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危害国家

作者&投稿:称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学习文言文的坏处具体点

一、要求笼统,目标不明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什么?远的且不论,单说解放后,就有多种不同的提法:(一)“养成阅读文言参考书的初步能力”(1950年中央人民 *** 出版总署编审局编的《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编辑大意》);(二)“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说明》);(三)“培养学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196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课本》《说明》);(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96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说明》);(五)“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说明》)。

为什么再三修改,变来变去?主要还是表述不清楚。现在清楚了吗?恐怕也未必。

请问:什么叫做“浅易文言文”?它和“浅近文言文”、“普通文言文”有什么区别?什么叫做“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它和“阅读文言参考书的初步能力”以及“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有什么不同?再有,这里所谓“阅读能力”,主要是指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还是鉴赏能力?或是三者兼而有之?这一系列的问题,单从《教学大纲》中的那句话,是看不清楚的。在教材中也找不到这方面的有关说明。

广大教师只好根据个人的理解去进行教学,结果是见仁见智,各行其是。有的大谈写作技巧,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现代文教学;有的大搞文学分析,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古典文学教学;有的大讲语法知识,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古代汉语教学,等等。

这些做法都在不同程度上离开了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不利于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教学要求是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也是检查教学质量和衡量教学水平的标准。

教学要求定得不明确,不具体,会使整个教学工作失去了科学的准绳,从而陷入极大的盲目性。因此,要切实搞好中学文言文教学,就必须根据它的性质和特点,准确而具体地规定教学要求,使文言文教学工作不但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而且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

二、忽多忽少,心中无数为了了解中学文言文教材编写的历史状况,我们翻阅了民国以来,各个时期影响比较大的十套中学语文教材(解放前后各五套),并且作了一些必要的统计和比较。这十套教材都提出要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可是在选文数量上,却有很大的悬殊。

比如:解放前的五套教材,选文数量最多的,有7 091篇(吴增祺编《中学国文教科书》1908年版)。最少的,也有332篇(傅东华编《复兴初高中国文》1933年版)。

解放后的五套教材,选文数量最多的,有154篇(人教社中语室编《初高中语文课本》1963年版)。最少的,只有36篇(中央人民 *** 出版总署编审局编《高级中学语文课本》1950年版)。

可见选文数量之差竟高达一二十倍。究竟需要选读多少篇文言文才合适呢?如果说36篇就可以,那么选读一二百篇,三四百篇,甚至六七百篇,那不是白白浪费宝贵的光阴吗?反之,如果说非一二百篇、三四百篇,甚至六七百篇不可,那么只选读36篇,这不是开玩笑吗?建国三十多年以来,文言文教材忽多忽少,时有时无,这里除了左的路线的干扰之外,主要还是心中无“数”。

换句话说,就是到底应该学多大量的文言文才能有效地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一点无论是编者还是教者,都不甚了了。没有较明确的数量概念,又怎能切实地搞好教学工作呢?要说“数量概念”,似乎也有。

那就是多年流行着的一种说法,叫做“文白比例”。即规定文言文占总篇数的百分之几十,白话文占总篇数的百分之几十。

其实,这仍然是一个模糊概念。比如文言文占20%,或30%,到底是多少篇?不知道。

这要看课文的总篇数。假如总篇数是500篇,20%就是100篇,30%就是150篇。

假如总篇数是100篇,20%就只有20篇,30%也只有30篇。事实上,语文课本的总篇数时多时少,经常处于变化之中。

仅以解放后的几套教材为例,最多的选过300多篇,最少的只有100多篇。 在这种情况下,文言文所占比例可以是相同的,但实际选文数量要相差两三倍。

可见,所谓“文白比例”,并不能确指,还不是一种科学的计算方法。那么,文白之间有没有比例可算呢?当然有。

因为语文课要用大部分时间学白话,用少部分时间学文言。文白所需用的时间要有一个比例,这个比例可以用课时来计算。

比如文言文教学时数要占语文课总课时的百分之几十;它和白话文教学时数的比例应该是二八开,三七开,或四六开,等等。由于总课时是基本稳定的,所以这样确定文白比例,比较可靠,也比较科学。

此外,要使学生粗通文言,最少需要熟读背诵多大数量的文言篇目(包括篇数或字数),需要掌握多少常用词(包括实词和虚词),这对于教材编写和教学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这些问题至今仍然缺乏一个能为大家所公认的“数”,要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实现文言文教学的科学化,而“心中无数”则是实现科学化的一大障碍。

三、“文”“白”混合,序列不清文言文和白话。

2. 国家弱小不知道小心谨慎,国家会亡国是什么古文

诗词名:管子 作者:刘向 出处:中匡原文:管仲会国用,三分二在宾客,其一在国,管仲惧而复之。

公曰:“吾子犹如是乎?四邻宾客,入者说,出者誉,光名满天下。入者不说,出者不誉,污名满天下。

壤可以为粟,木可以为货。粟尽则有生,货散则有聚。

君人者,名之为贵,财安可有?”管仲曰:“此君之明也。”公曰:“民办军事矣,则可乎?”对曰:“不可,甲兵未足也。

请薄刑罚,以厚甲兵。”于是死罪不杀,刑罪不罚,使以甲兵赎。

死罪以犀甲一戟,刑罚以胁盾一戟,过罚以金军,无所计而讼者,成以束矢。公曰:“甲兵既足矣,吾欲诛大国之不道者,可乎?”对曰:“爱四封之内,而后可以恶竟外之不善者;安卿大夫之家,而后可以危救敌之国;赐小国地,而后可以诛大国之不道者;举贤良,而后可以废慢法鄙贱之民。

是故先王必有置也,而后必有废也;必有利也,而后必有害也。”桓公曰:“昔三王者,既弑其君,今言仁义,则必以三王为法度,不识其故何也?”对曰:“昔者禹平治天下,及桀而乱之,汤放桀,以定禹功也。

汤平治天下,及纣而乱之,武王伐纣,以定汤功也。且善之伐不善也,自古至今,未有改之。

君何疑焉?”公又问曰:“古之亡国其何失?”对曰:“计得地与宝,而不计失诸侯;计得财委,而不计失百姓;计见亲,而不计见弃。三者之属一,足以削;遍而有者,亡矣。

古之隳国家,陨社稷者,非故且为之也,必少有乐焉,不知其陷于恶也。”译文:管仲计算国家的开支,三分之二用于国外宾客,用于国内的仅占三分之一。

管仲惶恐地把这个情况报告给桓公。桓公说:“您还至于这样么?四方邻国的宾客,来者满意,出者称赞,好名声就布满天下;来者不满意,出者不称赞,坏名声就布满天下。

有土地可以生产粮食,有木材可以制造商品。粮食用尽可以再生产,商品卖完可以再买进。

治国家者,名声最为贵重,钱财何必在意呢?”管仲说:“这实在是您的明鉴。”桓公说:“人民已致力于军事了,我想要诛伐无道的大国,可以么?回答说:“不可。

盔甲兵器还不够用,请用减刑的办法来增加盔甲兵器。”于是,规定死罪不杀,刑罪不罚,使犯人用盔甲兵器来赎罪。

死罪用犀牛皮的甲加上一支戟来赎,刑罪用护胁的盾牌加上一支戟来赎,犯过失者罚以金属一钧,没有什么冤屈而轻自诉讼的,罚一束箭了事。桓公说:“盔甲兵器已经够用了,我想要诛伐无道的大国,可以了吧?”回答说:“首先施爱于国内,然后才能排斥国外的不善者;先安定卿大夫的家,然后才能危害仇敌之国;先赐予小国土地,然后才能诛伐无道的大国;先举用贤良的人才,然后才能取缔慢法鄙贱的人们。

因此:先王必先有立而后有废,必先有所利而后才有所害。”桓公说:“从前夏禹、商汤、周武王,既然杀了国君,现在谈仁义的,却一定要以三王为典范,不知是什么原故?”回答说:“从前,禹平定天下,到夏桀就乱了,汤放桀,是安定了禹的功业;汤平定天下,到商纣就乱了,周武王伐纣,是安定了汤的功业。

况且善的征伐不善的,自古及今,从无改变,您何必有所怀疑呢?”桓公又问:“古之亡国者,都有什么过失?”回答说:“只考虑取得土地与财宝而不考虑脱离诸侯,只考虑财物的积累而不考虑脱离百姓,只考虑所亲而不考虑所弃。以上三条有一条,就足以削弱;全都具有,就灭亡了。

古代败坏国家伤害社程的,都不是专门故意去做的,必然是少有暂时的欢乐,而不知不觉陷入罪恶的深渊。”。

3. 文言文是不是个国家

文言文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害群之马文言文启示
黄帝大受启发,称牧童为天师,再三拜谢,方才离开.启示:对有损国家、集体、人民利益的团体或个人,要及早发现、及早处理.(或:要虚心向他人请教;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等等.)。 4. 【害群之马(文言文)害群之马 害群之马 (15分)黄帝将见①大(taì)隗(wěi)②乎具茨③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④焉,曰:“若⑤知...

刚正不阿文言文翻译
杨万里失声痛苦,急忙叫拿来纸写道:“韩侂胄奸臣,擅自专权,目无无皇上,大动干戈,残害人民,图谋危害国家,我这么大岁数了,没有办法报效国家,只有愤愤不平!”又写下了十四个字告别妻子儿女,写罢就去世了。 这是关于杨万里的一篇文言文 对了吗 2. 唐太宗赏罚分明的文言文翻译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唐太宗先后...

伍子胥谏文言文
』居数年,越报吴,残其国,绝其世,灭其社稷,夷其宗庙,夫差身为擒。夫差将死曰:『死者如有知也,吾何面以见子胥于地下?』乃为幎以冒面死。夫患未至,则不可告也;患既至,虽知之无及矣。故夫差之知于子胥也,不若勿知。《吕氏春秋》[1] 2. 文言文< >翻译 此后四年,吴王北伐齐国,越王句践采子贡...

杨万里传文言文翻译
杨万里传文言文翻译:1、《宋史·杨万里传》原文 杨万里为人刚而偏。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胄专僭日益甚,...

害的文言文
1. 害的古文意思及句子 【害】本义:伤害、损害。害,伤也。——《说文》害所得而恶也。——《墨子·经上》斗怒害也。——《荀子·臣道》害者,利之反也。——《韩非子·六反》周知其利害。——《周礼·职方式》害,妨也。——《字汇》妒忌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文言文阅读:李弥逊,字似之,苏州吴县人。弱冠
李弥逊写奏章极力进言:“陛下听信金人空话,没有丝毫收获,就想看轻祖宗的委托,弯身抛弃使命,把自己等同下属之国去尊奉敌人。倒拿着太阿宝剑,把剑柄交给人家,这是危害国家的办法,却叫它和好,可以么?假使金人姑且听从我们的请求,暂时给我们眼前的安定,以后一旦又无法满足的贪求战祸重新兴起,那...

《君不悔臣》文言文阅读答案
D(停止) 2.C(就,于是)(A判断词;此;B出使;使节;D用;用来) 4.①然而虎回独独一个人扛着戟边走边唱,不推车。②自己被处死,妻子儿女也被处死,像这样就是双重死罪。5.“为人君而悔其臣者”后果更加严重,因为这样会导致个人威权高于国家利益,会带来危害国家、外交受阻、边境被侵...

烟花文言文怎么说
在朝廷内便对国君蒙蔽善恶,在朝廷外便向百姓卖弄权势,不诛除他们,他们便会胡作非为,危害国家;要诛除他们吧,他们又受到国君的保护,国君包庇他们,宽恕他们,实在难以对他们施加惩处。”。2. 文言文翻译 参考译文((晏子春秋·外篇))齐景公问晏子:“治理国家,也有固定不变的忧患吗?”晏子...

阅读文言文慕容翰字元
慕容翰虽身陷敌国,利用事机表现出自己忠诚本国,类似的事例很多。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江子一,字元贞,济阳考城人,晋 9。 答案:D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恻:悲痛。 10.B(A焉1:兼词,从中2:兼词,在这里; B于是。 C若1:如果2:代词,你们; D以1:介词,...

文言文刚正不阿
杨万里失声痛苦,急忙叫拿来纸写道:“韩侂胄奸臣,擅自专权,目无无皇上,大动干戈,残害人民,图谋危害国家,我这么大岁数了,没有办法报效国家,只有愤愤不平!”又写下了十四个字告别妻子儿女,写罢就去世了。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直道可行济南同知①吴公,刚正不阿 小题1:(1)曲从,迎合 (2)挺直,强硬...

武胜县15033503335: 哪篇文言文说危险使国家强大 -
江马达芬: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出处: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译文:忧虑劳苦才可以振兴国家,途享安逸必定祸害终身,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武胜县15033503335: 文言文对今天的影响 -
江马达芬: 装13用.文言文被废了 是应该的,因为文言文简短精悍,所以通常来理解会出现很多偏见,从而解读的人会离开了作者的本意. 比如道德经,庄子,易经等等,比较玄的书,古今都有很多人去注释翻译,但都不是一样见解.这就是文言文最大的患处.很不利于人和人之见的交流,到外国人就更甚了.

武胜县15033503335: 这文言文怎么翻译? -
江马达芬: 齐景公问晏子:“治理国家怕的是什么?”晏子回答说,“怕的是社庙中的老鼠.”景公问:“说的是什么意思?”晏子答道:“说到社,把木头一根根排立在一起(束:聚,这里指并排而立),并给它们涂上泥,老鼠于是前往栖居于此.用烟火熏则怕烧毁木头,用水灌则有怕毁坏涂泥.这种老鼠之所以不能被除杀,是由于社庙的缘故啊.国家也有啊,国君身边的便嬖小人就是社鼠啊.在朝廷内便对国君蒙蔽善恶,在朝廷外便向百姓卖弄权势,不诛除他们,他们便会胡作非为,危害国家;要诛除他们吧,他们又受到国君的保护,国君包庇他们,宽恕他们,实在难以对他们施加惩处.”

武胜县15033503335: 学习文言文的好处和坏处分别是什么? -
江马达芬: 文言文是现代文的祖先.它的特色是言简易明

武胜县15033503335: ...(3分)三)害群之马(10分)23、 A (2分) 24、治理天下的人,与放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呢?(3分)25、比喻危害集体的人.(2分) 26、示例:对有损国家... -
江马达芬:[答案] 害群之马 (15分) 黄帝将见①大(taì)隗(wěi)②乎具茨③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④焉,曰:“若⑤知具茨之山乎... 5.这个成语比喻是危害大众集体的人. 6.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举例只要是危害人民、危害国家利益的坏人即可.我们的态度应...

武胜县15033503335: 不可忽视的土壤污染课外的文言文 -
江马达芬:[答案]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渗 透( ) 人畜( ) 2.本文的说明内容除了土壤污染不被重视、土壤污染的原因和危害之外,还有 . 3、第⑶段中加点的词“至少”在句子中的作用是: . 4.填空,完成植物净化土壤的过程.(每空6个字) → → 5. ①请在下边给...

武胜县15033503335: 【急】害群之马 文言文 -
江马达芬: 参考答案 1.(1)拜见(2)同“途”.(3)罢了 (4)叩头 2.治理天下的人与放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吗? 3.短文记叙了一个牧童回答皇帝如何治理天下的故事. 4.牧童认为治理天下如同放牧,除掉害群之马即可. 5.这个成语比喻是危害大众集体的人. 6.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举例只要是危害人民、危害国家利益的坏人即可.我们的态度应该是与之作坚决的斗争.例如:成克杰

武胜县15033503335: “但,国家有危难”用文言怎么说 -
江马达芬: “但,国家有危难”用文言说:“然国罹难.”

武胜县15033503335: 初中课外文言文之昭公出亡翻译 -
江马达芬: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武胜县15033503335: 金榜之星 课外文言文阅读 治国为政篇 寇准清廉答案 -
江马达芬: 原文及译注供参考:原文 寇准出入宰相三十年,不营私第.处士魏野赠诗曰:“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 洎准南迁时,北使至内宴,宰执预焉.使者历视诸相,语译导者曰:“孰是'无地起楼台'相公?”坐无答者.(出自孔平仲《国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