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残荷听雨声”这句话的出处在那里?全文是什么?

作者&投稿:强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留得残荷听雨声’出自哪里,全诗是什么~

“留得残荷听雨声”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全诗如下: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的这首诗写了秋亭夜雨的景色,是一首以景寄情、寓情于景的诗作。

“留得残荷听雨声”出自《红楼梦》四十回。

原文: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一闲,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呢?”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

拓展资料:

原句为:“留得枯荷听雨声”,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原文: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译文:

竹丛里船坞深静无尘,临水的亭榭分外幽清。相思之情啊飞向远方,可却隔着重重的高城。

秋空上阴云连日不散,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留得满地枯残的荷叶,好听深夜萧瑟的雨声。

鉴赏:

此诗首句写骆氏亭,翠竹、清水把这座亭轩映衬得格外清幽雅洁,诗人置身其间,颇有远离尘嚣之感。

接着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诗人眼下所宿的骆氏亭和崔氏兄弟所在的长安,中间隔着重重的城池,路途迢迢,诗人的思念之情宛如随风飘荡的游丝,悠悠然飘向友人所在的长安。诗人因境界的清幽而倍感孤寂,因无好友共赏幽胜而微感惆怅。

“秋阴不散霜飞晚”,又回到眼前景物,渲染气氛,烘托情绪。时令已届深秋,但连日天气阴霾,孕育着雨意,所以霜也下得晚了。天色一片迷蒙,本来就因相思而耿耿不寐的诗人,心情不免更加黯淡,而这种心情又反过来更增加了相思的程度。

末句是全篇的点睛之笔,写诗人聆听雨打枯荷的声音和诗人的心情变化过程。这萧瑟的秋雨敲打残荷的声韵竟别有一种美的情趣。枯荷给人一种残败衰飒之感,本无可“留”的价值;但自己这样一个旅宿思友整夜不眠的人,却因聆听枯荷秋雨的清韵而略慰相思,稍解寂寞,所以反而深幸枯荷之“留”了。

这首诗虽然写了秋亭夜雨的景色,写得历历如画,但它并不是一首写景诗,而是一首抒情诗。“宿骆氏亭”所见所闻是“寄怀”的凭借,“相思”二字微露端倪,后两句暗藏彻夜不眠之意,诗人的思友之情暗寓其中,可以说是以景寄情、寓情于景的。诗的意境清秀疏朗,而蕴涵其中的心境又是极为深远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唐文宗大和八年(835年)。当时李商隐离开崔家,旅宿在骆姓人家的园亭里,寂寥中怀念起崔雍、崔衮两位从表兄弟,写下了这首很有情韵的小诗。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_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全诗有哪些?
唐代诗人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白话译文:竹丛里船坞深静无尘,临水的亭榭分外幽清。相思之情啊飞向远方,可却隔着重重的高城。秋空上阴云连日不散,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留得满地枯残的荷叶,好听深夜萧瑟的雨声。...

留得残荷听雨声全诗是什么?
原诗是“留得枯荷听雨声”。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字义山)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诗歌的意境比较委婉,用笔简练,以竹坞、亭槛、流水、枯荷等极其普通的景物,勾勒出清幽绝妙的意境。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写诗人聆听雨打枯荷的声音和诗人的心情变化过程。残荷寓意着坚韧不屈,它的生命力...

"留得残荷听雨声"出自谁的什么诗?
三、四句融情于景:“秋阴不散”既指深秋的天空阴霾密布,又暗寓诗人内心的抑郁难解,还与后句的“雨声”关联;“霜飞晚”意指寒冷的秋霜还没有到来,草木还不至于全部枯落凋零,这也正是“留得枯荷”的原因;“听”字写出了诗人雨夜不眠、孤独相思的情态;“雨声”,既烘托出夜的清寂、诗人...

留得残荷听雨声全诗译文
原文: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这首诗虽然写了秋亭夜雨的景色,写得历历如画,但它并不是一首写景诗,而是一首抒情诗。“宿骆氏亭”所见所闻是“寄怀”的凭借,“相思”二字微露端倪,后两句暗藏彻夜不眠之意,诗人的思友之情暗寓其中,可以说是以...

“留得残荷听雨声”是李商隐哪首诗里面的
出自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原句是“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作者: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此诗首句写骆氏亭,翠竹、清水把这座亭轩映衬得格外清幽雅洁,诗人置身其间,颇有远离尘嚣之感。接着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留得枯荷听雨声”这句诗的原文是什么?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 李商隐 [原文]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枯荷”一般都写作“残荷”。原诗是借写景抒发其对朋友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在那阴霾沉罩不散,晚来霜飞的秋日黄昏里,水里的荷叶早已凋残,却仍留得几片枯叶供人聆听雨珠滴...

‘留得残荷听雨声’出自哪里,全诗是什么?
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李义山,就是李商隐,但是诗里原文是留得枯荷听雨声,“留得残荷听雨声”是《红楼梦》的原文。李商隐的这首诗诗题为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全诗如下: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留得残荷听雨声全诗是什么?
留得残荷听雨声全诗是:一夜寒轻入户春,残荷犹自傲霜痕。隔窗知夜雨绵绵,不觉秋风扣心门。岁月静好细聆听,竹露泠泠满耳闻。何处留得残荷声,正是孤独听雨情。这首诗富有意境和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到领悟和审美体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 全诗概括与主题 这首诗通过描绘残荷在雨中摇曳的景象,...

留得残荷听雨声全诗内容是什么?
“留得残荷听雨声”只有一句。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诗名是啥?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译诗:竹林如屏,无纤尘,青青栏杆,池水漾,碧波澄,空际启思神,遥想那,崔家兄弟,城关叠叠,相隔阻重深。散不尽,似愁秋云,更那堪,晚来霜风凄紧,留几扇,残叶败荷,待秋雨,滴滴敲打...

无棣县19344391793: 留得残荷听雨声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全诗是什么? -
段翰浦惠:[答案] 出自《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作者: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无棣县19344391793: "留得残荷听雨声"选自哪里?
段翰浦惠: 1、留得残荷听雨声,出自《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宝玉嫌弃大观园中的荷叶已经残败,随口叨叨说破荷叶可恨,要遣人拔去.黛玉却偏偏和他争论,说平时并不喜欢李义...

无棣县19344391793: 留得残荷听雨声 的出处 -
段翰浦惠: 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简析】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李商隐寄宿在一位骆姓人家的园亭里,寂寥中怀念起远方的朋友,听着秋雨洒落在枯荷上的沙沙声,写下...

无棣县19344391793: ''醉卧残荷听雨声'是谁的诗句呢? -
段翰浦惠: 应该是“留得残荷听雨声”,出自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全文如下: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无棣县19344391793: 留得枯荷听雨声"出自哪里? -
段翰浦惠: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无棣县19344391793: "留得残荷听雨声"是哪为诗人哪首诗里的啊?
段翰浦惠: 是李商隐的诗句,也在《红楼梦》里出现过,林黛玉说她最不爱李商隐的诗,但却偏偏只喜欢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出自李商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留得枯荷听雨声”,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一直为后学所溢美的神来之笔.试想,淅淅沥沥的秋雨,点点滴滴地敲打在枯荷上,那凄清的错落有致的声响,该是一种怎样的声韵?枯荷无疑是一种残败衰飒的形象,偶尔的枯荷之“留”,赢得的却是诗人的“听”,而诗人“听”到的,又只是那凄楚的雨声.枯荷秋雨的清韵,有谁能解其中个味?

无棣县19344391793: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谁的诗? -
段翰浦惠:[答案] 残荷听雨,典故出自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诗中写道: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无棣县19344391793: "留得残荷听雨声"选自哪里?
段翰浦惠: 那句选自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翻翻全唐诗才知全诗是: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而我只是记得《红楼梦》里黛玉对宝玉道:我最讨厌李义山的诗,只喜欢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无棣县19344391793: "留得残荷听雨声"出自谁的什么诗? -
段翰浦惠: 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大和七年(834),21岁的李商隐应试不中,投奔做华州刺史的表叔崔戎.崔戎不仅待他极好,还送他去南山读书....

无棣县19344391793: “留得残荷听雨声”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
段翰浦惠: "留得残荷听雨声" 出自李商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全诗是: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留得枯荷听雨声”,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一直为后学所溢美的神来之笔.试想,淅淅沥沥的秋雨,点点滴滴地敲打在枯荷上,那凄清的错落有致的声响,该是一种怎样的声韵?枯荷无疑是一种残败衰飒的形象,偶尔的枯荷之“留”,赢得的却是诗人的“听”,而诗人“听”到的,又只是那凄楚的雨声.枯荷秋雨的清韵,有谁能解其中个味?那枯荷莫不就是诗人的化身,而那“雨声”也远不仅是天籁之韵了,或许它还是诗人在羁泊异乡、孤苦飘零时,略慰相思,稍解寂寥的心韵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