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对民生问题社会舆论监督有哪些具体措施

作者&投稿:樊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内容摘要 :新闻舆论监督是广播电视媒体对社会环境进行监测、发挥社会雷达作用的基本功能,在日常生活中,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现实生活的深刻变化,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舆论监督越来越高度关注,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舆论监督不只是为曝光而曝光,而是通过曝光改进我们的工作,促进我们的工作。因此,要通过新闻媒体这一特殊形式,大力实施有效的舆论监督,为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健康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关 键 词 :新闻媒体 舆论监督 党和政府
新闻与生俱来的功能便是对社会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权利,也是新闻媒体的职责,是一种民主的实现形式。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以及社会转型时期的反腐工作需要舆论监督,党的十三大至十七大政治报告中也都明确提出重视和发挥传媒的舆论监督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名扬中外的“四大民主”:即“保证人民依法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党的十七大报告也再次使用了“舆论监督”的概念,要求:“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失效。”而实现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就是舆论监督,那么,在当前形势下,作为县级广播电视机构更应该深刻地认识到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必要性以及重要作用。可见,如何提高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性很强的实践课题。
一、舆论监督的概念
一般而言,舆论监督是指公众通过新闻媒介对党务、政务和一切公共事务的公开,对国家机关各级公务人员的施政活动,以及社会公众人物(包括政治家、演艺明星、上市公司等)的监督,这种监督既包括揭露和批评,又包括评价和建议。从广义上看,舆论监督是指公民享有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和自由。公民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传播媒介,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表达舆论、影响公共决策。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民主的必要环节,实行舆论监督是一个制度化进程。舆论监督制度应保证社会舆论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转化为行动措施。
从狭义上看,它是指新闻舆论监督。公民享有依法运用新闻传媒充分发表意见、建议和呼声,表达自己意志的权利和自由;享有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和自由。新闻舆论监督源于舆论学和大众传播学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党和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对各级党政机关的工作及其他工作人员、以及对社会事务实行监督。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国家健全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二、为什么要舆论监督
1、这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解放思想就是要敢想、敢干、敢冒险,勇于创新,就是要打破禁区,就是要不断地发现问题,揭露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富民强市提供保障。随着解放思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也会变得越来越解放,越来越开放,人们思维的触角会越来越延伸,必然会无处不到,全面监督政府及社会的各个角落。言论自由和舆论监督是大势所趋,是历史向前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随着网络的发展,电脑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会变得越来越便利,政府也会逐步提高透明度,特别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信息公开条例》的贯彻实施,政府将逐渐成为阳光政府,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2、这是党中央的要求。舆论监督是我们党反腐倡廉,及时纠正工作失误的一面镜子,热情支持各级媒体舆论监督是党中央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在党的领导下,新闻媒体要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通过内部反映或公开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应当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听取意见,推动和改进工作。”中共中央2008年5月13日颁布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舆论监督,增强接受舆论监督的自觉性。2007年1月8日至1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要求,加强人民群众、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新闻舆论等监督。
3、这是广大群众的需求。广大群众请求政府解决问题,或者揭露腐败现象,经常采用越级上访的方式,但由于群众的诉求越来越多,越级信访这一渠道显得越来越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况且,对于越级信访问题,上级政府的信访部门一般退回原单位处理。这样,群众常常不满意,转为向新闻媒体投诉,请求新闻媒体呼吁的越来越多了。一旦新闻媒体为之呼吁,就会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就会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会引起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这样,问题往往会得到很快解决。  
  4、这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而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形式,也是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十分有效的措施,所以,支持舆论监督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5、这是构筑和谐社会富民强市的有效措施。人民群众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的渠道很多,但通过新闻媒介进行是最便捷的、最有效的方式。因此,新闻媒介通过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党和政府的决策进行监督,就能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实行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吸引广大群众参政议政,促进党和政府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促使很多社会问题的及时解决,排除影响构筑和谐社会、富民强市的不利因素,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富民强市提供一个好的环境。
三、新闻媒体如何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新闻媒体是舆论监督的主要载体,因此,近年来我局为开展舆论监督工作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相继开办了一批舆论监督性栏目。如电台开办的《行风热线》栏目,电视台先后开办的《社会纵横》、《民生直通车》等栏目,以“三贴近”为宗旨,上为政府解忧,下为百姓解难,倍受社会各界关注。然而,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现实生活的深刻变化,人们对舆论监督越来越高度关注,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舆论监督的重要性,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求真务实精神,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结合起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
(一)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要摆正舆论监督与舆论导向的关系。
新闻舆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这是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的根本保证,更是正确实施舆论监督的关键所在。正面报道为主与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以正面报道为主,并不是强加给新闻媒体的一种限制,而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是我们所处的伟大时代的客观要求。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深刻变革、日新月异的时代,有理由去理直气壮地报道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气象、新变化、新典型。但是,既然我们的生活中还有消极腐败现象,就没有理由放弃舆论监督的武器。事实上,开展正确的舆论监督,对于改进党和政府工作,使决策更加民主化、科学化,以及反腐倡廉、扶正祛邪、净化党风和社会风气,都有其他监督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的人认为,舆论监督受舆论导向的约束,会妨碍舆论监督的开展,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新闻舆论监督是建立在正确舆论导向基础之上的舆论监督,是为舆论导向服务的。因此,舆论监督与舆论导向两者不能分开,不能独立,而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舆论导向为舆论监督创造良好环境,促进舆论监督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开展,所以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并不排斥正当的新闻舆论监督。
(二)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要坚持真实性原则。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之道在于求真,舆论监督必须完全真实,这是舆论监督的基础。只有首先被受众认为是真实的,才谈得上舆论监督。若受众认为是假的,他不看、不听、不谈,舆论监督就起不到作用。因此,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
一是要微观真实。即具体事实必须完全真实、准确,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等要准确无误,事实中人们的所行、所言、所思、所感要真实可信,不能合理想象。要提倡现场采访,作为记者,当一事件发生后,应迅速奔赴事件发生现场,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而避免事后采访时,被监督者从自己的好恶、利害出发,或混淆真假、或杜撰事实、或合理想象,使事实真相难以辨别的困难。
二是要本质真实,即要揭示事实的本质。一般来说,把握微观真实较容易,而把握本质真实困难得多。这就要求记者必须具有深厚的生活阅历、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洞察能力。监督的事实,从本质上要搞清楚,一是一,二是二,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不片面,有根有据,真实确凿,无论是人名、职务、单位名称,还是数字、情节,都要一一核实,防止“偏听则暗”。
三是要客观公正。判断是非、评价事物要以党和国家有关政策、法律为标准,防止主观臆断,感情用事。对有争议的问题要全面、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坚持以理服人。对舆论监督涉及的问题,要深入研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确保信息来源真实可靠,确保报道内容准确无误。
(三)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要注意方式与方法。
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实施舆论监督,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舆论监督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要尽量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把握好时机。要紧紧围绕每个时期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正确开展新闻舆论监督。
——帮忙不要添乱。新闻舆论监督,不仅要按新闻规律办事,而且更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哪些可以报,哪些不可以报,在什么时候报适宜,报几次可达到目的,报了之后会引起什么样反响等,都要在选题立项实施前考虑周全。一要出以公心,二要服务大局,三要以理服人,四要把握好度,五要遵守新闻宣传纪律。
——要做到“四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二是有利于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三是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四是有利于弘扬正气、针砭时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 四)开展新闻舆论监督,队伍素质是最基础的条件。
舆论监督直面社会现象的是与非,因此,搞好舆论监督,对采编队伍素质提出了高的要求:
其一,必须加强对新闻采编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要组织新闻采编人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教育采编人员正确理解和运用舆论监督的权力,摆正位置,端正舆论监督的目的,提高舆论监督工作的水平。
其二,新闻采编人员要坚持客观的原则,不把个人恩怨、好恶色彩带入报道,不充当个别利益冲突的工具,努力树立关怀弱势的人文精神和不阿权贵的独立品格;
其三,新闻采编人员要树立法制观念,充分重视发挥法律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在舆论监督中严格遵守国家宪法好法律。
其四,新闻采编人员必须树立角色观念。作为舆论监督的主体,作为推动舆论监督工作的内因,在思想上要提高认识、加强修养,努力争取社会舆论的支持,争得社会各方面、各部门的理解和配合,使舆论监督工作充分展现其原动力,确保舆论监督健康、顺利、有效、正确地进行。
其五,新闻采编人员必须树立质量意识,提高对新闻线索的高度敏锐性,以高效到位的舆论监督引起公众的关注,得到党委、政府的充分重视,有效地引领舆论导向,促进矛盾的缓和和解决,为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发挥应用的作用。
(作者简介:闫宗利

社会舆论监督属于公共监督的一种。所谓社会舆论,即多数人的共同意见。社会舆论监督就是通过新闻媒介来揭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促使其解决的一种舆论监督。公共监督还包括体系内的监督,这是与社会监督差异。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闻战线要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切实担负起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等方面的基本职责。要加大对民生问题和热点问题的引导力度,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是新闻宣传工作发挥党联系人民群众桥梁纽带作用的关键所在。
首先,要紧紧围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讲清楚讲明白,多做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平衡心理、化解矛盾的工作,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共同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其次,要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原则做好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为妥善处理重大突发事件提供舆论支持。

最后,要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坚持准确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推动解决那些中央三令五申而一直得不到很好落实、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前提你没有危害到政府形象,或者你觉得那个政府没有什么能力将你怎么办。慎重,大事其实有很多,网络也不是什么都能说,到时候追究的还会是网络的责任。发帖子说真相是这些年比较经常的,你可以去比较大的网络,比如天涯猫扑人人等去发帖陈述客观事实。会有一票人出来顶你但是这个解决不了本质。


民生问题包括哪些?
第三: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活质量”问题,即:当一个社会解决了民众基本生存和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之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准和公共财力的大幅度提升,随着现代制度的全面确立,进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应当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使生活质量...

中国民生新闻网是哪个单位主办
作为一个专注于民生新闻的网站,中国民生新闻网致力于为广大民众提供及时、准确、深入的新闻报道。该网站不仅关注国内外的重大事件,更关注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民生问题,如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通过深度报道和评论,中国民生新闻网帮助民众更好地了解社会现象,增强公民意识,提高生活质量。中国民生...

民生工作存在的问题
法律分析:1. 思想意识有所松懈,持续开展的劲头不足。在民生工程中,由于任务繁重、压力大且持续时间长,一些单位和部门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懈怠情绪。对民生工程的重视程度和主动性不够,深入项目现场的情况不多,对具体问题的解决不够到位,这些因素都影响了项目实施的速度。2. 项目进度不均衡,工程类...

经济越发达,民生问题就越突出,这是为什么?
民生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从不同领域学者的关注点到网络媒体的舆论;官方绩效评估标准的变化和人们的个人经历就说明了这一点。对此,社会各界没有争论,正在研究对策,为具体的民生问题开出药方,这有点像胡适先生提出的多研究问题,少谈教条。但事实上,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民生...

你所关注的民生问题有哪些?以及解决对策?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样才能够让人们的生活有更多的质量保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让社会能 对策:民生改善,发展是关键。这意味着,改善和保障民生既要积极而为,不断顺应老百姓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要实事求是,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多大能力就解决多大问题。

求- -,民生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怎么阐述。。。写论文需要= =_百...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履职为民的理念,鼓励引导政协委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办利民惠民之事、献富民安民之策。围绕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解决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配套政策等重点民生问题,开展调研视察和协商议政。现为经济、社会...

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社会影响
2012年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以现代科技与社会科学创新研究方法为工具,深入剖析了当年网民的广泛关注。该蓝皮书集中展示了2011年网民对民生、经济、社会期待、企业责任、环境生态、公共与卫生安全等议题的关注指数,揭示了中国网民信息关注的焦点和趋势变迁。报告通过细致的分析,揭示了网民对于社会问题的深度...

为什么关注民生问题 ,.?从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的角度谈 .
其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各种正当权益受到尊重和保护。关注民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需要。关注民生是牢牢把握和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需要。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意,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切实解决、改善民生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任务。...

百度搜索风云榜2011年度榜单榜单特色
百度与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合作,于2011年推出了一项独特的搜索风云榜。该榜单是基于当年中国社会热点和现实问题,对民生、经济、社会期待、社会责任、环境生态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卫生安全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展现了中国网民对现实议题的密切关注。此次发布的榜单涵盖了四大类别,包括40多个子...

网络舆情热点
司法系统的法制建设是另一大热点,公众对法律的公平执行和司法透明度有着深切期待。政府部门的公共政策和公共产品的质量,以及城管队伍的管理效率,这些都是民生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公众的生活质量。衣食住行等基本民生问题,始终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任何涉及到这些问题的新闻都可能引发热议。社会收入...

巴林左旗13794938715: 加大对民生问题社会舆论监督有哪些具体措施 -
昔凯人乙: 前提你没有危害到政府形象,或者你觉得那个政府没有什么能力将你怎么办.慎重,大事其实有很多,网络也不是什么都能说,到时候追究的还会是网络的责任.发帖子说真相是这些年比较经常的,你可以去比较大的网络,比如天涯猫扑人人等去发帖陈述客观事实.会有一票人出来顶你但是这个解决不了本质.

巴林左旗13794938715: 舆论监督有哪些方式?急求~~ -
昔凯人乙: “舆论监督”是中国共产党正式文件确认的概念,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1992年党的十四大、1997年党的十五大,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均有这个概念.从党的工作角度,舆论监督被视为一种对党政权力组织的公开的监督形式. ...

巴林左旗13794938715: ...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要减少三分之一,将由 2013 年的 220 个减少到 150 个左右,今后还要进一步减少.对于专项转移支付的监管,目前社会公众参与监督... -
昔凯人乙:[答案] (1)加强对政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管有利于:①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落实科学发展观,将资金拨付给需要扶持的地方和企业②建设廉洁政府,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避免出现往往难以监督,容易滋生腐败.③履行好经济建设职能,搞好...

巴林左旗13794938715: 列举实例说明社会舆论监督 -
昔凯人乙: 蚁坊舆情监测研究2015年社会舆论监督的案例有: 一、新城区佳园大药房非法渠道购进药品案 2015年1月22日,呼市食药监局执法人员对新城区佳园大药房进行监督检查.二、玉泉区一杆秤大药房非法渠道购进药品案 2014年12月31日,呼市...

巴林左旗13794938715: 社会监督力量包括哪几个方面 -
昔凯人乙: 公民监督 媒体舆论监督 社会道德监督

巴林左旗13794938715: 网络舆情 特点及应对方法? -
昔凯人乙: 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1、直接性,通过BBS,新闻点评和博客网站,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2、突发性,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

巴林左旗13794938715: 初中政治 国家应该怎样做才能落实依法治国的要求?
昔凯人乙: 1.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政府要依法行政. 3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 4加强对公民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5加强社会舆论媒体的监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