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季春纪第三•论人》吕氏观人术

作者&投稿:钟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八观六验,六戚四隐。

凡论人,通则观其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其观其所行,止其观其所好,习其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爱,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癖,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持,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

论人也,又必以六戚四隐。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何谓四隐?交友故旧邑里门郭。内则用六戚四隐,外则用八观六验,人之情伪贪鄙美恶无所失矣,譬之若雨,污无之而非是。此圣王之所以知人也。

解释:八观

1 看显达时,他礼遇什么人。

2 看尊贵时,他举荐什么人。

3 看富贵时,他结交什么人。

4 说话和行动是否一致。

5 闲时喜欢干什么,追求什么趣味。

6 作为亲信,给领导出什么主意。

7 贫困时,不接受什么样的施舍。

8 地位卑微时,不做什么样的事情。

六验

1 欢喜时是否不变操守。

2 高兴时是否有不良癖好。

3 发怒时是否有控制力。

4 恐惧时是否能坚持到底。

5 悲哀时是否节哀自制。

6 艰苦时是否胸怀大志。

六戚 指父、母、兄、弟、妻、子,指家庭关系。

四隐 指朋友、故交、乡邻、亲信,指社会关系。


《吕氏春秋》原文及译文
《吕氏春秋》原文及译文如下:原文: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为不善亦然。白圭之中山,中山之王欲留之,白圭固辞,乘舆而去。又之齐,齐王欲留之仕,又辞而去。人问其故,曰:“之二国者皆将亡。所学有五尽。何谓五尽? 曰:莫之必,则信尽矣;莫之誉,则名...

吕氏春秋的解释
吕氏春秋的解释亦称《吕览》。战国末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共同编写。为杂家代表 著作 。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为当时秦国统一 天下 、治理 国家 提供 思想 武器,也保存了先秦各家的 许多 资料,以及古史旧闻、古人遗语、古籍佚文等。 词语分解 吕氏的解释 .指 春秋 吕尚 的 后代 。 周武王 封 ...

吕氏春秋是什么时期的著作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在公元前239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吕不韦,生年不详,卒于秦始皇十二年(公元前235年)。他原是阳翟(今河南禹县)的大商人,在经商期间,遇到了流亡赵国的秦公子子楚,当时子楚在赵国的处境很艰难,吕不韦很...

吕氏春秋是一部什么著作
《吕氏春秋》是约公元前239年,战国的古代著作,作者是吕不韦及其门客。《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在公元前239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书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顺应客观的思想,但舍弃了其中消极的成分。同时,融合儒...

吕氏春秋是什么
《吕氏春秋》中国战国末年,吕不韦组织门下学者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 。又称《吕览》 。成书于秦王政八年(前239)。分十二纪、八览、六论,共26卷,160篇 ,计20余万言 。该书宗主道家,取老子顺应客观的思想,舍其消极避世的成分,兼采儒、墨、法、兵诸家之长,初步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

吕氏春秋简介
《吕氏春秋》是约公元前239年,战国的古代著作,作者是吕不韦及其门客。《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相邦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此书以道家学说为主干,以名家、法家、儒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秦统一后...

历史上吕不韦的战国的,为什么他的书叫《吕氏春秋》
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 吕不韦是一代名相,任职于战国末年秦国.吕不韦因散尽家财帮助在赵国为人质的秦昭王孙异人立嫡有大功劳,在异人后来继位为秦庄襄王后,被任用为丞相.在那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

吕氏春秋又称什么,是什么时期?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吕氏春秋是在秦国相邦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道家学说”为主干,以名家、法家、儒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

春秋左传和吕氏春秋区别
1、形式不同:《春秋左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而《吕氏春秋》则是一部古代百科全书式的著作。1、内容不同:《春秋左传》是左丘明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主要是一部史书,内容以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主。而《吕氏春秋》则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包含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字...

春秋和吕氏春秋区别
春秋和吕氏春秋区别:吕氏春秋和春秋的区别是作者及成书朝代不同、宗旨不同、历史意义不同。作者及成书朝代不同 吕氏春秋:是战国后期吕不韦及其门客编写的相当于百科全书一类的文集,几乎先秦诸子的思想都有涉及,内容五花八门,而且编排的组织体系非常的严密。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是春秋时期孔子修订的一...

赵县19549008981: 《吕氏春秋》 -
剑泊核黄: 图书目录:孟春纪第一 仲春纪第二 季春纪第三 孟夏纪第四 仲夏纪第五 季夏纪第六 孟秋纪第七 仲秋纪第八 季秋纪第九 孟冬纪第十 仲冬纪第十一 季冬纪第十二 有始览第一 孝行览第二 慎大览第三 先识览第四 审分览第五 审应览第六 离俗览第七 恃君览第八 开春论第一 慎行论第二 贵直论第三 不苟论第四 似顺论第五 士容论第六

赵县19549008981: 吕氏春秋 先己第一段的意思 -
剑泊核黄: 《先己》是《吕氏春秋·纪春季》中的第三篇文章,文章的第一小节内容为:【原文】13.1三曰:汤问于伊尹曰:“欲取天下若何?”伊尹对曰:“欲取天下,天下不可取.可取,身将先取.”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啬其大宝.用其新,弃其陈,腠理遂通.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天年.此之谓真人.【译文】 第三是:汤问伊尹说:“要治理天下应该怎么办?”伊尹回答道:“要治理天下,天下是不可治理的.如果说可以治理的话,要先从治身开始.”大凡事情的根本,一定要从先治身开始,爱惜自己的身体.吐故纳新,肌理就会通畅.精气天天更新,邪气完全除去,达到他应该享受的自然寿数.这样的人就叫得道的真人.

赵县19549008981: 《吕氏春秋》不包含音乐的内容对吗 -
剑泊核黄: 不对.以下就是《吕氏春秋》对于音乐的描述.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於心则荡乎音,音成於外而化乎内.是故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观其志而知其德.盛衰、贤不肖、君子小人皆形於乐,不可隐匿.故曰:乐之为观也,深矣...

赵县19549008981: 《吕氏春秋》共有几篇? -
剑泊核黄: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中国战国末期的一部政治理论散文的汇编,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完成于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为秦代丞相吕不韦及其门人集体编纂而成.其内容涉及甚广,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名、法、墨、农和阴阳各先秦诸子百家言论,是杂家的代表作. 全书共分十二纪、八览、六论三大部分.每篇又有一些子篇.十二纪按四季、十二月份排列,每一纪有纪首一篇和论文四篇共五篇,十二纪共计六十子篇.八览各览有论文八篇,《有始览》缺一篇,共计六十三子篇.六论每论有六篇,共计三十六子篇.加上十二纪末的《序意》一篇,全书计有子篇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言

赵县19549008981: 《吕氏春秋》两则 六年级第二学期41课 -
剑泊核黄: 1、[原文] 引婴投江: 有过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此任物,亦必悖矣. 【译文】 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在拉着个婴儿想把他投到江里去,...

赵县19549008981: 《吕氏春秋》中“凡十二世纪者”
剑泊核黄: 原文应该是:“凡十二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 十二纪在这里指的是《吕氏春秋》里重要的十二卷,是全书的大旨所在,分别为:《孟春纪》、《仲春纪》 、《季春纪》 、《孟夏纪》、《仲夏纪》 、《季夏纪》、《孟秋纪》、《仲秋纪》、《季秋纪》、《孟冬纪》 、《仲冬纪》 、《季冬纪》. 这里的“十二纪”和现在的“十二世纪”显然不是一个意思.

赵县19549008981: 简单介绍一下《吕氏春秋》 -
剑泊核黄: 《吕氏春秋》是秦丞相吕不韦门客的集体创作.它包括八览、六论、十二纪,兼有儒、道、墨、法、农诸家学说.书中保留了大量先秦时代的文献和佚事.它是一种系统化的、集合许多单篇的说理文,层层深入,最见条理.和诸子散文一样,它往往以寓言故事为譬喻,因而文章富于形象性.

赵县19549008981: 《吕氏春秋•祁黄羊去私》中祁黄羊被国人称善的原因 -
剑泊核黄:[答案] 因为祁黄羊为国君谋划举荐人才时去除私心,不因为解狐是仇人而不举荐,也不因为祁午是自己的儿子而避亲.完全为国家举荐贤才唯才是举.

赵县19549008981: “拿缰绳赶马就像织丝一样”是什么意思·?《吕氏春秋卷三 季春纪 先己》中有这么句话,百思不得其解! -
剑泊核黄:[答案] 意思是说赶马也是一件细活.不要以为用缰绳随便勒一勒就可以很好的驾驭马匹.而是要像织丝一样,细心去体会其精髓和方法

赵县19549008981: 《吕氏春秋》共几卷? -
剑泊核黄: 26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