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曲十面埋伏的艺术价值

作者&投稿:藤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琵琶曲十面埋伏的艺术价值如下:

《十面埋伏》是古筝、琵琶二重奏曲,以其自成一体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一、和音美妙

1.独特的旋律

这首曲子所采用的旋律独特而引人入胜,各种各样的音调和乐音搭配在一起,构成了一道个性鲜明的旋律,听来舒适惬意。

2.深刻的情感表现

《十面埋伏》所具备的华丽感和气势感,都是通过旋律和和声处理得以实现的,每一个音乐元素都是紧密相连、快速变换的,表现出了强大的情感冲击力。

二、独特的演奏技巧

1.统一与分离:《十面埋伏》的演奏技巧非常独特,由古筝和琵琶两个声部合奏完成。这两个声部的演奏都非常独立和协调,通过简单而精细的旋律来呈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音乐效果。

2.灵活的速度和节奏:曲子中旋律变化复杂,节奏快而多变,需要配合良好、耳熟能详的和声来完成。在演奏上,琵琶和古筝的手指动作是精准而灵活的,交汇出纷繁复杂的音符。

三、深刻的文化内涵

1.入情入境的创作

《十面埋伏》的创作脱胎于中国传统历史题材,采用了故事化的表现手法。作者通过因袭古风,加入了中国戏曲的表现元素,成功地展现出了古代战争烽火连天的惨烈景象。

2.最优秀的音乐作品

由于《十面埋伏》既有娴熟的演奏技巧,又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并且在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上达到了高度统一,因此不仅作为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更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最优秀的音乐作品之一。

拓展知识:

《十面埋伏》最初是中国电影《十面埋伏》的主题曲,由张艺谋执导,成龙等男演员参演。随着电影的普及和传播,歌曲也逐渐走向世界,作为代表中国民间艺术的优秀作品之一,在国内外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目前,《十面埋伏》已经成为了况味浓烈、富有特色的古典音乐之一,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音乐衍生品中,如舞蹈、器乐演奏、电影配乐、戏剧伴奏等。




高二语文上册教案五篇
1、学习、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不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 2、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无限同情和共鸣。 教学重点 学习用文字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声中之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听“曲”(播放音乐) 听一段琶琶曲《十面埋伏》对琶琶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二、赏“声” 1、学生谈听后之感 ...

乐器中琵琶的由来和历史?
历史上的所谓琵琶,并不仅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指多种弹拨乐器。经历代演奏者的改进,至今形制已经趋于统一,成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琵琶音域广,演奏技巧为民族器乐之首,表现力更是民乐中最为丰富的乐器。由木制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

高二语文优秀教案设计5篇
学习用文字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声中之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听“曲”(播放音乐) 听一段琶琶曲《十面埋伏》对琶琶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二、赏“声” 1、学生谈听后之感 2、白居易在听到一曲琵琶后是如何写下他的感受的?(直接进入第二段的琵琶声部分) 3、诗人是如何用文字来描述音乐形象...

琵琶是怎么起源的?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唐朝的琵琶是横着弹的吗?
是的!保留在福建南管的唐音,琵琶就是横着弹的。唐琵琶是“胡乐”又称马上琵琶,就和现代的吉它一样方便。汉化后的琵琶,只能坐得端端正正才能演奏。

十面埋伏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琵琶。《十面埋伏》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一般都是琵琶独奏。主要是表现西楚霸王项羽垓下被围时,四面楚歌、走投无路的场景。《十面埋伏》还有一个名字叫《淮阴平楚》,因为韩信是打败项羽的主要人物,而他先是被封异姓诸侯王,后来又降为淮阴侯,所以《十面埋伏》又被称作《淮阴平楚》。《十面埋伏》具...

十面埋伏是什么故事
二是琶琶大曲。十面埋伏为琵琶曲,有些曲谱记载它的曲名为《淮阴平楚》或《楚汉》。今传《十面埋伏》分为十段: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项王败阵、乌江自刎。 问题九:十面埋伏的成语故事 垓下战场;刘贾与英布自寿春率兵北进,无以渡,不忍杀之;彭越率数万兵马到达固陵...

有关琵琶的资料
著名乐曲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汉阳月夜》、《阳春白雪》、《月儿高》, 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等。 琵琶的种类 一、五弦琵琶 >> 二、南音琵琶 >> 三、响琶、月琶、高音琵琶、电琵琶 >> 五弦琵琶: 汉魏之交,由西域乐人经“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入我国。最早的记载见于《隋书·音乐志》...

正定县15342904492: 《十面埋伏》为什么能成为琵琶曲中的经典之作?这首曲目有什么特点? -
瞿乔芎香: “《十面埋伏》是我国传统器乐作品中大型琵琶武曲的代表作. 传统琵琶曲中的文曲大都旋律抒情优美,节奏轻柔平稳,技巧多 用左手推拉吟揉手法,善于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色或表达内心的细腻感 情. 而武曲则情绪激烈雄壮,节奏复杂多变,富于戏剧性,多用右手 力度较大的演奏技巧,擅长于表现强烈的气氛和情绪. 因而这首乐曲气势雄伟激昂,艺术形象鲜明突出,既简练,又生 动,情景交融,生动感人.”

正定县15342904492: 求琵琶曲《十面埋伏》的赏析.(100字左右) -
瞿乔芎香: 《十面埋伏》是我国传统器乐作品中大型琵琶武曲的代表作,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 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垓下决战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是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音画. 第一部分描述汉军大战前的准备,着重表现威武雄壮的汉军阵容.共包括前五个小段. 第二部分包括六、七、八三个小段落,是全曲的中心部分.它形象描绘了楚汉两军殊死决战的激烈情景. 第三部分包括最后五个小段落,前两段写项羽失败后在乌江边自杀,低沉的音乐气氛与前面的高潮形成鲜明的对照.其中"乌江自刎"这须旋律凄切悲壮,塑造了项羽慷慨悲歌的艺术形象.

正定县15342904492: 《十面埋伏》是谁的作品?
瞿乔芎香: 《十面埋伏》又名《淮阳平楚》,琵琶独奏曲.是以前202年的楚汉相争为题材编写的乐曲. 音乐扣人心弦,有很强的戏剧性和一定的写实性,可以说是把古代琵琶表演艺...

正定县15342904492: 琵琶曲十面埋伏是怎么样的?
瞿乔芎香: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气势雄伟激昂,艺术形象鲜明.是琵琶武曲的顶峰之作,它结构完整,用音乐叙事的手法完美地表现了名闻古今的楚汉之战,琵琶的演奏手法在此曲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那激动人心的旋律令听者无不热血沸腾、振奋不已.至今在各种类型的音乐会中,《十面埋伏》都是最受欢迎的琵琶曲之一. 《十面埋伏》最早记载的是1818年出版的于华秋苹(江苏无锡人)编的《琵琶谱》卷上,标题为《十面》,标为直隶王君锡传谱,全曲共分十三段,各段前均有小标题: (1)开门放炮(2)吹打(3)点将(4)排阵(5)埋伏(6)小战(7)呐喊(8)大战(9)败阵(10)乌江(11)争功(12)凯歌(13)回营

正定县15342904492: 琵琶曲目《十面埋伏》表达了什么情景? -
瞿乔芎香: 这首乐曲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汉两方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而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谱写而成的. 垓下决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秦朝末年,...

正定县15342904492: 琵琶曲《十面埋伏》讲的是什么? -
瞿乔芎香: 《十面埋伏》首先是“武曲”又叫《淮阳平楚》最早见于《华秋频琵琶谱》(1819).一般认为描写的应该是楚汉争霸时期,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战争,和霸王别虞姬,直至乌江自刎!描写的应该是“垓下之战”.明代王猷定《汤琵琶传》中,记有被时人称为“汤琵琶”的汤应曾弹奏《楚汉》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恐,终而涕泣之无从也.”

正定县15342904492: 十面埋伏是什么 -
瞿乔芎香: 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堪称曲中经典.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此曲最早见于1818年出版的华秋萍《琵琶谱》,1895年出版的李芳园编订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将它改名为《淮阴平楚》.乐曲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而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谱写而成.垓下决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向世人展现了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画面.

正定县15342904492: 怎么鉴赏古典音乐十面埋伏 -
瞿乔芎香: 一开始便是匆促的音调,似乎把人一下子从山秀水美的沉醉中拉到了一个令人窒息的黑屋子中,心不行制止地动动,忐忑担心.随着曲子的越焦急促,心跳也加快,似乎每根弦都扣在了心上,让人紧急担心,似乎昏暗的屋外有危机在靠近.虽没...

正定县15342904492: 十面埋伏是什么乐器演的 -
瞿乔芎香: 十面埋伏是一首汉族琵琶大曲,同时也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其演奏为独奏,乐曲激烈,震撼人心,清楚地表现出了当时项羽被大军包围时走投无路的场景.为上乘的艺术佳作.

正定县15342904492: 十大古曲之一的琵琶曲《十面埋伏》有什麽涵义? -
瞿乔芎香: 十面埋伏 是一首 武曲 琵琶曲分 文曲 和 武曲 下面的是来自百度百科: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汤琵琶传”中,曾记载了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鼓声、剑弩声、人马声……使闻者始而奋,继而恐,涕泣无从也.其感人如此.”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