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提出问题,向别人请教知识就丰富,主观武断不心虚,请教就办不成大事,是什么朝代谁写?

作者&投稿:宫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学习方面~

怎样学好历史

对于历史,我想说的是:关键在平时,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尤其对考小综合或大综合的同学来说,平时的基础是决定胜败的关键。我自己就曾经吃过这样的亏。教我历史的魏献策老师是一位非常尽职尽责的好老师。他的课仿佛有一种魔力能把你紧紧地吸引住,浩浩历史长河在他的讲解下仿佛一下子就与我们拉近了。更重要的是,他总能引导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去思考它们背后的联系与实质。这是学习历史的最重要的方法。在他的指导下,高一时我的历史学得很顺利。也许是让胜利冲昏了头脑,高二时我开始偷懒了,不再注重基础知识的及时掌握。只是到了考试前才临时背一背。到高三下学期总复习时,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愚蠢。高一的知识由于有扎实的基本功,我不用再费多少力就能轻松地回忆起全部内容。而高二的课文我即使读了好几遍还是有忘的可能。我这才知道为什么老师总让我们“抓基础、重平时”。�

高中历史的学习与初中完全不同,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问题的。高中历史更需要的还是理解。最好是能每星期复习一次,每个月再总复习一次。复习时关键是要反复地看书,在反复中提高。书才是最根本的。离开书本谈能力是不现实的。�

在读每一节的内容时,要想想在一个历史事件之前之后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能够说明什么历史道理。也可进行历史事件间的横向纵向的比较。例如,某两场政变或两种政策之间有什么异同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同,说明了什么。分析异同点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从背景、性质、影响等几个固定的版块去想。有的书上说,要把历史学成“立体”的。我想,所谓的“立体”,大概也就是这种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吧。经常这样思考,对不同的历史现象,我们就可以较准确地分析出它们的实质,无论碰到什么题都能迎刃而解。这是读书时要注意的问题。书本决不仅仅是读过即可的,光记住一些时间、地点、事件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历史思维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后的东西。相信你不久就会发现,历史是越读越有味的。�

其次,做题当然也很重要。做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再回顾再思考的过程。现在的历史题,单纯考知识本身的已经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对某一事件的分析。这就需要用到读书时积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例如做选择题时,常常碰到一些诸如问“根本原因”、“实质”之类的问题,这通常要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关于这几方面的选项,一般来说就是正确的。再如“直接”与“间接”这样的问题,在我看来,其实也很简单。答“直接”时,你就让头脑变简单些,一开始想到什么就是什么,完全不必拐什么弯。除了“直接”之外的就都可放心地归入“间接”那部分去了。�

至于问答题,则更需要你的思考与分析能力。不要指望考卷上的题目是你曾经见过的,更不必费心去背某道题,只要掌握了方法,问答题也是很好解决的。首先是分析。通过回想老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的介绍,尽量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不要担心想太多,只要你觉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确的。更何况现在的考试一再强调“要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要有创新,有自己的观点”,所以你就要尽可能地多想一些。�

其次是表达。最好是分条阐述,一点写一两行,不必太嗦,关键是把要点写出,因为评卷时也是按点给分的,写得太多,一个要点绕了好几个弯才讲完,不仅会喧宾夺主,使老师因找不到要点而扣分,还会浪费许多时间,以致来不及做完考卷。在分条时也有一个技巧,即根据所给的分数决定要分几条。一般一个要点是两到三分,如果一道题是八分,那么很可能它的要点就有四个。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漏答的可能,即使你实在想不出还要答些什么,也要尽可能写满那个推算出的条数。同时,还要注意序列号的安排。大点小点用不同的序列号标出,就会显得层次分明,逻辑性强,这样也就不容易丢分。最后,字迹一定要工整。想想看,一个老师要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改完那么多的试卷,如果字迹潦草,有哪个阅卷老师会有好心情给你高分呢?�

最后,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对学习历史也很有帮助。一个人无论怎样细心都会有疏忽的地方,通过与同学交流笔记、与老师探讨习题,往往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也可读一读像《历史学习》这样的杂志,了解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提高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解题很有帮助。到高三下学期的时候,要争取每天都花一至两个小时在历史上。因为历史有一个特点,容易忘。今天记得滚瓜烂熟的东西很可能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复习历史更要注意计划性。除了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外,自己还应有自己的计划,给自己定一个时间表,哪段时间复习哪段内容,注意科学合理,确保能够按时完成。可以双条线同时进行。一条是老师的,一条是你自己的。例如老师在复习世界史,你掌握好世界史的同时,还可再看看中国史。不仅记住了更多的内容,还有利于进行中外比较,使自己对高中三年的历史知识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效果要比单独复习世界史好上几倍。另外,专题复习也很重要。可以帮助你掌握好历史线索,可以深入地研究一些历史规律之类的东西,增加自己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其实,历史是一门很有意思的科目,不用担心学不好它,只要肯用心,掌握方法之后,历史会变得很简单了。

历史是我们的前辈一步步走出来的,当我们回望历史,学习历史,其实我们就有了更多的经验与教训,当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就更容易获得成功!可以说历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so我们要如何学好历史呢?

方法/步骤


喜爱历史:既然你想学好历史,我相信你至少对它呀一定的兴趣吧!那么就让这个兴趣一直保持,带你走向历史,为你打开历史之门

课上认真:不要认为老师的内容都是枯燥无味的,及时是课本上的内容只要你用心学习也是妙趣横生的,关键是你要善于融入历史

好的笔记:课上认真听的一大特点就是做好笔记,何为好笔记?不是指工工整整得像老师的教案那样,而是指你看到他能够清晰的回忆起那堂课所学的知识。你的笔记只要你自己好认,懂得,清楚明白即可

多了解:既然有了课本上基础知识的铺垫,对于一个热爱历史的人来说应该是不够的吧?其次你应该更加的深刻了解课本知识的背景,人物。上网查资料,请教老师。使你的课本知识掌握得非常牢固,高出其他同学一大截。

多阅读:阅读量也是很能帮助你在这个学科中鹤立鸡群,你早许多人知道这些历史不仅丰富了你的课外生活,打发了闲暇时光。更能使你学到这个科目的时候比其他同学轻松

不局限于课本:光课本知识的储备肯定是不够的,你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去探索,钻研你想要知道,了解的。

多走访民间故事:民间故事众多,虽然有些无稽之谈,但并非全都无历史价值。 要会分析,收集,整理。每当你做完一件你的自豪感会油然而生

学了要记,自然的记进心里:如果学了就学了罢,左耳进右耳出,又有何意义呢?不如不浪费时间,自然是要记下来的。也不必担心记不住,只要你抱着愉悦的心情认真的态度做完后大半都记得,不需花过多的时间。

它是汉代时期写的。

“喜欢提出问题向别人请教,知识就会丰富,主观武断,不虚心向人求教,就办不成大事。”正如《尚书》里说的“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附:《尚书》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代之书。《尚书》,在作为历史典籍的同时,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是和《诗经》并列的一个文体类别。
《尚书》是我国最古的官方史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


形容一个人很谦虚的经典语句摘录(40条)
八、你活着真是一种恶趣味 九、给三分颜色就开染坊,给你个笑脸就觉得有希望,没开始追就当人是自家婆娘,被拒绝藏贼心不死说做朋友一样,自以为是没事就自作主张,最后被人一盆冷水透心凉,就跑大街抹黑人家是装腔。 十、货有过期日,人有看腻时。形容一个人很贱的句子形容一个人很贱的句子。你在我心里,能...

喜欢问问题的人是什么性格?
第一,你可能钻牛角尖太多,这和客观环境所导致的生理现象有很大关系,你的大脑中总有一根筋喜欢乱动,这是被印证过的事实。第二,你可能掌握了很多的基本材料,但又总是还差那么一点,所以你需要再去掌握更多认识事物的基础感性材料,以获得更加准确精深的理性认识。第三,你可能是因为意志受到过多压抑...

什么样的孙中山 小学课文?
勤奋好学的孙中山。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的事情。孙中山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责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告诉我们要独立思考问题,并大胆向别人提问。孙中山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又名帝...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1)从欢欢家经过商店到学校需要走多少米?欢欢家到商店的距离是198米,商店到学校的距离是507米。所以,总距离是 198米 + 507米 = 705米。答:从欢欢家经过商店到学校需要走705米。(2)欢欢家到学校的距离比欢欢家到商店的距离多多少米?欢欢家到商店的距离是198米,欢欢家到学校的距离是486米...

怎样间接巧人欢地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非常的简单,来的你需要别人高兴的话,那你就站在别人的角度,以别人的利益为第一 快

如何优雅地指出别人的问题
第一步:指出别人问题前,首先要保持真诚友善的态度,面带微笑;第二步:与被批评人建立情感账户,首先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对他身上的闪光点表达欣赏赞美,或者对他最近做的某件具体的事情表示赞美;第三步:陈述发生的事实,记住一定不要带“特别、总是”等带有个人评判、偏见的词;第四步:告诉对方...

经常问别人题的四字成语
【解释】: 提出问题,希望别人帮助解答。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宋·王令《寄王正叔》:“贤子远相问,幸有以教我;得报速是宜,翘企不容坐。” 【举例造句】: 君吴人,朝廷近臣,今虽去,宜有以教我。 (9) 【成语】: 不吝...

低年级课堂上如何让孩子敢于质疑,提出问题,善于发言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我认为要让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质疑,提出问题,善于发言,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就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提问题的环境,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提问题。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好奇、好问、求知欲出发,积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敢问、爱问、善问这几方面...

反思:为什么不爱问问题
我喜欢那些能爱动脑筋不断提出问题的学生。我以为,要想把知识真正学到手就必须能多问几个为什么。但情况是,平时在课上课下能提出问题的总是极少数个别学生。也常常是一些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而绝大部分学生没有问题,提不出问题。特别是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难提出问题来。这是为什么?我注意...

真心话大冒险问什么问题最恶毒?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六安市15661772232: 喜欢提出问题,向别人请教知识就丰富,主观武断不心虚,请教就办不成大事,是什么朝代谁写? -
赖华辉力: “喜欢提出问题向别人请教,知识就会丰富,主观武断,不虚心向人求教,就办不成大事.”正如《尚书》里说的“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附:《尚书》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代之书.《尚书》,在作为历史典籍的同时,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是和《诗经》并列的一个文体类别. 《尚书》是我国最古的官方史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

六安市15661772232: 喜欢提出问题向别人请教,知识就丰富;主观武断,不虚心请教就办不成大事 -
赖华辉力: 虚心使人进步,虚心不见得就能成大事,但是虚心请教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可以使自己变得有修养.

六安市15661772232: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的事例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仲虺之诰》自用:自以为是喜欢提出问题向别人请教,知识就丰富,自以为是,知识就浅... -
赖华辉力:[答案] 扁鹊(què)是古代一位名医.有一天,他去见蔡桓侯.他仔细端详了蔡桓侯的气色以后,说:“大王,您得病了.现在病只在皮肤表层,赶快治,容易治好.”蔡桓侯不以为然地说:“我没有病,用不着你来治!”扁鹊走后,蔡桓侯对左右...

六安市15661772232: 常问问题会变得聪明,刚愎自用,认为自己什么都会了则会使自己很渺小.说的是哪句谚语呢? -
赖华辉力: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仲虺之诰》 好问则裕 hào wèn zé yù 【解释】: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自用:自以为是,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不虚心向人求教 喜欢提出问题向别人请教,知识就会丰富,主观武断,不虚心向人求教,就办不成大事.

六安市15661772232: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的意思 -
赖华辉力: 常问问题会变得聪明,刚愎自用,认为自己什么都会了则会使自己很渺小.

六安市15661772232: 小青总是把学会了明白了挂在嘴边,可是一解决问题就不知所措,用一句什么文言名句提醒他? -
赖华辉力: 应该是:“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吧.喜欢提出问题向别人请教,知识就会丰富,主观武断,不虚心向人求教,就办不成大事.

六安市15661772232: 关于不懂就问的谚语! -
赖华辉力: 1.**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仲虺之诰》自用:自以为是 喜欢提出问题向别人请教,知识就丰富,自以为是,知识就浅薄.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切:用刀切断,指加工骨器 磋:用锉磨平,指加工象...

六安市15661772232: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的事例 -
赖华辉力: 扁鹊(què)是古代一位名医.有一天,他去见蔡桓侯.他仔细端详了蔡桓侯的气色以后,说:“大王,您得病了.现在病只在皮肤表层,赶快治,容易治好.”蔡桓侯不以为然地说:“我没有病,用不着你来治!”扁鹊走后,蔡桓侯对左右说...

六安市15661772232: 文言文《问说》翻译 -
赖华辉力:[答案] 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 就不能提出疑问,不“问”就不能扩大知识面.喜爱学习却不多问 ,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但有的人却不能在实际中 应用,懂得了那些大的道理,但有的人却不能...

六安市15661772232: 尚书中的哪一句话让我们明白要想识渊博就要多向别人请教 -
赖华辉力: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遇事多问的人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人会使自己知识贫乏. 古人也有不耻下问的训诫,就是说不好以向别人请教问题为耻辱,哪怕是职位比自己低的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