钊姓的迁徙分布

作者&投稿:谢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姓氏的起源迁徙与现在的分布~

中文中的姓氏一词,最早时其“姓”与“氏”不同。姓产生在前,氏产生于后。“姓”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在上古时代,人类还处于母系社会,“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子女的姓是随着母亲的姓而改的,也可以看出那时姓“姬”、“姒”、“妫”、“姜”和“嬴”等字的部首,都是从女字部这一特点,随时间发展到父系社会后,姓则随父亲。随着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这个家族往往会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处。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为自己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也就是说,姓是一个家族的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

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者父子两代不同氏。另外,不同姓之间可能会以同样的方式命氏,因此会出现姓不同而氏相同的现象。

在周朝以前,贵族除了有姓之外,还往往以国、官位为氏。而一般人没有姓,也没有氏。当时只有诸侯国的国君及其家族才有姓,而氏则是赐封了土地以后才有。

贵族获得氏的方式有:

以国名为氏
以邑名为氏
以官名为氏
以职业名为氏
以住地之名为氏
以同周王或侯君主血缘关系远近之称为氏
以贵族的字为氏。
在夏商周三代,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用来区别贵贱,贵族有氏,贫民有名无氏。姓用来区别婚姻。同姓不能通婚,姓同氏不同也不能通婚,而氏同姓不同则可以通婚。后来在中国一直保持了这种传统,同姓之人通婚被视为禁忌。直到现代,这种传统才被逐渐打破,但是许多地方民间仍然不赞成同姓通婚。

春秋战国时,姓氏制度也发生根本变革。这时氏开始转变为姓。战国以后,平民也有姓,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这反映了贵族的没落,平民地位的上升。

秦汉以后,姓与氏合一,遂称“姓氏”。

姓氏的起源
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因此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陈姓起源及发展


  “张王李赵陈,天下一半人。”在台湾还有“陈林半天下”之语,可见陈姓在我国也是大姓之一。陈姓起源于胡公妫满,和妫、田、姚、胡五姓同脉同源,史称“妫汭五姓”,其血缘先祖是五帝之一的虞舜。“妫汭”,古水名,又作“沩汭”,在今山西永济南,源出历山,西流入黄河。舜帝本为姚姓,因居妫汭而得妫姓。郑樵《通志·氏族略》言:“虞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
  虞舜裔脉在周代为陈氏。史传舜的先祖为幕,幕后为瞽瞍。舜为平民时,以德行获帝尧信任,尧以二女娥皇、女英嫁与舜为妻,后将权力禅让与舜。舜之后禹获得帝位。禹之子启建立了夏朝,封舜长子商均于虞(今河南虞城),虞姓源于此。这以后舜的后裔爵位时断时续,一直到商朝后期,舜的后代阏父(又作遏父)投附于周文王,任陶正之官,有功。周武王灭商纣,建立周朝,武王将长女大姬嫁与阏父之子妫满,封妫满于陈地(今河南淮阳),建立陈国。妫满称陈胡公,他的后代有的以国为姓,从而产生了陈姓氏族;有的以谥号为姓,就产生了胡姓氏族。
  陈姓氏族在春秋中期分脉出田姓。陈厉公时,陈国发生了一场争夺君位的内乱,内乱中陈厉公之子陈完出逃齐国避难,为避祸而改为田姓,陈完是田姓的始祖。陈完在齐国受到礼遇,任工正。死后谥为敬仲,此事见载于《左传》和《史记》。
  陈完的后代田氏家族在齐国逐渐发展,至其五代孙田乞,为齐景公大夫,其后田氏一族在齐国世代为相,并垄断齐政权,齐公犹如傀儡。田无宇、田常等人身为姜齐之臣时,为了争取齐国民心,在春秋末期就不惜经济代价,施惠于民,被称为“厚施买国”,最后人心归附。到十代孙田和时,终于夺取了姜姓齐国,田和废除齐康公而自立为齐太公,并受到周王朝和诸侯列国的承认。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田代齐姜”。
  在当今全国近12亿汉族中,陈姓人群大约占了5.4%,即每1000个中国人中姓陈的人至少有54个,总人口大约在5400万。陈姓氏族经过历代播迁、人口繁衍,从河南淮阳“老陈户”发源,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陈姓主要活动在河南、安徽、湖北地区,湖南、江苏、山西、山东等地也有陈姓足迹。西晋末年,中原动荡,居民纷纷南迁,陈姓主要迁往安徽、江苏、江西、浙江。同时,陈姓与林、黄、郑等氏族率先进入了福建。到南朝时,陈姓已成为福建的四大姓之一。在唐初,由河南固始人陈元光父子经江西入福建,其后裔成为闽粤台地区和南洋诸岛陈姓的主要派系。唐末,固始人王审知在福建建立闽国,大批中原陈姓人再一次移民福建。从此。陈姓成了东南地区的第一大姓。 到了宋朝,由于中原人群大量南迁,中国的人口和政治中心第一次由北方转移到南方。由于陈姓氏族早在秦汉时已渐次迁离北方,发生在中原的几次战乱对陈姓的伤害较轻。在宋元明时期,陈姓在南方得到了稳定的发展,最终形成了如今典型的南方大姓。
  广东为当今陈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陈姓总人口的14.7%,占全省人口的10.5%。占省人口比率最高的省份是福建(14%)和台湾(12.2%)。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分水岭,北少南多的陈姓分布状态。长江以南形成了粤闽和浙苏两个陈姓高聚集中心,然后向西梯度减少,形成长江流域陈姓分布区。北方地区则由河南、山东经渤海,连接东北三省的陈姓分布带。陈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广东东南及浙江东北地区。在当今全国近12亿汉族中,陈姓人群大约占了5.4%,即每1000个中国人中姓陈的人至少有54个,总人口大约在5400万。

山东济南(历城区遥墙河套圈村)(济阳大钊村、小钊村)
淄博(高青北郭村)
日照{五莲叩官老君堂村、叩官镇大槐树村、叩官镇叩官村、叩官镇花山村}
河南省商水县{1、魏集镇钊常村(北钊庄 );2、魏集镇魏集村(东钊庄) ;3、魏集镇郭楼村(西钊庄);4、胡吉乡上许寨(从西钊庄迁至) 。 }
云南{腾冲}{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彝族}
山东境内:济南、淄博、日照、五莲、滨州、青岛等地有钊姓人居住,其中日照是钊姓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全国范围:河南、河北、黑龙江、吉林、云南、广西等省有钊姓人分布。
钊:百家姓里求而不得
山东钊姓聚集五莲
日照五莲老君堂的钊安云告诉记者,山东钊姓人口最多地区当属日照,很多其它地方的钊姓人就是从日照迁出的,而日照钊姓人最多的地方又集中在五莲。据钊安云介绍,五莲的钊姓人主要分布在四个村里,“我们老君堂村一半以上的人姓钊,荒山沟村有十几户。叩关镇的叩关村和大槐树村钊姓人少一点,各有50人左右吧。整个五莲地区,钊姓人总共几百人。”
除五莲以外,日照其它地方亦有钊姓人的踪迹,如日照杲陆等地。钊世升来自日照岚山区后村镇汉家杲陆二村,他告诉记者,“我们村钊姓人有20多户,算是规模比较大的了。听老人说我们老祖是从五莲那边迁过来的。”
“我也听老人说过,岚山那边同姓人的根儿在我们五莲,这边(五莲)有不少他们老祖的坟,他们时常会来五莲扫墓祭祖。”57岁的钊安云告诉记者,村里年长的老人说村里过去保存过完好的钊姓族谱,不过后来在文革时候被彻底销毁了,很可惜。
日照之外亦有钊姓
钊安云说济南也有钊姓人,其中不乏自家的同姓亲戚,据说历城区遥墙河套圈村也有钊姓人居住。
另外,淄博市高青县高城镇城北郭村和济阳崔寨镇的大钊村、小钊村也是钊姓人的重要聚集地。据了解,两地始祖同为钊魁,是明初由山西省洪洞、河北枣强县逐步迁徙而来的。其中淄博高青一带的钊姓谱续传承较济阳崔寨更连贯和完整些,现已承袭延续至第十七世,记者比照两地辈分表,发现鲜有交叠处。
现在在滨州也有为数不多的钊姓人,他们之中有一些源自淄博高青县高城镇。 耕读世家,笃信文定厥祥,崇尚文章为立世之本,当务之首。“家风传续承忠厚,门第着意达书香。”
1.七世祖-钊庆云居苏家庙,后世无记载。
2.十世祖-钊福德居祗坊,生子洛然,再后世无记载。
3.十一世祖-钊宗谟外居后世无记载。
4.十四世-钊希堂居辽宁子经军、经宁,孙天奇、一斌。
5.十四世-钊希科居山东滨州子经利、经涛,孙梓榉。
6.十五世-钊经辉居山东滨州。




姓氏的起源迁徙与现在的分布
中文中的姓氏一词,最早时其“姓”与“氏”不同。姓产生在前,氏产生于后。“姓”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在上古时代,人类还处于母系社会,“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子女的姓是随着母亲的姓而改的,也可以看出那时姓“姬”、“姒”、“妫”、“姜”和“嬴”等字的部首,都是从女字部这一...

詹姓迁徙分布
明朝时期,山西詹姓随洪洞大槐树移民迁徙到山东、河北等地,而清朝时,福建、广东沿海的詹姓开始渡海赴台,甚至远赴东南亚和海外。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之风潮又推动了詹姓进入四川、重庆。清中叶以后,詹姓分布更加广泛,台湾和海外成为重要落脚点,如詹采卿在泰国、詹应考在荷兰等都有知名人士。截至2008...

七姓迁徙分布
广东省潮汕地区的揭西地区,是柒氏在岭南地区的一个重要落脚点。最后,湖南作为又一个历史厚重的省份,柒氏的分布也尤为显著,表明了他们在不同地域的广泛分布和迁徙历史。总的来说,尽管柒氏的知名度可能不如一些大姓,但在这些地方,他们都有着深厚的家族根基和独特的文化传承。

温姓迁徙分布
四川和华北三大聚集区。在全国各地,温姓的分布频率在不同区域有所差异,从0.08%到1.1%不等,覆盖了约19.4%的国土面积,居住了约52%的温姓人群。海外温姓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总体来看,温姓的迁徙历程丰富多样,从中原到边疆,从国内到海外,形成了如今遍布国内外的温姓大家族。

归姓迁徙分布
归氏望族的发源地在京兆郡,起源于汉武帝太初元年设立的京兆郡,其治所长安(今西安),涵盖今天的陕西省秦岭以北至渭河以南、西安市以东的地区。这个姓氏的分布范围广泛,如今在河南的郑州市和南阳市新野县,广西的钦州市钦北区和南宁市武鸣县,广东的广州市,江苏的苏州市和常熟市,浙江的湖州市德清...

闵姓迁徙分布
山东省的费县,安徽省的宿州市,河北省的博野县,上海市,北京市通州区,陕西省的商洛市,湖北省的武汉、黄陂等,江西省的南昌、九江,浙江省的嘉兴、湖州,贵州省的贵阳、毕节等地,还有香港、重庆、台湾等地,都有闵氏的足迹。这些地方都见证了闵姓的迁徙与繁衍,形成了一个遍布中华大地的大家庭。

晁姓迁徙分布
六安等地,四川的宜宾,黑龙江的五常,云南的昆明,北京的密云,河北的唐山、乐亭、滦南,陕西的扶风、陈仓、西安、咸阳等地,甘肃的陇西、永登,广东的梅州,山西的太原,上海,香港,以及台湾,都有晁氏族人的分布。由此可见,晁姓的迁徙与历史变迁紧密相连,其家族文化与血脉在各地得以延续和传承。

章姓迁徙分布
隋唐时期,章姓进一步向梓州(今四川三台)、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等地迁移。五代十国时,章姓开始向福建发展,如章仔钧的祖先从福建泉州迁至浦城。宋代,章姓更加繁盛,南方成为主要迁徙地,如章甫从鄱阳迁至真州。明朝初年,山西章姓随洪洞大槐树迁民分布于多地,包括湖南、湖北、陕西等地。明清...

从姓迁徙分布
尽管从氏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省的百家姓排行榜中并未进入前三百位,但在宋版的《百家姓》中,它的排名位于第二百七十一位,象征着它在古代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这个姓氏的分布广泛,遍布全国各地。在河南,我们可以看到驻马店市、周口市郸城、新蔡县、信阳市光山县、南召县、平舆县、许昌市等地,都有从氏的...

问姓迁徙分布
保定市望都,甘肃的陇南市徽县,浙江的宁波市余姚,山西的汾阳、交城、吕梁临县,河南的漯河,湖北的荆州,重庆,黑龙江的哈尔滨,江苏的苏州、扬州宝应县,山东的临沂郯城,陕西的渭南澄城白水,以及台湾省等地,均有问姓氏的活跃身影。这些分布点反映了问姓氏家族的迁徙历史和地域变迁。

青海省19329968535: 我姓钊,满族,镶黄旗,以前从山东迁过来的,满族姓氏应该是什么啊?谢谢 -
狐桂惠迪: 你家应该是八旗新汉军,也就是清顺治年间从山东河北一代招募的新八旗.这些人多数祖先是汉人,也有回回,后来长期与满族杂居就满化了溶入满族.但姓氏还保留着汉姓,你家祖上可能原本就姓钊.

青海省19329968535: 滕姓的迁徙分布 -
狐桂惠迪: 滕氏是一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六十七位,人口约九十六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6%左右. 滕州历史久远,七千二百年前就有东夷部落的北辛先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境内有“北辛文化”遗址,成...

青海省19329968535: 百家姓有姓但的吗? -
狐桂惠迪: 但姓起源有四: ①、源自上古,周公旦后裔,以祖名为氏.相传周公旦有孙名但,后世以祖名为姓,称但氏.一说黄帝次子含宏,出生时双手分别有纹似“人”、“旦”,遂赐姓但. ②、出自春秋齐桓公之后.春秋时齐桓公后人桓氏,有改亘氏或旦(但)氏者. ③、出自避讳所改.南宋时,因避赵桓讳,桓姓有改旦(但)姓者. ④、出自他族.西南少数民族有旦姓. 始祖:齐桓公. 【迁徙分布】 但姓早期居住于陕西一带,汉时已因仕宦等原因迁居于河南、山西、安徽等地,并在河南宛县一带形成郡姓望族,以南阳郡为郡望.唐宋以后,则逐渐遍布全国各地,西至甘肃、宁夏,北至辽宁、吉林,南至四川、广东,东至山东、江苏,都有但氏家族踪.目前但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三百位.

青海省19329968535: 地区有姓仰 -
狐桂惠迪: 仰姓一、姓氏源流 仰(Yǎng)姓源出有二: 1、出自上古虞舜为帝时的大臣仰延之后.仰延精通音乐,当时瑟为八弦,他改造为二十五弦,为一大发明.仰延的后人,以祖上的字为姓,遂成仰姓. 2、出自嬴姓,为秦惠帝之子公子印之后....

青海省19329968535: 这个“钊”字有什么含义吗? -
狐桂惠迪: 1、“钊”字是勉励的意思. 2、拼 音 :zhāo 3、部 首: 钅 4、笔 画: 7画 5、出处:门沆砀,驾以猋.俯下士,无不钊.——明· 宋濂《补雩坛祝舞歌辞》 6、相关组词:佐钊、 钊文袋 7、钊也可以作为一个姓氏,钊姓是一个姓氏,起源于我国上古时期,普遍认为得姓始祖是周康王姬钊.

青海省19329968535: 仪姓的来源 -
狐桂惠迪: 仪姓一、姓氏源流仪(Yí 仪)姓源出有三:1、出自虞姓,起源于夏朝初年,仪狄之后以祖名为氏.据《潜夫论》载,出自虞姓,夏朝初年,大禹持掌天下之后,其下有大臣名仪狄,最擅酿造美酒,在古人的文章里...

青海省19329968535: 钊的拼音是什么 -
狐桂惠迪: 拼 音 zhāo 部 首 钅笔 画 7五 行 金 繁 体 钊五 笔 QJH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1.勉励. 2.远. 3.姓. 相关组词 佐钊 章士钊 钊文袋 李大钊 更多

青海省19329968535: 崔姓的迁徙分布 -
狐桂惠迪: 崔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八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420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4%左右. 历史上崔姓的分布与迁徙 先秦时期,崔姓有人曾为齐国的卿大夫,活动在山东地区.秦汉时期,崔姓...

青海省19329968535: 边姓的迁徙分布 -
狐桂惠迪: 边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人口约四十一万八千余,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26%左右.边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边姓出自子姓.上古商代的时候,有个诸侯国叫边国,边国国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