,继续前行。诗人借此表达出政治改革必然会遇到重重困难,但改革是正确的。一时的被疏远并不能改变革新者驱除积弊、造福苍生的社会理想。流水总会给人前进的力量,观自然辽阔之景可以荡涤心中的不平之气。故诗人的写作视角从民间风情转向自然风景。

 

《浪淘沙九首》其七原文

浪淘沙九首·其七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浪淘沙九首》其七翻译

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

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浪淘沙九首》其七注释

八月涛:浙江省钱塘江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潮水最大,潮头壁立,汹涌澎湃,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须臾:片刻之间。

《浪淘沙九首》其七赏析

此诗的首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第二句写潮势达到顶点时的壮观场面。悍湍的潮头,昂扬着数丈高的身躯,撞击著两岸的山崖。一、二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描写出潮涨潮退的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

据《海宁县志·浙江潮略说》,钱塘江口有两座山,其南曰龛,其北曰赭,并峙于江海汇合之处,即所谓海门。第三句以“须臾”承接第二句,由开头的动境描写转入对潮去之后的静态描写。

当潮水退出海门之后,呈现在诗人面前的是什么呢?汹涌的波涛以另一种形态展示出他的气概——波涛卷起沙堆似雪堆座座。文字表面上看已不是写潮水,实际上恰恰正紧扣起句“吼起来”,以潮去后留下的又一奇景,更衬托出八月潮吼地而来、触山打游的壮观场面。全诗不事雕琢,流走飞动,而又紧凑洗练,显示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才能。

《浪淘沙九首》创作背景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才人被外放,愤激之际,怨刺之作应运而生。刘禹锡从京官调到地方官之后亦有流芳之作,如《浪淘沙九首》。此组诗当为刘禹锡后期之作,且非创于一时一地。据诗中所涉黄河、洛水、汴水、清淮、鹦鹉洲、濯锦江等,或为辗转于夔州、和州、洛阳等地之作,后编为一组。有学者认为这组诗作于夔州后期,即长庆二年春(公元822年)在夔州贬所所作。

《浪淘沙九首》作者介绍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贞元(唐德宗年号,公元785~805年)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

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




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七)什么意思?
意思: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出自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浪淘沙九首》: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这是《浪淘沙》组诗的...

须臾却入海门去的意思是什么?
须臾却入海门去,这句话一般是泛指没有多久潮水已退到海门去了,中国古代对时间的表达最短的是“闪念”。战国·荀子《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作雪堆。”观潮的人从四面八方涌向这座古镇,古老的镇海塔下,长约三公里的一段海塘上,人头攒...

...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不要说谗言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之人好像泥沙一样在水底埋沉。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出自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浪淘沙九首》其六,揭示劳作与享受的不平。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中唐刘禹锡、白居易依...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的意思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的意思是:不久潮水又涨起来,涛声犹如万马奔腾,喧闹着退回大海。那临江的龙沙上,堆起座座沙山,好像是大浪把它们滚滚送来的一样。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海滨大潮的壮丽景色。首先,诗人用“须臾”二字形象地描绘出大潮的迅速和突然,暗示了大海的力量和威严。接着,...

浪淘沙其七的意思是什么?
浪淘沙其七古诗意思:钱塘江八月的涛声犹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的地方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太阳的照射下像洁白的雪堆。扩展:出自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浪淘沙九首》: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

须臾却入海门去的前一句
须臾却入海门去的前一句是头高数丈触山回。出自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浪淘沙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译文:八月十八的钱塘江海潮浪涛声如万马奔腾,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击回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似...

须臾却入海门去的须臾是什么意思?
“须臾”是一个古代汉语词语,意为“片刻、瞬间”。 “海门”指的是一种在海洋中形成的天然景观,也叫“瀛洲”,据说是神仙玉帝居住的地方,又称“海上仙山”。“须臾却入海门去”是唐代李白的《庐山谣》中的一句诗,意思是“一瞬间进了海上仙山”,形容登山者心境急转直下、突然进入仙境、感受到奇...

浪淘沙其七全诗紧扣哪三个字?
浪淘沙其七全诗紧扣“潮涨落”个字 《浪淘沙·其七》(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译文:八月钱塘江海潮浪涛声如万马奔腾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了回来。片刻之间,潮水便回归大海,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下像雪堆一样留在了岸边。

须臾却入海门去须臾什么意思
须臾是衡量时间的词语,表示一段很短的时间,片刻之间。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杂曲歌辞·浪淘沙》中的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释义:片刻之间潮水已退到海门去了,在临走的时候卷起的沙堆洁白得好象雪堆。

《观潮》你想起了刘禹锡的那句诗句?
想起了刘禹锡《浪淘沙》中的诗句,下面这首诗是《浪淘沙》组诗的第七首,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湖。1、诗词:《浪淘沙》(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2、译文:八月十八的钱塘江海潮浪涛声如万马奔腾,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

滨湖区19850463181: 须臾却入海门去的意思 -
段逄宁通: 须臾却入海门去出自《浪淘沙》,意思是:似乎在片刻之间,潮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 浪淘沙 作者:刘禹锡 (唐)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滨湖区19850463181: 须臾却入海门去的须臾是什么意思 -
段逄宁通: 须臾却入海门去的须臾意思是:没有多久, 短时间. 须臾[ xū yú ] 释义: 1、优游自得. 2、从容,苟延. 3、片刻,短时间. 4、古代阴阳家的一种占卜术. 出处:唐代·刘禹锡《杂曲歌辞·浪淘沙》: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白...

滨湖区19850463181: 刘禹锡《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的意思 -
段逄宁通:[答案] 刘禹锡八月涛声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这种坚定的追求,在这组浪淘沙词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第八首).把自己比作真金,何惧...

滨湖区19850463181: 刘禹锡《浪淘沙》中“须臾却入海门去”与《观潮一文中“霎时,潮头奔腾西去”描述的景象类似.是对是错? -
段逄宁通: 两者描写的景象并不类似,答案应当选“错”. “须臾却入海门去”,意思是没有多久潮水已退回到海门去了.描写的是钱塘江退潮的景象.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描写的是钱塘江潮如“山崩地裂”的凶猛势头过后、涌入江中的情景,是退潮之前的景象.(钱塘江由西向东入海,“潮头奔腾西去”说明潮水还没有退回海中,从后文紧接着所写“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也可以看出.) [附]课文《观潮》的最后一段: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滨湖区19850463181: 浪淘沙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的译文浪淘沙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 -
段逄宁通:[答案] 翻译: 八月,浪涛呼啸而来,吼声像是从地下发出的.浪头高达数丈,撞击著两岸的山崖.顷刻间,浪涛便入海而去,在岸边... 其南曰龛,其北曰赭,并峙于江海汇合之处,即所谓海门.第三句以“须臾”承接第二句,由开头的动境描写转入对潮去之后...

滨湖区19850463181: 刘禹锡浪淘沙第七首意思是什么是这首:刘禹锡《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
段逄宁通:[答案] 描写钱塘潮 八月的海涛咆哮地从地面卷来,浪头高达数丈拍触山崖依旧退回.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没有多久潮水已退到海门去了,它在临走的时候卷起的沙堆洁白得好象雪堆.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滨湖区19850463181: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课文中是这样描写的 -
段逄宁通: 意思是: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出处】《浪淘沙·其七》——唐代: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译文】八月的涛声...

滨湖区19850463181: <浪淘沙>这首诗的翻译 -
段逄宁通: <浪淘沙>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译:八月的海涛咆哮地从地面卷来,浪头高达数丈拍触山崖依旧退回. 没有多久潮水已退到海门去了,它在临走的时候卷起的沙堆洁白得好象雪堆.

滨湖区19850463181: 浪淘沙其七诗中表示时间极短的词语是什么? -
段逄宁通: 浪淘沙·其七是刘禹锡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其中表示时间极短的词语是:须臾,意思为片刻之间.

滨湖区19850463181: 浪淘沙词 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 那个)谁知道 刘禹锡 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这首诗的诗意急用 -
段逄宁通:[答案] 写秋天海潮涨落的壮观景象.诗的前二句描写涨潮情形.“八月”点出大潮时节,正因时在八月,所以一旦涨潮,一面是“... 潮水应时而来,应时而退,来时凶猛,退去迅疾,似乎“须臾”之间,潮水便退向“海门”回归大海,但它所卷起的沙堆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