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教育为什么没日本家庭教育好

作者&投稿:止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的家庭教育和国外的家庭教育的存在哪些区别~

中国家庭教育侧重家长,以至于“家长制”、“一言堂”成为家庭教育主流。中国家长在子女面前享有“无尚权威”,对子女“下命令”、“大包大揽”是常态,很少能做到和子女平等沟通。中国的家庭教育讲究“终身教育”,子女成人后大部分家长依旧能“主导”子女的生活。
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的家庭教育更加侧重子女,欧美国家父母基本上能和子女平等相待,尊重子女的选择,鼓励子女独立生活,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当子女18岁后,父母不再无偿养育子女,一般欧美子女18岁后不再由父母“操心”,因为他们那时已经完全独立了。

在京举行的以“科学、青年、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青年科学节上,有1200多名境内外代表参加,成员以14~18周岁的青少年学生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中外学生在细节上的碰撞,却从开幕式就看出来了。

这些细节上的差异,其实正是中国教育与外国教育本身的差异所在。中国代表团选拔的学生代表,自然都是品学兼优生。但这些孩子正缺乏来自新西兰的少年史蒂文那样的俭朴意识、环保理念以及爱父母的习惯。史蒂文的手机是白屏、相机也是十几年前的老款,鞋垫开裂了,背的书包用了好几年,参赛作品是用废品制造出来的,吃剩下的东西,也都放在书包里下次再吃。闲逛时,看见外面有垃圾,都捡起放在书包里,拿到宿舍才扔进分类垃圾箱里。到燕莎商城买东西时,史蒂文只给父母买了礼物。中国的孩子当然用的是彩屏手机,穿着打扮肯定很酷很光鲜。因为他们与国外小朋友在一起,代表着中国的形象,即使家境不好的,家长也一准省吃俭用给孩子置办一套好行头。在我们的理念里,穿着里面有政治。中国少年环保意识的匮乏亦非一日之寒,改变平日随手丢垃圾的习惯似乎成了老大难。具有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的国度,如今,也到了需要重新学教的阶段。

其实,即使在学风等方面中外少年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异。青年节学生论坛开始前一段时间,大部分中国学生到了教室,就趴在桌子上打瞌睡;而史蒂文似乎对教室充满了好奇,到处张望,尤其对课桌上的插座产生了兴趣,研究了半天。讨论会上,中国学生一般都是拿着稿子从头念到尾,有的甚至还准备了中英文双份的材料,而很多外国学生连一张稿子都没有准备,他们说,稿子都在脑子里。别人作报告时,外国学生都会盯着讲演者,听得很认真,时不时地点头或提问,与讲演者形成很好的互动。可中国学生都在做自己演讲前最后的冲刺。这种自顾自的交流心态,不仅表现了中国学子对于他人缺乏应有的尊重,缺乏沟通的欲望,同时也缺乏沟通的技术技巧。

而中外学生在科研上的差距,或许更是值得省察的核心。美国学生的科技创意,往往建立在实际生活中,他们的创意随着时代变化,比如在营养学话题上,有的美国学生已经探究到了微观营养方面,在考虑食物废弃后的分解问题。中国学生的创新,与几十年前没有太大变化,仍旧建立在科幻小说上,比如在月球上建房子等等,都是老调重弹,没有任何新意。中国孩子理论知识丰富,外国孩子则更注重发明创造的实用性,动手能力强。

当然,不能全怪孩子们。因为在中国,科技教育只是一味地强调科学知识的灌输,而没有太多的实践机会,“因为考试中不包括动手能力的测试”。同时,科技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也很有限,多是现学现教,而国外具有完整的科技教育体系,且更注重于人的能力的培养。

中外教育的细节差异体现的是教育目标、宗旨、理念等重大课题的差距,因此实在不能小瞧了。

一、减负让日本吃了一大亏

1、日本为啥“减负”?

简单说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飞速发展,民众对教育的诉求越来越大,经济条件优越的家长对激烈的竞争导致的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产生了质疑,当时日本政府就这个问题做了深度的讨论和调研,但减轻学业负担、改革大学入学考试的呼声甚至成了政治上的关键问题,最终“减负”于1976年年底开始实施。

2、日本怎么“减负”的?

没什么特殊的办法,总结起来也就是少学东西、少上学、少考试,按要求要“宽松而充实”,孩子们玩得也都很充实。

3、“减负”的实际效应是啥?

(1)公立瘦弱,私营肥满

私立高中迅速崛起,学费昂贵但成绩颇丰,公立都在减负,私立没有;全日本中学生上课外补习学校的比例从1976年的38.0%上升到1985年44.5%乃至1993年59.5%。小学生上课外补习学校的比例也从12.0%、16.5%到23.6%,节节攀升。

(2)中产家庭教育负担倍增

“减负”丝毫没有减弱社会的竞争,“减负”政策并没有遏制中产阶级教育支出的比例,从1970年开始节节攀升,整体家庭的教育负担不光没降低,反而增加了,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孩子,等于扩大了不公平。

(3)国民学力显著下跌、教育负担抑制中产阶级生育率

显然,整体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持续下降,日本老师一样说“孩子一届不如一届”,同时,过大的教育负担让中产家庭并不敢冒然多生孩子,对社会发展并不利。

(4)年轻人缺乏竞争力,学历严重贬值

被“减负”影响的日本学生中有57.7%都讨厌这样的“宽松一代”,而在社会各个阶层的调查中,“缺乏常识”、“缺乏教养”、“缺乏沟通能力”、“缺乏忍耐力”、“缺乏行动力”、“缺乏抗压能力”、“优先考虑自己自私自利”、“工作中一直被动等待缺乏主动性”等成了日本“减负”一代的普遍标签。

4、日本正式取消减负

2008年开始,小学课本增加25%的页数被视为转折性标志。2016年5月10日,时任日本文部科学大臣驰浩宣布,日本将实行“去宽松教育”,朝着“教育强劲化”的方向发展。

二、中国的“减负之路”

中国真正开始落实减负要追溯到1988年5月的《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

这份规定简单来说就是要求做到:“一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二、三年级每天课外作业量不超过三十分钟,四年级不超过四十五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一小时”,“要同家长配合,保证学生每天有足够的睡眠”。

但这个文件并没有起到作用。1990年1月7日,李鹏看了一所小学五年级两名学生的来信后批示:“留作业太多,不利于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件事,议过多次,请抓紧解决。”同月11日,时任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在北京市某小学学生家长写给他的一封信上也批示:“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应有措施。”

2000年伊始,教育部召开减轻中小学过重负担工作的电视会议,下发《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注意,是“紧急通知”,说明刻不容缓,要求立刻照办。

恰好在2000年2月中旬,发生了一起浙江中学生杀母事件。这起悲剧,没有被媒体当作普通刑事案件报道,而是连同春节前发生的另外两起中学生犯罪案一起,成为国家颁布新一轮“减负令”的导火索。课业负担过重,与闹出人命等违法犯罪之间,直接划了等号。那些不情不愿的学校和老师,不得不认真对待“减负”了。

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讲话发表之后,这次,减负才真的动真格的了。

但正是这条减负之路,开始了家长们的痛苦之旅。

三、中国孩子减负后的困境

正式“减负”已经17年了,孩子真正的负担丝毫没有减弱。

如果你觉得这个有点严重了,那么网友的回复很真实。

二年级娃娃手上的“老茧”不说假话。

天天晚上陪孩子写作业有如打架。

“减负”只改变了表象的少学、少考、少作业,但是中高考不变,名校不变,社会分层不变,选拔制度不变,家长一旦认清了现实,从现实出发,在辛苦的学习和灿烂的未来之间,家长做出了“增负”的“理性”选择,艰难而又决绝。这种经济学上的“囚徒困境”是家长真实的写照,也正是减负工作无意义的根本。

据统计,2016年课外辅导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辅导机构教师约700万至850万人。我国参加课外辅导的学生约占全体在校学生总数的36.7%,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更是高达70%。

中国这17年走过的路跟日本没有任何区别,减掉的所谓的“负担”统统都被课外班和回家的努力补回来,家庭教育支出压力越来越大,经济决定的教育不公平越来越大,17年的时间孩子们其实没有过一天真正“减负”的日子,而傻乎乎真的跟着“减负”的孩子,最后全部都在现实面前傻眼了。

二三十年前,北京上海简直是高考移民的“天堂”,绝对是全国人民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是今天,事情早就变了,上海的幼升小、北京的小升初、题目虽然简单,但是周围竞争对手个个身怀绝技,考上北大清华的你一样发现跟身边的同学比起来差异悬殊。

不夸张地讲,在北京的名校的孩子,人与人的差距有时候比人和狗的都大,能力、实力、家境等等。。。。。。

“减负”是什么?是减掉孩子身上的负担。

孩子的负担是小学学的太难了?是课内学的太多了?是考试考得太多太难了?还是平时作业太多了?

这些根本都不是孩子的负担,“减负”根本就没减到真正的“负”!

这个“负”是日益增强,从未降低的18岁之前的竞争;

这个“负”是社会现实中从未降低的房价;

这个“负”是成年人看到的缺乏保障的事实;

这个“负”是好就业渠道不断增高的就业门槛;

这个“负”是父母对孩子的期待;

这个“负”是一个家族在孩子身上扔下的希望。

这本就是这一代的孩子必将遭遇的命运,岂是你说“减负”就能减掉的?

一位农夫的牛病了,于是向邻居请教经验。

邻居说:“我家牛得过这病。我后来绐它吃了xx药。

农夫赶快买药给牛吃了,结果没过两天,牛死了。

农夫怒气冲冲的找邻居理论,骂他是个骗子。

邻居回答:“我没骗你呀,我家牛也是吃这个药死的。”



有能力的人,在哪里都是优秀的,无国籍无关。

哪有什么好不好的,只有适合孩子的才是真的对ta好

何出此言?大陆不如小岛??他们的文化主要来自大陆。。


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这是家庭教育出现的一种新的价值取向。 这是个积极的信息,有了这样积极的意识不等于有了条件,现在确实还有好多年轻家长为没有条件和孩子相处而苦恼。妈妈不能和孩子充分相处。比如职场中的女性往往承担了并不亚于男性的工作,母亲这个角色又要求她和孩子有更多的相处机会。这是年轻家长面对的第一个困境,是应该引关注...

中国父母在家庭教育上普遍存在哪些问题?
重视形式而不重视实际效果。有些家长追求热门的教育方式、名校、名师,但缺少对自身孩子特点和需要的认识,使得教育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许多家长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对孩子的内心、情感的支持与交流不够,导致孩子产生孤独感、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缺少家庭的温暖和支持。现代社会工作...

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的12个问题 过度保护 有时候,由于父母太注重孩子表面的需求,忽略了孩子看不见的心理需求,纵使孩子具有优秀的先天条件,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当孩子想跑、想玩时,有的父母会害怕孩子受伤而禁止他;如此的话,孩子便会养成不好动的习惯,身体变得迟熟、孱弱多病,心智的发展也必然受到...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误区有哪些呢?
全世界每一个国家的家庭教育都是有其优点的地区,也是有其必须改进的一部分。传统式的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塑造出了许多优秀的优秀人才,例如孟子.岳飞等,可是,中国式的家庭教育也具有着一些缺点。1.过分溺爱:如今家中6个成年人一至二个小孩子,很多父母就不经意地娇生惯养.惯着.溺爱自身的孩子,宠得...

国家鼓励开展家庭教育研究吗?
国家鼓励开展家庭教育研究,鼓励高等学校开设家庭教育专业课程。自2022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家事”从此变“国事”。家庭教育不仅关乎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与家庭的和谐,更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国家鼓励开展家庭教育研究,鼓励高等学校...

你认为中国家庭教育最大的误区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认为?
我国家庭教育的最大错误是只注重成绩,不注重成长,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人们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所以他们必须听自己的话,不能交流,也不理解孩子。父母只注重成就,而不是成长。过于关注孩子得了多少分,他们比谁和谁得了多少分。暑假期间,孩子们的补习班让人喘不过气来,一天要在几个班之间...

请你谈谈目前我国学前儿童家教育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培养学前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劳动习惯,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可以使幼儿增强体质,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识和技能,促进身体发育,还能促进幼儿的智力的发育、思想进步以及意志的发展,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但在现实生活中,家长首先对孩子的弱小产生过度的保护意识,认为孩子并没有能力完成独立进行...

为什么国家要为家庭教育立法?
家庭教育的意义:纵观人类进化文明史,始终没变的是:父母是儿女第一任教师,更是终身的教师。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也终身的学堂。国民教育的平台是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大支柱支撑的,现代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有法律的规范、科学的指导、现代技术的支持,而家庭教育几乎仍然是自然原始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强化家庭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而制定的法律。二、1. 背景目的:该法律于近年来出台,反映了国家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普及,人们逐渐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

在你看来,我国家庭教育中最大的误区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呢?
家庭教育中的误区,是家长更愿意让自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去比较,并且在这种比较的过程中去打击孩子。就是通过语言通过行为来告诉孩子,你就是个废物,你跟别人比就是一点优点都没有,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中国的家长似乎特别愿意拿自家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去比较,就是说学习上面要比,生活上面要比...

和静县14728537599: 中日家庭文化教育的差别有哪些?
涂钟复方: 国和日本,同属于东方儒家文化圈,在美国人看来,中国人也好、日本人也好、韩国人也好,都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因此,西方人眼中的中日家庭是一样的.但对于身在北京,又有过在日本生活经历的人来讲,中日两国的家庭教育差异还是相当大的. 儒家社会以家庭为基础,家庭成宗族,家庭成国,所以家庭起着的作用.宗族势力一直是历朝历代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之一.而家训无疑是宗族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儒家文化的一个特色. 儒家文化以中国为主,辐射东亚、东南亚地区.其中中国、日本是儒家大国,以此二者中有代表性家族为例子来读家训从而比较两国的家庭教育.

和静县14728537599: 中国家庭与日本家庭有什么不同之处? -
涂钟复方: 中国和日本都是由君主封建专制的社会发展而来的.日本在古代也从很多方面接受了中国的思想,在社会上,重男的倾向也会有很多的体现.中国和日本女性在社会上,对于自己地位的重视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日本家庭里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很...

和静县14728537599: 中日家庭文化教育的差别有哪些 -
涂钟复方: 两国之竞争在于青年,青年之竞争在于教育,教育之本在于家庭.

和静县14728537599: 日本教育制度与中国教育制度的区别 -
涂钟复方: 中国教育制度同日本的教育制度最主要的区别主要就一点:中国的教育是主要以学校教育即社会教育为主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使教育的方向目标偏离了育人的正确方向,使得学生接受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成长历程失去个性化,也很容易产生众多废...

和静县14728537599: (1) 中国和国外的家庭教育的差距(主要就培养小孩的团队精神方面) -
涂钟复方: 国外家庭普遍采用放羊式教育,照字面意思理解就行了,就是丢出去.但放羊不是弃羊,放羊是要在适当的时候放出去,再赶回来的.并不是很多中国妈妈所担忧的理解的那样“放养式”.这样让孩子在一定的范围内会形成一个小社会,孩子慢慢会学会去与人相处,合作等等,会逐渐理解自己在这个小社会中的位置,通过经历一些问题和事情,知道有些事情要大家一起才能做到,久而久之逐渐培养出团队精神.中国普遍温室种豆芽,这个不解释了.普遍理由:社会太乱,害怕孩子受到伤害而不让孩子出去.学业为重,这些东西以后出去社会自然就会了.以上,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和静县14728537599: 日本人的家庭教育主要注重什么?
涂钟复方: 一、重视礼仪教育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对子女的礼仪教育.母亲做好了饭没告诉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饭前,必先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孩子离...

和静县14728537599: 中西家庭教育的差异?详细,最好一千字以上,议论文
涂钟复方: 吓我啊、不好意思、我手机.我简单的说一哈(在中国家长总是叫小孩学习学习在学习、中国家长是上更高级的学校,才是出路:)「在西方,家长考验的是小孩自立的能力,让小孩自己找到自己的长处、不像中国家长,搞什么全面发展~西方比中国好、至少在教育上!

和静县14728537599: 日本家庭怎么教育女孩子的 -
涂钟复方: 1.日本的家庭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和中国一样,日本也有一些被称为[教育妈妈][教育爸爸]的极其重视子女教育的父母. 这种家庭,通常为了子女的前途不惜一切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在子女的教育上.2.日本恋爱和性爱方面的书籍和...

和静县14728537599: 中西家庭教育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 -
涂钟复方: 孩子做错事:中方——指责,批评,甚至动手,把一切错误的原因归咎于孩子.比如“为什么人家就打你不打别人?”“你有没有想过其他人为什么不会犯错?”“在同一个班级里同个老师教为什么别人学的这么好你就这么差?”等.西方——分析错在那里,批评的同时不伤害孩子自尊并且重复告诉孩子“我爱你宝贝”,试着把主动权留给孩子,让他自己分析自己哪里出错了,哪里有问题,家长再鼓励孩子“做得真棒宝贝,你已经知道哪里出现问题了,那你下次就不会但范同样的错误了.”“宝贝妈妈爱你,永远爱你.大家都会犯错的,别觉得难过,没事的,这没什么,我不会生气的,只要你能勇于承认自己哪里错了,下次就不会犯一样的错误了.” 「本答案中方只针对某些中国不同教育,文化水平低的家庭.」

和静县14728537599: 日本和韩国的儿童家庭教育有何异同? -
涂钟复方: 美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主要以实践为主,会尽早令孩子独立自主,但日本韩国的父母就不同,因为日本韩国的人都以家庭为中心,所以比较重视孩子,希望多留意孩子,教育方式多以理论为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