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濠州钟离人,凤阳的百姓为什么对朱元璋不满?

作者&投稿:姚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凤阳歌》的内容是什么,凤阳百姓为什么对朱元璋不满?~

《凤阳歌》有点类似于一首打油诗,像孩童念的童谣。主要内容是说凤阳本来是个好地方,但是因为出了朱元璋这个皇帝,现在变成了一个很糟糕的地方。十年有九年要闹饥荒,出了一大堆的乞丐,有钱人家把骡子卖了,没钱的人就只能把孩子给卖了。
从这首歌里面就可以看出,凤阳当地的老百姓对朱元璋是非常不满意的。凤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也不是朱元璋的本意。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在他登基之后就想要为自己的老家做一点贡献。

初衷是好的,于是朱元璋就在凤阳建立了中都。可是凤阳就是只是一个小地方而已,文化、经济、人口各个方面都不行。想要让凤阳发展起来,首先就要有人口。于是,朱元璋就命令苏州的百姓迁徙到凤阳去。
朱元璋也知道迁徙是一个大工程,肯定不能够叫那些穷苦人家迁徙,可能只走到一半就饿死了。而且叫那些穷人到凤阳也没有用,经济也发展不起来,还是得叫有钱人才行。朱元璋就强制命令很多的富人迁徙到凤阳去。

这些富人在迁徙的时候只收拾了金银珠宝,房屋什么的就留在苏州本地,就被政府给收走了。这些百姓都是被政府强制迁徙的,其实并不是他们的本意。
更可恶的是,官府要求他们过来了之后,就不能够再回去了。可是苏州才是他们的老家啊,一个人离乡背井怎么可能不思念呢?那里还有自己的部分亲人和朋友,自己的父母还葬在苏州呢!

于是,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想尽各种办法回到苏州去。实在不行,就乔庄打扮成乞丐偷偷溜回去扫墓、祭祖,看望自己的亲人朋友。这便是《凤阳歌》的来源。

这是我在网上找的
《朱元璋对凤阳“特殊政策”的意外后果》

张宏杰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古称钟离,是淮河流域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元代虽然升为濠州,但所辖不过四县。在全国政治布局中默默无闻。除了当王朝更替或南北分裂,淮河两岸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时在史籍中偶尔露一下面外,很少有人提到它。但朱元璋的发迹使凤阳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
早在吴元年收复濠州后,朱元璋马上升濠州为临濠府。为了配合兴建中都,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扩大濠州的领地,使临濠的领地由四县一下子扩展为九州十八县。洪武七年又更名为凤阳府,这一新府管辖亳州、颍州、太和、颍上、霍丘、寿州、怀远、蒙城、宿州、灵壁、天长、盱眙、泗州、虹县、五河、定远、凤阳和临淮等十八个州县,是一个跨淮河两岸,占地广大的行政区,政治地位大为提升。
开国不久,朱元璋又提出一个令大臣们十分震惊的计划:以老家凤阳为中都。理由是南京“去中原颇远,控制(北方)良难”,而“有天下者非都中原不能控制奸顽”。凤阳则离中原很近,而且“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可漕”,以之作为中都,可以补救定都南京的不足。
除了一些淮西籍的功臣们赞同外,其他大臣们都面面相觑。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乡僻壤小地方定为中都,这实在有点太匪夷所思了吧?凤阳经济落后,又“平旷无险可守”,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是定都之地。性格鲠直的刘基直接对定都凤阳表示反对,说:“中都曼衍,非天子居也。”
然而朱元璋固执己见,大家也只好服从。大家都知道,朱元璋罗列论证了那么多,其实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圣心思念帝乡,欲久居凤阳”。
洪武二年(1369)九月,朱元璋正式下诏在临濠营建中都,“命有司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在朱元璋的设想中,自己的故乡将成为未来的正式首都,南京将降为陪都。朱元璋一贯做事节俭,这一次却倾全国之力,高标准严要求,调集百万民夫,选取最好的材料,要求把中都建造得异常雄壮华丽。
洪武八年(1375),工程基本完竣,朱元璋亲临凤阳验收工程质量,“验功赏劳”。在参观完这座美伦美奂的新都之后,朱元璋又做出了一个让全帝国惊掉下巴的重大决定:废弃中都!
原来,在这次验收中,朱元璋听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因为劳动太苦,又不给工钱,那些被迫调来兴工的匠人心怀不满,实施了“厌胜法”,在宫殿的一些关键部位,埋下了一些咒符、泥人、木人、弓箭、剪刀、纸人等东西,据说这样将给居住者带来恶运。建筑已经完成,要想清理出这些镇物,除非全部拆除。朱元璋要把修造宫殿的所有几千名工匠全部杀掉(明史说他“将尽杀之”),工部尚书薜祥冒死进言,说只有木匠才能下镇物,铁匠和石匠没有责任,“活者千数”。然而凤阳因此不可能再成为首都了。
(二)
虽然没能成为首都,但做为龙兴之地,凤阳地位仍然非同寻常。
罢建中都之后的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于此设置中都留守司,所设正留守位高权重,“例以皇亲协守”,“勋臣非在戚里,不得与也”。此外,凤阳还设有察院巡按行台、河南按察兵备行台等政府机构及一系列皇陵祭祀机构,除此之外,凤阳还是江北四府三州的乡试之地。各类官员合计达一千四百人,各级吏员总数达数万。
朱元璋还以凤阳作为皇子的教育基地。“诸王之国,皆令诣辞皇陵而后行”,就藩之前先到凤阳忆苦思甜,成为明初“定例”。朱元璋还将凤阳用作囚禁犯罪宗室的地方。到明末为止此处共关押过一百一十六批皇族。
由于以上种种设施,经济文化本不发达、交通也并非十分方便的凤阳成为淮河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一直有着重大影响。这一格局延续到明末,波及清代。
如何复兴凤阳这块“龙兴之乡”,保护好这块国家“根本重地”,让家乡的经济发展的快一点,让乡亲们生活得好一些,朱元璋没少费脑筋。经过深思熟虑,他为凤阳提供了一系列“特殊政策”。
(三)
第一条是大移民。
元至正二十六年四月在战争中抽空回乡探视,给朱元璋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深深为战争对家乡的破坏而震惊,后来他和大臣们聊起此行的感受说:“田野荒芜,由兵兴以来,人民死亡,或流徙他郡,不得以归乡里。骨肉离散,生业荡尽,此辈宁无怨嗟?”当时史书也记载:“两淮以北,大河以南,所在萧条”,“长淮南北,悉为丘墟。”由于“民多逃亡,城野空虚”,大片土地荒芜。至洪武改元,凤阳府己是“十年之间,耕桑之地变为草莽”。
据资料记载,在大明开国之际,凤阳县的本地居民仅有三千三百二十四户,不到一万六千六百二十人。整个凤阳府人口不超过十三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为五人。处处残垣,村村寥落,整个江淮之间“十室九虚”,简直是一片“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地狱情景,这当然让朱元璋心中十分不舒服。
要复兴经济,首先得有劳动力,开国之后,为了迅速改变家乡面貌,朱元璋在凤阳组织了好几次大规模的移民。其中最大的一次是洪武七年(1374)朱元璋“徙江南民十四万实中都”。这是明代历史上,政府用行政手段移民数量最多的一次。除了这次外,比较大规模的还有从山西迁来的移民。洪武六年(1373)十月,“乃命指挥江文徙其民(山西北部诸地之人)居于中立府,凡八千二百三十八户,计口三万九千三百四十九”。总计洪武年间的移民,达到六次之多,数字大概在二十万到三十万之间。这么庞大的数字这在明代移民史上乃至中国移民史中,都是极为罕见的。除了普通移民外,凤阳还有庞大的驻军。据《明史·兵志》记载,洪武年间总计凤阳府各州县共驻军约为六万四千九百六十人,与家属合计,则有军籍移民十八点八万人。这样算来,洪武年间凤阳府接受的移民总数近四十八点八万人(其中民籍移民三十万,军籍移民十八点八万)。而我们前面提到,洪武之初,凤阳府人口不过十三万。外来移民人口是本地人口的三倍有余,共占移民后的凤阳府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八十。
没多少人想到兔子不拉屎的凤阳来,朱元璋自有他的办法。洪武时人胡干在浙江人吴季可的墓志铭中提到这次移民。吴氏为浙江兰溪人,“洪武八年春,有旨遣贫民无田者至中都凤阳养之,遣之者不以道,械系相疾视,皆有难色,独公所遣,掉臂走道上。公且戒其子,宜体上德意,无以私废义。公临事有为,类多如此。”从这个记载,可见此次移民的强迫性和残酷性。
第二项政策是减免赋役。朱元璋建国之初,宣布减免凤阳、临淮二县土著十年徭赋。洪武十六年(1383),朱元璋再次读刘邦传,发现刘邦永免家乡的赋役。想想自己上次只免了老乡们十年,明显没有刘邦大方,于是再发谕旨:
凤阳实朕乡里,陵寝在焉。昔汉高皇帝丰县生,沛县长,后得了天下,免其丰、沛二县之民粮差。今凤阳、临淮二县之民,虽不同我乡社,同钟离一邑之民。朕起自临濠,以全乡曲。凤阳府有福的来做我父母官,那老的们生在我这块土上,永不课征。每日间雍雍熙熙吃酒,逢着时节,买炷好香烧,献天地,结成义社,遵奉乡饮酒礼。
《明史》载朱元平普免故乡赋役,细细推敲这份圣旨,则朱元璋所免的,是“那老的们生在我这块土上”的土著人口的赋役,并不包括后来的移民。
第三是兴修水利。兴修水利是一项全国性政策,但朱元璋对凤阳的水利建设情况却特别重视。早在洪武八年(1375),他就特别派两位侯爵康铎、俞春源来亲自抓凤阳水利建设。在朱元璋之后,历代帝王也以凤阳“皇业所基,祖陵所在,视他地方不同”,在兴修水利上特别重视。
第四是发展交通。朱元璋开辟了从凤阳到南京的驿道,设二十站。整治了“道狭而竣”的清流关,使凤阳的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除了各项特殊政策外,朱元璋在此兴修大量工程,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中都罢建之后,朱元璋还在凤阳继续修建皇陵、十王四妃坟和龙兴寺等,工程浩大,动用人数众多。
在中都营建期间,朱元璋曾于洪武五年(1372)十一月“诏建公侯第宅于中都”。中都罢建之后,因为朱元璋鼓励开国元勋们退休回乡,所以公侯府第建设并没有停止。洪武十八年(1385)八月,朱元璋特赐给公侯每人钞一万锭、银五百两为买木雇工之用,“俾还乡建第宅”。一时凤阳数百里之间,“风云之彦,星罗棋布,于数百里间,王侯之家,甲第相望,冠盖如云……可谓盛矣”。大批淮西功臣来到凤阳居住,日常消费巨大,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凤阳当地商业、建筑业、服务业的发展。
朱元璋的特殊政策,确实收到了明显效果。凤阳人口大幅度增加,已经荒芜许久的凤阳土地又出现了“一郡桑麻翠如洗”的兴旺景象。很多荒田被开垦出来,土地数量达到了四十万顷。明代以税粮多少来划分府县等级,二十万石以上为上府,十万石以上为中府,十万石以下为下府。洪武八年(1375),凤阳府在减免了很多税粮的基础上,岁收仍超过二十万石,又成为富庶繁华的上府。凤阳的临淮关“居民稠密,商贾辏集”,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城镇。
(四)
然而,谁也没能料到,朱元璋对家乡的特殊关爱,最终却给家乡造成了难以承受的恶果。
凤阳的环境,在历代人口压力之下早已长期恶化。朱元璋的大移民,一时虽给农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但如此巨量的移民一下子涌入,却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当时凤阳的土地,最好的部分已经被勋贵圈占,凤阳本地人又占据了中等土地,移民们所获,多是人们挑剩的低产土地。《凤阳新书》卷七说:“田上则者,归之军,归之功勋矣。中则者,土民括其一,佃户括其一,惟留下则处瘠,乃得以实编民之耕。”卷五又载,移民所获“皆山岗硗确,土石伴错,溪谷流水无有,山林薮泽无存”之地。
人口激增,陡然激化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在传统农作方式无法取得突破的情况下,地多平埠的淮河流域的粮食问题只能靠拓林开荒、围湖造田等粗放的农田扩展方式来解决。没有好地,山地附近的新来移民就上山毁林开荒,对山地的肆意开垦,很快造成了明显的水土流失,挟沙而下的水流,加剧了淮河流域水系生态环境的恶化。湖边的移民开始围湖垦田,不少湖泊陂塘被涸为田畴。这种活动表面上看增加了耕地,在短期内缓解了人地压力,实则使水利蓄泄失宜,破坏了当地生态的自我循环。
除此之外,修建中都、凤阳皇陵、泗州祖陵及勋贵府第等一系列建筑,不可避免地要开采附近山区的大量山林,用于燃料供给和建材。明初《明会典》明确地说:“初供应柴炭,悉于沿江庐州(合肥)”,说明明初在营建中都和南京时对大别山区的林木进行了大规模的采伐,使许多山变成了荒山秃岭。
最要命的是,为了保护祖陵风水,人们进一步破坏了当地生态循环。
位于洪泽湖畔的泗州是明祖陵所在地。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埋在这里。由于害怕洪水淹没祖陵,导致“王气中泄”,所以自明中期淮患日益严重之后,明政府定下了这样的治水策略:“首虑祖陵,次虑运道,再虑民生。”也就是第一是祖陵,第二要保证向北京运送粮食的航道,最后才是老百姓:“淮域较运道,则运道重。以运道较祖陵,则祖陵尤重。”于是明政府经常不顾民生而决高家堰放水,人为降低洪泽湖水位以护陵。它暂时减轻淮河对祖陵的威胁,但使得附近河道极为混乱,给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有明一朝,凤阳周围渐渐变成荒山秃岭,森林损毁殆尽,湖泊淤塞,淮河则经常泛滥,水患频仍,两岸百姓民不聊生,“地力既尽,元气日销,天灾流行,人事屡变”。凤阳由此十年更有九年荒。“雨三日则沛泽,极目垮洼,泥淖不可耕耘。稍亢阳又为焦土”。据《凤阳新书》记载,自万历十七年至泰昌二年(1589—1621),凤阳共发生旱涝灾害六次,平均五年多一次。这只是将灾害影响较大的计算在内。如果算上一般的灾害,则“凤阳十年九荒,非旱则雨”,至明末更是“十余年来无岁不灾,无灾不重”。淮北地区这块著名的水稻产区,土质越来越差,到了清代,这一地区的地方志中,出现了许多“不宜稻产”的记录,由原本种植水稻改变为种植小麦。
当初朱元璋强制迁来的移民的后代,在一次次灾荒中不断逃亡他乡。比如明景泰三年(1452),凤阳府等处发生涝灾,“田禾无收,积年在彼逃民,俱各转徙,赴济宁、临清各处趁食,动以万计”。成化八年(1472),“江淮南北,民多流亡”。凤阳的人口,在明中期以后迅速减少。据《凤阳新书》记载,该县“洪武之初,编民十有四万也。自时厥后,旧志尚在丁口四万七千八百五十余口,万历六年,则仅存一万三千八百九十四口”。
剩下的人也无法正常定居,许多人渐渐以乞讨为职业。他们“群趋于惰,兼之水旱频仍,中人荡产,且乏兼岁之储。一遇灾荒,辄膏子女、弃故土而适他乡者,比比皆是”。“凤阳花鼓”随着这些逃荒者的足迹,传遍了大江南北而闻名全国。明末清初的魏裔介,曾在一首《秧歌行》里描写说:“凤阳妇女唱秧歌,年年正月渡黄河。北风吹雪沙扑面,冬冬腰鼓自婆娑。衣衫褴缕帕在首,自言出门日已久。前年寿州无雨泽,今年泗州决河口……我唱秧歌度歉年,完却官租还种田。南来北往如飞燕,如此艰辛实可怜!”
凤阳农业经济因此告别一时的繁荣,重现萧条衰落之状。本来经过朱元璋的大力经营,凤阳府土地数量一度达到了四十万顷。至明代中期的弘治十五年(1502),该府的耕地面积却回落到仅有六万一千二百六十三顷。从洪武二十六年至弘治十五年不足一百五十年的时间,凤阳府的耕地面积竟减少了三十多万顷。“凤、淮土广人稀,加以水灾,民半逃亡,二千里皆成草莽”。曾任庐州知府和吏部尚书的张瀚对淮河流域的土地荒芜之状有过细致的一记述,在经过凤阳一带时,他亲眼目睹了那里的荒芜萧条之状:“尝往来淮、凤,一望皆红寥白茅,大抵多不耕之地。间有耕者,又苦天泽不时,非旱即涝,盖雨多则横涝弥漫,无处归束;无雨则任其焦萎,救济无资,饥谨频仍,窘迫流徙,地广人稀,坐此故也。”直到今天,淮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既不及苏南富裕发达,也不如鲁中的蓬勃兴旺,同为沿海开发地区,差异如此之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由于当地生态环境在明代遭到了严重破坏。朱元璋当初做梦也想不到他的一片好心,会造成这样的后果。

凤阳本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地方,但是自从朱元璋来了之后吧这个地方变得民不聊生,非常荒芜,老百姓也少了。

我们从唱的歌声中能听出来,凤阳因为有了“朱皇帝”,才变成“十年九荒”的悲惨景象。这就让人觉得奇怪了,自古以来开国皇帝都对自己的家乡十分重视,也往往会给予乡亲们很大的实惠,如刘邦就将老家沛县终生免除赋税,更让朱元璋从此留下了骂名。其实跟组员没啥关系,就是贬低朱元璋罢了。

朱元璋成立新国家之后大力改变这块地皮,打断吧这个地方变成好地方。首先是在凤阳建新都。洪武二年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诏定临濠为中都,城址建在凤阳,虽然后来罢建中都,但经过多年的营建,一座新的都城已初具规模。可以想象,这些豪华、宏伟的建筑,给凤阳增添了光彩和壮丽。重要的是发展社会生产。朱元璋大规模移民到凤阳,以充实人力。从吴元年到洪武九年,从全国各地移民到凤阳有六七次之多,移民人数达二十万之众。除了移民垦殖,驻守凤阳的军士也参与屯种。如此大规模的移民垦荒屯田,必然对凤阳的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朱元璋当时免除了凤阳二十一年的税粮。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恢复了凤阳百姓世世代代不再负担徭赋的政策,这是朱元璋对家乡人民的特殊照顾。可是,后来一首凤阳花鼓词让朱元璋背上了“恶名”。当时黄河夺淮的局面日趋严重,凤阳经常受灾,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加上明后期百姓的负担日益加重,因此也就形成了“十年九荒”的局面,毫无疑问,这与已经死去多年的朱元璋没有任何关系。

这首凤阳歌被乞丐们一个传一个的传出去了等于把朱元璋的“罪名”传遍了全国。可是我们要知道,最初这些乞丐都是被朱元璋迁出来的居民,明朝中后期,这些江浙移民生活贫困,无奈之下只好返回家乡。



朱元璋在老家凤阳建立了中都,然后下令将十四万江南富户强制迁徙到凤阳,造就了凤阳的乞丐大军

就是他在时对百姓不是很好,导致了后来百姓对他不满。

因为他没有得到皇帝的爱戴,所以对朱元璋很不满

因为他想要的生活这个皇上没达到他的要求没能完成他的心愿


朱元璋是哪里人
朱元璋是濠州钟离东乡人。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其...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简介:朱元璋最后究竟是怎么死的?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称明太祖,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

明朝朱元璋是哪里人
明朝朱元璋是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 原名重八, 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 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 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

朱元璋的籍贯是哪里的?
朱元璋是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朱元璋生于元朝天顺帝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丁未时,即:戊辰年壬戌月丁丑日丁未时,排行第四。父亲朱五四(后改为世珍),祖居泗州盱眙。元天历元年(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今濠州钟离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朱元璋原名重八,后改为兴宗。参加元末农民起义...

朱元璋简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9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 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人 , 汉族。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后改名为元璋。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刘德地主放牛。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

朱元璋简历
明太祖朱元璋为濠州钟离人,自幼出家于皇觉寺为僧。朱元璋于至正十二年闰三月初一日,投郭子兴部下,子兴见元璋状貌奇伟,异于常人,遂留置为亲信兵,屡次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子兴大喜,署为镇抚,复将养女马氏给与元璋为妻,后为高皇后。至正十五年三月,郭子兴病逝,其子郭天叙代领其众,时韩林儿出诏封天叙为都...

朱元璋出生地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安徽凤阳人,汉族,生于濠州钟离(明朝建立后改为凤阳),字国瑞,原名重八,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根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原本是沛县农民的后人,北宋末年,大金进犯中原地区,老朱家带着妻子儿女逃亡到...

朱元璋的生平?
明太祖 朱元璋 (1162-1227) 明太祖朱元璋为濠州钟离人,自幼出家於皇觉寺为僧。朱元璋於至正十二年闰三月初一日,投郭子兴部下,子兴见元璋状貌奇伟,异於常人,遂留置为亲信兵,屡次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子兴大喜,署为镇抚,复将养女马氏给与元璋为妻,后为高皇后。至正十五年三月,郭子兴病逝,其子郭天叙代领其众...

朱元璋生平
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暴政,龙凤七年(1361年)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朱元璋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葬于明孝陵。出身布衣朱元...

倚天屠龙记中朱元璋是怎样的人?
明太祖 朱元璋 (1328-1398)明太祖朱元璋为濠州钟离人,自幼出家于皇觉寺为僧。朱元璋于至正十二年闰三月初一日,投郭子兴部下,子兴见元璋状貌奇伟,异于常人,遂留置为亲信兵,屡次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子兴大喜,署为镇抚,复将养女马氏给与元璋为妻,后为高皇后。至正十五年三月,郭子兴病逝...

望奎县13080158293: 朱元璋的祖籍是安徽省凤阳县吗? -
卫鹏斯美: 明太祖朱元璋,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汉族,民族英雄.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字国瑞.祖居泗州盱眙(今江苏盱眙),生于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

望奎县13080158293: 朱元璋是哪里的人? -
卫鹏斯美: 朱元璋祖籍是江苏句容县(今南京市句容县)通德乡的朱家巷,其祖先世代耕田种地.其祖父朱初一因不堪地主和蒙古统治者的剥削,举家逃到了淮河岸边的泗州盱眙(今安徽盱眙)垦荒种地.朱初一死后,家里一贫如洗,朱元璋父亲朱世珍(...

望奎县13080158293: 朱元璋是朱温的后代吗? -
卫鹏斯美: 朱元璋是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人, 朱温是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人, 古人祖籍算的很清楚,朱元璋应该不是朱温的后代,话说回来,即便是,朱元璋也肯定不承认 虽然都姓朱,没有血统联系. 应该不是 朱元璋祖上都是贫农 应该不会有这样的亲戚 应该只是性格相似而已

望奎县13080158293: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老家是哪
卫鹏斯美: 有一个流传非常广的民谣,这个民谣写道: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第三句就说了朱元璋出生、出身之地,“自从出了朱皇帝”那就是凤阳出了朱皇帝,他的生身之地没有争议.但是有的朋...

望奎县13080158293: 为啥朱元璋又叫朱重八 -
卫鹏斯美: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安徽凤阳人,汉族,生于濠州钟离(明朝建立后改为凤阳)

望奎县13080158293: 朱元璋怎么是回人 -
卫鹏斯美: 朱元璋是濠州钟离人,又有一说是安徽凤阳人.并没有证据证明朱元璋是回人(色目人),说他是回人只是一些好事者哗众取宠.

望奎县13080158293: 朱元璋的出生地不是垫江吗? -
卫鹏斯美: 不是,出生地是安徽省凤阳县.

望奎县13080158293: 朱元璋出生在哪?
卫鹏斯美: 朱元璋,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端.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出身贫寒,少年时在皇觉寺为僧.元末,参加红巾军郭子兴部下反元,称吴国公,后称吴王,后来灭陈友谅、张士诚.出兵北伐元朝,攻下元朝大都,历15年而成帝业....

望奎县13080158293: 朱元璋是哪里的人
卫鹏斯美: 其实去听一首歌就知道了: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到有九年荒 说的就是朱元璋,他是安徽凤阳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