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书》卷四十四 列传第三十六(2)

作者&投稿:尧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刁柔,字子温,渤海人也。父整,魏车骑将军、赠司空。柔少好学,综习经史,尤留心礼仪。性强记,至于氏族内外,多所谙悉。初为世宗挽郎,出身司空行参军。丧母,成丧以孝闻。永安中,除中坚将军、奉车都尉,加冠军将军、中散大夫。元象中,随例到晋阳,高祖以为永安公府长流参军,又令教授诸子。天保初,除国子博士、中书舍人。魏收撰魏史,启柔等与同其事。柔性颇专固,自是所闻,收常所嫌惮。

  又参议律令。时议者以为立五等爵邑,承袭者无嫡子立嫡孙,无嫡孙立嫡子弟,无嫡子弟立嫡孙弟。柔以为无嫡孙应立嫡曾孙,不应立嫡子弟。议曰:

  柔案礼立适以长,故谓长子为嫡子。嫡子死,以嫡子之子为嫡孙,死则曾、玄亦然。然则嫡子之名,本为传重。故《丧服》曰:"庶子不为长子三年,不继祖与祢也。《礼记》公仪仲子之丧:"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仲子舍其孙而立其子何也?'子服伯子曰:'仲子亦犹行古之道也,昔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发,微子舍其孙盾而立弟衍,仲子亦犹行古之道也。'"郑注曰:"伯子为亲者讳耳,立子非也。文王之立武王,权也。微子嫡子死,立其弟衍,殷礼也。""子游问诸孔子,孔子曰:不,立孙。"注曰:"据《周礼》。"然则商以嫡子死,立嫡子之母弟,周以嫡子死,立嫡子之子为嫡孙。故《春秋公羊》之义,嫡子有孙而死,质家亲亲先立弟,文家尊尊先立孙。《丧服》云:"为父后者为出母无服。"《小记》云:"祖父卒而后为祖母后者三年。"为出母无服者,丧者不祭故也。为祖母三年者,大宗传重故也。今议以嫡孙死而立嫡子母弟,嫡子母弟者则为父后矣。嫡子母弟本非承嫡,以无嫡,故得为父后。则嫡孙之弟,理亦应得为父后。则是父卒然后为祖后者服斩,既得为祖服斩,而不得为传重者,未之闻也。若用商家亲亲之义,本不应嫡子死而立嫡孙。若从周家尊尊之文,岂宜舍其孙而立其弟?或文或质,愚用惑焉。《小记》复云:"嫡妇不为舅姑后者,则姑姑为之小功。"注云:"谓夫有废疾他故,若死无子不受重者。小功,庶妇之服。凡父母于子,舅姑于妇,将不传重于嫡,及将所传重者非嫡,服之皆如众子庶妇也。"言死无子者,谓绝世无子,非谓无嫡子。如其有子,焉得云无后?夫虽废疾无子,妇犹以嫡为名。嫡名既在,而欲废其子者,其如礼何!礼有损益,代相沿革,必谓宗嫡可得而变者,则为后服斩,亦宜有因而改。

  七年夏卒,时年五十六。柔在史馆未久,逢勒成之际,志存偏党。《魏书》中与其内外通亲者并虚美过实,深为时论所讥焉。

  冯伟,字伟节,中山安喜人也。身长八尺,衣冠甚伟,见者肃然敬惮。少从李宝鼎游学,李重其聪敏,恒别意试问之,多所通解,尤明《礼传》。后还乡里,闭门不出将三十年,不问生产,不交宾客,专精覃思,无所不通。赵郡王出镇定州,以礼迎接,命书三至,县令亲至其门,犹辞疾不起。王将命驾致请,佐史前后星驰报之,县令又自为其整冠履,不得已而出。王下厅事迎之,止其拜伏,分阶而上,留之宾馆,甚见礼重。王将举充秀才,固辞不就。岁馀请还。王知其不愿拘束,以礼发遣,赠遗甚厚,一无所纳,唯受时服而已。及还,终不交人事,郡守县令每亲至其门。岁时或置羊酒,亦辞不纳。门徒束修,一毫不受。耕而饭,蚕而衣,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竟以寿终。

  张买奴,平原人也。经义该博,门徒千馀人。诸儒咸推重之,名声甚盛。历太学博士、国子助教,天保中卒。

  刘轨思,渤海人也。说《诗》甚精。少事同郡刘敬和,敬和事同郡程归则,故其乡曲多为《诗》者。轨思,天统中任国子博士。

  鲍季详,渤海人也。甚明《礼》,听其离文析句,自然大略可解。兼通《左氏春秋》,少时恒为李宝鼎都讲,后亦自有徒众,诸儒称之。天统中,卒于太学博士。从弟长暄,兼通《礼传》。武平末,为任城王湝丞相掾,恒在京教授贵游子弟。齐亡后,归乡里讲经,卒于家。

  邢峙,字士峻,河间鄚人也,少好学,耽玩坟典,游学燕、赵之间,通《二礼》、《左氏春秋》。天保初,郡举孝廉,授四门博士,迁国子助教,以经入授皇太子。峙方正纯厚,有儒者之风。厨宰进太子食,有菜曰"邪蒿",峙命去之,曰:"此菜有不正之名,非殿下所宜食。"显祖闻而嘉之,赐以被褥缣纩,拜国子博士。皇建初,除清河太守,有惠政,民吏爱之。以年老谢病归,卒于家。

  刘昼,字孔昭,渤海阜城人也。少孤贫,爱学,负笈从师,伏膺无倦。与儒者李宝鼎同乡里,甚相亲爱,受其《三礼》。又就马敬德习《服氏春秋》,俱通大义。恨下里少坟籍,便杖策入都。知太府少卿宋世良家多书,乃造焉。世良纳之。恣意披览,昼夜不息。河清初,还冀州,举季才入京,考策不第。乃恨不学属文,方复缉缀辞藻,言甚古拙。制一首赋以"六合"为名,自谓绝伦,吟讽不辍。乃叹曰:"儒者劳而少工,见于斯矣。我读儒书二十余年而答策不第,始学作文,便得如是。"曾以此赋呈魏收,收谓人曰:"赋名六合,其愚已甚,及见其赋,又愚于名。"昼又撰《高才不遇传》三篇。在皇建、大宁之朝,又频上书,言亦切直,多非世要,终不见收采。自谓博物奇才,言好矜大,每云:"使我数十卷书行于后世,不易齐景之千驷也。"而容止舒缓,举动不伦,由是竟无仕进。天统中,卒于家,年五十二。

  马敬德,河间人也。少好儒术,负笈随大儒徐遵明学《诗》、《礼》,略通大义而不能精。遂留意于《春秋左氏》,沉思研求,昼夜不倦,解义为诸儒所称。教授于燕、赵间,生徒随之者众。河间郡王每于教学追之,将举为孝廉,固辞不就。乃诣州求举秀才。举秀才例取文士,州将以其纯儒,无意推荐。敬德请试方略,乃策问之,所答五条,皆有文理。乃欣然举送至京。依秀才策问,唯得中第,乃请试经业,问十条并通。擢授国子助教,迁太学博士。天统初,除国子博士。世祖为后主择师傅,赵彦深进之,入为侍讲。其妻梦猛兽将来向之,敬德走超丛棘,妻伏地不敢动。敬德占之曰:"吾当得大官。超棘,过九卿也。尔伏地,夫人也。"后主既不好学,敬德侍讲甚疏,时时以《春秋》入授。武平初,犹以师傅之恩,超拜国子祭酒,加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领瀛州大中正,卒。赠开府、瀛沧安州诸军事、瀛州刺史。其后侍书张景仁封王。赵彦深云:"何容侍书封王,侍讲翻无封爵。"于是亦封敬德广汉郡王。子元熙袭。


莱西市15150526950: 及还葬故郡,太子致祭奠之礼,并使王人将送,儒者荣之的翻译 -
燕受盐酸: 等到回乡安葬时,太子亲自前来祭拜,并且派遣手下属员护送,儒学之士皆引以为荣.语出《北齐书》卷四十四,列传第三十六.

莱西市15150526950: 循吏崔伯谦的译文 -
燕受盐酸: 先看看是不是原文: 《北齐书》卷四十六 列传第三十八 ... 崔伯谦,字士逊,博陵人.父文业,巨鹿守.伯谦少孤贫,善养母.高祖召赴晋阳,补相府功曹,称之曰:“清直奉公,真良佐也.”迁瀛州别驾.世宗以 为京畿司马,劳之曰:“卿骋...

莱西市15150526950: 《北齐书.神武娄后列传》翻译 -
燕受盐酸: 北齐书神武娄后列传翻译: 神武明皇后娄氏,讳昭君,赠司徒内干的女儿.少时聪明,很多豪族大家都想聘娶她,但她没有同意.当看到在城上服役的神武后,很是吃惊,说:“此人就是我的丈夫.”于是打发婢女向神武通告心意,又多次赠送...

莱西市15150526950: 北齐书 循吏传 之孟业 -
燕受盐酸: 《北齐书 循吏传》 原文如下: 孟业,字敬业,巨鹿安国人.家本寒微,少为州吏.性廉谨,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魏彭城王韶拜定州,除典签.长史刘仁之谓业曰:“我处其外,君居其内,同心戮力,庶有济乎.”未...

莱西市15150526950: 刘子·专学 谁写的?急用 -
燕受盐酸: 刘子,亦名刘昼,字孔昭,渤海阜城人,北齐时期思想家,其生平事迹不可详知.据《北史》《北齐书》本传记载,刘昼生活的年代,正是南北分裂,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异常尖锐时期,北朝为异族统治,其所撰《刘子》一书,针对当时社会时弊...

莱西市15150526950: 北齐书 袁聿修传 -
燕受盐酸: 原文: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性深沉有鉴识,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知赏.年十八,领本州中正.寻兼尚书度支郎,仍历五兵、左民郎中.天统中,出除信州刺史,即其本乡也,时人荣之.①为政清靖,不言而治,长吏...

莱西市15150526950: 二十四史有哪些体载 -
燕受盐酸: 所谓的二十四史指的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他们都继承了《史记》的体例,故都是纪传体史书.不同的是,《史记》是纪传体通史,而其他的是纪传体断代史.一般二十四史指: 《史记》(汉·司马迁)、 《汉书》(汉...

莱西市15150526950: 北齐书神武娄后列传全文的翻译 -
燕受盐酸: 亲好^0^很高兴为你解答问题:北齐书神武娄后列传翻译: 神武明皇后娄氏,讳昭君,赠司徒内干的女儿.少时聪明,很多豪族大家都想聘娶她,但她没有同意.当看到在城上服役的神武后,很是吃惊,说:“此人就是我的丈夫.”于是打发婢...

莱西市15150526950: 宁为玉碎的下一句是什么 -
燕受盐酸: 下一句:不为瓦全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原指宁如珍贵之玉器被击成支离破碎,而不作贱价之瓦器得以保全.后喻宁可保全气节,为正义之事而死,而不愿忍辱屈从,而苟且偷生.语见(唐·李百药《北齐书·卷四十一·列传第三十三·元景安传》):“景皓云:'岂得弃本宗,遂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莱西市15150526950: 《北齐书》的作者是谁?
燕受盐酸: 《北齐书》,即李百药所撰《齐书》,共有五十卷,其中本纪八卷, 列传四十二卷. 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专设梁、陈、齐、周、隋五朝历史的编 写机构,由李百药负责北齐史的编写.他参考、借鉴前人修史的成果,如 父亲李德林的《齐史》、王劭的(齐志》、复为《齐书 >、崔子发《齐 纪》,社台卿(齐纪》和姚最(北齐纪》等,李百药对这些史籍精心选 择,充实了《北齐书》的内容,贞观十年成书. 《北齐书》本名《齐书》,到宋朝时,为了与萧子显的《南齐书> 相区 另|J,故改为《北齐书》.《北齐书》以北齐历史为主,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 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