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颜回输冠"这个典故

作者&投稿:旗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问"颜回输冠"这个典故~

《颜回输冠》出自《论语》,讲述了颜回跟人打赌的一件事情。
颜回在街上碰到买布人与卖布人在吵架,买布人理直气壮的说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什么要我二十四钱?于是颜回说,三八就是二十四。
买布人急了要与颜回打赌,并且要让孔子评判,如果自己输了愿意输自己的人头,颜回说要是自己输了就输自己的帽子。两个人找孔子评理,孔子却出乎颜回意料的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啊。
颜回于是输了自己的帽子,颜回听了老师的话,将自己的帽子乖乖的送给了买布人。但是颜回却觉得孔子老糊涂了,于是决定不再跟随孔子学习。
颜回借口回家有事,跟孔子告别,孔子嘱咐颜回说,千年古树莫存身,杀人不明勿动手。颜回走到路上,忽然下起雨,颜回赶紧跑到一个千年古树的树洞中避雨,可是想到老师的话,马上跑出来,刚刚出来就见到一个闪电将大树劈倒,于是心中佩服老师的先见之明。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深夜,颜回不愿意打扰别人了,于是用佩剑拨开妻子的房门走到床边,却摸到床头睡着一个人,床尾睡着一个人,于是大怒,举起佩剑要砍,又想起老师的话,于是点上灯,却发现妻子与妹妹各睡一头,于是颜回非常震撼。
天明的时候颜回返回老师那里,见到老师就跪倒在地,说了自己的经过,问老师何以有先见之明。孔子说,你走的时候我见到要下雨了,于是嘱咐你一句,见你带着佩剑生着气走了,觉得不放心也嘱咐你一句,并不是有什么先见之明。
颜回又问为什么老师一定要说三八是二十三,孔子说,你要是输了只是输掉一顶帽子,如果是买布人输了就是一条人命,难道你想要人家的命吗?颜回大彻大悟,从此之后再也没有离开过孔子。
从这则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智慧与思想的深邃,也可以见到颜回一开始的时候对孔子也是存在着疑惑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这是必然的。

扩展资料:创作简介: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的表现之一为克己复礼,有所不为)。
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欲施做答,欲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取舍,施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实践,用好心坏心来说,要防止好心办坏事,就要慎施。)答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
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牛则答以细目。又如,”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颜回输冠 颜回爱学习,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一日,颜回上街,见一布店前围满了人,乃买布的与 卖布的发生了纠纷。买布的大嚷: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 颜回上前,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 买布的指着颜回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多少只有他说了算! 颜回说:好,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 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若评你错了呢? 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走,二人打着赌,去找孔子评理。 孔子问明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哪!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 颜回从不跟老师顶嘴,见孔子评他错了,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买布的得意地走了。 对孔子的评判,他表面上服从,心里却想不通,认为孔子已年老昏聩了,便不想再跟他学习。第二 天,借故家中有事,要告假,孔子明白他的心事,也不挑破,点头允了。颜回临行前,孔子要他办完事即回,并嘱咐两句话:千年古树莫存身,杀人不明勿动手。 颜回应声:记住了。回家路上突然遇上了雷雨,电闪雷鸣,颜回急忙钻进路边一棵大树,想避避雨。猛然想起老师“千年古树莫存身”的话,心想,老师也是好意,且听他的吧,就从树下走了出来。他刚离开不远,一个炸雷,把那棵大树拦腰劈断,颜回大吃一惊:老师的第一句话如此灵验,难道我还会杀人吗? 颜回回到家已是深夜。不想惊动妻子,就用随身佩剑,拨开了住室的门栓,点上昏暗的蜡烛,忽然看到妻子的床上睡着两个人,他怒从心头起,以为妻子不守妇道,拔下佩剑,举剑欲砍,此时他又想起了孔子的第二句话“杀人不明勿动手”,他端近灯烛一看,床上睡的只是妻子和妹妹,内心不禁羞愧万分。 天明,颜回返回,见了孔子,跪地打躬说:老师料事如神,学生十分佩服!您那两句话救了我、我妻和我妹三个人哪!您事前怎么会知道要发生的事情呢? 孔子扶起颜回笑着说:没什么,只是观昨日气象,估计会有雷雨,因而提醒你“千年古树莫存身”。你又是负气走的,身上还带着佩剑,因而才告诫你“杀人不明勿动手”。孔子又开导颜回:我知道你回家是假的,实则以为我年老昏聩,不愿再跟我学习。你想想:昨天我评你输了,不过输个冠;我若说你是对的,他输的可是一条人命啊!你说冠重要还是人命重要呢?颜回恍然大悟,扑通一声跪在孔子面前:老师重大义而轻小是小非,学生确以为老师年高昏聩呢,真是惭愧万分!从此后,孔子无论去到哪里,颜回就再也没离开过他。出处最早见于论语,但实为后人编写的哲理小故事,不是真实事件。
相关资料: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焚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室入甑中,弃食不详,回攫而饭之。”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吕氏春秋·审分览·任数》)
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斋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观之,不悦,以为窃也。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孔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孔子家语》卷五“困厄”第二十)

《颜回输冠》出自《论语》,讲述了颜回跟人打赌的一件事情。

颜回在街上碰到买布人与卖布人在吵架,买布人理直气壮的说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什么要我二十四钱?于是颜回说,三八就是二十四。

买布人急了要与颜回打赌,并且要让孔子评判,如果自己输了愿意输自己的人头,颜回说要是自己输了就输自己的帽子。两个人找孔子评理,孔子却出乎颜回意料的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啊。

颜回于是输了自己的帽子,颜回听了老师的话,将自己的帽子乖乖的送给了买布人。但是颜回却觉得孔子老糊涂了,于是决定不再跟随孔子学习。

颜回借口回家有事,跟孔子告别,孔子嘱咐颜回说,千年古树莫存身,杀人不明勿动手。颜回走到路上,忽然下起雨,颜回赶紧跑到一个千年古树的树洞中避雨,可是想到老师的话,马上跑出来,刚刚出来就见到一个闪电将大树劈倒,于是心中佩服老师的先见之明。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深夜,颜回不愿意打扰别人了,于是用佩剑拨开妻子的房门走到床边,却摸到床头睡着一个人,床尾睡着一个人,于是大怒,举起佩剑要砍,又想起老师的话,于是点上灯,却发现妻子与妹妹各睡一头,于是颜回非常震撼。

天明的时候颜回返回老师那里,见到老师就跪倒在地,说了自己的经过,问老师何以有先见之明。孔子说,你走的时候我见到要下雨了,于是嘱咐你一句,见你带着佩剑生着气走了,觉得不放心也嘱咐你一句,并不是有什么先见之明。

颜回又问为什么老师一定要说三八是二十三,孔子说,你要是输了只是输掉一顶帽子,如果是买布人输了就是一条人命,难道你想要人家的命吗?颜回大彻大悟,从此之后再也没有离开过孔子。

从这则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智慧与思想的深邃,也可以见到颜回一开始的时候对孔子也是存在着疑惑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这是必然的。

扩展资料:

创作简介: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的表现之一为克己复礼,有所不为)。

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欲施做答,欲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取舍,施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实践,用好心坏心来说,要防止好心办坏事,就要慎施。)答司马牛“仁者其言也_”。

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牛则答以细目。又如,”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伊吾县15279287604: 颜会输冠的成语解释 -
说榕丽珠: 颜回爱学习,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 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 只听买布的大嚷大叫: 「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 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

伊吾县15279287604: 颜回输冠的故事中为什么孔子说3*8为23? -
说榕丽珠: 因为孔子若说三八二十三是对的,颜回输了,不过输个冠;但若说三八二十四是对的,那人输了, 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且冠重要还是人命重要?老师所以孔子是重大义而轻小是小非

伊吾县15279287604: 孔子与其弟子的故事,要短一点的不要:孔子误会了颜回、颜回输冠,100字以下 -
说榕丽珠:[答案] 一次,卫国大夫公孙朝问子贡:“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来的呢?”子贡说:“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道,没有坠入地下,仍旧留存人间.贤能的人能够认识它的重要方面,不贤的人只能认识他的次要方面.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道是无处不在的,我的老师是无...

伊吾县15279287604: 论语》的温度中 第六段借子贡的 "慌忙" 来反衬孔子的 "淡定" 是为了突出孔子的什么形象? -
说榕丽珠: 老奸巨猾的形象

伊吾县15279287604: 《醉翁亭记》中的 "蔚然" 是什么意思? -
说榕丽珠: 蔚然:草木繁盛的样子

伊吾县15279287604: 美韩军演叫"乙支焦点",问"乙支"是什么意思? -
说榕丽珠: 乙支最初的意思是姓氏,最著名的是古代乙支文德将军.其次乙支的意思是第二个重要的意思.

伊吾县15279287604: 唐诗《雁门太守行》颈联到底是“塞土燕脂凝夜紫”,还是“塞上燕脂凝夜紫"? -
说榕丽珠: 塞土胭脂凝夜紫(语文版),苏教版及其他版略有改动,建议你按你所学的教材记,考试准不错⊙-⊙

伊吾县15279287604: 请问,"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
说榕丽珠: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伊吾县15279287604: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是什么意思 -
说榕丽珠: 出自战国策卷二十五——魏四《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秦王曰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秦王说:“天子发怒,伏尸一百万,流血一千里!”唐...

伊吾县15279287604: "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是什么意思? -
说榕丽珠: 出自宋·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 “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一般指信口而说,言谈无据. 而“束书不观”更是加深了一个信口雌黄的举子不读书,书架落满灰尘的不学无术的形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