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观后感.秦始皇的200字左右..有多少篇要多少篇啊..

作者&投稿:万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百家讲坛观后感.秦始皇的200字左右..篇数越多越好..~

对秦始皇的评价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究竟如何评价?自秦亡后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有人盛赞他为“千古一帝”(李贽《藏书·卷二目录》);有的人说秦始皇“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章太炎《秦政记》);有人歌颂秦始皇的统一事业:“秦主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自《秦王扫六合》)他们都高度评价秦始皇的功绩,肯定其对历史的作用,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另一些人则咒骂秦始皇“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 “以暴虐为天下始”(贾谊《新书·过秦论》);“始皇暴虐,至子而亡”(《贞观政要》卷八);“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愁困无聊”(引自陈登原《国史旧闻》)。他们都指斥秦始皇统治的残酷,是暴君。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由于评论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不同,也都有其片面性。

应当历史地看问题,即把秦始皇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他的功过是非,去研究他的贡献和罪恶。而在研究秦始皇所处的历史环境的时候,不仅要注意战国末期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尤其要注意秦国自建国以来所形成的历史特点,以及它们对秦始皇的影响。这后一点是迄今以来,对秦始皇评价中被大多数人所忽略的问题。当我们系统地研究过秦史以后,再评价秦始皇,则可望避免以往的片面性,得出较为合乎历史实际的结论。

根据这样的观察,应当说,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他的功绩是主要方面,但不能因此掩盖罪恶;他的罪恶是深重的,但也不应因此抹煞其巨大的历史功绩。

秦始皇的最重要历史功绩,在于完成了统一事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当然,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形势已经为统一造成条件,秦始皇是在统一果实成熟了的时候来到果园中的。但这种历史必然性并非意味个人的作用无足轻重。为什么统一由秦国来实现?完成统一的时间为何在公元前二二一年?在这些方面显示了秦始皇的个人作用。

除了作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以外,秦始皇对统一的贡献,在于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有些评论家盛赞秦始皇的“军事指挥才能”,这种评价是没有多少根据的。比起他的先辈,如秦穆公、秦武公等曾多次亲率军队作战的君主,秦始皇几乎可以说没有直接指挥过打仗;但是,秦始皇却取得了比他前辈更辉煌的成就,这除了历史给他造成的机运以外,主要在于他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在统一中国前夕,秦国聚集了几乎是全中国所有的第一流的军事家、政治家。这里有王翦、王贲、尉缭、李斯、姚贾、顿弱等等,他们大都并非秦国人,却在尽心地为秦效力。一切克敌制胜的军事进攻和政治策略计划,都是由他们制定和实现的。秦始皇的作用在于善于发挥他们的作用, 听从他们的劝谏和有错勇于改。如灭楚时,他开始误用李信遭到失败后,马上改过,亲请王翦出征,并倾全国之兵交付与王翦,结果取得胜利。这种情况,若与赵国国君不信李牧,齐国国君轻信谗言,致使国亡的情况相对照,更可看出秦始皇作为一个君主,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对于历史发展具有多么重要的影响。

秦始皇的贡献还在于奠定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基础。秦统一后实行的各种政策和措施,有的不仅影响至以后二千年的封建社会,而且及于现在,如文字的统一就是一例。秦始皇采取的各种统一措施和制度,对当时的历史发展来说,是一种大胆的革新,他不仅改变割据状态的政治和文化,从而使封建的社会经济顺利地向前发展 。而且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秦国固有的历史传统,如秦国以前一直被中原诸国视为西方落后地区,秦孝公也曾为此面苦恼,昭王以后虽然秦国势力进入中原,但主要统治地 区、根据地仍不出关中。到秦始皇时期,其国土竟达到空前广大的程度,而临这种局面,秦始皇以秦国制度为基础,创建各种制度,他并未囿于秦国固有的制度和传统,表现其政治眼光较为远大。从秦代制定的一些制度大部分为后来所继承,可以证明:这些制度和措施是适应当时历史形势的。而创建这些制度的秦始皇,其政治视野若不超出地处西陲的秦国的局限,则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百度首页 | 百度知道 | 登录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 帮助 | 设置

  百度知道 > 娱乐休闲 > 电视
  百家讲坛 5篇200字的观后感。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10-2-8 17:18 | 提问者:mlijun88 公明实验学校的禁抄~
  最佳答案 一
  今天我看了百家讲坛,主要讲的是贞观之治之李世民夺位。
  当时汉高祖时期,皇帝李渊治国有方,当时全国上下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时,李世民就起了夺位之心,他的第一步就是朝太子和齐王开刀,他设计计谋在玄武门把太子和齐王杀了。这就是所谓的玄武门政变。为什么当时皇帝不处罚李世民呢?是因为他的声望太高了,杀了他天下就会暴乱。杀了齐王和太子后,李世民就派他的一员大将去找皇帝要兵权。当时,皇帝和几个大臣在划船,看见一名全副武装的将士来到他的面前,就被吓着了,明白了此人的来意,但皇帝还是故作镇静地问他:你来干什么?此人就说外面有人生乱,请你把兵权交给秦王,让他来统一安排,全部听从他的指挥,旁边两位大臣也帮李世民说好话,皇帝没有办法,也只有交了兵权。从而也把自己的皇位拱手相让了,因为当时兵权就等于一切,所以李世民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皇帝。

  李世民当上了皇帝,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他篡位,有的又说是继位。史书是史书,说法归说法,我认为李世民的做法是错的。因为他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杀兄囚父。虽然他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却失去了手足、父子亲情。

  百家讲坛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栏目。从纪连海的《正说和珅》到易中天的《品三国》。这几天我就关注着于丹教授的《论语》。

  《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与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书。孔子说,一个人要有人格的尊严.他不提倡以怨抱怨.因为冤冤相报何时了?他也不提倡以德抱怨.他说那是一种浪费.是对人生的浪费.试想,人家很对不起你,可是你仍然忍辱负重,还在那里对他人宽容,忍让,会让那人感到你是可欺的.这样会让那个人瞧不起你的,你要用你的公正,磊落的人格,既不是德,也不是怨,要把有限的情感留在最有用的地方.因为人生有限,生也有涯.光明磊落才是你应该做的事情.


  于丹教授把孔子说的文言文给予大家解释得惟妙惟肖.让人容易懂得为人处世道理,她讲述的人生哲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所以我认真做着笔记.我需要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因为在我的面前总感到很困惑,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处理为好.如今我找到了答案.
  二
  检举百家讲坛之鲍鹏山新说水浒之鲁智深 读后感 不看经卷花和尚,酒肉沙门鲁智深 要说起水浒英雄,鲁智深可是一个特别的。说他是和尚,那也不尽然。他可是个“酒肉穿肠过”,不看经卷的花和尚,可算得上是和尚中的“另类”。且看他: 头裹芝麻罗万字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纽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纻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绦;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落腮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好一条英勇刚武的大汉子! 从渭州经略府的提辖官到梁山泊的头领,这便是鲁智深的性格斗争生命史。鲁智深被逼上梁山,不仅仅是现实对他的迫害,也是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结果。他虽然是个粗鲁之人,但他一身好武艺却也是名副其实。 这不,为帮金氏,他三拳打死镇关西;遇见周通强抢民女,又将其痛揍一顿。瓦罐寺中驱恶人;野猪林中救林冲。鲁智深虽然性情鲁莽,但却有着一腔热血。他原本可以“逍遥自在”地当他的提辖,然而却无法忍受漠然的社会。鲁智深不能忍受他所存在的社会,他对自己所看到的不合理的社会压迫采取了进攻的态度。鲁智深的正义感造就了他的性格,造就了他的一生。他是个粗人,但他这个粗人却是善良的。不畏强暴,见义勇为,一副侠义肝胆,此乃英雄也。 鲁莽行事的鲁智深“平生不修正果,只爱杀人放火”。他可是“酒肉穿肠过”,但佛祖是否心中留,那就得问他自己了。他大闹五台山,大力倒凉亭。可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自从落发寓禅林,万里曾将壮士寻。臂负千斤举鼎力,天生一片杀人心。欺佛祖,喝观音,戒刀禅杖冷森森。不看经卷花和尚,酒肉沙门鲁智深。 五台山上,鲁智深虽然到处惹是生非,三番五次破戒,但他在智真方丈面前却也显得乖巧,不敢放肆。鲁智深也有他可爱的一面。 鲁智深的性格中虽然有鲁莽的一面,但他却也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在菜园中他智斗众无赖,也算是有勇有谋。他在众无赖面前,力拔垂杨柳,也显示了他的力量和霸气。武艺超群,果不其然。 鲁智深为人豁达、坦率,这也正是他的可爱所在。他说话一口关西腔,又显出他的爽快来。不能否认,鲁智深确实是个英雄。作为英雄,他有一份英雄的气概。作为英雄,他也有一份英雄的义气。要不然又怎么会大闹野猪林救林冲,又怎么会为救史进华州入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兄弟两肋插刀。哪怕是来到梁山后,对昔日的好友兄弟依旧是日思夜念,并决定也接他们来梁山。如此义气,如此侠肝义胆,又怎能不让人为之钦佩呢? 鲁智深的一身可以说是富有戏剧性的。从起初因躲避追捕而被迫落发,到善终坐化在大刹。也可以说是从“假和尚”成了“真和尚”。他虽然被逼上梁山,也干过些杀人越货的勾当,但骨子里,他却也不是个坏人,仍透着点佛家的大慈大悲。智真长老说他鲁智深必能修成正果,也确实如此吧。或许鲁智深已经看破了这红尘世事,他拒绝了宋江的好意,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清净的去处,得个囫囵尸首,也就此心满意足了。 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鲁智深就这样圆寂了。鲁智深英雄一生,惊心动魄。但在临死之时,却是如此平静和自然。临死之人,如此坦荡也不失英雄气概。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鲁智深这个“酒肉穿肠过”,不看经卷的花和尚也算是做了一回真和尚,功德圆满,修成了正果。 鲁智深,鲁智深,起身自绿林。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忽地随潮归去,果然无处跟寻。咄!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 鲁智深命中与佛有缘,这也使的他的性格善良。他豪爽,不畏强暴,杀富济贫,仗义勇为。真可谓是侠肝义胆,可歌可泣。 鲁智深是个英雄。英雄都是令人所敬佩的。鲁智深是一个让人觉得可爱的英雄。 真是: 好个大胆花和尚,仗义勇为是好汉。 杀富济贫都强暴,性格豪爽侠义胆。 一拳打倒镇关西,二番大闹五台山。 留下多少英雄事,一块好钢折不断。 喜欢鲁智深,不仅因为他是个英雄,不仅因为他的正直,坦率,义气,侠肝义胆。让人感觉最深刻或许还是他的圆寂。他虽然一生的经历都是如此的惊心动魄,充满着残酷的斗争,使他一腔正义的热血一直都在他的心头燃烧,沸腾。他厌恶他所存在的社会,他不能忍受这样的社会。于是他反抗,采取了进攻的态度。他上梁山,落草为寇,劫富济贫,疾恶如仇。真是英雄所为。他荡气回肠的一生却有着一个平静得不能再平静的结局,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他便似化作一粒尘埃在纷乱、悲哀、被压迫的社会飘荡。这样的他应该是真正“逍遥自在”的吧。好个“不看经卷花和尚,酒肉沙门鲁智深。”现在我们应该可以真真正正地唤他一声长老了吧。 侠肝义胆是英雄,勇于斗争是英雄。上天创造了鲁达,而社会造就了英雄的鲁智深。
  三

  《百家讲坛》观后感

  ——时代造就的英才

  初三(3)班 江晓华 指导老师:朱常青

  秦朝末年,烽烟四起,战火连天。在陈胜、吴广的带动下,各路人马纷纷揭杆而起,伐无道、诛暴秦,而韩信,这位一代英才,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韩信,一个在乱世出生的奇才,不平凡的时代背景铸就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他是一个落破的贵族,整天带着一把剑到处蹭饭吃,在他的家乡是一个人人厌恶的游民,但是,他的经历赋予了他不同于一般人的雄才壮略,磨炼了他的意志,坚定了他的信念,在他与漂母(帮助人家洗衣服的妇女)的对话中我听出了他的雄心壮志:他不甘于在这里做一个游民,他定有前程,但没人看得起他,正可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面对那无赖的挑衅,韩信忍受着“胯下之辱”,他完全可以一剑将他刺死,但他也只是在“孰视之”之后,从那无赖的胯下钻了过去。为什么?因为他知道“忍”字头上一把刀,这不是懦弱,这是睿智!他明白这一决定的重要性,如果冲动,他的理想将无法实现。

  于是他背井离乡,仗剑从军,却无用武之地,直到遇到了萧何。

  萧何是伯乐,慧眼识英才。再加上拜将之后,韩信与刘邦的那段话,韩信用自己独到的眼光替刘邦分析了天下情势,今与刘邦争霸的为项羽,他虽英勇善战,却只有匹夫之勇,他虽心地仁慈,却乃妇人之仁,抢民财,失民心,不成大器,让刘邦心服口服,大有相见恨晚意。

  此后,韩信为刘邦攻打天下,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齐王,本可自立为王,却甘愿为刘邦卖命,终因功高盖主,成为汉高祖的心腹大患,也是由于与陈浠密谋造反,最终丧于吕后之手。

  他的死并不全是因为“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吧,他的优柔寡断,他的报恩之心,他的图谋不轨,终使他成为阶下囚,刀下之魂。

  他是一位英雄,因为他的帮助,刘邦才得以结束了楚汉争霸的局面;他替刘邦完成了大业;他逼得项羽乌江自刎,却也落得如此下场。

  他是一位军事奇才,他的军事才能是其他人所不及的。他能在沙场上指挥千军万马,他能冲锋陷阵,打过无数胜仗;但他对于政治问题却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如果韩信当时割地为王,如今的历史就要改写。

  他能忍辱负重,所以他能成功;但他的野心和傲气也使他走向灭亡。

  无论怎样,他是一位在乱世出生的英雄,在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大江东去之时,淘尽浪沙,流过无数风流人物的影子,卷起了千堆雪,万朵花。韩信的面容,永远地映在了后人的心里,留在了时间的长河里。

  简评:

  这是作者在观看《百家讲坛》之后,写的一篇读后感,文章语言流畅,层次清楚,但想表达的中心——韩信乃时代造就的英才——却没有能够集中地写好。这是值得注意的,其实韩信的成功,更多的是与他的个人原因有关系,这一点作者在文中也写到了,所以应将副标题改一改。另外,作为一篇读后感,叙述过多会冲淡议论,今后要注意。分享给你的朋友吧:人人网新浪微博开心网MSNQQ空间
  对我有帮助
  14回答时间:2010-2-4 14:24 | 我来评论

  向TA求助 回答者: 周杰伦的宽粉 | 二级采纳率:8%

  擅长领域: 文化/艺术

  参加的活动:

  相关内容
  2010-2-8 百家讲坛 5篇200字的观后感。 83
  2010-3-6 2010年1月到2月的《百家讲坛》200字的观后感
  2010-2-22 《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韩愈(1-5)观后感!!200字!!!!!!!!速度... 51
  2008-9-5 百家讲坛观后感.秦始皇的200字左右..有多少篇要多少篇啊.. 129
  2010-8-26 百家讲坛观后感200字!!!! 本人下学期六年级,这是暑假作业里的,要... 51
  更多关于百家讲坛观后感200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 百家讲坛 观后感
  等待您来回答0回答百家讲坛收视笔记 三篇 200字左右.2回答10急需今日说法 200字左右 2篇 和 百家讲坛 6篇.0回答求百家讲坛本寒假读后感不少于200字.3回答近期《百家讲坛》观后感 快啊 谢谢了 严禁抄袭!每篇200字都行!.3回答20百家讲坛收视笔记.0回答10百家讲坛 5篇读后感.更多等待您来回答的问题>>转发到: 用户名:

  密码码:

  记住我的登录状态

  登 录 忘记密码

  注册百度账号,遨游知识海洋


  来百度推广电视


  ©2011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知道协议

4、浅谈王立群 的“荆轲刺秦” (作者:天气晚来秋 来源
哎,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忽悠人的!要以朝,以政为本!
人民只是辅助的,国家政权的利益才是最大的!

哪个帝国的崛起不是用武力的?从古罗马,到大唐盛世(李世民没少打仗),再到大英帝国!美国没有发动战争,但是美国也是因为战争而崛起!

再说说,德国,如果德国把莫斯科攻下,如果日本不是偷袭珍珠港,而是和德国夹击苏联。那历史就改变了,到那时,你也会在这个论坛里说,以人为本!还会说日本人是伟大的!因为教育会改变人的思想!想想从古到今的战争,有多少次的屠城???历史学家都无法给出正确的答案!因为胜利者会掩盖事实!

我现在很敌视日本人,不全是他们在战争中所犯的罪行,而是他们对历史的态度,如果他们像德国征服那样的话,我也不会再骂日本人!
还有楼主,你叫啥名都无所谓,但是你整几个日本字,一点都不能体现出你的个性!

再说秦始皇,他确实是暴君!但是有些事情是不得不做的!
就像焚书坑儒,这么做确实是很过分。但这也是不得不做的,看看历史,元朝,清朝,都有文字狱。想想要统治六国,那时候的文化是非常多源的,不把那些天天乱说话的人杀了,国家怎么统治啊!站在他的角度可以理解!
还有说什么阻碍了中国多源文化的发展?如果要多源文化,那还统一什么啊。

嬴政,寂寞的王

十三岁,可以做什么?

他的十三岁拥有了他的国度,尽管他可能只是扯线木偶。但是不重要,踏上宝座的那一天,他已是王。

二十二岁,会做什么?

他的二十二岁学会了王道,懂得了天下,他向天下人证明了他不是扯线木偶。嫪毒是他的耻辱,吕不韦是他的芒刺,他也许不够孔子喜欢,他也许敏感地像狮子。知道为什么困兽比它的同类凶狠吗?因为它更加明白自由和拥有,只有受过伤害才会知道痛的感觉。公元前238年,嫪毐了发动宫廷政变,也许他等这一天很久了,也许他永远不希望有这一天。他说“有生得毐,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

平了乱,他能否开心,矛盾和面对在某一霎交织,他被天下人唾骂。他是个杀人如麻的魔鬼——他连亲母都不愿放过,稚子无辜。上窜下跳的儒生淹没了天下人的智慧,他或许理智,理智地可怕。他是王,他要的是天下。谤誉天下?这是世人的惩罚还是天下的惩罚,举世浊之他也许触动,朝野动荡他也许害怕,终究他只是一颗心,一个人,一个站在王位上的影子。

他的王位被觊觎,与他兵戎相间的是他的手足,行走在刀尖不由他选择。生亦邯郸,痛亦邯郸,他更加无法选择他的至亲,血浓于水,心化做水,他善待了给予他生命的亲母。但是,仍有一种执着叫不原谅。稚子无辜,孽子有罪,那是他无法忘,也不可能忘了耻辱,也许,他沾着血的手太冰冷;也许,他滴着血的剑太锋利;也许,他的心覆盖了红色的雪;也许……对他来说也许显得奢侈。

“仲父”,是父,还是贼?他等不到答案,没有人可以给他答案。没有相信,只有猜,漫无止境的猜,他听过的流言,他受过的不公,他是谁,父是谁?成蛟也许落魄了一生,却比他幸福,至少成蛟知道自己是谁,亦可以堂堂正正的对天下人说:我是大秦庄襄王的儿子,是嬴氏王族的嫡子嫡孙。

而他,他敢吗?

二十三岁,放弃了什么?

他的二十三岁看透了人心的脆弱,金帛的利诱与武力的打击成全了他渴望极力被掩饰的疮疤,他撤回了逐客令用天下治天下。可伤口,一直都在,隐痛提醒着决绝,他不可以做天下人的笑话。他问自己,也问和他朝夕相处了十年,为他劳尽天下智士之力苦心编撰《吕氏春秋》的仲父:“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他想知道的不是他问出的何功与何亲,功也好,亲也罢,对他都不重要。也许,他想知道的只是君何亲于我,是父,还是臣?

吕不韦不会说,也不可能说。这是对他的保护,还是残忍?他罢黜了吕不韦,没有了仲父,没有了隐恨?他终究还是不够绝情,如果他的母后可以对他有一点点的怜惜,如果吕不韦可以对他有一点点的坦白,可能他不会让陪伴了他十年的声音消失在咸阳城。

二十五岁,失去了什么?

公元前235 ,吕不韦饮鸩自杀,同年赵姬离魂大郑宫

生亦何荣,死亦何哀。他恨谁,谁都不会知道;他爱谁,谁都不该知道!爱和恨,对立又讽刺。他再也没有了忌讳,也再也没有了念想,世上最疼他的人去了。

他剩下的只有天下了!

三十三岁,看透了什么?

曾经的朋友送上了刺客,情义化做匕首的寒光刺穿了他眼中存留的信任。他结束了刺客的生命,他明白在这个世上永远不可以对任何人太好,伤害你的永远都是你最亲最爱的人。于是,他戴上了冷酷的面具掩藏他自卑的心。

没有人可以透过面具看见他,他离天下越来越近,他离自己越来越远。

三十九岁,得到了什么?

公元前221,齐国降秦,齐灭,六国尽灭,统一天下。

天下,他握在了手中!

谁会站在他的身后微笑,谁会告诉他“天曰顺,顺维生;地曰固,固维宁;人曰信,信维听”,谁会为他点燃烛火照亮孑然的脚步……

赢了天下,只是天下!

秦灭六国而一统天下,抚四海而震寰宇。除夏周之旧礼,兴大国之新法。可为第一。
每次看三国,都看到开头第一句话:“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不可谓不经典。这里引用之,以证明始皇帝之伟大。

始皇之功,功在千秋。
作为世界上最早封建王朝的皇帝,秦始皇的每一项措施都可谓是历史性和创造性的。比如秦朝设立九卿,后世千年皆效仿之,虽每朝每代有所改动,而基本框架则已经确定下来。
这就是创造。
——创造历史,创造奇迹。
后世虽也有杰出的皇帝,变法治国。但始皇之威,长久以存。

戍北关而战南粤,秦朝大帝用无上的国力像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而第二个千年最后一次展现中华雄风,却已经是15世纪三宝舰队下西洋。
后人有诋毁大帝残暴,不以人民为念。
却不知道说起穷兵黩武,汉武帝刘彻更是此中翘楚。
说起残暴不仁,隋炀帝杨广肯定不甘人后。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皇帝,嬴政已经做得够好。
至于以人民为念
——历来所有君王又有哪个是真正把人民当作亲生父母供养,
政治,永远不是大多数人手中的玩具。

天下处定,宇内任不安定。
历代开国帝王采取铁血措施实在是有必要之及。
有否要等到叛军临城,国家不保,再效杯水车薪之劳?

秦皇睿智,废儒家而尊法律。
后世不能善终,死灰又复燃。

假设一下,处于某种特定的条件,有一天中国或者某个国家统一了地球。
那么这个国家应该怎么做?
秦始皇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第一:发展交通。
第二,统一度量衡。

秦朝修筑旱路水路,以咸阳为中心蛛网式向全国铺展而开。
秦朝废除诸侯制,加强中央集权,地方上不再驻有重兵。
古代通信不发达,修建道路对剿灭流寇,消除叛乱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就算是到了现代,高机动性仍然是各国部队的发展方向。

——美国之所以能在军事上称霸全球,在很大程度上和其军队极高的机动性有关。
君不见攻打伊拉克之时,萨达姆的部队可谓在瞬间就剿除了武装。
(至于伊军游击部队零星的抵抗,连反抗都欠奉的民族还有希望么?)

而说到统一度量衡:
自二次大战之后建立起‘布雷顿’森林体系,全世界就开始用美元作为指定的参照标准。知道后来的经济危机,亚洲欧洲的再次崛起,才使美元开始滑落。
而四五十年代的美国,不正是当年秦朝的翻版。
最强大的国家,最强横的暴力机关,最有力的国家机器。。。
如果不是各个民族的文化差异太大,而标榜自由的美国人打着不干涉其他民族的旗号,如果不是那历史少得可怜而没有特别悠久灿烂的文明,那么上世纪中叶对全世界来说,又何尝不会是一场噩梦。
秦皇之功,虽不能说是后无来者,却绝对是前无古人,甚至连外星人也比不上:)

1、观《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后感(作者:静花榭雨 来源:http://tieba.baidu.com/f?kz=402339370)
今天讲的是第一集《荆轲刺秦王》,王先生讲的十分有意思。前十五分钟讲的是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其余的时间,王先生通过讲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得出了一个大英雄观的观点,很有意思。可是,令我感到意外的是,王先生在讲座结束的时候,没有像往常一样用老套路,即易中天式的“请看下集”,而是用纪连海式的“我们下次再讲”。这可真是太有意思了,呵呵。

2、小评《王立群读秦史》(作者:呱啦呱啦呱啦 来源:http://tieba.baidu.com/f?kz=402415600)
首先,爆料:我在10套的《话端午》?栏目里面看到了王教授,很难得他这次啥勾心斗角都没有说,挺专业的说了点关于端午节的东西。顺路祝节日快乐!BUT,我说老王啊,你咋不换套衣服哩,老是那几套,太不吸引人眼球了! 其次,关于《读秦史》。略感搞笑成分有点过,整体上不协调啊——!我还是更喜欢《读汉武帝》里面的风格。老王啊,你属于越稳重越有魅力磁场的类型啊!人形象太出挑的时候,反而是要玩高格调幽默啊!跟易中天一个风格,就没有独一无二的王立群啦! 最后,还是关于《读秦史》。很意外,老王这次还把那个张艺谋的《英雄》讲了一下。其实我看张艺谋的电影是很无趣的,因为我觉得张艺谋的作品很狭隘,没多少爱心可言,尤其是周杰伦参演的那部什么名字?里面周润发的角色简直就是张艺谋自己的写照!我是很反感他的!不过能从中看到“大爱”我倒是很佩服老王。我也注意到老王谈这些东西的时候,还是很有感触的,吼吼~! 老王一玩幽默,稍微过了点头就成了街头混混瞎侃瞎吹嘘的状态了,所以不要太注意炒作自己的好。有点得不偿失。 语重心长啊!老王!努力啊!哎……还算不错,给打个80分吧。

3、看后有感:荆轲其实是个水货剌客!(作者:Edwin7744 来源:http://tieba.baidu.com/f?kz=402502219)
因为看了王立群老师讲的,荆轲可是带了一把带毒的“国际名牌”的匕首,并且此毒还可达到“见血封喉”的良好效果(此前,我还不是详细确切知道地说),当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候还一把抓住了秦王嬴政的衣服。就当这个时候,其实很简单很简单的,只需要用匕首在小嬴的那个被抓住的手的任何一个部位(例如:手指啊、手腕啊、手肘啊,经本人反复推敲、琢磨、比划后,得出:最好是在手肘上,特别是抓离自己衣袖最靠近的部位,一来手肘没手指、手碗那么灵活;二是自己正好抓着的地方附近更好控制其移动,比如一只手拽衣服、一只手来划;三是万一划不到手肘,还可在往回收的过程中再往手碗或手指弄上那么一下下)OK!一切就搞定了,见血封喉时-----GAME OVER!! 即使是前几下划不到,要知道古人看图时都是坐着看,特别是卷轴画,必须是坐在桌子旁边看的,站着是不好怎么弄的。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古人看书时是没椅子的(据书上和电视上,多方证实过,若具体不详,可咨询《马末都说收藏》的主讲人),这个时候被剌杀人要从坐的地上爬起来再跑也有段过程,大家可以试试,从坐在地上到站起来跑非得两三下的功夫不可,此时荆轲大可以使出飞刀大技,因为从地上坐着到站起来时,移动范围不可能太大,荆轲也离秦王非常之近,据我估计肯定在一米之内,因为轲轲要慢慢打开地图给政政看,如果政政离得太远,恐怕看不清,(人看书的适当距离是一尺,二尺就看不清了,一米有三尺,肯定不会离那么远的)。所以,这个时候使用飞刀技成功机率极大,只要是个人就这么对着扔都可命中的,只要不像中国足球的那帮傻冒们,将踢进门容易踢出来难的球打飞就够了,荆轲可是一个剌客啊,而且心理素质也非常之好,因为那个陪伴秦舞阳都吓得面如土色了,他还非常镇定。 可惜,综上我述,荆轲均未正确实施,留下千古大憾!~~

4、浅谈王立群 的“荆轲刺秦” (作者:天气晚来秋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64052e01009n7u.html)
央视的百家讲坛已经很久不看了,今天打开曾经喜欢的频道看看,正是王立群教授在讲“荆轲刺秦”,立即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耐心看了下去,王教授渊博的学识,演讲的风格本人是无话可说的,但是,当到了评价荆轲、秦王等人与“英雄”联系起来的时候,本人不敢苟同王立群教授的观点,他认为秦王的武力统一六国乃“客观上符合了历史的发展方向”,还引用了张艺谋的电影《英雄》来说明了秦王是个天大的“英雄”,使刺他的无名自觉放弃了刺杀行动。看到此,本人感叹:一个典型的为暴君唱赞歌的迂腐之人!至此我想起了司马南先生在评价秦始皇的话,大意是说,统一虽是大势所趋,但以武力方式造成千百百姓死亡为代价取得的“统一”,人民群众是不欢迎的,也不是什么历史的发展趋势!试想希特勒的统一欧洲如果成功的话他会是个英雄吗?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也是历史的发展潮流吗?在中国,有不少人都认为成吉思汗是中华民族的英雄,那真是国人的悲哀啊! 以人为本,才是人心所向,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久便灭亡证明了历史的发展趋势不是什么“统一”,统一与否要以人民是否安康为出发点,这才是问题所在,抛开百姓疾苦来谈什么“统一”、“英雄”是不能让人认同的。在这点上,司马南先生让王教授仰止!

秦汉篇

秦始皇,名嬴政,灭六国,立朝廷
统货币,度量衡,用小篆,法通行
推郡县,废分封,中央权,得集中
百书焚,儒生坑,李斯谏,为元凶
定百越,戌五岭,修驰道,天下行
二一三,修长城,西临洮,东辽东
阿房宫,规模宏,五十丈,万人容
骊山墓,更奢容,汞为河,珠为星
秦暴政,赋税重,繁徭役,刑残痛
寻天下,死途中,求长生,一场空

秦始皇(前259-前210),名嬴政,13岁即位,21岁亲政,次年平定了醪嫒的阴谋叛乱。从前230年开始,以“远交近攻”的谋略,历经10年,于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了东方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38岁的秦王嬴政,君临天下,以功盖三皇五帝而称“始皇帝”,设立郡县,统一文字、车轨、度量衡,修长城、建阿房宫等,最终于巡视途中病死沙丘。他功过参半,被史学家称为“千古一帝”而又颇受争议。


秦始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二年,赵国在秦国围攻时想杀死子楚,结果子楚在吕不韦的帮助下,重金贿赂了守城门的官员,逃出了邯郸城。秦始皇和母亲在外祖母家的掩护下,逃过了杀身之祸。 六年后,公元前215年,秦昭王死,安国君即位,这就是秦孝文王,华阳夫人立为王后,太子就是子楚。此时,秦国和赵国的关系也恢复到以前的友好状态,秦始皇和母亲...

合川区17581556944: 中央卫视百家讲坛史记之秦始皇的影评作文 -
达奚莺吉加: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

合川区17581556944: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秦始皇上读后感 -
达奚莺吉加: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雄主,生于210年,死于259年. 秦始皇出生在东周末年,当时东周已经开始衰败,有7个比较强大的诸侯国,他们之间发生历时几百年"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的征战,在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立...

合川区17581556944: 新闻联播,百家讲坛等观后感—要10篇 -
达奚莺吉加: 今天我看了百家讲坛,主要讲的是贞观之治之李世民夺位. 当时汉高祖时期,皇帝李渊治国有方,当时全国上下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时,李世民就起了夺位之心,他的第一步就是朝太子和齐王开刀,他设计计谋在玄武门把太子和齐王杀了....

合川区17581556944: 看完《百家讲坦》后的覌后感 300字 -
达奚莺吉加: 百家讲坛观后感 每天中午12点40分,我都很习惯打开电视看百家讲坛.我非常喜欢这个节目.这个节目带给我许多乐趣,增添知识.百家讲坛的教授们会告诉我许多历史知识,让我知道了拿破仑一手用霸道征服欧洲,一手用王道改变世界.知...

合川区17581556944: 求百家讲坛观后感200至300字 谢谢 -
达奚莺吉加: 今天我看了百家讲坛,主要讲的是贞观之治之李世民夺位. 当时汉高祖时期,皇帝李渊治国有方,当时全国上下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时,李世民就起了夺位之心,他的第一步就是朝太子和...

合川区17581556944: 百家讲坛观后感150字!!!!150字 别多啦
达奚莺吉加: 1、观《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后感(作者:静花榭雨 来源: http://tieba.baidu.com/f?kz=402339370)今天讲的是第一集《荆轲刺秦王》,王先生讲的十分有意思.前十五分钟讲的是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其余的时间,王先生通过讲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得出了一个大英雄观的观点,很有意思.可是,令我感到意外的是,王先生在讲座结束的时候,没有像往常一样用老套路,即易中天式的“请看下集”,而是用纪连海式的“我们下次再讲”.这可真是太有意思了,呵呵.

合川区17581556944: 《百家讲坛》观后感2篇,字数800字以上(误差50字)一篇10分
达奚莺吉加: 一、《百家讲坛》观后感 ——时代造就的英才 秦朝末年,烽烟四起,战火连天.在陈胜、吴广的带动下,各路人马纷纷揭杆而起,伐无道、诛暴秦,而韩信,这位一代英才,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韩信,一个在乱世出生的奇才...

合川区17581556944: 急求200字的百家讲坛观后感10篇 -
达奚莺吉加: 今天,我看了百家讲坛的解读《三字经》,里面的内容令我记忆深刻.钱文忠教授讲了人之初性的善恶,他讲了曹操的四个儿子,曹植、曹丕、曹彰和曹冲同样是曹操的儿子,但由于成长经历不同,相距很大,看起来他们根本不像兄弟.还讲了...

合川区17581556944: 百家讲坛主要内容200字收获60字四篇 -
达奚莺吉加: 观后感 看于丹的<庄子>心得.很受启发.特别是其中的一个牧羊人的比喻更是让我感触很大.她说.我们做事就要像牧羊人一样.只要看好最后一只羊就好了.最后一只羊赶上了.其他的羊就会跑得快了.而现实中.有很多人只看着自己的头羊沾沾自喜.却不...

合川区17581556944: 作文百家讲台给我的启示300字 -
达奚莺吉加: 每天中午12点40分,我都很习惯打开电视看百家讲坛.我非常喜欢这个节目.这个节目带给我许多乐趣,增添知识.百家讲坛的教授们会告诉我许多历史知识,让我知道了拿破仑一手用霸道征服欧洲,一手用王道改变世界.知道了清明上河图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