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为什么发明长翅帽?

作者&投稿:迪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长翅帽”是宋朝官员佩戴的一种官帽,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乌纱帽。但这种官帽有别于之前的帽子,其特别之处在于,帽子后边长了两个长长的翅膀。其发明者就是宋太祖赵匡胤。那么,宋朝之前官员的乌纱帽是什么样子的呢?为什么赵匡胤要将官帽设计成这个看起来有些奇葩的形状呢?

我们先来看看“乌纱帽”是怎么来的。从“乌纱帽”的名字我们不难看出,这就是用黑色的纱制作而成的一种帽子。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里,乌纱帽逐渐演变成做官入仕的代名词。考取功名入朝为官后,被称作“戴上了乌纱帽”;反之,被削去官职,贬为庶民后,就叫做“摘掉乌纱帽”。以至于发展到后来,人们约定俗成“乌纱帽”就是官宦的象征,是官员才能佩戴的帽子,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政治文化标记。

实际上,最初的乌纱帽,并非官员特权,而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曾广泛流行于百姓当中。据说,第一顶乌纱帽的发明者,是南朝人王休仁。《宋书》中对这个细节记载如下:“明帝初,司徒建安王休仁制乌纱帽,反抽帽裙,民间谓之‘司徒状’,京邑翕然相尚。”王休仁之所以制作乌纱帽,纯粹是一时心血来潮赶时髦,只想佩戴一顶和别人风格迥异的帽子,便将一块黑色的纱布四边抽扎起来戴在头上,一顶式样新颖、简单大方的乌纱帽就此诞生了。

但令王休仁没想到的是,这种乌纱帽一经问世就备受青睐,人们纷纷效仿,风靡一时,到唐朝后达到鼎盛。乌纱帽作为官服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开始于隋朝。以帽子上玉佩块数的多少来区分官员等级。据说一品官职的乌纱帽上有9块玉饰,以此类推,五品官员只能镶嵌5块,六品及以下的官员则不能有玉饰了。

再来看看赵匡胤是如何改进乌纱帽的。乌纱帽发展到宋朝后,宋太祖赵匡胤别出心裁地对帽子做了改进。他用铁片、竹篾做骨架,在帽子的两边各穿出一尺多长的翅膀。一旦晃动起来就忽忽悠悠的,官员们走路也因此倍加小心,生怕有个磕碰,撞坏了官帽。这种帽子学名叫展角幞头,俗称长翅帽。赵匡胤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众所周知,赵匡胤是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登上皇位的。

在当初的兵变过程中,众多文臣武将都是他的同僚,而且都有拥立之功。待老赵坐上龙椅后,对这些昔日有功之臣自然十分客气,大臣们也没太把老赵放在眼里,平时少不了显得稍微随意一些。尤其是上朝之时,大臣们总是喜欢交头接耳,家长里短地或聊天、或议论朝政,搞得老赵极为尴尬。

当面呵斥吧,又怕伤了这帮出生入死兄弟间的和气;置之不理吧,又有失体统,败坏了朝堂的规矩。一天早朝,赵匡胤一脸庄重地端坐在龙椅上,聚精会神地听着一位大臣的奏报。老赵想借此营造一个庄严肃穆的朝堂氛围,给大臣们做个表率,阻止他们在殿前窃窃私语。

可没过一会儿,几个大臣还是忍不住开始交头接耳,全然不顾朝堂上应该遵守的规矩。赵匡胤心中很是不爽,但他还是强压了怒火,没有当场发作,而是不露声色地继续听完了大臣的奏报。退朝回宫后,老赵冥思苦想,怎样才能阻止大臣们在朝堂上随意交谈呢?终于,他灵机一动,在大臣们的帽子上找到了方法。他命人在纱帽后面分别加上长翅,这样官员们就没法凑在一起交谈了,朝堂风气也严肃了很多。

不过,这种乌纱帽也对官员的出行造成了困难,因此,老赵又颁下旨意,平时上街就不用戴乌纱帽了,但上朝时是必须戴的。围绕着长翅帽,还生出一则更有趣的故事来。话说宋朝到了宋真宗的时候,有一日,宰相寇准为体察民情,微服私访。他换下官服,取下长翅帽,着便衣,将自己装扮成书生模样,来到京郊深入民间走访。在一处茶馆里,寇准偶遇了一位老者,在和他谈完话起身离去时,这位老者突然间对寇准行了跪拜之礼。

寇准满脸疑惑地询问老者:“老先生,鄙人乃一介书生,你怎可对我行如此大礼?”老者含笑答道:“先生乃朝廷高官,我心里自然是有数的。”寇准问道:“我和你素不相识,你如何得知啊?”老者回答道:“先生刚才进屋时左顾右盼,就像生怕你的长翅帽碰到了周围的物体一样。如果不是长期佩戴长翅帽,又怎会养成这样的习惯呢?”



在朝堂上面很多官员交头接耳,而且他又不方便去训斥他们,就发明了这个帽子。

因为赵匡胤为了防止大臣们在朝廷下窃窃私语,就和我们上课开小差一样的,赵匡胤发明就是为了这个。

赵匡胤希望上朝的时候,百官都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不是在底下窃窃私语。


为何郭荣要授赵匡胤要职时,儋珪会恶声抗议呢?
于是匡胤等人在慕容延钊的带领下鱼贯而人。 大堂正中间摆着一张围有红缎锦幛的楠木公案,公案之后,端坐着一个目若朗星、鼻若悬胆的青年将官,其头上戴了一顶凤翅盔,披一副黄金锁子甲,前后兽面掩心,掩一领大红袍,俊逸异常。 两个年轻而仪表堂堂的执事官侍立两旁, 左右两边分列两旁肃立侍候的是∶指挥使,团练使...

历史人物的认识
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李诗中常将...

个性朋友圈说说:我可以让你荣华富贵,也可以让你街头下跪
发然光我而和就好他只剩下一种别一是情——贪婪。 滚滚财源之如在金作这西穷尽,个而处是尽头? 英国科把下家韦都她和杰克逊,对1864年莫顿发明乙醚麻醉技术如在金作看而和学曾是里到都与指导。当莫顿个而那此获得生金生为万美元奖赏时,这学和自个人当实开远要了个而那分配奖里在向眼风题就上开远要了长...

巴中市19221269807: 赵匡胤为何发明了长翅官帽?
简荔达英: 在宋朝,官帽的两边都伸出长翅,长翅之长,每边达一尺多,以铁片、竹篾为骨架来支撑,加上人头部本身的宽度,总长在一米左右.这官帽的发明者是宋太祖赵匡胤.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避免官员们在朝堂上说“悄悄话”、议论皇帝的是非.

巴中市19221269807: 赵匡胤发明长翅帽的真实意图是甚么 -
简荔达英: 赵匡胤为什么要发明这么1顶奇怪的帽子呢?原来,赵匡胤登基后,很不放心当年1起闯天下的同寅,特别讨厌文武大臣在朝堂中交头接耳,评论朝政,惟恐他们交换过量而抱团乃至产生异心. 1天上早朝,勤政的赵匡胤1脸庄重地端坐于龙椅上...

巴中市19221269807: 为什么宋朝官员的官帽上会有两根长翅
简荔达英: 长翅帽的发明人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他坐上龙椅后很不放心当年一起闯天下的同僚.尤其讨厌文武大臣在朝堂中交头接耳,评论朝政.一天,赵匡胤上早朝,在听取某个大臣奏章时,发现两侧有不少官员窃窃私语,很不礼貌.赵匡胤心里有点恼火,但不露声色.退朝后,他想出个办法,传旨属官在幞头纱帽后面分别加上长翅.长翅用铁片、竹篾做骨架.一顶帽子两边铁翅各穿出一尺多(以后越来越长).这种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场正式活动时须戴上,一般场合是不戴的.因为戴上它,在街上行走极不方便.官员只能面对面交谈,要并排坐着谈就困难了.从此大臣上朝,也就很难排列在一起交头接耳,影响朝堂严肃性了.

巴中市19221269807: 宋太祖为什么要发明长翅帽? -
简荔达英: 为了防止大臣们交头接耳

巴中市19221269807: 为什么宋朝官员帽上有两根长翅? -
简荔达英: 发明这个帽子的人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而之所以将官帽设计成如此造型,只是为了避免大臣们的窃窃私语.我们看电视都知道,在朝上,太监总是一句:有本上奏,无本退朝.要谈论,当然是对着皇帝说了,在私下窃窃私语确实很容易招...

巴中市19221269807: 为什么宋朝官员帽子上会有两根长翅??
简荔达英: 这个事赵匡胤发明的,赵匡胤自己便是被将士黄袍加身当上皇帝是,所以他一直对朝臣谋反耿耿于怀,特别反感朝臣在上朝的时候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品论朝政.赵匡胤便令人用铁片、竹篾当骨架做了长翎.帽子两边用铁翅各穿出一尺多(以后越来越长).这种帽子一般在朝堂和官场等正式活动时须戴上,一般场合是不戴的.很不方便.带着这种帽子,官员们只能面对面交谈,要并排坐着谈就困难了.从此大臣上朝,也就很难排列在一起交头接耳,影响朝堂严肃性.赵匡胤的目的也达到了.

巴中市19221269807: 为什么宋朝官员的帽子上有两根长翅? -
简荔达英: 长翅帽是宋朝大小官员戴的帽子.一天,宰相寇准微服出行视察民情.他着青衣,戴小帽,打扮成书生模样,在京都东京(河南开封市)私访.当他和一个老头子谈话时,老头子对寇准卑躬屈膝,跪拜迎送,表现出异乎异常的恭谦.寇准感到奇...

巴中市19221269807: 宋朝官员帽子两边的东西叫什么? -
简荔达英: 这种帽子叫做长翅帽,长翅用铁片、竹篾做骨架.一顶帽子两边铁翅各穿出一尺多(以后越来越长).这种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场正式活动时须戴上,一般场合是不戴的. 长翅帽的发明人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他坐上龙椅后很不放心当年一起闯...

巴中市19221269807: 赵匡胤发明帽子上的两个长翅真实意图是什么 -
简荔达英: 宋朝长帽翅是赵匡胤为防止大臣们上朝时交头接耳发明的.

巴中市19221269807: 宋朝官员的帽子为什么有两根长长的帽翅 -
简荔达英: 戴上这种帽子以后,走路极为不便,一不小心,帽子就会歪了,甚至掉了.如此一来,官员们只能面对面说话,想和旁边的人嘀咕就非常困难,更别说交头接耳了.因为,官员们不但要留心着帽子不要歪了掉了,还要注意那长长的铁帽翅别把同事给刺着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