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家庭关系与子女心理疾病的关系

作者&投稿:牟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5种家庭关系与子女心理疾病的关系

  观察1:强弱

  一个喜欢抱怨先生是软骨头的太太不知道,她恰好是他骨头越来越软的原因。

  在孩子早年的心理发展中,母亲的作用远大于父亲。想想孩子是从母亲的身体和怀抱中逐步的分离出来,你就相信这样的观点没有错。与母亲的关系几乎决定了每个人内心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感、亲密感、快乐感与成长动力。而父亲却是他最初的成长和自我认同中重要的伴侣和领路人。

  在面对患有神经症性冲突(恐惧、抑郁、焦虑等)和行为紊乱的成人和孩子时,需要对早年母子或母女关系做细致分析,我们往往能找到一个很严厉很正确很负责任的母亲或者有类似严母般仔细的父亲。和这样的家庭打交道,要说服母亲给予孩子犯错误说“假话”干“坏事”的自由有时比登天还难。因为这样的母亲肯定是一个很讲道理的人,做事总在理上,做人做得勤勤恳恳,当母亲当太太也当得很认真。和她们说话,你常常感觉有点气短,有点理亏。

  早在五十年代,从事家庭治疗的精神科医生就提出“婚姻倾斜”的心理学概念,认为家庭中父母的一方有采用破坏性方式来支配家庭的倾向,而另一方却显得依赖和 柔弱,对其逆来顺受。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将这种倾斜关系视为正常,失去成为平等关系的能力,要么依赖,要么强权。

  观察2:倾斜

  你们怕什么?

  平衡是家庭关系的第一原则,倾斜是另一种平衡。

  在临床治疗中常常观察到母亲的角色感太强,使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被弱化,甚至被迫游离于家庭的亲密关系与教养关系之外。由于不平衡,孩子与母亲的互动中,没有因父亲的插入产生的心理缓冲空间,也失去了在双亲行为中作适应性选择的权利,孩子与母亲的行为应答方式被简单化到服从和不服从。久而久之,成 长的动力被压抑,变化与对抗的欲望被耗竭,导致孩子的心性发展延迟。正如漫画中表现的,母亲的咄咄逼人和父亲孩子的怯懦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

  由此,处理时会不自主的想压制母亲,迫使母亲退后一点,再扶父亲一把,以此让孩子在居中的位置上比较好过。实际上,家庭治疗师并不会匆忙的否认画面上的情景,“倾斜关系”常常隐含着一种内在补偿和和谐。换一句话来说,没有一个怯懦的父亲,也不会冒出了一个强悍的母亲,两者谁是因谁是果很难分清。

  家庭治疗师把倾斜看成是家庭的一种存在方式,分析孩子的问题是非是在维持或者破坏这种关系。如果家庭希望孩子的问题消失,可以问家庭是否愿意先改变倾斜关系,看看在均衡的关系下孩子的问题会怎样变化,这是家庭的选择。

  是非观念强的心理咨询师会无意识充当家庭的评判人,批评那个看起来很强,实际上内心很苦很累的母亲,使治疗产生很大的阻抗,甚至引起家庭对治疗师的厌恶。

  聪明的则会与母亲结盟来寻求母亲的大力协助。

  最糟糕事莫过于咨询师试图帮助母亲“镇压”孩子,挫败孩子潜意识里的“反抗”,以为错都在孩子。其实,大多数孩子的行为紊乱最初都是指向家庭的,尤其是指向最亲密的人——母亲。要孩子有变化,父母要率先有变化。

  观察3:平衡

  你总不能不顾孩子。

  母亲与孩子死死纠结在一起,有时不是为了要挟丈夫,而是为了自保!

  “母子同盟”是心理医生对家庭关系的另一种描述,它几乎是“婚姻倾斜”的反转。在一些家庭里,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很权威的父亲,斥责母亲过度的娇惯和纵容孩子,而不争气的孩子一心一意的粘着母亲。

  “母子结盟”常常是经久绵长,无坚不催。这样的母子关系可能会是男人心中无穷的烦恼。你和太太红脸的时候,就能从孩子的眼中读到恐惧或是愤怒,你叫他“宝宝”的`时候,他会扭头不理你,甚至不再管你叫爹。如果你有心要给孩子一些苦头,找孩子的一些别扭,你立即会发现自己陷入一种困境,因为任何对孩子的不满都自然的归因于太太,本是一腔的好意转眼就成了驴肝肺。

  “母子同盟”的另一个心理学描述是父亲在家庭情感关系或权利系统中缺席,比如长期的出门在外,个性松散自由,放任不羁,没有责任感等。母子依恋成为家庭情感维系的中心,母亲和孩子构成一种补偿性“婚姻关系”。这样的家庭关系中,孩子是父亲腿上的一个“袢马绳”,母亲会主动的给丈夫呈现甚至夸大孩子的问题, 以此来向丈夫“索取”应该得到的关心。在旁人看来,这样的母亲有两个孩子,一个是永远长不成熟的丈夫,一个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第三类“母子同盟”的心理学描述是指那些人格不完整,内心缺少安全感,缺乏自我认同和对亲密关系不信任的母亲,通过下意识的对孩子的深层依恋来获取内在的稳定。一般来说,母子热恋是孩子从出生到两岁之间的一种母子不可分离的相互依存的状态,个性依赖的母亲会被这种深度亲密带来的愉悦感所迷醉,以至于对孩子 “成瘾”。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母亲要和孩子一起睡到孩子很大的时候,父亲却常常是过厅或小房子里的睡客。有时侯,个性弱的父亲可能成为一个家庭情感的边缘人或流浪者,他不得不靠讨好母子来维持他在家庭中的位置。

  观察4:恋母

  儿不嫌母……!

  当丈夫还没有长大时,母子的结盟有时也是为了家庭功能的补偿。

  根据家庭病理学说,“母子同盟”让孩子成为夫妻个性冲突的一个投射‘容器’,夫妻无意识的把婚姻的问题转嫁给孩子,孩子活得像一个替婚姻受罪的‘道具’。 由于母亲性格,情绪对结盟中的孩子有很强的认同与内化作用,孩子的自我发展被压抑,这种压抑会延续到青春期并被猛烈的释放出来。同样,母亲的过度亲密使男孩性别认同与性意识发展延迟,不少的男孩内心印刻着无论如何也摆不脱的“俄的浦斯情结”(恋母)。

  对母子同盟关系的认识与临床心理治疗可能是两回事,心理咨询师并不会拘泥于以上简单的逻辑关系来看待“母子同盟”。

  一般我们首先接受这种同盟是家庭关系的一种补偿状态,在新的平衡关系没有确立以前,“母子同盟”可能是家庭内部平衡的有效机制。带着这种观念走进家庭,心理咨询师更能保持位置的中立和更广阔的观察角度。我们会狡猾的绕过家庭成员给予我们的是非因果,也不去充当家庭的教育者或关系的调解人。我们对家庭呈现给我们的东西保持高度的尊重和认同,并协同家庭找到今后发展的多种变化的可能,以此来降低家庭内部的焦虑。我们不讨论家庭为什么会这样,或者孩子为什么会出现 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相反,我们乐于承认我们对问题的成因一无所知(装傻)。我们只愿意与家庭讨论这种“母子同盟”是怎样被维持下来的,如果家庭选择不改变 现状,每个成员需要怎样做才能使“结盟”看起来并没有那么糟。如果家庭选择变化又要怎样来建立新关系和怎么样维持变化的可持续性。

  在治疗中,家庭治疗师很愿意和家庭坐同一个板凳,如果习惯坐在家庭的对面,让家庭把麻烦恼怒一股脑儿的抛过来,那才是吃不了,兜着走。

  观察5:束缚

  看来横竖都不行。

  不做事的人,永远也不会做错事!做事的人,总是从犯错开始的。

  “双重束缚”是家庭治疗大师贝特森对家庭动力学中一种矛盾情景的经典描述,他认为:“双重束缚是这样一种情景,即父母之间或父母与子女之间交流时在关系水平与内容水平之间有明显的矛盾,使家庭交流发展出一种矛盾的不确定性,家庭成员不知道对方是关心自己还是抱怨自己”。正如父亲说:“我这样做是为了爱 你!”,而孩子却知道接下来可能是大祸临头。贝特森认为这种矛盾情景是儿童产生精神分裂或情绪障碍的决定因素。

  在中国的文化中,父母喜欢把对孩子的愤怒,包藏在一种对孩子的貌似关心中,越是与子女关系不好的父母,越易于通过“教育”来发泄对子女的不满。结果,孩子 长期处在一种内容水平被关心,关系水平被伤害的悖论情景,而且还不能评述或反抗这些矛盾信息。慢慢地孩子会借助矛盾的信息来逃避惩罚,以扭曲的行为方式来应付所有的关系,失去了发展正确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出现人格分化延迟。

  母亲生气的对女儿说:“瞧你都15岁了,还不愿替母亲分担一点家务,你真是太懒了!”即表达一种对子女的成长期望,又表达一种对女儿的失望与抱怨。 女儿要平衡母亲的情绪,觉得该做点什么。女儿对母亲说:“好吧,我来拖拖地”。表达的是一种服从,甚至是一种刻意的讨好,但内心隐藏着一种防御,害怕与母亲继续交流。女儿在拖地的时候,如果得到母亲夸奖,则应答成功,内心得到满足,拖地行为就转为成长的动力。但母亲却大声叫到:“瞧你拖的地!还不如不拖。 养你这么大,连拖地都不会!”女儿被迫处在一种应答无措、左右为难的位置,无论如何都是输,变与不变都毫无出路。不拖地,要继续忍受母亲的指责和埋怨;去拖地也要忍受母亲新的指责和埋怨,横竖都是不快乐。由于来自母亲的信息矛盾,反倒使子女成长的动力被减弱。孩子心中的感觉是:“无论如何我都不能摆脱母亲 对我的不满。”

;


单亲家庭的孩子需要的是什么?他们是不是不适合婚姻不配有爱?
单亲孩子需要的是关爱 他们长大以后更懂得怎样去爱 他们对婚姻会比常人要慎重得多 一旦有了孩子都不会让孩子失去父爱或者母爱

一个单亲家庭的男孩子心理
公开的点名批评、斥责、挖苦极易挫伤自尊心,产生自卑感。 5、社会评价的偏见。离异家庭往往成为一些人议论的焦点,常有人评头论足, “X X X ★★★跟别的男人跑了”“X X X 他爸跟X X 又好上了”,邻居、同学说三道四,添油加醋者有,歪曲事实者也有,还有一些学生及家长排斥他们,说这种家庭的孩子思想不...

亲子关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亲子关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程度是极高的。你想想。如果。子女与父母之间没有亲子教育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就隔得很远,这样的情况下父母对子女的约束能力是很低的。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什么?
这样导致了一个最直接的后果,也是国内最常见的一种父母与子女的模式,就是一对男女一旦成为了父母,就会开始失去自我。这种失去自我有几种表现,我们来列举一下。首先,开始变得不懂得认错。在长期教育孩子的途中,父母会不知不觉陷入一个不知名的误区—— 「想要带领孩子往正确的方向上走,我就必须得...

心理学中的家庭对孩子有什么影响的相关论文
这些家庭问题都会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而夫妻关系是家庭存在的基础、禁闭等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的,其中,家庭的负面影响是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学习等方面出现问题的人数比例较高。残缺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有许多不利影响,这些因素往往导致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诸多的调查...

与家人的亲密关系程度影对你的心理成长影响多大?
所以我们应该敢于打破格局勇于涌入人群,善于筛选朋友,杜绝圣母心,敢输,敢赢,多学点特长,让自己内心丰盈起来,就不会缺爱,格局打开了,就不怕失去。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不论是亲密关系程度,还是行为做法,以及价值观念,都会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性格特征、...

我想请教大家,如何处理好家庭关系?
1、父子关系。在生活中,父母和孩子必须经常沟通。你不能以为你是长辈就高人一等。子女就必须服从。你们可以像朋友一样坦诚的交流。有什么事情可以心平气和的交流,如果你是子女,你可以多跟父母聊些日常,如果不在身边可以多打电话,关心他们的生活和身体状况。彼此相亲相爱。2、婆媳关系。每个家庭都会...

离异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有?
四、逆反。这类孩子有的由于亲情的隔阂不接受继父母的管教,或继父母不便于管得太严,从小就养成了上不服天,事事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由于对父母的离婚行为不理解,对家庭产生一种厌恶感,出逆反的心理现象。以上只是父母离异后的子女在心理发展、性格成长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倾向分析。孩子处于单亲的环境...

亲子关系的主要特点
亲子关系是父母子女关系。父母和子女是血缘最近的直系血亲,为家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围了亲兄弟姐妹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亲子教育的基础,只有在关系和谐的状态下,子女才会尊重父母,接受父母的教育。父母要想更好地教育子女,就需要与子女建立良好的关系,就需要学习有效的沟通方法,有效的沟通方法...

父母和子女关系紧张,怎么缓解?
矛盾处理不好,还有可能激化,造成两代人之间的隔核,加深两代人之间的代沟,为以后的子女教育和父母子女间的交流形成障碍。所以要重视父母子女间的交流和沟通,及时化解矛盾,使父母子女亲密无间,这是家庭和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追查父母子女间的矛盾,虽然有子女方面的种种问题,但主要是父母以大人...

白沙黎族自治县18648106618: 在不和睦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是不是很自卑? -
莱府依静: 内向不自信的孩子可能性比较大,因为不和的家庭往往伴随着争吵,父母气性大,脾气急,自我,控制欲强都是家庭不睦的重要原因,这样威压下的孩子更多会顺从和内向.

白沙黎族自治县18648106618: 为什么会有小儿抑郁症?
莱府依静: 资料来自沈阳解放军93303医院 解放军93303医院专家为您解答:①性格因素.性格内向、文静、不爱交际、不喜欢出头露面、孤僻、多疑、常常注意事物消极面或遭受意外挫折的人,容易陷入抑郁状态.另外,急性抑郁发作的小儿,病前个性...

白沙黎族自治县18648106618: 单亲孩子是不是都是心理有病
莱府依静: 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都有心理疾病只是有的严重有的比较严重罢了!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榜样和朋友,所以父母的言谈举止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心理成长和思维习惯及各种观念的形成.单亲家庭的孩子通常表...

白沙黎族自治县18648106618: 常见的家庭心理问题有哪些?
莱府依静: 俗语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家庭或多或少都会有摩擦和矛盾,而且根据其家庭背景的不同,所遇到的问题也会有所不同.即不管一个家庭有多么健康,也难免会面临...

白沙黎族自治县18648106618: 儿童精神病的原因有哪些 -
莱府依静: 1.中毒性痢疾、食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脑炎、脑外伤、肺炎、脑膜炎、有毒药物的影响等,都可能引起患儿大脑功能紊乱而出现精神不正常. 2.儿童精神病具有一定几率的遗传因素.有精神病血缘关系近的后代,精神病的发病率高.父母...

白沙黎族自治县18648106618: 影响人们心理卫生的因素有哪些,并说明各种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
莱府依静: 一)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 人的心理主要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然而,人的心理发展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统计调查及临床观察,许多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确实具有血缘关系.同时,遗传上的易感性在一些人身上也是...

白沙黎族自治县18648106618: 什么是心理疾病?是什么造成心理疾病的产生? -
莱府依静: 心理疾病,是一种病,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自己思维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的现象.心理和行为上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程度越厉害,心理疾病也就愈严重.长期过度紧张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

白沙黎族自治县18648106618: 幼儿心理健康与疾病预防怎么做? -
莱府依静: 幼儿心理健康与疾病预防该怎么做?这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问题,不少家长甚至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家认为,做好幼儿心理健康和疾病预防工作应该从家庭教育开始.那么,幼儿心理健康与疾病预防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